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國中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精品多篇)

《有效獲取信息》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掌握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存儲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分組討論、講述親歷,共同體驗信息獲取的過程、經歷、經驗,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作一定的總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用切合實際的親歷,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獲取信息的相關內容,並教育學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內容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整本書的基礎理論知識部分,為以後更好的學習本冊書奠定基礎。本節內容的重點在於如何讓學生靈活掌握信息獲取的各個環節並熟練地應用於日常生活學習當中。

三、學生分析

授課對象為七年級年級的學生,他們大多數在國小已經學過信息技術課程,並且很多同學家裏也都有電腦,對於計算機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還是可以的。並且已經介紹過了關於信息的相關知識,為本章節的學習也打下了一定《本站·》的基礎,加上同學們對本章節內容又十分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的也很紮實,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學生應該可以接受。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五、教學重、難點:

信息獲取過程的分析和確定信息獲取方案。

六、教學過程

1複習: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導入新課

(一)、從書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獲取信息。

(二)、列舉生活中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分析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三)、讓同學們看書上的例子,總結此例中信息獲取的過程。

(四)、評價獲取信息的過程。

(五)、剖析信息獲取的各個環節。

①定位信息需求:信息的時間範圍、信息的地域範圍、信息的內容範圍

即:獲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的什麼樣的信息。

②選擇信息來源:文獻型信息源、口頭型信息源、電子型信息源、實物型信息源

分別比較各種信息來源的類型,例子,以及優缺點。

③確定信息獲取方法:信息來源不同,獲取的方法也不同。

④評價信息:

評價的依據:信息的數量和質量、適用性、載體形式、可信度、時效性等。

(注:如果沒有成功獲取信息,則調整過程重新獲取。)

(六)、實踐

分析書上一個比較複雜的例子,更加熟練掌握獲取信息的各個環節。

(七)、綜合實踐

實踐1:以課後習題作為範例,描述整個信息獲取的過程。

實踐2: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講述自己具體獲取信息的過程,學生討論評價、改進。

(八)、總結

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佈置課下作業。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掌握了獲取信息的一般過程,這對以後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真正參與到課程中,結合生活實例掌握信息獲取的過程,能較好的完成學習任務。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思想、知識、能力)

1、仔細觀察,説説你的計算機系統的外觀組成。

2、製作一張記錄表格,記錄下每個部件的品牌或型號。

教學重、難點

微機的基本結構和軟件介紹

教法、學法

師:講演輔結合 生:邊學邊練,自主探究

教 學 程 序

認 知操 作

一、複習提問

1、什麼叫信息?你心目中的信息社會是怎樣的?

2、什麼叫信息技術?

二、新知

1、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2、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件介紹

①、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一台微型計算機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主機、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微型計算機主機部分

主機是整個微機系統的“指揮中心”。主機內有中央處理器(CPU,又名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核心)、存儲器(分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它們是處理和保存信息的場所。內存儲器有ROM與RAM,外存儲器主要有軟盤、硬盤、光盤等)等。

◇微型計算機的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手寫板、攝像頭、遊戲杆、麥克風等。

◇微型計算機的輸出設備:顯示器、打印機、繪圖儀、耳機、音箱等。

◇微型計算機處理信息的一般過程

②、計算機軟件

軟件是程序系統,是一些控制計算機工作的命令集合及其輔助資料。

三、小結:

計算機是一種高效的信息處理工具,區別於普通的信息處理工具,它有自己顯著的特點。掌握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和軟件知識,這是靈活應用微型計算機的基礎。

四、思考與練習:KP21

一。練習開機操作

二。練習登錄入網操作

三。練習鼠標及鍵盤操作

四、練習關機操作

教學後記

學生初步理解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關係是關鍵點。

《製作目錄》 篇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4、學會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來製作目錄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3、通過交流和欣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相互評價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設置藝術字格式、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二、教學重點

1、利用藝術字製作標題;

2、利用文本框設計版面。

三、教學難點

設置文本框的屬性。

四、教學手段

機房、多媒體網絡廣播系統

五、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實驗學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上節課所學內容

2.檢查講解上節課所佈置作業

(二)導入新課

1.用基本知識來考考大家:請問一本完整的圖書通常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2.出示課題:製作目錄

(三)講解新課

1.初步瞭解目錄:什麼是目錄?為什麼要有目錄?有什麼作用?

