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工業園區科技企業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9.99K

第一篇:工業園區科技企業經驗交流材料

工業園區科技企業經驗交流材料(精選多篇)

工業園區自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支持園區以來,已經從規劃啟動階段,步入形態開發階段和目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協調的快速發展階段。

三年來,在省政府、縣委縣政府及各縣直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園區的區位優勢得到很大的發揮,並且在農科院和縣科技局的幫助下,引進了一批高新技術及產品,發展了一批外向型企業,同時形成兩個產業園區,即電力電器產業園和健康產業園,園區內新興的如義興鐵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業日益壯大。園區的區域性經濟得到很大提高。從税收的100多萬提高到的1200多萬元,工業產值實現5億元,比建區前增長10倍,

今天,工業園區已經成為我縣縣域經濟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之一,不斷集聚着高新技術產業,認真回顧與總結過去的實踐,為園區今後的發展積累了結驗,為未來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一、加強領導,強化服務與保障體系

建立園區之初,縣委、縣政府就將園區列為本地區發展重點,並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這裏的區位優勢、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優勢,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高標準、高科技、高效益的新興經濟區。同時,決定組建園區黨組、管委會、開發公司,形成黨、政、企三位一體的組織領導機構。三年來,這個組織機構很好地適應了園區開發建設的需要,充分發揮出宏觀調控、統一管理、協調服務的職能。

二、制定規劃,提出重點建設目標

規劃是建設的龍頭。在市科委及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園區先後制定了-2014年發展規劃、“九五”計劃及發展規劃。發展規劃經縣政府同意實施後,有力調控了生產力佈局,明確提出重點建設目標。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設起步區電力電器產業園和健康產業園,建成以電力電器為主的產業基地和健康產業基地。截止目前,入園企業已達21家,

在建項目5個,即將動工興建項目9個。規劃的實施不僅對生產力要素起到調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環境效果和生態效應。

三、促進科技、經濟與金融結合

建區伊始,園區就提出科技、經濟與金融要緊密結合的發展思路。實踐證明,這一思路是園區取得規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與經濟結合尤為典型。園區積極與渤海大學、農科院、畜牧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穩定協作關係,這種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使園區科技貢獻份額由建區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納了一批科技隊伍

近年來,民營科技企業在園區悄然崛起,如義興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與哈爾濱船泊大學合作開發電力鋼管鐵塔,這項技術在國內屬先進水平,並且由於南方雪災和國家電網大改造之際,對於這種鋼管鐵塔的需求市場供不應求,企業藉助於這項新技術拓展了發展空間和企業生命力。截止末園區吸納了近300名技術人才,其中高級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來的,為這裏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園區內各類技術人員佔從業人員總數的6%左右。

為了確保密集區的發展,我們還將在建立科技諮詢、信息服務體系。

五、壯大產業化規模,發展外向型經濟,擴大輻射和示範作用

園區發展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獲取競爭的優勢能力,必須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產業化規模。並且科學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使工業步入高科技、大規模、外向型的產業化發展階段,建成兩個產業園,一個是電力電器產業園,重點培育電力電器產業和多種名優系列產品,發展壯大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羣體和一批有相當規模的企業集團。

雖然園區三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處在剛剛發展階段,需要不斷提升自已,在今後園區將繼續以科學技術為企業發展動力,努力構建四個平台:

1、自主創新平台

以園區骨幹企業為重點,突出特色產業,發展電力電器產業集羣和健康產業集羣,拉長激活產業鏈,促進產業上下游進一步融合,推進產業化進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新產品領域科技成果中試轉化,提升產業總體技術水平。以企業為主導,聯合行業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資源,在重點企業實現產業化,形成重大技術的聯合開發、成果共享和技術擴展的機制。

2、市場開拓平台

幫助基地企業開拓市場。搭建市場開拓平台,在各類重點展會展位分配上適當傾斜。在一些重要經貿活動中設立出口基地專區集中宣傳與展示,提高產業基地知名度。有效為企業發佈提供國內外展會信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專業展會、洽談會。

3、公共服務平台

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將整合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建立起覆蓋全國電力電器等設備製造業的科研與生產單位的網絡互動服務平台,包括投融資服務、法律諮詢、園區企業信息與產品信息發佈、人才與招聘信息發佈、市場供求信息發佈、網上交易、科技文獻查詢等特色互動服務。

4、招商引資平台

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到園區發展,推動招商引資與結構調整良性互動,把招商引資與促進電力電器產業和健康產業的聚集緊密結合起來,把潛在的機遇變成現實成果,開展重大項目工業招商、產業招商、產品鏈配套招商、園區招商和優勢產業龍頭企業為重點的“以企招商”。

