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所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古詩《所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古詩《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一

本節課的教學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張開想象,想像當時的情景,讓學生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體會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指導學生誦讀詩文,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帶領學生通過吟誦來完成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唱歌的神情,讓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

不足的是課堂不夠活躍,學生不是很積極的去學習古詩的方法,而是忙着記老師的講解。

所見教學反思 篇二

《所見》教學反思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事實上,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形象,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讀,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我會根據教參給予學生一個統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學片斷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容、和諧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和多元化。

《所見》教學反思

袁枚詩作的《所見》描寫了一個鄉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隻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這一動靜結合的有趣的畫面。本詩生動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我主要實施了以下幾方面的教學:

第一,運用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我運用課件,引導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小牧牛》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於是,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讓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完全融入到詩境中。

第三,請學生續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説,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知道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説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説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説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最後讓學生寫下來。

(李永傑)

所   見

一天,一位小男孩騎着黃牛來散步,他一邊悠閒地騎在黃牛的背上一邊唱着歌兒。歌聲很動聽,道路兩旁的樹葉都振動了。

忽然,小男孩發現樹上有一隻知了,很感興趣,就準備用手去捉。只見他從牛背上縱身一跳,輕輕落到了地面上,然後小心翼翼地走到樹旁。他先靜靜地觀察知了的動態,然後抓住時機,飛身一撲。知了在他的懷裏一個勁地撲騰,卻無計可施。

小男孩終於抓到了,他興高采烈地回家了!

(李黎雅)

所見

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牧童騎着黃牛,一邊慢慢行走,一邊自由自在地大聲歌唱,那歌聲多麼響亮啊!激越的聲音把路旁的樹林都振動了。正當他唱得興致勃勃的時候,突然間,歌聲一下子停了下來。原來牧童想捕捉樹上正在鳴叫的知了,怕歌聲把它驚跑了。然後他躡手躡腳地下了牛背,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樹。他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看着知了,趁知了不注意一下子就抓住了它。最後牧童騎着黃牛又唱起了歌,高高興興地回家啦!

《所見》教學反思

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這首古詩是《國小生必背70首古詩》裏面其中一首,所以不少孩子在學習之前就已經會背了,可是通過課堂上讓學生自讀自學後,檢查後發現有不少字音孩子沒讀準,而且都沒注意七言詩朗誦方式,至於理解,就更不用説了,孩子們基本都只會背。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跟着老師念一句理解一句,那也是不大可能的,而且雖説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古詩上不追求一句一句地解釋,注重意境的領悟及誦讀,但是我覺得大概意思還是應該知道的。那麼怎麼樣才能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呢?我決定把主動權更多地讓給孩子們。

一、交給學生識字的主動權

在學生自讀後,請他們説説:你想提醒大家讀好哪個字?學生對於充當“小老師”的角色一向很感興趣,各抒己見,如: “照”是翹舌音,“聲”是後鼻音等等。我相機讓學生組詞,説説能用什麼辦法很快記住這些難字。跟着我又問:詩歌中哪些地方告訴我們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季節?哪些地方你們不明白?“惜”是什麼意思?“惜細流”呢?學生不明白的詩句意思我讓他們用符號標出來,再次閲讀詩句,猜測詩意。

二、讓孩子們自己理解詩的大意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的大意,才能接着體會詩的意境和情感,才不會在讀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念。因此當學生了解了詩人所寫是夏天這個季節的所受所見所想,我讓學生大膽地自己提出問題,哪個詞不懂,哪個句子不明白,都讓他們提出來。然後再問有哪些孩子能解決這些問題。讓那些能解釋詞意或大概講解詩意的孩子先説,然後我再對他們的解釋進行加工潤色,那麼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孩子們也積極參與了提問及回答。問題主要集中在前兩句上,後兩句比較直白,孩子們都懂。以這樣的形式講解了一番後,孩子們對這首詩有了深刻的認識和印象,能聯想到夏天的景色,於是大部分孩子都能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甚至是背頌詩歌。

這節課總體來説還是能讓人感到滿意的,很高興孩子們能讓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們的活力和潛力,我知道課堂小主人們的主動權一旦充分給予,他們學習的興趣自然十分濃厚,我也相信對每一個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和新的嘗試,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所見》教學反思 篇三

