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民生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8W

民生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政府關注民生的實踐調查報告

在放寒假期間我參加了xx縣xx鄉政府部門關於民生的調查情況, 在調查期間讓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 農民的幸勞,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們調查了整個xx鄉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70%受過初等教育、50%受到過高等教育。經調查多數家庭都有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50%的孩子八歲才開始上學。

我們還調查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製品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100元以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不是因為我是一個農村的學生我才説這樣的話,而這是我們調查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方面我以過親身的體驗。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於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為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以前該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豬和種土豆,公路以到了村公所,這樣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很多的土豆,還可以養豬,養牛銷售出去。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在我們調查完了以上的項目後我還參加了建設新農村對政府的要求調查報告。 縣鄉政府最貼近農民,更容易獲得和把握農民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信息,由縣鄉政府分析利用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間傳遞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信息不對稱乃至信息失真,從而可以使公共支出的安排更有效。與中央和省級政府相比,由縣鄉政府負責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具有信息搜尋費用低、安排的項目針對性強和更便於引導農民參與等優勢。

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角度看,縣鄉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職責範圍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務,包括為國家機器正常運轉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以確保縣域社會經濟運行的協調有序。這是縣鄉政府的基本職能,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二是落實中央提出的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的目標,促進縣域範圍內的公共事業的發展。一方面,為轄區內農民提供教育、衞生、環保等公共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完善農村優撫、救濟、救災等社會保障體系,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失業保障制度,創建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三是把握轄區的社會經濟走向,特別是區域的比較優勢及其變化,並通過制訂新農村建設規劃和提供政策指導,為區域比較優勢的發揮做出應有的貢獻。

開展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轉變縣鄉政府職能。縣鄉政府要通過職能轉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促進政策的合理調整和資金的優化配置,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這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之一。

社會上的很多東西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增長我們的才幹。

還有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

最後我在這裏表示真心的感謝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朋友和領導,謝謝你們讓我實踐給予我的信任,使我明白更多人生的意義。

【第2篇】關於民生水平的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美麗的時光總是飛逝而過,農村十天的實踐活動轉眼間就圓滿結束了。雖然我在這個團隊中只扮演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但我仍然有很多感受和收穫。我們的團隊分為五組:宣傳組、研究組、教學支持組、文藝組和後勤組宣傳小組主要負責三個農村地區的宣傳,如分發活動和繪製海報。研究小組的任務是調查和研究當地資源,如森林、旅遊、水產養殖等。支持小組負責教學,並將每天與學生在一起。文藝組重新排練節目,他們負責演出。後勤團隊負責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食物。任何生病的人也由後勤團隊照顧。我屬於研究小組。我走得最多,看得最多。雖然很難,但我喜歡。三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活動是採訪60歲的老人、拜訪農民和參觀島嶼森林公園。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週年。我們想聽到和我們國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的聲音,聽他們談論我們國家的變化。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一些相對曲折的道路。這些老人經歷了起起落落,有自己的感受。他們都提到,在社區化時期,人們沒有足夠的.食物,交通部很方便,商業也不自由。現在他們可以吃得好,睡得好,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許多政策給了人們自主權和自由。它曾經是一箇中央集權的系統,即使你有能力,現在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創業。老年人對他們目前的生活表示滿意,並將這一切歸功於國家政策的開放。通過與老人的交談,我也對祖國的變化有了更真實的感受,併為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時代感到非常高興,但祖國的未來仍然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拜訪農民讓我更加開闊了眼界。南澳大利亞島上的大多數居民以農業和漁業為生。然而,由於今年赤潮的出現,我們調查的目的是探討赤潮與水產養殖廢水之間的關係。報告顯示,近年來赤潮爆發的頻率有所增加,這可能與當地固有文化模式僵化、文化技術過時和不完善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經濟而盲目擴大文化規模有關。我們參觀了農場,採訪了農民,記錄了他們的繁殖情況並做了相關的分析,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漁民都是憑經驗長大的,沒有多少專業知識。他們每年都被經驗所困擾。我們還得出結論,如果我們能把我們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我們就能少走彎路,獲得更好的收穫。顯然,這裏的水產養殖業非常需要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最後一天,我們去了島嶼森林公園。我們主要想了解南澳大利亞的林業和生態旅遊。

早上,我主要是爬山,沿途拍了很多樹的照片。下午,我們採訪了林業局局長,他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林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措施,並回答了我們的相關問題。雖然中午山上沒什麼可吃的,但每個人都沒有抱怨,努力工作,這讓我很感動。這是團隊的凝聚力。在路上,每個人都互相幫助,沒有帶多少水,所以每個人都一起分享,感覺很温暖,就像一家人一樣。儘管這項研究工作很難進行,但我們都很喜歡,覺得它非常充實和有意義。有時我出去一整天,中午在路邊吃外賣。我找不到休息的地方,我坐在路邊的陰涼處吃飯。我認為那時的食物非常美味。天氣很熱,幾乎所有男孩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然而,每個人都沒有抱怨,而是享受它,在剩下的時間裏唱歌和開玩笑。他們非常開心和熱情,沒有人喊累。以上是在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我不僅把以前學到的研究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而且提高了我的表達能力。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也暴露了平時我沒有注意到的缺點,也就是説,我的表達能力不夠清晰流暢,有些事情不夠周到,很多細節沒有注意到,面試前,我對面試內容瞭解不夠,以致提問不夠集中等。

