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68K

時事熱點話題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時事熱點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1:為什麼蹲着就是一種沒教養的表現?

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女孩蹲着等地鐵沒教養”引發熱議。圖片配文寫道:“可能我老了,很多事情比較保守,但是我就是不明白,為何現在那麼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着,難看不難看?誰教她們的?這是什麼生活習慣?”

首先,我想説,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竟然能扯上“教養”二字?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辭典上説: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而“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由此看得出“教養”與人的姿態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況且每個人對“教養”二字的釋義都不見相同,不要以自我的好惡與對教養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行為。

從拍得圖片上看,兩個女孩蹲在地上並沒有妨礙地鐵的公共秩序。她們倆蹲在地上的原因是什麼?我們也並不知道。可能是因為逛街逛累了,可能是繫鞋帶,也可能是身體不適,還可能是蹲下來看會手機……但無論如何?她們倆都沒有影響到周圍的人,因為她們倆後面並沒有人排隊,蹲着也是在黃線以外。再説,她們倆蹲在那裏,穿着並不是暴露的,更沒有什麼不雅的行為舉止,人家愛蹲着就蹲着,愛站着就站着,哪個條文又規定不能蹲着呢?蹲着等地鐵,怎麼就沒有“教養”了呢?

更搞笑的是該微博發佈之後,有部分網友的評論竟然上升到地域的歧視。説她們倆肯定是外地人,上海人是不會這樣的。我想説,同樣是中國人、炎黃子孫,為什麼還會有地域歧視了。以前是農村歧視,現在上升到地域歧視。可笑之極!

不瞭解情況,不明原因,不經過別人允許,就打着‘教養’二字的旗號拍照上傳到網絡。然後引發熱議,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有教養嗎?難道你不知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嗎?還有一點也尤其關鍵,微博的文字中還重點提出:“為何現在那麼多女孩子不懂得教養?等個地鐵就可以隨隨便便蹲着,難看不難看?”這句話明顯的帶有性別歧視,難道只有男生可以蹲着,女生就不可以蹲着嗎?

現在有的人,一天到晚就抓拍人家的“不雅”瞬間,這裏上傳那裏上傳,以求關注度,點擊率。想成名,想求關注,也不要這樣做啊!成名並不是一觸而就的!

教養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在我們評判別人時,首先就得三省吾身。更不要以自己對教養釋義的標準去規範他人。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禮貌和尊重,怎麼去評判別人。其次,每個人都有累的時候,生理上的承受能力也都不一樣,人家蹲着歇會怎麼呢?尊重、體諒、包容是相互的,更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時事熱點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2:呼喊“大聖歸來”絕不是為了起鬨

一夜之間,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六小齡童刷屏了,#幫六小齡童上春晚#一下成了網絡熱搜。2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六小齡童表示,自己尚未接到央視春晚的邀請,但看到大家對他的支持,讓他非常感動。(1月28日《成都商報》)

如何看待“幫六小齡童上春晚”刷屏,這只是網友任性或對春晚不滿的一種發泄嗎?當然不是,實際上,當我們談論這一話題時,不能離開這樣一個背景:隨着諸多與西遊有關的圖書、遊戲和影視作品的出現,孫悟空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IP”,其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絕不亞於美國大片中的超級英雄,並且影響力已不限於國內,去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僅通過海外市場就收回了總投資的1/4就是一明證,而今年恰好是86版《西遊記》播出30週年,劇中六小齡童扮演的美猴王孫悟空深入人心,陪伴着幾代人的童年。所以,不是網友太任性,而是情懷這東西太微妙。

春晚劇組迴應稱“今天你説要讓誰上,明天又想讓誰上,這樣起鬨是很不負責任的”。應該説,春晚劇組簡單地將“幫六小齡童上春晚”,當成了一般的明星粉絲起鬨,忽略了在30週年這一時間節點上,人們對六小齡童美猴王形象的致敬,忽略了西遊文化下人們的共鳴。為什麼大家希望六小齡童登上的是央視春晚,而不是其他平台,不僅是因為春晚的影響力高,更是因為,當除夕夜闔家團圓,一個能夠勾起全家回憶的美猴王出現在舞台上時,是令人無比温暖的。這種樸素的情懷本應被尊重。

公眾希望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超級IP”登上春晚舞台,絕不是起鬨。在文化傳播領域,尊重情懷是一種遊戲規則。一些好萊塢電影,時隔幾十年後拍出續作,仍能全球熱映,票房大賺,其中當然有情懷的力量。我們一直在講文化輸出,一直在努力打造具有知識產權的文化形象和產品,如今西遊大熱,公眾希望我們自己的“超級英雄”登上春晚舞台,怎麼就成起鬨了?

誠然,能登上春晚的節目,在各個環節都有着嚴苛的規定。但這並不代表一切都須墨守成規,而對公眾的意見,對植根於我們文化深處的情懷視而不見。

透過此事,其實更應該深思的是,我們在對待自身文化中的經典和流行元素時的遲鈍和麻木,西遊文化很火,可是像春晚這樣的舞台也沒有想到要給它一張邀請函;去年引起轟動的《大聖歸來》,從籌備到拍攝歷經8年,過程曲折,最後靠眾籌模式才保證了資金。顯然,與西遊文化植根人心的大背景相比,“大聖”還遠未真正“歸來”。孫悟空顯然需要更多的舞台和支持,以便更加自信地向中國和世界續寫他的故事。

