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懷疑與學問》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72K

《懷疑與學問》

《懷疑與學問》1

懷疑與學問

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對於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的發問和解答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產生的。若使後之學者都是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1.下面是對文段中心論點的把握,正確的一項是( )。

A.懷疑是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

B.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C.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D.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

2.本文段為了證明中心論點用了道理論據和事例論據,請問用了哪個事例論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劃實線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説理?哪些是反面説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粗的句子對你今後的學習有什麼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用了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大學章句》時,對其質疑的事例。

3.前兩句從反面説理,後兩句從正面説理。

4.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懷疑與學問》2

內容預覽:

第17課《懷疑與學問》精品教案

【教學構想】

《懷疑與學問》是一篇觀點鮮明、論證充分、説理透徹的議論文。

因此,我想從議論文教學的結構人手,既注重課文的整體把握,又注重語言文字的教學,使兩者得到統一,從而使傳統教法與教學創新得以有機結合。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論點層層深入的寫法和層進式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2.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3.學習本文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運用。

難點:理解論證的層次和過渡句的作用。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國當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學家叫顧頡剛,他幼年讀的書多,知識面廣,並且讀書時就不肯盲從前人之説,敢於提出疑問。因此特別喜歡考證。有一次,他看見一個飯碗,上面畫着許多小孩,有的放紙鳶,有的舞龍燈,有的點爆竹,題為《百子圖》。他知道文王有100個兒子,以為這一幅圖畫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證一下文王的兒子。他從常見的書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幾個人。他很奇怪,為什麼這樣一個名人兒子竟如此難考證。後來才知道文王百子説是從《詩經》中來,只是一種諛頌之詞,並非實事。這就是做學問。我們在學習中要心存疑問,勇於提問,不恥下問,隨時反問,善於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顧先生的一篇議論文《懷疑與學問》。

(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佈置閲讀思考題

思考題一:文章的論點是什麼?總論點是如何提出來的?

思考題二:分論點是什麼?分論點的提出有什麼特點?分論點與總論點之間有何聯繫?

思考題三:試找出本文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思考題四:文章用了哪些議論方法?

(此環節指導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對文本的解讀能力。)

三、學生分組閲讀課文,合作探究,考慮思考題的回答(學生通過交流討論領會作者的觀點,這一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自由解讀文本,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閲讀的主人。教師以平等對話的形式加入學生的學習討論過程中。)

四、師生共同討論並歸納

1.中心論點: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

2.分論點:

①懷疑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

②懷疑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之後,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先從消極方面進行論證,第6自然段再從積極方面進行論證。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啟下的遞進複句,精當地概括了前後兩個分論點: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而前一方面的論述,又分為兩層來論證中心論點:第3、第4自然段先説對傳説要有懷疑精神,既然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這種證據有時又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説,而這種傳説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對於傳説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亦即懷疑;第5自然段擴展開來,又提出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的小論點。這樣,本文議論的內容從對於傳説的懷疑,進而擴大到對於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意義,進而轉到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作用,層層深入論證,對懷疑精神在做學問過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做了全面而精當的闡述。

(在此環節中,尤其要注意鼓勵學生。此外,在評價時我們應採用多種方法,比如説讓學生自評、互評等,這樣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也更能投入到學習中去。)

2.試找出本文的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請學生各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板書,評出歸納準確、簡潔的學生,增加學生自學的興趣。)

討論並歸納:

①事實論據:

a.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

b.聽説古代有三皇、五帝。

c.聽説腐草為螢。

d.戴震善問的例子。

②道理論據:

a.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c.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3.請編寫本文的閲讀提綱,並請同組互評,選出優秀的提綱板書。

(這個步驟有利於學生梳理文章,理清思路。)

四、小結

本文論述了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的觀點,強調了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倡學者應有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本文圍繞着中心論點,分設了兩個分論點,分層次地進行論述,條理清楚,中心明確。這種論證結構和方法值得同學們學習。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分析了文章的論點、論據和文章結構,這節課我們來探討一下文章的論證方法和語言特色。

二、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道理論證,是用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等來證明論點。試舉出課文中所用的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例子。

