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台灣問題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48K

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台灣問題的形勢與政策論文【精品多篇】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一

(一)、營造氛圍,落實投資責任

招商引資的目標任務分解到不同層次,職責明確。各單位招商工作1月份通報,第一季度排隊,年終嚴格兑現獎懲。切實轉嫁招商引資壓力,充分調動全縣關注項目、關注投資、關注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人人關心投資、人人熱心投資”的濃厚氛圍,服務投資意識進一步增強。縣財政將300萬元的招商引資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有效地為招商引資提供了保障。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宣傳,擴大我縣的對外影響力和吸引力。

(二)、針對重點,實施敲門招商

一是以經濟發達的北京、天津、上海、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集中力量突破,開展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小羣體敲門招商,主動走出去宣傳xxx,推廣xxx,邀請客户進來考察。第二,在每一次敲門,我們設定時間、項目、企業、責任單位、人員、談判對象,細化分工,明確責任,這樣每個月都會有招商活動,每個單位都會有招商任務,介紹招商項目,尋找合作機會。

今年以來,全縣外出敲門招商180多次,縣領導去台灣省、江蘇、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廣東等地敲門招商30多次,成效明顯。江蘇好孩子集團、xxx達爾投資有限公司、石家莊850電子有限公司、江蘇安騰集團、天津玉泉工貿有限公司、武漢凱蒂集團等龍頭企業已成功入駐,上海鳳凰集團、江蘇ab集團、霸州北科思樂器有限公司、xxx中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一批戰略投資者正在緊張洽談中。

(3)發揮優勢,實施產業招商

經過幾年的發展,xxx縣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投資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同時,自行車主導產業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水平,產業支撐環境和產業集羣效應日益明顯。為了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實現資源的有效對接,我們重點發展自行車產業、機械製造、城市建設、農業產業化等。,瞄準上下游配套產業鏈,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高起點高標準開展“產業招商”。

(四)利用平台實施展會招商

精心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展會,充分利用匯聚知名大企業、商會、協會的絕佳機會,加強與各商會、協會的聯絡,爭取他們的大力支持,利用商會、協會的廣泛熟悉開展各種活動,宣傳xxx,擴大影響,提升知名度。

(五)突出載體,實施企業投資

第一,充分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載體作用,通過各種方式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幫助督促企業進行項目打包,走出去尋找合資夥伴,或者拉長產業鏈,擴大規模,把自己的產品推向上品、上規模、上水平。並利用其信息和多種渠道,鼓勵和引導企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捕捉關聯企業的投資信息,引進資金和項目。第二,通過做好引進商家,把他們作為xxx的名片和最好的廣告,充分挖掘他們的網絡資源和信息資源,讓他們展示自己,推薦xxx,介紹商家入駐。第三,為了調動企業參與招商引資工作的積極性,選擇了6位對支持全縣招商引資工作有突出影響的企業領導擔任招商局名譽副局長。

(6)優化環境,實施服務投資

一是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加大對工業園區的投入,進一步完善交通、電力、供水、綠化等配套設施,合理劃分園區產業功能,努力為外商創造優質投資硬環境。二是主動為重大投資項目提供“保姆式”跟蹤服務,落實縣領導分包責任制,嚴格執行已制定實施的投資優惠政策,加強跟蹤管理服務,努力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與企業聯繫制度,定期走訪溝通,瞭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為企業有效解決問題,促進盈利,進而通過企業擴大xxx投資環境和政策的宣傳。

三。啟示

(a)領導層的關注是做好吸引投資工作的重要先決條件

領導重視是把所有工作做好的前提,招商也是。領導的參與,方便了政府和企業的互動,使得招商引資更加方便快捷。在引進好孩子的過程中,市縣領導和相關部門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市長劉大羣親自帶領相關部門到好孩子集團對接洽談,為項目順利簽約做出了貢獻。縣委、縣政府甚至將其視為全縣“第一工程”,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並指定專人負責每一個環節甚至每一個細節,真正做到全程代表,全方位服務。

(二)項目的充分準備是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

沒有好的項目,就吸引不了大資金;沒有科學包裝的項目,對投資者不會有任何吸引力。為了提高招商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增強項目推廣和招商的可操作性,確保項目在招商過程中能夠獲得、提出和討論,必須認真結合行業優勢和特點,根據行業發展戰略的需要,認真規劃招商項目,進行認真的調查、規劃和論證。與凱蒂集團談判的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在xxx縣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項目順利簽約。

(三)引入戰略投資者是做好招商引資的有效途徑

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帶來大量的資金,引進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營銷理念,甚至可以帶來一批相關的項目,帶動一個行業,產生巨大的聚集效應。因此,要把引進戰略投資者放在首位,以主導產業、產業集羣和產業鏈為重點,以引進戰略投資企業為重點,大力加強與大型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的聯繫與合作。

(4)環境建設是吸引投資的重要基礎

優秀的投資環境能有效提升招商競爭力。在交通日益發達、信息更加暢通的今天,除了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產業優勢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外,區域發展之間的競爭,尤其是招商引資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服務質量、工作效率等軟環境的競爭。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對一個地區的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5)建立一支懂招商、愛招商的專職隊伍是招商的保障

成敗的關鍵在於人。通過組織招商專項培訓,對專職招商人員進行招商技能、知識、政策等方面的培訓,提高整體招商能力和素質,打造一批熟悉xx優勢、懂得推廣宣傳、能熱情介紹、能幫助搭建的專業招商團隊。只有這樣,才能創新方法,高效推廣,吸引人才。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二

當今形勢下,兩岸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經站在新的起點,同時也面臨着各種新的挑戰。在困難面前堅持不懈、勇往直前是對我們兩岸同胞的共同要求,同時也是兩岸同胞不可推卸的責任。

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需要兩岸雙方充分發揮政治智慧,積極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大陸台灣兩岸關係面臨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着歷史遺留問題和今後難免遇到的新問題帶來的各種挑戰。如何抓住機遇,保持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雙方共同的課題。

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需要回顧台灣大陸的種種風雨歷程和歷史經驗。需要冷靜梳理兩岸關係的歷史脈絡,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準確地把握好兩岸關係的本質屬性,深刻認識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重要意義。繼續按照先易後難、先經濟後政治、循序漸進的步驟,紮實穩步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

要積極推進兩會協商,着力解決兩岸關係發展的各種迫切需要、兩岸同胞最為關心的經濟議題,如開通兩岸空中定期航班、推動兩岸金融合作、投資保障、避免雙重徵税、知識產權保護、漁業勞務合作、農產品檢驗檢疫等,達成並簽訂新的協議。要大力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和經濟合作制度化,從而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共同抵禦國際金融危機,實現兩岸的共同繁榮。要繼續推動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進一步發揮“三通”的積極效應,切實讓更多的兩岸同胞從中受益。要加強力度擴大和深化兩岸全方位交流,特別是文化教育交流,進一步密切兩岸同胞感情,增進相互瞭解。要本着積極務實、面向未來的態度,探討、解決兩岸關係中長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

