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企業信用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6W

企業信用報告多篇

【第1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為核心、以信用制度為載體、以信用記錄為依託、以信用監管為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户授信時,對客户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户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台。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閲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户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台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第2篇】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情況工作報告範文

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情況工作報告範文

農村信用社作為一家金融企業,面對金融業競爭壓力,尚有少數幹部員工心存浮躁、目光短淺、人浮於事、得過且過。其中不乏有這樣那樣原因,但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滯後是其根本原因之一。

當前,面對新形勢,培育新思維,調整新思路,解決老問題,深入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農信社任重道遠。

從這種意義上來説,筆者認為,真正的企業文化不是做表面文章,儘管有些企業似乎建設企業文化的力度很大,場面也很轟轟烈烈,但那不過是在認認真真地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一、思想認識:頭重腳輕根底淺

沒有真正領悟企業文化的精髓

目前,在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各級農信社特別是省級聯社無不重視並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但是,在基層信用社,一提起企業文化,很多員工往往把農信社內部開展的文體活動、惠民活動當成了企業文化,每逢活動就大張旗鼓、轟轟烈烈,甚至將統一服務用語、統一服裝、加大對外宣傳等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硬性指標來完成。

事實證明,這是由於沒有搞明白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所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認識呢?我們不得不面臨這麼一種現實:長期以來,農信社用人機制尚未完全規範,部分員工對新事務接受能力低,對企業文化內涵和發展方向不能領會,對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認識不到位,以至於在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上總是打不開局面、推不動進展。

二、客觀事實:重經營輕文化

一味強調經營,而忽略企業文化建設

任何企業只有在追求效益中不斷髮展壯大,沒有效益就沒有發展,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一部企業發展史,就是追求效益與建設自身文化相統一的歷史。

截至目前,農信社生存發展已近半個世紀,其本身獨特的文化本該是博大精深,厚重久遠,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沒有人對潛在的優良傳統進行系統的總結,也就沒有上升到文化的層次。

縱然,自省級聯社成立以來,農信社系統建立了黨建體系,但由於對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很多地方還僅僅停留在形式上,還沒有真正地付諸在實際行動上。

三、行動實施:專業人才缺乏

現實是農信社缺乏企業文化建設的專業操作者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作,是一個不斷髮展的完整體系。同時,企業文化的建設要隨着時代的變化、發展的需要、競爭的需求、員工素質的提高而不斷變化、深入。

目前,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內容的設計既要符合先進社會文化的要求,又要賦予時代特徵,也要與業務經營結合起來。所以,沒有專業人才無法做到設計上的科學、合理,運作起來也無法規範管理,但是當前在很多省份的農信社中這樣的專業人才幾乎沒有。所以,必須為農信社觀念形態文化體系的建立鋪墊基石,而這種基石的核心是市場觀念、服務觀念、人才觀念等經營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呈現雛形,並得到廣大信合幹部、員工的逐步認同,最終實現:在思想認識上有了根基,在具體行動上有了體現,在實際效果上有了顯現。

四、以人為本協調發展

在發展中不斷更新,在更新中進步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價值體現。對於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來説,以人為本既要維護職工切身利益又要深入地挖掘全體職工的潛力,激活全體幹部員工的工作動力;既要看到農信社本身半個世紀以來在全體職工中間形成的傳統美德,又要與時俱進、不斷對這些文化進行揚棄,不斷增加新的內容。

此外,以人為本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經營形勢的認識,提高對當前企業文化建設階段的認識。在經營中協調發展,在發展中不斷更新,在更新中進步。避免一條腿走路,重經營輕文化的思想。

五、實事求是循序漸進

調查研究,穩紮穩打,不走過場

實事求是是根據各省農信社所處的發展階段、面臨的客觀實際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正確分析和研究如何打造農信社百年企業文化,如何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整合資源、發揮長處、力爭突破,為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氛圍,這是尋求企業文化建設路徑的基礎。

