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民工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2W

農民工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在以分數論英雄的社會氛圍下培養出的一批有一批大學生,如今卻已經成了社會沉重的包袱,不可否認在這個羣體中部分是不合格的半成品,然而這樣結果出現的原因也許並不都出在材料上,更多的是製作產品的工藝,製作流程以及樣品模板的問題,也就是説生活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只能是“被學習”,並不能對自己喜歡或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他們只能做隨波逐流的失敗者卻不能做獨樹一幟的成功者。在這種高度的“計劃教育”體制下怎麼能培養出大師?

置身大學校園,無聊成了主旋律,學習變為冷幽默,新一代讀書無用論充斥其中,與高朋滿座的網吧遙相呼應的是空空的自習室,和門庭若市的餐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門可羅雀的圖書館,教師的官本位思想。學生的讀書無用論夠成了當代中國大學的主流文化,在這樣污濁、功利的環境中學生們怎麼能專心讀書,現身科研呢?我想這也許是對“錢學森之問”的一種回答吧。

自身問題

現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致命的軟肋:重理論輕實踐,眼高手低。也許這是歷代中國知識分子都具有的書生本色,可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動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對書生的特殊要求,那麼“畢業既失業“也就不足為奇了。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可為中國封建史上一代大儒,他初出書齋就向漢武帝提出了鼎鼎大名的”天人三策“,然而這位胸懷宏偉藍圖的白面書生卻沒能參與實施這個後來使漢王朝強盛一時的通天大計。

漢武帝知道:他們身上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激揚文”,缺乏將這美好的願景實現的操作能力,他們十幾年只讀聖賢書,不聞窗外事,怎能明瞭世事的艱難和爾虞我詐呢?學歷與能力的關係現在的大學生們已漸漸的懂了,可是還沒有真正的從思想上加以重視,還沒有把這種意識積極的轉化為行動,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實踐待明日。工作成蹉跎。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創造了令世界驚歎的經濟奇蹟,下一個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又會怎樣呢?也許從大學生與農民工的未來命運中就能找到些許端倪。

大學生,國之根本;農民工,社稷之基礎。藏富於民,藏智於生,國之大計也。

關注農民工,關注大學生。關注下一個三十年的中華民族崛起的建設者們!

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

很多大學生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或是根本沒參加過,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也像是走過場一樣,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很不對的,我相信我會做的比他們好,我會走上社會,體驗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學到自己的東西。我決定要和幾個同學一起,體驗一下農民工的問題。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實踐勞動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小組對武漢市的部分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合勞動法所講的知識作出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 目前建築業農民工的處境

先看有關資料:目前,我國建築業農民工隊伍約4000萬人,佔全國農民工總數的30%以上,佔建築業一線人員的90%以上。主要來自我國建築業大省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年齡一般在18~50歲之間,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佔60%以上;具有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約佔60%以上。由於他們文化素質低、組織程度差,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合法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説明了全國範圍內的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房地產建築業的過熱對城市來説是高樓和高不可及的房價,但對廣大的農民工來説,是就業機會,是他們進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不斷曝光,農民工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農民工權益受侵害,另一方面農民工成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在城市裏農民工到處受歧視。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農民工,他們被認為是素質低,骯髒和罪惡的羣體,比如在公交車上看見農民工就捂住鼻子,這讓農民工很受不了,農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環境中。

二 武漢市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

在武漢市農民工的狀況究竟如何呢?為此我們就學校附近興建的夢湖水岸,清芷園等幾個建築工地進行了調查。

1.關於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交談的時候農民工在休息,不過可以看到他們的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工具。至於生活方面則比較的隨便,附近就有餐館,可以自己出去。建築單位也沒過多幹預,一切交給工頭,他們就住在臨時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着農民工的笑臉會讓你相信如果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對生活的不滿。但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不太滿意的是他們的衞生條件,沒有衞生間,有時在附近的公廁,有時就用方便袋解決。這樣的條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傳播,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農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個人衞生。這是需要建築單位和政府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關於農民工職業培訓方面

我們走進工地的時候,夢湖水岸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開始的裝修。不遠處的樓盤也正在建設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宏偉,我們數一下最高的都20多層。很難相信就是眼下這些受歧視的農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深深的憂慮,這樣的建築又質量保證嗎?這些農民工進行過必要的培訓沒有?一個年長點的農民工告訴我們,一切都按照指揮在進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出賣體力換來的是不理解和責任,這是不公平的,這本身不是農民工的錯,他們付出的和應盡的責任明顯不成比例。所以農民工的培訓對於越發進步的建築業非常有必要。

3.關於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範用工、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基本條件。但是據我們的瞭解,一個建築單位羣體都是從一個村裏一起出來的,一起跟工頭。這是很多最後出現問題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許多工資被工頭攜走,但是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工資的分發,工傷賠償等也要求勞動合同。

4.關於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勞動法對社保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中國的很多不正規的企業這點做的不夠好。當我們問起社會保險這方面的時候,有人搖頭,有的直接跟我們説,出來做活也不是幹很久,不如現在多拿點錢。社會保險在農民工眼中始終是虛幻的東西。但這就為一些工傷事故,醫療保險問題的解決造成難題了,沒有保險,建築公司和工頭都有話説。結果倒黴的還是農民工自己。

5.關於農民工工資

其實我們調查的農民工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工錢是和工頭一起給的,大家都是工頭介紹一起來的,看來都很放心。並且每天工資50~60不等,每個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被調查的農民工沒抱怨工資,這點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於談到有沒有拖欠工資的時候,農民工都搖頭,好像現在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們提到農村免税這項政策,問他們有沒有想過回到農村,有個民工説,還沒想那麼多,目前的工資還算可以,沒想很遠。

三 對於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農民工問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如何正視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一件十分複雜和困難的過程,解決這一難題從根本上講,要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具體來説,現階段要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從農民工本身來看,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素質。

(1)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職業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維權意識,學法懂法,最終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 提高文化素質,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有利於安全工作,學一些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城市生活,改變別人對農民工的偏見。

(4)“五個珍愛”是針對當前農民工而提出的一個新名詞,所以農民工要從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時間,珍愛權利,珍愛團結做起,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才不是夢。

2.從政府方面來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進相關的法律政策。

首先,擴展就業崗位。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力吸納就業人員,同時加快發展中小城鎮的建設,逐步解除城鄉兩立的户籍制度。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緩衝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其次,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護農民工,維護其正當權利;另一方面對侵害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懲罰。可以對《勞動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加有關農民工的內容。

再次,健全勞動力市場。整治非法建築用工市場,以及黑中介,以便農民工通過合法程序與建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徹底剷除“包工頭”這一中間環節,規範勞動力市場。

最後,提高農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推選農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講出農民工的心聲,又能使農民工逐步融入社會,也有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

3.從整個社會層次來看,以下各方面應加強。

(1)法律援助機構。大部分農民工面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或者選擇沉默,這是社會的悲哀;或者選擇暴力手段,這是法律的悲哀。一個完全的法制社會,法律不僅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會上應該存在一些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諮詢,投訴和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

(2)媒體。媒體應關注弱勢羣體,關注農民工。再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人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媒體對農民工的關注一方面是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分農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築公司。要主動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主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積極指引農民工接受社會保險的的重要性。免費提供農民工的職前培訓,也保障了建築公司的質量。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民工的勞動安全。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特別是衞生條件也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工會組織。這一點尤為重要。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工會,由能代表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本身組建,也可進行適當的組織領導,成立能夠真正維護農民工權利的非官方工會組織。通過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保持農民工隊伍的穩定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民工問題要隨着經濟的發展慢慢解決,對於我們大學生要體察到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體恤農民工。通過調查瞭解了許多農民工問題靠現行的勞動法,不能找到根據。勞動法還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結合勞動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瞭解勞務市場的基本情況也有助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不至於太盲目而受別人誤導。

我們學校很多大學生的父母也是農民工,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這是不對的。這次實踐給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學習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的結果,相信這才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農民工問題任重道遠,但是還是要慢慢的來的!

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2篇】2022年9月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3篇】關於農民工維權的實踐報告

xx級工管一班 王玄業

xx年1月,經過網上查詢,我找到了一份車間臨時工兼職工作.招聘企業為蘇州亞旗有限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其給出的待遇是每小時10元,每天外加路費補助10元,粗算下來,一天加班工作12個小時,一個寒假大概能賺2500元左右,按照國家規定,再加上春節假期補助,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然而當經歷了一切之後,事實絕非如此簡單,廣大農民工的血汗錢就那樣被他們毫無理由的剝削了.

