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75K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多篇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一

我園非常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也一直很重視幼兒的户外遊戲活動訓練。此次我將跳繩引入了體育活動中,通過遊戲,讓孩子探索繩的多種玩法。因為跳繩對兒童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有諸多好處,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

教學中我也反思了不管教師在遊戲前對遊戲的預設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預測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興趣、經驗和表現,只有不斷的引導推進遊戲,幼兒才會越來越喜歡遊戲,遊戲才會真正促進幼兒發展。當幼兒不喜歡遊戲時,教師要“順”,當我發現幼兒不喜歡遊戲時,沒有按自己的想法調整遊戲或是強迫幼兒繼續遊戲,而是瞭解幼兒放棄遊戲的`真實原因,順應他們的想法,並將調整遊戲方法的權利交給他們。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二

在設計“百變積木”活動前,我主要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內容的生活化。

積木是幼兒最常見和熟悉的玩具,每個幼兒都非常喜歡且百玩不厭。作為一種玩具,能夠獲得幼兒如此喜愛並且持久不衰,本身就説明積木的魅力。但事實上,恰恰是因為積木的多變性特質而讓幼兒很難獲得理想的搭建結果。幼兒在搭積木時,受從自身意願出發的自由隨性和有限經驗的影響,搭積木活動往往呈現出過度自由而目的。性和挑戰性不強的狀況,這一狀況很容易瓦解幼兒搭積木的興趣。教師也大多忽視積木這一玩具背後所隱含的教育功能和價值,忽視提高幼兒搭積木的興趣和質量。因此,選擇幼兒所熟悉的材料――積木作為活動材料,有利於幼兒與遊戲材料的有效互動。

二是目標的適宜性。

考慮到中班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目標設置在:讓幼兒在自由搭建的基礎上,嘗試有目的地搭建;通過發現並掌握積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來激發幼兒搭積木的興趣。

三是過程的互動性。

作為有目的的教學遊戲活動,我主要採用了創設遊戲情境,用提問或追問的方式與幼兒互動,以此讓幼兒體驗挑戰和成功的快樂。我認為有效的師幼互動,應建立在教師對幼兒已有經驗瞭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做到既鼓勵幼兒大膽思考和動手探索,又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本站★√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麼?鐘錶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間)你能説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出示現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麼?大家交流交流,説一説。

二、新知。

學習指導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着1是幾分?為什麼?(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着4是幾分?為什麼?

C、分針指着7是幾分?為什麼?

D、分針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麼?這裏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説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後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鍾,學生説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鍾,另一個同學説時間。

3、教師説時間,學生拔鍾。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教材第90-91頁裏1、例2,練習二十三的部分習題。教材主要分三個層次:認識時間單位“分”,認識半時、認識幾時幾分。第一層次通過直觀演示、學生操作感知分與鐘面小格的對應關係,並學會利用5的乘法口訣與大格進行轉換;第二層次主要是理解時分之間的關係,同時認讀特殊的時刻幾時半;第三層次通過一組動態的時鐘認讀,整體感知幾時幾分的認讀策略,突破難點,整理方法。主要學習五分五分地數,認讀幾時幾分和時分的關係,半時只是其中的一個特殊時刻而已。教學時要多給學生觀察、實踐操作的機會,為進一步學習一分一分地數認讀時刻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在數一數、填一填、説一説等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分,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練掌握分針從12起,走到數字幾是多少分。

2、通過教具鍾演示及學生自主撥鍾驗證,理解時和分的關係,知道1時=60分。

3、通過説一説、撥一撥、寫一寫的活動,學生能正確地讀、寫幾時幾分。

評價任務:

1、能正確填寫學習單第一部分的內容,在説一説環節中能夠5分5分地數時間。

2、觀察教具鍾演示及自主撥鍾驗證後,能準確説出分針走一圈,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進而知道1時=60分。

3、集體交流後,知道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多,分針從12起走過多少個小格就是多少分,並會用兩種方法表示時間。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鈴聲響了,上課時間到了,你們認識這個時間嗎?你是怎麼知道的?鐘面上還有什麼,誰來介紹一下?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這麼多關於時間的知識,太了不起了!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認識時間》(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認識時間單位分