(學生分組討論五分鐘)

師生交流:

1.課文中所用的舉例論證:

開頭引用程頤和張載這兩位古代大學問家的經驗之談作為論點,也起到了論據的作用,很有説服力。第5自然段又引用了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名言,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第4自然段為了論證對於傳説必須有懷疑精神這個分論點,列舉了古代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的例子並連續多次追問清楚地告訴人們做學問時懷疑的必要性以及怎樣以懷疑精神做學問。第6自然段為了論證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舉了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年讀書善疑多問的事例做論據,也很有説服力。

2.課文中所用的道理論證:

第5自然段用關於懷疑、思索、辨別的闡述和引用孟子的名言論證了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第6自然段的説理是:對於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論證了懷疑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事實論據比較容易理解,道理論據卻往往由於它與論證過程聯繫得十分緊密而不容易辨認。因此,在分析道理論據時,我們要判斷這個道理是否正確、合適,要將道理與有關事實聯繫起來,分析它們與論點之間的關係。例如文中説: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這既是論證的過程,又是道理論據。聯繫文章的中心論點學者先要會疑和文中所舉戴震的事例,就會覺得作者的這個道理論據不但與論點緊緊相扣,而且是很有説服力的。)

3.教師設疑:第三句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是舉例論證還是比喻論證?

(相機提出舉例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概念,有利於學生多瞭解一些論證方法。)

明確:這句是比喻論證,設喻以説明事實和根據的兩種來源,不是舉例論證。如果舉例論證,那就要舉出做學問的實例,譬如後面所言,並非做學問的實例。

三、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1.教師指出本文作為議論文,語言準確、精練。請同學們劃出相應的語句,朗讀體會。

2.全班交流。例: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句話中,.四個常常,多次重複詞語,突出説明學問家是經常這樣做的,表明這樣做,這種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

(議論文,也應重視語言的品味,這樣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四、拓展遷移

以我嚐到了懷疑的甜頭為題,向同學説兩三分鐘話。

要求所舉例子能説明觀點。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就實際生活進行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及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和口頭論述觀點的能力。我鼓勵學生對事物提出獨特的見解,鼓勵學生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評論,課上學生演講,讓他們有了更多進行邏輯思維的機會,這樣,學生的認識與思維水平能得到充實和提高。)

五、佈置作業

懷疑是要有一定根據、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懷疑。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請以《也談懷疑》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論據充分。

(學生學習了議論文後,就要引導學生實踐寫作簡單的議論文,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挖掘社會現象或問題的本質,提出新穎的見解,以培養創新能力。然後,再要求學生從一個角度立論,立論要新穎,有獨到之處,從中心論點中分解成幾個分論點,擺事實講道理,把現象或問題的本質逐一剖析,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從學生寫作的結果來看,這種嘗試達到了預期目的。)

《懷疑與學問》3

一、教學建議

【 拋磚引玉 】

1 . 本文題目“懷疑與學問”是關係性議論文,它們之間的關係要搞清楚: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才能辯偽去妄,才能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也即懷疑是學問的必要條件。

2 . 理解文章的結構。

3 . 這一類議論文,道理淺置易懂,可讓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自己分析,老師加以引導。

【 指點迷津 】

1 . 本文的論證方法:

( 1 ) 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是一種通過典型的有説服力的論據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這種論證方法的事實為依據,具有很強的説服力。本文所引三例分別從不同側面證明了論點,很有特色。

第1個例子:“我們聽説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説的話 ? 最早見於何書 ? 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 ? 著者何以知道 ? ”三皇、五帝是中華民族的鼻祖,史書有載,相沿承襲,有口皆碑。這樣的人物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 然而作者卻以史學家特有的洞察力審慎辨析史料,竟發現諸多疑點:如三皇、五帝究系何人 ? 史書記載有別,孰是孰非 ? 通過這個例子、作者告訴我們,即使是重大的歷史事實也有可能記載失誤。由此作者提出的做學問要有懷疑精神的觀點也就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第2個例子:“我們又聽説‘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了的植物如何會變成飛動的甲蟲 ? 有什麼科學根據 ? ”“腐草為螢”是民間的俗説。這種俗説正確與否,很少有人去考慮,只是人云亦云、相傳已久,似乎成了真理。然而草變螢是缺少科學依據的。一經作者分析,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生活常識也有謬誤之處。由此看來,生活中也需要有懷疑精神 ?