第二篇:工業園區科技企業經驗交流材料

工業園區科技企業經驗交流材料

工業園區自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支持園區以來,已經從規劃啟動階段,步入形態開發階段和目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協調的快速發展階段。

三年來,在省政府、縣委縣政府及各縣直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園區的區位優勢得到很大的發揮,並且在農科院和縣科技局的幫助下,引進了一批高新技術及產品,發展了一批外向型企業,同時形成兩個產業園區,即電力電器產業園和健康產業園,園區內新興的如義興鐵塔、日新光伏等科技企業日益壯大。園區的區域性經濟得到很大提高。從税收的100多萬提高到的1200多萬元,工業產值實現5億元,比建區前增長10倍,

今天,工業園區已經成為我縣縣域經濟的重要經濟增長點之一,不斷集聚着高新技術產業,認真回顧與總結過去的實踐,為園區今後的發展積累了結驗,為未來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一、加強領導,強化服務與保障體系

建立園區之初,縣委、縣政府就將園區列為本地區發展重點,並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這裏的區位優勢、經濟實力和科技人才優勢,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高標準、高科技、高效益的新興經濟區。同時,決定組建園區黨組、管委會、開發公司,形成黨、政、企三位一體的組織領導機構。三年來,這個組織機構很好地適應了園區開發建設的需要,充分發揮出宏觀調控、統一管理、協調服務的職能。

二、制定規劃,提出重點建設目標

規劃是建設的龍頭。在市科委及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園區先後制定了-2014年發展規劃、“九五”計劃及發展規劃。發展規劃經縣政府同意實施後,有力調控了生產力佈局,明確提出重點建設目標。目前,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建設起步區電力電器產業園和健康產業園,建成以電力電器為主的產業基地和健康產業基地。截止目前,入園企業已達21家,

在建項目5個,即將動工興建項目9個。規劃的實施不僅對生產力要素起到調控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環境效果和生態效應。

三、促進科技、經濟與金融結合

建區伊始,園區就提出科技、經濟與金融要緊密結合的發展思路。實踐證明,這一思路是園區取得規模效益的有效出路。

科技與經濟結合尤為典型。園區積極與渤海大學、農科院、畜牧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穩定協作關係,這種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使園區科技貢獻份額由建區初期的54%,提高到目前的64%。

四、吸納了一批科技隊伍

近年來,民營科技企業在園區悄然崛起,如義興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與哈爾濱船泊大學合作開發電力鋼管鐵塔,這項技術在國內屬先進水平,並且由於南方雪災和國家電網大改造之際,對於這種鋼管鐵塔的需求市場供不應求,企業藉助於這項新技術拓展了發展空間和企業生命力。截止末園區吸納了近300名技術人才,其中高級人才近10%,有近90%的人是外聘來的,為這裏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園區內各類技術人員佔從業人員總數的6%左右。為了確保密集區的發展,我們還將在建立科技諮詢、信息服務體系。

五、壯大產業化規模,發展外向型經濟,擴大輻射和示範作用

園區發展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獲取競爭的優勢能力,必須不斷髮展壯大自己的產業化規模。並且科學技術的引進與應用使工業步入高科技、大規模、外向型的產業化發展階段,建成兩個產業園,一個是電力電器產業園,重點培育電力電器產業和多種名優系列產品,發展壯大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羣體和一批有相當規模的企業集團。

雖然園區三年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處在剛剛發展階段,需要不斷提升自已,在今後園區將繼續以科學技術為企業發展動力,努力構建四個平台:

1、自主創新平台

以園區骨幹企業為重點,突出特色產業,發展電力電器產業集羣和健康產業集羣,拉長激活產業鏈,促進產業上下游進一步融合,推進產業化進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新產品領域科技成果中試轉化,提升產業總體技術水平。以企業為主導,聯合行業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資源,在重點企業實現產業化,形成重大技術的聯合開發、成果共享和技術擴展的機制。

2、市場開拓平台

幫助基地企業開拓市場。搭建市場開拓平台,在各類重點展會展位分配上適當傾斜。在一些重要經貿活動中設立出口基地專區集中宣傳與展示,提高產業基地知名度。有效為企業發佈提供國內外展會信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專業展會、洽談會。

