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話劇《懷疑》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7W

第一篇:話劇《懷疑》觀後感

話劇《懷疑》觀後感(精選多篇)

話劇《懷疑》觀後感

這只是一個理工科專業畢業、沉浮於創業和商海中的人偶爾追求高雅看了一次話劇之後為了對得起朋友送的票而寫的中學生作文式的觀後感,你不能期待太多。而我,必須抱着“直覺才是最可靠的”,“粗糧才最健康”之類的想法,硬起頭皮,不去想職業劇評人會怎麼評價一個戲劇,才能使自己能堅持把這些寫下來。要知道,距離我上次看話劇已經很久,大概一年多了吧,看的是《喜劇的憂傷》,這也是我會在劇後問那個問題的原因。

阿羅西斯修女演得最好。人物和演員幾乎融為一體,天衣無縫。一位生活在當代的年輕的女性,擁有美好的生活、豐富的社交的女性,怎麼能把一位50年前修道院裏典型的虔誠而刻板的修女演得那麼神似,氣質那麼貼合,對我來説真是個謎。

詹姆斯修女讓人感覺是毫不費力的本色演出。如果不是劇後的交流,我甚至認為阿羅西斯修女也是本色演出——所以我説文小影演得最好。如果讓觀眾感覺是“本色演出”,我覺得至少説明演得不落痕跡。

穆勒太太演得很流暢。我沒看過劇本,如果沒猜錯的話,穆勒太太應該是位非裔美國人。她對整件事的態度最初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但是聽到她的敍述之後才能瞭解到她那套實用主義哲學是使自己能夠承受住生活的苦難的唯一方法。表演者的流暢表演甚至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蔡教授如果敢於與這位表達能力超強的表演者產生爭執……我只能對蔡教授遙致祝福,深表同情。如果還有機會當面致以安慰的話,我會説:“從小就以口才着稱的蔡教授啊,你也有今天!”

弗林神父的表演者在劇後交流中提到他對人物的四種設定。我根據全劇的表演做出的判斷是,這次演出是按照第三種設定來演的——以前有,這次沒有。當然,這個判斷很主觀,完全是個人感受。這個人物太複雜了,這種複雜性從劇中延伸到劇外,從五十年前延伸到十年前再延伸到現在。他被懷疑,試圖掙脱懷疑,他幾乎就是《懷疑》這齣戲本身。我敢説,無論是誰,非“非職”也罷,着名演員也罷,這個人物的表演都會是個挑戰。

我看過焦晃演的《欽差大臣》,北京人藝的《茶館》、《蔡文姬》、《小井衚衕》、《甲子園》、《窩頭會館》等,七八部吧。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懷疑》這樣的劇目,讓我感覺與當代對接起來了。這非常難得,尤其在這個“戲劇是自由的”只能作為目標的時代。坦率地説,像《甲子園》這種在最後來一番歌功頌德的劇,沒的讓人噁心。北京人藝要是有能耐應該給《茶館》加個第四幕,都不用動太多腦子,前三部的套路都不用變,具體情節從《天註定》裏面隨便拿過來一段就可以。批判、反思、懷疑才應該是戲劇或者藝術的使命和天職(此處可以加一個“之一”)難道不是嗎?歌功頌德算哪門子的藝術?!

扯遠了。最後,我要對”非職”的成員們致以由衷的敬佩。蘇格拉底説,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我要説,“非職”成員們這種追求人生各種可能性的生活,是多麼值得過啊!

第二篇:話劇觀後感

《彩虹》觀後感

曙光民辦國小五(2)班洪慧玲

201(推薦打開範文網)3年9月25日上午,我們全校同學迎着朝陽,意氣風發地坐上了開往閔行區的汽車?為什麼大家如此高興?因為我們要到上海市閔行區城市劇院觀賞兒童劇啦!