1/8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第3個例子:“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 棗 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就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戴震幼時提出的問題似乎有些幼稚,但又切中肯綮,引人深思。戴震善於發問,勤于思考,多有建樹,終成一代宗師。戴震的成功經歷證明了“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

作者從歷史、生活、學術三方面舉例,充分證明了做學問需要懷疑精神。

( 2 ) 道理論證。

道理論證是通過對事理的分析論證論點的一種論證方法。文中兩處運用了這種方法:第1處:“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是盲從,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作者先從正面分析,指出人們必須經過由疑到思,由思到辨的過程,才能獲得真知。接着又引用孟子的話從反面闡釋,指出一味信書,唯書是從,科學就永遠不能進步。正反對比分析,使讀者認識到懷疑精神是科學發展的必要條件。第2處:“對於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這一段分析,作者先從反面入手,闡述不動腦筋的危害 棗 不動腦筋永遠不能治學。危害之大令人警惕。一旦我們打消懶惰思想情緒,解放思想,開動機器,我們就會由無疑到有疑,由有疑到求解,有求解就會有新説,學術就會有發展,有進步。一經作者分析,孰是孰非,讀者就清楚了。

2 . 弄清論證的層次 ( 課文訓練重點二 )

本文共6個自然段,1、2段通過引用材料提出論點,3、4、5段從消極方面論述懷疑精神是辨偽去妄的重要步驟,第6段則從積極方面論述懷疑精神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重要條件。一正一反,論述的層次十分清楚。

3 . 理解過渡句的作用 ( 課文訓練重點,幫助完成揣摩·運用五 ) 。

過渡句在文章中起紐帶作用,它可以把文章的相關內容聯結在一起,使文章嚴謹。本文練習題中的“揣摩·運用五”是一道綜合性閲讀題,解答這道題的關鍵是弄清過渡句怎麼承上,怎麼啟下的。過渡句的上半句“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顯然是針對前面3、4、5節而言的;過渡句的下半句“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則是下文論述的中心。第6段的②③④⑤句運用事理分析強調懷疑精神對新學説

《懷疑與學問》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先作論述後提出論點的寫法和層進式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2學習本文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的語言。

3.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本文是怎樣引用古人的話作為道理的論據來論證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們的作用,領會引用的精要,與論點切合和引用後闡釋等特點。除了引用,本文還運用了哪些方法?試舉例説明。

分析:本文引用古代大學者的話作為論據,對於增強文章的説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開頭引用古代兩位著名的大學問家的話,既用他倆的經驗之談作論點,又作論據,頗具説服力。程頤的“學者要先會疑”和張載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兩句話的意思概括起來就是:做學問要善於提出問題。中間引用了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並作闡釋:“這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引話十分精當,與該段的分論點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論證,本文的舉例論證也用得很好。在論證對於傳説必須要有懷疑精神這個論點時,舉了古書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兩個例子,使人確信古書記載的傳説不一定可靠,懷疑確有必要。為了論證懷疑是建設新學説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舉了清代戴震讀《大學章句》敢於懷疑大儒朱表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學術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為大學問家,與他自幼讀書就善疑好問分不開。作者舉例時,還能擺出自己的經驗,如讀書時該怎樣懷疑與發問,列出了一系列尋根究底的疑問,給人以啟發和借鑑。總之,用這些事實論據來進行論證十分有説服力。

2.本文談到要有懷疑精神,而《説謙虛》一文談到要謙虛,兩者之間有沒有矛盾?為什麼?

分析:“懷疑”與“謙虛”對於我們都需要,兩者並不矛盾。“懷疑”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為了求得真知而獨立思考,“謙虛”是指應承認自己的知識的不足而渴求新知。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謙虛才能求知,而求知須經懷疑,以力求真知。因此,兩者都是我們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所需要的:我們既要有謙虛精神,又要有懷疑精神,這是唯物辯證法在治學觀點上的應用。

3.本文多次運用對比論證,一共有幾處?