古人説,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今天,對於兩岸雙方來説,謀全局,就是要以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為重。只要秉持和認真貫徹“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理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一定會越走越寬闊、前景一片光明。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還需要積極探索和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通過兩岸同胞多年以來的不懈努力,兩岸交流合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人員往來之頻繁、經濟聯繫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躍、合作領域之廣泛、共同利益之擴大,都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兩岸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可以説,兩岸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以上的看法,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這就是: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需要我們進行歷史性的總結和反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還需要前瞻性的思考和開拓性的實踐。希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努力履行維護兩岸同胞和平相處的義務,都能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要永遠堅信“無論力量再小,乘以13.39724852也可以匯成力量的汪洋”。其中“一箇中國,和平發展”是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主線,科學發展觀是和平發展兩岸關係的根本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根本指導思想,推動國共兩黨、海峽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關鍵是要把握好“科學發展”、“和平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要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台灣地區政黨政治的實際情況,認識到由國共兩黨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國民黨本土化的趨勢有增無減。以及國共兩黨建立一種新型合作關係的可能性,從而制定可行的對台政策,促進兩岸的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壯大,切實把這種可能變成現實。

其中必須協調好以下六組關係:①要協調好大陸與台灣地區在感情、價值觀、生活方式及社會制度之間的差異;②要協調好國共兩黨、海峽兩岸對“一箇中國”原則在內涵認識上的差異;③要協調好海峽兩岸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要求之間的差異;④要協調好兩黨兩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簽署、實施各種協議之間的差異;⑤要協調好兩岸雙方在事務性商談

中出現的各種具體認識上的差異;⑥要協調處理好兩岸各政黨之間、各民族之間、各社會階層之間、各宗教組織之間的關係。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國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大陸台灣兩岸關係卻歷經風雨、踏着滄桑和坎坷。如今兩岸關係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在這個新的歷史舞台、機遇和挑戰依然如影隨形。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光明磊落。讓兩岸同胞對兩岸的未來充滿美好的希望和美麗的憧憬。我相信,只要兩岸同胞牢牢地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攜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我們都愛和平,人人平等的世界。我們都愛我們高山巍峨,氣勢磅礴的祖國。我們都愛兩岸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新氣象。那麼就讓我們履行好我們的義務,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堅持不懈,不拋棄、不放棄,為我們嚮往的所有一切。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三

xxx縣與好孩子集團,自去年4月29日在上海國際自行車展初次對接,到今年3月29日劉市長親自帶隊前往上海促成該項目成功簽約,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

期間xxx縣主要領導先後5次前往好孩子集團進行對接洽談,並通過電話、郵件、信函等方式聯繫溝通不下200餘次。

(一)營造氛圍,實施責任招商

對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明確責任,各單位招商引資工作情況實行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排隊,年底嚴格兑現獎懲。

切實把招商引資工作壓力傳遞下去,充分調動了全縣上下抓項目、抓招商、抓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人人關心招商,個個熱心招商”的濃厚氛圍,進而使服務招商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

縣財政把300萬元招商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切實為招商工作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進行宣傳,擴大了我縣對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二)瞄準重點,實施敲門招商

一是面向經濟比較發達的京津、上海、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集中精力,全力突破,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開展小團組式敲門招商,主動出擊,走出去宣傳xxx、推介xxx,邀請客商進來考察。

二是在每次敲門招商活動中定時間、定項目、定企業、定責任單位、定人員、定洽談對象,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做到月月有招商活動,每個單位有招商任務,推介招商項目,尋找合作商機。

今年以來,全縣外出敲門招商180餘次,縣領導帶隊先後赴台灣、江蘇、北京、上海、天津、安徽、廣東等地進行敲門招商30餘次,效果明顯。

成功促使江蘇好孩子集團、xxx大爾投資有限公司、石家莊八五零電子有限公司、江蘇安騰集團、天津玉泉工貿有限公司、武漢凱迪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成功落户,上海鳳凰集團、江蘇ab集團、霸州貝司克斯樂器有限公司、xxx中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一批戰略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洽談之中。

(三)發揮優勢、實施產業招商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xxx縣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投資、發展環境明顯提升,同時自行車主導產業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水平,產業配套環境和產業集羣效應日益明顯。

為充分發揮產業優勢、實現資源有效對接,我們以自行車產業、機械製造、城鎮建設、農業產業化等為重點,瞄準上下游配套產業鏈條、瞄準世界500強、瞄準行業龍頭企業,高起點、高標準的開展“產業招商”。

(四)藉助平台、實施展會招商

精心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展覽會,充分利用知名大型企業、商會、協會雲集的大好時機,加強與各類商會、協會的聯絡,爭取他們的大力支持,利用商會、協會人熟面廣的優勢開展各類活動,推介宣傳xxx,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

(五)突出載體、實施以商招商

一是充分發揮企業招商載體作用,利用各種方式,調動企業的招商積極性,並幫助督促他們進行項目包裝、外出尋求合資合作伙伴,或拉長產業鏈條,擴大規模,促其產品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

並利用他們信息靈、渠道多的優勢,鼓勵、引導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積極捕捉關聯企業的投資信息,引進資金和項目。

二是通過認真做好已引進客商的工作,將其作為xxx的名片和最好的廣告,充分挖掘他們的人脈資源和信息資源,讓他們現身説法、推介xxx,介紹客商入駐。

三是為調動企業參與招商工作的積極性,選拔了6名對在支持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突出、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負責人擔任招商局名譽副局長。

(六)優化環境、實施服務招商

一是在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上,加大了對工業園區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交通、電力、供水、綠化等配套設施,合理劃分園區產業功能,努力為外商打造優質的投資硬環境。

二是積極主動服務,對重大招商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式”跟蹤服務,實行縣領導分包責任制,嚴格落實已制定實施的投資優惠政策,加強跟蹤管理服務,努力為投資者創造優良的政策環境。

三是建立健全了政府聯繫企業制度,定期走訪溝通,瞭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促進盈利,進而通過企業擴大宣傳xxx的投資環境、政策。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四

【摘要】台灣問題是我國一項基本問題,這不僅關係到我國的統一,也關係到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台灣問題的產生有其歷史多方面的因素。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一項莊嚴而神聖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為之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關鍵詞】台灣政策統一和平發展

【正文】:

在遠古的時候,台灣島和祖國大陸是連接在一起的。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海平面時升時降,台灣島也時沉時浮,直到5000年前,相連接的部分下沉為海峽,台灣於是成了祖國東中的四面環海的大陸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共產黨曾經與中國國民黨攜手抗擊侵入中國的日本軍隊。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的抗日戰爭結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國國民黨拒絕與中國共產黨建立聯合政府,並在1946年發動內戰,企圖消滅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政權。經過三年戰爭,軍事上處於劣勢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國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1949年10月1日,取得勝利的中國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勢力從中國大陸全面潰退,退踞只佔中國國土面積三百分之一的台灣島,並在美國的支持下,繼續與以成為中國合法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抗。從此,台灣陷入與中國大陸分離的狀態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説,這是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台灣問題可以説是自1949年以來一直困擾中國的一塊心病。1949年至今,台灣問題幾經討論,兩岸關係忽冷忽熱,海峽形勢有時迷霧一團,有時又晨光初露。但總的來説,還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尤其是鄧小平1982年提出來的一國兩制。真正為兩岸發展指出一條明路。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一項莊嚴而神聖的使命。一直以來,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是一貫的。但解決問題的方針幾十年中也有所變化。

大陸主動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兩岸交流、促進台灣民眾利益的措施,諸如簡化台灣同胞往來大陸的出入境手續、放寬台胞來大陸就業限制、宣佈開放大陸民眾赴台觀光、來大陸就讀的台灣大學生與大陸學生同等收費、對原產台灣的15種水果給予零關税、為大陸台商提供300億元人民幣的開發性貸款等,想台灣同胞之所想,急台灣同胞之所急,受到熱烈歡迎。這些政策作為,充分體現了大陸對台政策的新思維,主要表現在:

一是原則堅定、目標務實: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和平統一的原則、立場、方向不動搖。十六大把實現國家統一作為本世紀的三大任務之一;胡錦濤總書記訪問加拿大期間強調,反對“台獨”、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這表明,遏制“台獨”、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是現階段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

二是以法遏“獨”、以法促和:形成以《反分裂國家法》、胡錦濤“四點意見”為綱領的對台工作法律、政策框架。

三是以民為本、惠利台胞: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充分尊重、信賴、依靠台灣同胞,千方百計解決台胞關心的問題,照顧和維護台胞的正當權益,這是大陸對台工作的核心。

四是擴大交流、深化經貿:積極落實兩岸黨際交流共識,加強與反對“台獨”、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台灣各黨派的對話與交流,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致力於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培植與夯實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的民意基礎與經濟基礎。

五是主動靈活、全面推進:“軟的更軟,硬的更硬”,務實靈活,掌握主動;操之在我的部分,主動拿出具體實施方案。同時,大陸對台政策涉及兩岸關係的方方面面,兼顧島內不同的地域、黨派、族羣、階層、行業等,全盤規劃,整體推進。

目前,兩岸間存在的政治爭議現階段很難解決。島內絕大多數人包括統派人士都認同“中華民國”,而大陸認為“中華民國”已在1949年為中國人民推翻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取代。這是兩岸關係中一個高度敏感的棘手問題。

那麼,台灣問題最終將如何解決?其實無外乎三種情況:

1:和平統一。這也是我們都期望看到的結局。可以這樣設想,未來的幾十年,大陸秉持一國兩制方針,台海兩岸關係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現大的波動,中國經濟、軍事等實力均實現平穩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屆時,我們完全有能力和任何一種反統一勢力叫板,等於説為統一掃清了障礙。而對台灣來説,迴歸大陸不僅能獲得足夠的自由,更將得到一個強大的靠山和無數新的發展機遇,猶如當年的香港。那麼,兩岸統一將是大勢所趨,順理成章,不會再有反動勢力阻礙。兩岸真正實現和平統一,中華民族重獲完整。之後,沒有後顧之憂的中國發展將不可估量,南海問題、釣魚島爭端等多個問題都可能得到解決。

2:武力統一。中國人民統一兩岸的決心絕不會動搖!如果台灣真的做出大陸所不能容忍的事,兩岸關係出現不可挽回的破裂,大陸將考慮武力收復台灣。一旦兩岸開戰,美國必將以某種方式介入,並且拉動其他盟國參與。到時,台灣激戰不可避免。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不惜代價,解放軍必能登陸台灣,收復台灣志在必得!但是,這將造成兩岸共同的損失,不僅是經濟軍事的損失,更有人民生命的付出。戰後,中國將花費大量時間休整。所以,這是萬不得已的方法。

3:長期維持現狀,不統一,不獨立,最終發展為主權共享。台灣某些獨立分子認識到台獨的不可實現,便轉而尋求互不干擾的相處模式。他們名義上不獨立,實際上卻和獨立沒多大區別。到時,台灣和大陸相當於現在一個聯盟,同屬於中國,但是一位大陸,一位台灣,彼此沒有領土關係。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但卻是美國等幕後黑手極力推動的。所以,我們必須採取手段扭轉結局。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堅持一國兩制。抓住歷史機遇鞏固發展兩岸和平發展的好勢頭並使之不可逆轉。

【結束語】:

和平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期盼,但卻永遠是一個難以完全實現的夢想,不然,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就兩岸和平發展而言,大陸強調和平發展,國民黨主張和平發展,陳水扁也曾呼籲兩岸和平發展,為何兩岸無法實現和平發展?關鍵是沒有建立起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如今島內政治與兩岸關係形勢的變化,出現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曙光,是因為兩岸尤其是國共兩黨有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基礎。一是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二是堅持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九二共識”。三是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四是兩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張兩岸共同繁榮與發展。如今兩岸和平發展出現了歷史機會之窗,如何把握與建構,是一個兩岸共同需要做出戰略考慮的重大問題與需要共同努力的歷史使命。過去多次出現改變兩岸關係歷史發展的機會,但在對時局把握與形勢判斷的失誤,兩岸錯過了多次難得的歷史機會,兩岸應吸取教訓,把握歷史機遇,共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兩岸關係歷經風雨坎坷,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相信,只要兩岸同胞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攜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繼續強化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好勢頭,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任人宰割的舊中國,台灣也不是任何外國的“保護地”。中國人民捍衞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中國人民實現祖國統一的進程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祖國統一之日也是祖國強盛之時,但這一美好的結局要求中華民族子孫付出智慧和汗水。發展經濟、抓緊備戰,是中國和平統一的最佳選擇,也是和平統一唯一的希望。眼下正需要全民同心協力,以當年勾踐卧薪嚐膽、矢志復國的鋭進精神來激勵自己,“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要我們努力,“台獨”不會成功,中國將走向富強。兩者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告台灣同胞書》

