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民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3W

農民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農民工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在以分數論英雄的社會氛圍下培養出的一批有一批大學生,如今卻已經成了社會沉重的包袱,不可否認在這個羣體中部分是不合格的半成品,然而這樣結果出現的原因也許並不都出在材料上,更多的是製作產品的工藝,製作流程以及樣品模板的問題,也就是説生活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的學生只能是“被學習”,並不能對自己喜歡或擅長的科目進行選擇,他們只能做隨波逐流的失敗者卻不能做獨樹一幟的成功者。在這種高度的“計劃教育”體制下怎麼能培養出大師?

置身大學校園,無聊成了主旋律,學習變為冷幽默,新一代讀書無用論充斥其中,與高朋滿座的網吧遙相呼應的是空空的自習室,和門庭若市的餐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門可羅雀的圖書館,教師的官本位思想。學生的讀書無用論夠成了當代中國大學的主流文化,在這樣污濁、功利的環境中學生們怎麼能專心讀書,現身科研呢?我想這也許是對“錢學森之問”的一種回答吧。

自身問題

現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着致命的軟肋:重理論輕實踐,眼高手低。也許這是歷代中國知識分子都具有的書生本色,可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不能主動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對書生的特殊要求,那麼“畢業既失業“也就不足為奇了。西漢時期的董仲舒,可為中國封建史上一代大儒,他初出書齋就向漢武帝提出了鼎鼎大名的”天人三策“,然而這位胸懷宏偉藍圖的白面書生卻沒能參與實施這個後來使漢王朝強盛一時的通天大計。

漢武帝知道:他們身上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激揚文”,缺乏將這美好的願景實現的操作能力,他們十幾年只讀聖賢書,不聞窗外事,怎能明瞭世事的艱難和爾虞我詐呢?學歷與能力的關係現在的大學生們已漸漸的懂了,可是還沒有真正的從思想上加以重視,還沒有把這種意識積極的轉化為行動,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實踐待明日。工作成蹉跎。

過去的三十年中國人創造了令世界驚歎的經濟奇蹟,下一個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又會怎樣呢?也許從大學生與農民工的未來命運中就能找到些許端倪。

大學生,國之根本;農民工,社稷之基礎。藏富於民,藏智於生,國之大計也。

關注農民工,關注大學生。關注下一個三十年的中華民族崛起的建設者們!

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

很多大學生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或是根本沒參加過,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也像是走過場一樣,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很不對的,我相信我會做的比他們好,我會走上社會,體驗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學到自己的東西。我決定要和幾個同學一起,體驗一下農民工的問題。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實踐勞動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小組對武漢市的部分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合勞動法所講的知識作出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 目前建築業農民工的處境

先看有關資料:目前,我國建築業農民工隊伍約4000萬人,佔全國農民工總數的30%以上,佔建築業一線人員的90%以上。主要來自我國建築業大省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年齡一般在18~50歲之間,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佔60%以上;具有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約佔60%以上。由於他們文化素質低、組織程度差,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合法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説明了全國範圍內的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房地產建築業的過熱對城市來説是高樓和高不可及的房價,但對廣大的農民工來説,是就業機會,是他們進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不斷曝光,農民工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農民工權益受侵害,另一方面農民工成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在城市裏農民工到處受歧視。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農民工,他們被認為是素質低,骯髒和罪惡的羣體,比如在公交車上看見農民工就捂住鼻子,這讓農民工很受不了,農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環境中。

二 武漢市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

在武漢市農民工的狀況究竟如何呢?為此我們就學校附近興建的夢湖水岸,清芷園等幾個建築工地進行了調查。

1.關於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交談的時候農民工在休息,不過可以看到他們的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工具。至於生活方面則比較的隨便,附近就有餐館,可以自己出去。建築單位也沒過多幹預,一切交給工頭,他們就住在臨時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着農民工的笑臉會讓你相信如果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對生活的不滿。但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不太滿意的是他們的衞生條件,沒有衞生間,有時在附近的公廁,有時就用方便袋解決。這樣的條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傳播,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農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個人衞生。這是需要建築單位和政府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關於農民工職業培訓方面

我們走進工地的時候,夢湖水岸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開始的裝修。不遠處的樓盤也正在建設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宏偉,我們數一下最高的都20多層。很難相信就是眼下這些受歧視的農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深深的憂慮,這樣的建築又質量保證嗎?這些農民工進行過必要的培訓沒有?一個年長點的農民工告訴我們,一切都按照指揮在進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出賣體力換來的是不理解和責任,這是不公平的,這本身不是農民工的錯,他們付出的和應盡的責任明顯不成比例。所以農民工的培訓對於越發進步的建築業非常有必要。

3.關於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範用工、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基本條件。但是據我們的瞭解,一個建築單位羣體都是從一個村裏一起出來的,一起跟工頭。這是很多最後出現問題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許多工資被工頭攜走,但是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工資的分發,工傷賠償等也要求勞動合同。

4.關於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勞動法對社保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中國的很多不正規的企業這點做的不夠好。當我們問起社會保險這方面的時候,有人搖頭,有的直接跟我們説,出來做活也不是幹很久,不如現在多拿點錢。社會保險在農民工眼中始終是虛幻的東西。但這就為一些工傷事故,醫療保險問題的解決造成難題了,沒有保險,建築公司和工頭都有話説。結果倒黴的還是農民工自己。

5.關於農民工工資

其實我們調查的農民工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工錢是和工頭一起給的,大家都是工頭介紹一起來的,看來都很放心。並且每天工資50~60不等,每個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被調查的農民工沒抱怨工資,這點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於談到有沒有拖欠工資的時候,農民工都搖頭,好像現在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們提到農村免税這項政策,問他們有沒有想過回到農村,有個民工説,還沒想那麼多,目前的工資還算可以,沒想很遠。

三 對於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農民工問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如何正視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一件十分複雜和困難的過程,解決這一難題從根本上講,要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具體來説,現階段要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從農民工本身來看,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素質。

(1)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職業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維權意識,學法懂法,最終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 提高文化素質,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有利於安全工作,學一些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城市生活,改變別人對農民工的偏見。