我們要穩紮穩打,要有長遠的思路,要有不急不躁的思想準備。

沒有真實的調查研究,難以體現真正的企業文化價值;沒有循序漸進的步驟,就會形成走過場,擺架子的形式主義;沒有先進的理念指導,就會跟不上時代、趕不上市場、形成不了合力,產生不了競爭力,最終是成不了氣候,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也就成為空中樓閣,有名而實不至。

六、精心打造樹立形象

抓好形象文化建設,打造新形象

農信社企業建設需要精心打造農信新形象、樹立文化新目標。所謂農信社新形象就是客户和社會公眾對信 用社所給予的綜合評價和心理認定。一個企業沒有良好的外部形象,就失去了和諧的發展環境;相反,一個企業擁有了良好的外部形象,就有利於吸引人才,廣納資金,甚至對農信社整個管理的過程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我們要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從基本的企業形象入手,認真抓好形象文化建設。

七、釐清涵義分步培訓

打造先進的企業文化,離不開全員培訓、分步培訓

當前,打造先進的農信社企業文化,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我們苦苦追求的企業文化的涵義。沒有這個鋪墊何以形成系統的文化體系?那麼,這就需要全員培訓、分步培訓,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的初級階段,只有這一階段打下很好的基礎,打造百年農信社企業文化建設才有紮實的羣眾基礎。

我們每次開展的培訓,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而且是一種文化理念的引導。這個階段必須要有實際效果,達到人人理解農信社的明天和明天美好的願景。

這個階段需要更長的一個過程,短者3年5年,長者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長,力求一個“穩”字。

【第3篇】企業信用管理調研報告

企業信用問題已成為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有的企業不講信用,賴賬拖欠、偷税漏税、製假售假、走私販私和逃廢銀行債務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最近,我市成立了企業合同信用管理協會,這意味着我市企業信用管理將進入一個新階段。現將我市信用管理工作調研如下:

1982年以來,我市工商部門積極開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動,對加強企業信用管理,從正面引導各類企業走重約守信之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失信違約、商業欺詐等違法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其主要表現為:一是合同履約率低。我們曾對我市部分企業進行調查,合同履約率只有65%。二是市場交易行為倒退。我們調查了150家企業,簽訂合同2.8萬份,交易總額有30%以上是現貨交易,私營企業交易額中有69%採用現貨交易。信用缺乏明顯增加了交易成本,甚至造成交易失敗。三是商業欺詐等違法行為嚴重。今年1至9月份,全市工商機關查處違法合同案件593件,涉案金額1283萬元。四是製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嚴重。全市工商部門今年1至9月查處製假售假案件4429件,案值達5000萬元。假冒偽劣説到底是不講信用、不講道德。

市場經濟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法制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是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治本措施,也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軟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全市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中,採取各種措施加大打擊經濟違法行為力度,繼續深入開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動的同時,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加強企業信用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此次成立的泰州市企業合同信用管理協會,其目的在於大力倡導和弘揚誠實信用原則,引導企業自律。

目前我市企業信用管理從總體上看還處於起步和試點階段,要真正形成完善的科學的企業信用制度還有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要做。全市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加快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完整地收集整理企業登記註冊、企業年檢、企業動產抵押物登記、重合同守信用、著(馳)名商標、誠信單位、合同爭議調解、合同鑑證、合同日常檢查,企業受處罰等12項記錄。同時,主動與金融、税務、質檢、海關、法院等部門和單位聯繫,取得支持和配合,將相關部門所掌握的涉及企業信用的信息,收集錄入企業數據庫內,以豐富徵信服務的內容,為建立全社會統一規範的企業信用制度,實現信用信息共享打下基礎。通過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全面記錄企業信用狀況,使企業信用狀況處於透明狀態,讓守信用企業贏得更多的市場交易機會,不守信用的企業由於不良記錄的存在,難以在市場中生存,並最終被淘汰出市場。

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加強企業信用管理,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信用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誠實守信日積月累就能形成良好信譽,而擁有良好信譽就會在社會交往和商品交換中處於有利地位。信譽不僅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的無形財富,也是一個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的無形財富,這種無形財富作為一種特殊資源,甚至比有形資產更為珍貴。為此,全市廣大工商企業要牢固樹立誠實守信的觀念,堅持依法經營,健全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嚴格產品質量管理,遵循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原則,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以良好的信譽爭取市場、開拓市場。