2.《中國對台政策的歷史演變》

3.《一箇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

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聲明》

5.《國家統一綱領》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五

內容提要:台灣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有國際背景的國內問題,由於台灣當局的挑釁和港澳的相繼迴歸,台灣問題越來越突出。大陸對台灣挑釁的現有迴應模式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但也存在一定問題。解決台灣問題的新思路應當提出以50年作為兩岸統一的時間表,分兩階段解決,第一階段以政治壓力為主,軍事威懾和輿論宣傳為輔;第二階段在和平統一的方式不可行的條件下,只能被迫考慮其它方式,但統一不能無限期拖延。

關鍵詞:台灣問題 統一 一國兩制 軍事威懾 兩岸關係

作者簡介:葉自成,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台灣問題是一個國內問題,但又是帶有複雜的國際背景的國內問題,它與中國的外交戰略是有緊密聯繫的。考慮台灣問題不能不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這一最核心的利益相聯繫,要從整個中國外交戰略的角度思考問題。

應當説,在海峽兩岸的對峙中,大陸提出的許多善意的主張沒有得到台灣善意的迴應,相反,台灣當局卻一再打破現狀,一再挑起事端,先有李登輝1995年的美國之行,要為台灣當局開拓“外交空間”,1999年7月又有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引起兩岸關係不斷緊張,也使得台灣在向台獨方向不斷滑行。對台灣當局的這些挑釁,對台灣當局的分離主義的政策和傾向,大陸必須對此給予堅決有力的回擊,必須顯示大陸維護祖國統一的實力和決心。近年來大陸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陸對李登輝分裂祖國的言論的批判和針對台灣當局的分裂行動進行的軍事演習,在世人面前顯示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不惜一切代價的堅強決心,有力地警告了台獨分子,打擊了台灣當局的囂張氣焰。

但我們還必須進一步思考,李登輝的故意挑釁要達到什麼目的?其實,李登輝近年玩的是一個手法,即老鼠戲貓和踩邊線遊戲。李登輝每次都是故意挑釁大陸,用一些分裂的言行刺激大陸,他的言行都包含着明顯但又很狡猾的內容,可以被解讀為明確的台獨,但進行解釋時又含糊地宣佈兩岸政策沒有改變,讓人覺得還是要與大陸進行統一的。前者向前邁一步,是踩危險線,後者是往回縮半步,一反一復,李登輝主導的台灣當局還是把台灣往台獨方向拖前了不少。這其中也包含着李登輝的連環套:明裏是為了撈選票,為穩住李登輝主導的國民黨政權而顯示其“勇敢”,用台灣話説是一種政治做秀。李登輝在1995年訪問美國是做秀,在1996年的台灣大選中還起了一些作用;現在拋出特殊兩國論,也明顯是做秀,也是為了2000年的選舉。但李登輝的做秀還有更大的陰謀,其一,就是要故意挑釁大陸,激怒大陸民眾,刺激大陸,希望大陸在怒火中燒時做出過激的反應,激化中國與美國的關係,使美國捲入與大陸的衝突,台獨分子好從中漁利;其二,就是消耗大陸,拖延大陸解決自己最主要的困難的時間,分散大陸解決自己重大問題的精力和時間,使中國現代化進程受阻,延緩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其三,煽起台灣民眾所謂大陸以強欺弱,以大欺小,以武力威脅和逼迫台灣的情緒,引起和加深兩岸民意的敵對,破壞兩岸和平統一的民意基礎,推動台灣民眾心緒向台獨方向發展。

李登輝和台灣當局根據這樣一種賭徒心理在進行冒險和進行危險的遊戲,在分裂的路上越走越遠。1996年大陸對李登輝的批評和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並沒有阻止台灣當局台獨傾向的發展,李登輝還照樣當選總統,台灣當局領導人還繼續以“國家領導人身份”出訪,沒有任何收斂,並導致1999年特殊兩國論的出台;在特殊兩國論遭到大陸的批判和國際社會的譴責後,台灣當局又一再表示決不收回兩國論;李登輝還選擇在這一時候在美國的《外交》雜誌上發表文章,再次表示堅持其兩國論。大陸對台灣當局的挑釁的迴應起什麼作用也還難以估計。

面對李登輝這些挑釁手法,我們應當思考,作出什麼樣的迴應會更有利祖國的統一的大業?有三點值得提出來進一步思考:

其一是關於台灣當局進行挑釁的方式與大陸迴應方式的對應問題。

台灣當局為了造成國際轟動效應,不惜花巨金到美國和歐洲國家進行公交活動,以所謂私人身份出訪外國,在國外新聞媒體上發表各種分裂祖國的謬論,這些活動產生一定的惡劣的效應,一些對中國懷有圖謀的國外勢力也對其給予支持和同情;大陸對此則迴應以長期的批判文章,並多次進行鍼對台灣當局的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一方面向國際宣示了中國保衞國家統一的堅強決心,但在效果上也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敵對勢力用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對大陸進行攻擊以製造國外公眾對台灣當局的同情。從大陸的立場來看,這種迴應似乎成本高效果太高。

其二是國內建設與反擊台灣當局的關係問題。

國家統一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但對大陸來説,只要台灣當局的挑釁還沒有走到非要武力的程度,那麼大陸的現代化建設和國家和繁榮和強大就應當始終是最根本的核心利益。現在我們的各項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為國內外所矚目,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居世界前例,但下崗人數增多,國企改革難度大,反貪污腐敗面臨如此艱鉅任務,經濟緊縮,外國投資減少,治理環境污染刻不容緩,哪一個都是關係到國計民生和強根固本的大事。在這樣的時刻似乎不宜急於把現代化建設放一邊而太過於突出國家統一問題的緊迫性。

其三是大陸迴應的現有模式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最初的較顯著的效果?

我們在指出大陸對台迴應模式產生的積極作用時也要看到,大陸對台方略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主要表現在台灣當局並不因此而收斂其台獨傾向,反而一再對大陸的善意採取挑釁,現在,台灣當局和李登輝拋出的兩國論還未了,又有人提出什麼“台灣新生論”的觀點。可以預料,今後台灣當局的什麼登輝們會不斷地在分離的路上表現自己的“創造力”,會有各種謬論出籠,使台灣在台獨的方向走得更遠。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李登輝的個人因素外,更值得進一步思考的是台灣民意的分裂,不少人對台獨傾向或多或少還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即使李登輝下台了,台灣的民意也不一定會出現大的變化。明年新上台的台灣領導人,可能會與李登輝的做法有一此變化。當然,大陸對台灣當局的任何一點新的變化都要給以高度重視,但對此恐怕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新當選的台灣領導人如果能回到一箇中國的立場上來與大陸恢復談判,推動兩岸統一過程的談判是最好不過的了。但大陸也要做好另一種準備:如果台灣當局繼續拖延,或換種方式與大陸玩老鼠對貓,用各種言論挑釁大陸,但又不採取修憲或全民公投等實際獨立的做法,在台獨問題上踩邊線,大陸是否還按過去的辦法對應之?