研究小組是一個小家庭。整個團隊是一個大家庭。在團隊中,我總是有歸屬感。我覺得我屬於這個團隊,每個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為同樣的目標奮鬥。這項活動在農村的最大收穫是在接觸中成長。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隊友就像一家人。他們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他們教我如何關心他人,如何犧牲自我,如何實現偉大的自我。

【第3篇】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xx向青年學生髮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xx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佈於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採納,衷心的祝願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願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第4篇】2022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農民民生調查

xx年暑假期間我很榮幸地加入了社會實踐**團隊,我們的主題是“聚焦鄖縣農民的民生夢”,活動期間我們深入鄖縣柳陂鎮,做了一系列的關於農民民生方面的走訪調查,不僅學會了如何與政府人員很好的溝通,也從中收穫了很多東西。

我們的團隊共8人,雖然開始並不是如此的熟悉,但共同的經歷卻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農民的經歷,更結交了很好的朋友。還記得第一天,我們帶着激動和興奮來到了鄖縣,炎炎夏日,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正在辛苦勞作的農民伯伯,還有冒着熾熱的太陽在瓜田裏鋤地摘瓜的阿姨,此情此景,正激起了我們決心,我深深的體會到所有父母的不易,更加覺得自己上學的輕鬆,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了,珍惜自己的學習的環境和幸福,同時,我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得到大家的認可,能夠為以後的求職中打下更好的基礎。

我們的社會暑期實踐就這樣結束了。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穫。我深深的體會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羣眾,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十天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讓我終生受用。一是待人要真誠踏進政府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我們我很熱情的配合我們,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長輩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什麼事情都是相互的我們的真誠換來的是他們的關心與合作。二是要善於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也許我們還不夠成功,但我們在期間溝通的時候得到的東西卻比任何東西都寶貴。三是要有熱情和信心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事半功倍。四是要講究條理。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其它的事務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一個有條理的人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穩中求勝,這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培養的。五是要堅持不懈。做任何工作或任何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在過程中堅持不懈,唯有堅持才有勝利的希望,才能走向成功,堅持是人類走向成功的階梯,不懈的堅持才會有所收穫。同時,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這些天來,雖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覺有些辛苦,但從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練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使我明白,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穫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我會永遠記住這份成長的禮物,也會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5篇】大學生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成員均為農民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淨餘-14.4元170元190元

所佔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6篇】鄉村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

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為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第7篇】2022年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民生水平調研

美好而充實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為期十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已圓滿地畫上了句號。儘管在這支隊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卻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穫。我們這支隊伍分成宣傳組、調研組、支教組、文藝組及後勤組五個小組。宣傳組主要是負責做好三下鄉的宣傳工作,比如活動的布場和畫海報等;調研組是調查研究當地的資源,如林木、旅遊、養殖業等;支教組就是負責教書,每天都會和學生在一起;文藝組是排練節目,文藝匯演就是由他們負責的;後勤組則負責我們的起居飲食,有誰生病了,也是由後勤組的悉心照料。我是屬於調研組的,走的路最多,見到的也最多,雖然比較辛苦,卻樂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三個調研活動是採訪60歲老人、走訪養殖户、參觀海島森林公園。

今年是建國**週年,我們想聽聽與國同生的老人家的心聲,聽他們講述祖國的變遷。從建國到現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一些比較曲折的路線,這些老人家走過風風雨雨,自有一番感慨。他們都提到公社化時期吃飯吃不飽、交通部方便、買賣不自由,而現在吃好睡好,去哪裏都方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很多政策都給了人民自主、自由。以前是集體制,即使有能力都無法施展,現在只要你有本領就可以創業。老人家對現在的生活都表示很滿意,並把這一切歸功於國家政策的開明。通過與老人家的交談,我也對祖國的變遷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年代很幸福,但祖國的未來還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努力。

走訪養殖户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南澳島上的居民大多以養殖和捕撈為生,但今年來由赤潮現象的出現,我們此次調研目的就是為了探討海水赤潮與養殖業廢水的關係。據報告,近幾年來赤潮爆發的頻率增大,可能與當地固有的養殖模式的僵化及養殖技術陳舊不完善和當地居民為了經濟盲目擴大養殖規模有關。我們參觀了養殖場,採訪了養殖户,記錄他們的養殖情況,並做相關分析,希望能幫助到他們。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漁民都是靠經驗來養殖的,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靠每年的經驗來摸索。我們也總結出了一個道理,如果能把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或許可以少走些彎路,有更好的收成。可見,這裏的養殖業很需要技術的支持和專業的指導。

最後一天去的是海島森林公園,我們主要想了解一下南澳的林業及生態旅遊。上午主要是爬山,沿途拍了很多林木的照片。下午我們採訪了林業管理局的書記,他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林業的生長情況及生態保護措施,並回答了我們的相關問題。雖然中午在山上沒有吃的東西,但大家都毫無怨言,認真地工作,讓我很感動。這就是隊伍的凝聚力。在路上大家互相幫助,帶的水不多,大家就一起分享,覺得好温馨,像一家人似的。

調研工作的展開雖然比較辛苦,但我們都樂在其中,覺得很充實很有意義。有時候一出去就是一整天,中午就在路邊吃外賣,找不到歇腳的地方,就在公路旁的樹蔭下坐着吃飯。覺得那時的飯菜特別特別香。。。天氣很炎熱,同行的男生的衣服幾乎都可以擰出水來。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反而樂在其中,休息的時候還唱唱歌,開開玩笑,很快樂,很温馨,沒有一個喊累的。。。

上面是在調研工作中的一些體會,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不僅是把自己之前學到的調研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暴露了我平時沒注意到的缺點,就是我表達能力還不夠清晰流利,有些事情考慮不夠周到,很多細節沒有注意到,採訪之前沒有多些瞭解採訪的內容,以致於提問題提不夠重點等等。

