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知行合一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5W

知行合一作文(精品多篇)

知行合一作文 篇一

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我們常常會説知行合一、行勝於言。但這些還僅僅停留在話語上,沒有化為我們切實的行動,沒有化為我們學習、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實講,這一條是中國文化的重點,也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點。《中庸》裏有一句話:“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簡單的意思是説:有一些人道理聽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卻因為氣力的原因,結果就半途而廢了,而我(孔子)卻不會停下來。

講作文的時候,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就好難啊!這是一個問題。在生活中、工作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廢。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思想上、意識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識上搞懂了,還僅僅是開始,如果沒有行動,思想上意識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謂: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論語》中,孔子曾經承認過,自己在識人方面有過失誤。他説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時候,是聽其言,信其行。後來糾正了這個觀點,對一個人的認識,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通常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一是喜歡聰明的人,而不太喜歡相對較笨的人。二是喜歡通過一個人的語言,來判定這個人是聰明還是愚笨。這樣識別人、斷定人,往往會造成很大的誤判。看一個人語言的表達、思想上的認識是一個方面,但更重要的,還要看行動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證其思想、意識。不能簡單地憑一個人語言的表達,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智愚。

有一些媽媽講,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來好難啊!這話跟沒説一樣。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認自己很笨,但做起來好難啊——似乎又在否認自己很聰明。反過來講,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説自己很聰明;但做起來好難啊——其實在進一步證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有成就的人,絕不是僅僅從思想上明白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實施行動的人。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也是這個道理。而我們往往犯的一個低級的錯誤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動上加以實施。我們在生活中知人識事,也會犯一個簡單而低級的錯誤,對別人、對外物,我們常常是聽其言,信其行;對自己呢,則常常是講其言,不去行。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就有了三個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們通常用英語講:justdoit,而不是説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説明了行動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轉換在行動上,那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正如一個不會游泳的人,無論他寫出多麼高深的游泳理論、教材,這樣的理論與教材,也是沒有用的。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從知與行的觀點來看,愚公的愚——愚在沒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確實有理由,認為這樣的搬山行為是愚蠢的。但是反過來講,最後的結論證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為愚公聰明就聰明在行動,而智叟的愚,就表現在光是腦袋靈光、嘴皮滑溜,卻沒有行動。所以講,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識上的智,也不要僅僅是停留在嘴頭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識上、嘴頭上的智與知轉化成行動上的智。這是聰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國教育的重點。過去,在古人的學習中是要把這個思想貫穿始終的。比如《三字經》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學,不知義。親師友,習禮儀。在這一章中,一上來並沒有講如何知某數,識某文。“人不學,不知義”講的是學習的目的——要知義。怎麼知義呢?要“親師友,習禮儀。”“親師友,習禮儀”不是知識的範疇,而是行動的範疇。

我們這一代,我們總是在講知。我們的下一代,對於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對於行的理念的熏習,就更加的少。我們的下一代,他們做數學、做習題都在講知,但是,他們當中又有幾個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學試驗?能認真地對待物理實驗呢?他們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把他往鬧市裏一丟,找不着姥姥的家門。做題能力很強,動手能力卻很差。選擇答案做得很好,創新能力卻幾近喪失。

“四書”也好,“五經”也好,在經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們講到了《論語》中的“聽其言,觀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讀書示子聿》裏有一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們讀《戰國》,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瞭解了這些典故,對於理解這個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害人不淺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邊,這個危害實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樹的成長,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現在我們都只在強調“知”,而對於“行”卻幾乎忽略不計,這樣長出來的樹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經》中,為什麼一開始就要講親師友,習禮義?在“親師友,習禮儀”的基礎上,才會去知某數,識某文,講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沒有行的教育,那是一個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識在頭腦裏打轉,在眉毛間展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那是要吃虧的。説嚴重一些,那是要倒黴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講——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這樣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別説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會做的。一個人的成功,絕對是做出來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因為我們對傳統文化薰陶的缺失,天天講、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壞了嗓子,幾人能識,幾人能知呢?知行合一,這個理念的種子,千萬千萬要從小就種在孩子們的心中。從小不種下這個種子,到大了,那就有問題了。

