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語文作文(精選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W

第一篇:大學語文作文素材

大學語文作文(精選多篇)

二、實幹專家和行家的邏輯

刑事科學不如推理小説通俗普及,人們的印象裏存在一個極大的誤解,好像刑事科學家在邏輯方法論方面的貢獻遠未如人們在推理小説中發現的那麼多,似乎還沒有人可以和福爾摩斯比肩,儘管人們習慣用福爾摩斯的名字去誇讚某位專家,但那位專家只是福爾摩斯的影子。 究竟誰是影子呢,答案應該相反。

實幹專家和行家的邏輯貢獻是多方面的。例如人體測定法的發明者貝蒂榮、指紋探索者哥爾登等都出色地利用了概率邏輯;英國的法醫權威斯皮爾斯伯裏一生解剖了25,000例屍體、美國的司法彈道學創始人查爾斯·懷特收集了全美國和歐洲大部分槍支樣品和設計圖樣,是傳統歸納邏輯思想的實踐者;19-20世紀從事毒物化驗的專家以及像德國的血清檢驗專家保羅·烏倫豪特、首次破獲胰島素殺人案的英國哈羅門實驗室,都成功的利用了傳統的因果歸納設計;英國的西德尼史密斯創造了假説演繹的綜合鑑定模式,我們奇怪哲學家、邏輯學家羅素歸納“h-d方法”的論述也只比他的實踐早3年(參見001推斷與推證之“珍妮·唐納德案”)。

刑事科學是外部的科學家向警察灌輸科學方法論的一個重要窗口。遺憾的是,傳統警方偏好技術而漠視方法論和邏輯。這裏我們要將幾位大師級人物與福爾摩斯的推理建樹進行比較,以證明實幹遠勝於“成年幻想”。

福爾摩斯的邏輯究竟是一種什麼邏輯,柯南道爾的描述是清楚的,《血字的研究》並沒有完整表現出方法論,最重要的應是《回憶錄希臘譯員》的一段:[4]

我和歇洛克福爾摩斯先生雖然相識很久,親密無間,但極少聽他説起他的親屬??他不喜歡接近女人,不願結交新友,這都表明了他不易動感情的性格特徵,不過尤其無情的是他絕口不提家人。因此我開始認為他是一個孤兒,沒有親屬在世了。可是有一天,出乎我意料之外,他竟同我談起他的哥哥來了。

一個夏天的傍晚,茶後無事,我們便海闊天空、東拉西扯地閒聊起來,從高爾夫球俱樂部到黃赤交角變化的原因,最後談到返祖現象和遺傳適應性,討論的要點是:一個人的出眾才能有多少出於遺傳,又有多少出於自身早年所受的訓練。

“拿你本人來説,”我説道,“從你告訴過我的情況看來,似乎很明顯,你的觀察才能和獨到的推理能力,都取決於自身的系統訓練。”“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福爾摩斯思忖着説道,“我祖上是鄉紳,看來,他們過着那個階級的慣常生活。不過,我這種癖性是我血統中固有的。可能我祖母就有這種血統,因為她是法國美術家吉爾內的妹妹。血液中的這種藝術成分很容易具有最奇特的遺傳形式。”

“可是你怎麼知道是遺傳的呢?”

“因為我哥哥邁克羅夫特掌握的推理藝術比我掌握的程度高。”這對我來説確實還是一件新聞。假如英國還有另外一個人也具有這樣的奇異才能,警署和公眾怎麼對他竟然毫無所聞呢?我説這是因為我朋友謙虛,所以他才認為哥哥比他強。福爾摩斯對我這種説法付之一笑。 “我親愛的華生,”福爾摩斯説道,“我不同意有些人把謙虛列為美德。對邏輯學家來説,一切事物應當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對自己估價過低和誇大自己的才能一樣都是違背真理的。所以,我説邁克羅夫特的觀察力比我強,你可以相信我的話是毫不誇張的實話。”

“你一定很奇怪,”我的朋友説道,“為什麼邁克羅夫特有這樣的才能,卻不用於做偵探工作呢?其實,他是不可能當偵探的。”

“但我想你説的是??”

“我説他在觀察和推理方面比我高明。假如偵探這門藝術只是從在扶手椅上推理就行,那麼我哥哥一定是個舉世無雙的大偵探了。可是他既無做偵探工作的願望,也無這種精力。他連去證實一下自己所做的論斷也嫌麻煩,寧肯被人認為是謬誤,也不願費力去證明自己的正確。我經常向他請教問題,從他那裏得到的解答,後來證明都是正確的。不過,在一件案子提交

給法官或陪審團之前,要他提出確鑿的有力的證據,那他就無能為力了。”

如果我們把這一段與《血字的研究》中“一個邏輯學家不需要眼見到或聽説過大西洋或尼加拉瀑布,他能從一滴水推測出它的存在??”聯繫起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福爾摩斯的邏輯的三個方面:觀察推理證實。從而可以看到柯南道爾受近代假説主義影響的假説推演思想。歷史證明這是實幹家的背景:

1.關於證實

柯南道爾的校友西德尼史密斯比福爾摩斯做得複雜得多,在唐納德珍妮一案(年),史密斯藉助不同學科的專家充分利用了傳統法醫病理學、石英燈紫外線及顯微鏡技術、礦物射線檢驗技術、紙質鑑定技術、毛髮鑑定技術、纖維的光譜分析和化學成分分析、細菌學檢驗等進行邏輯推證,在方法論上樹立了多方面的典範:

(1)推證思想的典範,該案完全是按假説演繹法的程序進行的,史密斯模範地證明豐富知識背景與推證思路多樣化的關係,他演示了烙印推證、共生推證、條件推證、反駁性推證的多種演繹思路。

(2)他開創綜合鑑定法的先河,直到20世紀60年代漸變為現代趨勢,這種方法在實驗的角度回答了消除假説證實模式或然性問題的實際方案。

(3)突破了傳統法醫學的範圍,開闢了廣泛自然科學利用的道路,史密斯的想象力比沉溺於19世紀知識的福爾摩斯高出一個時代。史密斯只是刑偵科學家的一個縮影,關於他及同類科學家的描述很少邏輯或者推理的字眼,但方法論方面顯然比柯南道爾深刻許多。