師: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這時的時間你認識嗎?那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師:

①時針指向8,是正對着8嗎?等2S,我們來看一看,是過了一點點。

②走過了8一點點,是嗎?我們來看看,的確是這樣,你觀察的真仔細。

那分針呢?分針指向1是5分,你是怎麼想的?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分針從12起,“走一小格是1分”,(板書)。走兩小格是兩分,走三小格是三分,你來接着數,你來數。一大格里有5小格,所以“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板書)

那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多少分呢?1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10小格就是10分。

師:拿出學習單,完成第一部分的內容。

師:誰來説説,你是怎麼填的?同學們來看大屏幕。(手從12起邊比劃邊説)

分針走到6是30分,3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多少個小格?30分也可以説成半小時。

他寫的全部正確,對照一下你寫的,你寫對了嗎?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分針從12起走了一圈,是多少個小格?60個小格就是60分。

師:閉上眼睛讓我們小腦袋裏的分針也來轉一轉,滴答滴答分針從12起走到1是幾分?走到2呢?走到3呢?——12呢?

師:睜開眼睛看一看,你們都記對了嗎?如果沒有數字提示,你還會説嗎?分針從12起,走到 3是?走到6,你來説走到9,你來試試走到12。

師:有的小朋友回答的特別快,你用了什麼好方法呀!2S能和大家説説嗎? 如果你還有其他好方法,可以和小夥伴們課下説一説。

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你可以選擇好的方法去記憶。現在請同桌兩個互相提兩個。

三、認識時及時分關係

師:時針看見分針轉得那麼開心,也想和分針一起轉,請看,現在是什麼時間?請一位同學上來撥一撥。我們讓分針走一圈,看看鐘面上有什麼變化?你發現了什麼?你也來説説?你們也發現了嗎?

讓我們拿起小鐘表都來試試。準備!開始!撥好了嗎?舉起來讓我看看,快速的把鐘錶放回桌角。這一組同學動作又快又輕,已經坐直了。

剛才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同時時針走了一大格,一大格是幾時?(1時)我們就可以説1時?=60分,反過來60分?=1時。(板書)齊讀:1時=60分,60分=1時

四、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來看[8:30]這個時間你們認識嗎?你是怎麼知道的?恩,有道理。誰能再來説一説?你説的也不錯。

師:你們的意思是説時針走過了8,還沒到9,是8時多,多多少分呢?30分表示分針從12起走了30個小格是30分,所以是《8時30分》。

在生活中,8時30分也可以説成8時半

師:[8:45]這個時間你們認識嗎?

生:8時45分,9時45分》》

師:你們同意嗎?為什麼不是9時45分?你能給大大家解釋一下嗎?(時針在8和9中間→你再看看,時針?走過了8,還不到9。)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誰還能再説一説?你解釋的真清楚,快把掌聲送給他吧!

師:想象一下,如果是9時45分,時針和分針在什麼位置?你來説!你的意思是:時針走過了9,還不到10。分針從12起走到數字幾?9。是這樣嗎?

師:我們來看看,這個鐘面上,時針走過了8,還不到9,是8:45,這個鐘面上,時針走過了9,還不到10,是9:45,

師:我再來考考大家,時針走過了1還不到2是幾時多?時針走過了7還不到8是幾時多?誰想當小老師也考考同學們?請你,你來。

師:咱們已經認識了這些時間,和你的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認識時間的?誰願意來説説你的想法?同學們總結的都很好

(①時針走過數字幾就是“幾時多”,②分針從12起走過多少個小格是“多少分”。)

師:你們看,這是文字表示法,電子錶表示法怎麼寫呢?我請三位同學上來寫,其他同學寫到學習單的背面。他們寫的怎麼樣?誰來評價一下。

如果分鐘數不到10,在分鐘數的前面要加“0”佔位。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五、學習撥鐘錶

師:下面,我要邀請一個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做遊戲,請你來撥2時半。同學們來當小老師,看看他撥的對不對。他撥對了嗎?你怎麼知道他撥對了?你説的真準確。咱們向他倆豎起大拇指吧!請回位。(小老師們看的可真仔細,你再調整一下吧?)