亞旗是一家勞務外包公司,專門承接電子類產品的生產工作.其目前的主要合作對象是三星顯示器.只是提交了身份證複印件之後,我和同來的幾個老鄉就被錄用了,當時我一再要求公司和我們簽署勞務合同,然而卻無人搭理.在等待了幾個小時之後,我們被帶到了工廠上夜班,就這樣,在一天的等待中,我們開始了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顯示器包裝,把一枚枚從流水線上輸送過來的產品整齊的包裝入箱.面對流水線生產,所有的工人如同機器一般,在被做了精密的分工之後,永遠都是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無限的重複着一個過程.車間裏只有機器的轟鳴,能看到的永遠是工人們毫不停歇的忙碌和組長監工來回巡視的身影.每天,所有的人都是在12個小時的忙碌中度過,生活似乎一下子變得只有那幾個簡單機械的動作.

雖然工作很累很枯燥,但是想到還不錯的工資待遇,大家都默默堅持着.可是,一切的辛勞和付出,換回的卻是敲詐和欺騙.因為開學的緣故,我在2月17號辭掉了工作,同去的幾個老鄉繼續留在那裏工作一直到3月8號.按照當初的協議,他們本應拿到5000左右的薪水,然而,當工資結算以後,他們只得到3800多元.打電話到公司詢問,職員推説不知,主事者又説此事不歸自己管理,就這麼你推我阻的搪塞着一切.就這樣,辛苦了一個多月的血汗錢被莫名的剝削了.

在我們工作期間,又陸陸續續的進來了好多臨時工,他們都是通過中介進來的.中介給他們的待遇是一天工作12個小時80元,相比於我們,他們就這麼每天每人又被中介剋扣了40元.勞動力,就這麼被一隻只黑手壓榨剝削着.

一切只是一個縮影.那麼,該如何來維護廣大農民工的權益呢?我認為應着重做好以下幾點:

1. 國家應加強和完善勞務立法.農民工維權,當以法為先鋒。只有立法為民,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還“法”之正義,才能維民之權益,才能報國之發展。中國的勞務發規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無法完全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所以立法工作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現狀。國家可以考慮針對我國目前的農民羣體出台相關法律。

2. 加強法律意識的宣傳和培養。只有人們有法律意識,法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應着重於廣大人民的法律意識的培養。不僅要培養執法人員的法律精神,更要培養廣大農民工的依法維權意識。大部分農民工都缺乏文化,所以其法律意識極其淡薄,那麼依法維權就更無從談起。只有讓其懂法才能用法。其次也要改變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轉變其對農民工的印象,做到真正的執法為公。

3.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組建專門部門對外出民工進行培訓,並建立聯繫,可以作為民工維權代表,集體代理民工維權事件,真正做到人民政府為人民。

【第4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農民工留守兒童心理情況的調查

走訪留守兒童——關於農民工留守兒童心理情況的調查

摘要: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個羣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智慧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作為子女的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成為兒童中的一個特殊羣體——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即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16歲以下(包括16歲)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父母親其中一方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正文: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留守兒童羣體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頻頻引起社會各界側目,讓人們覺得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據資料顯示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獲得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教育,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為此,應學校號召,為了正確認識國情、深入瞭解社會、提高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借暑假機會進行社會實踐,由於家住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較多,本着學校要求的“就近原則”,他們留守在家的子女自然而然地成為我此次社會實踐的對象。經過幾天時間的構思、收集整理資料、制定調查問卷等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後,帶着一份好奇和幾許期待踏上了漫長的家訪之路,在有關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們的熱情幫助和極力配合下,我走訪了我村共28個組(據村委介紹我村除去統徵人口目前總共28個組)的社員,對符合條件的目前未外出的留守兒童(因為有幾位家長已帶着孩子外出,家中空無一人)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共收集到50份有效調查問卷(附後),並獲得了一系列數據和一些情況。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調查日期,有8位孩子的父親外出務工、4位孩子的母親外出務工、39位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其中包括父母離異者)。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由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並且大多數都是在嬰幼兒期或者還屬學齡前兒童時都已離開父母温暖的懷抱,跟隨年邁的老人一起生活。另外雖然有部分幸運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親自照顧,但是由於不能同時擁有父母雙重的愛,心中難免不舒坦,再加上外出的家長在外打工所持續的時間不等,短的至少已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最長的已有長達16年之久。家訪過程中,我還了解到部分家長由於心繫賺錢,已持續有好幾年不曾回家探望家中的兒女。讓原本就渴望他們關愛的孩子們一次次的化希望與盼望為失望,一次次的由興奮與激動變為深感無助,一次次的覺得他們的父母已然不再愛他們、已然將他們深深遺忘。讓那幼小的心靈倍受打擊,留下無言的傷痛,並且傷痛在無形中擴散,擴散得肆無忌憚!再看到同齡夥伴可以無憂無慮地同時擁有父母親雙重的關愛,可以時刻承歡父母膝下,那早就傷痕累累的小小心靈難免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孩子日常行為粗暴蠻橫、髒話連篇、易於發怒、脾氣多而暴躁、易衝動、怒則打人摔東西;有的孩子故意與家長逆反或者經常沉默寡言、不合羣、膽小,敷衍了事、馬馬虎虎;有的孩子由於渴望更多的關愛,喜歡藉故向別人撒嬌,以期獲得更多的關注;有的孩子由於年齡太小就離開父母或不得不與其中一方分離,誤以為是他們不愛自己,於是在家中就一味的對家長撒謊,藉故索要更多的物質和金錢、鋪張浪費,或者貪玩厭學、學習成績一度較差以此來報復那離他們而去的父母……孩子們的表現千奇百怪、不勝枚舉,無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社會、向父母控訴着自己孤獨無助和對父母雙重呵護的渴望!

也許你會認為他們的表現很令人心寒,辜負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但換個角度試想:他們有這些表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何原因造成了他們的叛逆呢?是缺失了父母的雙重的愛,是社會對他們的關心不夠,是命運對他們不公,導致他們淪為受人“歧視”的農村留守兒童,導致他們從小就遠離父母的教育和憐愛。

據此次家訪瞭解,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的家庭,留守在農村家裏的不是年老體弱的老者,就是文化水平很低無法擔負起管理教育孩子責任婦孺。不少老人溺愛孩子,親友疏於管理,婦孺不懂言傳身教,身心正值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卻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氛圍,長期處於無人管束的狀態。這類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出現上述那些表現也是必然的,他們不合羣的孤僻性格正是缺乏關愛、自尊受損的最有力的表現,他們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氣是老人一味溺愛的最好見證。這一切不都是因為缺少了適當的教育以及監護人對孩子適時管理所造成的嗎?

留守兒童在生活、學業、人格等方面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問題顯示了他們的基本權利和要求得不到滿足。這不僅涉及到農民工的切身利益,更嚴重的影響到我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直接制約着我國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進程,尤其不利於社會穩定和公正、和諧社會的實現,亟需社會共同的關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決。

由於我曾經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對於他們的心情我相當理解。記得當時迫於生計,在我五歲那年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把我留給年邁的爺爺照顧。爸爸媽媽在家時,我寫作業遇到了難題,可以問他們,然而他們離開後,作業上遇到問題問爺爺,他根本不懂,我只好空着,等到第二天到校問老師,雖然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雖然老師很關心我,但是在生活上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衣服經常是分不出顏色———髒兮兮的,不是我太調皮不愛乾淨,而是爺爺忙於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我的生活,而自己又太小,沒有能力自己洗;感情上,也是無所依靠,時常因為別人的幾句嘲笑而在夜裏暗自抽泣。那時的我多麼希望父母能在身邊啊,就算沒有肉吃、沒有新衣,我也很滿足很快樂……如今走訪過這麼多孩子,經過和他們聊天發覺他們此時的心情和我當初的相差無幾,而他們的父母為了“錢途”毅然選擇背井離鄉、毅然選擇將他們“拋棄”在家鄉,給予他們的就只有每月按時寄回的零用錢和偶爾的一次回家探視。試問如果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如此,那我們的下一代還有希望嗎?我國的明天將如何呢?社會的穩定、公正、和諧還真的指日可待麼?

面對“祖國花朵”的上述一系列情況,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是否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走訪他們的監護人,帶給他們適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走訪他們就讀的學校,給予他們一定的關懷,帶給他們一些書本、文具等物品,也帶給他們知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帶給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努力奮鬥,同時也把他們的堅強與微笑帶回我們的校園;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社會責任感,對那些留守在農村的兒童的成長多一份關心,努力保護好中國的“脈搏”以促進華夏民族的不斷髮展!

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走訪了這些留守兒童及其“代理家長”,感覺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暗自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決不讓自己的子代成為留守兒童,同時也為回報社會對我們留守兒童的關愛之情!

在此,我衷心地感謝村的相關領導人的支持與指導,感謝全村廣大社員的熱情幫助與積極配合,祝願您們生活愉悦、閤家歡樂!

