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扶貧實施方案(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87K

扶貧實施方案(新版多篇)

扶貧實施方案 篇一

20xx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關鍵年,濟源市按照省扶貧辦的工作部署,提前謀劃,自我加壓,開拓進取,多措並舉,有力地促進了目標任務的順利實施,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現將20xx年工作開展計劃做如下彙報:

一、基本情況

龍溪鎮位於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中部,地處遵義市、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市四地、州、市、五縣結合部,省道S305、S204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 “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東北與石阡縣河壩鄉交界,北我縣大烏江鎮接壤,西與我縣構皮灘鎮相鄰,南與黃平縣紙房鄉相接,西南與甕安縣草塘鎮相鄰,東南與我縣小腮鎮相鄰,平均海拔850米。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21個村民組。國土面積151.7平方公里,城鎮區域面積2.5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3.6萬人,其中集鎮居住人口1.1萬人,城鎮化率 30.6%,農民人均純收入6633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258.62萬元,經濟發展呈現強勁勢頭。有一類貧困村1個、三類貧困村1個。國土面積 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71820萬畝,荒山5200畝。20xx年,人均純收入2124元。龍溪鎮距縣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 線在此交匯,交通十分便利,有“經商歇旅陸路碼頭”之稱,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商貿優勢,是餘慶的交通要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和產業大鎮。目前,商貿經濟十分活躍,全鎮個體工商户達1100餘户;工業經濟發展強勁,如今龍溪牛肉乾加工廠、信邦藥業等20餘户企業落户龍溪,工業園區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7家規模企業已建成投產,年產值達1.2億元;產業經濟已具規模,多年來,以糧油、烤煙、畜牧業為基礎的經濟得到穩步發展,以中藥材、經果林、苦丁茶為特色的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建成茶葉基地3000餘畝、茶葉生產加工廠房1家;發展核桃1500畝;發展板栗20xx畝;常年烤煙種植面積 520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5000畝,果園面積5820畝,養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佈在紅軍村、小河村、蘇羊村和芝州村。常規種植水稻面積 16000畝,其中優質稻13400畝,玉米麪積13000畝。

二、貧困村致貧原因分析

1、平場村。一是資金緊缺,種植技術缺乏,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二是貧困人口分佈廣,居住條件邊遠,交通不便,通訊網絡覆蓋率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三是外出務工人員多,生產力水平落後。

2、小河村。一是貧困人口分佈廣,交通不便,居住條件邊遠,有的地方人畜飲水困難,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二是資金緊缺,缺乏先進的種植技術,土地貧瘠,產出不高,嚴重製約產業發展;三是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返貧現象突出。

二、幫扶計劃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和“六個到村到户”、總要求,通過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致貧原因分析,結合聽取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彙報、召開黨支部會議與村民大會、逐户走訪村民瞭解的情況,為儘快解決貧困村、貧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幫扶計劃。

1、平場村。一是加大政策宣傳技能培訓。通過召開羣眾會,向羣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同時結合平場村的規劃,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給羣眾灌輸先進、科學的理念,分析致貧原因,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加農業產出,促進農民增收;拿出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讓羣眾看到脱貧的希望,對脱貧充滿信心。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切實解決羣眾出行難、廣大種植户農產品運輸難的問題,計劃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計劃硬化上廠、下廠、吞口洞、台子田、六頭山等8 個村民組通組水泥路;完成狗槽灣、王木溝、牛角田、天堂四個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灣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設,爭取通過生態移民搬遷項目安置台子田、六頭山、上寨、大木巖、大堰溝和上下廠等村民組生產生活條件較為惡劣農户50餘户農户;計劃建設蓄水池15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建一個水果加工廠。三是產業發展。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地勢平坦的壩區建成水稻規範種植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與平寨相接的地方建優質桃示範基地一個,在上寨建土雞養殖基地一個,在青槓園、甕巖坪建烤煙生產示範基地一個,在甕巖坪建核桃、梨、桃建綜合水果基地一個,通過示範基地的建設推動整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整村經濟發展。

2、小河村。一是產業發展

針對該村羣眾缺乏資金和技術,結合土質和海撥等條件,計劃在馬中嶺、馬郎河種植優質桃800畝;計劃在躍進、團山種植茶葉600 畝;在團山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畝;在小河中壩建板栗基地一個200畝;二是技能培訓。針對各村留守人員種植技術短缺科學先進的種植技術問題,計劃每年舉辦精品水果、蔬菜、茶葉種植等培訓班4期,每年培訓600餘人次,吸引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回鄉創業,讓閒置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三是基礎設施建設。建1 個茶葉加工廠;計劃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圍繞產業建設,計劃建設蓄水池10口,解決果園灌溉;建設10公里果園便道,解決水果運輸難的問題,為切實解決廣大種植户運輸困難,硬化子曹溝、學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壩、上關、下關、豐巖坪、熬鳳山、趙家土、乾田坳、平武等村民組通組水泥路,解決涉及13個組老百姓出行問題;河道治理5公里;恢復被大水沖毀農田1500畝;在人畜飲水困難的上關、下關、乾田坳、豐巖坪、大坪、學堂熬等村民組修建蓄水池10口,解決村民人畜飲水困難。