(4)“五個珍愛”是針對當前農民工而提出的一個新名詞,所以農民工要從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時間,珍愛權利,珍愛團結做起,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才不是夢。

2.從政府方面來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進相關的法律政策。

首先,擴展就業崗位。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力吸納就業人員,同時加快發展中小城鎮的建設,逐步解除城鄉兩立的户籍制度。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緩衝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其次,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護農民工,維護其正當權利;另一方面對侵害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懲罰。可以對《勞動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加有關農民工的內容。

再次,健全勞動力市場。整治非法建築用工市場,以及黑中介,以便農民工通過合法程序與建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徹底剷除“包工頭”這一中間環節,規範勞動力市場。

最後,提高農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推選農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講出農民工的心聲,又能使農民工逐步融入社會,也有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

3.從整個社會層次來看,以下各方面應加強。

(1)法律援助機構。大部分農民工面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或者選擇沉默,這是社會的悲哀;或者選擇暴力手段,這是法律的悲哀。一個完全的法制社會,法律不僅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會上應該存在一些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諮詢,投訴和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

(2)媒體。媒體應關注弱勢羣體,關注農民工。再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人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媒體對農民工的關注一方面是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分農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築公司。要主動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主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積極指引農民工接受社會保險的的重要性。免費提供農民工的職前培訓,也保障了建築公司的質量。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民工的勞動安全。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特別是衞生條件也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工會組織。這一點尤為重要。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工會,由能代表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本身組建,也可進行適當的組織領導,成立能夠真正維護農民工權利的非官方工會組織。通過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保持農民工隊伍的穩定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民工問題要隨着經濟的發展慢慢解決,對於我們大學生要體察到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體恤農民工。通過調查瞭解了許多農民工問題靠現行的勞動法,不能找到根據。勞動法還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結合勞動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瞭解勞務市場的基本情況也有助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不至於太盲目而受別人誤導。

我們學校很多大學生的父母也是農民工,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這是不對的。這次實踐給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學習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的結果,相信這才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農民工問題任重道遠,但是還是要慢慢的來的!

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2篇】2022年9月社會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與農民工

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當代中國兩個十分龐大,又十分特殊的羣體,他們是中國兩個最基本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農民工的社會地位和權益保障卻是社會各個羣體中最低、最容易被忽視的。大學生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卻是令人吃驚、憂慮的。

農民工現狀

農民工是中國歷史上的“新生人羣”,是當代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的直接產物。他們一方面是農民一方面是工人,“出則為工,入則為農,生活於城市之中、落户於鄉村之內,爾來三十有一年已”。

大部分農民一旦成為“職業農民工”,就相當於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離鄉之前他們變賣了農具、車馬、外包了土地。如果在城市中沒有安身立命之所即使回到農村也很難再找到致富生財之路。即便在城市中有穩定工作的人也很難被他們貢獻了一生的城市所接納,一座座在他們手中拔地而起的高樓從來不是他們的榮身之地,一所所寬敞舒適的學校永遠容不下打工子弟的身影。轟轟烈烈的城鎮化卻只是徒增了一座座空洞洞的摩天怪物,和令人望而卻步的高額房價,為之奮鬥了一輩子的農民工們卻只能成為祖國大地上永久的“暫住居民”。

與世界各國城市化過程相比,中國每年百分之一的城鎮化進程可圈可點,而從各國城市化質量來看,中國的城鎮化則是個畸形兒,雖然造就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城市,卻沒有完備的功能來發揮其社會作用,容納更多務工人員,滿足他們的生存需求。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即使按每年百分之一的速度增長至少還要持續進行四十年才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那麼這四十年的城市建設靠誰呢?毫無疑問還是那些在農村失去土地或自願放棄土地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農民工”,這些農民工已不再像他們的父輩——第一代農民工,那麼廉價那麼軟弱,也不再具有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美好的品質,取而代之的是對尊嚴與權益的強烈要求,他們渴望融入城市渴望過上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再受到異樣的目光和不公的待遇。或許簡單的“提高最低工資待遇”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最低需求。

一旦這些基本訴求得不到滿足,生存權利的不到保障,社會治安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新生代農民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騰飛時期孕育出的“新新人類”,傳統思想影響力的減弱,以及以快速發展的it產業為温牀帶有特殊目的言論的影響,都將會使他們成為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官逼民反”這一封建王朝的歷史特色也許就會在人類最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再次上演。處理好關係農民工的各項問題已如箭在弦上,由不得半點疏忽遺漏。

據專家介紹:每個國家城市化的推進或多或少都會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然而像中國這樣的情形卻並不多見,向來以“中國特色”自詡的中國人也許這一次又會冠之“中國特色城鎮化”以愚黔首。然而歷史上“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教訓還不夠沉痛嗎?

關於“中國模式”的解讀筆者見過很多,捧殺中國的大有人在卻也不乏唱衰中國的調子,我沒有那個水平來評判那個更準確、更符合實際,我只知道:只有始終把最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民模式”,才會大行其道,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是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好的模式。

“大學生,想説愛你不容易”是現在很多人的共同感受。高等教育的擴大化一方面讓很多社會底層人民翻了身,過上了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也讓很多家庭因為“高風險低迴報”的“教育投資”而變的一貧如洗,度日艱難。

制度問題

説到大學生就不得不提及“大學聯考”這個三十年前曾經改變無數人命運,併為新中國現代化進程提供巨大智力支持的選拔性考試製度。不可否認,大學聯考作為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億萬學子敲開了高等教育之門。然而它畢竟是改革之初的產物,雖然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應看到:連同大學聯考在內的各種考試製度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對人才評價標準過分單一現象已成為制約國家未來發展的瓶頸,很難想象一個遍地都是工程師,都是博士後的國家會是什麼樣子。曾有人説:如果教育把我們都培養成工程師,那就是教育的失敗。其實那更是教育的犯罪。

【第3篇】關於農民工維權的實踐報告

xx級工管一班 王玄業

xx年1月,經過網上查詢,我找到了一份車間臨時工兼職工作.招聘企業為蘇州亞旗有限公司.在招聘信息中,其給出的待遇是每小時10元,每天外加路費補助10元,粗算下來,一天加班工作12個小時,一個寒假大概能賺2500元左右,按照國家規定,再加上春節假期補助,可以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然而當經歷了一切之後,事實絕非如此簡單,廣大農民工的血汗錢就那樣被他們毫無理由的剝削了.