【第5篇】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一、社會功用性

支教活動的對象一般都是農民工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由於和外界的接觸比較的少,大多數的孩子甚至可以説和外界毫無聯繫。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瞭解近乎為零。他們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極其有限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一般在這些學校師資有限。

2、教育資源相當缺乏。

以我們本次支教的學校——前章村國小為例,這所學校共有老師12人。

這些老師平時給同學們傳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一般都是要考試的語文、數學、英語之類。但這所國小是文藝特長學校——民間花會藝術團體,在這個方面我們就更有發揮特長的機會了。

正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這裏的孩子無法像城裏的孩子一樣接觸到這些現代人必備的知識,所以他們才迫切地需要一些能給他們開啟眼界和心靈窗户的人。

作為大學生承當起這個義務是義不容辭的。第一,我們的大學生經受過高等教育,素質高、眼界寬,他們有能力去擔當這個義務。第二,我們的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經歷過不同的人生,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認識比較全面和客觀。他們能夠更生動地引導偏遠山區的中國小生們去認識這個世界,去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二、自我歷練性

支教,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象牙塔”、“優樂園”中的大學生來説,不僅僅是一個付出的過程,更加是一個收穫的過程。

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沒有吃過什麼苦,尤其是來自城裏的學生,從小養尊處優,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練。在大學,高分低能的學生有一大把。他們在國中高中時期幾乎沒有離開過父母,因此缺乏生活自立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去歷練、去鍛造。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僅是具有社會功用性的,它還具有對大學生的歷練性。支教,不是意味着登上五尺講台就足夠了,而是意味着要去跋山涉水,要去四處家訪。不僅僅是去與孩子接觸,更要去與他們的家庭接觸,要與他們的父母接觸。這對我們大學生的體力、耐力、毅力、社會交際能力、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等都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鍛鍊。

另外,同學們一起活動對於增強一個人的團隊意識是相當有意義的。團隊意識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企業將團隊意識比作成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團隊意識上去了,企業就會逐步走向成功,反之,企業就面臨着死亡的危險。對於即將走向社會,走向各個企業的大學生來説,團隊意識是迫切需要提高的!支教則為我們的大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鍛鍊的平台。通過支教,同學們一起探討教學的方法,一起走訪學生家長等等,這些體驗對於從來都沒有出過校門的大學生來説意義非凡。這也將是他們人生當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1、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從小處做孩子們的楷模。大學生的衣着打扮、言行舉止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我們下去是去為人師表的。我們的衣着儀表、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將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將在無意識當中給孩子們起了榜樣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健康、青春、文明、禮貌、儒雅的精神面貌去面對他們,和他們相處。

2、以傳授人生知識為主,以傳授課本知識為輔。這是由我們支教的時間短所決定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最多能做到哪些?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我們活動期間也存在着這樣一個分歧:有些同學説應當給孩子去多上些新課,有些則説要給他們多多地複習以前他們沒有學習好的知識。而我認為,無論是上新課也好,複習舊的知識也好,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試想,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即使我們二十四小時不挺得給他們上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又能給他們講多少呢?他們又能接受多少呢?短時間要改變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可能。但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卻並非不可能!

小朋友的世界潔白得像一張紙,尤其是農民工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更是純淨得一塵不染。那麼,落在這張紙上的第一筆對他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就是説啟蒙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從廣義上來説,整個國小階段都是孩子們的啟蒙教育階段。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我們的每天短短的支教活動對孩子們的影響。因為它是非常規的教育、新穎,所以孩子們會感興趣。因為它時間短、特殊,所以孩子們會記憶猶新。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名人學習和奮鬥的故事,也許他會記住一輩子。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中華美德的典範,也許他會銘記一生。

所以,我們支教時應當將工作的重點放到對學生們的思想引導上。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世界觀。要端正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引導他們從被動到主動學習。我想,要做到這些,你單純地給他們講多少的習題,分析多少的古詩,教多少的英語單詞是不行的!也創造不出40分鐘時間的最大價值和真正價值。

3、寓教於樂,建立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

互動的教學方式在現在是比較提倡的,它一改了以往的“填鴨”似的教學形式,而採用了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的“老師走下講台講課”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性和積極性。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的普及在農村國小是不容樂觀了。大學生支教“時間短”這一特點就決定了我們要採取一種更加新穎的方法去開展工作,因為我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們接受我們。所以,我們本次的下鄉支教所採取的就是這樣的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並且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第一個創新就是稱呼的改變。我們要求小朋友們一律稱呼我們為“哥哥”、“姐姐”。比如,教朗誦的小美姐姐、小利姐姐、文超哥哥,教英語的小燕姐姐,教美術的玲姐姐等等諸如此類稱呼。稱呼改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孩子們很快得消除了他們對我們的陌生感,與我們打成一片了。

第二個創新是我們真正做到了走下講台。在教室外上體育課或許你見過,但在教室外上語文課、英語課你肯定沒有見過吧?我們這次就大膽得嘗試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把朗誦輔導也搬出了教室。不但如此,我們還採用了玩遊戲、講故事、記卡片等方式與之相結合。這種嘗試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將孩子們和我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二是快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6篇】農民工問題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通過寒假時間,筆者對農民工這一問題作了一些較深入的調查,因這次是自己深入農村,和那些各年齡的勞動者密切的交談,因此結果較實際。筆者的家在農村,這幾年每年暑假回去,發現家鄉的人越來越少了,據瞭解大部份都有進城打工了,因此造成人們所説的農村就剩下“703861”這種現象。不過筆者看現在甚至“38”這一人羣也所剩不多了。經常是很多户人家就剩下老人帶着些剛學走路的小孩了。

通過對那些外出打工的人羣的交談,發現一普通的問題就是,大部份的農民工從進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始打工的,農民能吃苦,肯出力,勤奮進取,任勞任怨且廉價。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個行業,各條戰線,都有農民工在勞動。現在的礦山,建築工地,真正第一線工作的80%—90%是農民工。舉凡城市裏最累、最苦、最髒、最險的工作大多是農民工在默默地幹。農民工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然而現實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農民這個特殊的羣體,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到農民的貢獻是在工作環境很不正常,各方面條件很不利的情況現做出來的。

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我國實行城鄉分治的管理制度。這種一國兩策的格局,至今並沒有根本改革,雖然農民進城了,在城裏的二三產業工作了,但農民的户籍仍是農業户口,農民的身份沒有變,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出去賺錢,捎回養家餬口。然而許多農民外出打工了,但過年回來家裏仍是連過年的錢也很難拿出。咎其原因,據幾個農民工説他們雖然是每天都在辛苦地勞動,但是工資卻很低,即便是省着點花也攢不到什麼錢,加之許多黑心的老闆隨意苛扣他們的工資,因此也就只能是混混自已的嘴巴。

通過對農村熟悉的瞭解,我還發現個極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家長吸在外打工,卻户口仍只能是自已老家的,因此一家人在外也只能是暫住居民,所以很難讓自已的小孩進城裏學習,也就只好扔在鄉下隨他們發展了,這就造成大批人沒念完國中就回家了。這樣下去,農民問題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嚴重了。

“農民工”是個新概念,是中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的家業勞動力轉到工廠成為工人。通常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八十年代中期,經濟體制改革擴展到城市,城裏的二三產業大步發展,二三產業需要勞動力,於是“離土又離鄉,進廠又進城”的農民工大量湧現。據農業部、勞動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估計,二00二年離土離鄉的農民工約為九千四百六十萬。近幾年國有企業改革,結構優化,大約已有三千萬人下崗。據有關調查表明,有些企業把城鎮户籍的職工精簡了,因工作還需要,找農民工來替補。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這些企業不僅在搞“減員增效”,而且也在搞“換員增效”。這種趨勢還在發展。農民工已經是我國工人階級的主力軍。農民工進城打工,有利於溝通城鄉關係,調整城鄉社會結構,緩解農村勞動力過剩的矛盾,增加農民收入。我國人多地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農業勞動力大量過剩。農民工進城打工,使他們有了出路,也得到一定的收入,然而我們許多不健全的體制或是以前的不夠重視,使之出現如今困攏的農民工問題。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農民工問題表面看是要解決保護粗心工的合法權益,消除在就業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給予農民工應有的國民待遇等問題,其實質上是我們國家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工人階級隊伍,構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階層結構,是建設一個城鄉一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是維持目前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結構的問題。

針對農民工問題,我們國家也逐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實施的關於解決農民工工資歷拖欠問題,這一措施見效頗明顯,為許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能高高興興地領到工資歷回家過,解決了原來那種辛辛苦苦地工作,到頭來卻領不到一分錢的現象。另外,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在開展的“再就業培訓”,它為許多農民工能學到一技之長,能使他們成為有一定素質的打工仔。