另外,在全鎮建設一箇中心水果冷藏庫,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

三、組織保障

為加強對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黨委書記申楊任組長、鎮黨委領導班子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及各村支書、村主任為成員的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農業服務中心,田洪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田維成、冉茂琴同志負責日常工作。明確各部負責人、扶貧辦負責人、駐村工作組全體成員具體落實,確保推進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有序開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鎮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和督促驗收等工作,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見成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到户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為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推進有力。

(三) 加強督促檢查。班子成員、各村、各工作部門要加強協調,緊密配合,對照幫扶計劃,制定落實方案,積極爭取廣大羣眾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實,並及時發現和反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

每月定期向龍溪鎮精準扶貧領導小組報告工作實施進度,經鎮領導小組彙總後向縣委、縣政府、縣扶貧辦報告工作推進情況。對在此次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默認。

按照《貴州省餘慶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餘慶縣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等總體要求,結合龍溪鎮的實際,緊緊圍繞“五個梳理”、“六個到村到户”、具體內容,特制定本精準扶貧幫扶計劃。

(一)總體思路

20xx 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繼續堅持精準扶貧方針,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抓住濟源市列入太行山片區的大好機遇,提高扶貧標準,加大扶貧投入,紮實開展整村推進、搬遷扶貧、科技扶貧、“雨露計劃”培訓和產業化扶貧等專項扶貧工作,認真開展定點幫扶工作,加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貧開發各項工作。

(二)目標任務

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創新扶貧開發模式,對4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工程;完成“雨露計劃”培訓600人,提高貧困農民勞務技能;完成160人獨居、散居貧困羣眾的搬遷扶貧任務,改善貧困地區羣眾生產生活條件;選擇4個村開展到户增收項目,切實增加羣眾收入;開展產業扶貧貼息貸款工作,帶動貧困户就業脱貧; 認真開展老區村建設,改善革命老區村發展條件;紮實搞好定點扶貧,深入持久開展社會幫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開展搬遷扶貧

堅持羣眾自願原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扶貧對象實行遷户並村,充分考慮資源及就業條件,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有序搬遷,把遷户並村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小城鎮建設、產業聚集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引導搬遷對象向中小城鎮、產業集聚區、新型農村社區集中。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20xx年計劃完成搬遷40户160人,同時做好市級搬遷工作。

2、分類實施整村推進

以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增加貧困農户收入為着力點,促進貧困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實現貧困村整體脱貧。20xx 年計劃實施4個村整村推進任務,按照《河南省財政扶貧整村推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重點用於村級道路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和小型農村飲水安全配套設備建設。

3、搞好雨露計劃培訓

加大“雨露計劃”培訓力度,促進貧困農民就業增收。以促進扶貧對象穩定就業為重心,以提高貧困農民職業技能素質為目標,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培訓就業農民向城鎮轉移。結合貧困村產業實際和需求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20xx年計劃培訓600人。

4、穩步推進到户增收項目

選擇貧困人口比較集中和具有產業發展基礎的村,在改善生產生活基本條件的同時,以村為單位,實施到户產業發展項目,實現增收目標。20xx年計劃開展4個村,實施到户產業發展項目。

扶貧實施方案 篇二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市、縣“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要求,確保今年底整村脱貧銷號和貧困羣眾全部越過貧困標準線,全面邁進小康社會,打贏扶貧脱貧攻堅戰,根據《梁平縣20xx年扶貧脱貧攻堅戰行動方案》(樑委辦【20xx】84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及XX村實際情況,特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圍繞 “137”總體部署和我鎮建設“生態蜜蜂之鄉、風情濱河小鎮、特色邊貿集鎮”的戰略目標,強化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思路,突出生態涵養髮展要求,進一步整合資源、創新機制,着力培育特色主導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加強公共服務、提升發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視程度、更大的投入強度和工作力度,緊盯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確保我鎮打贏扶貧脱貧攻堅戰。

二、基本原則

——堅持上級扶持與自力更生相結合的原則。要正確理解和把握上級扶貧政策的精神,以自力更生為主,搶抓上級財政扶貧的絕好機遇,多渠道、多層次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調動廣大羣眾的生產積極性。

——堅持綜合開發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重,重點支持貧困村發展特色

主導產業和修建基礎設施,同時,要集中有限的資金,優先解決羣眾最亟需解決的困難,力爭通過項目實施,將該村芝麻、榨菜、李子產業做大做強。

——堅持羣眾參與和政府指導相結合的原則。羣眾既是扶貧的對象,又是項目開發的主體和內因。因此,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不論在貧困户的確定,項目選擇到項目實施管理的各個環節上,應充分徵求羣眾的意見和建議,發動和組織羣眾參與項目建設,項目的財務、物資、管理及建設進度上要及時向羣眾公示,主動接受羣眾監督。同時,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在市場信息、技術服務、產業佈局等方面為羣眾搞好指導和服務。

——堅持整村推進與扶持貧困個體相結合的原則。以貧困户為主,着眼貧困羣眾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以貧困村為單元,整體推進,在此基礎上,對建卡貧困户針對致貧原因,因户施策,制定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扶貧規劃,重點扶持,使建卡貧困户到20xx年底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

三、基本情況

XX村位於XX鎮東南方,距場鎮7公里,縣道“石白路”穿境而過,與我鎮駱馬村、龍坪村、翟溪村和忠縣汝溪鎮交界,由原XX村、雙河村、新元村合併而成。全村幅員面積6.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46畝,屬於半丘陵地帶,海拔221-500米。有8個村民小組665户2316人,其中,

