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簡論儺戲與儺文化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簡論儺戲與儺文化精品多篇

拓展閲讀 篇一

傳承意義

儺的宗旨是驅鬼逐疫,以商周時期《周禮》的文字記載為始。數千年來,周代儺儀延伸為儺俗,衍為儺戲,擴散到漢文化全周邊地區的民族和國家,如東亞地區的韓國和日本。儺儀、儺俗、儺戲在流傳過程中,融入了諸多文化藝術因素,包括詩、歌、樂、舞、戲等,這給文化藝術的起源和發生帶來了諸多啟迪。 這就意味研究儺戲不單純是進行戲劇研究,而是具有人類文化學、民族心理學、民俗學等多方面的內容。由巫入道,體現着中華文明的足跡。因此就有對其研究、記錄、開掘文化內涵的必要。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劉禎也認為,對儺文化的重視、保護和研究,則對全面完整和深刻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草根思想文化的一脈相承具有積極意義。

儺戲積澱了從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的文化信息和藝術特徵,隱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藴涵,為學術界提供了極高的歷史學、宗教學、人文學、戲曲學、美術學、民俗學、考古學等研究價值。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文物資料相當缺乏,特別是歷史久遠的史料少,難以佐證人類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動。而沿襲經年、保持不變的儺戲,卻真實客觀地再現了人們從驅邪逐疫、敬神祭向請神尊祖、消災納福和娛神娛人方面轉變的歷程,留下了珍貴史料。

保護措施

儺文化應在現有條件下爭取更好的生存空間。這需要人們對本土文化更加重視,也需要得到當地各級領導的重視。如對儺戲及相關傳統文化藝術資源進行挖掘、收集和整理;開展展演活動並籌建儺文化原生態基地建設、儺文化傳習所、儺文化陳列室等。

對文化的封閉和開放性,我們也應持辯證的態度。另外,更好研究儺的價值,應從宗教、文藝、民俗、戲曲等不同角度廣泛切入。

保護傳承人,讓傳承人在良好文化生態環境中得到完整的保護和傳承。

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展演。爭取組團隊參加國內外的展演和學術交流活動。

2022年2月,儺戲(瀘州儺戲)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簡論儺戲與儺文化 篇二

作者/張月惠

儺戲之藝術形態 篇三

由於儺最初是用來祭祀驅鬼之用,所以它和巫的表演形式應該是有相似之處的。巫是遠古人民交感思維的產物,它作為溝通人和神的中介,藉助於語言和某種神力同神達到交流,傳遞人們的美好願望和期待,同樣的儺亦是如此。據《周禮。夏官·方相氏》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賞,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儺,以索室毆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隅毆方良。”從這段話中可以推測出如下幾點:首先,儺表演裏有個重要的人物——方相氏。他頭戴着黃金四目假面,身穿黑色的衣服,披着熊皮,手拿着盾牌和刀戈,推測可能和原始的獸圖騰崇拜有關。

其次,方相氏身後跟着一百多人組成的儺隊,在葉長海的。《中國戲劇史》中被稱為“侲子”。而它的目的也很顯然,除了有驅逐疫病之外,在發喪的時候還有趕走邪惡鬼怪的作用。

到了漢代又增加了十二神,無怪乎,在戲劇界把儺的表演作為宗教劇的雛形,可見其還是具有相通性的。

而在現代,儺的藝術形態又發生了變化,可以説這一變化使得儺更接近於儺戲了。

在周濤的《中國民間文學概論》中,認為儺戲是面具戲的始祖。並且對湖南的儺戲做了較詳細的介紹。湖南儺戲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儺戲中的“正本戲”,是巫師作法事中的程序之一。劇目有《發功曹》、《白旗仙娘》。二是小型戲曲,其劇本人物基本脱離法事,有了一定的故事情節。還有一類就是戲劇化程度很高的大型劇目,已沒有了宗教儀式的明顯痕跡。湖南儺戲四大本分別是《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和《大盤洞》。很顯然,這些都是經歷了歲月的沉澱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地區的發達程度不同,儺戲的作用也會有所側重。

儺戲之起源發晨 篇四

按照葉長海的《中國戲劇史》所説,儺這個名字的來由是驅鬼時要發出“儺儺儺”的聲音,而這聲音可能帶有某種詛咒意味,就好比我們常常昕到的類似於“天靈靈,地靈靈“之類的咒語。

儺這種表演形態包含兩部分,一部分以祭祀為主要目的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單純的從事於戲劇表演。在早期,儺更加側重於祭祀,但是它又具備戲劇的一些特色,而新中國成立之後,其原始的祭祀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為藝術的表演,佔據民間文學中的重要地位。

原始巫祭儀式最早的文字記載出自於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等。而在周朝之時已相當的興盛了,這可以從當時最早的戲劇作品《大武》中可見一斑。《大武》由周文王主持編排演練,將陰陽八卦圖譜內化於其中,無論是隊形舞蹈都符合四面八方天地宇宙之奧妙。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想説明一個問題,由官方的祭祀儀式的興盛,來反觀當時的民間社會風氣,可以肯定的是儺祭的旺盛。考古發現,奴隸等級社會的鼎盛朝代——周朝有三種主要的祭祀儀式:祈求農事豐稔的蜡祭、驅邪避疫的儺祭、和求雨的雩祭①。而儺祭已經是一種正式列入國家祭典的儀禮活動。