除這些外,我想我有些自己的建議:

第一,現行的户籍制度,是把公民分為農業户口和非農民業户口兩類,實際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既不科學,也不合理。許多問題由此發出來,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要統籌城鄉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問題,就是涉及到人口流動,遷徙等全局性問題,必須由國家審度勢,做出決策,在全國實行,才能解決。

第二,農民工問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已有十多年曆史,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問題,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這不僅涉及到上億農民工的切身利益,且關係到用工單位、用工城市有關部門和城市居民的利益,改革的難度很大。有的城市,有的單位和企業,認為現行這一套很好,農民工價廉物美,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並不想改,所以此項改革要靠政府,從國家的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來推行。要制定一套解決這個問題的總體規劃,出台若干政策和措施。可選若干城市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在全國實施。

【第7篇】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

很多大學生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或是根本沒參加過,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也像是走過場一樣,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很不對的,我相信我會做的比他們好,我會走上社會,體驗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學到自己的東西。我決定要和幾個同學一起,體驗一下農民工的問題。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實踐勞動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小組對武漢市的部分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合勞動法所講的知識作出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 目前建築業農民工的處境

先看有關資料:目前,我國建築業農民工隊伍約4000萬人,佔全國農民工總數的30%以上,佔建築業一線人員的90%以上。主要來自我國建築業大省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年齡一般在18~50歲之間,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佔60%以上;具有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約佔60%以上。由於他們文化素質低、組織程度差,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合法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説明了全國範圍內的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房地產建築業的過熱對城市來説是高樓和高不可及的房價,但對廣大的農民工來説,是就業機會,是他們進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不斷曝光,農民工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農民工權益受侵害,另一方面農民工成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在城市裏農民工到處受歧視。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農民工,他們被認為是素質低,骯髒和罪惡的羣體,比如在公交車上看見農民工就捂住鼻子,這讓農民工很受不了,農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環境中。

二 武漢市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

在武漢市農民工的狀況究竟如何呢?為此我們就學校附近興建的夢湖水岸,清芷園等幾個建築工地進行了調查。

1.關於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交談的時候農民工在休息,不過可以看到他們的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工具。至於生活方面則比較的隨便,附近就有餐館,可以自己出去。建築單位也沒過多幹預,一切交給工頭,他們就住在臨時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着農民工的笑臉會讓你相信如果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對生活的不滿。但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不太滿意的是他們的衞生條件,沒有衞生間,有時在附近的公廁,有時就用方便袋解決。這樣的條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傳播,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農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個人衞生。這是需要建築單位和政府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關於農民工職業培訓方面

我們走進工地的時候,夢湖水岸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開始的裝修。不遠處的樓盤也正在建設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宏偉,我們數一下最高的都20多層。很難相信就是眼下這些受歧視的農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深深的憂慮,這樣的建築又質量保證嗎?這些農民工進行過必要的培訓沒有?一個年長點的農民工告訴我們,一切都按照指揮在進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出賣體力換來的是不理解和責任,這是不公平的,這本身不是農民工的錯,他們付出的和應盡的責任明顯不成比例。所以農民工的培訓對於越發進步的建築業非常有必要。

3.關於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範用工、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基本條件。但是據我們的瞭解,一個建築單位羣體都是從一個村裏一起出來的,一起跟工頭。這是很多最後出現問題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許多工資被工頭攜走,但是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工資的分發,工傷賠償等也要求勞動合同。

4.關於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勞動法對社保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中國的很多不正規的企業這點做的不夠好。當我們問起社會保險這方面的時候,有人搖頭,有的直接跟我們説,出來做活也不是幹很久,不如現在多拿點錢。社會保險在農民工眼中始終是虛幻的東西。但這就為一些工傷事故,醫療保險問題的解決造成難題了,沒有保險,建築公司和工頭都有話説。結果倒黴的還是農民工自己。

5.關於農民工工資

其實我們調查的農民工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工錢是和工頭一起給的,大家都是工頭介紹一起來的,看來都很放心。並且每天工資50~60不等,每個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被調查的農民工沒抱怨工資,這點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於談到有沒有拖欠工資的時候,農民工都搖頭,好像現在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們提到農村免税這項政策,問他們有沒有想過回到農村,有個民工説,還沒想那麼多,目前的工資還算可以,沒想很遠。

三 對於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農民工問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如何正視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一件十分複雜和困難的過程,解決這一難題從根本上講,要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具體來説,現階段要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從農民工本身來看,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素質。

(1)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職業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維權意識,學法懂法,最終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 提高文化素質,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有利於安全工作,學一些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城市生活,改變別人對農民工的偏見。

(4)“五個珍愛”是針對當前農民工而提出的一個新名詞,所以農民工要從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時間,珍愛權利,珍愛團結做起,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才不是夢。

2.從政府方面來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進相關的法律政策。

首先,擴展就業崗位。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力吸納就業人員,同時加快發展中小城鎮的建設,逐步解除城鄉兩立的户籍制度。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緩衝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其次,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護農民工,維護其正當權利;另一方面對侵害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懲罰。可以對《勞動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加有關農民工的內容。

再次,健全勞動力市場。整治非法建築用工市場,以及黑中介,以便農民工通過合法程序與建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徹底剷除“包工頭”這一中間環節,規範勞動力市場。

最後,提高農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推選農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講出農民工的心聲,又能使農民工逐步融入社會,也有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

3.從整個社會層次來看,以下各方面應加強。

(1)法律援助機構。大部分農民工面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或者選擇沉默,這是社會的悲哀;或者選擇暴力手段,這是法律的悲哀。一個完全的法制社會,法律不僅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會上應該存在一些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諮詢,投訴和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

(2)媒體。媒體應關注弱勢羣體,關注農民工。再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人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媒體對農民工的關注一方面是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分農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築公司。要主動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主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積極指引農民工接受社會保險的的重要性。免費提供農民工的職前培訓,也保障了建築公司的質量。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民工的勞動安全。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特別是衞生條件也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工會組織。這一點尤為重要。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工會,由能代表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本身組建,也可進行適當的組織領導,成立能夠真正維護農民工權利的非官方工會組織。通過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保持農民工隊伍的穩定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民工問題要隨着經濟的發展慢慢解決,對於我們大學生要體察到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體恤農民工。通過調查瞭解了許多農民工問題靠現行的勞動法,不能找到根據。勞動法還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結合勞動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瞭解勞務市場的基本情況也有助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不至於太盲目而受別人誤導。

我們學校很多大學生的父母也是農民工,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這是不對的。這次實踐給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學習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的結果,相信這才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農民工問題任重道遠,但是還是要慢慢的來的!

【第8篇】2022暑假關於農民工維權的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xx級工管一班 王玄業

xx年1月,經過網上查詢,我找到了一份車間臨時工兼職工作.招聘企業為蘇州亞旗有限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其給出的待遇是每小時10元,每天外加路費補助10元,粗算下來,一天加班工作12個小時,一個寒假大概能賺2500元左右,按照國家規定,再加上春節假期補助,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然而當經歷了一切之後,事實絕非如此簡單,廣大農民工的血汗錢就那樣被他們毫無理由的剝削了.

亞旗是一家勞務外包公司,專門承接電子類產品的生產工作.其目前的主要合作對象是三星顯示器.只是提交了身份證複印件之後,我和同來的幾個老鄉就被錄用了,當時我一再要求公司和我們簽署勞務合同,然而卻無人搭理.在等待了幾個小時之後,我們被帶到了工廠上夜班,就這樣,在一天的等待中,我們開始了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顯示器包裝,把一枚枚從流水線上輸送過來的產品整齊的包裝入箱.面對流水線生產,所有的工人如同機器一般,在被做了精密的分工之後,永遠都是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無限的重複着一個過程.車間裏只有機器的轟鳴,能看到的永遠是工人們毫不停歇的忙碌和組長監工來回巡視的身影.每天,所有的人都是在12個小時的忙碌中度過,生活似乎一下子變得只有那幾個簡單機械的動作.

雖然工作很累很枯燥,但是想到還不錯的工資待遇,大家都默默堅持着.可是,一切的辛勞和付出,換回的卻是敲詐和欺騙.因為開學的緣故,我在2月17號辭掉了工作,同去的幾個老鄉繼續留在那裏工作一直到3月8號.按照當初的協議,他們本應拿到5000左右的薪水,然而,當工資結算以後,他們只得到3800多元.打電話到公司詢問,職員推説不知,主事者又説此事不歸自己管理,就這麼你推我阻的搪塞着一切.就這樣,辛苦了一個多月的血汗錢被莫名的剝削了.