調研組是一個小小的家庭,整支隊伍是一個大家庭,在隊伍中,我始終有一種歸屬感。覺得自己屬於這支隊伍,大家在做同一件事情,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次下鄉活動最大的收穫是在感動中成長。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感受到一個團隊的凝聚力,隊友之間就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互相幫助,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去關心他人,如何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第8篇】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在這個暑假,我回到了我的故鄉,在在經過城市喧囂的洗禮後返回故里,使我品味到了農村生活的純情樸素,也體驗到了“迴歸自然的人生境界”。使我的身心都得到了不錯的調養。同時,我也還有一項特殊任務,那就是進一步瞭解農村的生活狀況,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調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這次的實踐運動。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處在西南山區的貴州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土地比較瘠薄,生產工具落後。雖然煤炭資源豐富,但卻因交通不便難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控油“西南煤海”的稱號。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農民依然停留在土地上,農民的主要收入,則主要來自外出打工人員的工資。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進過調查,出來以上制約農村發展的因素外,我發現,困擾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的原因還有以下兩種災害。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今年如春以來,西南地區發生嚴重乾旱,連吃水都成為了問題,用'百年不遇'來形容我們西南地區一點都不為過。整個春天,西南地區基本上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農作物(主要是稻穀)播種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播種的季節到來卻無計可使。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土地荒廢而用抽水機抽水插秧的,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有的甚至年投入的那部分資金也未能收回。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嚴重不夠,更不用説用節餘去換錢了。

這些年隨着退耕還林工作的開展,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李子、梨、蘋果、地瓜之類的水果,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們村由於嚴重的乾旱,玉米等被曬得只剩下枯死的秧苗,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盲目發展烤煙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土地不宜,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目前,兩項技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廣,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貴州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銅仁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兒子,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第9篇】2022毛概民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一.調查背景:

黨的xx大報告提出,努力使全體公民“勞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任務。不久前,xx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不斷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讓廣大勞動羣眾實現體面勞動”。總書記的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勞動羣眾更是熱切期盼。

由此做一份關於普通勞動者工資及生存現狀的調查顯得尤為有意義。在暑假打工期間,我對“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地區普通勞動者工資及生存現狀進行了一些調查。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是xx年10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准認定的、以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區為核心區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是中西部地區惟一的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基地設“一園五區”,核心區為長沙生物醫藥園(由湖南瀏陽生物醫藥園更名),拓展區為袁隆平生物農業產業區、常德化學制藥產業區、岳陽生物醫藥產業區、株洲現代中藥產業區、湘西中藥谷(醫藥原料區)。此次調查主要對長沙生物醫藥園園區內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利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長沙興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康源製藥有限公司、湖南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的普通員工進行了抽樣調查。瀏陽生物醫藥園距離長沙市35公里,距黃花機場18公里,距離瀏陽市區25公里,是湖南省唯一一個沒有母城依託的開發區。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問、問詢法等形式展開。由於條件和時間有限,問卷調查內容項目不是非常詳細,調查內容獲得主要通過座談訪問的形式。

二.調查準備過程:

由於是第一次獨自完成這樣的社會調查實踐任務,所以準備時間比較長。首先在網上查閲了一些有關調查問卷及報告的信息,通過收集各方面信息並參考範例初步設計出了調查表,通過自己反覆查看並參考別人意見,反覆修改最終做出用於調查的問卷。接下來尋找了調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最後確定了調查人羣及較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具體的調查實施作出計劃。自此,調查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三.調查報告説明:

1.調查時間:xx年7月25日----xx年8月22日

2.調查對象:長沙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地區普通勞動者

3.調查單位:以為代表的大中小企業(如藍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利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湖南農大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等)為主,附帶調查一部分其他人羣。

4.調查目的:通過了解當前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及生存現狀,使社會民眾加深對此社會問題的瞭解與重視,瞭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問詢法,座談訪問。由於實際情況制約,考慮到在工廠中分發後回收率過低,問卷調查只進行了小規模的採集。主要採取問詢一部分工人及向瞭解情況的相關人員交談詢問來收集答案,對社會其他人羣採取一一問詢收集答案的方法。同時利用工作之便對本宿舍和身邊同事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6.內容概述:(1)普通勞動者所在公司從事行業所對應工資多少,工作情況如何。 (2)普通勞動者的日工作時間。 (3)普通勞動者的月消費情況及主要娛樂活動。 (4)普通勞動者的目標及自身發展情況。 (5)普通勞動者對自身工資及生存現狀感受如何。

7.調查結果預測:本次調查調查題目過大,由於某些因素限制,實施調查人員過少,能夠調查的人羣十分有限,地區範圍也過於寬大,但所能調查的範圍卻過於狹窄,以及調查方法不夠準確,結果必然不夠準確。另外被調查人員的主觀因素等也會對調查的可靠性產生影響。在不同地區,同一職業的人員工資及各方面可能有差異,調查結果可能具有片面性,但本調查中被調查人羣能代表一個小地區處於此階層中大部分普通勞動者所處一般情況,因此調查具有一定意義。

問卷調查作為整個調查實踐的一個參考,所得結果與問詢一部分工人、和工友深入交談、及自身感受大體一致。在調查過程當中,發現很多問題,也有很多感觸,普通勞動者工資待遇普遍較低,有一些當地人所得工資比以前有較大提高,但遠遠無法抵消消費成本增長帶來的壓力,結果一年到頭幾乎無甚儲蓄。普通勞動者在公司的日常管理和決定當中,幾乎沒有任何參與的權力,我所在車間旁邊的一個部門,其中員工因不滿工作環境而罷工,要求上級領導給予改善,結果要求被拒絕,領頭的幾個員工被辭退;我的師父因拒絕執行公司的一項有利於公司、而損壞員工利益的決定,被辭退。

