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淡泊的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1W

淡泊的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多篇】

關於淡泊的作文素材 篇一

我們生活在人世,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種種誘惑,金錢、權力、美貌……這些時時刻刻在侵蝕着我們。

而淡泊卻是一杯濃郁厚重的酒,一朵驚豔於世的奇花,讓人心曠神怡。古代許多文人墨客就十分嚮往此種淡泊的情懷。

陶淵明的“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概讓人十分敬佩,但是身處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還有幾個人能真正拾起原始的那份淡泊。我們早已經被世俗的一些誘惑給侵蝕。

娛樂圈裏的“潛規則”讓人不得不搖頭歎息。那些光鮮亮麗的身影下也充斥着這些惡俗的東西?讓人不敢耳聞。一個個抵擋不住名聲、金錢的誘惑,進入這所謂的“潛規則”。

曾轟動一時的網絡紅人鳳姐,自恃前三百年後三百年都無人與之相比,所謂讀過的名著竟是知音,讀者這一類書刊。為了能紅,不怕自,而那位幕後推手為了能在其中獲得利益而肆意炒作。

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誘惑讓人喘不過氣來,總有人想獲得更好的,一生奔波勞累。我們為何不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呢?讓自己能夠放鬆下來,放飛習靈,而不是侷限於這些世俗之中。

多一份淡泊,少一份世俗。讓淡泊浸漬我們的心靈,消磨我們的慾望。

有一位哲學家説過:人最可卑的不是失去自己的尊嚴,而是一代人把幾代子孫的口糧都吃光了。人們總是浪費,奢華。倘若我們少一份慾望,多一份節約,有一顆淡泊之心,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越來越美好。

淡泊,可以浸漬我們的心靈,可以昇華我們的靈魂,可以讓生活更美好!所以我們應該堅守我們自己的那份天空,讓世俗都見鬼去。使“大同社會”不再是夢想。

淡泊,讓生活更美好,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讓我們盡守“淡泊”。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二

最新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13,凝望生活

上蒼給了我們一雙眼睛,是用來凝望生活的。但有人凝望了一輩子,也弄不清生活的模樣。其實生活的模樣就是凝望生活,凝望是人間最形象、最豐富、最真實的風景。

凝望生活,是一種審美。馬克思説過:如果你想得到藝術享受,就必須先成為有藝術修養的人。一望無際的大海,一帶綿延的山川,一堵雪白的牆壁,一座生動的雕像,之所以引人凝望神思,就是因為它們融會了生活的藝術。朋友之間的關切注視,愛人之間的脈脈含情,是生活藝術的昇華;久別重逢或冰釋前嫌之時飽含千言萬語的深情一瞥,則是生活藝術的經典。

凝望生活,是一幅畫廊。以滄桑的理性作筆,沿着人生的主線,給生命以嶄新的詮釋和生動的假設,於人於世界的紛繁蕪雜中融入人性的至純。年少的凝望是好奇,充滿了憧憬;年輕的凝望是柔情,充滿了蜜意;中年的凝望是平靜,充滿了理性;老年的凝望是感歎,充滿了回憶。

凝望生活,是一腔投入。以願望的翅膀為鈎,繫一線的浮子,讓期待在想象中高度充值,賦予時光以全新的定義。屈子凝望汩羅江,是失意的時候;李白凝望月光,是思鄉的時候;朱自清凝望荷塘,是孤獨的時候;李商隱凝望樂遊原,是黃昏的時候;弗洛伊德凝望牆壁,是寂寞的時候……那是種非同尋常的沉默,是偉大與成功誕生的前奏。

凝望生活,是一支晨曲。在命運的每一次曲折跌宕、大起大落之後,一個個休止符開始了下一輪的自由組合;但休止不是停止,而是一個起點;後面的樂章,必將成熟穩重、熱烈奔放、蕩氣迴腸。

凝望生活吧,讓思維和往事作一次坦蕩的、毫無遮掩的交流,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積蓄勇氣,滿懷執着,放眼又一段長征。但生活的改變,僅有凝望是不夠的,凝望是一塊跳板,是思想的鋪墊;凝望者不是沒有淚,也不是沒到傷心處,因為人生豪邁不應有悔,醍醐灌頂不應有淚,在凝望之中與理想和成功牽手,共點江山迷津,把過去、現在、未來收進檔案製成拷貝,作為教材和編年史,去紀念流金的歲月,去安慰不安的靈魂。這樣,即使面對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我們也永遠胸有成竹。

凝望生活,生活也在凝望你。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在平等的氛圍裏重新談判,所有的生命都在不同的命運裏重新洗牌,所有的一切都在藍天白雲裏重新開頭。

14,取暖

冰雪覆蓋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團火取暖;暗夜無邊的時候,我們需要點點星光取暖;前途茫茫的時候,我們需要一盞航燈取暖……

四季輪迴。心頭濾不完的是煩惱和憂愁,腳步略不去的是艱辛和傷痛。寒天冷日,我們靠什麼來温暖迎風佇立的自己?