師:拿出小鐘表,撥2時50分。撥好了舉起來讓我看看,請你帶着小鐘表到前面來,把鐘錶平放在桌子上。他撥對了嗎?你是怎麼判斷的?

師:再來撥一個,請撥3時5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一下撥對了嗎?(放一個學具)

現在把你的小鐘表輕輕地放到桌子的右上角休息一會兒。

六、鞏固練習

師:現在是3時5分,再過20分鐘是?你們知道嗎?每週五下午的這個時間是我們淮河路國小校本課程的上課時間,我們班的孩子最喜歡粘土課了,瞧,粘土課開課啦!看他們做的多認真吶!一個個胡蘿蔔真美味!

你認識這些時間嗎?請你把這三個時間寫在學習單的第二部分。

誰來展示?他寫的不僅全部正確,而且字跡工整,對照一下你寫的,不對的請訂正。

把學習單放回桌角。

七、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時間,(出示課題)你學到了哪些關於時間的新知識呢?

生活中還有這樣的時間,以後我們再來學習。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五

開學了,我們班的孩子們都成了中班的“哥哥”和“姐姐”,這個稱號使得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每一件事情,孩子們都想去嘗試着做,積極地參與,甚至還模仿大人般照顧同伴。

有一天,角色遊戲正在進行中,一羣小小班的孩子散步走進了我們的活動室。只見有幾個哭鼻子的幼兒專注地看“司機”為“顧客”解難,而忘記了哭泣。我想:我班的孩子既然渴望模仿大人,而小小班的孩子又被我們的遊戲吸引,我何不鼓勵班上的“哥哥姐姐”去帶着“弟弟妹妹”一起遊戲呢?

遊戲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班的孩子特別投入,而且,也很有“大人”的感覺,有的教弟弟妹妹怎樣做病人;有的帶弟弟妹妹到娃娃家做客;有的手牽着手從這個遊戲角玩到那個遊戲角。而弟弟妹妹呢,他們雖然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居然不哭也不鬧,跟隨在哥哥姐姐的身邊。

活動結束的時候,我班的孩子還有禮貌地向弟弟妹妹説“再見”,並且主動地送他們回到老師的身邊。當我和班上的孩子交流活動經驗的時候,他們都興高采烈地談起自己的感受,有的説:“弟弟本來不願意和我玩,後來我説了‘請’字,他就願意玩了。”有的説:“我牽了兩個妹妹去看病。”還有的説:“那個弟弟害怕打針,於是我叫醫生輕輕打,不能用力。”我聽了笑着問:“你們喜歡和弟弟妹妹一起玩遊戲嗎?”孩子們一起高興地説:“喜歡,很喜歡!”話語問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快樂。

一次無意的混齡遊戲,使我感受到了班上的孩子確實在長大,確實懂事了很多,而且,一幅幅其樂融融的遊戲場景讓我看到:當孩子們擁有了一個比原來更 為豐富的遊 戲場所時,他們的自主性和主動性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交往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六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玩樂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既滿足了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又使幼兒自身的各種能力獲得練習和發展。如果我們在幼兒的遊戲活動中,有組織、有計劃地滲透教育內容,可以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

一、衝突發生了……

“老師,越越和明明又打起來了!”這是我在剛接手不到一個月的小班中每天都能聽到的告狀聲。越越和明明個性都比較要強,只要兩個人在同一個小組活動,就會不時發生爭執。越越説:“老師,我要買漢堡包,可是他不理我!”明明説:“我在整理錢,她一來就抓我(胳膊)!”原來他們是在“肯德基”遊戲中交流有問題。問清原因後,我扮演顧客,對服務員明明説:“請給我拿一杯飲料、一個漢堡包。”我故意把“請”字加重,明明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着説:“請等一下,”接着給我拿“食品”,我説:“謝謝!”服務員馬上很順口地説:“不用謝,歡迎下次再來!”示範完之後,我讓越越重新買東西。越越和明明都能自覺地使用了“請”“謝謝”等禮貌用語,於是,兩個爭吵的小夥伴又和好了。