3、公共服務平台

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將整合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建立起覆蓋全國電力電器等設備製造業的科研與生產單位的網絡互動服務平台,包括投融資服務、法律諮詢、園區企業信息與產(本文 來自本站:)品信息發佈、人才與招聘信息發佈、市場供求信息發佈、網上交易、科技文獻查詢等特色互動服務。

4、招商引資平台

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到園區發展,推動招商引資與結構調整良性互動,把招商引資與促進電力電器產業和健康產業的聚集緊密結合起來,把潛在的機遇變成現實成果,開展重大項目工業招商、產業招

商、產品鏈配套招商、園區招商和優勢產業龍頭企業為重點的“以企招商”。

第三篇:鄉鎮工業園區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鄉鎮工業園區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工業園區是4月由市政府批准設立的省市級開發區。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產業集聚,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質量的重要舉措,擺上位置、抓在手上,超前謀劃,科學制定園區規劃,夯實園區基礎設施,提供一流招商服務,形成了建園區、興園區、服務園區的良好氛圍,工業園區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明

顯增強。

一、工業園區的現狀

工業園區是寧河縣被市政府批准設立的省市級開發區之一,該園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現擴域控制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地處寧河縣西部,緊靠205國道,道路通行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鎮黨委、政府在工業園區的建設工作中,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和管理隊伍,統籌推進,量化進度,落實責任,園區的承接載體功能已初步呈現。園區管委會與盛達興開發投資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運行機制,由鎮政府主管工業的副鎮長兼職園區管委會負責人,抽調鎮工經委、土地站、招商辦、水利站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專門的工作班子,全面負責園區的規劃、建設、招商、服務等項工作。目前,園區建設面積2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2億元。已鋪設上、下水管道8246米,道路建設已完工5條,長4660米。在建道路2條,分別長米,形成了“五橫七縱”的基本道路框架網絡。園區綠化道路87008平米,安裝路燈230盞,地埋高壓線4800米,設置變電櫃6台,配套橋樑及護坡工程正在建設中。園區內基本上形成了機械加工、農產品加工、輕工製造功能專業的三個產業佈局區,現入駐企業18家,已投產的13家,在建5家;在談項目2個。

二、工業園區的建設經驗

1.高起點做好規劃。

規劃是行動的指針,制訂標準規範功能齊備的園區規劃,對於節約投資、加快進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工業園區按照縣委、縣政府“抓住兩個機遇、搞好三個面向、培育五大產業,建設四個新區”的思路和目標,專門制定了《工業園區擴域開發實施方案》、《徵地工作實施方案》,科學規劃出工業園區的近期建設和遠景建設目標,努力搭建招商引資的載體平台。

一是合理確定用地規劃。園區規劃佔地總面積8.4平方公里,主要為工業用地,並配套相關貿易物流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綠化用地、道路用地、市政公用設施用地。並做到合理佈局,節約土地,便利企業。

二是科學制定行業規劃。針對鎮的產業結構,資源優勢和區位特點,重點規劃出機械加工、農產品深加工及輕工製造企業三個專業功能區。在產業佈局上本着西重東輕的原則,確定機械加工區2.5平方公里,農產品加工區2平方公里,輕工區2.5平方公里,行政商住區1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區0.4平方公里。其中農產品加工區被市政府確定為市級三個農產品加工專業園區之一,並制定了農產品加工專業園區控制性規劃。

三是務實制定引資規劃。園區建設,核心在於項目和產業,沒有項目和產業,園區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鎮按照“以招商促建設,以項目促發展”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推進項目落地,實現項目帶動,產業拉動。不斷更新招商方式,實行網絡招商、委託招商,聚焦、河北、北京等重點招商區域,開展了上門招商,逐步實現由政府主導招商向企業延伸,由鎮級主導向村級延伸,由專門人員主導向全民延伸。同時,按照“意向項目抓籤(來源:好範文 )約,簽約項目抓協議,協議項目抓實施,實施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的要求,加快推進新引進的投資項目。達到投產、建設、協議、引資四突破,提高基地投入產出率,逐漸形成了基地產業羣,實現振興本鎮工業經濟的總目標。

2.高標準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工業園區按照“優化一期,建設二期,籌劃三期”的總體建設思路,在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上打造亮點,築巢引鳳,實現全鎮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一是基建工程堅持高質量。遵照園區規劃和開發方案實施通水、能電、道路硬化工程。目前工業園區共鋪設完成上、下水管道8246米。園區主幹道路的高壓線路均已實施高壓線地埋,為滿足入區企業用電需求,設置高壓變電櫃6台。硬化道路5條,分別長3100米,寬20米的大賈路;長1560米,寬14米的白廟路;寬5米的3條主幹道總長5000米。在建道路2條,分別是長為米的一緯路和二緯路,總共投資4000萬元。橋樑和護坡正在建設當中。