《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生動的牧童行歌捕蟬圖:一個鄉間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樂地邊唱歌邊放牛,突然間見到了一隻蟬,想把它抓住,所以閉上嘴巴,跳下牛背。本詩生動搞笑,生活情趣盎然,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意境,是詩歌的核心。教學古詩,就應運用多種形式,如形象生動的語言、鮮明逼真的畫面、優美和諧的音樂……透過這些手段,讓學生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境,使自我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果學生只是抓住了詩歌的主要資料,最多隻能算是抓住了一些表象的東西,算不上讀懂了詩歌,更算不上入其境、悟其神了。教學本首詩的時候,我在播放《小牧牛》的笛聲後,再有聲有色地描述:在一條林間小路上,樹木枝繁葉茂,遮住了似火的驕陽,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野花飄來醉人的香味。咦,哪兒有歌聲傳來?聲音越來越響,清脆悦耳,震盪在林間。噢,原先是放牛的小孩兒,正自由自在地騎在牛背上,搖頭晃腦、眉飛色舞……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彷彿看到小牧童正朝自我走來。忽然,他緊緊地閉住了嘴巴,原先他發現了一位歌手正在和他較量呢……學生透過想象,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之後,學生在吟誦中,完全融入到詩境中,覺得自我就是這一位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牧童了。

所見教學反思 篇四

所見教學反思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而言,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故事性強、有情節的內容。古詩的學習一般難以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這首古詩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是故事,也是古詩。我利用這個關係,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小孩子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愛動腦筋,因此,設計了好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注重喚醒孩子的生活體驗,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如:開始時牧童的心情如何?她捕捉時的表情會是怎麼樣?他能捉到禪嗎?讓他們從牧童身上發現自己身上的活潑機靈的影子,從自己深受牧童機智可愛的形象。

《所見》教學反思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後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後,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説:“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接着,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後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一定能講好的,我就等着聽故事啦!”於是學生開始自己練習講。幾分鐘後,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後,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接着,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説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説,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知道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説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説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説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説蟬被牧童捉住後又放了。説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歎: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希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説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後的可憐樣,希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麼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應該達到了

《所見》教學反思

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學生遠,當然的情境也難能把握,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我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於是,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真正達到了物我一體,為更好地學文打基礎。

針對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本課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在前幾組的教學中已積累了很多學習生字的方法,針對本課生字少的情況,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認字方法,也可以在學習古詩時糾正個別發音強化認字,瞭解詩意的過程中學會組詞,學會詞語的靈活運用,積累語言。

2、古詩教學學生畢竟見得少,所以學習一首古詩時要從朗讀、背誦、領會詩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以此拓展開,學習更多的古代詩詞。

《所見》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六個字,會寫“林”“閉”兩個字。

2、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對朗讀古詩有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預設:

一、看圖導入

1 、觀察課本插圖

同學們,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生:看到了一個小孩子(這是個放牛的孩子,古詩裏把他叫作“牧童”)

生:看到一個孩子騎在牛背上,手裏拿着竹棒。

生:看到了一片樹林。

生:看到了樹上有蟬。(猜一猜,這蟬正在叫嗎?是啊,夏天到了,它停在樹上,不停地叫着“熱死啦,熱死啦”,古詩裏把正在叫的蟬叫——鳴蟬)

2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被一個叫袁牧的清代詩人看見了,於是呀,他把看到的這些寫成了一首詩,名字就叫《所見》。(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

1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詩。(聽配樂朗讀)

2 、咱們也來讀讀,請大家輕輕地打開書本到59頁,聽清楚要求再讀。(要求讀三遍:1大聲地讀,讀準字音。2 輕聲地讀,記一記圈出的生字。3 大聲地讀,把句子讀通順。)

3 、袁枚説,大家有沒有把我的古詩讀正確啊,我得考考你們。

1)開火車讀生字

2)彙報讀古詩,讀準字音。 分句朗讀(個別讀,齊讀或男女生讀)

三、品讀古詩

過渡:詩人具體都看到了些什麼?咱們現在就來研究研究。

(一)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1、出示此兩句。讀讀這兩句,説説你從這兩句詩中知道了些什麼?

生:知道了詩人看到牧童騎在黃牛身上。

生:知道了牧童在唱歌。

2、(播放歌曲)聽,小牧童坐在黃牛寬厚的背上一邊唱着歌,一邊朝我們走來了,他搖呀,晃呀,就像坐在搖籃裏,真舒服呀!小樹林裏,花兒在笑,風兒在吹,小樹還發出“沙沙沙”的聲音,多美,多快樂呀!

3 、聽這嘹亮的歌聲都已經穿過了整個林子,小樹也為之陶醉,歌聲——振林樾(再響亮點,動聽點)

4、小詩人,你來念念這兩句(個別讀,指導)

5 、小組讀

(二)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出示句子。趕緊再讀讀這兩句,你又知道了些什麼?

生:他閉上嘴巴,立在那裏。

生:他想捉蟬。

2 、突然,歌聲停了?小牧童呆呆地站在樹下。他怎麼不唱歌了?他為什麼不唱了呀?

