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聯考全國卷作文押題【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95K

大學聯考全國卷作文押題【精彩多篇】

大學聯考作文全民押題 篇一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主題闡説】

古往今來,大凡志存高遠的人即便到了晚年,依然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如耄耋之年的曾慶存仍堅守在科研一線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94歲高齡的黃旭華依然堅持每天上班,深潛三十年,為國築重器;“傳奇奶奶”姜淑梅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80歲學畫畫。到了82歲,她已寫下近60萬字,畫了上百幅畫,出版了5本書,從“文盲”轉為“網紅作家”。歲月不老人易老,但“老”絕不是無為的代名詞,更非人生已無任何可能。

【經典事例段】

《後漢書·馬援傳》記載:“二十四年,武威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深入,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援自請曰:‘臣尚能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遂遣援率中郎馬武、耿舒、劉匡、孫永等,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餘人徵五溪。”馬援此次披甲上馬征戰,已62歲高齡,他跟朋友杜愔説:“吾受厚恩,年迫餘日索,常恐不得死國事。今獲所願,甘心瞑目。”寥寥數語,抒發了為報國恩、白髮出征的家國情懷。

(點評:歷史維度。東漢馬援為報國恩、白髮出征。)

【論證嚴謹段】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老幹部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資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力量。對於離退休幹部來説,從原本崗位上退下來,意味着身份角色的轉換,要及時調整心態、適應節奏,合理規劃和安排好自己的人生“後半程”。退休也意味着一段新生活的開始,要珍惜光榮歷史、永葆政治本色,保持老驥伏櫪的健康心態和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拒絕沉沉暮氣,涵養浩然正氣,為後輩傳道解惑、做好榜樣,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凝聚力量、發光發熱。(點評:呼籲號召,激勵期待。)

大學聯考作文全民押題 篇二

預測7 奮發有為

【模擬試題】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

日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未來3到5年內,世界將面臨經濟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為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材料二:

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

在中國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節點上,任正非的“寒氣”説與魯迅的“擺脱冷氣”説,對當代中國青年都具有啟迪和指導意義。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憂患意識與奮發有為的精神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全球化進程“危”“機”並存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然降臨的新時代,憂患中的奮發有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特別重大的意義。而對此,肩負着民族復興使命的中國青年責無旁貸。奮發有為、共渡難關是當代中國青年的必修課。

本題以任正非的“寒氣”説與魯迅的“擺脱冷氣”説展開。任正非之“寒”與魯迅之“冷”含義並不一樣。任正非立足於未來3到5年的世界經濟形勢,提出華為要“活下去”,體現他的憂患意識;把寒氣傳給每一個人,表明華為並非窮則獨善其身之輩,而是具有天下為公的無私胸懷。魯迅希望青年人“擺脱冷氣”,是希望青年能夠積極主動、奮發有為。這兩種説法“對當代中國青年都具有啟迪和指導意義”則意味着:當今中國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充滿重重挑戰,既需要中國青年居安思危,看清憂患,也需要他們奮發有為,在黑暗中見光明,變危機為轉機、先機。

以下立意可供參考:

1.直面“寒氣”,勇敢前行。隨着世界多極化的深入發展,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身上就變成一座山,時代的寒氣必將影響每個人。在寒氣面前,有人彷徨,有人絕望,有人躺平,有人憤世嫉俗。當代中國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國家之棟樑,應該擺脱這些“冷氣”,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實現抱負,樹立理想,堅定信念服務社會。

2.感知“寒氣”並不困難,難的是不獨善其身,將“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擺脱“冷氣”也不困難,難的是敢為天下先,化身燎原的星星火種。當下,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民族未來、國家棟梁的當代中國青年,不僅要“看到寒氣”,還應主動“傳遞寒氣”,奮發有為,共渡難關。唯有如此,才算真正的“擺脱冷氣”。

3.中國青年要擺脱“冷氣”,振奮自我,奮發有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中國,面臨着外部與內部的諸多挑戰。因此,當代中國青年應當從修身做起,接過民族復興的接力棒。中國青年要體察“寒氣”,警醒自我,專注目標,勉力前行。唯有如此,當代中國青年才能成為合格的時代接班人。