在家357户857人,外出1459人,其中全家外出308户993人。現有建卡貧困户76户243人,低保户16户49人,五保户9户9人,建卡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11%。傳統農業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油料、豆類為主,全村糧食年總產量600噸。特色農業主要為種養殖業,全村現有養蜂100羣以上的大户5户,養雞大户2户,養豬大户3户。全村現有公路24公里,其中已硬化10.6公里,有山坪塘18口,其中已整治8口,有自來水廠1座。該村現有黨員69名,1個黨總支4個黨支部,其中非公黨支部1個。該村農業生產基礎薄弱,農民生產技術較落後,規模化經營尚未形成,無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20xx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0元,屬市級貧困村。

四、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

到20xx年底實現XX村整村脱貧銷號,全村76户243貧困人口全部越過扶貧標準線2300元(20xx年不變價);20xx年查漏補缺;20xx年鞏固提高。

(二)具體任務。

到20xx年底XX村實現“八有”:

——有一個特色主導產業覆蓋70%的農户,其中建卡貧困户不低於30%,羣眾參與積極性高,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以重慶大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80%的農户參加合作制、股份制等現代經營組織或者獨立經營家庭農場;使全村

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縣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以上。

——有一條硬化村社公路,至少6個村民小組通泥結石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

——有一個便民服務中心,面積達到150平方米以上,並配套建設便民超市等設施。

——有一套落實社保政策到户的具體措施,確保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5%以上,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0%以上,貧困家庭成員全部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城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符合條件的貧困户家庭成員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有一個整潔的村容村貌,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推廣清潔能源,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確保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有一個堅強有力的村級班子,兩委班子團結,工作思路清晰,羣眾基礎好,有較強戰鬥力。

——有一支穩定的駐村工作隊,駐村蹲點開展工作,羣眾不脱貧、工作不脱鈎、隊伍不撤離。

——有一個有效的結對幫扶機制,對建卡貧困户開展“一對一或一對幾”幫扶,確保貧困户按期脱貧。

為XX村貧困户解決“八難”:着力解決貧困户穩定增收難、便捷出行難、安全飲水難、住房改造難、素質提升難、看病就醫難、子女上學難、公共服務難。

五、具體措施

(一)核查調研,摸清底數。堅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鎮村幹部下村逐户摸清貧困户數量和基本情況,分析致貧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落實幫扶責任人,建立脱貧台賬、列出扶貧清單,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同時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確保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羣眾應保盡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羣眾應扶盡扶。

(二)抓住重點,奮力攻堅。着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着力解決羣眾最關心、最亟需解決的難題。一是解決羣眾便捷出行難的問題。利用扶貧資金和幫扶資金硬化和整治村級公路2.0公里、組級公路3.5公里,受益人口達1000餘人,解決產業發展交通瓶頸。二是解決安全飲水難的問題。管理維護好8口已整治的山坪塘,新整治山坪塘10口、堰渠8公里,新修堰渠3公里,全面完成投資340萬元的自來水廠和入户管網建設,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監測,確保農民飲用水質合格率達70%以上,新修積雨池24口,打衞生井40口,使XX村安全飲水全覆蓋。三是解決住房改造難的問題。C、D級危房改造指標重點向貧困户傾斜,完成2户D級危房改造任務,另爭取10户住房困難户危舊房改造。四是解決看病就醫難的問題。管理維護好XX村標準化衞生室,確保人員設施配備齊全,把貧困户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對象,紮實做好農村醫保和醫療救助工作,貧困户意外傷害保險和大病醫療救助全覆蓋。五是解決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對XX村雙河口村小加強管理和支持,全面摸清貧困學生數量

和情況,讓貧困學生全部享受到縣裏相關優惠政策,確保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貧困户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階段不因貧苦輟學,“兩後生”接受職業教育比例達80%以上;高中階段入學率達80%以上;考上高等學校的子女順利完成學業。六是解決用電難的問題。完成貧困村電網改造升級。實現户户通電,户户用上安全電。七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管理運行好XX鎮污水處理廠,對XX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定期進行河道清漂,加強深丘地區生態屏障建設,整合“雞窩地”“巴掌地”,發展林下經濟,進村入户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與法律法規,建立門前垃圾“三包”和垃圾定期清運機制。

(三)做強產業,持續扶貧。分析致貧原因,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多方徵求意見,因地制宜確定扶貧產業,支持XX村發展種養殖業。一是打造1000畝芝麻種植基地。以“合作社+農户”的模式,引導300餘户農户種植芝麻1000畝。二是發展榨菜500畝,採取“公司+農户“的模式。三是發展李子、枇杷、竹筍等經濟林木200畝,由建卡貧困户成立合作社,統一栽植、管理。四是發展蜜蜂產業,購買76羣蜜蜂,發放給建卡貧困户養殖,使貧困户實現穩定增收。

(四)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財政扶貧資金和以縣發改委牽頭的扶貧集團、縣財政局、縣農委、縣水務局、縣交委、縣林業局等縣級部門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人飲安全資金、交通發展資金、農村危舊房屋改造資金、一事一議資金、鞏固退耕還林資金等資金,用於貧困户解決“八難”,實現貧困村“八有”。充分發揮幫扶集團的力量,幫助貧困