【第4篇】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調查報告: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為核心、以信用制度為載體、以信用記錄為依託、以信用監管為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户授信時,對客户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户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台。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閲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户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台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第5篇】工商局構建企業信用平台建設誠信社會的調查報告

工商局構建企業信用平台建設誠信社會的調查報告

工商局構建企業信用平台建設誠信社會的調查報告

一、信用平台產生的背景企業信用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親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和源泉。特別是隨着中國入世,建立良好的企業信用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僅從我市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信用意識淡薄,據我局統計,20xx年,全局查處的各類違法違規經營案件中,涉及企業合同欺詐、虛假廣告、商標侵權、製假售假等違背誠實信用的案件,就佔到了42。儘管是為數很少企業的失信行為,但一定程度上使全市企業的整體聲譽受到影響。

工商部門作為監督管理企業的重要職能部門,如何充分充揮職能,遏制這種行為的擴散和蔓延,我們認為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而要治本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信用監管體系。其實,我局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信用等級評定工作,但僅僅是依據企業每年年檢的優劣,來把企業評為a、b兩個信用等級。

這種單項評級的方法只表明企業年檢的等次,卻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在公平交易、合同、商標、廣告等方面的情況,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從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來看,有的企業年檢時雖是優良企業,但當企業違規違法行為發生時,由於其信用信息缺乏動態性,容易造成企業信用失真。

同時,企業的信用程度只通過每年一次的年檢來反映,難以起到宣傳和警示作用。因此,全方位構築企業信用平台,準確反映企業信用等級,不斷加大企業監管力度,提升企業信用水平,已成為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提升企業信用,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幾年前7月,全國33名私營企業主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名推出《信譽宣言》,呼籲重構企業信用體系,後來“兩會”召開,與會代表談論最多的也是誠信問題。

同時,提高誠信意識,也是去年底我市“兩會”期間的熱門話題。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建立良好的公平交易秩序和誠實信用環境工作,市委書記專門聽取了我局有關情況彙報,並提出了爭創“a級信用等級市”的口號。

工商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作為負責企業市場準入和日常監管的行政職能部門,更要與時俱進,為我市企業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建立局域網和紅盾信息網,將企業的相關信用信息在網上進行公示,既可以使諮詢對象更便捷、快速查詢企業的信用情況,又可以提高工商部門的執法效能。

因此,我局把大力構築企業信用平台,作為深化“合同解憂工程”、強化市場監管、服務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並確立了“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大膽探索、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

二、主要做法作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怎樣在構建企業信用平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決定採取信用户口、信用公示、信用巡查三級聯動的方式,着力構築企業信用平台。

(一)建立“信用户口”一是拓寬企業信用信息容量。去年以來,在充分利用企業註冊登記數據庫的基礎上,我局已為3000餘家企業建立“信用户口”數據庫。

每個企業的“信用户口”均由兩大部分共26項組成。一部分是企業註冊、變更等基本情況共17項。

另一部分是企業信用情況共9項。信用情況包括局機關業務科室監管掌握的信用情況(含年檢等級、註冊商標、精品名牌、合同履約率、重合同守信用情況、受獎勵情況、不良行為記錄、綜合評定等級)和市內技監、金融、税務等部門提供的企業的信用情況。

二是明確各自分工。為及時準確錄入企業“信用户口”的相關信息,我們根據“信用户口”中增設的欄目,明確分工如下:年檢等級由個私局和註冊分局按登記管理權限提供;合同履約率、重合同守信用情況、綜合評定等級由合同科負責錄入;註冊商標由商廣科負責錄入;不良行為記錄由法規科負責錄入;受獎勵情況和其它部門提供的信息由局辦公室請求市政府辦公室協調相關部門提供文件資料後及時錄入。

