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7時事評議類素材作文題目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5W

2017時事評議類素材作文題目

2017時事評議類素材作文題目篇一

敬畏歷史,就是捍衞良知

近日,備受關注的侮辱革命烈士邱少雲案一審宣判,二被告被判決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消息傳來,人們都説“痛快”。

“快”中有“痛”。現實中,總有一些人出於各種目的,或借解構歷史的由頭、或假學術研究之名義,罔顧歷史事實,任意剪裁素材,去臧否史實、編造故事、扭曲是非。在他們眼中,歷史似乎是個可以任由自己打扮的小姑娘,全然不顧相關言行會混淆視聽,給社會信息流注入雜質。

不僅以己度人,更以當下的條件“度”彼時的環境,這是歷史虛無主義者的一個突出病症。對紅軍長征的前因後果、具體情境認識模糊,卻絞盡腦汁提出相關行程不及二萬五千裏,妄稱晝夜奔襲120公里的“飛奪瀘定橋”被神化;對抗日戰爭的歷史全貌、文獻史料梳理不精,卻惡意貶低平型關大捷的戰場功績,肆意質疑國小課文《狼牙山五壯士》“多處細節失實”;對抗美援朝的時代背景、戰爭史實一知半解,卻臆斷黃繼光無法以血肉之軀阻擋地堡槍眼,詆譭邱少雲不可能匍匐在烈火中一動不動„„一寸山河一寸血,穿過歷史的風煙,類似的貶損何以對得起先烈先賢?

一些人塗抹事實、曲解史料,雖然表面上打着“解密歷史”“還原真相”等幌子,根本上還是難逃名、利二字。仔細推究,他們在價值觀上一味利己,為沽名釣譽而不惜歪曲真實、為追逐私利而不惜擾亂視聽,於利己主義的死衚衕兜兜轉轉;在認識論上主觀先行,人為割斷實踐與認識的聯繫、混淆真理與謬誤的邊界,於主觀主義的淵藪中不見天日;在方法論上輕率武斷,只顧一點不及其餘、流於表象疏於本質,於形而上學的陷阱裏漏洞百出。最終,也必然會遭人厭棄。

“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上世紀80年代,蘇聯國內受所謂“新思維”以及國外敵對勢力等影響,放任歷史虛無主義橫行流佈,結果以卓婭、馬特洛索夫、奧列格等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被污名化,進而出現黨史國史也被否定顛覆,最終導致國家走向分崩離析。蘇聯殷鑑不遠,其中的歷史教訓值得深思。歷史集體記憶堪稱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往往“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一個人如果失去對過去的理性判斷,註定是可悲的;一個民族如果失去對歷史的敬意,則更加難以直面未來。

葆有足夠的温情與必要的敬畏,無疑是對待歷史應有的一種姿態。對個體而言,儘管大多數人都沒有歪曲歷史事件、醜化英雄人物的惡意,但隨着社會價值日益多元、傳播技術日新月異,也應注意對極少數處心積慮者保持警惕,並自覺抵制披着多種外衣的歷史虛無主義現象。因為無論在歷史事實、人類良知面前,還是在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面前,總有一些底線不能被擊穿,總有一些雷池不可被逾越。

“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歷史猶如一面鏡子,映照着人們認知過去、對待自我的態度,也照見了喧囂背後的世道與人心。今天,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已久,正在爆發出來去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尤其需要從歷史中不斷汲取前進的動能。尊重事實、心存敬畏,珍視歲月長河中凝結的“精神珍珠”,向歷史虛無主義大聲説“不”,每個人才能成為負責任的現代公民。

2017時事評議類素材作文題目篇二

大學生就業,觀念須“鬆綁”

從教育主管部門到高校、家長和用人單位,應該給畢業生更多的選擇,讓他們可以更加從容、自主地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

進入十月,各高校的校園招聘陸續升温。當大家都在關心“大學生就業哪家強”的時候,卻出現了一種被媒體稱為“慢就業”的現象,即部分畢業生不急於求職和求學,而是讓自己暫時處於待定狀態。怎麼看待這一選擇,成為近來媒體討論的話題。

對“慢就業”持批評態度的聲音認為,這是在為那些不努力的年輕人開脱。比如有人“犀利”地指出,“慢就業要麼是懶,要麼是啃老”,認為這部分年輕人缺乏責任感和獨立意識。況且,在就業行情並不樂觀、就業焦慮瀰漫的情況下,一味提倡“慢就業”容易被人理解為站着説話不腰疼。據估算,2017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在700萬人以上,這個數字再加上留學歸國人員和往屆畢業生,求職人數將更為龐大。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遞簡歷的動作慢一步都有可能錯失良機,再提倡“慢就業”,豈不是把人往坑裏帶?