留些思想給自己取暖。人類沒有思想,世界就沒有了分量。讓我們在靜夜裏,思想昨天的去和往;讓我們在晨光裏,思想昨天的對和錯。思想着,我們的耳朵便是塵世雜音的過濾器;思想着,我們的眼睛便會成為萬千形態的監視儀;世界五光十色,思想着,我們才能清醒處世,明白做人。

留些正直給自己取暖。樹不直,將無以成棟樑。讓人們在風雨中,舒展葉的葱蘢和嚮往;讓我們在烈日下,挺拔根的遒勁和深情。正直着,我們的身軀便是沒有彎曲的攀緣樹;正直着,我們目光便會成為無數邪惡的消防栓;人間三教九流,正直着,我們才能日不怕雨淋,夜不怕霜打。

留些自信給自己取暖。自信是一面火紅的旗幟,旗幟不倒,生命不敗。讓我們在驚濤巨浪中,展示凌波仙子的飄逸和從容;讓我們在火光霹靂中,映現世紀巨人的無畏和高大。自信着,我們的血液便是不滅的熊熊火焰;自信着,我們的骨骼便會成為承載千鈞的擎天柱;旅途萬水千山,自信着,我們才能大步逐日,肩扛宇宙。

留些真誠給自己取暖。真誠是靈魂棲息的小牀,真誠不在,靈魂便永不能寢。讓我們在清風中,掂量尊嚴的輕與重;讓我們在清澈中,照見人性的美與醜。真誠着,我們的心胸便如空谷幽蘭;真誠着,我們視野便會泊滿天藍雲白水清;人生千溝萬壑,真誠着,我們才能兩腳踏實地,雙手打天下。

……

面對寒冷,篝火需要我們帶上火柴才能點燃;走進暗夜,星光需要我們撥開心頭雲霧才會閃亮;陷入迷惘,航燈需要我們在啟程前高高掛起!我們無須感歎世態炎涼,無須埋怨人心不古,因為,所有的美好都根植於我們自身!

太陽也許明天才會升起。那麼,讓我們點燃思想、正直、自信、真誠等所有的美好,圍爐取暖,照耀今天……

15,給傷口灑點鹽

世界上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可是我們卻總是犯相同的錯誤。我們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剛剛才發出過的誓言,我們很快便淡薄了自己剛剛才還受過的痛苦,在昔日的傷疤邊,又新添了一道傷疤,使自己傷痕累累,步履艱難。

有一個關於母親和孩子之間的故事。

孩子在外面淘氣,割傷了手臂。淘氣是孩子的天性,可是,這個孩子實在是太淘了,淘過了火,為了讓小朋友們服氣,他竟然順着一隻廢棄的電線杆爬了上去,爬到了最頂上,單腿站在上面,學孫悟空的模樣,向遠方眺望,做出古怪的模樣,給下面的小朋友看。一不留神,踩偏了,掉了下來,若不是旁邊恰好有一棵大樹的樹枝擋住了他,説不定他已經命喪黃泉了。

孩子受了委屈,尋找母親的庇護是天性,同樣,愛惜自己的孩子,也是母親的天性。但是,那位母親卻恰恰相反,她順手便抓起了一把鹽,灑在了孩子的傷口上,不是為了消毒,絕對不是。現代社會迅猛發展,各類既能消毒又能止痛的藥物已經比比皆是,相信每個健全的家庭都會備有一種兩種的。鹽灑在孩子的傷口上之後,孩子疼得撕心裂肺般地哇哇大哭起來,惹得旁邊很多人都心疼得前來觀看。

當然,人們也沒有忘記指責那位無情的母親。

然而,那位母親聽到之後,卻堅定地説:沒什麼,越疼越好。我只是讓他記住:以後別那麼太淘氣了。要不,小孩子忘性太大,以後真的惹出了大亂子可怎麼辦呢?

有人搖頭,也有人點頭,顯然,這件事很有爭議。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要記住這個道理。

倘若,我們每犯一次錯誤,我們便人為地加深一下我們自己的痛苦,就像向傷口上灑鹽一樣,讓我們永遠地記住,那麼我們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嗎?

16,聆聽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常聆聽。

譬如在大自然中我們尋覓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韻致,尋覓那“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空靈,尋覓那“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的意境。聆聽輕風喁喁低語,聆聽松濤娓娓吟唱,聆聽蛐蛐細細鳴叫,聆聽山林中鳥兒歡啼。那脆靈靈的音符好似一顆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掛清粼粼的飛泉。

蟲鳴鳥語,溪泉琮崢,人也煥發了童貞,胸中的塊壘隨溪水逝去,工作的疲憊被溪水洗去,心靈的塵垢隨溪水流去,身心如沐,愉悦清朗瀟灑通透。

聆聽,涵養了你的性情,曠達了你的胸臆,給你智慧的靈光和啟迪,你的思維也流轉自若,鮮活水靈。聆聽是一種怡情忘機的人生態度,充滿着生活意趣。有時候,我們失去了許多快樂,並不是無法引起快樂,而是缺少一顆平心,缺少爽朗清靜的心情,缺少毫無掩飾的童稚的天真。

有位睿者説:“當我們明心見性,達到內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們便能從任何細微的事物中獲得智慧的啟示。安靜地看一瓢水,可以聽到它演示的清淨義,請汲來柔潤自己的心田;細緻地看一朵花,可以聽見宣説的莊嚴義,請掬來美化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奇妙的無情説法,萬事萬物,無時無地不在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你聽見了嗎?