三是建立企業信用綜合評定等級制度。將綜合評定等級分為a、b、c三個信用等級。

其中,a級表示信用比較好的;b級表示信用情況一般的;c級表示信用情況較差的。a級企業的評定標準為:①重合同守信用企業;②年度年檢a級企業;③企業商標為我市知名商標或省著名商標;④消費者滿意企業;⑤企業產品被評為市“精品名牌”;⑥被市委市政府在雙文明表彰會上授予榮譽稱號和受有關部門評定信用等級的。

只要滿足上述六項中任意一項的,則企業的綜合評定等級為a級。c級企業的評定標準為:①連續兩年沒有參加年檢的;②兩年內受到經濟查處的。

凡在上述兩項中有任意一項的,則該企業的綜合評定等級為c級。除a級和c級以外的企業則為b級。

【第6篇】企業信用平台建設誠信社會調查報告

一、信用平台產生的背景企業信用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具有親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和源泉。特別是隨着中國入世,建立良好的企業信用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僅從我市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信用意識淡薄,據我局統計,20xx年,全局查處的各類違法違規經營案件中,涉及企業合同欺詐、虛假廣告、商標侵權、製假售假等違背誠實信用的案件,就佔到了42。儘管是為數很少企業的失信行為,但一定程度上使全市企業的整體聲譽受到影響。工商部門作為監督管理企業的重要職能部門,如何充分充揮職能,遏制這種行為的擴散和蔓延,我們認為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而要治本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信用監管體系。其實,我局早在兩年前就開始了信用等級評定工作,但僅僅是依據企業每年年檢的優劣,來把企業評為a、b兩個信用等級。這種單項評級的方法只表明企業年檢的等次,卻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在公平交易、合同、商標、廣告等方面的情況,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從對企業的日常監管來看,有的企業年檢時雖是優良企業,但當企業違規違法行為發生時,由於其信用信息缺乏動態性,容易造成企業信用失真。同時,企業的信用程度只通過每年一次的年檢來反映,難以起到宣傳和警示作用。因此,全方位構築企業信用平台,準確反映企業信用等級,不斷加大企業監管力度,提升企業信用水平,已成為工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提升企業信用,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要求。幾年前7月,全國33名私營企業主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名推出《信譽宣言》,呼籲重構企業信用體系,後來“兩會”召開,與會代表談論最多的也是誠信問題。同時,提高誠信意識,也是去年底我市“兩會”期間的熱門話題。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建立良好的公平交易秩序和誠實信用環境工作,市委書記專門聽取了我局有關情況彙報,並提出了爭創“a級信用等級市”的口號。工商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作為負責企業市場準入和日常監管的行政職能部門,更要與時俱進,為我市企業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發揮應有的作用。通過建立局域網和紅盾信息網,將企業的相關信用信息在網上進行公示,既可以使諮詢對象更便捷、快速查詢企業的信用情況,又可以提高工商部門的執法效能。因此,我局把大力構築企業信用平台,作為深化“合同解憂工程”、強化市場監管、服務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並確立了“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大膽探索、務求實效”的工作思路。

二、主要做法作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怎樣在構建企業信用平台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決定採取信用户口、信用公示、信用巡查三級聯動的方式,着力構築企業信用平台。