2.關於觀察和推理

1957年美國研究犯罪心理的布魯塞爾博士再現了人們以為只有福爾摩斯才有的奇蹟(參見001推斷與推證之“喬治梅特斯基案”),他利用19個神奇的犯罪心理推斷建立了一個案情假説,幫助警察破獲了15年沒有進展的案件,博士所用時間只有兩個小時,而且他引起了美國行為科學的發達。須知“成人幻想”是不負責任的,而布魯塞爾承受了壓力。當然,布魯塞爾反過來證明《血字的研究》對邏輯的推崇並非過高估價,只是更接近於那種神奇功能的學科不是物證科學,而是從布魯塞爾發展到道格拉斯的心理學,這不是柯南道爾當時預測的方向。

3.關於完整模式

能夠完全説明柯南道爾“觀察--推理--證實”邏輯線索並證明假説演繹模式在偵查中的基本方法論地位的,是美國聯邦局國立學院的導師約翰道格拉斯在犯罪心理推斷方面的卓越貢獻。

(1)歸納性經驗觀察。約翰最初只是一名警探,後來他參加了聯邦調查局國立學院的“人質--談判課程”,從只有兩週的課程中,他迷上了行為科學,併為他的導師賞識。1976年6月他當了這個學院行為科學組的導師。1978年約翰與他的導師鮑勃認為心理學太過理論偏向,而展開了對連環兇殺案罪犯的臨牀訪問。約翰等人對36名罪犯的訪問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活動,被稱為“世紀大對談”。這36名罪犯共殺害了118人,全是重罪犯,因此約翰後來的成功實在是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他們最早訪問的第一人(康帕)所反映的生活經歷所暗示的特徵,在其後35名在押重犯的臨牀訪問中都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印證,從而強化了約翰等人的信心,他們獲得美國司法研究所的研究經費,成立了“罪犯性格研究專案組”,最後出版了《性兇殺案:模式與動機》一書。刑事調查分析學誕生了,約翰的成名理論最神奇地體現在他的變態殺人者的三特徵説上。即變態殺人者有三個童年特徵:虐待小動物、縱火、尿牀。

(2)個案觀察和推理。1979年8月三蕃市的女銀行家艾達·凱恩被害,約翰被派協助當地警方工作,他描繪了作案人的年齡、婚姻、種族,特別提到其兒時尿牀、喜愛點火、虐待動物以及有語言障礙三大特徵。1981年3月,兇手再次作案時被警方抓住線索,最後逮捕歸案。

警察們奇怪的是約翰的推斷被證實了。約翰自1979年起,被請求協助推斷的事情連續兩年倍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功之舉包括法蘭艾維森被害案(約翰的推斷把嫌疑人縮小到22人,並且有一個人特別吻合,而這個人是兇手)。在c·a·t恐嚇案中,約翰對嫌疑人的推斷竟與嫌疑人母親的描述一樣。

(3)完整的假説演繹法模式。“兄弟戮屍案”((參見001推斷與推證之“蘇特兄弟案”)被美國刑偵界推崇為心理特徵分析的經典案例。此案從問題到觀察、從推斷到假説、從獨立推證到問證象邏輯教科書一樣條理清楚,而破案情節絕不遜於推理小説。他進一步顯示心理分析更接近於福爾摩斯式的幻想目標。難怪道格拉斯現在忙着巡迴世界各國演講。

(4)來自當代最權威物證專家的説法

物證實驗科學家雖然沒有犯罪心理學家那麼更接近福爾摩斯的神奇,但他們的科學地位無法動搖。李昌鈺博士(y lee,美籍華人)是當今世界最權威的物證專家,1998年7月他打算退休時,卻被邀請出任了康乃狄克州警政廳廳長,是美國警界職位最高的亞裔人士。他曾在美國各州和全球其他17個國家參與調查6000多起重大刑案,並經常到世界各地講學與培訓刑事偵察人員,迄今已獲800多個榮譽獎項。他發表了刑偵書上很難見到的關於偵查推理的方法論見解,他認為:[5]

物證除了經過化驗對比可以確定涉案兇嫌外,還可以作為破案的線索,刑事偵查人員常常以剖繪推理方法來縮小兇嫌範圍。

剖繪推理的前身叫做現場重演法,在40年代,刑事偵查人員十分注重研究犯罪的行兇手法,認為每一個犯人在作案時都有一定的習慣性行為,破案後將嫌犯帶回現場,重演犯罪過程,這樣,偵查可以學習到更多有關犯罪手法的知識。這種注重犯案手法的偵查方法在農業社會很有用,但是隨着工業社會的發展,人口流動性的增高,作案手法也層出不窮,手法不同的犯罪活動也日益增加。此外,人權意識提高,越來越多的律師都建議被告拒絕現場重演,因為現場重演就是無形中認罪。

因此,現場重演的偵查方法不再使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取而代之的是犯罪剖繪方法。 犯罪剖繪的方法是利用統計資料和心理學來協助確定偵查方向。以強姦案為例,根據犯罪統計的資料,強暴犯一般為16歲到39歲之間的男性,通常住在被害者住宅25裏之內的地區;從強姦的方法和言語還可以推斷出強暴犯的個人資料。但是法庭並不將犯罪剖繪的資料視為法庭上的證據,因為這種方法不算正式的科學,其中涉及了太多主觀的猜測和推斷。

80年代出現一種新式的偵查推理方法稱為現場分析,主要著重現場的痕跡證據,譬如,如何進入現場,又如何離開,並推測其作案手法。從腳印的長度及深度,我們可以判斷嫌犯走路的速度,是否殘障,有沒有揹負重物,以及身高體重比例等;此外,我們也可以從手印推斷案犯的工作性質和習性癖好。

到了1990年,現場分析法進一步地改良為現場重建法。利用現場採集的科學證據,犯罪心理剖繪以及痕跡證據,綜合推斷整個案發過程以及兇嫌的犯案特徵。同時還利用反物證方法來舉證可疑對象不涉案的可能性,從而排除涉案對象;理清各項假設成立的或然率,從而找出偵查的方向。

李昌鈺説:“在主持偵查許多重大案件時,我往往根據現場的線索而推斷出偵查的方向,破案後有些人以為我有第六感,私藏一顆水晶球。我常常告訴同事,這不是第六感,只不過是邏輯,演繹和推理的綜合結果而已。”在他的《刑事偵查中的物證》[6]一書中,他明確提出了現場分析邏輯的模式步驟是假説演繹法,並列出了要點(參見001推斷與推證之“專家建議”)。

5.福爾摩斯式的日常細節推斷也成為現實科學

這就是蘇格蘭場的傑出教官david powis對盤查犯罪嫌疑人日常細節的推理總結--《犯罪徵候》,它是通過台灣介紹到大陸的,我們可以把它當作日常推斷教科書來讀。它也會啟發我

們的警官總結自己的日常推理思想。

可見實幹家的事蹟比推理小説在思想上豐富得多、理性得多。但是面對如此豐富的刑偵世界,偵查邏輯在中國的研究歷史只有十幾個年頭,並且與先進的刑事科學觀念有相當距離,即便如此它還受到純粹邏輯的誘惑,學者們努力的方向令人關注,我們早期的方法是不是有些偏頗呢?