亞旗是一家勞務外包公司,專門承接電子類產品的生產工作.其目前的主要合作對象是三星顯示器.只是提交了身份證複印件之後,我和同來的幾個老鄉就被錄用了,當時我一再要求公司和我們簽署勞務合同,然而卻無人搭理.在等待了幾個小時之後,我們被帶到了工廠上夜班,就這樣,在一天的等待中,我們開始了我們的工作.

我們的主要工作是顯示器包裝,把一枚枚從流水線上輸送過來的產品整齊的包裝入箱.面對流水線生產,所有的工人如同機器一般,在被做了精密的分工之後,永遠都是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無限的重複着一個過程.車間裏只有機器的轟鳴,能看到的永遠是工人們毫不停歇的忙碌和組長監工來回巡視的身影.每天,所有的人都是在12個小時的忙碌中度過,生活似乎一下子變得只有那幾個簡單機械的動作.

雖然工作很累很枯燥,但是想到還不錯的工資待遇,大家都默默堅持着.可是,一切的辛勞和付出,換回的卻是敲詐和欺騙.因為開學的緣故,我在2月17號辭掉了工作,同去的幾個老鄉繼續留在那裏工作一直到3月8號.按照當初的協議,他們本應拿到5000左右的薪水,然而,當工資結算以後,他們只得到3800多元.打電話到公司詢問,職員推説不知,主事者又説此事不歸自己管理,就這麼你推我阻的搪塞着一切.就這樣,辛苦了一個多月的血汗錢被莫名的剝削了.

在我們工作期間,又陸陸續續的進來了好多臨時工,他們都是通過中介進來的.中介給他們的待遇是一天工作12個小時80元,相比於我們,他們就這麼每天每人又被中介剋扣了40元.勞動力,就這麼被一隻只黑手壓榨剝削着.

一切只是一個縮影.那麼,該如何來維護廣大農民工的權益呢?我認為應着重做好以下幾點:

1. 國家應加強和完善勞務立法.農民工維權,當以法為先鋒。只有立法為民,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才能還“法”之正義,才能維民之權益,才能報國之發展。中國的勞務發規雖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無法完全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所以立法工作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現狀。國家可以考慮針對我國目前的農民羣體出台相關法律。

2. 加強法律意識的宣傳和培養。只有人們有法律意識,法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應着重於廣大人民的法律意識的培養。不僅要培養執法人員的法律精神,更要培養廣大農民工的依法維權意識。大部分農民工都缺乏文化,所以其法律意識極其淡薄,那麼依法維權就更無從談起。只有讓其懂法才能用法。其次也要改變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轉變其對農民工的印象,做到真正的執法為公。

3.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作用,組建專門部門對外出民工進行培訓,並建立聯繫,可以作為民工維權代表,集體代理民工維權事件,真正做到人民政府為人民。

【第4篇】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關於農民工留守兒童心理情況的調查

走訪留守兒童——關於農民工留守兒童心理情況的調查

摘要: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個羣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用勤勞和智慧獲取家庭收入,為經濟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作為子女的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裏,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成為兒童中的一個特殊羣體——留守兒童。所謂“留守兒童”即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16歲以下(包括16歲)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父母親其中一方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

正文: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留守兒童羣體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頻頻引起社會各界側目,讓人們覺得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呵護!

據資料顯示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獲得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教育,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為此,應學校號召,為了正確認識國情、深入瞭解社會、提高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借暑假機會進行社會實踐,由於家住農村,外出務工的農民較多,本着學校要求的“就近原則”,他們留守在家的子女自然而然地成為我此次社會實踐的對象。經過幾天時間的構思、收集整理資料、制定調查問卷等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後,帶着一份好奇和幾許期待踏上了漫長的家訪之路,在有關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村民們的熱情幫助和極力配合下,我走訪了我村共28個組(據村委介紹我村除去統徵人口目前總共28個組)的社員,對符合條件的目前未外出的留守兒童(因為有幾位家長已帶着孩子外出,家中空無一人)的心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共收集到50份有效調查問卷(附後),並獲得了一系列數據和一些情況。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調查日期,有8位孩子的父親外出務工、4位孩子的母親外出務工、39位孩子的父母雙雙外出務工(其中包括父母離異者)。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大多由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並且大多數都是在嬰幼兒期或者還屬學齡前兒童時都已離開父母温暖的懷抱,跟隨年邁的老人一起生活。另外雖然有部分幸運的孩子是由自己的父親或母親親自照顧,但是由於不能同時擁有父母雙重的愛,心中難免不舒坦,再加上外出的家長在外打工所持續的時間不等,短的至少已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最長的已有長達16年之久。家訪過程中,我還了解到部分家長由於心繫賺錢,已持續有好幾年不曾回家探望家中的兒女。讓原本就渴望他們關愛的孩子們一次次的化希望與盼望為失望,一次次的由興奮與激動變為深感無助,一次次的覺得他們的父母已然不再愛他們、已然將他們深深遺忘。讓那幼小的心靈倍受打擊,留下無言的傷痛,並且傷痛在無形中擴散,擴散得肆無忌憚!再看到同齡夥伴可以無憂無慮地同時擁有父母親雙重的關愛,可以時刻承歡父母膝下,那早就傷痕累累的小小心靈難免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通過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有的孩子日常行為粗暴蠻橫、髒話連篇、易於發怒、脾氣多而暴躁、易衝動、怒則打人摔東西;有的孩子故意與家長逆反或者經常沉默寡言、不合羣、膽小,敷衍了事、馬馬虎虎;有的孩子由於渴望更多的關愛,喜歡藉故向別人撒嬌,以期獲得更多的關注;有的孩子由於年齡太小就離開父母或不得不與其中一方分離,誤以為是他們不愛自己,於是在家中就一味的對家長撒謊,藉故索要更多的物質和金錢、鋪張浪費,或者貪玩厭學、學習成績一度較差以此來報復那離他們而去的父母……孩子們的表現千奇百怪、不勝枚舉,無不以自己的方式向社會、向父母控訴着自己孤獨無助和對父母雙重呵護的渴望!