四.深入瞭解與思考:

我國普通勞動者勞動報酬偏低,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普通勞動者報酬佔gdp的比重22年間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是資本報酬佔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二是政府收入比重持續增加,1999年全國財政收入剛突破1萬億元,佔gdp的比重僅為13%,但到xx年後的xx年,全國財政收入己接近7萬億元,增長了6倍,佔gdp的比重也已超過20%。普通勞動者參與分配的地位正在日趨邊緣化,變得愈來愈無足輕重、不值錢。全國總工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75.2%的職工認為當前社會收入不公平,61%的職工認為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日前被調查職工月均工資2152元,其中低於此標準的佔67.2%;低於標準50%、每月只拿1000元左右的佔17.3%;低於最低工資標準、每月只拿幾百元的佔4.8%。低收入的主要集中在一線和農民工羣體。目前,我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在3.3倍左右,行業間差距最高達到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與10%最低收入户人均差距20多倍,少數金融國企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多倍。據統計,xx年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行業共有職工833萬人,不到全國職工人數的8%,但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卻相當於當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55%。一個平均工資概念,給廣大普通勞動者吃了個“畫餅”。

透過官方的這些調查數據,不但能夠看到普通勞動者的不滿,從另一個側面更是反映了民生多艱。作為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創造出來的財富卻未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更好地改善,必然導致心理的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情緒的發泄將成為社會的隱憂,而且普通勞動者的工資低也會造成中國經濟的惡性循環。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我國目前社會發展上的一些瓶頸,往往與很低的勞動力價格有着或多或少關係。假如政府社會對工資增長依然是隻説不做,或者是説的多做的少,實現普通勞動者增加收入,則極有可能仍然是無法企及的“美好理想”而己。

五.原因分析:

1.勞動力市場

一般來説,勞動力市場的價格即工資是由勞動力的供求關係決定的。勞動力的供大於求工資就會下降;供小於求就會上升。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使上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湧入各大中城市,以至使中國的勞動力大軍處於明顯的供大於求的狀態,這就必然導致工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時也勿庸諱言,中國目前的工會在真正維護職工或普通工人的利益方面,作用還十分有限,還沒有形成有效代表僱員與僱主進行工資福利待遇談判的局面。普通勞動者 “委曲求全”地接受現行工資水平是勞動者在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總趨勢下的一種無奈選擇。

2.中國的工資結構體系不完善

目前中國的工資大約可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主要是企業經營者,這部分人一般是實行高額年薪制;另一部分是公務員及相關行政人員,這部分人的工資一般由基本工資和獎金組成,獎金比重較大;還有一部分,也就是佔絕大多數的普通職工,他們的工資就是基本工資,獎金只佔很少一部分。這種工資結構為收入差距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也成為國家調節工資收入差距的盲點和難點。如何以國家財力公平而有區別地解決這三部分工資享有者的勞動報酬,直接地而不是間接地提高低工資者的收入,至今仍是中國各級政府需要破解的難題。

六.建議

1.引入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為勞動者搭建一個對話平台,工資集體協商中,要提出工資指數化要求,即按照cpi指數調整貨幣工資,保證廣大職工實際收入和基本生活不下降。

2.加快制定工資方面的法律法規,為建立和實施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激勵機制、工資保障機制提供法律依據。

3.通過不斷培訓職工,職工自身也要努力、主動地學習,提高勞動力素質。

4.破解諸多勞資限制,加大執法力度。

5.加大對壟斷企業職工收入的規範力度,調整工資分配製度,減小貧富差距。

6.有效控制物價漲幅,對於嚴重影響工資漲幅利害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做好基礎的保障工作。

【第10篇】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成員均為農民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淨餘-14.4元170元190元

所佔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11篇】大學生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

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

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

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

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

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

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

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

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

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

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

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

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為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

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

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

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12篇】暑假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前 言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是“xx”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xx向青年學生髮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xx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佈於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採納,衷心的祝願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願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華北水院法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小組

xx年7月13日

目 錄

前 言

一、調查背景

二、調查目的

三、調查內容

(一)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地點與進度安排

(三)調查範圍、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樣方案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六)問卷分析

四、調查總結

(一)徵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五、附 錄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着大學的不斷擴招,很多大學都建了新校區,各地區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學城,其中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就是其中一個。為建設此高校園區,河南省曾徵收龍子湖地區農民1.4萬餘畝土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被徵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始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民生問題擺在首要地位。為深入瞭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我們特此展開本次走訪調查。

二、調查目的

失地農民是一個國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是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用地而失地的農民。

伴隨着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徵地的趨勢成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為生存依據的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對於目前農村存在的情況,一次性給付,不能解決問題。當徵地補償金花銷完後,失地農民中相當多處在失業狀態下的人,由於制度性障礙和農民經濟承擔能力,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率低,又不能享受失業、退休、醫療保障,造成大批“種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三無農民。如果處理不好,那麼他們就將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本次調查將調查某一地區,切實的瞭解在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就業情況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情況。深入民情,瞭解民情。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實證資料和意見。

三、調查內容

(一) 調查對象

為配合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區”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確保龍湖地區開發建設順利進行,本地區的農民土地被依法徵收,他們加入了失地農民的行列。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龍湖地區被徵地農民200户,分三個安置地點,七個小區進行調查。