應當説,大陸迴應模式在第一次第二次產生的效果還是很重要的很顯著的。但1996年大陸對李登輝的批評和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並沒有阻止台灣當局台獨傾向的發展,李登輝還照樣當選總統,台灣當局領導人還繼續以“國家領導人身份”出訪,沒有任何收斂,並導致1999年特殊兩國論的出台;在此謬論出台後,大陸仍以大批判+軍事演習迴應之,希望藉此使其收回兩國論,但看來大陸也再次難以達到目標,台灣當局一再表示決不收回兩國論。

這裏有一個邊際效應問題:如果第一次使用這種方式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的話,那麼越往後,這種模式的效果就可能會減少,即使投入更大的成本,使其規模更大,但恐怕還是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可以看出,1999年的對應方式就沒有1996年對應方式產生的效果好。所以,現在的模式只能偶一為之,一而再,再而三,就得不償失了。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它給人的印象只是一種短期的應急的被動反應的因應之策,缺少一個明確的政治目的:通過這種對應模式,要達到一種什麼明確的政治目標?在實現國家統一的長期戰略目標中,這種模式要起什麼作用?通過大批判是要“動員”全國人民,還是批給台灣當局看?軍事演習是要起到一種軍事威懾的作用,還是使大陸保持隨時以軍事方式對台灣當局的政治挑釁給予“最後的徹底的打擊”的能力?

所以,現在大陸實在有必要反思對台方略。擁有12億人口的大陸,在國際上是代表整個國家的,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在世界的許多事務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現在卻要被一個象李登輝這樣一個地方當局領導人的舉動所影響,這與中國作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世界大國的形象不相稱。

其實,對台灣當局的挑釁言論,一定的有份量的正面的批判文章是必要的,但大批判從根本上説是不起什麼作用的,希望他收回特殊兩國論恐怕也是對牛彈琴;對李登輝這樣的拿台灣人民的福利作賭注的的頑固的分裂分子,保持一定的軍事威懾是必要的,但每次都以規模較大軍事演習作為迴應恐怕也不對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喊打聲在大陸逐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大陸也應剋制台灣問題上的急躁情緒,現在以武力方式解決台灣並不符合中國最大的國家利益。大陸在與海峽兩岸的關係的舉動,也應與中國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世界大國的形象緊密聯繫起來,在與台灣當局的周旋中,在處理台灣事務方面,也要樹立這樣的形象。

在統一台灣的外部條件問題上,中國一定要堅持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基本原則,反對任何外來勢力的干涉。這首先是指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後決定權在中國,中國在始終堅持和平統一的大原則時不放棄最後使用武力的可能性。

但是,我們也必須正視台灣是一個帶有複雜的國際背景的特殊的國內問題,對中美兩國和亞太局勢乃至於世界和平都有重大影響。台灣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正是因為外部勢力已經深深地捲入了台灣事務,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這就產生了兩個使用武力的前提:

第一,在國內和平方式的潛力沒有用盡之前,決不要輕言“打“字。現在海峽兩岸可以説還沒有進入到實際進入政治談判的階段,台灣當局一再提出所謂雙方政治實體的對等談判等進行政治談判的前提,為政治談判設置障礙。

其實,大陸提出的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的主張,其實是包括着和平統一的許多可能性的。一國兩制是一個偉大的設想,它在港澳的實施證明這是一個有強大生命力的思想。而且,一國兩制的思想首先運用於港澳但又不侷限於港澳模式。一國兩制思想還會在實踐中產生新的形式,新的模式。所以在台灣統一的問題上,一定要堅持一國兩制和一箇中國前提下什麼都可以談的思路,但思考問題時思路要更廣闊一些。甚至一國三制的設想也是可以考慮的。當然這裏的一國三制是指國家形式和國家制度,而不是指根本的社會制度。

第二,在考慮動武之前,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考慮國際影響。這首先是指大陸最後對台灣動武除了國家主權和內政問題等根本的依據外,還必須考慮最大限度的合理合情。如果台灣當局僅以分裂言論或其他一些小動作挑釁大陸就實施武力解決,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案。

這裏值得考慮的就是中東和談進程的例子。當矛盾的雙方在和平談判上陷於僵局時,外部的善意中立捲入可能會對打破僵局有利。當然,中東和談與台灣問題有不可比性,就是前者實際上兩個國際主體之間的談判,而台灣問題則是一個主權國家內部的兩方的談判,但兩者的共同性是都由於大國的捲入而複雜化。就這一點而言,也許中東和談進程對中國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從一個較長時期來看,台灣海峽兩岸政治談判的前提差得太遠,台灣當局不肯承認一箇中國的原則,要打破這種僵局如果沒有外部的善意中立進行調解恐怕難度太大。

所以,我們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也要使用一切方法,其中既包括運用國內資源,也包括運用外部資源。任何方式,只要有利於和平統一台灣,都是可以採用的,不必太拘泥於某些原則。

同時,要從被動接受外國強加於中國的對台灣問題的消積影響,轉變為爭取外國對和平統一台灣進程產生有利的積極的影響。應當把台灣問題上的外部因素外部勢力和外部影響,以是否有利於中國國家利益,是否有利於台灣和平統一為標準,區分為對華友好的,敵對、惡意和懷有不軌圖謀的,中立的和善意的三種;中國也應當以此為標準把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政府的立場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能把爭取外部介入的主動權完全讓給台灣當局,而大陸只是對台灣在國際上的攻勢做出被動地反擊、拒絕和説“不”。

從美國已經卷入,從台灣當局積極地讓那些對台可能有利的勢力的捲入的圖謀和行動看,我們似乎不應簡單地以不干涉中國內政為由把所有的外國因素完全加以拒絕(要拒絕也拒絕不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應當不懼怕外部因素已經深深地捲入台灣問題這種複雜的局勢。