二是綠化、亮化工程堅持生態園林化。為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品位,投資40萬元的路標展牌和園區景觀牌以及路燈安裝、綠化工程也已完工,共安裝路燈230盞,新綠化園區道路87008平

米,其中白廟路25008平米、大賈路6平米。努力營造園區的和諧氛圍和相容共生的自然環境。

三是配套工程堅持全覆蓋。配套工程建設做為園區建設的重點,為主體設施添羽加翼,拓展園區的載體功能。下半年,完成主幹道二緯路、四緯路的建設工程、預計投資3000—4000萬元用於道路、配套橋樑及護坡工程,並完善雨污處理工程,使園區達到“五通

一平”。

3.高質量抓好服務管理。

一是靈活有效化解土地難題。園區的發展離不開土地這個先決條件,該鎮黨委、政府積極與涉及到徵地的村協調溝通,徵求羣眾意見,做好思想引導,有效破解土地制約。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把握好三點:首先把基本農田調整為一般農地,為招商做準備;其次把徵地範圍內的土地提前流轉,方便園區建設時徵地審批;再次是提前徵求所涉及到的相關村意見,取得村委會及羣眾的支持。目前,納入工業園區規劃的3個村土地正在協調之中。

二是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啟動基礎設施建設。鎮黨委、政府為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多方籌措資金:首先是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園區建設;其次是利用市對區縣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植獎金;再次是與施工單位協商採取墊資方式先建設,後補償緩解資金缺口;另外從土地出讓金中列支部分資金用於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全方位服務。鎮黨委、政府把誠信貫徹到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強化招商引資過程的服務,以高質量的服務感動投資者,以高效率的工作留住項目。首先是切實優化園區發展的軟環境,樹立政府誠信形象,堅決兑現明確給投資者的各種優惠政策;其次是不等不靠,積極為在園區的投資者排憂解難,真正做到“親商、安商”;再次是對入園區項目從項目洽談開始到項目竣工投產的所有手續全程代辦,努力做到“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真正實現“一切手續由我辦理”。

4.高效率招商引資。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工業園區的知名度。鎮黨委、政府投資5萬元用於園區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公共媒體和專業宣傳平台,有效擴大園區的影響力。多次通過縣電視台和縣政府政務網加大園區建設對外的宣傳力度。同時,園區製作了長4米、寬12米的宣傳展牌1塊;長3米、寬12米的宣傳牌4塊,並在明顯位置展掛,印製宣傳單0張。利用定期組織企業負責人洽談會的形式,大力宣傳工業園區在建設和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入園項目建設的進展情況;宣傳“引企入園”招商、引資、建設情況的階段性成果。宣傳工業園區建設及招商引資方面的優惠政策。通過這些宣傳措施,擴大園區影響,實現園企對接。

二是積極爭取資金,加快招商步伐。園區通過新聞媒體和各類招商活動推介園區、宣傳投資優惠政策,園區適時加快招商引資步伐,具體做法是:在堅持鎮政府為招商主體的同時,引導企業走向招商一線,實施以商招商,在堅持全員招商的同時,逐步形成人、財、物相對集中的專業化招商,同時突出大項目、高科技項目、高税收項目的引進。目前,江蘇雨潤集團擬投入21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和上海中技樁業有限公司擬投入7億元建築用的管樁項目正在洽談中。

三、工業園區建設的啟示

工業園區經過3年的跨越式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已初具規模。鎮黨委、政府在工業園區發展和建設的實踐中,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和很好的借鑑:

1.理清思路,解放思想,是搞好園區建設的前提。全鎮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從本地的產業發展優勢和區位優勢出發,把工業園區建設做為調整產業結構,培植髮展後勁,增強經濟實力,富裕百姓的一項戰略舉措抓好、抓實,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堅定信心、集中人財物的優勢,落實好有關優惠政策,科學佈局,確定建設目標和發展方向,做好與周邊區域經濟對接和融合,體現和集聚發展後勁,把工業園區真正建設成“投資的熱土”。因此,只要思路超前、思想解放,工作才能主動有序推進,這也是工業園區建設取得成功發展的原因之一。