分析:“本文共有四處運用對比論證。一、第4段“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從正反兩方面説理,闡明“我們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之因;二、第5段“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結果,闡明“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的重要性;三、第6段“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先從反面説理,後從正面説理,闡明為什麼“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四、第6段“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指“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起來的。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先從正面概述事實,後據此事實從反面作一推理,闡明“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4.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的語言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如:“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短短兩句,15個字,把對傳説“信”與“不信”,“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的理由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無可置疑。“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是一個長句,70餘字,對“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的產生”,作了準確的精闢的論述,藴含着豐富的內容。“一切學問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學問家,無一例外。“不但……,就是……”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意思;“抱懷疑的態度”,“和書中的學説辯論”,“評判書中的學説”,“修正書中的學説”,具體、細緻、深入、有序地説明學問家是如何才把“新學説”“建設”起來的;四個“常常”,多次重複詞語,突出説明學問家是經常這樣做的,表明這樣做,這種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句是對上面論述的一個精當的.總結,準確指出“這樣”做是“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的必要條件,闡明瞭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更新”、針對“過去”的學説而言,“更善”,説明優於“過去”的學説,“更新更善”,精當地説明了“新學説”的發展性,優越性。這70餘字的長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一個人從事學習,總是希望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並非所有的求學者其最終收效都一樣,其最後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卻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異,有的甚至差異很大,非常懸殊。無論歷史上,無論現實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是什麼緣故呢?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學習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這個問題,吸取有益的經驗,對我們搞好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懷疑與學問》這篇文章談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很有價值的見解,學好這篇文章對我們很有意義。

(二)佈置閲讀思考題。

教師:為了有重點地學習這篇文章,我提出幾個閲讀思考題,同學們學習課文時考慮這些問題應如何回答。

思考題一:本文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

思考題二:文章的總論點是什麼?總論點是如何提出來的?

思考題三:分論點是什麼?分論點的提出有什麼特點?分論點與總論點之間有何聯繫?

思考題四: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論證?

思考題五: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三)學生各自閲讀課文,考慮思考題的回答,着重考慮思考題一(結構層次)的回答。

(四)學生朗讀課文(叫兩個學生朗讀)。

(五)講解文章的結構層次。

提問: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同學回答畢,教師酌情適當講評。)

講解:這篇文章有6段,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總論點。第1段是一句引用:“‘學者先要會疑。’——程頤”;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這兩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總論點到底是什麼呢?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個總論點,該怎麼説呢?這兩個問題,大家課後再考慮考慮,下節課來回答。

(六)逐段講解課文。

第1、2段。

提問一: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這個總論點是什麼?

講解:本文的總論點是借用古代學者的名言提出的,總論點是“學者先要會疑”,或者是“學則須疑”。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表達,總論點是“研究學問必須有懷疑精神”。

提問二:引用學者的名言以提出論點,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講解:這種寫法,既提出了論點,同時學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個證明論點的有力論據,這就使得論點的説服力更為增強。

第3段。

教師:第3段在文章中是個重要段落,但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同學們閲讀時要多加思考。這段文章一共是四句話:①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②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③譬如在困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説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説,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觀察。④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説了。對這段文章,有幾個問題需要弄清楚。

提問一:對這段文章四句話之間層次關係的理解,下面幾種看法哪種是正確的?為什麼?

講解:D是正確的。因為①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②而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這種可靠;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這種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國難危急的時候……),所以④做學問所依據的材料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這種材料最要緊最可靠;一種是別人的傳説,這種材料不一定可靠)。

提問二:第三句“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是舉例論證還是比喻論證?