心情浮躁的人不會聆聽,利慾薰心的人不會聆聽,心胸如豆的人不會聆聽,老謀深算的人了也不會聆聽。他們過於淺薄,過於功利,過於狹隘,過於世故。他們缺少穎悟的耐心、適度的寬容、舒展的心靈,好奇的天真。他們所能聽到的只是銅臭的撞擊、生活的噪音。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卻非要聆聽。

譬如聆聽父母的忠告,聆聽老師的教誨,聆聽朋友的勸慰,聆聽嬰兒的啼哭,聆聽妻子的關愛……

聆聽是心與心的碰撞、愛與愛的交流、情與情的融匯;聆聽是一種主動的生活姿態,一種親切的對待,一種由衷的信賴,一種美妙的心境。

一位偉人説:“喜歡聆聽的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歡聆聽,只喜歡征服,他們的傲慢,遮擋了他們的視線;

閉關自守的民族不喜歡聆聽,只會沾沾自喜他們坐井觀天,妨礙了他們的見識;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歡聆聽,只會浮在表面,他們淺嘗輒止,缺少深厚的內涵。

因此,學會聆聽才不自滿,才不孤獨,才開眼界,才見學問;學會聆聽才善於思考,富於創意,從容冷靜,虛懷若谷,這個民族才變得生機勃勃,充滿魅力

17,走出去

走出屋子,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走出大山,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容納我們的天地畢竟很是狹小,不走出去,無疑是在悄悄築起了束縛自己的圍牆。

走出平靜的日子,才能澎湃起激情;走出習慣了的生活,才能捕捉到鮮活的生機。

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被安穩的時空所麻痺,不走出去,無疑是親手給自己的手腳勒上了一個套子。

走出令人陶醉的花園,才明白淒涼的地方更需要播撒綠意;走出欣喜萬分的成功,才知道更多的陌生原來是令人心動的誘惑。

我們不免被滿足所説服而空得懶惰,不走出去,那我們其實是在用曾經來之不易的資本為自己打造了一具只會享受的温柔之牀。

走出漫漫長夜,才能擁抱燦爛的陽光;走出險惡的沼澤,才能快步迎接遠方的呼喚。

我們有時被磨難和困惑板着面孔阻擋,不走出去,那我們的日子會更苦並且毫無亮色

既然江河東去,時光流逝,我們的腳步就不能停下,也不能原地打轉。

所謂走出去,就是告別滿意,摒棄滿足,向不可知的方向追尋,向不好攀的高度挺進。所謂走出去,就是擺脱已成教條的模式,就是衝破已在萎縮的領地。

或許我們走不出自己的小屋。但我們的目光應該穿透陳腐的隔膜而有見識;或許我們走不出自己的家鄉,但我們的心胸應該如頭頂的藍天跨越山河阻隔而有境界;或許我們走不出這片土地的種種侷限,但我們的頭腦應該自覺地挑戰僵化的侵蝕而保持最大限度的超越。

腳步走不出去,放飛了年輕的夢想也美麗;走不出一道風景,跌倒爬起也有不俗的收穫;沒有走出撼人的傳奇,走出感人的小故事也會雋永。

走出去,不讓感情沉睡,不讓思想灰暗,不讓心靈死寂。生命在行走中才有高度。

只是,不要等到沒有立足之地時才想着往出走,毫無準備的亂撞其實還是沒有走出魯莽衝動的自戕。

也不要等到走不動之時才想走,喪失了所有的實力其實也就喪失了所有的良機。

如果我們身陷戈壁,走出去,應該尋找綠洲;如果我們身處綠洲,走出去,應該見見大海;如果我們身落大海,走出去,應該到達彼岸;當然,上了彼岸就成了此岸。

人生就是這樣不斷地走着並且走出去。

思考

一個人在行走,然後駐足停了下來。不是因為休息,就是為了停下來思考。

一隻鳥憩息枝頭,然後又飛來飛去。並非它認準了什麼,而是它需要不斷地飛翔。

人當然需要不斷地行走,但行走並非他的最終目的,他是在尋找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因此他得邊行走邊思考,並且不停地調整自己行走的方向和步伐。

這是人同飛鳥以及其它動物的根本區別。

生活五彩斑斕,但也堆着一團團漂亮而炫目的泡沫,這是對逐利和虛榮者的誘惑。思考的人會設法將泡沫弄開挑破,以看清和追尋它掩蓋下的生活的本質,相信這裏才真正藴藏着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人的尊嚴往往體現為思考的權利和自由。人云亦云,不是太平庸就是過於膽怯。把腦袋供在權力的祭壇上,或者為求保險而拱手出讓思考的權利,這樣的人是可悲的。

思考是為了行動,是為了在做出選擇時不出錯或少出錯。沒有思考時的深邃,就難有行路的高遠。思考,是提前為自己開闢一條坦途,是一種精神的介入和創造。

思考是一種尋覓。尋覓的過程充滿混沌與艱辛,需穿越荒漠涉過險灘,有時則穿行在熱鬧繁華的人羣中,忍受着生活的單調和人們的誤解。但是,當思考一旦結出碩果的時候,一切都必須重新估量。