現在台灣問題的複雜化是對台灣當局有利,中國作為大國,不妨讓它更復雜一些,使這種更復雜化的台灣局勢變得不完全對台灣當局有利。

既然台灣問題並不因中國宣佈它是一個內政,任何外國不應進行以干涉而使外部因素消失,既然台灣並不遵守這一遊戲規則,總想把更多的有利於台灣的外部因素引入其間,那麼中國為什麼不能考慮修改一下游戲規則呢?過去我們總因為台灣讓外部勢力捲入而擔心,為什麼我們大陸不能改變立場、讓那些有利於我們,有利於台灣和平統一的勢力捲入而讓台灣當局也對此擔心呢?大陸作為全中國在國際上的代表,擁有比台灣更多的外部資源,應當有信心在外交戰線上壓倒台灣所謂“拓展國際空間”的攻勢,使外部勢力捲入台灣問題的總趨勢變得對和平統一台灣有利。

中國應當從拒絕一切外部捲入轉變為拒絕一切敵對和惡意的外部捲入,轉變為爭取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台灣的外部勢力的捲入,爭取讓那些支持台灣的外部勢力轉變為中立,從反對阻撓和平統一變為支持和平統一。

從孫中山到毛澤東都有過借用外部力量促進國內革命進程、實現國家統一和維持國內和平等目標的思想。孫中山曾謀求外國支持來進行反清革命;抗戰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曾設想,從中國抗戰的民族大義出發,從中國革命的利益出發,從反對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立場出發,成立由美國軍隊,國民黨軍隊和共產黨軍隊組成的統一指揮部,由美國將軍擔任司令官。

在所有影響台灣事務的外部因素中,美國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國不僅已經干涉了台灣事務,而且捲入很深,是台灣統一的一個關鍵因素。既然如此,那麼中國政府向美國表明中國政府和平統一台灣問題的嚴正立場並進一步交換有關的觀點就是絕對有必要的。

現在人們都看到了美國可能軍事捲入的前景。對此,中國政府一方面應繼續向美國表示,中國人民將不惜任何代價實現祖國統一的大業,任何外國的干涉都必將失敗;另一方面,也不要認定美國一定會始終支持台灣當局。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是兩面派,一方面表示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另一方面又壓中國承諾不使用武力,同時還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美國是注重自己的利益的國家,支持台灣並不一定是美國最重大的利益,美國的利益在不同時期也是會有變化的,所以,中國也要以各種方式做美國的工作,試探美國在和平統一台灣問題上有沒有可能發揮什麼積極的作用,在必要時可以在不犧牲原則的條件下,在某些問題上做讓步。中國政府可以向美國表示有條件不使用武力的承諾:只要台灣當局不宣佈獨立或採取獨立的實際措施,只要外國不進一步軍事捲入台灣局勢,中國可在最近20—30年內不對台灣動武;同時,中國還要向美國表明中國重申以一國兩制方式和平統一台灣的立場,但中國也不可能無限期地拖延統一問題。

克林頓政府近幾年來在台灣問題上多次表明三不立場,也表明美國政府並不完全是反對中國政府而支持台灣的。中國對克林頓政府在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後堅持三不政策並批判李登輝是麻煩製造者的立場是歡迎的,這也是中國政府爭取改變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敵意捲入的一種嘗試。

美國是和平統一的關鍵,但不等於把希望完全寄託在中美兩國的立場的協調上來,要開闢新的外部渠道。既然台灣局勢事關東亞的和平與穩定,東亞不少國家既支持一箇中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政策,又關注台灣局勢的和平解決的前景,不少國家既與中國政府保持良好的政治關係又與台灣方面有較多的經濟關係,所以,中國也可以邀請一些有意在台灣和平統一的進程中發揮作用的政府或有影響的政治家,就和平統一問題做一些穿針引線的工作,可以公開進行,也可以祕密進行。現在有報道説李登輝和台灣當局曾提出聯合印日對抗中國,也表明台灣一直在做東亞國家的工作。

我認為,大陸在台灣和平統一的問題上,要充分考慮中國與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與俄羅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如現在大選後印尼的新領導人表示出重視發展中國與印尼關係的意向,中國可以在恢復中印兩國關係上採取更積極的立場,最好能恢復到毛澤東--蘇加諾時期兩國兄弟般的睦鄰關係。在與其他周邊國家發展關係時,也要有意識地從處理台灣問題統一的角度來思考。對日本也是這樣。俄羅斯在中國和平統一問題上的積極作用尤其不能低估。

歐洲也是應當考慮進來的一個因素。中東和談的成功經驗證明,歐洲中立國家從外部善意的參與和平談判的進程可能對和談的成功起重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今後的兩岸關係中,大陸應改變對台工作的戰略思路,打破那種台當局挑釁-大陸批判+演習---緩和---再挑釁---再批判+演習-再緩和的被動模式,打破台當局以金錢拉攏小國變節承認台灣---大陸與之斷交,設法以經濟援助使之承認大陸---台灣再拉---大陸再壓的被動模式,變成大陸主動的大國模式。要從有理有利有節,合法合理合情,利大陸利台灣利東亞來考慮問題的解決。總的來説是要有時間表,要有明確的政治進程,要有政治軍事壓力,要考慮祖國統一的根本利益,但也要考慮大陸的現代化建設;以和為上,爭取最好前景,但也做好最壞打算,做好兩手準備。

大陸應宣佈:在新中國建國100年以前以50年為最後期限分兩階段解決台灣統一問題(毛澤東在70年代曾經認為,台灣問題很複雜,沒有100年解決不了)。

第一階段是充分運用一切和平的可能性的階段,雙方在一箇中國框架內進行政治談判,可以討論各種方案,充分照顧兩岸民眾的利益和國家統一的大局,大陸也可以主動單方面宣佈和平統一的各種措施,採取有利於多數台灣民眾利益的措施,可以準備一系列對台灣民眾的善意和有利的舉措迴應台灣當局的挑釁,也可以主動宣佈這些善意以對台灣當局形成壓力。除公開的談判外,一定要建立祕密管道;除以官方的正式談判外,還要有民間的談判。可以與國民黨談,也可以與民進黨和新黨談,可以一黨對一黨談,也可以多黨對多黨談;應以2024年為此一階段和平談判的最後期限。以此同時,大陸還要抓緊時間解決國內緊迫的政治經濟問題,努力搞好經濟建設,強兵治軍,花大力氣整治腐敗問題,迅速提高中國的科技實力,儘快提高綜合國力,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提供有利的國內環境;

第二階段從2025年到2049年,在和平談判的潛力已經用盡而沒有取得進展的情況下,大陸應宣佈採用各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其中還包括和平方式,但對台進行封鎖包圍,另起爐灶成立台灣臨時地方政府,考慮利用各種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並在建國100週年前完成中國再統一的偉大事業。

這種模式等於正式啟動台灣統一進程,使台灣統一走上不歸路,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不管台灣當局是否同意,大陸應當強拉硬拖把台灣推向統一軌道,而不是讓台灣當局一步步把台灣拖向獨立的道路,同時在第一階段從現在的軍事威懾、輿論批判為主的被動模式變為政治壓力為主輔之以軍事威懾主動模式。