我們所看的兒童劇名叫《彩虹》,它的的故事情節是這樣的:國小畢業前夕,為了讓少年兒童到不同的環境中去鍛鍊自己,分處城鄉的兩所學校舉行了對口交流,規定雙方各需安排一名學生到對方的家裏進行交流學習。經過自薦和選舉,住在城市裏一名叫方磊的同學走進了雲南鄉下,住在山村裏的山妹姑娘也踏上了去城市的尋親之路。山妹為了尋找媽媽,走失在大都市的街頭。無助的身影牽動着城裏和山裏所有孩子的心,城裏的孩子通過高科技手段,運用網絡搜索幫助山妹找到了媽媽。而山裏的孩子狗剩憑着自己的冷靜機智救出了被困在樹上的方磊。兩位同學在短短兩個月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每當困難來襲時,他們都能團結一心,在一次次的互幫互助中戰勝困難,共同分享悲喜,從而在假期生活中體驗了一次生動的社會實踐課。

在這部話劇中,方磊是一個十足的富二代,他起初之所以選擇了去農村體驗生活一個月,在我看來是因為想感受下農村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但是,當他到達農村,看到眼前農村的貧窮落後時,他逐漸改變了對農村人的思想偏見,並很快融入了當地的生活中。從一位養尊處優的城市孩子變成了能夠樂於助人,不怕吃苦的剛強男子漢。這讓我深受感動,因為一直生活在富裕中的孩子竟然能接受貧窮的生活。和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相比,他卸下了身上的嬌嗔之氣,與山村孩子們一同快樂地玩耍,這可真是華麗的蜕變啊!

《彩虹》觀後感

曙光民辦國小五(2)班趙久紅

今天,我們哼着歌兒,掛着微笑,懷着愉快的心情去上海市閔行區城市劇院觀看了一部話劇——《彩虹》。

在汽車行駛的途中,我一直在心裏猜測着這部話劇的故事內容,真是既期待又激動。

終於,一個半小時以後,汽車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莘莊的城市劇院。一下車,城市劇院的工作人員就帶着和藹的笑容在門口迎接我們,把我們按順序領進了劇院的大廳裏。劇院的大廳裝修得十分精美:金黃的牆壁,牆壁正面懸掛的電子劇目廣告牌,水晶般的吊燈,幽雅的植物,廳內四周擺放着絢麗的話劇演出海報。好大好美的劇院啊,我不禁暗暗地讚歎。走進五彩繽紛的劇院,閃閃發亮的燈光把我的心也照得的明亮起來。想着演員們即將登台表演,我的心不由得砰砰直跳,簡直比他們還緊張。突然,場內燈光一關,伴隨着陣陣歌聲,一羣小演員們健步走上了舞台。他們穿戴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表演得十分認真。當劇中孩子們的班主任老師告訴他們,要和農村的孩子互換角色,體驗生活時,他們並沒有嫌棄農村不乾淨,環境不好,而是爭先恐後地想要到農村去體驗生活。最後,他們互相選派了代表到達各自生活的地方去,開始了短暫而又充實的體驗之旅。城裏的孩子到了農村,並沒有嫌這嫌那,而是和山裏的小夥伴們互相關愛,和睦相處。農村裏的孩子到了城市,也沒有被城裏的孩子瞧不起,而是受到熱烈歡迎

和友善相待。温馨的一幕幕讓我的心跟着劇情變化起伏不定,心潮像陣陣海浪一樣難以平靜??

這部話劇帶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愛是人類共同的語言。無論是鄉下人還是城裏人,人們生來都是平等的。但願人與人之間多一分關愛,少一分爭吵;多一分團結,少一分鬥爭。多一分關懷,少一分冷漠。讓我們都成為一家人,不分高低,沒有貴賤,和和美美地共同生活在這片美好的土地上,讓和諧之花遍地盛開。

《彩虹》觀後感

曙光民辦國小五(2)班趙久紅

《彩虹》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一部的兒童劇,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話劇開始了,同學們坐在柔軟的座椅下,目不轉睛地盯着舞台,生怕錯過了舞台上每個精彩的瞬間。舞台上的燈光時明時暗,伴隨着劇情的變化,播放的音樂也時而歡快,時而悲傷。當小演員們遭遇突發事故時,我的心不由得也跟着一緊;當劇中的小姑娘歷經千難萬險終於獲知媽媽還活着的消息時,我不禁為她流下了高興的眼淚;當城市和鄉村的孩子們在一起載歌載舞時,我的心也跟着雀躍起來??舞台上的演員們個個都很用心地表演着,所有演員們的演出都很棒,我想他們應該花了不少時間吧。我想,他們雖然也很累,但是想到能為大家帶去歡樂與啟迪,他們的心裏也會是快樂的吧。