【素材集萃】

1.一個誠摯熱心,為着光明而鬥爭的人,不能夠不是刻苦而負責的。------魯迅

2.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志願,充滿着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着希望、信心的青春。------[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3.“電焊大師”“勵志哥”……“80後”趙孔標的人生經歷中有很多標籤。當很多同齡人上大學時,趙孔標早已從技校畢業,踏上打工之路。由於他刻苦鑽研、踏實勤奮,在公司比賽時以精湛的焊接技術脱穎而出,被調任焊接技術員,從事焊工考試、培訓及焊接工藝評定製作等工作。多年來,趙孔標始終像釘子一樣“釘”在自己的焊接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高超的焊接技術,也成就了趙孔標精彩的人生:國家海洋重點工程項目少不了他的參與,不少大國重器的建造都有他的一份功勞。2019年,他入職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人生中又多了一個標籤-----人民教師。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幫助學員調試機器,將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講解給學員聽,直到他們完全理解掌握。為滿足現場焊接質量需求,他還多次參與編寫公司焊接相關培訓教材,並直接為一線員工焊接技能提升提供技術支持與實操培訓。他表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就是用智慧把手中的產品不斷昇華,變成藝術品,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極致。

4.2022年8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重大突破,產生了相當於90多萬倍地球磁場的強磁場。2016年年底開始,“全面掌握高場磁體研製關鍵核心技術,在祖國的大地上創造最高穩態磁場”便成了科研團隊心中的火種,30餘名年輕人蔘與攻關。到了關鍵時刻,他們每天從早8點忙到晚10點,連續兩個月基本無休。該團隊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繼續瞄準穩態強磁場磁體技術世界科技前沿。團隊負責人房震説:“我們搞科研,需要吃苦奮鬥。眼下,保證混合磁體磁場強度始終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重任傳遞到了我們這一代青年科研人員的身上。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科學家自立自強的精神,抓好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佳作示範】

直面寒氣,擺脱冷氣

中國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當代中國青年該如何正確看待任正非的“寒氣”説與魯迅的“擺脱冷氣”説?在我看來,勇敢直面“寒氣”,堅決擺脱“冷氣”,是必行之途。

“寒氣”意味着緊迫感與危機感。危機與緊迫使人迸發出新的生命力與活力。古人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長久的安逸使人喪失鬥志,適度的憂患能催人奮進。項羽面臨秦軍重壓破釜沉舟,攻克百二秦關;錢學森面對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克服重重困難,為國家構建核保護傘;顧誦芬面對基礎貧弱的航空工業,頂住壓力與危機為中國研製出強有力的戰機……河流正是因為狹窄陡峭的山谷才形成壯麗的瀑布,人只有在逆境與危機中才能找到新的出路。恩格斯説:“生活越緊張,越能顯示人的生命力。”所謂“寒氣”,絕不是壓倒我們的重物,而是引人奮進的催化劑。

“冷氣”象徵着消極墮落。摒棄負面,積極奮鬥才能擁有精彩的人生。憶往昔,彭士祿隱姓埋名三十年研製核武器,只為人民安居樂業,國家不受欺凌;孫宏開急國之所急,服從安排,努力鑽研,終成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傑出民族語言學家。看今朝,江夢南突破殘疾的桎梏,靠自己的奮鬥成為清華學子中的一員;趙孔標錨定大國工匠之路,從普通的焊接工成長為教書育人、獎掖後進的技術型教師……魯迅説:“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消極躺平或怨聲載道會使自己處境愈發不利,長期如此更是會讓人再無翻身可能。“擺脱冷氣”意味着時刻積極行動,在挫折或逆流中不斷奮鬥,永不停歇。

面對“寒氣”不寒心,面對“冷氣”不灰心,當代中國青年要明確目標,敢想敢拼。困難是,用來給人跨越的,新青年應敢於做夢,敢於逐夢,敢於圓夢。唯有積極進取與努力奮鬥才能實現目標,唯有緊握拳頭埋頭苦幹方能實現夢想。

過去百載光陰,一代代中國青年擺脱冷氣,鑄就了今日偉業;未來華夏千年,一代代中國青年仍要直面“寒氣”與“冷氣”,為民族復興而努力奮鬥。在春風勁吹、海闊雲飛的民族復興路上,吾輩青年要踔厲奮發,積極進取,向歷史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點評】

本文圍繞“寒氣”説與“擺脱冷氣”説兩個基本點,分別闡述二者的內涵,然後將二者結合,提煉出“面對‘寒氣’不寒心,面對‘冷氣’不灰心”,將二者統一於“當代中國青年”這一主體上。在行文過程中,作者視野開闊,引述的材料比較豐富,既有源自課本的名言警句,也有廣為人知的典型人物事例,體現了作者豐厚的閲讀素養和敏鋭的時事觀察力。