第一階段是和平為上,攻心為上,不戰為上,雙贏為上,是上上策,對台灣當局和台灣人民都是仁至義盡,做了大陸應當做的一切;第二階段表明和平統一不等於不考慮非和平解決辦法,不等於統一無限期拖延。雖然這會造成巨大損失,會帶來流血犧牲,是下策,但為了祖國統一的神聖事業又而不得不為之。

在此同時,大陸還要宣佈,台灣當局宣佈獨立,或操縱民意表決台灣獨立,或通過金錢外交使“承認台灣獨立”的國家超過一定數目等使台灣獨立成為既成事實,使台灣獨立走向不歸路的任何行動在任何時候均應被視為自動對大陸宣戰。

這種模式的主要之點就是以50年為統一進程的最高限度為政治目的,把輿論壓力、政治壓力與軍事威懾結合起來,以政治壓力為主體,以宣佈啟動統一的政治進程作為保持長期的政治壓力的方式,以時間作為施加壓力的主要手段,離設定的時間期限越近,壓力越大,以政治壓力台灣當局和台灣民眾認真考慮政治統一問題;軍事威懾要與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正常的和長期的進程聯繫起來,一定規模的適度的軍事演習要常規化例行進行;輿論宣傳要以理服人,少批判多講理,以爭取台灣民心為主;新模式是以政治解決和平解決為先,但又不允許無限制拖延。

這樣就把球拋到台灣一邊,要和要打自行選擇,大陸今後不再跟着台灣當局跑,一切以兩條大限為界,對台灣的許多小動作和挑釁都不必太理睬。

作為一個大國,中國應有充分的自信心:只要大陸不承認台灣獨立,台灣任何時候也不能獨立;只要中國不承認台灣獨立,任何大國也不能壓服中國作出放棄統一台灣的決定;時間的延長雖然充滿變數,但這種變化不一定對中國多麼不利。台灣統一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但也實在沒有理由太着急,目前也沒有走到台灣獨立不可逆的程度。

從今後,大陸的工作要把統一台灣問題提上日程,以此團結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圖精勵治,為這一偉大目標而奮鬥。

2023年台灣問題政治論文簡短 篇六

台灣教育主管部門調查發現,在課堂上運用傳統教學方式時,教師的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機械化的狀態,即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框架裏,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髮散思維。為了培育學生的高階閲讀思考能力,台灣教育主管部門邀請一線教師編寫《問思教學手冊》及《閲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等研習作品,並説明如何將閲讀策略融入教學環節中。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作為當前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評價項目之一,曾兩次將閲讀素養作為測試的主要領域,pisa2018基本構建了全面而系統的閲讀策略體系,重視閲讀策略教學儼然成為一種趨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閲讀策略的教學對於學生終身學習的發展至關重要。

閲讀策略教學是一個體系,可以分為閲讀教學策略、閲讀理解策略教學。閲讀教學策略,即為如何教學生閲讀的策略,是一種教的策略,以教師為主體,包括合作閲讀、任務閲讀等教學形式。而閲讀理解策略的教學,即為學生具體運用的閲讀策略,是一種學的策略,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分為摘要/主旨、推論、自我提問等單一策略。學生結合具體閲讀情境運用和調控策略,從而更好地掌握閲讀進程。在本文中,筆者將對閲讀理解策略中的摘要策略作詳細介紹。

1.摘要閲讀策略的概述

摘要閲讀策略是一種新信息聯結與整合下的產物。台灣教育部門於2003年在九年一貫制課程綱要中將“能瞭解大意”或“能摘取大意”列入各年段的閲讀能力指標。摘要閲讀策略分為四個步驟——刪除、歸納、找出主題句和潤飾,通過運用這些程序即可用簡短、連貫、流暢的文字形成文章大意。閲讀者通過對文章的檢索判斷,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再經過內化整合,形成對整篇文章的理解。研究發現,能很好運用摘要策略的大多是優讀者。

2.摘要閲讀策略的內容

一、二年級:重述故事重點。低年級學生手寫能力有限,所以主要讓他們用重述故事重點的形式練習説大意,獲得運用閲讀策略的初階能力。

三、四年級:刪除、歸納主題句(四年級尚未使用“以文章結構寫大意”策略,但必須“認識文章結構”)。通過具體的、循序漸進的步驟來整理出課文大意,形成一段能夠代表文章重點的簡要陳述。

五、六年級:以文章結構寫大意。剛開始根據文章的標題進行初步閲讀,讀出段落與段落間的關係以判斷文章結構;再運用中年級所學的,刪除、歸納主題句,抽取文章的主要概念,再形成通篇文章的大意。文章結構包含兩個部分:故事結構和説明文結構,故事結構包括故事的背景、主角、經過(問題及解決辦法)、結果,每個事件由各自的問題組成;説明文結構則包括主題/列舉、時間序列、比較對照、問題解決,通過結構更容易掌握段落大意,進而統整全文大意。

3.摘要閲讀策略的意義

閲讀理解分為低層次理解和高層次理解。低層次理解大多與詞彙的掌握度有關,而高層次理解則涉及推論、各種知識的結合對文章的理解以及閲讀策略的運用。在高層次理解中,摘要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閲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中提到,自我提問、教師提問一學生迴應、故事結構分析、原型組織繪製、摘要與交互教學等策略,皆對於一般中國小學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閲讀理解教學成效。其中,摘要策略具有最高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當下網絡資源的發達造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和信息量的巨幅增長。如果能掌握摘要閲讀策略,就能夠在眾多信息中快速檢索出自己想要的部分,就如同檢索文獻時的關鍵詞輸入一樣,目標精確化才能更快速地獲取相關文獻。

《閲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中提出,有效的摘要教學採用的是“明示的教導策略模式”。“明示”就是教師將自己所要教授的學習策略目標以及內容作詳細介紹,通過放聲示範執行策略,避免學生陷入懵懵懂懂的狀態,再由教師引導學生一步步體驗運用該閲讀策略的具體操作過程。但與常見做法不同的是,在學生能夠基本上掌握該策略時,教師就要放手讓學生自行運用策略,直至可以獨立完成為止。這樣既避免了學生只會依賴教師給的線索摘取大意,也讓學習策略這個過程顯得循序漸進、層層遞進。

台灣國小現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且有特色的閲讀理解策略教學方法,下面筆者將根據台灣學者以及一線老師整合的信息,對摘要閲讀策略進行詳細介紹。