第二篇:大學語文作文

一時無聊,把大學語文作業發上來(原來我已經不懂得寫應試作文了,連給老師看的作文都亂來了)

我看屈原

説實話,當我看到這個題目(原題目大概是:屈原將愛國與忠君聯繫起來是否具有侷限性,這會不會影響後代人對他的敬仰?)的時候,我的回答已經出來了:“是,但是不會。”然而,只回答五個字恐怕不合老師您的胃口,那我就姑且將自己內心的具體想法陳述一遍吧。

首先,屈原的愛國思想有沒有侷限性?這個真的有而且可以有,我可以明確表態!稍微對屈原有點了解的就知道,他那堅貞不屈至死不渝的愛國思想始終走不出“忠君”這座圍城。在他的眼裏,熱愛國家與熱愛楚王之間完全是等價的,因此,輔佐楚王以求王圖霸業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雖九死而無悔的屈原心中一個美麗而羞澀的夢,但是悲劇的是,我們的屈原並不知道啊:目光短淺智力有限的楚王始終與我們偉大的屈原存在着不容忽視的溝通障礙。屈原他是百般勸説死皮賴臉低聲下氣,卻奈何神女有心,襄王無夢,楚王依舊對他連正眼也不瞧一下,整天跟那些奸邪小人親親我我,可謂將屈原的心從頭到尾傷了個遍。於是,遭受一連串悲劇打擊的屈原只得將自己的難言的愛國心與悲天憫人的詩人情懷交付滾滾東流的汩羅江,此舉不僅催生了端午節並賦予之深厚的文化背景(雖然後來被棒子國申請世遺),更重要的是他本人也完成了從封建士大夫到流芳千古的偉大詩人的蜕

變,一舉兩得,悲壯而唯美。

好了,講完“真的有”,現在我們來聊聊為什麼説“可以有”。不可否認,屈原的愛國思想受到時代的侷限,但是,這侷限是合情合理的!在當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乃皇帝老兒之“家天下”,而非今日貧苦大眾之“公天下”。君主作為全國統治者,一舉一動皆可牽動整個國家。要想國家繁榮昌盛,君主不賢那是萬萬不能的。於是,屈原將愛國之心寄於忠君之上確實無可厚非。再説,屈原並非超越時空的神聖人物,他不得不接受時代的侷限,如果讓一個不肯一心一意輔佐君王卻又貼着愛國標籤的屈原出現在戰火紛飛人人自危的戰國時期,未免有點不合時宜吧?

談完第一個問題,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第二個問題吧。我的回答是:“不會。”正如我之前所説的,這種侷限是無法避免的。也許在擅長批判性思維的今人看來,這是偉人身上揮之不去的瑕疵。我們以現代人的認識高度來看,可能會覺得屈原的認識未免也太落後了吧,但是在兩千年前,像屈原這樣既忠君又愛國還寫得一手好詩的三好男人你上哪找去?總結一下我的個人看法是:屈原作為一位世界性文化名人,他的侷限性愛國思想非但沒有影響我對他的正面評價,相反,如此濃厚的悲劇性色彩讓我覺得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更加形象化,具體可感。悲劇性的主人翁總能夠更深刻地引起大家的共鳴,哈姆雷特羅密歐朱麗葉白毛女如此,我們的屈原也是如此。

以上便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全部回答,敬請老師指教。

第三篇:專轉本大學語文作文

專轉本大學語文作文——議論文

來源:轉本無憂網 作者:轉本無憂網 發佈時間:2014-9-17 12:31:51 瀏覽:1235

一、立意

? 要求:準、高、深、新

? 方法:

1、歸納分析法

2、演繹分析法

3、歸納演繹法

二、文 體

? 議論文

? 議論文結構:

1、層進式結構

2、並列議論式

3、對照式結構

層進式結構(內容深刻美):

? 特點:結構上,按照“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樣)”層層推進,環環相扣。

讓夢想在現實中起舞 (1號文,以演繹推理展開的層進式議論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沒有纖瑕的星辰在銀河中閃耀,它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那不染纖塵的星空裏,放飛了多少人美麗的夢想!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裏像地球一樣, 有灰塵也有石渣,於是他們失去了對幻想的渴望。我們雖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裏。

(第一段提出論點,即論述“是什麼”)

阮籍目矚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卻終因一篇《為鄭衝對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以一曲《廣陵散》而成為絕響。其實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廣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廣陵散》向後退一 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歸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異。若是兩人各向中間邁出一步,將幻想與現實稍加中和,也許就不會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悵惘。

(第二段舉例,正反對比分析原因,即論述“為什麼”)

我們如何才能讓仰望星空的人瞭解現實,又如何才能讓飛上星星的人保留夢想呢?

在那個人人埋怨的時代,沈從文先生目矚現實的殘酷,卻依然將那個江南小城寫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現實沒有湮沒他對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顆赤子之心看待這個社會,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沒有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亦沒有讓現實麻木自己的心靈。

張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經歷了大富大貴,也經歷了戰火紛飛,十年浩劫,而她卻永遠保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一顆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憫人的情懷使她正視現實並戰勝現實,而她那顆永不衰老的童心則使她在任何艱難的情況下都不放棄幻想的權利。

川端康成淺淺的一句“凌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間感動了多少心靈,這是夢和現

實最完美的結合。讓那些世俗之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讓多少在現實中日漸麻木的心靈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辦法,即論述“怎麼樣”)

正視現實,但不委身於現實,保持幻想,但不沉溺於幻想,讓夢想在現實中去跳一曲酣暢淋漓的舞蹈!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天使 (2號文,以類比推理展開的層進式議論文)

心中的天使是與生俱來,但它不像手腳那樣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體內一個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異並且飄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並需要你用心尋找,才能雕刻出來。

(第1段提出全文論點,即論述“是什麼”)