從這部劇中可以看出,山裏的孩子家庭很窮,城市裏的孩子家境富有。但是山裏的孩子人窮志不短,做什麼事都敢闖一闖。而有的孩子城裏卻心高氣傲,驕橫自傲。殊不知這種冷眼歧視很容易傷害孩子們純真的心靈,許多農村的孩子會變得更加不自信了。而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裏也並不少見。

此外,劇裏男主角的媽媽就有點看不起農村人,但是他的爸爸並不這樣想。説到這裏,我都想批評孩子的媽媽了。儘管社會上有一些城市人歧視農村人是不良現象,但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山區的孩子苦啊,山妹的媽媽只好去上海打工,把衫妹和狗剩留在了山區,每月只能打幾次電話,寄一次錢。後來還得了病,多可憐啊!再説了,我們班同學不都是從外地來的嗎?雖然我們老家不是山區,但也很貧窮。一毛錢就可以買一根冰棒,多便宜啊。而我聽爺爺奶奶説過,當時的五毛錢就可以上學,可那時的他們卻窮的上不了學。

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山區的孩子做出一份具體的貢獻,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吃好穿暖,感受生活的美好!

第三篇:話劇觀後感

《有一種毒藥》觀後感

該劇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重點是父親、母親、兒子和兒媳之間的各種矛盾。在該劇中每個人都在不顧旁人的追逐自己的夢想,然而他們卻又如此的自私,為了追求自己所謂的理想而忽視那些關心自己的人的付出;每個人都在互相的關愛着,然而卻又互相傷害着。

母親為了支撐這個家,辛苦操勞,她是這個家賴以生存的源泉,然而她卻瞧不起自己的丈夫,控制着自己的兒子,刻薄着自己的兒媳,雖然她養活着這一家人卻不被大家喜歡,是一個可憐可恨可悲的矛盾體。

父親年輕時想成為歌唱藝術家,在夢想被現實的妻子打破後,就開始自暴自棄,終日依靠酒精來麻醉自己,逃避現實,在自己的幻想中活着,對於妻子破壞他夢想的事耿耿於懷,所以否定妻子所做的一切。

兒子在母親的控制下生活,他和妻子一樣孤獨,妻子就是他靈魂的伴侶。為了自己妻子,揹着母親從公司脹上拿錢資助妻子表弟拍他所謂的電影,就是想讓妻子知道自己對他的愛,然而卻又和別的女人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妻子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從事自己畫畫的夢想,也不能養活自己,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灰暗的角落,沉浸在絕望的情緒裏不能自拔。因為婆婆不贊成她嫁給自己的兒子,而仇視她的婆婆,在知道丈夫對自己不忠後,但也不得不接受事實。

到底什麼才是毒藥啊?是每個人不切實際的夢想,還是彼此之間扭曲的“愛”。然而像歌唱家的夢想,畫畫的夢想,拍電影的夢想,在現實面前都不堪一擊,在沒有經濟基礎的情況下,一切都是空談,只有能夠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生存,才有資格去談所謂的夢想吧。對於母親對丈夫和兒子的“愛”,可能有人不一定贊成她的做法,但是我們應該理解她。她本來就是一個平凡的母親,她沒有所謂的藝術追求,沒有宏大的人生理想,她很現實,一個人艱難的支撐這個家。她卻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所作所為,為丈夫的每日酗酒和兒子對妻子的言聽計從,感到憤怒和寒心。當愛已經成為一種負擔,壓得人無法喘息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一種毒藥了。

然而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但現實是殘酷的,像劇中“如果我不能做我想做的事,至少我可以選擇不做我不想做的事,這並不是一回事 !而這就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在現實情況下很難成真。對於來自父母的愛,希望我們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不要讓這種“愛”成為一種毒藥!

第四篇:話劇觀後感

話劇觀後感

中午吃完飯,我們班迅速地排好隊,興奮無比地上車。我們幾個女生圍在一起激烈地討論着這次的話劇,有的同學説肯定是看關於我們現在的校園生活的小品,有的同學則不以為然。這次討論讓我對這個話劇更加感興趣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車已經到達了目的地——嘉定影劇院。

坐到座位上,我們靜靜地等待着話劇的開始。主持人上來説完了一長串的開場白之後。我矚目以久的話劇終於開始了。一開場,我就被震驚了。因為我剛剛才發現原來這場話劇是分為幾個小品分別演出的,而且這場話劇的演出內容非常貼切我們的校園生活,簡直是我們的“複製版”。