在我們工作期間,又陸陸續續的進來了好多臨時工,他們都是通過中介進來的.中介給他們的待遇是一天工作12個小時80元,相比於我們,他們就這麼每天每人又被中介剋扣了40元.勞動力,就這麼被一隻只黑手壓榨剝削着.

一切只是一個縮影.那麼,該如何來維護廣大農民工的權益呢?我認為應着重做好以下幾點:

1. 國家應加強和完善勞務立法.農民工維權,當以法為先鋒。只有立法為民,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還“法”之正義,才能維民之權益,才能報國之發展。中國的勞務發規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無法完全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所以立法工作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現狀。國家可以考慮針對我國目前的農民羣體出台相關法律。

2. 加強法律意識的宣傳和培養。只有人們有法律意識,法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應着重於廣大人民的法律意識的培養。不僅要培養執法人員的法律精神,更要培養廣大農民工的依法維權意識。大部分農民工都缺乏文化,所以其法律意識極其淡薄,那麼依法維權就更無從談起。只有讓其懂法才能用法。其次也要改變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轉變其對農民工的印象,做到真正的執法為公。

3.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組建專門部門對外出民工進行培訓,並建立聯繫,可以作為民工維權代表,集體代理民工維權事件,真正做到人民政府為人民。

實習是每一個畢業生必經的一段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瞭解社會,鞏固知識,實習又是對每一位畢業生專業知識的一種檢驗,它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學不到的知識,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為我們真正走向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dhc選擇身邊的企業單位為對象,聯繫課上所學理論,採用實地考察跟蹤其物流全過程的方法,對武漢物流業發展現狀進行初步瞭解。培養實際調研能力, 嘗試檢驗所學知識,並從實際中進一步學習瞭解物流的內涵與外延。

我叫xx,是xx 年10月進入公司,在市場發展部是一名測繪員,由於工作需要現在調至熱源廠負責安全工作。下面我向大家做個人述職報告。回顧2年來的工作,我做到1、執行領導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及時完成工作。

這次學校組織的實習學習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但是我以100%的工作態度來對待,同時由於學習的心態來面對,而經歷了這次過程,我們感性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我將來的學習和研究方向的確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實習目的:印刷機結構認識、常用工具的使用、拆裝印版、拆裝橡皮布、注意印刷事項和印刷機的保養等。 二、實習內容作為技術人員實習是不課缺少的部分,在實習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去了我們學校的實習工廠,説明的是我們學校是校辦企業…

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

寒假一轉眼就過去了,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裏我體會到很多,感受也很深。通過這個寒假的社會實踐使我從內心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和光榮。由於經濟原因我家在xx年在本村開了一家商店。

屈指一算,我已經來到華信集團三個月了,在這三個月裏我經歷了自己在職場上太多的第一次,這些記憶會深深的紮根在我的腦海裏,歷久彌新公司的硬件設施絕對沒得説,公司給每一位員工創造了令人心情愉快的工作環境,各種辦公設施一應俱全,…

【第9篇】2022年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10篇】暑期實踐活動報告——關愛農民工子女

7月29日—8月2日,我們在温州市龍灣區沙城三小——龍灣區第一新公民學校進行了為期5天的暑期實踐活動。在這5天裏,我們進行了對家長家訪,調查問卷,上課做遊戲,温州大學之行等活動。

第一天,我們的火車之旅在凌晨的時候結束。來到學校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衞生,為下午的座談會做準備。學校的會議室時由各界社會人士捐錢籌建的,是學校裏面最好的地方,可是由於漏水,會議室很髒。我們二話不説馬上去整理了。下午的桌談會不算很成功,但進行的十分順利。大家都在認真聽着校長激情澎湃的解説,讓大家瞭解了很多有關沙城三小的情況,為我們後期的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唯一的遺憾是,沙城鎮任命政府對於我們這次的活動也十分關注,但由於公務繁忙,未能出席這次的座談會。

第二天的活動是家訪,做問卷,收集外來務工人員提出的對於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在接着的兩天裏面,我們與孩子們一起度過。給他們講授天文知識,颱風知識,還有結合學校之前舉辦的“世博月”活動,給孩子們講了世博會的起源於意義。我們積極的備課,孩子們認真積極的上課,我們十分滿足。看到他們的笑容,我們笑得十分幸福,疲勞也就忘之腦後了。

學校裏面還有像是機房,跆拳道舞蹈室房等,十分重視孩子的個性發展。據我們團隊的瞭解,學校也很重視培養孩子情感上的感恩。這所學校在社會的關注與幫助下,發展到了今天,離不開學校老師的努力,在這裏感謝學校的所有老師。

最後我們的活動不是很成功,因為最後一天的幾多不順利,我們隊員感到十分愧疚。事先的考察,瞭解到温州大學的一些社團組織經常來沙城三小開展支教活動。於是我們帶孩子去參觀温州大學。這次活動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激起他們對大學的憧憬與追求美好未來的動力,在車上我們和他們一起唱歌,我們教他們唱我們剛學到的軍歌—《軍中綠花》,聽着他們稚氣的聲音,我感覺很温馨,但令所有人遺憾的是,由於天氣實在過於炎熱與其他原因,我們並沒能像策劃中的那樣完美的完成温州大學之旅,這也是我們實踐中的不很成功之處。如果有機會,我們會做的更好。

在這個暑期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阻礙,但我們都盡力去解決了,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幫助。雖然最後我們還是覺得這次暑期實踐活動還沒有得到我們預期的成果,但也有不小的收穫。我們每個人都從中學到了許多,更和小朋友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希望我們這次暑期時間活動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社會關注,讓他們的學習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第11篇】暑期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心理現狀的調研實踐報告

新生代農民工現已逐步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主力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力量。本報告中,新生代農民工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户籍人口。

xx區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

1、新生代農民工的隊伍日益壯大,逐步成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據xx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xx區的常住人口有80餘萬,其中外來人口占常住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其中的新生代農民工佔外來務工人員的60%。計算後約為12萬。作為一個工業強區,新生代農民工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的特徵越來越凸顯出來。

2、新生代農民工的年齡普遍在20歲剛出頭。

3、新生代農民工中多數都是未婚。

在xx區接受調研的這部分新生代農民工中,高達將近80%的人都是未婚的。而據國務院研究室在xx年發佈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80%以上的人都是已婚的。這兩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發: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一個未婚羣體。這意味着這一部分人要在他們打工的過程中解決結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

4、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上一代農民工要高。但普遍也只有國中學歷

我小組成員在對xx區xx鎮的部分新生代農民工進行調查時,隨機對他們的學歷進行了詢問。在詢問的過程中,我們得知他們大多都只有國中學歷,很多人都在國中畢業以後就外出打工。也有部分是在高中或中專畢業以後外出打工的。甚至也有部分人是在國中還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的。

5、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普遍增強,但人存在很多缺陷。

【第12篇】農民工法律援助社會實踐報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年少輕狂的我們,有着意氣風發的激情,有着指點江山的鋭氣。年少就要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輕狂就能忍得住大社會的磨練。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通過實習,我在專業領域獲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兩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見過大量勞動爭議與勞動糾紛的案件,一些案件還是我去立案的,甚至有些從立案到結案的過程中,我還承擔着具體案卷整理工作,仔細研讀卷宗,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專業的律師討論,並向其請教,這使我不僅對現實生活中的勞動關係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對勞動法律知識的加深,更重要的是還擴展了知識面,瞭解了許多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辦案程序,另外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生活哲理,那是從書本上難以學不到的。勞動關係是一門社會性的學科,對它的把握卻離不開社會經驗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豐富專業知識,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畢業後能真正融入社會,在暑假期間,我去到了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始了我的暑假社會實踐之旅。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由於我的專業知識還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幫忙接待和登記前來諮詢、尋求法律援助的人;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法院立案;整理文件、訂卷;寫各種法律文書、報告;跟隨時福茂律師學習處理勞動關係的技巧、旁聽各種案件的庭審;處理一些簡單的案件等等,從7月19日到8月26日,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天的時間,但是收穫確實不可估量的,就像我剛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時,時福茂律師跟我説的:“在我們這裏你每天都能看到各種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確實是這樣,這裏每天都能接到勞動領域各種案由的案件,比如説:拖欠工資,社會保險問題,勞動合同問題,工傷賠償問題等等。曾今呆在象牙塔裏的我們,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對社會了解得過於膚淺,對什麼問題都是“想當然”的想法,令我更驚訝的是,在祖國的首都,天子腳下,也會有那麼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那些辛勤勞作的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屢受損害,農民工問題仍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一大瓶頸。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有太多的記憶刻骨銘心,從中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里不可能學到的東西,我對勞動領域的瞭解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深入到了現實中,我不再是呆在象牙塔裏的孩子,歎似水流年,感紅顏白髮,我學會了生活在現實中,關心身邊的事,關心弱勢羣體,更深層次的瞭解了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疾苦;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的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不在委曲求全,默默承忍受,而是採取走法律程序來維權。一個月對於我們的實習來説的確太短,但是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卻收穫了很多很多。