思考是快樂的,從幽暗走向光明,從遮蔽走向重現,從想象來到現實之中,思考引領着我們一步步達到新的境界和理想的彼岸。

在成功時思考,是為了接近更新的目標,達到新的成功;在失敗時思考,是為了渡過人生的這一危機,從而戰勝失敗;在大聲喧譁時思考,是為了保持冷靜;在獨處對思考,是為了更仔細地梳理命運的線索……

思考來自於實踐,來自於觀察,來自於閲讀。它不是毫無目的的冥想,不是一場困睡之後的好夢。它自有其源,自有去處。它是思想的寶庫,是智慧的策源地。它是深埋在地下的根而不是飄飛在空中的絮。思考是智力和思想的磨礪,是靈魂的清洗和清潔,是對人生的反覆開掘。它使柔弱變得堅強,使污漬被清除,使貧礦變成富礦。

思考是命運的重新洗牌。在思考的光照下,一切都會得到彰顯和再現,最根本的是使我們認識了命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從而使我們不再懼怕命運,並由此向命運發起挑戰。

18,青楊

- 一個窗台上有一朵花,這個屋裏就有了生氣了。一棵樹上開了一朵花,這棵樹就飽滿成熟了。一條路上綻放一朵花,這條路就多情纏綿了。一個人給另一個人送一束花,這倆人就有情有意了。一個健康人給一個病人送一把花,這個病人就有了抗爭的勇氣了。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為他人燦爛一片心地,增加一縷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點活下去的藉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用自己的心為他人做圃,給他人吐一地綠蔭,染一片色彩,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無償的獻血是一朵花,一次受傷後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評是一朵花,

一次關切的問候是一朵花,一次適時的看望是一朵花,一個及時的電話是一朵花,一個親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後的忍讓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後的攙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讓賢舉薦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園,裏面開滿了吐香的鮮花,能幸福許多人,如聖女貞德,如中國的雷鋒。有的人心是一朵花,只為一個相愛的人開放,如祝英台。有的人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綠卻開不出花來。有的人心是死灰,永遠長不出綠葉,更開不出美豔的花。有的人心是泥淖,讓一個個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為別人開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為別人繽紛的讚美是真誠的情,能為別人的生活絢麗而付出的人是不尋常的人,這類人必定有高貴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靈。這類人是人心的旗幟,人世的脊樑,人羣的魂魄

19,生機

生機,不僅僅是個春天的話題。鮮嫩的淺綠,固然於萌芽邁出生機,而茂盛的茁壯,則是於生長挺出生機;金色的豐碩,是於收穫顯出生機,冰天雪地裏的昂首,不也是於抗爭揚出生機?

生機,也不僅僅是個青春的話題。熱血沸騰固然是青年奮發向上的生機,而奇美憧憬則是童年透明純真的生機;穩健紮實是中年任勞任怨的生機,老當益壯,不也是暮年不甘示弱的生機?

生機,更不僅僅是個詩意的話題。鳥語花香固然裝點了春和景明的生機,危崖孤鬆;不也傲岸出了蒼涼悽苦中的生機;滿目葱蘢固然展現了無邊綠意的生機,戈壁駝鈴不也搖曳出了飛沙走石下的生機?

生機,它並不綻開於紅潤的面龐,而更沉沒於熱切的目光;它並不跌宕於慷慨的陳詞,而更起伏於忙碌的奔走;它並不活躍於場面上的喧鬧,而更深厚於默默的勞作。

生機,它並不美麗於甜蜜的夢境,而更生動於前行的足跡;它並不動情於感人的宣言,而更壯觀於跌撞的探索;它並不遊移於華麗的文章,而更縈繞於聖潔的靈魂。

長空失去了生機,便是昏暗,但至少還有大地。

大地失去了生機,便是淒涼,但至少還有人類。

而人類先去了生機,縱使有浩蕩的長空和沸騰的大地,也是徹骨的死寂。

其實,世界最重要的生機,還是人們心靈的不俗、不凡和不屈。

心靈不俗,即使地位卑微,他的眼光照樣遼遠,他的見聞照樣深刻。

心靈不凡,即使處境窘困,他的雙肩擎起的卻是剛毅,他所懷抱的卻是崇高。

心靈不屈,即使兇險叢生,他的足音依然鏗鏘,他的站立依然挺拔。

生機,拓寬了人生的境界,堅實了做人的根基,也永葆了生命的亮色。

充滿生機的早晨,即使沒有燦爛的旭日、高昂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也會使早晨豐饒出無窮的意藴。

充滿生機的起步,即使不被理解無人喝彩,風發的意氣和無畏的進取,也會使起步開創出嶄新的走向。

一個有生機的人,終能把夢想收穫為果實。一個有生機的民族,終能把神話改寫成歷史。

保持住一份愛心,就堅守住了一片生機;栽培下一株渴望,就拔節出一方生機。

賦予每一天以生機,一輩子才會無悔。

古人説,“哀莫大於心死。”我説:“喜莫重於生機。”有了生機就有了活力,有了活力就有了勇氣,有了勇氣就有了毅力,有了毅力就有了成功。

有了生機,無路也有希望。

有了生機,無花也能結果。

給他人開一朵花

20,生命的啟程

不要因為我們曾經跌倒,就再不願站起來而忘記趕路,到頭來只會使自己一無所有;不要因為前方一路風雨,就猶豫徘徊畏縮不前,到頭來只會使充滿希望的生命之花凋謝枯萎;不要因為往昔的輝煌而忘乎所以,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到頭來只會使如火的激情悄然熄滅。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擁有什麼,失去什麼,都不要忘記啟程,忘記趕路。