村發展產業和完善基礎實施及公共服務功能。廣泛宣傳調動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扶貧濟困的積極性。同時按照誰受益誰承擔的原則,按“四議兩公開”方法討論資金籌集方案,完成羣眾自籌部分資金,確保XX村各個項目有序推進、按時按質完成。

(五)分類指導,精準扶貧。通過反覆調查核實,對全村243名貧困人口分成6類,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確保“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人頭”。做到六個一批,即產業帶動一批,搬遷轉移一批,“低保”兜底一批,就業安置一批,醫療救助一批,教育資助一批。

(六)強化服務,提高質量。一是強化教育培訓,着力提升貧困户能力素質,增強“自我造血”功能。藉助“雨露”培訓,為貧困户提供汽車、挖機、計算機、建築施工等就業技能培訓,同時結合產業發展,利用農民田間學校,開展各種種養殖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貧困户的生產和創業技能,確保青壯年勞動力均接受過實用技術、非農職業技能或創業培訓,有剩餘勞動力的貧困户。二是投入資金5.3萬元修建村務、黨務公開欄,硬化村委會院壩,購置村民培訓用設施設備等,進一步完善便民設施,建立村幹部坐班制度和服務代辦制度,切實方便羣眾辦事。三是通過召開院壩會進行政策宣講,通過鎮村幹部走村入户發放、張貼宣傳資料,讓社保政策家喻户曉,鎮便民服務中心,整合服務事項,實行一站式辦公,讓社保政策落實到户。四是統籌有線、無線、衞星等方式實現村村通廣播、通電視、通互聯網;保證村文化室。

扶貧實施方案 篇三

為實現我鎮農村扶貧開發政策有效實施,儘快解決農村貧困人口温飽並實現脱貧致富,根據縣委辦、縣府辦《關於印發〈靖西縣開展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靖辦發〔20xx〕23號)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

王家村位於曲河鄉北部,南與青城村接壤,北與橋樓鄉、東與花子頂、西與房石理河交界,總面積1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275畝,林地120xx畝,本村轄5個小組,户籍人口345人,總户數121户,20xx年居民人均純收入為5500元。人平糧食產量250公斤,主導產業玉米、養殖、外出務工。全村共有貧困户24户,81人。

二、致貧原因分析

王家村從人均收入指標看,與全鄉總體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顯的,處於全鎮倒數。基礎設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組步道沒有完全硬化。無水利設,村衞生醫療設施落後,按照國家貧困標準,全村還有貧困人口81人(最低生活保障和殘疾人口),貧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貧困面廣,貧困程度之深,自我發展能力低,返貧率高(貧困發生率31%),返貧的壓力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扶貧的壓力,要穩定地擺脱貧困,任務十分艱鉅。人均耕地面積3.7畝,且大部分為45度以上坡耕地,土層薄,土壤質量差,旱澇不保收,經濟發展後勁不足,農民脱貧致富難。傳統的“玉米、馬林薯+養豬”模式是,本村羣眾的生活支柱,生產結構非常單一,羣眾經濟收入來源較少,土地抗風險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災害,往往造成生產受損、生活困難、農民減收、貧困加深,返貧突出。由於交通條件差,造成經濟發展緩慢。公路路況差,大量生產生活資料難進入,農產品難運出。加上自然環境惡劣,氣候條件差,農業生產仍實行廣種薄收,靠天吃飯,致使多數羣眾生產難發展,貧困狀況難以擺脱。由於思想消極保守,主觀脱貧意識差,沒有危機感,思維觀念仍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懶思考、怕困難、怕擔風險,

等、靠、要思想嚴重,加上信息渠道狹隘,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差、機會少,致使農業生產力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農業生產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沒有發展動力,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於以上原因導致外出勞動力100人,目前主要是“婦幼、老弱、病殘”人口,致使發展家庭經濟缺計劃、缺技術、缺經營能力,

缺乏脱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即使外出務工的勞動力由於文化素質較低,外出務工的收入也較低,僅能維持自身的生活,對家庭收入的貢獻不大。農村金融機構對羣眾貸款額有限,甚至不少羣眾害怕還不起銀行貸款而不敢貸款,缺資金成為制約貧困村羣眾發展經濟的瓶頸。

三、脱貧目標

擬定於20xx年脱貧6户19人,20xx年脱貧5户17人,20xx年脱貧5户16人。

四、建設內容

1、基礎設施:入户路硬化1600米,共需資金32萬元;王家院排洪溝劉家—公路150米,9萬元。

2、庭院建設:門面改造274間,6576平方米,8元/平方米,5.2萬元;房屋做脊1096米,30元/米,3.3萬元;圈廁改造210間,1500元/間,共需資金32萬元;改廚121户,20xx元/户,共需資金24.2萬元;院壩硬化4200平方米,450元/平方米,18.9萬元;庭院綠化2100平方米,1000元/户,105户,共10.5萬元;新建沼氣20口,20xx元/口,共需資金4萬元。