一、大部分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顯着增強。

在還未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實習時,猜想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所謂天子腳下,應該不會有很多勞動糾紛案件需要處理。在致誠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工作也僅僅只是在辦公室翻翻報紙,看看法條而已。等真正到了辦公室的那天,才發現原來在辦公室的律師每天都會有忙不完的工作,有很多的案件需要辦理,每個人手裏可能同時辦理着一二十個案子,很多案件都有着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

每天從早上到下午的實習,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這些農民工同志或諮詢自己親人朋友發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並尋求法律援助,或詢問自己案件的辦案進程,提供案件線索、證據等。有些甚至是羣體案件,關乎一百多個人的案件,在這一個多月裏,有關工傷、勞動爭議、勞動糾紛、意外事故的賠償案件不計其數,而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一直在持續,在世人的眼中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是不高的,這些農民工中也不乏年過半百的老年人,他們能找到這個法律援助單位,能採用走法律程序來維權,至少説明他們已經認可了法律是一種強有力的維權手段。每天接待這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自己不能給他們提供很多的法律上或者現實中的幫助,但是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已經能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憑着一股子蠻勁去企業,去有關機構,單位去鬧,採用各種暴力手段拼個你死我活。不管是從辦理的案件的數量,還是從羣眾的思想變化來説,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在不斷提高。當然,從與他們的交流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生活和工作上的無奈,無助,無可奈何,雖然改變中國農民工這種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絕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但是我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當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勞動領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企業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犧牲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這種行為是應痛加斥責的,也是一種違法,侵權行為。在實習中,我從各種案件中發現,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危機四伏,問題重重。

1、勞動合同等勞動爭議與糾紛問題。

勞動力供大於求,使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有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法制觀念淡薄,不遵守《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把自主用工變為'自由用工',想用誰就用誰,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自訂'土政策',濫用'試用期',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視勞動合同為一紙空文,強迫工人長期加班加點,拖欠、剋扣工人工資,拖欠或拒繳社會保險費等,很多企業要麼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要麼簽了也只是出於對法律的考慮,做做樣子,勞動合同文本在企業手中,而勞動者沒有,一旦事發,等到勞動者真正跟單位追究時,也是空口無憑,難以證明勞動關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雖然法律有相關規定,但是在現實的勞動關係中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企業都是為了商業利潤對勞動者敷衍了事,弄虛造假,因為他們認定現在競爭壓力那麼大,就業困難,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勞動者不會為了一顆樹而放棄整片森林,的確,很多勞動者,特別是很多農民工他們遠離家鄉,生活艱難,為生計四處奔波,能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即使明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更多的也是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想丟了工作,賠了夫人又折兵。另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無權無勢,而那些企業有錢又有關係,即使自己反抗,成功的機率也不大,正是因為這樣才助長了那些不法人士的氣焰,要徹底解決這一現狀不是光靠政府的政策、立法就可以的,更重要的還是要將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加強勞動者的普法教育,雖然現在他們的法律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待加強,讓他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時,要用法律武器給對方應有的法律上

的懲罰與教訓,而不是姑息養奸,任意放縱,更要讓其他的企業引以為鑑;要將法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用人單位當然責無旁貸,對他們更有必要加強法制教育,讓他們學法懂法,追求效率,但也應注重公平,在與勞動者雙贏中追求利潤才是長久之道,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必要條件。

2、工傷問題

一個多月的實習,見過了太多的工傷案件,感觸頗深。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設備陳舊,無安全措施,也未給職工上保險,工傷事故頻繁,職業病有增無減,使勞動者的身心受到傷害,很多的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受到傷害後,企業就會想方設法拖延,不承認工傷,經過調解,起訴、上訴,一審二審亦無結果,直到拖至超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最後不了了之,損失最大的還是付出辛勤勞動的勞動者。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上述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有責任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事故報告並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申請和報告,《條例》賦予受傷職工自行申請的權利,這是對工傷職工的保護。但是,由於《條例》沒有規定1年的申請時效是否可以中斷或延長,在各地的實施細則中,有些就明確規定,超過1年實效後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不予受理。但這種做法對於有些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來説,可能並不公平。如有些農民工不清楚申請工傷的時效規定,或者雖然知道卻因為病情嚴重、親屬不在身邊而無法及時申請,或者單位虛意承諾賠償實際上拖延時間、及至超過1年時效後又拒不承擔責任等等,在這些情況下,如果不允許受傷職工在超過1年申請時效後繼續申請工傷認定,他們所受的傷害只能由自己和家人承擔,這不僅對受傷職工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其根本沒有能力來治療疾病和延續生活,實際上就將本應由單位承擔的責任轉移給了社會,甚至會成為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工傷方面,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當允許延長,這將大大有利於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每年,煤礦事件都是頻發不止,死傷的勞動者又何止上百個,那些都是鮮活的生命,如果政府加強監督和查處力度,企業加強管理,注重更新設備,安全生產措施到位,遵守法律法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悲劇發生,但是至少是能減少類似的事故發生的。

3、小企業用工不規範,家政業勞動者無保障。

小企業濫用工的行為在當今的中國普遍存在,沒有勞動合同,工資低廉,加班加點不給加班費,甚至還拖欠勞動者工資,五險一金更是無從談起,另外家政行業的職工目前沒有納入勞動法管轄範圍,所以他們的權益更是沒有保障。他們的工資一般都未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工作時間也沒有固定,延長也沒有限制。其實,勞動領域的問題又何止於此呢?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又豈是隻言片語能夠詮釋清楚的。

三,針對問題,對症下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勞動領域之所以問題重重,不僅僅是企業與勞動者的問題,工會和政府也難以置身事外。政府角色存在錯位。作為政府,既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發展地方的經濟,增加税收和就業崗位;又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實現社會公平,以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持。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係的處理,將主要由勞動關係雙方運用市場機制來自行調整,而政府則通過勞動標準的制定和勞動爭議的處理來對這種運行加以宏觀調控,實行'主體自行協商、政府適時調整'。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較多地考慮對資本的吸引力,'低勞動力成本'成為一些地方招商引資的'法寶'。有的為了所謂的投資環境,對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規往往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廠商侵犯職工權益'開脱'。一些地區把'執政能力'簡化為gdp的增長能力,在各種經濟數據的背後存在着不和諧的一面,有些'明星企業'存在着明顯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個別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在權益遭到傷害時採取過激甚至非法手段,這固然是法律意識不足的表現,但也反映了這部分羣體對公共權力的不信任。這幾年來,中央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改善工作,但在一些地方貫徹落實還有較大差距。從這段時期的實習中,我看過很多以前的卷,近年來立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有上升的趨勢,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工傷待遇、社會保險、勞動合同簽定等已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爭議的焦點,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任務日顯緊迫。

此外,工會組織未發揮其應有職能。目前,多數工會工作也往往受制於經營者,工會活動缺少必要獨立性。在一些嚴重侵害職工權益的事件中,如工傷事故、隨意解除工人、超時加班、拖欠和剋扣工資等,很少看到工會在維權方面的作為。只以分散狀態存在的工人無力抗拒掌握較多資源的管理者,工人們缺少訴求的渠道,勞資關係無人協調,結果往往會導致矛盾激化。工會在協調勞動關係和維權中,又難免會與企業發生矛盾,因此造成工會幹部自身權益受侵犯的現象日益增多。相對於勞動關係的巨大變化,現有工會組織體制和傳統的工作方式顯得不適應,工會原本是勞動者權益的維護者,應該是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的,而在我國工會更多的是變成了中立者,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需要的不是一箇中立的工會,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維權使者。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為進一步減少勞動爭議,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要全力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各項工作,營造良好的勞動用工環境,努力開創勞動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強化溝通渠道,賦予員工充分自主權,實現雙贏管理。溝通是和構建諧勞動關係的重要基礎和有效方式,勞動者和企業之間是一種博弈,博弈論研究的重點就是人們的交互行為,而溝通就是交互行為。對於企業領導而言,溝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問題。應該充分賦予員工的自主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領導事必躬親,而是由管理者把一部分權力授予有能力的人,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工作。這樣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就會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並能夠形成有效的授權和責任機制,從而實現和諧管理,進而才會有和諧的勞動關係。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就要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就業是民生之本,致富之源。加強教育事業的建設,增強普法知識;加強監督管理,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大力宣傳貫徹《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為廣大求職者和用工單位進入勞動力市場公平競爭、自主擇業、自主用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實行免費就業指導、政策諮詢、用工申報、求職登記、就業准入、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社會保險接續等'一條龍'、'一站式'等服務;多多鼓勵創業,放寬門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統籌城鄉就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規範勞動關係,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勞動監察執法活動,及時查處和糾正侵權行為;加大勞動爭議預防和處理工作,及時化解勞動保障領域矛盾糾紛和爭議;依法規範勞動關係,提高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簽訂率;加大勞動保障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法律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政務信息平台和舉辦'勞動爭議處理及勞動關係調整'、'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宣傳;大力推進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實行勞動者、工會和企業三方聯動,切實維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