(一)建立“信用户口”一是拓寬企業信用信息容量。去年以來,在充分利用企業註冊登記數據庫的基礎上,我局已為3000餘家企業建立“信用户口”數據庫。每個企業的“信用户口”均由兩大部分共26項組成。一部分是企業註冊、變更等基本情況共17項。另一部分是企業信用情況共9項。信用情況包括局機關業務科室監管掌握的信用情況(含年檢等級、註冊商標、精品名牌、合同履約率、重合同守信用情況、受獎勵情況、不良行為記錄、綜合評定等級)和市內技監、金融、税務等部門提供的企業的信用情況。二是明確各自分工。為及時準確錄入企業“信用户口”的相關信息,我們根據“信用户口”中增設的欄目,明確分工如下:年檢等級由個私局和註冊分局按登記管理權限提供;合同履約率、重合同守信用情況、綜合評定等級由合同科負責錄入;註冊商標由商廣科負責錄入;不良行為記錄由法規科負責錄入;受獎勵情況和其它部門提供的信息由局辦公室請求市政府辦公室協調相關部門提供文件資料後及時錄入。三是建立企業信用綜合評定等級制度。將綜合評定等級分為a、b、c三個信用等級。其中,a級表示信用比較好的;b級表示信用情況一般的;c級表示信用情況較差的。a級企業的評定標準為:①重合同守信用企業;②年度年檢a級企業;③企業商標為我市知名商標或省著名商標;④消費者滿意企業;⑤企業產品被評為市“精品名牌”;⑥被市委市政府在雙文明表彰會上授予榮譽稱號和受有關部門評定信用等級的。只要滿足上述六項中任意一項的,則企業的綜合評定等級為a級。c級企業的評定標準為:①連續兩年沒有參加年檢的;②兩年內受到經濟查處的。凡在上述兩項中有任意一項的,則該企業的綜合評定等級為c級。除a級和c級以外的企業則為b級。

【第7篇】xx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考察報告(工商局)

為了落實好市政府轉發市工商局《關於實施誠信企業建設的意見(試行)》,最近我們受領導指派對杭州市工商局開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情況進行了考察。

一、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情況及主要經驗

1998年,杭州市工商局與有關部門配合,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圍繞打造“信用杭州”的戰略目標,開展了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一)開展誠信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推進全社會的信用進程。

1、開展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户”活動。7月,由市委宣傳部、市工商局、市民營(私營)企業協會、市個協共同組織開展了爭創“誠信民營(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户”活動和杭州市“百家誠信示範企業、百家誠信個體工商户”認定活動,予以發證和授牌,並在市級有關媒體進行公告。

2、推動全市企業“守合同、重信用”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媒體、網絡等載體,大力宣傳企業誠信經營的意義。二是對全市1357家“守重”企業上門走訪,指導督促企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三是開展法規的宣傳、培訓工作,全市工商機關分別舉辦了合同培訓班71期,參加培訓2023人次,印製學習資料三千餘冊。

3、廣泛宣傳企業信用建設工程。以“政府推動、羣眾參與、社會關心、道德規範、輿論監督”為基本工作思路,促進企業信用建設。6月,市工商局在杭廣電台開播的“行風熱線”欄目,以“信用工程”建設為題,以杭廣電台熱線為互動平台,進行宣傳,回答羣眾提出的問題,聽取羣眾建議。

(二)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徵集、評估、公示、監管機制,完善管理體系。

1、深化組織制度建設,加強工作調研。市工商局成立了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下設辦公室,制定了《杭州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建設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工作目標,就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工作機制、開展信息徵集、強化信用監管、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做出具體的部署。,市工商局牽頭完成了《提升企業信用的對策與思路》的調研報告。

2、以完善企業“經濟户口”制度為重點,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一是制訂並實施《市工商系統企業信用工作職責和信息錄入、修改、刪除操作規範》,明確了系統內各部門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徵集的職責和任務,規範了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等制度,形成了以各業務處室、分局、工商所為單位的信息錄入機制。二是加強各職能部門聯動。2003年實現工商、國税、地税、質監四部門聯網,開通了企業基礎信息交換。截止到底,杭州市工商局徵集錄入了全市所有的12萬餘家各類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24萬餘家個體工商户的信用信息,包括登記時的基礎數據、企業經營數據、資產數據、借貸信用記錄、工商日常巡查時的情況記錄,以及企業自行申報的信用資料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企業信用情況。