講解:這句是比喻論證,設喻以説明“事實和根據”

《懷疑與學問》5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先作論述後提出論點的寫法和層進式論證法、對比論證法。

2.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教學要求

1.指導預習,要求學生找出論證過程中講道理和舉事例的句子,為研討本文的教學重點論證方法做準備。

2.學習本文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的語言。

教學重點

1.理解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運用

(本文是怎樣引用古人的話作為道理的論據來論證的?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們的作用,領會引用的精要,與論點切合和引用後闡釋等特點。除了引用,本文還運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引用古代大學者的話作為論據,對於增強文章的説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開頭引用古代兩位著名的大學問家的話,既用他倆的經驗之談作論點,又作論據,頗具説服力。程頤的“學者要先會疑”和張載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兩句話的意思概括起來就是:做學問要善於提出問題。中間引用了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並作闡釋:“這也就是教我們要有一點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引話十分精當,與該段的分論點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論證,本文的舉例論證也用得很好。在論證對於傳説必須要有懷疑精神這個論點時,舉了古書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為螢”兩個例子,使人確信古書記載的傳説不一定可靠,懷疑確有必要。為了論證懷疑是建設新學説的基本條件這個分論點,舉了清代戴震讀《大學章句》敢於懷疑大儒朱高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學術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為大學問家,與他自幼讀書就善疑好問分不開。作者舉例時,還能擺出自己的經驗,如讀書時該怎樣懷疑與發問,列出了一系列尋根究底的疑問,給人以啟發和借鑑。總之,用這些事實論據來進行論證十分有説服力。)

2.理解論證的層次和過渡句的作用

教學難點

1.本文多次運用對比論證,一共有幾處?

(本文共有四處運用對比論證。

一、第4段“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從正反兩方面説理,闡明“我們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之因;

二、第5段“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通過正反兩方面的結果,闡明“我們不論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的重要性;

三、第6段“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先從反面説理,後從正面説理,闡明為什麼“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四、第6段“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指“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起來的。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先從正面概述事實,後據此事實從反面作一推理,闡明“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2.本文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本文的語言明白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長短相宜。如:“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短短兩句,幾個字,把對傳説“信”與“不信”,“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的理由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無可置疑。“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是一個長句,70餘字,對“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的產生”,作了準確的精闢的論述,藴含着豐富的內容。“一切學問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學問家,無一例外。“不但……,就是……”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意思;“抱懷疑的態度”,“和書中的學説辯論”,“評判書中的學説”,“修正書中的學説”,具體、細緻、深入、有序地説明學問家是如何才把“新學説”“建設”起來的;四個“常常”,多次重複詞語,突出説明學問家是經常這樣做的,表明這樣做,這種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這句是對上面論述的一個精當的總結,準確指出“這樣”做是“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的必要條件,闡明瞭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更新”、針對“過去”的學説而言,“更善”,説明優於“過去”的學説,“更新更善”,精當地説明了“新學説”的發展性,優越性。這70餘字的長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課時安排

第1、2課時: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理解文章結構

第3、4課時:逐段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中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一個人學習,總是希望學有所獲,學有所成的。但是,從實際情況看,並非所有的求學者其最終收效都一樣,其最後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卻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異,有的甚至差異很大,非常懸殊。無論歷史上,無論現實中,都存在這種情況。這是什麼緣故呢?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學習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這個問題,吸取有益的經驗,對我們搞好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懷疑與學問》這篇文章談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很有價值的見解,學好這篇文章對我們很有意義。

三、教師帶讀課文

幫助學生掃清字詞障礙

四、佈置閲讀思考題。

為了有重點地學習這篇文章,我提出幾個閲讀思考題,同學們學習課文時考慮這些問題應如何回答。

思考題一:本文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

思考題二:文章的總論點是什麼?總論點是如何提出來的?

思考題三:分論點是什麼?分論點的提出有什麼特點?分論點與總論點之間有何聯繫?

思考題四:哪些地方用了對比論證?

五、學生分組閲讀課文,考慮思考題的回答,着重考慮思考題一。

六、講解文章的結構層次。

這篇文章的結構層次如何劃分?各部分的內容是什麼?

講解:這篇文章有6段,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總論點。第1段是一句引用:“‘學者先要會疑。’——程頤”;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這兩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總論點到底是什麼呢?同學們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個總論點,該怎麼説呢?這兩個問題,大家課後再考慮考慮,下節課來回答。

七、逐段講解課文。

㈠第1、2段。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總論點,這個總論點是什麼?