按廖奔的<中國戲劇史》所據,在春秋時期,這種儀式已經成為鄰里鄉親的一種公共活動,相當於壯族的三月三歌圩、傣族的潑水節、苗族的哭喪節等。以後隨着民間信仰的世俗化和多元化——雜化,儺祭結合其它習俗向着地區民俗文化的方向發展。樑代民間的歲終逐除已經改為社火模樣,並融入了佛教的元素。②其實,在現在的很多民俗中都還反應了儺戲的某些特有質素,由於地區的不同,每一種儺戲的演變,其中都有地方民族的特色在其彰顯。

隨着中原文化的遷移,其風俗自然也帶到了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並且在各個民族的悉心培養和澆灌下,其固有的文化內涵得到了更新,藝術形態也有了新的發展。如湖南豐富的祭祀歌舞傳統為儺儀增添了表演的成分,而驅儺內容也在民俗影響下向祈神還願轉化。③在清代關於儺戲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儺戲在湖南中部地區是相當的繁榮的。《鬆桃廳志》載:“自城市迄鄉村,皆有廟宇,士民祁襄,各因其事……鄉村皆然。”

到了近現代,儺戲已經形成了固有的藝術形式,基本上脱離了祭祀等原始民間活動,而成為一種民間的藝術形式,流傳於鄉野劇團,成為草根文學中的一大代表。最具有典型性的當數貴州的儺堂戲。儺戲是廣泛分佈各個地區的,主要有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山西、內蒙古,它的形態也是各異的,有儺戲、師道戲、師公戲、隊戲等。這些都是我們民間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的見證。

毛南族之儺戲 篇五

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分佈在嶺西地區,他們自稱為“阿難”,意思是“這個地方的人”,是當地的土著居民。

毛南族的儺藝術從形式上來説有説唱、舞蹈、戲劇、音樂、木刻、剪紙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代表作品是《三娘與土地》。關於土地神,很多地區都有信仰。在湖南中部地區,有特定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生日,一般是在農曆的二月八年級,家家户户都會殺雞,作為供品供奉土地,以求土地保佑。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都會燒紙錢,求土地公公婆婆驅走妖魔鬼怪。從土地公婆的信仰可以看出,儺戲的發展和當地的風俗是脱不了干係的。

毛南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有山羊腿、張臂平轉、起伏碎步、扭胯、左右擺胯,前後彈胯等。⑥毛南族的面具、服飾、民歌、器樂、道具等都是很有講究的。有意思的是,它的道具特別多,有簸箕、竹子、花枝、斧頭、掃把等,都是拿來就用,而且都和日常的生活用品有關,很多民間藝術都是如此的。如苗族的竹竿舞、踩蟲舞。可以説,千姿百態的民間生活孕育了奧妙無窮的民間文學,使其在日常中得到滋潤和豐富。在毛南族中,他們信奉的是現世報的鬼神,他們相信通過這麼一個儀式可以傳達自己的美好願望,並且能夠使得心願得到實現。他們認為儺舞就是與神共舞。神的舞蹈顯得凝重,而有神祕的氣氛,對神的敬畏,又似對內心的渴望進行的祈求。⑦

有關儺戲的價值,各界的學者都在對其進行各方面的研究,從現有的科研成果中我們能夠大致的瞭解何謂儺戲,儺戲有哪些特徵,它和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有着什麼樣的淵源。

儺戲之文化內涵 篇六

關於儺戲中的文化內涵是相當豐富的,且眾説紛紜,在這裏只選取其中兩種説法,略作討論。

儺的出現和當時的社會狀態是有很大關係的,史學界目前比較認可的一種觀點就是遠古時期,祭祀等儀式是非常興盛,這是由於民眾對整個世界不瞭解,一方面他們非常依賴自然界,可另外一方面卻又十分畏懼自然界,在這種心態下產生了各種圖騰崇拜,人們依靠這種信仰來求得心神的安定和食物的富足。這種觀點認為中國文化是起源於太陽神的,因為太陽神能帶來光明趕走黑暗,這些在考古學中也是有具體的例子來論證的。如在內蒙古陰山地區就有太陽神的圖騰出現。而太陽神又是與太陽鳥分不開的,並且在不斷演變發展中,太陽烏演變成一種鸞,而這個時候儺出現了,故有觀點認為儺文化就是鸞文化。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儺是糯文化。因為人類的古文化經歷了三個時代,分別是採集時代,漁獵時代和農業時代,而農業時代又是最偉大最先進的時代,考古學也認證南方人是農耕時代的首創者,而最早培養的又是糯米,而且儺與糯發音十分接近,並且農作民族也是崇拜神鳥的,這樣一來這種觀點把前面那種觀點也包容進來了,故儺文化就是糯文化似乎順理成章了。但儺到底是從北方發源而來還是從南部土生土長的,學術界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考古成果表明,中原文化並不早於南方文化,中國目前所知有憑有據的能證明儺文化的最早的“太陽鳥符號“,卻出土於湖南洪江市的高廟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