現在網絡裏流行一些公知。説兩個例子:一個是前不久的毒膠囊事件,居然有專家出來講,一天吃六個這樣的膠囊對人體無害。這樣的知識分子可以説喪失了做知識分子的良知,從理論上講,興許是不要緊的,但是,從“行”上來講,那是在挑戰公眾的生活常識。第二個例子,湖南有一個地方,因為洪水橋塌了,死了五六個人,而這座塌掉的橋,從內部結構看幾乎看不到什麼鋼筋。但居然,會有專家出來講,塌橋很正常,公眾不必大驚小怪。

他們玩弄的是學識,玩弄的是數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學,是屬於聽其言的“言”。而對於行而言,對於民眾的心理承受,對於民眾的心理關注——“行”而言,他們簡直就是白痴。這些人從根子上講,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對於“行”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就如三國時期的馬謖一樣,説起來頭頭是道、彬彬有“理”,實則來講,他們沒有一點社會常識,沒有一點道德常識,沒有一點倫理常識。這些光知道數據,知道科學,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會的人。

所以,我們要從根子上,真正地讓孩子們從小就有知行合一,行勝於言的意識。這個意識的樹立,要從我們在座的家長做起。不能只是簡單地説: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學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簡單地説:聽了課,老師講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親身實踐一下。知識與知道是有區別的。知識只存留在大腦的記憶裏,而知“道”是經過實踐轉化的一種能力。只知不行,是謂知識;知而行之,是謂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萬,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這是作文的學習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講執行力,而學習作文如果沒有執行力,沒有行動力,也是萬萬不可的。

知行合一作文 篇二

儒固心,心即人之本,既然是本,那我們就不能隨便改變,就像我們用圓規畫一個圓,首先要把一個規腳固定一點,然後我們把另一個規腳繞固定的那一點旋轉,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個圓。固定的點即是心,此心如人心,人心也必要固定一點,圓心用一個規腳就可以固定,而人心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要固定人心,首先我們必須明確要一個什麼樣的心?關於這一點,毫無疑問,當然是一顆善良、勇敢、堅強、仁慈的心,好,那麼既然那麼多人想要這麼一顆心,那為什麼後來有許多人放棄了這麼一顆美好的心呢!有人説這麼一顆心固然美好,在現實生活中卻難以生存,我們還要吃飯啊!多麼傷感的話,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看,這就是最好的證明,擁有這樣一顆心只有凍死的份。沒錯,説的對,我也這麼認為,那就)(奇怪了,那你還説好!也沒錯。那哪錯了,錯就錯在我們忽略了圓規的另一個規腳,另一個規腳可是運動着的!不動的只有死路一條,而動卻有千千萬萬條活路,所以我們的出路就在另一個規腳上,動則變、變則通説的就是這個理,那我們應該如何變?變成什麼樣?變了能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回到圓規身上,圓規的另一隻規腳是如何動的?當它運動一週後所形成是什麼圖形?從這個圖形中我們看出了什麼?

道塑形,道即自然,自然即無為,所以我們要把自己塑造一個看似無為的人,記住是看似,至於最後假戲真做了,也不錯,但我這不是叫你做隱士,外表要給人一種對世事漠不關心的樣子,前提是心裏要有底子,要對世事有一個大致、整體的把握,有人説了,這不是讓我做一個偽君子嗎?偽君子不至於,我並不是讓你去害人,只是好好保護自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只能算是利己不損人的人,記住除非遇上你特別信任的人,否則不要將你內心那顆儒者之心表現出來,永遠要以無為的外表出現在世人面前,那有人問了,無為即不爭,不爭何來前進,不急,這個後面再説。

法做事,法即規則,這個好理解,就是依法辦事,這個當然不是所以的事都要依法來辦,大事、關於原則與底線的事就依法來辦,小事中的不反原則與牴觸底線的就按人情來辦,切忌大事一定不要摻假人情、免得落他人口實,自己的把柄落入他人之手,以後你便不是你了,我們要看事不看人,在人面前你可以不顧他面子的批評、糾正他,但在他人背後不要説他人壞話,人是知面不知心的,要麼你不説,要説你就説好話,自己要是噁心那就閉口不言。