3、完善評估體系,實行信用反饋,推行信用公示。杭州市工商局在充分調研和積累大量數據的基礎上,建立了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數據模型和指標體系,邀請了專家、學者進行了多次評估,同時多方面徵求企業意見,結合地方實際進行修改完善。2003年,以企業“經濟户口”數據庫為基礎,隨機選擇了600家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估的試運行。對整個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加以修改完善。一是將全市所有12萬餘家各類企業納入評價範圍;二是將企業信用監管評價分為aaa、aa、a 、b、c、d四等六級。分別表示信用優良、信用良好、信用穩定、信用波動、信用低下和信用破產;三是將評定結果向企業反饋,徵得企業同意後向社會公佈;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將aaa級企業及d級企業進行公示。12月,杭州市工商局對全市的12萬餘家企業進行了企業信用等級評價,126家企業被評為aaa級,依法對8079家未按規定申報年檢、名存實亡、查無下落,或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企業做出了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並列入信用破產“黑名單”。召開了省市新聞媒體和aaa級企業代表參加的情況通報會,在杭州日報和市工商局紅盾信息網上進行公示。全國各大媒體也進行了後續報道。

4、確立監管目標,強化分類監管。一是以信用監管評價等級為導向,將信用監管評價結果所自動生成的監管意見作為各業務部門、工商所的監管目標。二是實行“頻率監管”制度,針對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採取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

5、落實獎懲機制,抓好信用培育。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工商部門實行跨年度檢查、企業年檢免審、優先推薦為“守合同、重信用單位”、“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扶持企業創省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等,賦予企業信用資產;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列入重點監管,在單項榮譽授予中實行信用等級一票否決。

(三)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企業信用監管實質上是一個對企業信用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評估、發佈、運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通過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平台來進行。杭州市是全國4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工商局是全市企業信用建設牽頭單位,其信息中心及互聯網平台是政府信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府將信息化建設列入建設投資計劃, 由市財政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支持。杭州市工商局計算機網絡管理由局信息中心負責,現有8人,全部是計算機專業人員。17個分局、96個工商所全部聯網。幾年來在計算機系統和網絡建設投資近4000萬元。現在的軟件系統包括了工商系統所有的日常工作的辦公自動化,可以實現網上進行開業、變更、註銷登記及年檢。

二、對我市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總體規劃,逐年分步實施。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由於我市工作起步晚,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已經很大。我們的起點要高,步伐要快,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

為起步建設階段。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明確內部分工,建立責任制;做好數據的積累,制定數據徵集辦法,制定企業信用信息評價標準;開發企業信用評價軟件,建立互聯網平台。

要初步建成企業信用體系。結合市工商局辦公樓建設,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和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實現工商內部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共享;在充分徵集企業信用數據的基礎上,對企業信用進行評估;實現企業信用監管(如市場巡查)的計算機指令化;在互聯網上公佈企業基本信息和部分信用信息,供社會公眾查詢。

——建成比較完善的企業信用體系。完成內外結合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實現與相關部門的網絡互聯,實現企業信用信息收集的經常化、制度化;建立科學的企業信用信息評價系統,實現企業信用信息的動態管理;開展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深入開展誠信企業創建活動。

(二)本着內外有別、先內後外的原則,積極穩妥地開展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和企業信用信息的公示、運用,以及信息平台建設工作。

1、要完善工商內部網絡,在現有企業登記數據的基礎上,完善企業信息數據庫,整合各類企業信息,實現工商內部的信息共享。評定企業信用等級,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

2、在互聯網上建設承德紅盾信息網,將企業基本信息、企業信用良好信息和不良信息在網上公示。在企業信用信息不夠全面、充分,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公示評價結果,做為監管依據。

3、由政府組織建設“誠信承德網”,作為承德市企業信用信息運行的平台。將“紅盾信息網”與“誠信承德網”對接。實現政府各部門的資源互通,信息共享。在充分徵集、整合各類企業信用信息,並且對企業信用評估體系進行充分的論證、試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評定結果在“誠信承德網”上進行公示。逐步將企業信用信息的徵集、整合、評價、公示等職責移交企業信用協會。

(三)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內部合力。

成立市工商局企業信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責任。市場合同科(或成立專門辦公室)負責總體協調和組織工作,企業科、企業分局、個體科、外資科、商標廣告科、公平交易管理科、個私協、消協、市場分局等相關科室,本着誰產出,誰管理,誰錄入,誰審核的原則,負責本科室的企業信用信息的錄入、管理工作;信息中心負責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建設,搭建局域網及互聯網平台等技術工作;法規科負責研究企業信用信息徵集及發佈的法律問題。