也許你會認為他們的表現很令人心寒,辜負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但換個角度試想:他們有這些表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何原因造成了他們的叛逆呢?是缺失了父母的雙重的愛,是社會對他們的關心不夠,是命運對他們不公,導致他們淪為受人“歧視”的農村留守兒童,導致他們從小就遠離父母的教育和憐愛。

據此次家訪瞭解,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的家庭,留守在農村家裏的不是年老體弱的老者,就是文化水平很低無法擔負起管理教育孩子責任婦孺。不少老人溺愛孩子,親友疏於管理,婦孺不懂言傳身教,身心正值成長關鍵時期的孩子們卻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氛圍,長期處於無人管束的狀態。這類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出現上述那些表現也是必然的,他們不合羣的孤僻性格正是缺乏關愛、自尊受損的最有力的表現,他們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氣是老人一味溺愛的最好見證。這一切不都是因為缺少了適當的教育以及監護人對孩子適時管理所造成的嗎?

留守兒童在生活、學業、人格等方面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問題顯示了他們的基本權利和要求得不到滿足。這不僅涉及到農民工的切身利益,更嚴重的影響到我國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直接制約着我國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進程,尤其不利於社會穩定和公正、和諧社會的實現,亟需社會共同的關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決。

由於我曾經也是一名留守兒童,對於他們的心情我相當理解。記得當時迫於生計,在我五歲那年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把我留給年邁的爺爺照顧。爸爸媽媽在家時,我寫作業遇到了難題,可以問他們,然而他們離開後,作業上遇到問題問爺爺,他根本不懂,我只好空着,等到第二天到校問老師,雖然老師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雖然老師很關心我,但是在生活上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衣服經常是分不出顏色———髒兮兮的,不是我太調皮不愛乾淨,而是爺爺忙於農活根本就無暇顧及我的生活,而自己又太小,沒有能力自己洗;感情上,也是無所依靠,時常因為別人的幾句嘲笑而在夜裏暗自抽泣。那時的我多麼希望父母能在身邊啊,就算沒有肉吃、沒有新衣,我也很滿足很快樂……如今走訪過這麼多孩子,經過和他們聊天發覺他們此時的心情和我當初的相差無幾,而他們的父母為了“錢途”毅然選擇背井離鄉、毅然選擇將他們“拋棄”在家鄉,給予他們的就只有每月按時寄回的零用錢和偶爾的一次回家探視。試問如果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如此,那我們的下一代還有希望嗎?我國的明天將如何呢?社會的穩定、公正、和諧還真的指日可待麼?

面對“祖國花朵”的上述一系列情況,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是否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走訪他們的監護人,帶給他們適用、孩子易於接受的教育方式;我們可以走訪他們就讀的學校,給予他們一定的關懷,帶給他們一些書本、文具等物品,也帶給他們知識、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帶給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激勵他們不斷進取、努力奮鬥,同時也把他們的堅強與微笑帶回我們的校園;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社會責任感,對那些留守在農村的兒童的成長多一份關心,努力保護好中國的“脈搏”以促進華夏民族的不斷髮展!

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走訪了這些留守兒童及其“代理家長”,感覺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暗自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決不讓自己的子代成為留守兒童,同時也為回報社會對我們留守兒童的關愛之情!

在此,我衷心地感謝村的相關領導人的支持與指導,感謝全村廣大社員的熱情幫助與積極配合,祝願您們生活愉悦、閤家歡樂!

【第5篇】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xx向青年學生髮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xx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佈於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採納,衷心的祝願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願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第6篇】2022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農民民生調查

xx年暑假期間我很榮幸地加入了社會實踐**團隊,我們的主題是“聚焦鄖縣農民的民生夢”,活動期間我們深入鄖縣柳陂鎮,做了一系列的關於農民民生方面的走訪調查,不僅學會了如何與政府人員很好的溝通,也從中收穫了很多東西。

我們的團隊共8人,雖然開始並不是如此的熟悉,但共同的經歷卻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農民的經歷,更結交了很好的朋友。還記得第一天,我們帶着激動和興奮來到了鄖縣,炎炎夏日,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正在辛苦勞作的農民伯伯,還有冒着熾熱的太陽在瓜田裏鋤地摘瓜的阿姨,此情此景,正激起了我們決心,我深深的體會到所有父母的不易,更加覺得自己上學的輕鬆,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了,珍惜自己的學習的環境和幸福,同時,我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得到大家的認可,能夠為以後的求職中打下更好的基礎。

我們的社會暑期實踐就這樣結束了。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穫。我深深的體會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羣眾,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十天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讓我終生受用。一是待人要真誠踏進政府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我們我很熱情的配合我們,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長輩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什麼事情都是相互的我們的真誠換來的是他們的關心與合作。二是要善於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也許我們還不夠成功,但我們在期間溝通的時候得到的東西卻比任何東西都寶貴。三是要有熱情和信心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事半功倍。四是要講究條理。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其它的事務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一個有條理的人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穩中求勝,這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培養的。五是要堅持不懈。做任何工作或任何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在過程中堅持不懈,唯有堅持才有勝利的希望,才能走向成功,堅持是人類走向成功的階梯,不懈的堅持才會有所收穫。同時,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這些天來,雖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覺有些辛苦,但從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練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使我明白,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穫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我會永遠記住這份成長的禮物,也會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7篇】大學生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成員均為農民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淨餘-14.4元170元190元

所佔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8篇】有關農民收入的調查報告(假期社會實踐報告)

放假期間,我和表妹經常跟着奶奶一起去菜市場買菜,看着那些起早貪黑的農民們,我心中不由產生了疑惑,農民的生活究竟怎樣呢?它們的年收入又會是多少呢我回到家後,把想法説了出來,表妹聽到後,也想和我一起去一探究竟,於是在春節的前幾天裏,我們對此展開了調查。