3、產業發展:(1)種植業:黒桃168畝,20.16萬元;茶葉管護450畝,100元/畝,共4.5萬元;魔芋200畝,2500元/畝,共50萬元。

(2)養殖業:發展大鯢養殖户10户,養大鯢500尾,100元/尾,共5萬元;養生豬900頭,需資金117萬元;山羊養殖500只,需資金25萬元。

4、精神文明建設:建亭子兩處,2萬元/處,共4萬元。法律法規、弘揚道德文化宣傳等費用6萬元。

五、保障措施:一是健全工作機構。該計劃在鄉黨委、政府指導下,由村兩委統一組織實施,為全面完成所規劃的各項任務,成立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總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駐村工作組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複雜性和艱鉅性,將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村精確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不走樣。

二是明確責任分工。

1、對規劃中確定的目標任務,納入村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實施方案並組織落實,每年需要重點推進的重大項目,落實到牽頭責任單位,村幹帶頭包户,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紮紮實實推進,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地落實。

2、要積極協調、精心安排,積極爭取部門支持,幫助種植户協調貼息貸款和產業扶貧項目資金,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對在工作中落實不力、推進緩慢,給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造成負面影響的相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扶貧實施方案 篇四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贛市發〔20xx〕1號)和《關於開展結對幫扶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贛市辦發〔20xx〕5號)文件要求,為紮實推進全市水利扶貧工作,結合我市水利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系列重要 本站…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精準扶貧的統一部署,發揮水利行業優勢,以改善貧困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為目標,加強貧困地區水利薄弱環節建設,逐步改善貧困户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貧困户收入,提高貧困户自我發展能力,為貧困地區脱貧致富提供水利支撐和保障。

二、目標任務

在已經解決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的基礎上,實施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提高供水保證率;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以貧困地區、貧困户為基本單元,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力開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提高貧困地區的農田的有效灌溉面積,農田灌溉水利用係數達到0.55;進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治理等防洪設施建設,增強貧困地區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把改善民生作為水利扶貧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解決貧困對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飲水、防洪、農田水利等民生水利問題,改善生活生產條件和人居環境,提高貧困地區羣眾生活質量和水平。

(二)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統籌考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水利扶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近遠結合,以解決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羣眾反應強烈的飲水問題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水利事業發展。

(三)堅持點面結合、因地制宜。根據貧困地區的資源環境狀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水利設施情況,因地制宜確定水利工程項目,加強技術指導,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四)堅持多措並舉、注重實效。結合對口幫扶,採取資金、項目、人才、科技等多種扶貧措施,舉全行業之力,加強對貧困地區的支持,促進脱貧致富的步伐。

(五)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把加強貧困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加大傾斜和扶持力度。同時,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吸引社會各界力量與貧困地區羣眾參與水利建設。

扶貧實施方案 篇五

為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推進電子商務扶貧工作的決策部署,引導和幫助農村貧困户利用電子商務網絡脱貧致富,發揮電子商務與扶貧開發的最大效應,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贛粵邊際旅遊休閒目的地、綠色高效農業示範區的定位,以創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為契機,以農村貧困羣體為重點,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和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建設、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為着力點,以培育發展主體和集聚區為抓手,以推進農副土特產品和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為突破點,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普及應用,打通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的雙向流通渠道,推動農村貧困羣體通過電子商務及相關產業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自我發展,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達到減貧脱貧效果。

二、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

到20xx年,全縣農村電子商務觀念日益普及、應用水平不斷提高,電子商務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物流配送、公共服務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等農村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取得顯著成效;農副土特產品、鄉村旅遊等傳統領域與電子商務深度融合,實現突破式發展;電子商務服務業充分發展,服務鏈條基本完備,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努力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帶動農村貧困人羣脱貧致富。

2、具體目標

(1)支撐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建立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形成一個縣級物流中心、一批鎮村級倉儲配送中心與配送服務網點的格局,實現快遞到鄉鎮,配送到村組。建立電子商務孵化園1個,鎮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7個以上,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110個以上,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立起基本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業鏈條,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投融資、信用、網絡基礎等支撐體系相對完善。

(2)人才培訓成果顯著

建立農村電子商務繼續教育基地,通過各種方式累計培育培養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5000名以上,引進農村電子商務高層次人才20名以上,電子商務帶動就業人數1萬人以上。

(3)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在特色農副土特產品、鄉村旅遊等領域電子商務取得重大進展,培育2個以上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培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每年解決貧困户人口就業20-30人,增加貧困户收益1000-1500元。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農村電子商務支撐服務體系

1、構建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服務體系

圍繞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農村電商綜合服務需求,構建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服務體系。依託現有物流規劃佈局,構建縣、鎮、村三級物流配送機制,建立一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中心、一批鎮村倉儲配送中心與配送服務網點為工業品下鄉和農副土特產品進城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形成輻射全縣、鎮、村的物流配送樞紐。

2、建設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與村級服務站點

依託郵政、供銷合作社、農產品現代流通企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龍頭企業、鄉鎮商貿中心、萬村千鄉農家店、連鎖便利店、專業物流配送企業等現有流通網絡資源,大力實施信息化改造,加強縣、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改造,完善網購、繳費、電子結算、物流跟蹤、商品質量監管、售後等綜合服務功能,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最後一公里”,服務“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3、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引導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引導農户成立合作社,開展農業組織化、基地化生產。根據國家相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結合電子商務特點,指導農户進行農產品尤其是新活農產品的種養植、生產、加工、包裝,加強農產品生產各個環節的標準化管控。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立農產品基地生產全程檔案管理制度,推廣組織機構代碼與商品條碼在農村電子商務的應用,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閉環管理。推進農副土特產品認證工作。實施農副土特產品品牌建設與保護,加強“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對農產品品牌、“三品一標”認證、農業標準化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建設項目給予獎勵或補助,引導農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品牌創建的投入。