(四)把企業信用信息工程(計算機軟硬件、互聯網平台建設)列入政府年度投資建設計劃,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五)開展誠信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一是繼續開展好“守合同、重信用”活動。二是開展誠信企業建設活動。年底前要完成全市1000户企業的試點工作。三是充分發揮個體私營協會的作用,引導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積極參與誠信建設活動。

【第8篇】調查報告:做好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調查研究報告

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建立完善、規範、有序、有效的企業信用體系,構建以誠信文化為核心、以信用制度為載體、以信用記錄為依託、以信用監管為手段的企業信用催生、成長和維護系統。要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户授信時,對客户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户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最好的傳播平台。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閲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户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台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第9篇】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企業信用調查報告

一、概況

二、註冊資料

三、歷史沿革

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生產和經營不鏽鋼精密測量儀器,是國家重點高科技企業。

2001年7月,當時的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為750萬元,2007年11月上海伯納克精密儀器有限公司再次出資250萬元。

四、股東

五、主要管理者

六、組織結構

七、經營方式及狀況

3.主營業務

生產銷售不鏽鋼精密測量儀器、配件、儀器安裝,不鏽鋼及其他金屬產品。

8.財務狀況

9、附屬機構 無

10、實地考察

該公司位於上海市相鄰市區,環境整潔,交通便利。公司自有2個倉庫,3間廠房。辦公設備及環境良好,主要生產線有3條,全部由國產。

11、行業狀況:

該公司所屬行業是製造業,本行業在2008年產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1,862,000元;行業的.平均資產回報率為2.5。 12、綜合評價

該公司的贏利能力指標大大高於同行業水平,贏利能力較強;公司的資金比較雄厚,資產負債率僅為36.03%。流動比和速動比均較理想,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較好,特別是短期的支付能力較強;該公司存貨週轉率和應收帳款週轉率一般,並接近行業水平。

投資方是在國內比較知名的品牌,有利於產品進入海外並進一步推廣。

13、信用評級

評價結果

評價項目

滿分

建議 得分 17 18 20 21 9 85

評價標準

信用等級 分值

建議

經營管理 經濟實力 資金結構 經營效益 發展前景 總計 20 20 25 25 10 100

√ aaa 95-100 信用優良,往來交易無問題。

aa 85-94 信用良好,目前往來交易應無問題。 a 70-84 信用尚可,當前正常交易尚無問題。

bb 55-69 信用一般,有條件或保證的往來交易尚可進行。 b 40-54 信用欠佳,往來交易值得關注,須謹慎從事。 c 40以下 信用不良,不宜進行交往。

(報告結束)

鄭重聲明:本公司提供的資信調查報告,按國際慣例,僅供委託者作為決策參考,委託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者透露報告內容,並且本公司不承擔據此報告所產生的任何法律責任。

【第10篇】關於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調查報告

面向市場,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運用市場機制,強化信用管理的內部約束機制和利益激勵機制;在法律框架內,按照規範、有序和不搞重複建設的原則,充分發揮銀行系統信貸評價登記系統、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商登記年檢等系統的作用,培育以企業為主體、服務全社會的社會化信用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企業信用標準體系、企業信用狀況評價體系、企業信用風險防範體系、企業信用信息披露體系、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並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提升企業整體信用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

一、具體為完善六個體系

(一)企業信用標準體系

信用標準(creditstandard)是指當採取賒銷手段銷貨的企業對客户授信時,對客户資信情況進行要求的最低標準,通常以逾期的dso和壞帳損失比率作為制定標準的依據。國際通行的”四等十級制”評級等級,具體等級分為:aaa,aa,a,bbb,bb,b,ccc,cc,c,d。從”aa”到”ccc”等級間的每一級別可以用”+”或”-”號來修正已表示在主要等級內的相對高低。如aaa級的含義就是“信用極好”,表示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債務風險小。該類企業具有優秀的信用記錄,經營狀況佳,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廣闊,不確定性因素對其經營與發展的影響極小。企業信用標準的設置,直接影響對客户信用申請的批准與否,是企業制訂信用管理政策的重要一環。