2.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是搞好園區建設的基礎。工業園區的建設就是要實現工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因而,園區建設和項目的入駐就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工業園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佈局。他們依據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結合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制定了《用地規劃》、《行業規劃》,突出規劃的前瞻性和操作性,體現發展的長遠性,集中財力,依據規劃、統籌安排,高標準、高要求的分步實施,為園區建設的整體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集中力量,打造環境,是搞好園區建設的保證。投資環境就是生產力,一個地區投資發展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本地區的對外形象和經濟發展的內在潛力,有時也決定着投資人的投資意向和投資價值。鄉鎮工業園區要把環境建設放在首位,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重點完善園區的基礎和配套設施,突出園區承接重要項目的載體功能。便於企業入住和未來的發展,要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一個地區的投資熱土和孕育企業希望的搖籃。鎮黨委、政府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集中使用多渠道籌集資金,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工業園區,使園區的吸納和集聚能力顯著增強。

4.成立組織,明確責任,是搞好園區建設的關鍵。鄉鎮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必須依靠一支專業管理隊伍來推進和落實,要成立專門的辦事機構和領導班子,統籌協調,分工負責,鎮黨委、政府組建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抽調精幹力量,落實工業園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並注重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外樹形象,內練本領,開展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績效型“六型”園區的創建活動。制定了工作目標考核實施細則,落實責任,壓實擔子,督促落實,全面提高了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工作成效。

第四篇:xx工業園區街道村幹部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xx工業園區街道村幹部管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落實科學發展觀 規範村幹部管理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會議精神,切實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村幹部隊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近年來xx工業園區、xx路街道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園區街道社會和經濟發展新形勢,不斷加強和規範村幹部管理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控減職數,優化結構

為落實科學發展,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杜絕人浮於事現象的發生,近年來,我們嚴格控制村兩委成員職數。將村幹部主要分為四類納入管理:一是村定職幹部,包括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會計輔導員;二是村級園區(街道)管幹部,包括村黨組織副書記、村委會副主任;三是村一般幹部,包括其他的在村在崗工作的村兩委成員;四是村後備幹部,包括在村相關崗位工作的年輕同志。目前園區街道所屬12個行政村,村黨組織委員職數設定為5人,分別為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各1人,委員3人;村委會委員職數同樣設定為5人,分別為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員3人。提倡兩委成員交叉兼職。

通過2014年和2014年兩次村黨組織和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村兩委成員的職數得到了有效控減,村兩委成員結構得到了優化。目前12個行政村共有村黨組織委員58名,平均年齡41.5歲,女性17人,佔28%;35歲以下14人,佔23%;高中以上文化47人,佔78%。共有村委會委員58名,平均年齡45.6歲,女性19人,佔32.8%;35歲以下5人,佔8.6%;大專以上文化8人,佔13.8%。“兩委”成員91人,其中交叉兼職25人,書記、主任一肩挑2人,村幹部結構得到了優化,村幹人數得到了精簡,切實減輕了羣眾負擔,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二、加強培養,注重選拔

近年來,園區街道黨工委着重在“提、選、派、掛”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實施村幹部的選拔任用。“提”,就是在村主要幹部崗位幹出業績的年青同志,適時提拔到園區街道相關部門崗位工作,讓他們更好發揮能量、服務羣眾,近年來先後有3名村黨組織書記走上了鄉局級領導崗位,4名同志調到園區街道相關部門擔任負責人,大大調動了其他村幹部幹好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村幹部崗位的吸引力。“選”,就是重點從農村知識青年、退伍軍人、種養大户、外出務工經商回鄉人員等優秀青年人才中,通過公開考試、黨內黨外羣眾推薦等途徑,使一批農村優秀人才走上村幹部崗位,讓他們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舞台上鍛鍊提高。現在職村兩委成員中“雙強型”達87人,佔91%,“能人型”黨組織書記9人,佔75%。同時確保每個村保持3名以上後備幹部力量,為村幹部隊伍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證,增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宮涵村試行了大學生村後備幹部公開選拔招聘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相關做法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派”,就是對工作難度較大或暫時沒有合適黨組織書記人選的村,從園區街道機關事業單位中,直接選派優秀年輕幹部直接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掛”,就是通過上掛鍛鍊的方式,加強村級後備人才隊伍建設。對政治素質好、有發展潛力的村級後備幹部,適時抽調他們到園區街道的相關部門參與中心、重點工作,以此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提升工作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增強對複雜情況的協調處理能力。2014年以來,先後從村抽調9名村後備幹部參與重點工程建設、農業普查、工業普查等中心、重點工作,有力的促進了村後備幹部的健康成長。