我們首先是在菜市場進行訪問調查,我們剛走到一個賣菜的老爺爺身旁,還只是開口説了兩句話而已,就被他婉言謝絕了:“我還要賣菜,沒有時間……”沒想到我們第一個採訪對象就失敗了,接着我們又連續採訪了多位農民,可是大多數都是以要賣菜,沒時間為由拒絕了我們的採訪,最好的結果是聽完了我們的來意,卻只是笑笑,便不再回答,忙活了一上午,卻什麼信息都沒有找到,“一計不成,咱再生一計”,於是我們兩打算去農民家裏瞧瞧。

我們拜託一位朋友的媽媽幫我們聯繫了一兩户農民,第二天,我們便起了個早牀,在朋友媽媽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農民家中,還沒進門,我和表妹就愣住了,四層樓高的房子,還是用磚一塊一塊砌上去的,屋前的院子也很大,走進屋去,臘香味便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屋裏掛滿了過年吃的臘貨,在後院我們看到了幾頭大大的肥肥的豬,我還沒回過神來,表妹便問:“請問你們年收入是多少啊?”我這才反應過來,進入了主題,“哈哈,我們一年收入有八萬多呢!”她説時,臉上還洋溢着滿足感,沒想到農民的收入也不差啊,接着我們連續採訪了幾位,得到的結果也幾乎一樣。

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也成了富人,賺了錢,平日裏我們總是瞧不起農民,這才知道,原來農民過得也還不錯,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啊,雖然這次調查坎坎坷坷,可我們卻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答案,我們覺得十分開心!

【第9篇】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一、社會功用性

支教活動的對象一般都是農民工的孩子們。這些孩子由於和外界的接觸比較的少,大多數的孩子甚至可以説和外界毫無聯繫。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瞭解近乎為零。他們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極其有限的。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1、一般在這些學校師資有限。

2、教育資源相當缺乏。

以我們本次支教的學校——前章村國小為例,這所學校共有老師12人。

這些老師平時給同學們傳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一般都是要考試的語文、數學、英語之類。但這所國小是文藝特長學校——民間花會藝術團體,在這個方面我們就更有發揮特長的機會了。

正因為種種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這裏的孩子無法像城裏的孩子一樣接觸到這些現代人必備的知識,所以他們才迫切地需要一些能給他們開啟眼界和心靈窗户的人。

作為大學生承當起這個義務是義不容辭的。第一,我們的大學生經受過高等教育,素質高、眼界寬,他們有能力去擔當這個義務。第二,我們的大學生來自不同的地方,經歷過不同的人生,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認識比較全面和客觀。他們能夠更生動地引導偏遠山區的中國小生們去認識這個世界,去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二、自我歷練性

支教,這對於我們這些長期生活在“象牙塔”、“優樂園”中的大學生來説,不僅僅是一個付出的過程,更加是一個收穫的過程。

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沒有吃過什麼苦,尤其是來自城裏的學生,從小養尊處優,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練。在大學,高分低能的學生有一大把。他們在國中高中時期幾乎沒有離開過父母,因此缺乏生活自立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走出象牙塔,走進社會去歷練、去鍛造。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大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僅僅是具有社會功用性的,它還具有對大學生的歷練性。支教,不是意味着登上五尺講台就足夠了,而是意味着要去跋山涉水,要去四處家訪。不僅僅是去與孩子接觸,更要去與他們的家庭接觸,要與他們的父母接觸。這對我們大學生的體力、耐力、毅力、社會交際能力、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等都是一個挑戰,也是一種鍛鍊。

另外,同學們一起活動對於增強一個人的團隊意識是相當有意義的。團隊意識對於現代人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企業將團隊意識比作成一個企業的“生命線”,團隊意識上去了,企業就會逐步走向成功,反之,企業就面臨着死亡的危險。對於即將走向社會,走向各個企業的大學生來説,團隊意識是迫切需要提高的!支教則為我們的大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鍛鍊的平台。通過支教,同學們一起探討教學的方法,一起走訪學生家長等等,這些體驗對於從來都沒有出過校門的大學生來説意義非凡。這也將是他們人生當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1、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從小處做孩子們的楷模。大學生的衣着打扮、言行舉止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我們下去是去為人師表的。我們的衣着儀表、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將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將在無意識當中給孩子們起了榜樣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以一種健康、青春、文明、禮貌、儒雅的精神面貌去面對他們,和他們相處。

2、以傳授人生知識為主,以傳授課本知識為輔。這是由我們支教的時間短所決定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最多能做到哪些?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我們活動期間也存在着這樣一個分歧:有些同學説應當給孩子去多上些新課,有些則説要給他們多多地複習以前他們沒有學習好的知識。而我認為,無論是上新課也好,複習舊的知識也好,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試想,在如此短促的時間內,即使我們二十四小時不挺得給他們上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又能給他們講多少呢?他們又能接受多少呢?短時間要改變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不可能。但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卻並非不可能!

小朋友的世界潔白得像一張紙,尤其是農民工的孩子,他們的世界更是純淨得一塵不染。那麼,落在這張紙上的第一筆對他們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就是説啟蒙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從廣義上來説,整個國小階段都是孩子們的啟蒙教育階段。所以,千萬不要忽視我們的每天短短的支教活動對孩子們的影響。因為它是非常規的教育、新穎,所以孩子們會感興趣。因為它時間短、特殊,所以孩子們會記憶猶新。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名人學習和奮鬥的故事,也許他會記住一輩子。你在這期間內講的某個中華美德的典範,也許他會銘記一生。

所以,我們支教時應當將工作的重點放到對學生們的思想引導上。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人生觀,引導他們有正確的世界觀。要端正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引導他們從被動到主動學習。我想,要做到這些,你單純地給他們講多少的習題,分析多少的古詩,教多少的英語單詞是不行的!也創造不出40分鐘時間的最大價值和真正價值。