事實上,與其説“慢就業”是一種主動選擇,毋寧説是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帶來的客觀趨勢。面對日益激烈的求職競爭,部分大學生“錯峯就業”,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用來積蓄力量,或者四處走走、多看看就業市場,這本身無可厚非,也應當是一種多元選擇的權利。有些主動“慢就業”的畢業生,在就業理念方面可能比想象中更成熟。比如,他們會更加看重專業是否對口、薪酬是否合理,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寧願再等等看,畢竟“入錯行”的代價可能會很大。還有一些畢業生選擇繼續考研、考公務員,或者準備各種資格考試,提升自己的就業含金量,等等。這些選擇,都很正當,也大都值得支持。和“揀到籃子裏都是菜”的就業心態相比,這其實是成熟、理性的表現。

就業的“快”與“慢”之所以備受關注,某種程度上折射了我們在就業觀念上的焦慮心態。對高校來説,這種焦慮感的重要來源,就是目前對大學生就業的統計方法,即採用畢業時間一次就業率和畢業當年年底就業率,使得大家都為就業快慢而煩惱。這一統計方法在提高就業積極性、督促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等方面有其積極性,但無形中也放大了焦慮心態。不時見諸媒體的高校就業率“注水”或“造假”現象,不得不説和就業率這個“硬槓槓”有莫大關係。

如果説“慢就業”已經成為就業現實的一部分,那麼從教育主管部門到高校、家長和用人單位,應該給畢業生更多的選擇。在保證大部分人順利就業的同時,也應該允許部分畢業生更加從容、自主地設計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給高校和學生都“鬆綁”。比如,能否參照國際標準,採用畢業後一定年限再統計就業情況的辦法,讓不管是“慢就業”還是“快就業”,都是“好就業”?又如,一些用人單位能否刷新觀念,消除各種或隱或顯的就業歧視,讓畢業生們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線上競爭?等等。這些與其説是大學畢業季面臨的困惑,不如説是給全社會的一道考題。

2017時事評議類素材作文題目篇三

教育,如何讓生命蓬勃生長

讓精神生長、讓靈魂發育,才會有朝氣蓬勃的生命,才會有不斷出彩的人生。迴歸精神家園,回到人性本真,轉型期中國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個社會都需要這樣的覺醒

新的一年,承載新的期盼,開始了新一季的生長。此刻,在無數孩子揹着書包上學去的急促腳步中,在大學校園穿梭而行的青春身影裏,天下父母的心絃又一次被撥動。“我們的孩子在擁有廣博知識的同時,能否擁有健康的體魄,美好的心靈?”日前,一些教師和家長如此叩問。一己之感慨,何嘗不是面向整個社會而發?

撿拾近期的一些教育新聞,便可知此問之迫切和沉重。考試指揮棒的驅使,大學聯考“獨木橋效應”的影響,“學歷競賽”的壓力,讓不少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忽視了身心健康、人格發育、精神成長。在一廂情願的灌輸、望子成龍的期待中,孩子們與歡樂的童年拉開了距離。剛剛過去的這幾個月,無數中國家庭都迷上了一檔節目——《爸爸去哪兒》,人們羨慕節目裏山野鄉間的親子生存體驗,觸動於“勇敢”、“珍惜”、“感恩”、“幫助”這些在考試重壓下變得有些陌生的關鍵詞,卻又感歎這樣的教育可望不可即。

教育是什麼?是時候想想這些最為簡單也至為重要的問題了,而回答原本也不應複雜。如哲人所言,“教育即生長”,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在的東西灌進一個容器。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理想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我們之所以在多少年前就提出“素質教育”,不正是期望那些幼小的生命,能在不斷的自我認同、自我發掘中自然生長?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脱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今天的情形卻令人憂慮,一些教育者全力以赴的,正是以適應現實為目標塑造學生。功利主義盛行之下,教授以“沒有4000萬別見我”來勵志,學生視校園為“職場訓練營”,家長堅信“好工作才有好未來”,從教育流水線上下來的,可能是越來越多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眼下,那些“目中無人”、“六神無主”的教育,會帶領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國家通往怎樣的未來?

正是在這樣充滿憂患的問題視野中,黨的提出的“立德樹人”振聾發聵,“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倡導別有深意。“教育首先是人學”,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首在養內心之德、張精神之維。讓精神生長、靈魂發育,才會有朝氣蓬勃的生命,才會有不斷出彩的人生。

也許有人會説,倉廩實而知禮節,還在富強路上苦苦追趕的中國人,不可強求豐富精神世界、追求靈魂脱俗的境界。這樣的認識,與環境保護“先污染後治理”的思路何其相似?事實是,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有發家致富後苦讀詩書、立德立言的個案,但從來不曾有不修身齊家就治國平天下的民族,更不會有僅靠物質繁榮實現長治久安的盛世。真善美的種子早一天發芽,

人格發育就早一天臻於完整,社會心態就早一天走向成熟,國家實力就早一天勢不可當。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説,迴歸精神家園,回到人性本真,不只是教育領域的事。在轉型期中國行色匆匆的征程上,整個社會何嘗不需要這樣的覺醒?1899年,梁啟超在《中國魂安在乎》中提出:“今日所最要者,則製造中國魂是也。”在今天這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個人也好,國家和社會也好,都需要那麼一種情懷,那麼一股子精氣神。從2014開始,讓我們重新發現精神家園,感知各種生命的呼吸與脈搏,去開拓生機無限的心靈原野,去鑄造雄健而温厚的興國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