三、強化教育,提升素質

為促進村幹部素質的不斷提高,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們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和載體加強村幹部的教育培訓。一是及時組織參加上級培訓,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及村委會主任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班,提升政治理論水平;二是組織好本級培訓,每年年初,結合園區街道年度中心重點工作,有針對性擬定培訓計劃,組織村幹部進行培訓,為年度工作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三是注重日常培訓,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網絡的優勢,及時組織村幹部對新的理論、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學習,促進他們對新形勢、新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四是組織實施學歷培訓,有針對性地及時將部分同志送到黨校大專班進行系統學習,提升學歷層次,2014年,我們選送17名在村工作的年輕同志參加了區委組織部舉辦的大專班學習,隨後先後又有近10名年輕村幹部參加了黨校的學歷培訓,黨校在課程安排上能緊密結合當前農村工作實際,使他們的政策水平和理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村級三個文明建設崗位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至目前,12個行政村中,已具有大專以上村幹部24名,佔村幹部總數的25%,其中村黨組織書記為大專學歷的5人,佔42%。

四、建章立制,加強管理

為加強村幹部管理,切實改善村兩委班子中存在的懶、散、庸、浮現象,全面提升村幹素質,黨工委出台了

《村幹部管理辦法(試行)》,設立了村幹部管理的三項制度:一是定期回報制度,即要求各行政村支部書記每月向園區、街道黨政辦公室上報月度工作計劃。園區、街道每月末週一召開各村支部書記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回報例會,各村回報當月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及下月工作打算,強化效能監督;二是談心談話制度,即園區、街道黨政領導每年至少聯繫村主要幹部談話兩次,其

他村幹部談話一次。對村幹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提醒、及早解決,強化日常監督;三是激勵考核制度,即每年由園區、街道組織部門對村幹部進行一次年度考核,重點是考核工作實績。年度考核採取個人述職、羣眾評議、個別座談、組織考核的辦法,確定村幹部的考核等次,考核結果作為對村幹部獎懲、提拔任用的依據。此外,園區街道還突出了村幹部工作情況的日常考核,通過組織實施民主測評、班子成員談話等方式,適時組織實施村級班子運轉情況和班子成員履職情況的調研,幫助村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通報,促進基層組織建設的不斷增強。通過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實施,促進了園區、街道村幹部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有效地改善了幹羣關係,為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量化考核,落實待遇

圍繞村幹部“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工作職業化”的目標。2014年我們將村定職幹部和其他幹部的工資報酬組成確定為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和貢獻工資三個部分。

1、基本工資:村定職幹部的基本工資由園區、街道按月發放,具體標準為村支部書記900元,村委會主任810元,村總帳會計765元;村其他幹部由村考核發放。(分配比例為:村黨組織書記100%,村委會主任90%,村會計輔導員85%,副書記、副主任75%-85%,兩委委員60%-75%)

2、考核獎勵工資:對各村的考核獎勵,用設定的年報酬總額,減去基本工資後的剩餘部分,作為考核獎勵工資的基數,按最終考核得分(每分120元)進行獎勵。考核獎勵工資年終一次性發放,發放渠道均由村從集體經濟積累資金中支付。

3、貢獻工資:由招商引資獎;集體經濟發展獎;項目建設服務工作、徵地工作、拆遷安置工作獎三個單項獎組成。

與此同時明確了工資考核發放的基本原則:

1、村幹部年工資報酬的增長必須堅持“兩低於”的原則,即工資增長的總額低於集體經濟積累增長的總額,工資增長的幅度低於集體經濟積累增長的幅度。

2、設立村幹部工資增長預警線。凡村幹部“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的總額同比增幅超過50%的,以50%計發。

3、經濟相對薄弱的村,在支付村幹部年終報酬後,村級集體經濟要有一定的積累;個別經濟特別薄弱的村,可以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將年終考核工資作為參考,年終報酬下浮一定比例發放,下浮比例由園區街道研究確定。

4、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度,對未完成年度人口與計劃生育主要指標、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沒有達到規定目標的,取消綜合評獎資格。

2014年園區街道各村黨組織書記(基數為1)的工資報酬總額分別為:周橋24429元,雙墩29302元,許鄭25163元,東唐30732元,宮涵31974元,老東河22014元,北馬30225元,十里鋪23082元,凌竇22674元,孫唐20140元,朱塘27977元,林南30859元。最高宮涵村與最底孫唐村相差11684元。

2014年結全園區街道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在年初下發的《2014年度工作目標考評意見》中明確,考核分為黨建工作、平安創建、文明衞生創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業、計劃生育、村建土管、社會保障等9個方面。將村幹部工資報酬確定為基本工資、考核獎勵工資兩部分構成,基本工資維持2014年標準不變,考核工資提升為每分150元。