用詩歌中的句子説説。

3、指導朗讀(意欲捕鳴蟬)老師聽不出他很想捕蟬。在試試(範讀——跟讀)

4 、小牧童太喜歡這隻蟬了,特別想把它捉回家,於是,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咱們來讀讀這句,可要小點聲,千萬別把蟬給嚇跑了。(個別讀)

5、誰來試試?(指導朗讀,師:哎呀,蟬兒飛跑了,你太大聲了。你再讀一讀)

6、咱們這兩句連起來讀讀。(齊讀——男女生讀)

7、現在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同桌互讀——個別讀——齊讀)

四、複習生字,背誦古詩

1、老師也想和大家一起念念,我們合作下好嗎?我念一句,你們念一句。

2 、我説古詩意思,你們來説詩句好嗎?

3、我把古詩的其中一部分拿走了,留下了個別的字,你們還能念出來嗎?

1)先來讀一讀它們(搶讀漢字)這幾個生字寶寶的樣子可容易記了。

猜幾個謎語就記住了。

謎語:牧:牛背上寫文章?閉:人才進了門?所:一户一斤米

2)把剩餘的部分填上。

4 、現在就給你們這幅畫,你們能不能把整首古詩念出來?(個別背,齊背)。

5 、我們的詩人到最後還給我們留了個小小的懸念,不知道小牧童有沒有捉到那隻蟬,大家課後可以去猜一猜,想一想他是用什麼方法捉蟬的。

五、書寫漢字

1 、這裏還有兩個生字寶寶還想請大家來寫一寫它們。

“林”還記得“兩個木”是什麼字嗎?兩棵小樹站在一起太擠了,於是一棵小樹非常懂得謙讓,把小樹枝收了一點回來,撇變成了點。另一棵小樹和它並排站,兩棵樹長得一樣高。(師邊説邊範寫)

“閉”“人才進了門”是什麼字啊?先寫一扇“門”,再寫一個“才”,“才”不胖不瘦,剛好藏進門去。

所見教學反思 篇六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了《夜書所見》這首詩。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了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如:教師範讀,小組、男女賽讀,以遊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於境,情會於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

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我讓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麼呢? 我請班上的外地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威海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學生那根思鄉的弦被觸動了,通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真實情感。

我還重視了背誦積累,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今天的這節師徒結對課,通過幾位老師細緻的點評,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們通常説古詩難教,實則不難,只是自己沒有找對方法和技巧。南宋詩人葉紹翁這首《夜書所見》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這節課本來我的教學重點應該是通過反覆朗誦,感受詩歌意境和體會作者思鄉之情,可實際呈現出來的課堂重點卻是理解詩歌的句意。教學的目標出現了偏差,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對學生的認知和感受能力估計過高

剛接手三年級,我還不是完全的能夠了解學生的學情,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提到的一些關鍵詞句,學生不理解,如“倒裝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這些是我上課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所以,在講解詩歌句意的時候有些困難。在給學生講解“促織”一詞時,我講了有關蟋蟀的故事,我不知道學生有沒有聽清楚,因為我講故事的語速有點快,這一點也是值得以後改進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會出現“意外”。我播放的蟋蟀的叫聲,同學們有的居然説是蟬叫,我當時就覺得很突然,所以沒有處理好這個細節,只是馬上糾正過來。現在回想,其實當時我可以這樣迴應:同學們,你們知道蟬的叫聲和蟋蟀的叫聲有什麼區別嗎?再次播放蟋蟀叫聲,很快學生就能聽出來,蟋蟀叫聲是短促的,而蟬的叫聲是連續的。

二、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太少

雖然我在課堂上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課堂老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所以在學生對詩歌不熟悉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句意理解,就難上加難了。朗讀的方式有很多,齊讀、泛讀、領讀、誦讀等等,形式多樣,其實多讀並不難,關鍵是要如何通過讀,讓學生體會詩歌感情。今天我就嘗試了用配樂朗讀,效果雖稱不上完美,但起碼給學生營造了一種淒涼的氛圍。讀還要講求循序漸進,反觀這節課,重新安排教學流程,可以以讀貫穿始終。先是回憶誦讀學過的詩歌《所見》,引出詩歌題目;輕讀題目《夜書所見》,讀出夜的靜悄悄;初讀詩歌,掃清文字障礙;再讀詩歌,讀的通順流暢;三度詩歌,讀出節奏和韻律;男女生比賽讀;小組合作互相讀;指名個別朗讀,老師再作指點;老師示範朗讀,學生仿讀;配樂朗讀,力求能誦讀;句句細讀,理解句意;句句品讀,感悟詩情;整體誦讀,注意節奏有緩慢到明快的變化,是隨着作者的心情而變;拓展閲讀,補充積累;課外導讀,蒐集有關思想的詩句。