(二)擴大農村電子商務應用領域

擴大電子商務在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網絡中的應用,實現線上與線下交易的融合。

1、推動農副土特產品電子商務

全面推廣農村商務信息服務工作,推進農產品網上購銷常態化對接。依託XX縣綠色高效農業示範區和供港供深基地資源優勢,建設區域性綠色農產品電子商務供應基地。鼓勵貧困人羣結合自身在生豬、臍橙、油茶、茶葉、客家特產、野生香菇、山竹筍等農副土特產品優勢,發展電子商務。推進農副土特產品的標準化、商品化。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業龍頭企業開展農業組織化、基地化生產,加強產品種植、加工、包裝等環節的標準化質量管控,研發、生產適合網絡銷售的農副土特產品。鼓勵電商企業根據互聯網市場需求特點,改進特色農副土特產品的設計與包裝,推進產品全程追溯,提高產品辨識度和品牌附加值,實施原產地品牌建設與保護。

2、發展鄉村旅遊電子商務

深入推進布衣山谷、九曲旅遊度假村、神仙寺、雲台山、虎形圍屋、巋美山等眾多景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瑞獅”等特色旅遊資源及農家樂休閒旅遊業應用電子商務,加強旅遊產品的策劃創意和內容建設。加快“智慧旅遊”建設,通過整合旅遊消費信息資源、推進旅遊景區WIFI覆蓋、普及二維碼導覽等措施,提升旅遊消費體驗。與商貿流通、快遞服務、生活服務企業合作,提高線上和線下各項服務的協同能力,帶動客家鈴(花)帽、鎢制工藝品等農產品、民族民俗工藝品等特色產品銷售和餐飲、娛樂服務的消費,促進旅遊綜合效益的持續增長。

3、引導農村電子商務消費

支持郵政“農村e郵”等電商企業開展面向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網絡及渠道建設,促進農民電子商務消費。依託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服務站點,開展宣傳、培訓、網購、繳費、訂票、電子結算、取送貨等服務,增強農民電子商務消費意識、拉動農村內需、推動農民電子商務消費增長。鼓勵供銷社、商貿中心、便利店、農家店等更新發展理念,運用電子商務拓展業務,依託本地化服務優勢開展生鮮產品、日常消費品和本地生活服務類商品網絡零售,實現網上下單、即時送貨或就近提貨的新模式。

(三)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培訓

加快形成由政府、協會、企業、培訓機構、職業院所等各方參與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加快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繼續教育基地和培訓基地建設,夯實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基礎,建立適應電子商務發展和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立的繼續教育體系。整合電子商務企業、各類培訓機構、協會等資源,發揮電子商務園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與服務站點等作用,針對農村貧困人羣開展系統化、多層次、針對性強的系列培訓。

(四)培育一批扶貧創客羣體

積極探索扶貧事業新機制、新路徑,整合各項扶貧政策資源,從免費培訓、扶貧貼息、小額信貸、信息服務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幫助貧困羣體、殘疾人從事電子商務,優先安置貧困户到電商產業園落户創業,為他們創造便利的創業條件。建立和完善電商人才培養、引進和獎勵機制,吸引更多的電商高級管理人才、高端運營人才、核心技術人才到農村就業創業。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電子商務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縣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縣政府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商務局,縣商務局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各鎮要落實1-2名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助理員,負責收集生產、生活資料需求信息,做好信息收集、上報和購銷對接服務。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電子商務扶貧工作會議,研究電子商務扶貧模式,解決電子商務扶貧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對各級幹部的宣傳、教育、培訓,提升幹部開展電子商務扶貧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加大對我縣發展電子商務工作的宣傳推介力度,增強企業在投資和應用電子商務的信心。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民間組織聯繫政府與企業的橋樑作用,舉辦形式多樣的座談會、電商俱樂部、電商講座等活動,營造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推動電子商務扶貧工作的良好氛圍。

3、加大政策配套和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進通信、金融與農村流通信息化、電子商務互相支持、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適應農村流通信息化、電子商務發展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縣政府將出台扶持辦法,落實政策扶持資金,採取專項補助等多種形式,加大對農村電商扶貧示範企業及項目的扶持。

4、加強農村電子商務行業監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引導電子商務規範有序發展。發揮公安、市場監管、税務、商務等部門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監管職能,促進網絡交易主體守法經營,大力打擊網絡售假和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完善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將電子商務扶貧工作納入考核體系,作為考核目標,以銷售業績為主進行量化考核。定期考核評價各鎮電子商務建設和應用情況,及時報送進展情況和年度工作總結,確保工作取得實效,促進電子商務扶貧工作健康發展。