(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企業徵信是指在對企業、債券發行者、金融機構等市場參與的主體的信用記錄、經營水平、財務狀況,所處外部環境等諸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就其信用能力(主要是償債能力及其可償債程度)所作的綜合評價。企業徵信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對履約能力及其可信程度所進行的一種綜合分析和測定,它是市場經濟體系不可缺少的中介服務。在我國,隨着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信用關係日趨複雜,由此產生的信用風險對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日益深遠。特別是加入wto以後,我國將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在這種背景下,只有通過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信用保障體系,及時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才能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

(三)企業信用信息傳播體系

互聯網是目前的傳播平台。其優勢是傳播快、信息可留存、可及時更新以及查閲檢索方便等。其次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從企業信用體系的長遠建設和發展來看,應該及早着手建立全區聯網甚至全國聯網的企業信用狀況諮詢系統,以方便廣大用户對於信用信息的消費需求。

(四)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

企業信用監督管理體系應該是一個層級結構。應該成立企業信用管理機構,統一組織和協調企業信用自身、企業信用服務體系、企業信用網絡平台建設等。同時由各級企業主管部門建立相應的信用信息採集鑑別和傳播機制,實現企業信息的標準化生產、標準化傳播和全方位供給。大型企業內部必須設立信用管理崗位,以協調本企業信用管理事務。

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原則

1.市場化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要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來形成信用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過程。

2.法治化原則。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要在國家有關法律的規範之下進行,同時要充分行使中央政府賦予我們的民族區域自治權力,根據實際制訂符合地區實況的與信用建設相關法規條例,推動企業信用狀況在法治化軌道上逐步改善。

3.系統性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第一,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調動各個部門、各個地方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第二,需要從信用標準、信用評價、信用信息交換、信用信息消費以及信用市場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整體推進。

4.“三公”原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尤其是信用評價環節一定要貫徹公正原則,防止由於某種經濟利益而扭曲評價結果;在信用市場監管和對失信行為的處罰方面要堅定貫徹公平、公開原則,以推動企業信用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1.誠信文化建設。企業信用建設的根本環節是對誠信文化的傳承發揚。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必須着眼長遠,把誠實守信作為做人、辦企業的基本準則,不斷培育信用文化,讓誠實守信成為企業的核心文化。

2.法律法規建設。法治的完善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是現階段企業信用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信用機制建設的必然選擇。

3.信用評價標準的建立。評判一個企業是否誠信,誠信度又如何,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從實踐來看,一個企業未來是否誠信,我們很難準確判斷。但我們可以通過考察其過去的歷史信用記錄,量化其誠信度。因此,建立信用評價標準的目的是通過考察企業的歷史信用記錄來對企業將來的信用行為進行預判。

4.信息平台建設。對於企業信用信息的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通過暢通的信息系統來了解企業信用狀況,並作出是否能夠履約、履約的能力如何的判斷。因此,只有把企業信用狀況統一集中到同一能夠方便查閲的信息平台上,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5.管理、監督、服務體系建設。監管和服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必要條件和保障。企業信用標準需要企業的行業主管部門主持並會同行業協會來制訂;信用評價的實施都需要市場中介機構去完成;企業信用建設的全過程都需要政府、中介機構、自律組織、企業員工、消費者、利益相關者和廣大公眾的監督。

6.構建信用促成維護機制。如果沒有“守信者受保障、失信者受懲罰”的機制,企業信用建設將是蒼白的、空洞的説教。因此,企業信用建設中,必須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改變“失信者得利、守信者受損”的現狀,形成信用資產保全機制,提高信用資產的收益;形成信用風險控制機制,增大失信者應承擔的風險和責任。

7.培養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提高企業素質,增強企業的法治意識和履約能力,這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出發點。

8.打造良好的企業信用環境。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公眾信用三大塊,三方面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要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就必須提高政府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提高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和信用能力。政府信用包括執法效率、執法公正、執法能力等;公眾信用又含蓋公眾的基本素質、知情權的保障程度、正義感和維護正義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