2.感性認識目錄:①展示各種目錄樣式②觀察課本的目錄和課本所給目錄示例

③通過對比修飾與沒有修飾過的目錄,激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四)動手製作目錄

1.為了實現圖與文字的完美結合,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文本框”。

方法一:插入——文本框——橫排或豎排

方法二:調出繪圖工具(視圖——工具欄)

2、文字的“複製與粘貼”

選定——Ctrl+C(複製)——Ctrl+V(粘貼)

3、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

4、插入藝術字

5、插入圖片

6、整體美化

(五)課堂小結

1.總結本節課內容:本節課學習了作文選中目錄的製作,主要學習了應用‚項目符號和編號的‛的使用,以及藝術字、圖片等的插入,美化文本。

2.佈置課下作業。

七、課後反思

這節課學習了目錄的製作,學生在前幾節課已經對WORD運用較為熟練,因此,本節課學習難度不高,學生基本都能完成任務。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篇四

授課時間

總第1課時

課題

第一章邁向信息社會——信息技術簡介

課型

新授課

教學內容

第一節信息和信息處理第二節信息技術簡介

教學目標

(思想、知識、能力)

1.正確把握信息的基本概念,瞭解簡單的信息獲取、處理、傳遞方法,完成“個人信息卡片”製作。

2.結合課堂教學,查閲有關資料,完成命題作文:“從烽火台到因特網”,並展開討論。

3.會開機、關機操作

教學重、難點

信息的概念信息技術簡介

教法、學法

師:講演輔結合生:邊學邊練,自主探究

教學程序

認知

操作

一、複習提問

1.統計在國小學過計算機的人數?

2.怎樣開機,關機你還記得嗎?

二、新知

我們生活在信息社會中,信息無處不在,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它,瞭解信息,認識信息,掌握信息技術,已成為一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是需要感知的,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它為人所感知,並理解的時候才能發揮出來。

信息是現實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間接感知的一切有意義的東西。

2、信息的獲取、處理、傳遞方法

3、信息社會

4、信息技術初步

信息技術是信息的獲取、理解、加工、處理、保存、傳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統稱。(簡介因特網、計算機輔助教學、遠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5、信息技術展望

三、小結:

1.信息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資源,正確認識、運用各類信息及其載體,探索廣闊的獲取信息的渠道,培養自覺、高效的信息意識是我們學習信息技術的根本目的。

2.對信息技術的理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和分析。

四、思考與練習:KP7、15

一。練習開機操作

二。練習登錄入網操作

三。練習關機操作

教學後記

對國小階段未學習計算機操作的學生,要分層進行講解正確的開機、關機方法。必要的資料查詢、廣泛的交流與討論是學好本節內容的關鍵。

七年級信息技術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信息與信息社會。

(2)正確列舉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瞭解信息處理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

區分信息與信息載體、信息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信息的真實性、正確性、相關性和安全性。

(2)培養合理運用信息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1)信息與信息載體、信息源的區分。

(2)信息的準確性和相關性。

難點:信息與信息載體、信息源的區分。

【課時安排】

用0.5個課時完成。

【教學準備】

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

【教學過程】

1.引入。

請學生介紹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信息實例。例如,每天電台中廣播的天氣預報;每位同學的名字、身高、體重;每次考試的成績、名次;電視節目預告;各種新聞、消息等。

2.從學生的實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會。説明信息的準確性和相關性。

3.信息、信息載體和信息源的區分。

教師提出“書、電視機是否是信息”的疑問,請學生討論辨析,最後説明各種文字、數字、符號、圖形、圖像、聲音等都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數據的抽象,而知識是信息的高級組織形式。

4.介紹信息處理的整個過程。

通過人體對事物的感應過程讓學生更形象地瞭解信息處理的過程,以及計算機是當今社會信息處理的強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