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鄭板橋的故事6則【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7W

鄭板橋的故事6則【新版多篇】

鄭板橋的故事 篇一

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鄭板橋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去應鄉試,結果中了舉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進士,五年之後被任命為山東範縣縣令。

範縣地處黃河北岸,有十萬人口,而縣城裏卻只有四五十户人家,還不如一個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鄭板橋就出了個怪招:讓人把縣衙的牆壁大了許多的洞,別人不解,去問他,他説這是出出前任官的惡習和俗氣。

年之後,鄭板橋調任山東濰縣縣令。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肅靜牌子,不許鳴鑼開道。有時還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訪貧問苦。有一次夜裏出去,聽到有間茅草屋裏傳出陣陣讀書聲。原來是一個叫韓夢周的貧困青年在苦讀。鄭板橋就拿出自己的銀子資助他,使他能去參加科舉考試,最後韓夢週中了進士。

遇到災荒時,鄭板橋都具實呈報,力請救濟百姓。他還責令富户輪流舍粥已供饑民餬口。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他刻了一放圖章已明志:恨不得填滿普天飢債。在災情嚴重時,他依然決定開官倉借糧給百姓應急。下屬們都勸他慎重從事,因為如果沒有上報批准,擅自打開官倉,要受懲處。鄭板橋説:等批下來百姓早就餓死了,這責任由我一人來承擔!鄭板橋的果斷救活了很多人。秋後,如果遇上了災年,百姓們無法歸還糧食,鄭板橋乾脆讓人把債券燒了,百姓們都很感謝他這個體恤百姓、愛民如子的清官。

鄭板橋做官不講排場,這也給他帶來一些麻煩。由於他常下鄉體察民情,上級來視察時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責問。在乾隆十七年時濰縣發生了大災害,鄭板橋因為申請救濟而觸怒了上司,結果被罷了官。

臨行前,百姓都來送行,鄭板橋僱了三頭毛驢,一頭自己騎,一頭讓人騎着前邊領路,一頭馱行李。做縣令長達十二年之久,卻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見了都很感動,依依不捨。鄭板橋向濰縣的百姓贈畫留念,畫上題詩一首:

烏紗擲去不為官,

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

秋風江上作漁杆。

從此,鄭板橋回鄉已畫竹為生,度過了他貧寒而很有氣節的一生。他一生只畫蘭、竹、石。他認為蘭四時不謝,竹百節長青,石萬古不敗。這正好與他倔強不馴的性格相合。他的畫一般只有幾竿竹、一塊石、幾筆蘭,構圖很簡單,但構思佈局卻十分巧妙,以墨的濃淡襯出立體感。竹葉蘭葉都是一筆勾成,雖只有黑色一種,但能讓人感到蘭竹的勃勃生氣。

鄭板橋的故事 篇二

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範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賂,案無留牘。公之餘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即發谷與民,活萬餘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鄭板橋的故事:故事譯文

鄭燮(xiè),號板橋,清朝乾隆元年科舉的進士,擅長畫竹和蘭花。

曾經在範縣做縣令,愛護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家裏沒有收受的賄賂,桌子上沒有遺留的公文

鄭公空閒的時間經常和文人們喝酒頌詩,以至於有人忘記他是一縣的長官。(後來)調任到濰縣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鄭燮開官倉放糧賑濟災民,有人阻止他。

鄭燮説:“都到什麼時候了,要是向上申報,輾轉往復,百姓怎麼活命?(要是)上邊責問下來,我一人承擔罪過。”

(鄭板橋)立即發糧食給老百姓,救活的人有上萬人。

他離任的時候,濰縣的百姓沿路相送。

鄭板橋的故事 篇三

枷上貼畫

鄭板橋曾在山東的濰縣當知縣。濰縣有個鹽商,捉到一個販私鹽的人,請鄭板橋懲辦。按當時的法律,鹽是不能私下買賣的,販私鹽是要懲辦的。

鄭板橋為官一向很清正,特別同情平民百姓。他知道,那個鹽商雖然是個官商,做生意的牌子“正當”,卻一向哄抬鹽價,利用官商的牌子坑害百姓。至於那個販私鹽的,一看就知道是個做小生意的人,鄭板橋反而很同情他。

但鄭板橋畢竟是個吃朝廷俸祿的知縣,必須按當時的法律辦事。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鄭板橋對鹽商説:“你讓我重重地懲辦他,這還不好辦,把他枷起來示眾如何?”