三、課堂駕馭能力不足

整節課下來感覺前鬆後緊,導致趣味活動和課外閲讀沒有展開,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背誦詩歌和鞏固記憶,究其原因,還是課堂駕馭能力不足,除了經驗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設計的不合理,和課堂語言組織能力的欠缺。這種能力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靠的是教學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地深入反思、逐步改進的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小語文教學,看似簡單輕鬆,實則小課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閲讀能力和提高課堂效率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着一顆虔誠之心,去學習,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夜書所見 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於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過程進行得也較為順利。

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第一,導入、瞭解詩人及其背景;第二,初讀,整體感知;第三,品析詞句,感悟詩情;第四,比賽背誦;第五,回顧總結。

反思自己教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想法,也就是教學中的得與失吧:得就是通過教學,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

如在教學“初讀,整體感知”這個環節上,因為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過,所以在這裏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用他們自己提出的辦法來互相學一學這首古詩,看看能讀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就解決了的問題,我問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學生告訴我,他們是通過看註釋,查字典,查資料,看插圖,結合自己的想象等途徑來弄懂的。我想:孩子們能夠通過自己獲取的知識來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很難得。在抽讀時,學生也在不斷地互相糾正着對方生字的讀音。反思這個教學環節,我認為課堂的生成不錯,既幫助了學生在自己的記憶結構裏喚醒以前的認識,鞏固了認知能力,同時抽到的學生在讀古詩的時候發生的錯誤和課文的生字有關,然後讓大家發現並在糾正的時候很好的強化了拼音的再次鞏固及書寫。

當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還有很多的不足:

一、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説“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説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題,又讀了兩遍課題後一位同學站起來説,他認為“書”是 “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於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二、在教學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這句詩時,儘管在教學中,沒有強加給學生”挑”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而是採取了查字典的方法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但在課堂上我沒有清楚的處理“挑”字的教學,感覺當時有一點繞口,挑促織——讓學生聽老師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顯。雖然學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兩個孩子打着燈籠在捉蛐蛐,但學生不知道那個時候,蛐蛐應該是在石縫裏或者草叢中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捉蛐蛐就還得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為學生對捉蛐蛐的操作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知道這是用一根麥杆或者很細很細的樹枝在洞口撥弄,把蛐蛐撥出來,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找到正確的讀音。可見,教師的備課還應更細緻些,才能在教學中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鑽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才能教學好每一堂課。

《所見》教學反思 篇七

這首詩非常的富有情趣,那個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着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麼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隔學生遠,當然的情境也難能把握,如何在教學中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我從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

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引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在《快樂的小牧童》的笛聲中,彷彿看到小牧童朝我們走來,讓學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蟬的神情中,想象閃現於牧童腦中的念頭,讓學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蟬,體會那種妙趣……於是,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覆朗讀,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真正達到了物我一體,為更好地學文打基礎。

針對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本課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在前幾組的教學中已積累了很多學習生字的方法,針對本課生字少的情況,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認字方法,也可以在學習古詩時糾正個別發音強化認字,瞭解詩意的過程中學會組詞,學會詞語的靈活運用,積累語言。

2、 古詩教學學生畢竟見得少,所以學習一首古詩時要從朗讀、背誦、領會詩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讓學生以此拓展開,學習更多的古代詩詞。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八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後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後,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搞笑的事。首先,我説:“同學們,老師明白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這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之後,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後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必須能講好的,我就等着聽故事啦!”於是學生開始自我練習講。幾分鐘後,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後,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之後,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説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搞笑的故事我們透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象,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説,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明白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説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説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説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説蟬被牧童捉住後又放了。説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歎:學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期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説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後的可憐樣,期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麼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就應到達了。

所見的教學反思 篇九

本詩生動有趣,詩情畫意。前兩句刻畫了一位牧童坐在牛背上放聲高唱,自在神氣。我想每一個小孩,特別是現在的城市孩子,都很想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後兩句牧童為了捕捉鳴蟬,屏住呼吸,異常專注。一個天真浪漫,充滿童真童趣的孩子躍然紙上。本首詩的情趣盎然,詩中的意境也很值得品味和嚮往。這也是本課希望學生們能夠體會到的,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

但是,意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的學生在學習時,只關注詩文本面的字詞句意,將其説得非常直白,就像一杯白開水一般,失去了詩原有的美;有的學生能對詩中的情景有一定的感悟,但是怎麼講自己的感受清晰的表現出來,讓其他人也能感受到,卻是個大問題。就連上課的自己,也往往會有這種感覺,詞語再豐富,修辭再生動,説出來的話也往往和心中所想相去甚遠。再加之學生的理解本就沒有老師那麼全面和深刻,因此他們能體會到的必定是更少了。

朦朦朧朧的確是一種美,但只有真正走進朦朧的世界,才能去感受和體會。怎樣用一種清晰而簡單的方式將學生帶進來?這堂課沒有做好,或者更準確的説是自己也不清楚應該怎麼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