雕刻家用他的手將天使復原,讓世人看見了他的面貌,我們讚歎他精湛的技藝,卻往將更重要的一環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並且抓住了它。若沒有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築師通過繪製藍圖,可以設計出美輪美奐的摩天大樓。但是,任憑他有天才的設計天分,若不知道這大樓建在何處、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設計。只有知曉了大樓 的一些細節情況,才可以設計出壯麗並且實用的樓房。這設計的過程,同樣是艱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質、預算經費、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功能,最後得出一個最為優化 的方案。那藍圖,就是建築師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尋找。

小説家之所以可以創作出好的小説,不僅需要言辭的鍛鍊,不僅需要一個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於,他必須清楚,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是為了説明什麼,傳達怎樣的 意念。這一點不是現成的,而需要艱苦的尋找。偉大的小説家博爾赫斯曾這樣描述他的創作狀態:“在動筆之前,眼前總是晃動着重重的人影。”可見,那種模糊的 意象僅僅是一種創作的衝動,在經過內心的揣測和掙扎之後,故事的線索、人物的樣貌等細節才漸漸浮出水面。小説的誕生,也是天使的臨世。小説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尋找。

(2-4段運用三個比喻性論據分析原因,即論述“為什麼”)

那麼,你若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沒有如斯的創作天分,只是一個普通的公民,過着和大多數人一樣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隻天使,它在哪裏呢?你,該怎麼將它雕刻出來呢? 其實,和小説家、建築師一樣,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求學道路上的你,要問問自己的愛好是什麼,專業的選擇也許將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於世俗的壓力走上歧途

求職過程中的你,要問問自己的天分是什麼,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從於金錢官職而喪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學、求職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問問自己,年少時的夢想是什麼,若將它拾起,説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他都是那隻高貴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説家一樣描摹、像建築師一樣勾勒,最後,你便可以擁有它。 (5-10段運用類比推理,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論述“怎麼樣”)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個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矚目的事業。

並列議論式:

? 圍繞中心排列幾個議論段落,一段一個小分論點。

結構模式:

開頭:或故事,或引用,或開門見山交代總論點

分論點一:

分論點二: 每段一個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論點(分論據)。

分論點三:

結尾:從“為什麼”的角度深化論點。

? 寫作步驟:

1、首先提出一個論證總題

2、在本論部分圍繞總題列出幾個平行的具體論點,分別予以論證,從各個方面闡釋總題,做出結論

具體要求:

1、選擇的分論點從數量上説,至少是三個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論點1+分論點2+分論點3+??=中心論點。各分論點之間處於同等地位,但不能重複,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從同一角度選擇論據;從同一角度選擇論據,就缺乏廣度,導致論據復沓單調,論證也就顯得以偏概全、蒼白無力;而從不同角度選擇論據,既豐富全面,使論證廣泛展開,又典型精練使文章嚴謹有力。

4、並列式議論文特別要注意的是避免給人有泛泛而談的感覺,要注意點題。

留給明天(3號文,分論點並列式議論文)

我要把清澈的溪流留給明天,我要把湛藍的天空留給明天!我要把我這最純美的心靈留給明天!

——題記

冰心説:“愛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種,一路花開,嗅着鮮花的芬芳,人生便不覺孤單。”讀後,我哭了,我讀出了關愛——一種能喚醒人心底某 種東西的強烈力量。她陽光灑滿大地,如細雨滋潤萬物,我們又有什麼權利拒絕播撒關愛呢?於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自私拋在今天,我把關愛留給明天!(名人名言引出中心論點)

翻開書,看到了羅斯福,這位美國的鋼鐵總統。由於意外,他中年下肢癱瘓,但他卻憑着驚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來,拄着枴杖重新叱吒風雲於美國政壇??從中,我讀到了他那份堅毅與剛強,理解了史鐵生與地壇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麗華那除了舞姿之外的永恆美麗。於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脆弱拋在今天,我把剛強留給明天!(分論點一)

閉上眼,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他邀請對他進行百般折磨的監獄看守人員參加他的就職儀式的驚人之舉。在就職儀式上,他説:“我要感謝這些看守,在獄中的這段時間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日子,它讓我學到很多,尤其是寬容。”我很欽佩曼德拉,這位黑人運動的領袖,欣賞他的執著與剛強,更欣賞他的樂觀 與寬容。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需要寬容呢?你一腳踩扁了裝滿鮮花的花籃,而花卻留給了你滿腳的芬芳,這就是寬容,於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狹隘拋在今天,我把寬容留給明天。(分論點二)

思緒紛飛,我又想到了尾山洪。這位執著的日本老人,十幾年如一日,為了真理而戰,為了正義而戰!他蒐集日軍侵華的證據,狹隘的民族情感沒有泯滅他的良知,困難也沒有使他退

卻,他為的只是一生無愧於人的良知,無愧於正義!於是,我在本子上寫下——我把錯誤拋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給明天!(分論點三)

今天,我拋棄了自私、脆弱、狹隘??,留給明天的是關愛、剛強、寬容??而實現今天到明天的擺渡,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一份執著。我堅信:我擁有這份信念和執着!

心有天使,詩意人生(4號文,分論點並列式議論文)

人,作為萬物之靈,悲壯地棲息於蒼茫大地下,用心地追逐自己的夢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詩意,是因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顯出人性的美麗。

洪戰輝作為感動中國最年輕的人物,他説:“不是我感動了中國人民,而是他們自己感動了自己,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愛的天使,心存責任之天使。”是的,他們用愛之天使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中國。

地承萬物,心存愛的天使,方能成就美好人生;寸心載世,心有責任之天使,方能抒寫詩意的人生之篇。今年或前幾年所有的感動中國的人物都曾用愛之天使詮釋了生命,以責任之天使感動了中國,他們托起了中國明日之太陽,他們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守望者。(分論點一:洪戰輝把自己雕琢成責任的天使)

是誰本着一顆報恩的心,是誰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如果説眼淚是一種財富,那麼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你讓我們淚流滿面。

用歌聲動人,聽者有淚;用行者之心動人,行者無疆。徐本禹,是什麼驅動着你奔向貧瘠的大山?是愛的天使,是一種對社會報恩的責任感吧!你用軟弱的肩膀支撐 着傾倒的教室,用一顆善良的心幫助那些孩子。這本不是你個人的承擔,而你卻一心奔向大山,縱然你個人的力量不能讓孩子們的眼中鋪滿陽光,但是你用愛點燃的 火把,刺痛了人們的眼睛,同時也甦醒了人們的心扉。如果説眼淚是一種財富,那麼你就是一位富有的人,讓我們淚流滿面,只因為你心中存有愛之天使!(分論點一:徐本禹把自己雕琢成報恩的天使)