扶貧實施方案 篇六

一、按文件要求

縣統計局支部選派支部黨員王全忠同志為駐村幹部,參與共建共創聯繫鄉的駐村幫扶工作,聯繫村為縣俄爾鄉俄爾村。

二、主要職責分工和相關措施

一是縣統計局20xx年度“雙聯”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由統計局支部書記馬高梧同志統一領導和工作任務安排,由王全忠同志負責開展駐村相關工作,鄧高梧同志每年到聯繫點調研指導不少於2次,主要是把握社情民意,跟蹤瞭解幫扶相關工作開展情況;二是在開展各項幫扶工作中,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和州委、州政府七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輕車簡從,不接受基層宴請,不接受地方贈送的禮品和土特產,不給基層增加負擔;三是做好信息反饋,及時反映工作進展和動態,加強輿論宣傳;四是加強落實和督導檢查,由統計支部組織實話。

三、工作計劃

(一)切實當好宣傳員和引導員。在結對農牧民羣眾中深入宣傳黨和國家法律法規及中央、省、州、縣相關重要會議精神、強農惠農政策,真實瞭解農牧羣眾思想動態,並積極引導羣眾崇尚健康文明新風尚,早日脱貧致富。

(二)深入分析致貧原因,完善幫扶台帳,理清發展思路。俄爾村土地貧瘠,主要以種植玉米、水稻為主,產量低,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靠外出務工,相對比較貧困。要深入農牧民羣眾中,分析好致貧原因,收集好民意,摸清幫扶需求,切實解決好共性的問題。深入推進貫徹好彝家新寨新農村建設,有效改善農牧羣眾生產和生活長期條件,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加農牧羣眾收入。

(三)做好上下銜接力促幫扶項目落地生根。根據聯繫村的實際,積極動員羣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同時,做好上下銜接工作,協調有關部門落實發展資金,力促幫扶項目落地生根,動員和引導羣眾參與規劃制定,努力壯大幫扶項目經濟實體,增加農牧羣眾收入。

(四)加強村民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充分利用好羣眾大會、一月一讀報、支部共建共創等活動,大力開展送信息、送科技進農家活動,根據農户需求,開展農業生產、農村實用技術等技能培訓活動,讓農牧羣眾掌握相關技能,拓寬致富就業渠道,發展自身自產的特色農業產品,提高經濟收入。

(五)大力推進支部共建共創活動。結合好俄爾村實際,緊緊圍繞“集中走訪基層聽民意、化解矛盾糾紛促民和、多辦實事好事解民難、建強基層組織聚民心”四項重點任務,着力開展好基層問題整改、化解基層矛盾隱患、解決好羣眾信訪等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治理水平,努力實現幫扶引領向自我提升轉變,確保支部結對共建共創活動“深度推”,實現共同晉位升級。

(六)按照村級活動陣地“1+6”、學員活動室“八有”標準,幫助指導基層組織規範陣地建設,每季度到結對支部開展1次送黨課上門活動、1次送法下鄉活動、1次正反典型宣講活動、1次“雙承諾”述職活動、物色培養一批後備力量;繼續深化結對幫扶“1+n”、“n+1”黨員幫帶內容,大力推行“雙報到”活動和小分隊黨員義工日等志願服務活動,盡力帶動一批貧困黨員脱貧致富。

扶貧實施方案 篇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xx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我縣貧困村脱貧致富進度,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對我中心駐村扶貧的壇城鎮祠堂村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點,努力加快該村脱貧致富步伐。

二、強化組織領導,確定扶貧工作重點

中心黨組成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範圍,確立幫扶工作重點。根據縣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和祠堂村實際情況,對扶貧工作分階段召開專題研究會。同時要求及時報送幫扶工作情況、總結等材料。

三、制定扶貧措施,注重扶貧實效

(一)協助加強該村精神文明建設。組織村民開展文化活動,積極收集籌措書籍報刊,增強村民學文化、用文化意識,以科學文化知識,帶動“富民興村”活動,廣泛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大力宣講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增加村民的文明素質,增強農民法律意識,村民居健康衞生水平提高,基本形成村民誠信友善,崇尚科學,文明禮貌,鄰里和睦的新風尚。

(二)加強科技培訓,開闢致富門路。中心積極協調農業、

科技等方面的專家向貧困户宣傳科技知識,引導幫助農民羣眾學習致富技術、掌握致富技能。通過種植養殖結構調整,穩定糧食產量,引導村民在農業“三棚”上多下功夫。全年培訓科技“帶頭人”不少於10個,使貧困户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

(三)協助村委妥善抓好睏難村民生活安排,做好貧困户村民生產生活困難的調查摸底,針對有些困難村民就醫難和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組織開展各種方式的獻愛心和扶貧幫困慰問活動。積極開展結對幫扶,盡力解決一些特別困難家庭的生活困難等問題。

(四)主動協助村民組織勞務輸出,增加村民收入;積極幫助扶貧村牽線搭橋引進資金和項目,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途徑、開闢致富門路。

四、工作要求

駐村幹部在工作中重點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切實考慮村民的利益,注重激發村民的內在動力,調動羣眾的主動性、創造性,善於運用各項惠農政策,爭取使祠堂村村民逐步過上“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生活。

扶貧實施方案 篇八

為全面貫徹落實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決定》,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切實瞄準扶貧對象,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加快貧困羣眾脱貧致富步伐,確保我縣貧困羣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掉隊,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精準扶貧重要思想,堅持“真扶貧、扶真貧,精準扶、扶精準,重點扶、扶重點,整體扶、扶整體,長遠扶、扶長遠”的工作方針,圍繞脱貧目標,創新扶貧機制,轉變扶貧方式,突出精準發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加快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