只有啟程,我們才不會浪費寶貴的光陰,讓生命之樹結滿豐碩的果實;只有啟程,我們才會向理想的目標靠近,從而有機會和成功拉手;只有啟程,我們才會創造嶄新的自我,讓執著的追求書寫無悔的人生。

鮮花和掌聲從來不會賜於那些守株待兔者,而只饋贈給那些風雨無阻的前行者;空談和闊論從來不會讓你的夢想成真,到頭來只會留下“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慨歎;只有啟程和前行才是到達成功彼岸的唯一路途。

只吶喊而不衝鋒的不是好士兵,只瞄準而不射擊的不是好獵手。躺在搖籃裏的嬰兒永遠不會站立而行,把自己關在黑暗的屋子裏永遠不會看到外面世界的光明和精彩。

啟程,需要你辨別方向。不辨別方向的啟程無異於盲人騎瞎馬,不但達不到前方的目標,還會使你離目標越來越遠,甚至會迷失方向,南轅北轍,誤入歧途。

啟程,需要你堅強自信。沒有堅強自信的啟程,在前行的路上遇到急流險灘閃電雷鳴時,要麼是畏縮不前,要麼是半途而廢。

如同險峻的高山擋不住洶湧的波濤,洶湧的波濤也擋不住你前行的孤舟;就像廣闊的晴空擋不住突來的風暴,突來的風暴也擋不住你遠行的背影。即使世俗的圍牆擋住了你萬丈的豪情,但決擋不住你鏗鏘的步伐;即使厚重的夜幕擋住了滿天的星斗,但決擋不住你心中點燃的一盞燈火;即使歲月的樊籬擋住了你堅強的軀體,但決擋不住你渴望的信念。

也許,你航行了終生也沒有到達彼岸;也許你攀登了一世,也沒有到達頂峯;也許,所有的耕耘都沒有收穫;也許所有的汗水都白白地揮灑……但是,敢為天下先的,未必不是勇士;敢於面對失敗的,未必不是英雄。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不必太在乎奮鬥的結果,奮鬥了,就應問心無愧;生命其實就是一次播種,播種了不一定都有結果,但不播種卻永遠不會結果。

所有的退卻都是逃避的藉口,所有的徘徊都是懦弱的表現。只有真正的啟程,才是堅強的證明和詮釋。

“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邁步,路就會在腳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會發現誘人的風景;只要你啟程,就會體會到跋涉的快樂。

上路,儘可以創造你五彩的年華。

啟程,儘可以奏響你生命的樂章。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 篇三

最新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大全

令人深思的三個真實故事

在這個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準則,是不允許用任何藉口來無視的。自然法永遠高於社會法。

第一個故事:

清末,法國使臣羅傑斯對中國皇帝説:“你們的太監製度將健康人變成殘疾,很不人道。”沒等皇帝回話,貼身太監姚勛搶嘴道——“這是陛下的恩賜,奴才們心甘情願。怎可詆譭我大清國律,干涉我大清內政!?”

評論:大清國人人有病。什麼病?做了奴隸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隸,還以為自由着的病。林語堂先生曾説過,中國有一類人,身處社會最底層卻有着統治階級的思想。

第二個故事:

十八個世紀,德國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宮。一次,他住進了行宮,登高遠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視線卻被一座磨坊擋住了。皇帝大為掃興。這座磨坊“有礙觀瞻”。他派人與磨坊主去協商,打算買下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堅決不賣,理由很簡單: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來的,不能敗在我手裏無論多少錢都不賣!皇帝大怒,派出衞隊,強行將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讓人驚訝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敗訴。並判決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這座磨坊,並賠償磨坊主的經濟損失。皇帝服從地執行了法院的判決,重建了這座磨坊。

數十年後,威廉一世與磨坊主都相繼去世。磨坊主的兒子因經營不善而瀕臨破產。他寫信給當時的皇帝威廉二世,自願將磨坊出賣給他。威廉二世接到這封信後,感慨萬千。他認為磨坊之事關係到國家的司法獨立和審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豐碑,成為德國司法獨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徵,應當永遠保留。便親筆回信,勸其保留這座磨坊,以傳子孫。並贈給了他6000馬克,以償還其所欠債務。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後,十分感動。決定不再出售這座磨坊,以銘記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紀中葉英國首相威廉·皮特所説:“即使是最窮的人,在他的小屋裏也敢於對抗國王的權威。屋子可能很破舊,屋頂可能搖搖欲墜;但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他的千軍萬馬也不敢跨過這間破房子的門檻。

評論: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獨立的時候是在被稱為家的房子裏,如果連這一棲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裏去尋求和確保自己的獨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財政權是其它權利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人類自由和尊嚴的根基。財政權使個人權利具體化,從而在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對個人權利的侵犯。