是誰奔走在田壟間行醫,一心拯救人民?那透風的竹樓,是天下最温暖的醫院,你不是一隻遷徙的候鳥,你是苗鄉的天使。

李春燕,是什麼驅動着你奔走在田壟間?你無怨無悔地為人民醫治,你是一個如花一般美麗,如水一樣靈動的天使。人民記住了你的好,你用自己的信念與愛感動了中國。大哉,李春燕!(分論點一:李春燕把自己雕琢成執着的天使)

是誰在舞台上用心靈獨舞,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生活如一杯水,淡淡的,你得卑微地驕傲,幸福沒有憑弔,你去雕琢心中的天使?千手觀音,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邰麗華,你於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你的“開花衽”綻放出的花兒是那麼驕豔,那麼動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個讓當今中國人民感動得流淚的天使,是嗎?(分論點一:邰麗華把自己雕琢成堅強的天使)

風定落花香,永懷信念,用心地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詩意人生在落香飄香之時彰顯出悸動的神韻。

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 (5號文,論據並列式議論文)

只要有愛,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此句為全文的論點,無分論點,下面三個事例是三個論據)

你或許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許責怪天使都忙着照顧別人去了,沒有聽從過你的呼喚,沒有助過你美夢成真。因為,你已經對着流星許過數百次願了。

但是,請你別焦急,請你別等待。請你行動起來,用善良和愛,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心中這樽“愛”的天使,會助你為善,會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愛。

君不見照亮了苗鄉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沒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為什麼?就因為她用全心的愛,燃燒自己的青春點亮苗鄉的路啊!用愛,她肩負起十鄉八里的健康。為了鄉親們的健康,她常常免費為付不起藥費的病人治病。丈夫勸她離鄉進城打工去,可她捨不得離開需要她治病救命的鄉親。鄉親們感激她。李春燕用愛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是苗鄉的“天使”,也是感動全中國的“天使”。(論據一)

是的,只要有愛。

青年歌手叢飛,已插上翅膀,帶上人們對他的敬意“飛”走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叢飛就是這樣的人。他用一生的愛,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 ”,他讓全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為什麼?因為叢飛用愛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萬捐助了一百八十多位貧困學生,自己卻成了深圳的“窮人”。他的 高尚、他的純粹,源自他心中的天使??愛!他的博大的愛,感動了中國。(論據二)

是的,只要還有愛。

因為愛,洪戰輝成了家喻户曉的感動中國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樸實的行動,把自己“雕琢”成一位有愛心又充滿責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貧窮,不因父親是精神病 患者,而丟棄父親抱養的與他毫無血緣關係的“妹妹”,他帶着“妹妹”上大學,他不願意接受捐助或施捨,他吃苦耐勞地掙錢,替父親負起家庭的責任。窮困算不 了什麼,苦難也只是一種磨練。只要還有愛,天使為什麼雕琢不出來呢?(論據三)

愛,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愛雕琢出來的。有誰還會毫無思考毫無進取地抱怨自己沒得到天使的眷顧呢?其實,天使就在我們心中呀。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們不丟失心中那“愛”,時時用愛“雕琢”心中的天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讓我們都成為“天使”吧!

對照式結構(互補嚴密美):

基本結構:

1、在序論部分提出中心論點

2、在本論部分從正反兩方面提出分論點或擺去正反兩方面的論據,加以論證,最後進行結論。

它的特點是兩種看法或論據之間為一正一反的關係,或通過正反對比明辨事非,或通過正反襯比突出其中一個方面的正確性。這種結構方式能起到對比鮮明、突出深化觀點的作用

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6號文,正反對比式議論文)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的感恩。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這是鳥兒的感恩。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這是人類的感恩。

因為懂得感恩,他們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因為懂得感恩,他們創下了人世間温馨的傳奇。(開篇引用詩句,構成排比,富有文采,又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照應題目.)

因為懂得感恩,這世界才會如此美麗。幸福入花,在感恩的枝頭美麗綻放。 “忠則《出師表》孝則《陳情表》”,這兩表道盡了人間感恩的真諦,演繹了人世間感恩的傳奇。為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諸葛亮七出祁山,巧計破敵軍,為劉備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後人為他寫下的詩篇,為報當年的知遇之恩,他用畢身的精力向後人詮釋了感恩的真諦。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卻用自己的温暖讓這個可憐的孩子長大成人,且名揚四方,為官作宰是多少讀市人畢生的夢想,十年寒窗不正為一朝為官?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來臨,李密卻不曾忘記自己的祖母。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知道“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在為官和報恩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向世人彰顯了一首偉大的詩篇——感恩。 (兩個事例正面論證)

他們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動了後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們的感恩的枝頭灼灼其華。 (點題)

感恩之心,是我們維繫這個世界的根本,擁有感恩的心,才能稱之為有靈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後果不堪設想。 (過渡,承上啟下,思路清晰)

雲南大學曾震驚一時的血案是多少人揮之不去的陰影。馬加爵一時的性起讓四個年輕的生命就此終結,我不想説他的殘忍。我只想説,他真的不懂感恩。雲南大學用知識培養他,而他卻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養大,他卻讓他們體會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楚;他與同學的同學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也許這一切就不會發生。當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開在哪裏? (一個事例反面論證,與上面的事例形成鮮明的對比)

數十年為戰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陳健對戰友的感恩;荊軻賭命,是為報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數十年專注研究雜交水稻,是對祖國的感恩。 (三個事例構成排比進一步正面論證)

懷抱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將愛傳遞。將別人無私的幫助,深深銘記,並將之傳遞,這世界因感恩而美麗。 人世間沒有不絕的風暴,感恩卻有其不老的風情。幸福之花,開在感恩枝頭,灼灼其華。

(照應標題和開篇,結構完整)

點評:這篇文章中心突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

第四篇:大學語文作文

死神 姓名:學號:專業:永生 ——讀《三體》有感

作為一個資深的科幻愛好者,如果有人要我推薦科幻作品,那麼《三體》三部曲一定是我的首選。從地球往事開始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無與倫比的想象,一本比一本更加讓人驚歎。直接用第三部“死神永生”作為這次寫作的標題是因為我覺得沒有比它更適合闡述這三部曲梭描繪的綺麗的想象和深邃的思想了。科幻作家王晉康曾評價這本書為“對歷史和現實的一次思想實驗,將人類的靈魂暴露於冷酷的星空中,遙遠的異世界如夢如幻,卻像一面鏡子,更深刻地映照出人類自身。一部比現實更真實、比神話更空靈的科幻小説。”