(本文的總論點是借用古代學者的名言提出的,總論點是“學者先要會疑”,或者是“學則須疑”。如果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表達,總論點是“研究學問必須有懷疑精神”。)

2、引用學者的名言以提出論點,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這種寫法,既提出了論點,同時學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個證明論點的有力論據,這就使得論點的説服力更為增強。)

㈡第3段。

1、對這段文章四句話之間層次關係怎樣理解?

因果關係:因為①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②而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這種可靠;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這種不一定可靠。③譬如國難危急的時候……),所以④做學問所依據的材料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這種材料最要緊最可靠;一種是別人的傳説,這種材料不一定可靠)。

2、第三句“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是舉例論證還是比喻論證?

這句是比喻論證,設喻以説明“事實和根據”的兩種“來源”,不是舉例論證。如果舉例論證,那就要舉出做學問的實例,“譬如”後面所言,並非做學問的實例。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個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緊緊相聯。這段講了做學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依據是“靠別人的傳説”,自然就要出現一個問題——如何對待這“傳説”,而下文緊接着就談論這個問題。

二、形成層進,使文章論説深入一步,進了一層。這段講學問的基礎是什麼,下面進一步講如何對待這個基礎,內容深入了。

三、鋪石墊基,使文章的説服力增強。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説這個關係到全篇中。動議題的問題,本段雖未加以論説,而“別人的傳説,不一定可靠”這點已在本段得到説明,這就為後文論述做學問應該如何對待傳説墊下了基石,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㈢第4段。

1、第4段分三層意思,是哪三層?

第一層(開頭到“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指出“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對於傳説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種“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懷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

第二層(“我們聽説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麼科學根據”)舉二例(“三皇、五帝”的傳説、“腐草為螢”的記載)具體説明如何以懷疑的精神對待傳説。

第三層(末句“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説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懷疑的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

2、本段的中心在哪層?為何?

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層。第一層提出文章的總論點:“懷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第二層是舉例説明在做學問中如何以懷疑精神對待傳説;第三層則是在第二層説明的基礎上作出結論,指出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在於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説。本文是在提出總論點後設立分論點加以論證,第3段以一個方面論證總論點,闡明為什麼懷疑精神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這是第一個分論點的內容,本段第三層説的就是這個內容。

㈣第5段。

1、第5段和第4段同是談懷疑精神對做學問的意義,為什麼寫了第4段還寫第5段?兩段的內容有何相異?

一、第4段説的是對於“傳説”要用懷疑精神對待,第5段則説“我們不論對幹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各種各樣的書本,各家各派的學問,做學問者時時在評判,常常要棄取,這方面論及了,文章的論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將是缺陷。寫了第4段,又寫第5段,可見作者構思的周到。

二、第4段側重説懷疑思索是為了取“是”棄“非”,攻破“一切虛妄的學説”,第5段側重説懷疑思索的三個步驟及其目的:“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2、本段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對比(“因懷疑而思索……否則便是盲從,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兩種論證方法。

㈤第6段。

1、本段包含幾層意思?彼此如何聯繫?

本段包含四層意思:一、首句提出本段論點,即第二個分論點——“懷疑”是“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二、(“對於別人的話……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講道理論證論點。先從反面闡明:“對於別人的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再從正面闡明:“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水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在不斷地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

三、(“許多大學問家……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舉實例論證論點。這一層分兩小層:第一小層是“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以清代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書向塾師發問的事例為證;第二小層概括指出“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幹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

四、(“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到段末)歸納總結,照應論點。先從正面作結:“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起來的。”再從反面強調:“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八、歸納中心

本文論述了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的觀點,強調了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提倡學者應有懷疑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作者關於懷疑與學問之間關係的論述對今天的治學者或讀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九、教學小結

十、佈置作業

《懷疑與學問》6

教學目標

(1)着重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使用,注意怎樣把引名言、敍事例、講道理結合起來以證明論點。

(2)學習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論述語言。

(3)理解懷疑與學問的關係及求學中要善於“疑”的道理。

教學建議

論點與論證方法

《懷疑與學問》論述怎樣做學問。作者根據經驗,提出並論證了這樣的觀點: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才能辨偽去妄,才能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為證明這一中心,作者採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方法,論證精闢,令人信服。