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增強培訓。紮實開展創業培訓,而且要重視新技師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技工學校主陣地的優勢,重點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培訓,着力提高勞動者的複合技能和創新能力。

全國各個地區,都應該建立有免費的法律援助中心(如: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不僅能給當地勞動者解決各種勞動爭議與糾紛,維護地區乃至社會的穩定,而且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免費的法律教育,培訓課,增強當地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也有利於規範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使當地的勞動關係更加和諧。

一個多月的實習,稍縱即逝,在期間,見多太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的案件,深感現實勞動領域之複雜,勞動關係,劍拔弩張,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還任重道遠,但是,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在今後的日子裏,一定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廣泛涉獵其他相關知識,鍛鍊自己,以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實踐經驗,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13篇】2022年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14篇】關於新生代農民工心理現狀的調研實踐報告

新生代農民工現已逐步成為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主力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力量。本報告中,新生代農民工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年齡在16歲以上,在異地以非農就業為主的農業户籍人口。

xx區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

1、新生代農民工的隊伍日益壯大,逐步成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據xx區相關數據顯示,目前xx區的常住人口有80餘萬,其中外來人口占常住總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其中的新生代農民工佔外來務工人員的60%。計算後約為12萬。作為一個工業強區,新生代農民工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的特徵越來越凸顯出來。

2、新生代農民工的年齡普遍在20歲剛出頭。

據實際調研時隨機詢問了部分新生代農民工的年齡,他們大多都是20幾歲。在隨機詢問的這部分人羣中年齡最小的為16歲,年齡最大的也只有26歲。多數都是在國中剛畢業就外出,開始他們的打工生活。計算他們在外出打工時的年齡也只在18歲左右。

3、新生代農民工中多數都是未婚。

在xx區接受調研的這部分新生代農民工中,高達將近80%的人都是未婚的。而據國務院研究室在2022年發佈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顯示:80%以上的人都是已婚的。這兩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發: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一個未婚羣體。這意味着這一部分人要在他們打工的過程中解決結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

4、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上一代農民工要高。但普遍也只有國中學歷

我小組成員在對xx區xx鎮的部分新生代農民工進行調查時,隨機對他們的學歷進行了詢問。在詢問的過程中,我們得知他們大多都只有國中學歷,很多人都在國中畢業以後就外出打工。也有部分是在高中或中專畢業以後外出打工的。甚至也有部分人是在國中還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的。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在新生代外出農民工中接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歲以下各年齡組均在26%以上;年齡在21-25歲之間的達到31.1%,高出農民工總體平均水平7.6個百分點3 .而2022年進行的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在外出從業勞動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10%。同時,新生代農民工中接受過職業培訓的人員比例達到36.9%,高出傳統農民工14個百分點4.數據對比説明,儘管新生代農民工仍以國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職業技能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相對傳統農民工,他們的文化和職業教育水平已有較大提高。

5、新生代農民工維權意識普遍增強,但人存在很多缺陷。

據本次社會實踐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接受調研的這部分人羣中多數都有較高的維權意識。在對與自己的合法利益上,很多人都保持着積極的態度。不允許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我實踐成員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了是否希望加入工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請求工會的幫助的調研中。調研數據顯示,有58%的人都是非常希望或者是比較希望加入工會的。只有約20的人不希望加入工會。

但在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對維權機構是否瞭解的調研時,很多人都表示他們不知道怎麼樣去尋求維權機構的幫助。即他們在實際條件下並不知道如何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統計數據顯示,比較瞭解和非常瞭解的人只佔到了約14%。有一半以上的人持並不瞭解的態度。

6、新生代農民工對職業未來有更高的期望,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技術培訓。

新生代農民工更期待未來的發展,大多數人有着自己創業的夢想,對未來的渴望超過第一代農民工,對未來的人生軌道也有一定的規劃。與第一代農民工求生存為主不同,學技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長以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我小組調研數據顯示,在接受調研的新生代農民工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不是為了打工而打工。有將近80%的人希望在打工期間,企業能夠提供更多的技術培訓的機會。

7、新生代農民工的業餘生活狀況十分單調。

杭州某記者曾對在杭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進行過調研。在他調研手記中有一段話揭示了一類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他在手記中寫道:沒有電視,每天晚上陪伴他的只有手機。“我每天晚上就上網看看電子小説,5元錢可以包月。看到9點多就差不多睡了。因為早上7點多就得起牀,睡晚了怕起不來。”

我小組成員在實際調研中也發現:有超過60%的人的業餘生活集中為看電視和上網。杭州有很好的旅遊資源,而且很多都是免費開放的。但是儘管如此,他們也很少會去類似於西湖這樣的地方轉轉。問及原因,他們都説沒有時間。在一週一天的休息日裏,他們多半的選擇是在家裏睡覺、看電視或者去上網。平日裏他們也就是玩手機或者就是看電視。

心理壓力現狀的分析

新生代農民工表現出的煩躁現象主要為有時煩躁。

我小組成員對xx區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煩躁現象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如圖:

由圖中反映的現象可以看出,xx區新生代農民工的心理現象還是存在一定的潛伏性的。據調研過程中的瞭解,這種潛伏性主要還是表現在工作上。

1、在工作時間上,普遍單位的工作實踐都超過了八個小時。超過部分的時間主要表現在晚上加班上。很多單位,早上都在7點半上班,中午的時候基本都在11點半下班;下午在12點半上班,傍晚4點半下半。但在晚上,很多單位都會在5點半左右上班。知道晚上9點以後下班。很大程度上,員工的上班時間都普遍在12個小時左右。

就在我小組調研當天,對工人的上班規律的觀察可以發現,很多都在吃完晚飯就會前往車間,開始晚上的加班。我小組的一成員在對一員工進行問卷調研時,他委婉的謝絕了我們的調研。他的原因是:對不起,我上班要遲到了。

但在我們做調研的問題中有關於是否對加班補貼滿意時有一半的人都表示不滿意,只有14%的人表示滿意。

2、在高温補貼上,普遍單位的員工對本單位的高温補貼不夠滿意。在調研過程中,我小組成員隨機詢問了部分新生代農民工他們所在的企業對於高温補貼的情況,很多都以一種搖頭的態度來回答。有的甚至不知道高温補貼是怎麼一回事。

夏季本身高温炎熱,心情十分容易煩躁不安。企業不完善的高温補貼制度容易導致員工的不愉快,甚至會引發企業內部的不安。難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和企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不完善的高温補貼制度也可能是導致企業員工情緒不穩定的原因之一。

企業員工對企業的高温補貼滿意程度數據統計如下:

4、上班時間長,導致沒有時間從事娛樂活動。

我小組成員在調研過程中,詢問了員工的業餘時間,他們表示:一般情況下每週的休息時間為一天。在這一天的休息時間裏,他們多半不願意出去玩。他們多半的選擇是在寢室裏睡覺或者是看看電視。最多的也就是去找老鄉一起去聊聊天,或者是去附近的網吧上網。除非要買一些東西,否則他們不會特意去鎮上或者是杭州市區玩。因為,平日的工作太累了。難得有一天的休息,他們也更希望用來好好的休息,而不是出去玩。

在平時上班的日子裏,他們幾乎就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每天依然只是車間——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沒有時間來尋找其他的業餘活動。忙碌了一天之後他們也總是洗完澡後拿着手機看看電子小説,或者直接睡覺。

5、外出打工的年齡小,期望高、吃不了苦。

我小組成員在調研瞭解中發現,這些新生代農民工多半都是20歲剛出頭。多數都 是在國中剛畢業就外出打工。有的是輾轉了廣州、深圳之後來到了杭州。在他們來到這個城市的時候是一種躊躇滿志的態度。他們希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希望經過幾年的努力能夠積累一定的資本,人後自己當老闆。但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讓他們感覺到了畏懼。

在外出打工的這羣人中,多半都是沒有什麼務農經歷。對於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數人的選擇是尋找老鄉來傾訴。他們找不到其他科學的方法了宣泄心中的壓力、煩惱。