對我而言,這部小説更是對想象力極限的挑戰,宏偉的背景下渲染着各式各樣瑰麗的小科幻,而這些小科幻,對整體文章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部寫的是物理學家汪淼從發現自己所拍攝的照片上顯示有倒計時開始,後來警方找他合作,他按照警方給他的網址進入了一個叫做“三體”的遊戲,併成功發現遊戲中三體世界的規律,潛入地球三體叛軍中,協助警方抓獲三體叛軍為止。而這,並不意味着結束,作者很巧妙地在三體叛軍最高統帥葉文潔的自述中刻畫了她的一生,文中寫的人沒有好壞,只有信仰的不同,葉文潔是個普通的人,經歷過文革,因為表現出對天文學高超的研究被調到當時探索是否有外星生命的紅岸基地,卻偶然發現半人馬星座上有智能生命,然後利用發射台發出了對地球來説相當於毀滅文書的信息“到地球來吧,我將幫助你們得到它。”遊戲中的三體世界便是真實三體世界的影子,它們承受着極端混亂的氣候折磨,汪淼看到的倒計時便是三體艦隊到達地球的倒計時,而此時,三體世界派出的兩粒一維“智子”已經鎖死了人類的科學。以懸疑開始,以更大的懸念結束,人物刻畫細緻入微,汪淼刻板又聰明,警官史強大大咧咧又勇敢果斷,葉文潔平靜的外表下隱藏着為信仰犧牲一切的堅定,隨着故事圖景的慢慢展開,一幅宏大的宇宙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讚歎的同時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

就像作者自己説的,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三體》的第二部為我們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則,作者開篇便藉助主人公羅輯正在研究的宇宙社會學提出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隨着故事的發展,後來才揭曉這兩個概念,猜疑鏈即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的善和惡,也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還是惡,相對於另一個文明而言也是這樣;技術爆炸則是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爆炸,而接觸更高級的文明可能會促使這種爆炸從而超越更高級的文明。因此得出黑暗森林結論: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潛藏其中竭力讓自己不被發現,如果發現了別的文明,能做的只有開槍消滅之。如果一個文明暴露自己,那將很快被消滅。羅輯找到了控制三體艦隊的方法,如果三體艦隊不停止對地球的攻佔,他將把三體星球的銀河座標向整個宇宙公佈,最後,三體世界不得不妥協,只要羅輯一秒鐘握着控制器,他們一秒鐘不敢入侵。全書揭示了殘酷冰冷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中潛藏着各種文明,地球文明更是岌岌可危,從第一部人類文明和三體世界倆個文明過渡到第二部全宇宙範圍內更宏大的圖景,震撼以及零道德文明的徹骨寒意是對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的最好詮釋。如果説第二部只用黑暗森林法則隱寫了宇宙中的其他文明,那麼第三部便正面描述了文明之間的衝突。文章以女科學家程心的兩次決定貫穿全文,當時羅輯必須找到能接替他的執劍人,程心當選後從羅輯手中接過控制器的那一刻,三體世界留在太陽系的武器便開始進攻地球,而程心對於毀滅一個文明的恐懼讓她扔掉了手中的控制器,三體世界佔領地球,並讓全部人類遷往澳大利亞。一艘原來逃亡太空的飛船引爆了開關,三體世界被毀,三體艦隊撤離,人類重新迴歸家園。

程心原來的上司維德欲研製曲率驅動飛船被程心制止,後來被證實程心這次的決定斷了人類存活得可能性,最後以地球的毀滅結束。文章中也有很多令人驚歎的想象以及深刻的思想,一個極限的環境會對人類的思想造成什麼影響,而這種影響反過來會造成什麼樣的行為?在描述從地球逃逸在外太空生存的幾艘飛船時,作者寫道他們為了生存互相攻擊搶奪對方飛船上的資源並食用對方船員的屍體,文中後來指出在當時的(請關注)情況下,人類已經失去了原先的道德標準,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新的外太空的艦隊文明,這是對人性在極限情況下天馬行空的想象,讓人驚歎,引人深思。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對於維數這個長盛不衰而又讓人難以理解的話題的詮釋,作者以一種將人畫到紙上的魔法比喻三維世界到二維世界的坍塌,從而引申出宇宙間各文明鬥爭中威力最大的武器是維度武器,地球就是被維度武器(二向箔)攻擊從三維變到二維而滅亡的,就好像地球被壓扁成了一張紙。

人類文明如果有性別,那一定是女性,不管是葉文潔堅定地向三體世界發送引來人類殺身之禍的信息,還是程心兩次決定所導致的大部分人類的滅亡,我更覺得她們是人類文明的最佳縮影。我無法斷言程心的決定是對或錯,全世界選擇的她,而她則是全世界的代言人,文中有句話説“弱小和無知都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除此之外,只剩運氣。”人類有愛,人類有自己的道德體系,而同時人類傲慢地用自己的道德體系去假想也適用於宇宙的道德體系,程心懼怕毀滅另一個文明而扔掉手中的控制器時,以及放棄光速飛船時,再者企圖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審判星艦文明,但是整個宇宙是黑暗而殘酷的,人類幼稚的傲慢最終葬送了自己,扼殺了延續。

個體的命運如此讓扼腕,但個體在文明面前,卻微不足道;文明的毀滅是如此的讓人顫慄,但文明在時間面前,不過滄海一粟;時間是如此的無情和永恆,但時間在宇宙的終結時,也已經黯然失色;宇宙的終極命運無可爭議的壓倒一切,然而文明在此刻卻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尊嚴;在眾多文明當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更是以小小的責任感,讓文明的火種跨過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把驕傲標註到了宇宙之上。正如文中所討論的一樣,大自然最不自然的地方正是它最自然的地方,隨着時間的流逝,宇宙終會到期,迴歸運動的聲音響起了,有文明號召大家把從大宇宙中偷的質量歸還給大宇宙,讓宇宙得以坍縮之後重生,不知是誰發出的,不知有誰能聽到,更不知有誰能做到,歸還質量,藏起記憶,攜起火種,然後在每一棵樹下點起和平的篝火。

事物都是相對的,即使放眼宇宙的寬度,也處處可見人性道德。書籍是心靈的窗口,如果我們不能真的飛上太空,至少可以藉助想象讓我們翱翔宇宙,站得更高,視野也會更寬廣,而這樣一部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界,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小説,其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已經可以稱為新的中國神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是人類不思考,上帝連發笑都不屑。對於這樣一部能夠讓人深思的文章,我想以文中那句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話作為結束“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