時事熱點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3:沒時間陪孩子長大是對“未來”欠賬

這兩天,一篇名為《我的爸爸》的日記在微信朋友圈被瘋狂轉發,行文還很稚嫩,但情真意切。日記中的爸爸被形容為“工作狂”,值班、加班、開會、出差……很少有時間陪她,她甚至哭着在電話裏喊,“要見你一面都這麼難嗎?”“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尤其是日記最後一句,看哭了多少正在為工作打拼、為生活奮鬥而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4月10日《錢江晚報》)

“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出自一個孩子的口,讓人淚流滿面,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的陪伴,可孩子卻很難見到爸爸。“爸爸去哪兒了”?孩子的日記中,爸爸成為了“工作狂”,總有做不完的工作。

報道中的“爸爸”是位警察,工作很忙,幾乎沒有時間陪孩子。連接送孩子上下學,一年也只兩三次,孩子上興趣班也只送過一次。的確,孩子還小,爸爸無法陪伴,等到孩子長大了,想陪也無沒有多少機會了。

父母怎樣做才對孩子的成長最有利?美國哈佛商學院的專家告訴我們,比起豐富的物質生活,父母的陪伴與良好的親子互動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然而,很多時候,作父母的想陪陪孩子,卻總是被工作所累,這顯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警察的工作的確很忙,這一方面與警察的工作性質有關,比如抓逃犯或是破案,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家了,另一方面也與警力不足有關。其實,工作忙的不只是警察,那些農民工難道不忙嗎?而無法陪伴孩子最嚴重的就是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相比於“留守兒童”,報道中的那位孩子還是幸運的,這個孩子至少還能夠見到經常性地見到自己的爸爸,可“留守兒童”卻幾乎是一年到頭也難得能夠見到父母一次。

陪孩子成長,這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作父母的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如果説“常回家看看”是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那麼“陪孩子”沒時間也推給工作忙,那就要拷問我們的制度。

多抽時間陪陪孩子,一方面需要父母意識到陪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儘量抽時間陪孩子,而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更要真心陪伴,不能人在孩子身邊,心卻在手機上。前幾天,有調查表明,家長玩手機成所有“陋習”之首;另一方面,需要尊重法律,嚴格執行法律,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雖然有些行業的加班時間較多,但卻不能無情剝奪職工陪孩子的時間。在那些“過勞死”的人羣中,恐怕總是沒有時間陪孩子的。

“陪孩子長大”,這需要全社會的承諾。下次,能否以“陪孩子”作為理由請假呢?會被批准嗎?

時事熱點類大學聯考作文素材4:該怎樣圍觀神童母親的懺悔

這是一個有關神童和她母親的故事。1983年,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因為母親曾雪梅從小的悉心教育,從兩歲起,他便被人稱為“神童”。可遺憾的是,17歲就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他,卻並沒有在大學裏延續曾經的神奇,甚至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退學了。其母親在面對採訪時懺悔道:“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對他也太狠了。”(4月7日《廣州日報》)

從報道呈現出來的基本事實看,幼年時期的魏永康在智力上的確有着同齡人不可比擬的優勢,當年人們稱他為神童,似乎也不為過分。況且來説,這類智力超常兒童的存在本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就像生活中低智商兒童、殘障兒童出現的概率一樣。於此而言,看到並承認魏永康的過人之處,或許才是我們剖析這件事最基本的邏輯起點。

遺憾的是,聰敏過人的魏永康在後續時間裏卻沒有得到更好的培養,其母親揠苗助長的功利做法,反倒將他塑造成了現代版的“傷仲永”。或許我們誰也無法想象在培養過程中,母子二人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痛苦與掙扎,那交織着淚水與汗水的成長軌跡,又印刻了兩人多少的心酸與絕望。我們唯一能感受到的,就是那懺悔式獨白中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愧疚之愛。

毋庸置疑,在兒子遭遇過山車命運的洗禮後,這位母親的懺悔是真誠的。那句“我對他太狠了”的錐心陳述,與其説是在講述一個失敗的教育故事,倒不如説她是在以自揭傷疤的方式為我們上了一堂重要的教育之課。

首先來講,在這個被按下快進鍵的當下社會,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神童母親教育孩子的影子,只不過我們的某些做法沒有那位母親極端罷了。我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理直氣壯的為他們做了很多主;我們擔心他將來不夠優秀,就肆無忌憚的為其制定了很多通向成功的計劃。而至於那些決定、計劃是否徵得孩子的同意,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很多時候卻被忽略了。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最該從這位母親懺悔話語裏學到的,那便是反求諸己,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她的做法一頓猛批。

而在另外的角度,神童母親的懺悔,其實也是在向社會尋求她教育孩子失敗的答案。儘管在面對媒體時,她不斷的在強調“我錯了、我太狠了”,但其究竟錯在何處,狠在哪裏,她心裏卻並沒有完整的答案,以至於她現在都還想將當年教育兒子的方式施加在孫子身上。這其實也是當下中國家庭在教育孩子時所面臨的集體困惑。儘管高屋建瓴的指導文件不少,但真要落實到具體之中,卻又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以至於很多家庭只能把孩子當成“試驗品”,在一遍又一遍的摸索中去探尋教育教育的辦法。

因此,面對神童母親的懺悔,一味的批判與蔑視都不該是正常社會應該呈現出來的價值觀,我們最應該做的,是要在這樣的教訓中多看看自己的短處與不足,並設身處地的去想想我們共同面臨的尷尬與無奈,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比如在成功的標準上持有多樣的觀點,在不同價值的認同上,有包容彼此的寬宏心態。否則,這樣的懺悔便沒有半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