這個話劇分為三四個小品,其中我的印象最深的幾個是《短信風波》、《包袱》。這小品深深地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一些苛刻要求。《短信風波》主要講述的是父母為了便於聯繫孩子給孩子買手機,卻不讓孩子發短信還查話單、監視孩子,説是手機是父母買的,談們有權利知道孩子用手機在做些什麼。我認為父母不應該這樣監視孩子的一切,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生活,父母不應該插手,而且這樣做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而《包袱》主要敍述了一堂班會課上同學們自己編了一個小品來表現父母給孩子施加的不必要的“包袱”。這也充分地説明了有的包袱是必要的,但有的包袱加上去了,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次的話劇讓我認識了不少,父母也都是迫不得已的,我們也應

該多體諒父母,關心他們。這樣,我們的家庭就更加和諧美好了。

第五篇:話劇觀後感

日子要這樣過才有滋味

——話劇《黑石溝的日子》觀後感

2014年12月12日晚6點30分,我在遼寧中華劇場觀看了話劇《黑石溝的日子》,話劇裏的情節感人、真實,讓人不覺得有兩個半多小時的漫長,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恍然明瞭“日子要這樣過才有滋味”。

話劇發生的時間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期,展現了那段歲月裏黑石溝裏的礦井工人們的生活原貌。話劇的場景是以每十年裏中國發生的大事下黑石溝裏發生的點點滴滴來設置的。話劇的主人公叫黑子,是個地地道道的礦井工人,年輕時曾在井下和幾位兄弟遇難,後來由黑子的師傅和其他幾位哥哥們的幫助與外面的救援隊的援救下死裏逃生,不幸的是除了黑子、大炮、秀才和樂呵這幾位年輕人活了下來之外,黑子的師傅和其他比黑子年長的礦井工人哥哥們都死在了井下。黑子作為活下來的哥兒四個裏的老大哥,為了保護這幾個兄弟也受了重傷——嘴説不了話。秀才為了報答黑子哥的救命之恩,特意寫了個條幅“生死相依”送給黑子哥,從此黑子、大炮、秀才和樂呵這四個人就成了生死相交的兄弟,年輕的哥仨發誓:“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回報黑子哥救我們

的大恩大德!”黑子哥也為了報答救他的師傅和哥哥們也發誓祈願:“要為礦難者的家屬和活下來的兄弟們奉獻餘生。”

成家立業後的哥四個隨着時代的變遷都遇到了些大風大浪。有了大龍、二龍、三龍三個兒子的黑子眼看着家裏挪不開腳了,卻把剛從礦上分下來的新房給了遭遇同樣窘境下的大炮一家,有了大鳳、二鳳兩個女兒的大炮在黑子哥和眾人的百番勸説下勉強收下了新房的鑰匙。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已經有了女兒“大勤”的秀才遭受批鬥,妻子怕連累自己也離開了秀才,拋棄了父女倆,秀才每天都想着要自殺,黑子哥不忍秀才自甘墮落,冒着受秀才連累、遭受黨內批鬥的危險,毅然決定讓大龍與大勤結婚,秀才感恩不盡。婚禮那天酒醉七分的黑子向着九泉下的師傅和哥哥們暢飲,心裏説着:“日子要這樣過才有滋味!”……

大炮的妻子為了讓女兒過上更好的日子單方面詆譭了以前定好的大鳳與二龍、二鳳與三龍的娃娃親。黑子為了讓兩情相悦的二龍與大鳳有情人終成眷屬,為了滿足大炮妻子開出的“要有新房”的條件在思想上做着強烈的鬥爭,最後為了安頓好礦難者的家屬放棄了向礦上要房子的舉措,為了打我放棄了小我。樂呵經商後因涉嫌向高官賄賂非法經營而被追

捕,黑子等人成功勸説了樂呵向警察自首,並將自己的積蓄給了樂呵一家人。樂呵感恩之淚不止。

二十一世紀,當哥四個再度相聚時已成了白髮老人,但他們從沒有忘記刻骨銘心的四個字:生死相依!

黑子的大半生的生活都是在助人為樂中度過的,我為這樣一位勤勞樸實的礦井工人而鼓掌。同時我也要懷揣着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的夢想而努力奮鬥。因為我永遠也不能忘記那句話:日子要這樣過才有滋味。

綜合信息部

徐鳳琳

2014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