(字數:2766)

第五篇:大學語文作文

題目

王雅君《隱形的翅膀》: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 /就算很受傷 /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過絕望 ……

不少於700字以上(詩歌除外的文體)。

【解題】

首先,讀懂材料,弄清話題。此題不同於以往會考話題作文——用一段材料引出一個話題,材料只起提示作用。此題要求對材料意思進行理解概括,在此基礎上自己確定話題。

材料大意: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過絕望變堅強。因此話題關鍵詞可以是“隱形的翅膀”、“飛過絕望”或者“堅強”,前者從“原因”的角度講,“飛過絕望”説的是“過程”,後者則是就“結果”而言。

考生可以任選其中一個話題寫作。如果説考察材料理解加深了文題難度,多個話題選擇則拓寬了考生寫作範疇。

此題在對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綜合上做出了嘗試。

第二步,確立文體,擬定題目。給話題作文擬題,技巧很多,最便捷適用的方法是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話題往往是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如果直接以它為題,寫起來就會給人“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極易使文章泛泛而談,空洞無物。以下題目供參考:《困境中奮飛的翅膀》、《夢想帶我飛翔》(化抽象為具體,

“隱形翅膀”其含義為奮鬥、希望、信念等等,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拓展思路,立意高遠)、《那一次,我飛過絕望》、《病牀上的堅強》(縮小寫作範圍)。話題作文一般不限制文體,但這不等於不講究文體。確定自己擅長的文體是在擬題時就需思考的問題,寫作時更要嚴格按照文體要求進行,千萬不能寫成四不像。例如同樣的話題,《人要戰勝絕望》宜寫議論文,需有翔實的材料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論證觀點;《那一次,我飛過絕望》,宜寫記敍文,以生動感人的故事見長;《飛過絕望的蒼鷹》,宜寫成寓言或幻想類作文。

【相關素材】

1、要想到自己的翅膀有一年冬天,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女婿去看望岳父,只見托爾斯泰全身貫注的望着窗外。便問他在看什麼。托爾斯泰回答説:“我在看大樹上的烏鴉,現在這隻烏鴉就是我的老師。” 托爾斯泰的女婿聽了,感到不甚理解。托爾斯泰解釋説:“因為它教會了我如何生活。” 他頓了頓,接着説:“原因是這樣的,今天早晨,我心情特別沉重,我為我們家庭的不和睦而難過。我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不理想,處境困難,連出路都沒有了。於是,我來到這兒,開始思弩:我該怎麼辦?可是我一點兒好辦法也沒想出來。我望着窗外,突然看見了我的朋友——這隻烏鴉。它飛到樹枝上,並開始走動起來。當它走到枝頭,面臨危險時,便將翅膀一張,向上飛起。我頭腦中馬上閃過一個念頭:我不是也該像烏鴉那樣去做嗎?當生活不如意,處境很困難時,也應該向上飛。於是,我作了嘗試。我設想我在向上飛起,飛越所有使我苦惱使我難過的事情。當我想到自己像只鳥兒一樣展翅高飛時,我心裏就覺得平靜舒服多了。” “所有的人都要想到自己的翅膀,要向上高飛。”托爾斯泰繼續説:“有的小人物有時看起來完全缺乏意志力,一事無成,可是一旦機會到來,他突然建樹了偉大的功績。這就是他的翅膀的作用,翅膀的力量。” 托爾斯泰的女婿聽了岳父的一番話,恍悟其中之理,深受啟發和鼓舞。朋友,當你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順利、處境困難時,

你想到自己的翅膀了嗎?

2、澳大利亞的一個孤島上生活着一羣鳥,它們因為有着尖而長的喙而得名為長喙鳥,靠啄食一種蒺藜的果子為生。那種果子渾身長滿堅硬的刺,只有長喙鳥才能啄得開,因此,短喙的鳥一孵出來就受到歧視,每年有很多喙短的鳥死飢餓。有一隻短喙鳥有一天在吃完母親啄開的最後一顆蒺藜果之後,它知道自己面臨着生死的嚴重考驗了。它不甘心地走進一顆蒺藜果,明知自己無法啄開那堅硬的果殼,並且還要被長刺扎得鮮血淋漓,但它還是作着最後的努力。由於蒺藜刺實在太長,短喙鳥還是失敗了,面臨生存威脅,它只好傷心地飛離蒺藜林,決定去尋找新的生機。就在它餓得頭暈目眩的時候,它啄食了在淺海里遊動的小魚,雖然它噁心得想嘔吐,但是為了生存,還是嚥下了它。慢慢地,它覺得小魚的味道其實比那種蒺藜果味道還好。一時間,短喙的鳥紛紛效仿,於是短喙鳥就這樣生存下來。而長喙鳥則依然優越地吃着它們認為天下最美味的蒺藜果。短喙鳥的兒女們的喙更短,為了生存它們天天去海里捕食;淺海里的魚吃完了,它們就去深海捕食;後來。它們不僅吃魚,只要是能捕捉到的動物都成為它們的事物。 在捕獵中,它們練就了一張短而有力的嘴,還有一對大而強健的翅膀和一雙尖利的爪子。數年後,短喙鳥成為海上的強者,它的名字叫鷹;而長喙鳥卻隨着那種蒺藜果的消失而永遠消失了。

3、絕望中尋找希望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處是一片廢墟。美國社會學家波普諾去訪問一户住在地下室裏的德國居民。離開那裏之後,同行的人問波普諾:“你看他們能重建家園嗎?” “一定能。”波普諾肯定地回答。 “為什麼回答得這麼肯定呢?” “你看見他們在地下室的桌上放着什麼嗎?” “一瓶鮮花。” “對,”波普諾説:“任何一個民族,處在這樣困苦的境地,還沒有忘記愛美,那就一定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4、有個年輕人,肩負着全家的生活重擔卻失業了。後來瘦弱矮小的他走進一家大電器廠的人事部,請求安排一份哪怕最低下的工作。人事部的負責人看到他衣着骯髒,又瘦又小,覺得很不理想,但又不好直接拒絕,就找個理由説:“我們現在不缺人,你一個月後再來看看好嗎?”這本是個推託,但不想一個月後,他真的來了。負責人又推託説此刻有事,過幾天再説。隔了幾天,他又來了,如此反覆多次,這位負責人乾脆説了實話:“你這樣髒兮兮的,是進不了我們廠的。”於是他回去後,借了一筆錢,買回整齊的衣服穿着來了。這人一看,實在沒辦法,便告訴他:“關於電器方面的知識,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們不能要你。”兩個月後,年輕人又來了:“我已學習了不少電器方面的知識,您看我哪方面還有差距,我一項項彌補。”這位人事主管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説:“我幹這行幾十年了,今天頭一次見到像你這樣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韌性。”結果他如願以償地進了那家工廠。這位年輕人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日本大企業家、松下電器公司總裁松下幸之助。