3、寓教於樂,建立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

互動的教學方式在現在是比較提倡的,它一改了以往的“填鴨”似的教學形式,而採用了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學的“老師走下講台講課”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拉近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性和積極性。然而,這種教學方式的普及在農村國小是不容樂觀了。大學生支教“時間短”這一特點就決定了我們要採取一種更加新穎的方法去開展工作,因為我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們接受我們。所以,我們本次的下鄉支教所採取的就是這樣的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並且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第一個創新就是稱呼的改變。我們要求小朋友們一律稱呼我們為“哥哥”、“姐姐”。比如,教朗誦的小美姐姐、小利姐姐、文超哥哥,教英語的小燕姐姐,教美術的玲姐姐等等諸如此類稱呼。稱呼改變的效果是很明顯的,孩子們很快得消除了他們對我們的陌生感,與我們打成一片了。

第二個創新是我們真正做到了走下講台。在教室外上體育課或許你見過,但在教室外上語文課、英語課你肯定沒有見過吧?我們這次就大膽得嘗試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把朗誦輔導也搬出了教室。不但如此,我們還採用了玩遊戲、講故事、記卡片等方式與之相結合。這種嘗試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將孩子們和我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了,二是快速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10篇】鄉村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

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為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第11篇】農民工問題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通過寒假時間,筆者對農民工這一問題作了一些較深入的調查,因這次是自己深入農村,和那些各年齡的勞動者密切的交談,因此結果較實際。筆者的家在農村,這幾年每年暑假回去,發現家鄉的人越來越少了,據瞭解大部份都有進城打工了,因此造成人們所説的農村就剩下“703861”這種現象。不過筆者看現在甚至“38”這一人羣也所剩不多了。經常是很多户人家就剩下老人帶着些剛學走路的小孩了。

通過對那些外出打工的人羣的交談,發現一普通的問題就是,大部份的農民工從進城的第一天起,就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始打工的,農民能吃苦,肯出力,勤奮進取,任勞任怨且廉價。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各個行業,各條戰線,都有農民工在勞動。現在的礦山,建築工地,真正第一線工作的80%—90%是農民工。舉凡城市裏最累、最苦、最髒、最險的工作大多是農民工在默默地幹。農民工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然而現實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農民這個特殊的羣體,對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到農民的貢獻是在工作環境很不正常,各方面條件很不利的情況現做出來的。

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我國實行城鄉分治的管理制度。這種一國兩策的格局,至今並沒有根本改革,雖然農民進城了,在城裏的二三產業工作了,但農民的户籍仍是農業户口,農民的身份沒有變,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出去賺錢,捎回養家餬口。然而許多農民外出打工了,但過年回來家裏仍是連過年的錢也很難拿出。咎其原因,據幾個農民工説他們雖然是每天都在辛苦地勞動,但是工資卻很低,即便是省着點花也攢不到什麼錢,加之許多黑心的老闆隨意苛扣他們的工資,因此也就只能是混混自已的嘴巴。

通過對農村熟悉的瞭解,我還發現個極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家長吸在外打工,卻户口仍只能是自已老家的,因此一家人在外也只能是暫住居民,所以很難讓自已的小孩進城裏學習,也就只好扔在鄉下隨他們發展了,這就造成大批人沒念完國中就回家了。這樣下去,農民問題將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嚴重了。

“農民工”是個新概念,是中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大量的家業勞動力轉到工廠成為工人。通常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同步的。八十年代中期,經濟體制改革擴展到城市,城裏的二三產業大步發展,二三產業需要勞動力,於是“離土又離鄉,進廠又進城”的農民工大量湧現。據農業部、勞動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估計,二00二年離土離鄉的農民工約為九千四百六十萬。近幾年國有企業改革,結構優化,大約已有三千萬人下崗。據有關調查表明,有些企業把城鎮户籍的職工精簡了,因工作還需要,找農民工來替補。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這些企業不僅在搞“減員增效”,而且也在搞“換員增效”。這種趨勢還在發展。農民工已經是我國工人階級的主力軍。農民工進城打工,有利於溝通城鄉關係,調整城鄉社會結構,緩解農村勞動力過剩的矛盾,增加農民收入。我國人多地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農業勞動力大量過剩。農民工進城打工,使他們有了出路,也得到一定的收入,然而我們許多不健全的體制或是以前的不夠重視,使之出現如今困攏的農民工問題。

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農民工問題要從根本上治。農民工問題表面看是要解決保護粗心工的合法權益,消除在就業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給予農民工應有的國民待遇等問題,其實質上是我們國家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工人階級隊伍,構建一個什麼樣的社會階層結構,是建設一個城鄉一體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是維持目前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結構的問題。

針對農民工問題,我們國家也逐漸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實施的關於解決農民工工資歷拖欠問題,這一措施見效頗明顯,為許多的外出務工人員能高高興興地領到工資歷回家過,解決了原來那種辛辛苦苦地工作,到頭來卻領不到一分錢的現象。另外,現在很多地方都有在開展的“再就業培訓”,它為許多農民工能學到一技之長,能使他們成為有一定素質的打工仔。

除這些外,我想我有些自己的建議:

第一,現行的户籍制度,是把公民分為農業户口和非農民業户口兩類,實際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身份,既不科學,也不合理。許多問題由此發出來,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要統籌城鄉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問題,就是涉及到人口流動,遷徙等全局性問題,必須由國家審度勢,做出決策,在全國實行,才能解決。

第二,農民工問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已有十多年曆史,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工問題,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這不僅涉及到上億農民工的切身利益,且關係到用工單位、用工城市有關部門和城市居民的利益,改革的難度很大。有的城市,有的單位和企業,認為現行這一套很好,農民工價廉物美,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並不想改,所以此項改革要靠政府,從國家的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來推行。要制定一套解決這個問題的總體規劃,出台若干政策和措施。可選若干城市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後,再在全國實施。