(a) 調查範圍: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b) 調查對象:各個小區安置的失地農民

(c) 調查內容: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失地前後的生活變化

(d) 調查單位:户

(二) 調查時間、地點和進度安排

時間:七月三號——七月十三號

地點: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進度安排:

a)前期準備階段

7月3號

在學校湖邊組織召開第一次小組會議,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規劃整個調查工作進程和安排後續任務。

7月4號

蒐集資料,設計問卷。

b)調查實施階段

7月5號至10號

進行200份問卷試調查,並總結調查注意事項。

c) 資料分析與整理階段

7月11號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

d) 調查報告撰寫階段

7月12號至13號

在宿舍樓下召開小組會議,共同商定問卷初稿的不足並提出修改意見,進行最後總結以及最後階段的調查報告修改完善

(三) 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問卷調查開始之前派發了20份問卷進行了試調查,然後就調查過程和結果來分析具體的有效快速正確的調查具體決策。最後正式發送了180份調查問卷,收回18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100%。

a) 資料收集方法:

? 自填式問卷:由調查員直接將調查問卷發放到失地農民手裏

? 訪談法: 調查員直接訪問並收集信息。

b)資料分析方法:

? 單變量描述統計和單因素分析

(四) 抽樣方案

本次採用的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第一階段:選擇調查小區

第二階段:選擇小區中的單元

第三階段:從每個單元中隨機抽取居民户

(五) 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鄭雪豔 負責主持小組討論、任務安排以及問卷設計和最後定稿。

成員:

信息採寫員:趙廣開 負責每日簡報的撰寫以及向各大網站和媒體投稿

照片採集員:張彬 負責每日照片的採集和篩選工作

走訪調查員:張益 陳一鑫 趙青彥 何向前 負責每日的走訪調查工作

(六) 問卷分析(我們將多選題的調查結果換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a 種地 b 養殖 c 個體工商户 d 其他

2、您家失地後主要的收入來源?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個體工商户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 :a.63.48% b.29.02% c.5.28% d.2.62%

2 :a.36.96% b.3.66% c.18.53% d.40.75%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失地以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大部分以種地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小部分以養殖(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更少的人從事個體經營。農民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後,不得不想方設法來維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個體經營的比例就相對增加。通過調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輕人的青睞,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職業多以園林工人、清潔工等低收入工作為主,且工作不穩定。同時我們看到失地後農民主要收入來源選其他的佔40.75%,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調查的對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們主要靠政府的養老金維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築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家失地後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築房屋 d交通 e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3: a.30% b.9.07% c.30% d.9.82% e.15.32%

4: a.37.64% b.35% c.6% d.11.36% e.10%

統觀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失地前後,農民的消費支出的各個方面有很大的區別。失地以前,大部分農民的主要花銷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築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對較少。在大部分農民的觀念中,他們努力一生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條件能有所提高,並且為他們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銷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方面。失地以後有較大變動。民以食為天,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徵收後,他們在食物上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另外據我們的瞭解他們的教育與醫療投入相對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其他

6、失地後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5: a.20.06% b.14.08% c.24.09% d.42.12%

6: a.23.02% b.14.39% c.45.95% d.17.24%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失地前後農民擔心問題格局分佈有所不同。失地以前,農民依賴土地,所以他們就更擔心糧食收成問題,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較平均。失地以後,有了很大的變化。由於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發生變化,所以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就成了他們考慮的核心問題,這也反映了就業問題是社會各階層普遍關心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六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目前越來越關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放映了他們逐漸融入了現代社會。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a 以前 b 現在 c 都一樣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30% b.50% c.20%

失地農民對失地前後的兩種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各有各的好處。數據顯示:50%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認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認為無所謂,都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隨着社會的進步,失地農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強。他們體會到了現代社區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乾淨整潔,休閒娛樂設施也比較健全,國家的相關政策與舉措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實惠。而感覺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為失地以前擁有土地,生活安穩,雖然很累可心裏踏實有安全感,而且鄰里之間關係親密。另外在我們的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們普遍反映在社區生活無所事事,另外與其他老年人的接觸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非常必要。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 醫療設施 b生活基礎設施 c 學校教育設施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43% b.24% c.16% d.17%

上述數據顯示,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醫療設施方面,羣眾普遍認為在小區的醫務室看病貴,報銷比例小,生活基礎設施也有許多繼續改善的地方,在小區內平時家裏的勞動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餘時間都是坐在小區裏閒逛來打發時間,小區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動中心來滿足小區里老人的平時閒餘時間,建立一個功能完善,有利於老年人豐富空閒時間的活動中心是很必要的。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小區裏的學校基本設施相對比較完善,但優秀的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從而形成了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不協調的局面,所以補充個小區學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徵地補償?

a 貨幣補償 b.購房補償 c其他 d沒有補償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29.84% b 64.94% c、2.68% d 2.64%

徵地補償,一直是大多數人關注的問題,它對於農民失去土地以後的生計也是一個關鍵。以上數據反映出政府在對農民土地徵收過程中主要實行的是購房補償,也就是以低價或者以原來的住房面積一對一進行補償。通過走訪調查我們瞭解到,鄭東新區各小區大部分是以低價購買政府補償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積,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滿足了失地農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於住房建設沒有跟上徵地拆遷進度,很多的住户都沒分到足額面積的住房,而隨着我國房價的不斷上漲,部分失地農民也擔憂低價購房價位也會不斷上漲。

10、政府承諾的兑現情況?