兵交際,這點一反常態,幾千年來不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來處理人際關係嗎?兵不是戰爭的產物?怎麼處理好人際關係,對,但兵不是為了起戰而創,止戰、息戰才是兵的靈魂,處理人際關係第一,將聽吾計,留之,將不聽吾計,去之,這是對自己的朋友,把你的想法與對他的建議對他最多説三遍,三遍無用,即便你説百遍、千遍也無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現實説話,這個去之,不是和他斷交,就是讓你別説了,留之就是這次説他聽了,下次你有好的想法還告訴他,如果你另有所圖,看你的目的可以選擇不説和説n遍(n0);第二,對非朋友,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和他友好相處,井水不犯河水,對於為難你的人,不要正面衝突,所謂上兵伐謀,要用你的智慧來處理,處理的結果最好是別人包括他本人都以為你吃虧了,其實只有你自己和真正的智者知道自己輸了面子、賺了裏子,如果不能做到這樣那就吃點虧,不要為了一時之憤,就不顧一切護衞面子,面子是累贅,記住面子不可以當飯吃、不可以當錢花、不可以當權力用。面對你的敵對方,在自己沒實力時要忍,並且冒着吐得風險和他交朋友,其目的當然是為了知己知彼,當你有實力打倒他的時候,先不要反擊,好好想想他是不是該死,這是要教你一招,要麼以後你們和好或互不相犯,要打擊他,那就往死裏打,讓他永世不得翻身,想想你自己的例子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了(我個人建議當你實力強過他的時候就不要為難他了,實在想報復他,就在你的實力和他實力相當的時候)。第三,面對自己的親人,我不想碰這個話題,我畢竟是中華民族傳統教育下的一員,這個關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以上所説都是如何變,也就説只有自己知道,還是那句話除非遇到可以以命相托的人,不可以表露給任何人,畫圓時,只有自己看到自己是如何畫的。

下面我們講講變成什麼樣,這個是給別人看的。

外墨家,墨家主張什麼,對,沒錯,兼愛,那什麼是兼愛呢?就是對每個人都愛(頭疼,太亂了)。本來以為人與人之間相處很簡單,無非好、壞與不相干,殊不知,好中有壞、懷中有好,而這如同太極中的陰陽、旋轉不止、變化不息,這種事情我是不管的,歷史上那麼多的思想家、哲學家都沒搞明白的事情,我可沒自戀到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不但人與人之間如此複雜,就是單拿出來一個人亦是如此,一個人可能會實誠、可能會狡詐,一個人實誠我們最喜歡,狡詐我們也不怕,怕就怕他會變化,要想戰勝他,要以變化對變化,周星馳一部電影的台詞説得好、好人要對付壞人、你是要比壞人奸的,你不比壞人更奸,你當然鬥不過奸人,現實也是如此。

內樅橫,縱橫不是遊説,捭闔、經權之變方是縱橫。

知行合一作文 篇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揹負行囊,行走於人生的悲歡離合。一扇扇人生之門,不斷阻礙着我們前進的腳步,矇蔽着我們渴求的雙眼。未來的路雖總充溢着迷茫與孤獨,漫長坎坷又佈滿荊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紛紛擾擾與流言蜚語,知行合一,便能獲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講,“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踐行鍛鍊。知道卻不去行動,就是沒有真正明白。正如戰國時期的趙括,雖熟讀兵書,卻只知誇誇其談紙上談兵,死搬兵書上的教條,而不去腳踏實地的實踐,終死於戰場,為後人恥笑。

我們常探求如何獲得真知。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求得真知的辦法有很多,但不論是哪一種,哪怕是最簡單、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無法在空想中實現。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發揮作用。為學如此,處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須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須學會去知行合一。

作為一位優秀的學者和詩人,聞一多先生可謂是知行合一的典範。社會風雨如磐,祖國水深火熱,他由憂生愛,愛由憂生,他明白他需要給這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在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上,寫滿了如羣蟻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鑽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潛心貫注,鍥而不捨,終結成《唐詩雜論》的碩果。對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產生了偉大的思想和偉大的作品,聞一多先生也由此成為口的巨人,行的高標,成為我們民族不朽的精神豐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無論是知識、方法,還是道德,都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儲存。而在廣泛的涉獵、仔細的研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之後,我們便會得到一個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斷地探索與追求,或肝腦塗地,或駢手胝足,在無數個日夜裏皓首窮經,撿拾起慎獨,才能讓我們順利通過征途中的山間幽徑、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高舉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腳踏實地,忠貞不渝,鍥而不捨地去穿過並征服所有坎坷泥濘寒冷堅硬的大地,方能獲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