六、完善保障,激勵工作

圍繞不斷完善村幹部保障機制的工作思路,2014年,我們結合形勢研究制定了《泰東鎮村鎮管幹部養老保險工作實施意見》,着力規範農村幹部的參保投保行為,切實解決農村基層幹部的後顧之憂,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2014年,結合新的形勢,我們又研究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村基層幹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工作的實施意見》,將村“兩委”成員全部納入城鎮職工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並根據村幹部工作年限和崗位的不同建立了村幹部退休養老金“保底”機制。這一政策的出台既從根本上解決了村幹部後顧之憂,又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村幹部在到達退休年齡後,在社保部門按城鎮職工辦理退休養老金的基礎上,街道黨工委將同時對退休村幹部養老金“保底”工資進行測算。村幹部退休後養老金保底標準等於其各任職職務工齡乘以各職務月領取標準之和。退休後如實際領取養老金低於保底標準的,按月補足養老金差額,資金由園區街道和村各承擔50%。

各個職務對應的月養老金標準分別是:任村黨組織書記職務的每月享受35元,任村委會主任、黨組織副書記職務的每月享受30元,任村總賬會計、村委會副主任的每月享受25元,任“兩委”一般幹部職務的每月享受20元。男性任定職村幹部工齡滿10年的,在按上述標準測算養老金總額的基礎上每月發放的養老金數額再增加40元;女性任定職村幹部工齡滿10年的,在按上述標準測算養老金總額的基礎上每月發放的養老金數額再增加80元。村幹部各職務對應的月領取標準,園區街道將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適時調整。

醫療保險。從2014年7月1日起村兩委成員已全部辦理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含大病醫療)。新參保人員到退休時不能滿足繳費15年的,除個人按規定應承擔的費用外,集體承擔的部分按工齡計算,任職工齡在15年以上的由集體全額承擔,任職工齡不足15年的按比例計算集體承擔部分,不足部分由個人承擔。新當選人員按規定辦理。

七、實施關愛,體現關懷

為使退休村幹部享受到園區街道發展所帶來的成果,2014年園區街道通過深入調研,建立了2014年以前退休村幹部(園區街道管)基本待遇的正常調增機制。2014年xx路街道共有退休街道管幹部32名,其中支部書記5名,村委會主任(大隊長)9名,副職(副支書、副主任、總帳會計)18名(3名同志未到齡辦退)。退休待遇普遍較低。我們根據各個不同層次研究設定了退休金調增方案,得到退休村幹部的支持和擁護,體現了組織的關懷。

對於退職人員,我們分為兩種情況進行處理,一是對經批准退職的處理。對任職時間較長,在職期間工作表現較好,因年齡或身體原因由組織安排其退職,但又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對象,集體負擔部分仍由集體承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對其他退職情況的處理。因司法處理、黨紀政紀處理或自動離職、落選不再屬於參保範圍的,離開工作崗位後,從次年起,其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費(含不足15年部分)全額由個人承擔。如任期未達到退休年齡而因故死亡的,按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規定處理。

第五篇:工業園區非公黨建推進會經驗交流材料

抓基礎重規範促提升

紮實推進工業園區區域化黨建工作

近年來,特別是在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我縣堅持以“發揮黨的凝聚力,激發員工創造力,增強企業發展力,提升園區競爭力”為主題,以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和作用發揮為重點,按照“抓基礎、重規範、促提升”的工作思路,紮實推進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工業園區初步形成了縣委統

一領導,園區黨委指導協調,機關、農村和企業黨組織互動共促“三位一體”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