【第12篇】農民收入調查報告-暑期社會實踐

現在農民收人主要來源於糧食作物的兑換。小麥、玉米、水稻等是農民的生活資料,在賣出的同時—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為—年的口糧。花生、芝麻等經濟作物自然是農民經濟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種植較多地區)。糧食收入以後,該賣的賣,該留的留,農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業養殖也是農民的收入之一,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養兩三頭豬,此外還有牛、羊、雞等家禽,這些賣掉以後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農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種植上除去種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養殖上,除去幼苗、飼料以及家禽的醫藥費等,農民一年淨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這個數字還是可觀的。

可是農民拿着這些錢並不是很開心,接下來錢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統籌、提留。家裏孩子增幾件新衣服,那拖拉機的大輪子用了好幾年了也該換了。剩下的要全部給孩子來年的學費、生活費,或許到了春節還得借—些才能過個好年。

要是遇上了災荒,天氣不好,收不到糧食。交完公糧,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夠。要是萬一家裏有個人生病,恐怕不借錢是看不好了。這借來借去,家裏就欠債了,以後的每年得節約,少吃幾頓好飯,少穿幾件新衣服,還了錢,才能鬆口氣。

農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維持簡單的生活,萬一有了天災人禍就得借錢,可這也不是辦法,借了錢總得要還,孩子讀書開支最厲害,要趕上了某些亂收費的學校,農民更是苦不堪言。

國家政策整天在喊減輕人民負擔,減來減去農民還是被壓的喘不過氣。政策關鍵要落實。隨着中國將加人世貿組織,外國糧食將進人中國市場,糧食價格將大幅度下降,這樣農民收人減少而支出不會有多大變化,農民負擔將會更重。

【第13篇】大學生農民工為題社會實踐報告

很多大學生很少參加社會實踐或是根本沒參加過,參加過社會實踐的同學也像是走過場一樣,沒有什麼收穫,這是很不對的,我相信我會做的比他們好,我會走上社會,體驗最突出的社會問題,學到自己的東西。我決定要和幾個同學一起,體驗一下農民工的問題。

農民工問題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引起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實踐勞動經濟學的有關知識,我們小組對武漢市的部分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合勞動法所講的知識作出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 目前建築業農民工的處境

先看有關資料:目前,我國建築業農民工隊伍約4000萬人,佔全國農民工總數的30%以上,佔建築業一線人員的90%以上。主要來自我國建築業大省和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年齡一般在18~50歲之間,其中30歲左右的年輕人佔60%以上;具有國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約佔60%以上。由於他們文化素質低、組織程度差,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其合法權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

上面的材料説明了全國範圍內的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房地產建築業的過熱對城市來説是高樓和高不可及的房價,但對廣大的農民工來説,是就業機會,是他們進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近幾年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的不斷曝光,農民工問題逐漸凸現出來。農民工權益受侵害,另一方面農民工成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禍首。不僅如此,在城市裏農民工到處受歧視。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農民工,他們被認為是素質低,骯髒和罪惡的羣體,比如在公交車上看見農民工就捂住鼻子,這讓農民工很受不了,農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環境中。

二 武漢市建築業農民工的狀況

在武漢市農民工的狀況究竟如何呢?為此我們就學校附近興建的夢湖水岸,清芷園等幾個建築工地進行了調查。

1.關於農民工生產生活條件

我們交談的時候農民工在休息,不過可以看到他們的安全帽等安全防護工具。至於生活方面則比較的隨便,附近就有餐館,可以自己出去。建築單位也沒過多幹預,一切交給工頭,他們就住在臨時的工棚,有自己的炊具。看着農民工的笑臉會讓你相信如果沒有攀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對生活的不滿。但是有一點讓我們感到不太滿意的是他們的衞生條件,沒有衞生間,有時在附近的公廁,有時就用方便袋解決。這樣的條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傳播,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農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個人衞生。這是需要建築單位和政府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2.關於農民工職業培訓方面

我們走進工地的時候,夢湖水岸的前期工程以近完成,開始的裝修。不遠處的樓盤也正在建設中。前期工程做的很漂亮,也很宏偉,我們數一下最高的都20多層。很難相信就是眼下這些受歧視的農民工用汗水和水泥灌注的。但同時我們也感到了深深的憂慮,這樣的建築又質量保證嗎?這些農民工進行過必要的培訓沒有?一個年長點的農民工告訴我們,一切都按照指揮在進行,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出賣體力換來的是不理解和責任,這是不公平的,這本身不是農民工的錯,他們付出的和應盡的責任明顯不成比例。所以農民工的培訓對於越發進步的建築業非常有必要。

3.關於勞動合同簽訂情況

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依法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規範用工、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基本條件。但是據我們的瞭解,一個建築單位羣體都是從一個村裏一起出來的,一起跟工頭。這是很多最後出現問題不好解決的主要原因,許多工資被工頭攜走,但是有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法律依據。另外工資的分發,工傷賠償等也要求勞動合同。

4.關於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

勞動法對社保有強制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但在中國的很多不正規的企業這點做的不夠好。當我們問起社會保險這方面的時候,有人搖頭,有的直接跟我們説,出來做活也不是幹很久,不如現在多拿點錢。社會保險在農民工眼中始終是虛幻的東西。但這就為一些工傷事故,醫療保險問題的解決造成難題了,沒有保險,建築公司和工頭都有話説。結果倒黴的還是農民工自己。

5.關於農民工工資

其實我們調查的農民工的工資還是有保障的,工錢是和工頭一起給的,大家都是工頭介紹一起來的,看來都很放心。並且每天工資50~60不等,每個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差不多。被調查的農民工沒抱怨工資,這點和之前的料想又出入,至於談到有沒有拖欠工資的時候,農民工都搖頭,好像現在這個問題很敏感。我們提到農村免税這項政策,問他們有沒有想過回到農村,有個民工説,還沒想那麼多,目前的工資還算可以,沒想很遠。

三 對於農民工問題的幾點建議

農民工問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如何正視和處理好這一問題是一件十分複雜和困難的過程,解決這一難題從根本上講,要提高國家的經濟水平。具體來説,現階段要處理好農民工問題,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從農民工本身來看,關鍵在於提高自身素質。

(1)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通過各種職業培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也能更好的保障工作效率。