小班幼兒在與同伴交往中往往不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同伴。在角色遊戲中,幼兒通過扮演各種角色,模仿成人的口吻、行為,認真表演角色的特性。在教師的正確指導和示範下,幼兒可以逐漸學會使用禮貌語言,減少同伴交往中的衝突。

二、“這隻老虎像山羊”

最近,我在表演區角投放了幾個動物頭飾,如老虎、大象、小貓、小白兔等頭飾,引起了很多幼兒的關注,而幾個動作快的幼兒每次都搶先佔領表演區角。為了讓別的幼兒也有玩遊戲的機會,我讓幾個動作慢的幼兒提前進人表演區。毛毛選擇了“老虎”頭飾,扮演老虎一跳一跳地走起來。這時,之前一直在玩遊戲而這次沒有“搶到”頭飾的調皮鬼牛牛大聲説:“這隻老虎像山羊!這隻老虎像山羊!”這讓本來就有些內向的毛毛有點不知所措,只好站在原地淚汪汪地看着我。我趕緊説:“啊,原來毛毛扮演的是一隻穿着老虎衣服的'小山羊啊!”牛牛和其他小朋友一聽都笑了,説:“是啊!是啊!”於是,毛毛也不再緊張,繼續玩了起來。

表演遊戲在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自信心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幼兒喜歡錶演,一方面他們以表演為樂趣;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在表演遊戲中,教師適當的讚許和表揚,會使他們的表演興致更高,創造力發揮得更充分、更豐富。特別是對一些膽小、羞怯、性格內向的幼兒,不願參加表演遊戲,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教師適當的介入既能讓他們體會到表演的樂趣,也能增強這些幼兒的自信心,特別是老師和同伴的觀看,能使性格內向幼兒膽子變大,表演能力得到鍛鍊,增強自信心。

三、讓我們一起搭搭看

在組織遊戲的時候,我們常常看到小班幼兒也能神情專注地在壘沙子、搭積木,即使倒塌了,也會不厭其煩地重新搭建。但是,個人的力量有限,即使再能幹的幼兒搭出來的作品往往也存在各種問題。所以,在下學期我嘗試讓小班幼兒一起玩積木。開始合作時,我先讓積木區的幼兒討論搭什麼好,嘴巴快的文文叫起來:“搭長江大橋!搭長江大橋!”因其他幼兒沒有意見,我們就確定這個主題,接下來我問:“長江大橋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幼兒逐漸説出了橋面、橋墩等部位,然後我用商量的口吻引導幼兒分工協作,文文説她去拿圓積木做橋墩,豆豆、丫丫、迪迪去拿長條積木搭橋面,辰辰去拿小積木做橋面上的“橋頭堡”。最後,一座漂亮的長江大橋搭成了,幼兒圍着大橋歡呼雀躍,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且他們的歡呼聲引起了其他區角幼兒的注意。這樣引導他們玩過幾次後,其他幼兒都競相效仿,逐漸養成與同伴協商合作玩遊戲的習慣,大家能友好地在一起玩遊戲了。

遊戲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也是一個有效的學習方式。趙寄石教授曾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自身與周圍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實現的;幼兒的發育及智慧和道德的發展,是依靠自己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自主建構起來的,而不是由他人強迫灌輸而達成的。”遊戲正是這樣一種讓幼兒樂此不疲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依靠自己與同伴、教師的交往,自主地建構起價值觀念、個性特徵和行為習慣。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七

這是一次比較有趣的遊戲活動。首先是幼兒在“吹泡泡”遊戲活動中,幼兒玩的非常開心,讓幼兒有了愉快的情感體驗,並通過不斷實踐知道並能發現所吹泡泡有大有小,用的力度不一樣,氣息不一樣,吹出來的泡泡也不一樣,看到在遊戲活動中幼兒天真燦爛的笑容,看到幼兒對五彩繽紛的“泡泡”是那樣的。喜歡,對科學現象它充滿了興趣與好奇心,能通過實驗吹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並透過吹起來的泡泡看到五顏六色的泡泡,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理解了五顏六色這個成語,並真切地明白了它的含義,通過活動培養了孩子對科學活動的濃厚興趣,通過今天的這個活動再次讓我明白玩中學,學中玩的真正意義。