a 完全兑現 b 部分兑現 c基本沒有兑現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13.3% b 53.3% c 33.4%

如以上所示,認為政府的承諾部分兑現的佔53.3%,而完全兑現與基本沒有兑現的分別佔13.3%與33.4%。也就是説86.7%的失地農民家庭對徵地補償費用是有不滿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基層政策落實不到位;2.基層幹部對法令解釋不完善,以至失地農民可能對自己的徵地補償費用產生疑問;3.基層管理不善,以至徵地補償發放不到位。對於這個問題,政府忽略了一點,大部分農民都是低學歷或者是無學歷的,有的甚至連字都不識,更何況對法令的研討呢。基層幹部辦事作風不嚴謹,大部分農民反應他們村的大小幹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與領導有關的人也從中獲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沒有得到實惠。

11、政府在徵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a拆遷問題 b 補助問題 c 社會保障問題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23.85% b 40.8% c 23.85% d 11.8%

政府在徵地拆遷過程中的舉措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主要體現在補助問題上。同時我們也看到拆遷問題與社會保障問題也是失地農民關注的焦點,這反映出了失地農民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對自己未來生活狀況的關注與擔憂。

從九到十一題,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對徵地補償未到位的反映較大,對徵地補償款的利用情況不是很明晰,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存在些許擔憂。因此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徵地十年後政府將各種補償費用一次性(目前這是不可能的)發給失地農民,失地農民能夠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嗎?他們的後續社會保障問題(如養老、子女的住房問題)怎麼解決?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a 補償到位 b 安排好社會保障 c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50.32% b 20.94% c 28.74%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目前失地農民對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將各項補償款補償到位,這反映了失地農民看重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發現失地農民沒有認識到安排好後續社會保障這一長遠利益的重要性,或許他們是對現實的顧慮吧,畢竟徵地補償款快十年了也沒有完全補償到位。

四、調查總結

(一)徵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我們走訪調查的問卷分析得出,鄭東新區土地徵收後失地農民主要出現的問題如下:

問題表現之一:農民失地導致的無業或待工人員較多,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前景。失地農民就業大多是一些沒有勞動技能、勞動報酬低的行業,以綠化、環境衞生、治安等行業為多。有些村民是由開發單位安排就業,一般從事保安、環衞等簡單勞動,這些失地又失業的農民一般文化素質較低,就業能力和社會生存競爭能力較差。另外,他們雖然在户口簿上已經成為居民,卻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種社會保障,而失地補償又無法滿足失地農民失業後的養老、醫療保障等等現實問題,這些情況都影響了他們對失地後生活前景的期望並形成對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排斥。

問題表現之二:失地農民因為生活困難,大多靠出租房屋維持生計。由於很多失地農民沒有工作,加上國家的生活補助等各項補助資金相對較低,且沒有隨着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對困難。他們只有靠出租房屋來維持生計,但由於很多社區的房屋面積沒有補償到位和社區相對偏僻致使他們的收入相對減少。

問題表現之三:失地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反映他們住進社區以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單調,他們經常閒着無聊,加上外來租房人員的衝擊與鄰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問題表現之四: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不統一,有待完善。視每個區、鄉鎮和村子的經濟情況及地理位置而定,養老、醫療保險無論從個人繳納的情況,還是從實際領取的情況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着相當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確定性。在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發展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體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環境差、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農民變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種保障權利難。尷尬的角色源於徵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權的本意就是佔有、使用和轉讓等處置權。農民和村集體作為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卻沒有完全享有買賣土地的所有權人權利,這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按照“憲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土地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前者指城市,後者指農村。但事實上,唯有國家是土地買賣的合法主體。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但農民和農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體卻無權享有所有者對土地的買賣處置權,農民無權作為賣者與購買土地的買者處在平等的談判和簽訂契約的市場主體地位上,無論是為了公用事業的用地,還是商業用地,都必須先經過國家徵地變為國有土地之後,由國家作為市場主體與開發商談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經過國家徵用土地,作為農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員會私自與開發商達成的任何土地買賣協議都是無效的,這樣開發建設的房屋是無法取得作為政府部門的“國土局”所頒發的合法的房屋產權證明的,這樣的房屋也就無法取得在房屋市場合法買賣的資格。於是,就出現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經過國家徵用變為國有土地後才能開發建設的情況,也就出現了國家把土地徵用後再作為生地或熟地賣給開發商出現的巨大“剪刀差”的問題,而作為市場主體的國家賺取的這部分超額利潤實際上並沒有用來解決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首先從理論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社會保障,即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個人儲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總結髮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建設的經驗,發現有以下幾點:

(1)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是趨勢。社會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發展,是福利國家的政策目標。全民保障原則,推崇國家公民的平等的社會權利,主張由國家為每個公民、不分高低貴賤、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如英國1946年的英國國民保險法,區別於以往社會立法的特點,就在於根據這一法案,幾乎每個公民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經歷了從萌芽起步到不斷髮展完善的半個多世紀曆程,並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革相關規定,使得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基本生活保障被社會保障代替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説明:首先,社會保障是緩解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矛盾的一種重要手段。社會保障作為國家介入、干預社會生活的途徑,作為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起源於近代歐洲工業化初期。

(3)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籌資來源多元化。隨着老齡化程度的加強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財政的社會保障壓力越來越大,為解決這個頭號問題,各國都在將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多元化,其中個人繳費和社會保障税被高度重視。在歐盟,各國農民養老金計劃籌資來源多樣化,包括繳費、政府補貼和税收等。個人繳費份額在提高、政府補貼比例在下降,以避免原福利國家高福利的通病。在美國,社會保障税包括三個税目:社會保險(老年人、殘疾人、遺屬保障)、醫療保障以及失業救濟。首先,農場主需要為僱員繳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障。其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聯邦失業税。再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自營職業税。