6、他們多數都是未婚人羣,結婚給了他們很多的壓力。

由於他們外出打工的年齡小,他們在打工的時候要解決找對象、結婚、生子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年小的他們在沒有準備好要結婚的時候就要他們去結婚,在他們沒有準備好要生子的時候就要他們去生子。這又是現實與他們的理想形成了一種逆差。然而,現在對結婚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打工者沒有足夠的能力負擔起結婚所需要的費用。更何況,他們嚮往的是城市人的生活。

7、他們嚮往融入城市生活,但是又無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我小組成員在調查中發現:在這部分人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希望能夠融入到城市人的生活中的。調查數據顯示,有44%的人正在計劃在杭州長久工作,有10%的人想過在杭州長久工作。

新生代農民工一方面迫切的希望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但是又由於户籍的原因是他們雖然生活在城市,卻享受不到跟城市人一樣的保障。我小組調查數據顯示:有將近一半的人持想加入杭州户籍的態度。我們也對不想加入杭州户籍的人進行了詢問,他們表示,要加入杭州户籍,太難了。户籍、學歷等等,太多的因素限制了他們的“城市化”進程。

【第15篇】關於農民工與鄉村治理的調研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農民工與鄉村治理的調研社會實踐報告 樑姣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新農村建設實踐隊

為了響應黨中央“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農村促和諧”的號召,我們在南部縣伏虎鎮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實踐活動。在實際的走訪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工經濟成為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伏虎鎮地處西充、南部、鹽亭三縣交界處,省道101貫穿全鎮七個村,與國道212毗鄰,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並有“千里唐巴一明珠”的美譽。全鎮共有三萬多人口,城鎮化程度較高。06年,該鎮人均純收入為3026元,而全縣人均純收入為2750元。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收入的絕大部分來源於打工經濟。走進伏虎鎮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漂亮的小樓,可是,許多小樓裏卻空無一人。外出務工人員回家修好房後,由於在當地沒有主要經濟來源,又紛紛離家外出務工。 目前,伏虎鎮主要有兩個經濟項目:長林肉食品公司、枇杷種植業。長林肉食品公司年均屠宰生豬50萬頭,約有500名員工,月工資按所作的不同工種可獲得500元至1000元。枇杷種植業約有200畝,由於剛建立,技術落後,管理不科學,經濟效益不明顯。這兩個項目在吸收50歲以上的勞動力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伏虎鎮轄20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位於省道101線上的袁家巖、張家觀、徐家壩等村的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去年,這三個村的人均收入均高於全鎮人均水平,然而,其經濟支柱仍是打工經濟。這三個村的具體情況 袁家巖:全村人口為1124人,共有346户,全村耕地面積共1001畝,其中水田面積為350畝,人均0.5畝,旱地共有651畝,人均0.65畝;外出務工人員約為600人,佔全村總人數的53.4%,且外出人員的平均年齡在20—45歲之間。 張家觀:全村人口為732人,耕地面積為502畝,其中水田面積為178畝,旱地面積為324畝,在該村,有大部分土地承包給外地的枇杷種植業主,從而導致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全村人口中,勞動力為370人,約佔總人口的50.7%,外出務工人員有200多人,約佔全部勞動力的54.1% 徐家壩:全村人口約為1356人,共有345户,全村耕地面積為625畝,水田面積為210畝,人均0.15畝,旱地面積為415畝,人均0.31畝;去年人均純收入高出全鎮人均水平,達到3560元,但50%來源於打工經濟,外出務工人員約有400人,其中30歲以下的佔了60%。 這三個村的共同特點:位於省道兩旁,離場鎮很近,交通便利,村民可以通過種蔬菜、水果等找到一些額外收入;新農村建設已初具規模,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已完善;國家的相關政策落實得很好,村民對國家領導人讚不絕口。雖然如此,許多青壯年仍然選擇外出。 此外,我們還走訪了碑亭子村,它離伏虎鎮較遠,其基本情況 全村人口為832人,耕地面積為726畝,水田為244畝,人均0.29畝,旱地482畝,人均0.58畝,外出務工人員為247人,此外,在縣城和場鎮務工人員約有44人,靠打工謀生的人口占總人口的35%;在1998年,該村曾被評為養豬重點村,但最近幾年年均養豬僅有400-500頭,村民的經濟收入來源由養殖業轉變為務工收入。

綜合以上資料,及與村幹部、村民的座談,瞭解到村民的外出務工在帶動當地的經濟、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村民的外出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留守兒童。 如,在碑亭子村全村共有130個兒童,留守兒童就有70多人,所佔比例約為54%。留守兒童一般由爺爺奶奶撫養,而在隔代教育時,爺爺奶奶處與矛盾中:管教太嚴,又覺得孩子遠離父母,缺少關愛,挺可憐的;管教太鬆,又怕孩子不成材,不能向兒女交待。他們很難把握住這個度,在當嚴時不嚴,在當鬆時不鬆。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大部分父母幾年才回家一次,一年通電話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並且每次通話就只是簡單的問問成績、身體,從不過問心理、養成等其他方面的問題。在學校,由於孩子太多,老師的精力有限,不能顧及到所有兒童;由於我國教育體制的問題,一般是成績較優秀的學生被老師關注較多。每當學生出現問題時,家長、學校往往相互推諉。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留守兒童在心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孤僻、自卑、內向、膽怯。在學習上,表現出厭學、逃學,滿足現狀、不思進取等;在生活習慣上,養成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嚴重的問題在於:他們的苦悶無處訴説,在人生十字路上,不能得到正確引導,只要在社會上不良人員的誘惑下,他們易於走上“不歸路”。在袁家巖,張家觀、徐家壩等經濟狀況較好的村這種現象反而更嚴重。 外出務工人員帶來的另一問題是:村裏勞動力缺乏,限制了村莊的整體發展。在同村幹部座談中,我們瞭解到青壯年的外出使得許多公益事業不能順利開展,比如:在袁家巖村,由於沒有勞動力挖天然氣管道,使得這項惠民行動不得不暫時終止。 外出務工也引起了人們婚姻觀念的改變。據當地司法局統計,在最近幾年裏,發身在外出務工人員間的離婚案件直線上升,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夫妻倆分居兩地,處於不同的環境,感情日漸疏遠;二是女性被外面的物質生活所誘惑,不願再過清貧的生活,便憑藉姿色傍大款。這不僅影響社會安定,而且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農民的外出務工所帶來的問題不僅限於這些,有些地方由於大量壯勞動力的外出,使得大片的土地無人耕種,土地荒蕪,雜草叢生。在伏虎鎮,由於外來人員的大規模承包,同時國家政策落實較好,在家的農民種莊稼的積極性較高,使得這種現象不常見。 伏虎鎮雖是國家級重點建設集鎮之一,但打工經濟卻是其主要經濟來源。打工經濟促進了當地房地產的繁榮,但並不能很好的帶動其他產業,不能吸收較多的勞動力,不能促進該鎮的整體發展。如何才能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吸引務工人員回鄉呢? 首先分析伏虎鎮的優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便於產品的外銷;多年來是養豬重點鎮,積累了較多的養豬經驗,且在鎮上有大型生豬屠宰場——長林肉食品公司;有大片的枇杷林,有葡萄、梨子、桃子、李子等水果品種;位於升鍾水庫的灌溉區,在境內有八丈河,水資源較豐富。 其劣勢在於資金缺乏,技術不足,沒有先進的管理理念,比如:枇杷種植業由於技術不過關,一旦盛花期遇到嚴寒天氣,大部分花將被霜雪凍壞,對來年收成影響巨大;人口密度較大,再加上耕地面積較少,人均耕地面積偏小,使得個人通過土地致富受到限制。 結合其現狀,提出相關措施: 第一,利用較豐富的養豬經驗,組織村民籌資建立大型養豬場,形成規模化,獲得規模經濟。在碑亭子村就有一個較典型的例子,村主任今年自家就養了130多頭豬,可出槽生豬120多頭,按現在的市場,可盈利約10萬元。但由於相關知識掌握不足,前段時間,病死了70多頭,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如果當地畜牧部門能及時給予技術上的指導,這筆損失可有效避免;如果政府能提供外銷信息,將可以迴避供過於求的局面,大大提高其純收入。 第二,將長林肉食品公司發展成為一條龍服務公司,集屠宰加工於一體,並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獲得的收益,提高職工的收入水平,同時宣傳該鎮的名聲,一方面吸引外資,擴建該公司,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該鎮的發展,另一方面,提供的就業崗位,吸引外出務工人員; 第三,引進技術,吸引外資,用科學發展枇杷種植業和水果保鮮技術,同時拓寬外銷渠道,提高枇杷的銷售價格,使承包業主受益,提高其積極性,為當地民眾提供的勞動崗位,增加其收入。 結合該鎮的情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提高村民的收入,如此,才能吸引外出務工人回鄉,繁榮當地經濟,促進西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