二、工作目標

20xx年,全區統籌各級扶貧開發總投入達100萬元 ,幫助600名扶貧對象脱貧致富,減貧率達16.5%以上;20xx年末,貧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00元以上,比上年增加800元,增長率達16%;完成22户農村貧困户的危房改造。

三、工作要求

(一)精準扶貧到人。瞄準家庭主要勞動力在60歲以下、有勞動能力和較強脱貧願望、處於扶貧標準線下、錄入20xx年農村貧困户建檔立卡的農村家庭居民,開展精準幫扶。20xx年,在進一步摸清底子(20xx年全區扶貧規模數3371人)的基礎上,強化問題導向,精準扶貧到人,對1000名以上扶貧對象給予幫扶。

(二)精準扶貧到户。20xx年對400户以上扶貧户實施精準扶貧。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户逐户瞭解情況,分析致貧原因,仔細甄別,因户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做到“一人一本台賬、一個脱貧計劃、一個幫扶項目、一套幫扶措施、一名幫扶責任人”。對有生產能力、有發展意願的扶貧户,集中力量幫助他們在住上安全房、喝上衞生水的同時,實現學有所教、業有所就、病有所醫。

(三)精準扶貧到村。全區新一輪貧困村共2個,從20xx年起,對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精準扶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水、電、路、房、產業、文、教、衞、遊、信息”等十項重點工作。在產業發展上,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宜二、三產業則發展二、三產業。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上,能向貧困地區傾斜的要傾斜到位,確保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貧困人口全覆蓋。在教育發展上,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安排專項資金,資助特困户子女義務教育、“兩後生”培訓、大學畢業。在環境整治上,打造整潔、美麗、宜居鄉村。從20xx年起,對2個貧困村,由省市區鄉四級聯動,分別派出扶貧工作隊,開展駐村幫扶全覆蓋。20xx年,實現每個貧困村扶貧項目整合投入20萬元以上。

(四)精準扶貧管理。全面提高扶貧科學化管理水平。一是建立精準扶貧動態管理。各有關部門特別是扶貧開發工作部門,全方位、全過程監測扶貧對象、監管扶貧項目,建立健全扶貧信息網絡和扶貧對象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二是規範扶貧資金管理。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0%以上用於貧困村、貧困户。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區級財政報賬。統籌整合的相關涉農資金、行業部門資金,管理渠道不變。三是抓好扶貧項目管理。針對不同致貧原因,在徵求貧困村和貧困户發展意願的基礎上,制定扶貧項目規劃和分年項目實施計劃,明確項目責任人,精準實施扶貧項目。四是加強扶貧工作隊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目標明確,責任到部門、到幫扶人的駐村幫扶工作機制。市直扶貧工作隊由市委組織部和市扶貧辦共同管理、考核,區扶貧工作隊由區委組織部、區農辦(扶貧辦)進行管理。對扶貧業績突出的幫扶幹部予以表彰或在選拔任用時優先考慮。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對精準扶貧的領導。各鄉鎮和區直部門要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堅持扶貧開發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領導。把扶貧開發工作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結合,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主要負責人要樹立“抓扶貧開發就是抓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意識,建立健全扶貧開發責任制,制定扶貧規劃,採取過硬措施,幫扶到村到户到人。各級領導幹部要強化精準扶貧理念,切忌“空喊口號”。各單位要立足本職,轉變作風,協調配合,形成精準扶貧強大合力。

(二)加大對精準扶貧的投入。按照“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確保效益”的原則,整合各單位、各行業資金100萬元,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啟動貧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其中省級扶貧村每個10萬元計20萬元,其他24個區級領導聯繫扶貧點每個2萬元計48萬元;各鄉鎮要將專項扶貧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區直包村單位每年從節約的“三公”經費中給予聯繫扶貧點對口幫扶。積極爭取小額信貸扶貧試點,增加產業扶貧的信貸投入。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精準扶貧,鼓勵社會各界與貧困村、貧困户、貧困人口開展“手拉手”、“一對一”結對幫扶。

(三)開展駐村幫扶全覆蓋。按照“領導聯村、單位包村、幹部駐村”的要求,從區直單位派出 2個工作隊,鄉鎮派出2個工作隊,對2個貧困村開展幹部駐村幫扶。其中4名區級領導聯點幫扶 2個貧困村,區直扶貧工作隊由區委組織部從區直單位抽調中青年幹部或後備幹部組成,隊長由副科實職幹部或優秀後備幹部擔任,兼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聯點的區級領導、區直包村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年到幫扶貧困村現場調研2次以上。駐村扶貧工作隊三年一輪,三年內未脱貧的,原工作隊繼續幫扶。駐村扶貧工作隊重點是圍繞強調的扶貧“三件實事”來做,圍繞中辦發〔20xx〕25號文件的“十項重點工作”來抓,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做好扶貧各項工作。

(四)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級班子,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健全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羣眾制度,對“一對一”幫助貧困户發展生產。着力引導扶貧對象樹立“脱貧不等不靠,致富敢闖敢冒”意識,自力更生,增收致富。

(五)加強精準扶貧工作考核。20xx年起,將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全區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內容,嚴格考核問責。主要考核各級黨委、政府扶貧目標任務完成、扶貧預算投入、駐村幫扶工作情況以及各行業各部門的扶貧職責落實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