(4)對失地農民以高補償的辦法實施社會保障。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土地徵用方都給土地所有者以較為滿意的補償,徵用補償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土地徵用費和土地賠償額。其中土地徵用費相當於土地價值,一般按照徵用時的市場價格給足補償;土地賠償額是對土地權利人因徵用而造成的經濟及其他損失補償。設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是各國對失地農民的通行做法,這有助於降低他們的風險,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內容應包括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失地農民醫療保障、為失地農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為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援助。

(5)農民在社會以保險税等的支付上享受着優惠。德國的社會保險税是分職業徵收的。工人的社會保險税課税對象是工人的工資收入,税款由僱主和僱員共同繳納,税率總計為35%。應税工資源共享收入的上限為工人平均工資的兩倍左右。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類:普遍類(涵蓋一般領薪者、學生和個人投保者)、農業類(面向從事農業的領薪者和非白領薪者)、非領薪(實業家、企業家、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和特殊類(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僱員)。全國有99%的人口被納入社會保障體制。韓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四個項目,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險、產業災害。社會保險金大部分由被保險者自己繳納,但醫療保險和農村地區醫療保險國家負擔的費用相對較多。

(6)土地權益轉讓補償金可作為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日本實現工業化的進程情況和中國情況比較相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50年間,日本成功地從一個農業人口占將近四成的國家完成城市化,並將農村人口降低至4%。日本實行“國民皆保險”的社會保障體制,農民作為公民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國民年金。

根據以上經驗,在鄭東新區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應考慮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社會保障條例,消滅社會保障中的真空地帶;其次,對社會保障程度進行實地考察,一刀切和平均化是不可取的,對殘疾人等特殊對待;第三,建立社會保障評分機制;第四,切實落實社會保障,建立社會保障反潰;第五,建立社會保障監管機制。

2、健全法制

對不合法的徵地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徵地過程中不法的行為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徵地過程中採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徵用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是國外及我們台灣、香港地區的土地徵用之所以得到很好執行的主要原因。“現在我國土地徵用法律法規僅以《土地管理法》內所規定的為主,其他散見於各部門法或各行政法規之中,針對徵地目的、程序、補償以及徵地糾紛的解決等問題缺乏具體的規範,導致徵地的隨意性很大,補償安置存在極大的後遺症,徵地中引發的責任無人承擔農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沒有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的損失沒有得到完全的補償”。xx年11月2日公佈的《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的決定》第十二條指出:完善徵地補償辦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採取切實措施,使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徵地而降低。

3、徵地補償實施到位

根據土地管理法,我國土地徵用補償項目設置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是對土地所有人的投資及土地所有權轉移的一種補償和購買;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土地投資的一種補償;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是對農民由於徵地失去土地保障後的社會安置問題進行的補償,其實是變相的農民社會保障基金。

4、徵地相關程序透明通暢

借鑑國外的經驗,都有一套關於徵地問題合理的程序規定。實際調查中,鄭東新區並非是沒有這樣一套相關規定,只是規定的實施過程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徵地手續變得隱晦,徵地過程變得不透明。加上官員間的私自勾結,嚴重扭曲徵地程序,加上上訪路徑不暢通。基層工作在實際意義上,就是部分基層官員的漁利行為。這樣嚴重損害了政府在失地農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嚴重的造成了對共產黨的信仰危機。可以説,徵地程序的不通暢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次針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一、儘快將徵地補償款補償到位,兑現政府給予被徵地農民的承諾,讓老百姓體會到國家對他們的關注。

二、完善失地農民後續社會保障工作特別是適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補助標準,使他們體會到老有所養,另外要加強養老保險的普及,推進住房建設,儘快使所有失地農民都住進安置社區。

三、完善社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醫療、休閒、教育、治安)建設,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各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社區的治安狀況直接影響了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四、加強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引導、鼓勵失地農民創業,為失地農民創業提供便利。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廣泛徵求意見(可到高校大學生及教師尋求發展策略),爭取創建適合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可結合本地特色及大學生這一廣泛的消費羣體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五、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增強居民的歸屬感。社區發展的前提是居民認可喜歡這個新家,因而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六、加強對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決策、自我建設能力的培養,為社區日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加強監督力度,做到各項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言論自由、為羣眾反應問題提供便利)。可以組建社區建設黨員領導監督小組,時刻監督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

八、加強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大學生),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居民對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都不太瞭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國家給予養老保險當做徵地補償款,另外對國家給予的各項福利居民的説法差別很大,這充分説明居民的瞭解不夠,國家的宣傳沒有到位。

九、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這一廣大的優秀的羣體承載着祖國農村建設的重任,讓他們走進社區也許更能發揮他們的創新力。

十、建議國家號召廣大有志青年走進基層、服務基層,為基層的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會前進的主力軍,他們敢於創新,富有激情,把他們置身於基層能夠改變我國基層領導缺乏創新性的局面。

最後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經常深入社區展開調研,積極的向人民羣眾討教建設社區的良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錄

華北水院失地農民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親愛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們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的成員,首先十分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參與我們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調查。

為了瞭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分析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特編此卷。本問卷將採取不記名的方式,您提供的信息僅作研究使用,併為您保密。請您按照真實的個人情況和想法認真作答。

十分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華北水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填寫説明