(2) 提高維權意識,學法懂法,最終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3) 提高文化素質,瞭解一些基本的常識也有利於安全工作,學一些文化知識才能更好的適應城市生活,改變別人對農民工的偏見。

(4)“五個珍愛”是針對當前農民工而提出的一個新名詞,所以農民工要從珍愛生命,珍愛崗位,珍愛時間,珍愛權利,珍愛團結做起,建立一個和諧社會才不是夢。

2.從政府方面來看,最主要的是完善和改進相關的法律政策。

首先,擴展就業崗位。發展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力吸納就業人員,同時加快發展中小城鎮的建設,逐步解除城鄉兩立的户籍制度。結合當前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緩衝大城市的就業壓力。

其次,為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保護農民工,維護其正當權利;另一方面對侵害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為予以懲罰。可以對《勞動法》進行適當調整,增加有關農民工的內容。

再次,健全勞動力市場。整治非法建築用工市場,以及黑中介,以便農民工通過合法程序與建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要徹底剷除“包工頭”這一中間環節,規範勞動力市場。

最後,提高農民工的政治地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比如推選農民工人大代表等,既可講出農民工的心聲,又能使農民工逐步融入社會,也有利於當前的和諧社會建設。

3.從整個社會層次來看,以下各方面應加強。

(1)法律援助機構。大部分農民工面對自己的權利被侵害,或者選擇沉默,這是社會的悲哀;或者選擇暴力手段,這是法律的悲哀。一個完全的法制社會,法律不僅僅是一部分的工具。因此,社會上應該存在一些專門為農民工服務的法律援助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免費諮詢,投訴和進行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

(2)媒體。媒體應關注弱勢羣體,關注農民工。再社會主義社會,不應該有職業歧視,人人都是社會的主人。媒體對農民工的關注一方面是媒體本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另一方面也讓這部分農民工得到更好的生存。

(3)建築公司。要主動和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主動為農民工繳納社會保險,積極指引農民工接受社會保險的的重要性。免費提供農民工的職前培訓,也保障了建築公司的質量。為民工提供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民工的勞動安全。改善農民工的生活條件,特別是衞生條件也減少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4)工會組織。這一點尤為重要。建立專門的農民工工會,由能代表農民工利益的農民工本身組建,也可進行適當的組織領導,成立能夠真正維護農民工權利的非官方工會組織。通過工會組織切實保障和維護廣大農民工合法權益,保持農民工隊伍的穩定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農民工問題要隨着經濟的發展慢慢解決,對於我們大學生要體察到國家目前面臨的問題,體恤農民工。通過調查瞭解了許多農民工問題靠現行的勞動法,不能找到根據。勞動法還有許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另外結合勞動經濟學的相關內容,瞭解勞務市場的基本情況也有助於我們畢業之後的就業,不至於太盲目而受別人誤導。

我們學校很多大學生的父母也是農民工,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感受一下父母的感受,我想這是不對的。這次實踐給了我太多的感受,我會在今後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學習的,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想要的結果,相信這才是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最終目的。解決農民工問題任重道遠,但是還是要慢慢的來的!

【第14篇】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在這個暑假,我回到了我的故鄉,在在經過城市喧囂的洗禮後返回故里,使我品味到了農村生活的純情樸素,也體驗到了“迴歸自然的人生境界”。使我的身心都得到了不錯的調養。同時,我也還有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進一步瞭解農村的生活狀況,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調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這次的實踐運動。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處在西南山區的貴州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土地比較瘠薄,生產工具落後。雖然煤炭資源豐富,但卻因交通不便難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控油“西南煤海”的稱號。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民依然停留在土地上,農民的主要收入,則主要來自外出打工人員的工資。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進過調查,出來以上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外,我發現,困擾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的原因還有以下兩種災害。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今年如春以來,西南地區發生嚴重乾旱,連吃水都成為了問題,用'百年不遇'來形容我們西南地區一點都不為過。整個春天,西南地區基本上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農作物(主要是稻穀)播種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播種的季節到來卻無計可使。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土地荒廢而用抽水機抽水插秧的,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有的甚至年投入的那部分資金也未能收回。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嚴重不夠,更不用説用節餘去換錢了。

這些年隨着退耕還林工作的開展,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李子、梨、蘋果、地瓜之類的水果,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們村由於嚴重的乾旱,玉米等被曬得只剩下枯死的秧苗,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盲目發展烤煙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土地不宜,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目前,兩項技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貴州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銅仁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兒子,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第15篇】2022年大學生暑期“農民收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農民是國家的主要載體,然而現在農民收人主要來源於糧食作物的兑換。小麥、玉米、水稻等是農民的生活資料,在賣出的同時—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為—年的口糧。花生、芝麻等經濟 作物自然是農民經濟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種植較多地區)。糧食收入以後,該賣的賣,該留的留,農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 業養殖也是農民的收入之一,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養兩三頭豬,此外還有牛、羊、雞等家禽,這些賣掉以後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農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 元,在種植上除去種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養殖上,除去幼苗、飼料以及家禽的醫藥費等,農民一年淨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這個數字還是可觀的。

可是農民拿着這些錢並不是很開心,接下來錢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統籌、提留。家裏孩子增幾件新衣服,那拖拉機的大輪子用了好幾年了也該換了。剩下的要全部給孩子來年的學費、生活費,或許到了春節還得借—些才能過個好年。

要是遇上了災荒,天氣不好,收不到糧食。交完公糧,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夠。要是萬一家裏有個人生病,恐怕不借錢是看不好了。這借來借去,家裏就欠債了,以後的每年得節約,少吃幾頓好飯,少穿幾件新衣服,還了錢,才能鬆口氣。 農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維持簡單的生活,萬一有了天災人禍就得借錢,可這也不是辦法,借了錢總得要還,孩子讀書開支最厲害,要趕上了某些亂收費的學校,農民更是苦不堪言。

國家政策整天在喊減輕人民負擔,減來減去農民還是被壓的喘不過氣。政策關鍵要落實。隨着中國將加人世貿組織,外國糧食將進人中國市場,糧食價格將大幅度下降,這樣農民收人減少而支出不會有多大變化,農民負擔將會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