第三個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的德國。1991年9月,統一後的柏林法庭上,舉世矚目的柏林圍牆守衞案將要開庭宣判。這次接受審判的是4個年輕人,30歲都不到,他們曾經是柏林牆的東德守衞。

兩年前一個冬夜裏,剛滿20歲的克利斯和一個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牆企圖逃向自由。幾聲槍聲響,一顆子彈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腳踝被另一顆子彈擊中。克利斯很快就斷了氣。他不知道,他是這堵牆下最後一個遇難者。那個射殺他的東德衞兵,叫英格·亨裏奇。當然他也絕沒想到,短短九個月之後,圍牆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終會站在法庭上因為殺人罪而接受審判。

柏林法庭最終的判決是:判處開槍射殺克利斯的衞兵英格·亨裏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釋。他的律師辯稱,他們僅僅是執行命令的人,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罪不在己。法官當庭指出:“東德的法律要你殺人,可是你明明知道這些唾棄XX而逃亡的人是無辜的,明知他無辜而殺他,就是有罪。作為警察,不執行上級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準是無罪的。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此時此刻,你有把槍口抬高一釐米的主權,這是你應主動承擔的良心義務。

評論:在這個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準則,是不允許用任何藉口來無視的。自然法永遠高於社會法。

妙用課本素材

葉聖陶先生説過:“我們知道有了優美的原料可製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見過空技巧卻造出好的器物來。”作為高中生,寫作的“優美的原料”來自何處,很大程度來自於所學過的高中課本。

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課文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積累與運用。從積累來説,可引導學生積累課文經典片斷,積累作家經典小故事,積累課文中的文化,積累古詩名句。從運用來説,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思考哪些材料可以為哪些話題服務、如何為話題服務,使教材成為學生的“寫作源”。

下面以高中語文部分篇目為例,談談如何積累課內寫作素材並運用。

課內素材一、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説秦君,秦穆公心悦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終於轉危為安。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着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於字裏行間。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個師嗎?我們學過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答案。

曹操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古往今來,有多少志存高遠之士,哪怕社會、命運對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緊要關頭,依然挺身而出,為國家為蒼生獻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熱。燭之武就是這樣的一個讓我們敬佩不已的人。

劉備三顧茅廬見到了諸葛亮,諸葛亮對他暢談天下大勢。可以説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準備,燭之武也是如此,儘管懷才不遇,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燭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業,他的心始終沒有放棄過“一飛沖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關注着天下形勢,思考着安定天下濟蒼生一逞抱負的路徑。你想,一個小小的“弼馬温”,怎麼對晉國的歷史、對晉國國君的為人那麼清楚,對秦伯的心理、對秦晉之間的恩怨又是如此瞭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無疑是後人敬仰他們的主要緣由。

燭之武的閃光處——“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林則徐)這樣一個才華長久沒顯示出來的人,當國家有難的時候他還是出來解國家之圍了。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鬚髮盡白的老者,夜縋而出時是怎樣的一種情形。當他拄着枴杖走進秦營時又是怎樣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歲月給了燭之武太多的落寞與不甘,同時也磨礪了他的沉穩與敏鋭,對鄭國的最樸素的愛又加固了他的沉穩與敏鋭。他與秦伯的交鋒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勝局,幾十年積蓄的能量終於在瞬間有了釋放和爆發的閃亮時刻。“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只是這機遇來得太遲了一點兒,而且是冒着亡國的危險。但如果不是秦晉圍鄭,燭之武恐怕真得“駢死於槽櫪之間”,湮滅於歷史的風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那些鮮活的身影卻依然存留在人們的心頭。象燭之武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臨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説就是國家的脊樑!讓我們以古人為鏡來勉勵自己吧!

有一則寓言故事這樣説:太陽和北風比賽,看誰能讓一個過路人脱掉衣服。北風颳起刺骨的寒風,企圖刮掉人們身上的衣服,但人們卻將衣服裹得越來越緊。太陽用柔和的陽光温暖人,天氣漸漸暖和了。人們也就把衣服脱了。批評也要像太陽那樣,用温和的態度、暖心的話語,讓對方心悦誠服,而不應用強制的手段,生硬的話語,俗話説:“良言一語三春暖,惡言一句六月寒。”講究點説話的藝術,讓話語像三春的太陽温暖人心,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評説燭之武、鄒忌、觸龍的遊説藝術 ——燭之武,鄭國之“老”百姓也,其挑撥離間的遊説藝術在晉秦圍鄭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場。鄒忌,齊國之美男子也,其“美”僅次於城北徐公,假此以己推人説服齊王廣納羣諫名揚天下。觸龍,老朽矣,世間皆知老婦人因嘮叨而著名,不料觸龍爺爺竟也大發嘮叨,迂迴包抄,曉之以理,使得趙太后將其愛子長安君“恣觸龍之所使之”。

課內素材二、《鴻門宴》(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項羽,身歷七十餘戰,攻無不克;起兵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然垓下一戰他卻一敗塗地,終釀千古遺恨,何也?這是“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是因為沒有奪取天下的深謀遠慮。

至垓下被圍,烏江亭長勸項王渡江東稱王,以期捲土重來,然項羽卻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最終“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真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史記》作者司馬遷説“自衿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指出項羽缺乏政治家的謀略,只依賴武力。毛澤東則説“不可沽名學霸王”。而項羽呢?他在慘敗的局面下還不能正確反思自己一潰千里的原因,還以炫耀武力為榮事,兩次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上天。如此糊塗豈非敗情之悲嗎?