1、請您把認為合適的答案號碼填入括號內或者在__處填上適當的內容。

2、每個問題可選擇一個或多個答案。

1、您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

a 種地 b 養殖 c 個體工商户 d 其他

2、您失地後主要的收入來源?( )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個體工商户 d 其他

3、您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築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失地後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築房屋 d交通 e其他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鄰里關係 e其他

6、失地後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鄰里關係 e其他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

a 以前 b 現在 c 都一樣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

a 醫療設施 b生活基礎設施(商場/休閒) c 學校教育設施 d 其他

9、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徵地補償?( )

a 貨幣補償 b以地換地 c購房補償 d 其他 e沒有補償

10政府的承諾的兑現情況?( )

a 完全兑現 b 部分兑現 c基本沒有兑現

11、政府在徵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a拆遷問題 b 補助問題 c 社會保障問題 d 其他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

a 補償到位 b 安排好社會保障 c 其他

我們的調查結束了,再次感謝您的支持!祝您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慧芳:《土地徵用問題研究――基於效率與公平框架下的解釋與制度設計》,經濟科學出版社xx年5月第一版

2、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研究(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xx年9月

3、張洪武:《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研究》(網絡資料)

4、許寶健:《城市化進程中的農地轉用問題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5、陳傳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心理與市民化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6、孫曉明、劉曉昀、劉秀梅:《中國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中國農業出版社 xx年7月

【第13篇】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 成員均為農民 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 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 有外債家庭率平均月收入(户) 20元 500元 520元平均月支出(户) 34.4元 430元 430元 淨餘 -14.4元 170元 190元 所佔比例 5.2% 91.7% 3.1% 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第14篇】大學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的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成員均為農民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淨餘-14.4元170元190元

所佔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15篇】關於民生水平的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範文

美麗的時光總是飛逝而過,農村十天的實踐活動轉眼間就圓滿結束了。雖然我在這個團隊中只扮演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但我仍然有很多感受和收穫。我們的團隊分為五組:宣傳組、研究組、教學支持組、文藝組和後勤組宣傳小組主要負責三個農村地區的宣傳,如分發活動和繪製海報。研究小組的任務是調查和研究當地資源,如森林、旅遊、水產養殖等。支持小組負責教學,並將每天與學生在一起。文藝組重新排練節目,他們負責演出。後勤團隊負責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食物。任何生病的人也由後勤團隊照顧。我屬於研究小組。我走得最多,看得最多。雖然很難,但我喜歡。三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活動是採訪60歲的老人、拜訪農民和參觀島嶼森林公園。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週年。我們想聽到和我們國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的聲音,聽他們談論我們國家的變化。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一些相對曲折的道路。這些老人經歷了起起落落,有自己的感受。他們都提到,在社區化時期,人們沒有足夠的.食物,交通部很方便,商業也不自由。現在他們可以吃得好,睡得好,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許多政策給了人們自主權和自由。它曾經是一箇中央集權的系統,即使你有能力,現在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創業。老年人對他們目前的生活表示滿意,並將這一切歸功於國家政策的開放。通過與老人的交談,我也對祖國的變化有了更真實的感受,併為生活在一個和平穩定的時代感到非常高興,但祖國的未來仍然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拜訪農民讓我更加開闊了眼界。南澳大利亞島上的大多數居民以農業和漁業為生。然而,由於今年赤潮的出現,我們調查的目的是探討赤潮與水產養殖廢水之間的關係。報告顯示,近年來赤潮爆發的頻率有所增加,這可能與當地固有文化模式僵化、文化技術過時和不完善以及當地居民為了經濟而盲目擴大文化規模有關。我們參觀了農場,採訪了農民,記錄了他們的繁殖情況並做了相關的分析,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在採訪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漁民都是憑經驗長大的,沒有多少專業知識。他們每年都被經驗所困擾。我們還得出結論,如果我們能把我們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我們就能少走彎路,獲得更好的收穫。顯然,這裏的水產養殖業非常需要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最後一天,我們去了島嶼森林公園。我們主要想了解南澳大利亞的林業和生態旅遊。

早上,我主要是爬山,沿途拍了很多樹的照片。下午,我們採訪了林業局局長,他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林業發展和生態保護措施,並回答了我們的相關問題。雖然中午山上沒什麼可吃的,但每個人都沒有抱怨,努力工作,這讓我很感動。這是團隊的凝聚力。在路上,每個人都互相幫助,沒有帶多少水,所以每個人都一起分享,感覺很温暖,就像一家人一樣。儘管這項研究工作很難進行,但我們都很喜歡,覺得它非常充實和有意義。有時我出去一整天,中午在路邊吃外賣。我找不到休息的地方,我坐在路邊的陰涼處吃飯。我認為那時的食物非常美味。天氣很熱,幾乎所有男孩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然而,每個人都沒有抱怨,而是享受它,在剩下的時間裏唱歌和開玩笑。他們非常開心和熱情,沒有人喊累。以上是在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體會。我覺得我學到了很多。我不僅把以前學到的研究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而且提高了我的表達能力。同時,在工作過程中,也暴露了平時我沒有注意到的缺點,也就是説,我的表達能力不夠清晰流暢,有些事情不夠周到,很多細節沒有注意到,面試前,我對面試內容瞭解不夠,以致提問不夠集中等。

研究小組是一個小家庭。整個團隊是一個大家庭。在團隊中,我總是有歸屬感。我覺得我屬於這個團隊,每個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為同樣的目標奮鬥。這項活動在農村的最大收穫是在接觸中成長。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隊友就像一家人。他們住在一起,互相幫助。他們教我如何關心他人,如何犧牲自我,如何實現偉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