1.刪除不必要的信息

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刪除段落中無關主題的信息;第二部分是刪除段落中贅述的信息,從而提取文章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從“句子的刪除”開始練習,再到“段落的刪除”,也可以先由小組合作再到個人獨立完成。刪除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找重點的過程,學生在這個環節學會去除多餘的信息,剩下的就是緊扣主題的部分。

以台灣翰林版五年級上冊課文《邁向低碳生活》為例:

近年來,温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的情形日益嚴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一是火山、冰河逐漸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陸地將被淹沒;二是氣候忽冷忽熱,水旱災頻率增加,地球的氣候與自然生態之間會失去原有的平衡。

這段話的結構鮮明,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近年來,温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的情形日益嚴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用疑問句的形式直接點出問題;第二部分“導致海平面上升,部分低海拔的陸地將被淹沒”是為了進一步闡釋“火山、冰河逐漸融化”的內容,屬於可以刪除的細節部分;第三部分“水旱災頻率增加,地球的氣候與自然生態之間會失去原有的平衡”解釋氣候忽冷忽熱的影響,也屬於可以刪除的細節部分。

通過初步的刪除過程,得到的摘要為:

近年來,温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與氣候異常的情形日益嚴重,你知道地球暖化氣候異常會帶來什麼影響嗎?一是火山、冰河逐漸融化;二是氣候忽冷忽熱。

2.詞語歸納

把段落中同一性質、同一類別的部分用概括性詞語進行歸納整合,精簡文章重點。歸納包含語詞歸納、子句歸納、句子歸納,其中語詞歸納又包含名詞歸納和動詞歸納。教師在教學中要先跟學生解釋歸納的含義,並舉例説明歸納的過程,讓學生對句子或段落的可歸納性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如果在文章中出現具體解釋的內容,就可以用簡短的語句進行概括,概括時注意精確性和簡練程度。例如“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為同一性質的名詞,可歸納為“資源”;“在操場上玩沙包、踢毽子、打彈珠”中的“玩沙包、踢毽子、打彈珠”為同種性質的活動,可歸納為“在操場上玩遊戲”。 3.選擇或撰寫主題句

在學習刪除和歸納程序之後,學生對摘要策略有了大致的理解。這時就可以進行全文摘要的教學。先把學生分組,每個人用之前所學的步驟進行段落摘要;然後組員間討論,整合每段摘要後形成一個大致的全文摘要;最後再仔細檢查還有沒有可以刪除或歸納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讀者需要判斷在刪除不必要信息以及歸納詞語之後形成的句子是否能作為主題句。如果能,則可以直接把句子加進摘要中;如果不能,則需要自行撰寫主題句。

4.潤飾經由前面三個步驟形成的摘要

為了確保摘要的閲讀流暢性以及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得當,需要對原來的文字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形成一段通順流暢的完整的文章大意。

在進入教材課文摘要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用比較簡短的單句對摘要閲讀策略進行説明。比如:“爸爸和我騎着自行車來到清澈的湖邊看在湖裏自由自在嬉戲的大肚魚。”教師先作示範,將自己在摘要過程中的思考呈現出來:“同學們可以看到,句中‘清澈的’‘自由自在嬉戲的’分別為對湖水以及大肚魚的具體表述,屬於細節部分,在摘要的時候可以刪除;‘騎着自行車’具體説明爸爸和‘我’到湖邊的方式,也屬於細節部分。那麼得到的最後摘要為‘爸爸和我來到湖邊看大肚魚’。這樣的做法就叫作‘刪除’。”從小組練習再到個人練習,從句子的摘要再到段落的摘要,進而完成“以文章結構找大意”,循序漸進。

下面以台灣南一版教材中的《奇萊鼻》一文為例,來演示摘要閲讀策略的具體教學過程。

近年來,經過當地政府整建,做好垃圾場旁的海岸保護工程後,奇萊鼻燈塔即將開放為觀光景點。周圍已闢建濱海自行車道,人們可以邊騎車邊俯瞰着蔚藍的大海及美麗的浪花;騎單車到這裏時,可以眺望整個七星潭海灣;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蘇花公路上的清水斷崖。

刪除的過程:文中“蔚藍的”“美麗的”是對大海和浪花的具體説明,可以刪除。

歸納的過程:這段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中“經過當地政府整建,做好垃圾場旁的海岸保護工程後”這句話在形容同種性質的東西,可以歸納;第二部分中“人們可以邊騎車邊俯瞰着大海及浪花……清水斷崖”屬於比較具體的闡述部分,也可以歸納。得到下面的初步摘要:

近年來,經過當地政府整建並做好保護工程後,奇萊鼻燈塔即將開放為觀光景點。

周圍已闢建濱海自行車道,人們可以邊騎車邊欣賞美景。

經過潤飾,得到最終摘要:

近年來,奇萊鼻燈塔在經過政府整建並做好保護工程後,即將開放成為觀光景點。人們可以在濱海自行車道上邊騎車邊欣賞美景。

1.教學過程不宜過快,遵循“句子的摘要一段落的摘要一文章的摘要”的過程實施教學

學生在還未建構摘要框架的時候對主題的提取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按照教學程序一步步引導學生搭建支架。教師在示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具體的例子中清楚地感受到摘要的過程。教學過程可以先從簡單的單句開始,讓學生開始有“什麼是不必要的內容”的概念;再到段落的練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怎麼組織語言,怎樣潤飾句子;最後則是由分析文體結構來完成整篇文章的練習。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最後得出的摘要才能具有邏輯性、完整性和通順性。

2.對於通篇文章的摘要,教師不應設立統一標準答案,而要讓學生髮散思維

仍以《奇萊鼻》為例,對於框架的劃分有多種,可以垃圾掩埋場的設立為線索(設立垃圾掩埋場前一設立垃圾掩埋場的後果-政府改進措施),也可以景色的變化為線索(原來的景色一垃圾掩埋場出現後的景色-改進後的景色),還可以時間為線索(上一代-八十年代-近年來)。線索不同,側重點也會不同,最終形成的摘要也就有實質性的區別。

3.在形成最後的摘要內容後,應有一定的評量措施

有了具體的評量方式,學生才知道自己的思考哪裏還有不足。評量的設置是對摘要學習的反饋,而且讓學生互相評量本身也是一種學習過程。以下提供台灣馮心怡老師設計的摘要品質評量表:

摘要閲讀策略作為學生從文中找重點、整理重點、理解文意的關鍵策略,是應得到發展的基礎語文能力之一。但一種策略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培養塑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此外,教師必須通過親身示範讓學生有直接的體會,並給予其足夠的練習和討論交流機會。教師自身也應該梳理好每一個具體部分的內容,能夠清楚地説明自己在摘要時的內在思考,在學生出現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搭建摘要策略學習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