鹽商説:“好,好,販私鹽的活該被重重地枷!”

鄭板橋又説:“你説要重重地枷他,我給他戴上數丈長的長枷如何?”

鹽商越發得意了,也不加細想,就連連説:“好,好,就給他上長枷!”

於是,鄭板橋令衙役找來一張長8丈、寬1丈的大蘆蓆,中間挖個圓洞,做成了一副“蘆枷”(其實,這樣的枷分量很輕,帶枷人根本不致吃苦)。鄭板橋又拿來十幾張紙,用筆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草,貼在“蘆枷”上。貼完畫,他命衙役把戴着巨大“蘆枷”的私鹽販子押送到鹽商的鹽店門口“示眾”。十來個衙役抬着“蘆枷”,吆喝着走過大街,看熱鬧的人把鹽店圍得水泄不通。這一天,鹽店一筆生意也沒做成。

鄭板橋枷上貼畫的事一傳百,百傳千,城裏的人,鄉下的人,都擁到鹽店門口來看熱鬧。這樣,一連十多天,鹽商的生意全都給攪沒了。鹽商感到真心疼,連忙趕到縣衙裏,懇求鄭板橋把那人放了。

“奉旨革職”

鄭板橋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賑濟窮人,被皇帝撤了職。於是,他僱了一條船,順着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

一天,見前面碼頭停泊着一條官船,桅杆上掛着一面旗子,上書“奉旨上任”,所有民船見了,避之唯恐不及。鄭板橋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有啥了不起?我也是奉皇上的旨意才革職的。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

於是,鄭板橋用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4個字,也掛到桅杆上去。

卻説那官船上的“上任”者,是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這時見了“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很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

鄭板橋聽説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百姓之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送他:

有錢難買竹一根,

財多不得綠花盆。

缺枝少葉沒多筍,

德少休要充斯文。

這是一首嵌字詩,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讀是“有財缺德”。姚有財見了,當即昏了過去。

鄭板橋的故事 篇四

有一天,鄭板橋在鹽城一家茶館裏喝茶,遇到個財主,兩下就閒談起來。財主説:“我家有個小孩,想請個好先生教教。”

"你想請什麼好先生呢?”

"我想請興化的鄭板橋。聽説此人脾氣古怪,很難請啊!”

鄭板橋笑笑説:"我也想找個蒙館坐坐,你看我怎麼樣?”

財主素有愛才之名,不便當面回絕,勉強答應了。

鄭板橋到了財主家坐館,見中堂掛有一幅牡丹圖,畫得不錯,但偏在一邊,看起來不順眼。

一天,鄭板橋洗筆時,無意中把筆一甩,牡丹圖上出現了幾個小墨點,在旁邊的小東家急死了,鼓起嘴説啦:"先生,這幅白牡丹是我爺爺花了五十兩銀子,請人畫的。"鄭板橋抬頭一看。也不作聲,又拿筆在牡丹圖上揮舞了幾下,小東家一見,不好,趕緊去喊老子。財主跑來一看,大為惱火:"牡丹怎能和梅花在一起呢?”

哪曉得鄭板橋並不答話,提起筆來,"唰唰唰",在畫上寫了一首詩:

牡丹旁邊一枝梅,

富貴清寒共一對,

牡丹雖好總有謝,

唯有梅佔百花魁。

寫完,掏出印章,往下一按。財主伸頸項,湊上去一看,分明是*本站 *"板橋鄭燮"四個字,大吃一驚,連忙奉承道:"先生神筆,能賞我一幅字畫否?"鄭板橋理也不理,把筆一扔,轉身便走了。

鄭板橋的故事 篇五

鄭板橋書法雜用篆、隸、行、楷並以隸為主,兼有畫意的美感,獨創一體,自稱為“六分半書”,世人稱之謂“亂石鋪街”體,其書法“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流傳至今,受到各行各業人們的喜愛,廣泛用於賓館、辦公室、家庭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