遊戲活動中我讓孩子自由大膽的玩,幼兒跟着吹出來的“泡泡”時而升高,時而降低,時而變大,時而變小,或一不小心吹破。遊戲結束時,平時最頑皮的孩子也對我説:“老師,今天的吹泡泡遊戲真好玩。”課後我想:在組織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只有更新理念讓孩子真正成為遊戲的主體,我們多給孩子時間和空間,不束縛孩子的行為、探索的興趣與慾望,才會讓幼兒真正體會到遊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才能真正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角色遊戲教學反思 篇八

活動片段:這是一個大班園內角色遊戲觀摩活動,在遊戲的導入環節,觀摩的老師倒是聽得非常的認真;而等老師組織完遊戲的引入部分後,請幼兒自由選擇同伴、和遊戲主題開展活動時。不會影響幼兒遊戲的老師有的就坐在原位,而會影響幼兒遊戲,則是站起來將場地讓給幼兒,剛開始老師還會“看”一下,幼兒是怎樣佈置遊戲場地,或是看一下幼兒是怎樣商量遊戲的玩法。而等幼兒遊戲開展起來後,有的老師要麼走馬觀花四處“走走看看”;有的看似在觀察,其實卻一臉茫然;有的卻乾脆小聲地“聊了起來”……

分析:開展觀摩活動,應該説是幼兒園比較實用而有效的一種教研形式,它為教師間的教學經驗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但要保證這種基於教學現場的教研的質量,那麼,參研的教師首先要學會“觀課”,學會從教學現場“觀”出“問題”,導出思考。從本案例可以看出,旁聽的教師對前面執教老師的遊戲導入的教育行為是認真的“觀”,而對幼兒在遊戲的表現,則可能覺得司空見慣沒有什麼好“觀”的。我們知道,教學現場觀摩,被“觀”的就是教師和幼兒,因為他們是整個教學現場的行為主體,也就是説,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都是觀課老師應該“觀”的內容。在觀摩活動中,老師往往對執教者的“教”比較感興趣,或者説,比較懂得“觀”,比如,教師的問題設計的質量如何?教師啟發的技巧如何?教師活動環節設計如何?教師活動的形式如何?等等。但對幼兒的“學”的“觀”卻顯得有點興趣索然。筆者認為,諸如在創造性遊戲、或教學活動中分組操作活動等,教師可以採用定點觀察、或定人觀察兩種基本方法,以定點觀察為主。特別是在角色遊戲中的定點觀察,有助於教師對整個遊戲主題的開展過程,以及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有個完整的瞭解。不管是定點觀察、或定人觀察,教師在邊觀察的時候,要邊思索這樣的問題:我在看什麼?我看到了什麼?我可能看懂了什麼?如果我是該班的老師,我該如何幹預?我的干預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簡單地説,老師應借這一觀摩的好機會,好好地鍛鍊自己的觀察水平,如果老師在這麼從容的時間都沒辦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觀察,那麼,要求教師在活動中要善於根據幼兒的反應(即在“活動中反思”),作出適宜的呼應,則無疑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奢求。

倡導教師將教學觀摩的重心轉向於幼兒的“學”的好處,除了可以有效地鍛鍊自己的觀察水平外,還有助於減輕執教者的壓力,營造一種更開放的、真實的新教學觀摩文化。佐藤學針對執教者對開公開課的“不安”,提出如下建議:“參觀的人是來看學生學習的,授課的好壞無關緊要。只要平時培養了學生如何學習,到時坦然地迎接公開研討會的到來就行了。”、“只要平時以真誠的態度面對每一個學生,認真地培育他們的學習方法,那麼根本不需要害怕。就算當天的授課以失敗而告終了,我們要遞的信息也傳遞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