素材解讀 作者採用“關鍵詞解讀法”,在詮釋“寒氣”與“擺脱冷氣”的內涵時,以排比的方式列舉了項羽、錢學森、顧誦芬、彭士祿、孫宏開、江夢南、趙孔標等事例,從不同年齡、職業的角度分別展示“寒氣”與“擺脱冷氣”,使這兩個關鍵詞的內涵得到完整闡釋,道理得到透闢延展。

素材表達 本文在素材表達上主要運用了“簡筆勾勒表達法”與“點化昇華表達法”。作者截取的素材,都是與中心論點相關的細節,言簡意賅,不枝不蔓;與此同時作者還注意對素材的點化昇華,先以名言警句為引導,繼之以作者自己的個性見解,很好地豐富了素材的內涵。

大學聯考作文全民押題 篇三

《善於化危為機,把經濟發展的“快進鍵”按到底》

【主題闡説】

察勢者智,順勢者贏,馭勢者獨步天下。2020年初,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的一次大磨難、大危機。我們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正視危機、重視危機,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主動作為。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危與機是並存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只要我們敢於逆境奮進、抓住機遇,就能化危機為轉機,從逆境中獲得強大的成長力量!

【經典事例段】

堅韌而又富於智慧的中國人,面對生活裏的“麻煩”不會怨天尤人,總會選擇準確識變、辯證面對。受國際經貿活動的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反過來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在線辦公、雲端上課、線上消費等“宅經濟”迅速崛起,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這些都是疫情中的現實寫照。這充分提醒我們,“失之東隅”之後有可能“收之桑榆”,“危機”可以向着“生機”不斷轉化。信心不垮希望就在,鬥志堅毅勝利可期。

(點評:論述如何“化危為機”。準確識變、辯證面對。)

【論證嚴謹段】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履險如夷、化危為機不可能自動實現,靠的是主動應變、奮力攻堅,靠的是善於找到化危為機的對策、路徑和辦法。我們需要繼續向改革要動力,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性、系統性成果,在逆境中強身健體,助力經濟加快恢復活力。受影響是暫時的,而且並沒有改變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我們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着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在搶抓機遇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點評:主動應變、奮力攻堅,善於找到對策、路徑和辦法。)

大學聯考全國卷作文押題 篇四

全國卷Ⅰ:“熱愛勞動”演講稿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説:“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説:“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説:“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着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Ⅱ: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於祖國建設的新徵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23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鬥……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遊行後寫給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後寫給同學的信。

④ 2023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後的觀後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Ⅲ:畢業前的最後一節課

據成都市樹德協進中學考點已交卷出場的考生透露,2023年四川大學聯考的作文題是一幅漫畫,畫中老師在台上,學

生在台下。老師説:“你們看看書,我看看你們。”

要求:圍繞漫畫,選好角度,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北京卷:《2023的色彩》和《文明的韌性》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23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23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

請以“2023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敍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敍、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上海卷:“音樂的中國味”

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

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天津卷:“愛國”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

——志敏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個個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黃大年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 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明顯;

③ 不少於800字;④ 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江蘇卷:尋找“中國味”談思考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浙江卷: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對待讀者

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裏要裝着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

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讀者”?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大學聯考作文全民押題 篇五

《多些“咬文嚼字”的謹嚴精神》

【主題闡説】

半世編“小”雜誌,一生守大情懷。2020年4月2日,為捍衞語言文字純潔性而奮鬥了一生的著名語言學家、《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先生在上海仙逝。先生曾説,“刊物雖小,但語文規範化‘茲事體大’。我們辦的是小叢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漢字的發展是和一代又一代漢字傳人的努力分不開的。如今先生乘鶴而去,漢字的接力棒已經傳到了我們手裏。如何正視漢字的生存現狀,提高漢字的文化地位,讓漢字綻放出更為燦爛的花朵,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先生對後人的期望,我們千萬不可辜負。

【經典事例段】

高階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語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許多文豪巨匠都在一處處最細小、最基礎的遣詞造句中,字斟句酌、反覆推敲,留下多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煉字佳話。“文學藉文字表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朱光潛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但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點評:高階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語言文字的完美契合。)

【論證嚴謹段】

語言文字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須臾不可離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範、準確、生動地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對於我們交流溝通情感、表達思想認識和傳承文化記憶,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儘管如此,社會上卻一直存在一些聲音,認為寫幾個錯別字是細枝末節,無關緊要;規範標點符號是小題大做,沒事找事;詞不達意、文理不通是個性時尚;甚至“無錯不成書,無錯不成刊,無錯不成報”幾成常態。

(點評:規範、準確、生動地使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可以交流溝通情感、表達思想認識和傳承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