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在論述中,條分縷晰,層次分明,其中過渡句的作用也是很明顯的,當作者引用兩位古代哲學家的話作為文章的論點之後,用三段話層層推進,提出對傳説要疑,進而又擴展到對書、對學問也要疑,初步確立懷疑的基本作用,然而作者並未由此進入總結,卻用一個並列複句既總結上文,又開啟下文,像一座橋樑,把作者的另一層意思連接起來,使論述走向更新的一個層面。這個過渡句用得恰到好處,無生硬之感。

教學目標

(1)着重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使用,注意怎樣把引名言、敍事例、講道理結合起來以證明論點。

(2)學習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論述語言。

(3)理解懷疑與學問的關係及求學中要善於“疑”的道理。

教學建議

論點與論證方法

《懷疑與學問》論述怎樣做學問。作者根據經驗,提出並論證了這樣的觀點: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才能辨偽去妄,才能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為證明這一中心,作者採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方法,論證精闢,令人信服。

過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在論述中,條分縷晰,層次分明,其中過渡句的作用也是很明顯的,當作者引用兩位古代哲學家的話作為文章的論點之後,用三段話層層推進,提出對傳説要疑,進而又擴展到對書、對學問也要疑,初步確立懷疑的基本作用,然而作者並未由此進入總結,卻用一個並列複句既總結上文,又開啟下文,像一座橋樑,把作者的另一層意思連接起來,使論述走向更新的一個層面。這個過渡句用得恰到好處,無生硬之感。

教學設計示例

懷疑與學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分析並理解文中論證的層次和過渡句的作用。

(2)學習課文層層深入論證的結構形式。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高爾基曾經説過:“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對於過去的文化,東曾經説過:“要批判地吸收”;邦達列夫(原蘇聯)曾經説過:“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懷疑,在探索”。書上説的,難道還要懷疑嗎?懷疑與學問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們學習《懷疑與學問》(板書課文標題)就是要闡明“懷疑”與“學問”的關係問題,即“學則須疑”、“學者先在會疑”。

(2)預習新課

通過指導學生閲讀課文,思考、討論或完成下列問題(可以用投影的手段出示給學生)

①解釋下列詞語

虛妄:

墨守:

不攻自破:

辨偽去妄:

啟迪:

流俗:

停滯:

大儒:

②課文開頭兩段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不能刪去?(可分組討論)

③本文的論題是什麼?(要求學生獨立思考)

④我們學過哪五種常用的論證方法?本文主要是用的什麼論證方法?試舉例説明。(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獨立思考)

(3)研習課文

①朗讀課文,解釋“預習” ①中的詞語。

讓數名學生依次讀完一遍,邊讀邊理解詞語;老師予以指正。

②整體認讀,概括段意。

(先讓學生各自思考並寫出段意,然後三人以上的小組討論並有代表發表意見,其它同學補充,最後由教師指導並修改。)

教師明確如下:

劃分段落,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治學必須有懷疑精神。

第二部分:(第3~5段)論證第一個分論點:懷疑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

第三部分:(第6段)論證第二個分論點:懷疑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4)學生齊讀全篇課文

《懷疑與學問》7

(一)

①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説、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②對於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③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④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⑥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⑧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説,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説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説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説,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説: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説產生。⑩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產生的。⑾若使後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説,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9.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 。

10.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11.“對於別人話,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那麼不懶惰的表現應該是 。

12.第⑨句中的冒號能改為逗號嗎?為什麼?

13.第⑩句中三個“新的”作用是 。

14.第⑾句中的“學術”和“文化”兩個詞能否互換?為什麼?

15.本段文字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是 和 。

(二)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説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説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説,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觀察。做學問也就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説了。

……

我們()對於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要經過自己的懷疑: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後,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是盲從,是迷信。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迷信。

6.語段所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

7.兩段文字的過渡句是哪一句?

8.給文中的括號選擇一組正確的關聯詞()

a.不管都不然和

b.不論都否則或

c.儘管而否則及

d.不論總否則或

《懷疑與學問》8

點擊瀏覽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