一、堅持“三個到位”抓組建,全力構築引領發展的堅強堡壘

緊緊扭住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這一基礎環節,引導業主爭支持,因企施策抓組建,逗硬督查強落實,強勢推進“建黨”工作。一是注重引導,業主認識到位。組織理論學習,凡新入駐園區的企業,縣“兩新”黨工委第一時間派出專人加強對企業業主和管理層員工的黨建教育引導,通過“三講”活動,即組織園區領導幹部包片聯企講政策,遴選黨建工作先進企業法人現身説法講變化,邀請企業優秀黨員代表切身講體會,努力提高業主的“建黨”積極性。強化政治激勵,把業主對黨建工作的支持情況作為選舉“兩代表一委員”、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四川天聖藥業公司副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李芳同志因抓黨建工作成績突出,被推選為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隨着廣大業主思想觀念的轉變,對黨建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日益增強,僅今年6月份,就有四川漢馭空間鋼結構有限公司等16户企業主動向園區黨委提出了組建黨組織的申請。二是靈活方式,組織覆蓋到位。推行以登記註冊同步宣傳黨的政策、廠房建設同步規劃活動陣地、招聘人員同步招收黨員員工、籌備管理團隊同步考慮黨組織書記人選、竣工投產同步建立黨的組織為主要內容的“五同步”工作法,採取單獨組建、龍頭帶建、聯合組建、空白派建四種方式,實現了園區52户投產企業黨的組織全覆蓋,單獨組建率達80.7%。三是加強督導,工作落實到位。編髮《縣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工作流程圖》和《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指南》,指導非公企業抓好黨建工作。實行項目化組建、台帳式管理,對每個未建黨組織的企業進行編號,做到計劃、責任、措施和完成時間“四定位”。召開督查推進會、季度通報會、業主面談會“三會互動”的方式,逐一銷號,一個不漏,促進工作落實。

二、堅持“三個強化”抓規範,着力提升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

始終以推進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為切入點,結合實際落實人、財、物等必要保障,推進園區黨建工作上台階、見實效。一是強化三個平台建設。投入20餘萬元,在園區建立了集學習培訓、文體娛樂、政策諮詢、公共服務和招商洽談等功能於一體的黨羣活動中心,打造區域化黨羣服務平台。實施以新建一個企業黨組織,落實一個活動場所,贈送一塊標牌、一面黨旗、一套誓詞、一套制度、一套書籍、一筆經費為內容的“116”計劃,打造標準化企業黨組織自主活動平台。開闢“經開區黨員之家”網站,設置在線課堂、黨員論壇等欄目,為黨員提供學習交流、就業指導等服務,搭建網絡服務平台。二是強化三支隊伍建設。採取企業內部選、社會公開聘、園區機關派等方式,選優配強45名精通黨建工作、精通企業管理的“雙通型”黨組織書記;實行縣上、園區兩級定期輪訓制度,提升黨組織書記隊伍能力素質。從園區機關選派13名黨建指導員,出台《縣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管理辦法》,加強隊伍的日常管理。推行黨員隊伍建設“三培養兩推選”計劃,把24名企業主、管理幹部、技術骨幹培養成黨員,11名優秀黨員人才推選到中層管理崗位和企業決策層。三是強化三項機制建設。建立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縣財政每年為園區每個企業撥付3000元,用於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建立黨組織規範化運行機制,出台非公企業黨組織規範化建設標準,為非公企業黨建提供業務指導。建立先進典型示範引領機制,集中打造了四川川東麻紡有限公司等8個示範黨組織,選樹培育了李芳、楊忠慧等5名黨員先進典型,引領提升園區黨建整體水平。

三、堅持“三個引導”抓載體,大力拓展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

着力在創新活動載體、增強活動實效上下功夫,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示範帶動作用。一是激發主體活力,引導黨員示範引領當先鋒。全面推行企業黨員承諾踐諾制度,廣泛開展黨員示範崗、責任區、攻關組、互助隊活動,號召黨員“亮身份、比奉獻、樹形象”,增強黨員主體意識,激發黨員內在動力,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近年來,園區黨員為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96條,帶頭完成技改項目17個。二是緊扣生產實際,引導組織凝心聚力創佳績。在企業黨組織中開展“一企業一主題”實踐活動,為黨員職工提供勞動維權、司法援助、矛盾調解、困難救助等服務,激發黨員職工提效增產的熱情;培育企業精神,建設企業文化,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助推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真情服務社會。四川勁德興公司黨支部通過開展“勁推組織建設、德塑員工品格、興旺非公經濟”主題活動,

培育了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實現了企業發展增產增效。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4.2億元,同比增長10.1%。三是整合區域資源,引導各方互幫共建促發展。在園區機關、農村和企業黨組織中開展以機關聯繫企業,幫助提供人才支撐、項目審批和政策諮詢服務;農村聯繫企業,幫助提供土地徵集、糾紛調解和勞動力支持服務;企業聯繫周邊黨組織,互相提

供學習培訓、信息交流和市場共享幫助為內容的“三聯三幫”活動,實現資源優化組合,形成組織互幫、左右聯動、協調發展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目前,園區機關黨支部選派了8名緊缺人才到企業幫助工作,村(社區)黨支部為企業輸送勞動力2200餘人次。

下一步,我縣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兄弟區市縣好的做法和先進經驗,進一步加大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孵化組建力度,深入推進黨組織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積極探索建立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全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水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