5、台灣版《完美世界》主題曲:用翅膀飛出一片天 /用夢想打造一把劍 /讓我的名字 /向四面八方隨陽光漫延 /用風雨温暖一顆心 /用熱血蒸發每滴淚 /讓我的雙手 /抓住了黎明擦亮黑夜 /跨過山 /越過海 /我不怕別人笑我狂野 /想摘星 /想追月 /只要願意誰都不能改變。

【精彩語段】

1、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夢嗎?寒冷孤寂中,她懷抱一個信念取暖,等到春歸大地時,她就會以兩片綠葉問候春天,而那兩片綠葉,就是曾經在雪地下輕輕的夢囈。候鳥南飛,征途迢迢。她的夢呢?在遠方,在視野裏,那是南方

湛藍的大海。她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奮飛,因為夢賜給她一對翅膀。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雲的詩,還是想做一隻蝶的畫?風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隻鷹,與天比高,還是做一條壯闊的長河,為大地抒懷。

2、我曾有過企望,企望機遇的到來。那個聲音告訴我:機遇只垂青於不懈奮鬥的人,等待會喪失青春年華。我曾因不得志而歎息。那個聲音對我説:慨歎是弱者,奮進才有用武之地。我有過失誤之後的捶胸頓足。那個聲音又在説:振作起來,重新選擇新的目標,你就會感受到生命的新內容。我有過名落孫山的失望,我感到疲倦,感到前途茫然。那個聲音又在説:莫沮喪,成才的路有千萬條。我陷入過困境,甚至一蹶不振。冥寂中,那個聲音又在説:困難是人生的教科書,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學。我飽受過病殘之苦,苦悶中想了卻一生。那個聲音又在説:你還有生命,只要壯志在胸,就會不負有限生命。人生有無數考題,答案卻只有一個——奮進!它就是你飛翔的翅膀。

3、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一位叫薛瓦勒的鄉村郵差,他每天徒步奔走在鄉村之間,每天都走過崎嶇的山路,而且每次走過都要拾上一些光滑的石頭,心裏默唸着要用這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城堡。他堅持不懈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鄉村裏的人們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最後,矗立在眼前的城堡見證了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夢。沒錯,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誰也阻擋不了它通向城堡的腳步。

永不絕望

靈恩

那是一段心灰意冷又寂寞無助的日子。

生活重接踵而至的不幸使我那顆已經疲倦不堪的心再次失去了平衡。那時候,彷彿歡愉都已離我遠去,伴隨我的是綿綿不盡的苦楚和無望。

然而,偶然的一件事卻改變了這一切。

一個狂風大作的傍晚,我想起實驗室的門窗也許沒有關好,便回到實驗大樓。在實驗室門口,隔着門上玻璃,我看到了這樣一個場面:一隻很漂亮的小鳥在實驗室裏來回不停的飛着,看來它被困在裏面了。不知它是怎樣闖入的,也不知它在裏面呆了多久。我沒有馬上打開門,因為我想看看這個小生靈如何面對它所處的困境。

小鳥在實驗室裏不停地盤旋,似乎在尋找通向室外的出口。大約經過了兩分鐘,它突然直線似地向西邊窗户飛過去。大概是因為這方向還有一線亮光,它以為從那裏可以飛出去。

“砰”,一記很沉悶的聲響,我看見那隻小鳥被厚實的窗玻璃反彈了回來,它摔在地上並打了好幾個滾。而後無力地伏在那裏,身體劇烈地抖動着。

“它一定受傷了!”我這樣想着。大概30秒後,小鳥又重新展開翅膀,飛向玻璃窗。不幸的是它再次被重重地摔在地上,一直躺在那裏足足5分鐘。但這挫折沒有使小鳥屈服,它仍舊一次又一次地向着窗飛過去。雖然飛行的速度越來越慢,力量也越來越少。

就在這時,我發現那個窗户有一扇窗門還沒關嚴,那空隙只能容下小鳥的身體出入,或許當初它就是從那裏飛進來的。

半小時後,小鳥又一次被窗玻璃彈回,這次是摔在窗台上,一動不動。望着窗台上那個苟延殘喘的小生命,我的心劇烈地跳起來。也許它再也無力

飛出去了,我完全可以幫助它的,但我卻眼看着它掙扎而袖手旁觀,這太殘忍了。一種罪惡感在我心裏盪開,就如我親手殺死它一樣。我開始內疚起來。

大約又過了5分鐘,我驚喜地發現小鳥那羽毛蓬亂的頭慢慢地抬了起來,身體似乎也在積聚力量,但願它能看到那條逢……我迅速閉上了眼睛,心裏虔誠地為它祈禱着。

是的,後來它就從那個空隙衝出去了。當我看到它奮起飛向天空的一霎那,我的眼睛一片朦朧。我被這個不屈的小生命深深感動了。

在以後的日子裏,生活給予我的苦難依然很多,然而,每當我氣餒灰心時,一想起那個奮飛不止、努力不懈的小生命,我便不讓自己放棄任何一次奮鬥。而且,我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走出困境。

【點評】

目睹一隻被困的小鳥百折不回,終於擺脱困境,“我”心灰意冷的生活從此發生改變!小鳥那種永不絕望的精神,在我氣餒灰心時,使我有勇氣不放棄任何一次奮鬥,並且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勇敢地走出困境。這種從平常“小事”入手,表現深刻“大主題”的以小見大的寫法,是中學生最適合也最易於掌握的一種寫法。

一、找到“小”事與“大”理之間的聯繫是關鍵。如本文,這種聯繫就是“永不絕望”的精神。

二、敍議結合。本文末段乃畫龍點睛的議論之筆,前面的敍述是基礎。

三、生動的細節描寫。作者着重描寫了三次小鳥的努力,摔下時“沉悶的聲響”“身體劇烈地抖動”“躺在地上足足5分鐘”“一動不動”這些細節把一隻倔強的小鳥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讀者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