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項伯説,“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也”,雖然語言尖鋭,他卻“未有以應”。可見他雖然武力上是絕對優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

作為楚國貴族的後裔,項羽卻有許多缺點錯誤,甚至有不可饒恕之處,這是必然的。但他畢竟為****暴秦作出過一定的貢獻,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閃光點,如不畏****,不用陰謀等等,應當實事求是地給以肯定。

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

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王安石《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毛澤東對項羽的看法:《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4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點撥]杜詩認為真正的男兒應當能屈能伸,捲土重來或許可以東山再起,在雄渾的歷史畫卷中抒寫屬於自己的一頁。王詩在客觀分析項羽兵敗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大膽地設想,即便江東才俊如今還在,他們是不願與項羽從頭再來的。認為項羽軍民離心,敗勢難回。李詩洋溢着對項羽的讚美與敬仰,褒讚其為“人傑”“鬼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毛詩通過對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描寫,表現了作者“****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徹底革命精神。頸聯運用項羽這一典故,勉勵全黨全軍要抓住戰機從勝利走向勝利,不能學習楚霸王項羽沽名釣譽的做法。

垓下歌/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馳。這首楚刺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並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鬥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競不肯率先衝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着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後,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麼安排你呀?”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後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羣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

《史記》中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看到過秦始皇出巡的壯大場面。項羽説:“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卻説:“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倆人覬覦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語言一個率真無忌,一個含而不露。項、劉性格之差異,由此可見一斑。

司馬遷在《史記》中所歌頌的幾乎都是一些勇於進取、勇於建功立業的英雄。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他們為了某種信念、某種原則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有一種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司馬遷曾在《報任安書》中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他遭受宮刑,痛不欲生,為了完成《史記》他頑強地活了下來。他視為榜樣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的個人奮鬥經歷與《史記》中所歌頌的這些艱苦奮鬥的思想,是司馬遷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它永遠給我們以激勵,給我們以啟迪,當我們灰心喪氣、瀕臨絕望的時候,給我們以無比的力量、信心與勇氣。

經典歷史鏡頭

一場“鴻門宴”讓我們認識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優柔寡斷、自大輕敵的項羽;善於用人、狡詐多端的劉幫;多謀善斷、臨變不驚的張良;老謀深算的范增;智勇雙全的樊噲……他們各自的命運也後人留下了太多的感歎和思考:歷史造就了項羽,時勢卻成就了劉邦;對項羽,人們只是欣賞而不願意效仿;而劉邦,這樣一個市井無賴,卻成就了帝王之業。究竟誰是英雄,這是一個難題,也恰恰給我們的寫作提拱了發揮的空間。

【寫作應用】

這則素材可以用於“個性”“英雄”“聽取別人的意見”“認識自我”“強和弱”“戰勝對手和提高自己”“歷史與鏡子”等有關的話題的寫作中。歷史是一個寶庫,寫作時要依據要求,巧妙地引用和變換角度,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結構,深入地闡明自己的觀點。

讓笑的陽光拔開心靈的烏雲

笑,可以讓一個人心中的“冰山”融化;笑,可以讓一個人的“冬天”立刻變成萬物復甦的“春天”;笑,可以讓一個心靈暗淡的人變得開朗。讓笑的陽光走進心靈,讓笑的陽光拔開心靈的烏雲,讓笑的陽光温暖一顆冰冷的心。

一天,我和同學走在街上,我發現她在對一位老農笑,我好奇的問她:“你認識他嗎?”“不認識。”“那你為什麼對他笑呢?”“我希望我的笑可以讓他在這冷天裏感到一絲温暖。”聽完她説的話後,我感到了笑的更深一層的含義。

今年冬天,我們小區來了一個不愛説也不愛笑的門衞老頭,雖然有一個門衞老頭是很好,可是他每次開大門的時間都在七點以後,害得我每天都要多走一大圈。那天,我突然想到同學對老農笑的那件事,也想試一試對這位門衞老頭笑。日復一日,終於,這門衞老頭第一次對我笑,還向我講述了他的身世:他是一個孤苦伶仃的老人,老伴死的早,兒女也不養他了,只好到這來做門衞。説到這裏,他的眼淚流了下來,我一邊安慰他一邊對他説:“那你可以把小區裏的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啊!”這句話之後,他開始跟我們這些小區的人有説有笑,還把開大門的時間調到了六點之後。不久,他因病去世了,他躺在牀上,臉上浮現着他安詳的笑,整個小區的人都為他追悼,懷念着他。

笑,不僅像陽光,也像許多許多美好的事物。讓笑的陽光走進心靈,讓陽光温暖全身,讓快東充滿整個世界。

讓笑的陽光走進心靈,讓我們忘記冬天的寒冷,走向美麗的春天!

微作文寫作範例

微作文,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數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內,可以是應用文也可以是説明性、議論性的文段。隨着微博的崛起,網友的作文也成了140字以內的“微作文”。在中國國內的某知名微博上,有的網友高雅,有的網友通俗,用微博作文抒發情感,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今天我打開電腦看中國股市,又是綠的”,就是江蘇大學聯考作文題《綠色生活》的一篇“微作文”代表作。

下面就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大學聯考微作文範例。

【全國大學聯考作文話題大串聯】

我的幸福是與你為鄰,可以每天向你道一聲“早”,可以一起《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晚上還有魚吃,偶爾捉捉老鼠。我生活的世界充滿了幻想與現實,還有哲理聯想,就好比點與人生。在角色轉換之間參與其中。這算不算是綠色生活?

【重慶·難題】

人生就像是四通八達的馬路,佈滿了很多的十字路口,所有十字路口就是一個個當時的難題,比如18歲的大學聯考;22歲的就業;22歲後的高房價、婚姻、生子、創業、人際關係等等,都會在當時的特定情境下成為難題。而當跨過了每一個十字路口,生活也就成了一條單行道。

【天津·我生活的世界】

天色漸暗,雨滴從很高很遠的地方落下,撞擊地面水花四濺。一隻剛成年的螞蟻四處跑動顯得疲憊,只為找一方可以安身的鬆土,為生存儲備更多的食物。雨總是來的不是時候,天空流下的眼淚敲打着大地,踏着泥濘繼續前行,沒有誰注意到這渺小的生命。

【廣東·與你為鄰】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人人時刻步履匆匆,日日相見亦不相識。明明住得那麼近,卻覺得距離很遠。城市裏房子越建越高,樓層數不斷增加,住在同棟樓的人越來越多,但人和人的交流卻越來越淡。鋼筋森林裏的人情冷漠早已司空見慣,遠親近鄰都不如靠自己。

【四川·點與人生】

小的時候夢想是個小小的點,似有又似無,再大一點點,它好像又變成了一條直線,想沿着這條直線一直走,卻似乎找不到路口,待我們把它勾畫成平面時,它好像立體了,形象了,具體了,可是我們卻再也找不到出發的初衷了。

【湖南·早】

從黑暗漸漸奔向光明,從靜謐中漸漸走向嘈雜;在日升中跳躍出唯美的一抹光亮,在鳥鳴中綻放曙之樂章:光亮是我在的無限期望,樂章是我的孤獨吶喊;為此,我借來陰冷月色,踏過廣袤大地,臨近東海之濱,攀越萬山之巔,趁着日出的第一抹紅,高喊着你“早—”

【江蘇·綠色生活】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綠色生活成了一種奢侈的享受。我們不再走在綠樹成蔭的大道上,而是穿行在地鐵隧道中;我們不再喝上香甜的泉水,而是從桶裝水中找尋衞生的安慰;我們不再路上和小鳥say hi,而是對着手機用拇指溝通-本站§ 。不妨停下匆匆腳步,享受久違的綠色生活。

【全國卷I·有魚吃還捉老鼠?】

餘一肥貓,居秦地,歲3年,容美討人喜。主為鄉紳,財頗餘,家居百間,然鼠患尤甚。主夫憐其甚,餐有肉,食有魚,餘不為三食而憂。久之,賊鼠猖狂,餘見而不聞。歲末,主夫大壽,宴請鄉鄰,其一鄉鄰易主夫夜光珠,夫愛之甚,置餘貴室。夜,賊鼠攛掇,碎之。亮,夫殺餘剁之。

【上海·丹麥人釣魚材料作文】

孩子本該快樂無比,可是如今生活和學習的壓力卻猶如魚網般纏住他們,不管他們喜不喜歡,各種各樣的補習班、特長班吞噬着無憂的童年。放了他們吧,讓本該活潑的小魚兒能夠開心遊弋於童年的海洋。

大學聯考作文經典素材 篇四

大學聯考作文經典素材集錦

一、名著裏的經典名言

1、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對,那是任何人都難以對付的。 (《荷馬史詩》)

2、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哈姆霄特》)

3、善良人在追求中縱然迷惘,卻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浮士德》)

4、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隨筆集》)

5、你以為我貧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麼做,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簡·愛》)

6、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受考驗,你應當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童年》)

7、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驛馬,把它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慾望的最高峯。 (《高老頭》)

8、我只想證明一件事,就是,那時魔鬼引誘我,後來又告訴我,説我沒有權利走那條路,因為我不過是個蝨子,和所有其餘的人一樣。 (《罪與罰》)

9、你瞧,桑丘·潘沙朋友,那邊出 現了三十多個大得出奇的巨人。 (《堂·吉訶德》)

10、我並不願意你受的苦比我受的還大,希斯克利夫。我只願我們永遠不分離:如果我有一句話使你今後難過,想想我在地下也感到一樣的難過,看在我自己的份上,饒恕我吧! (《呼嘯山莊》)

11、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

12、唉,奴隸般的意大利 ,你哀痛之逆旅,你這暴風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婦,而是*院! (《神曲》)

13、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 (《傲慢與偏見》)

14、鐘聲又鳴響了……一聲又一聲,靜謐而安詳,即使在女人做 新娘的那個好月份裏,鐘聲裏也總帶有秋天的味道。 (《喧囂與騷動》)

15、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

16、當然,行是行的,這固然很好,可是千萬別鬧出什麼亂子來啊。 (《套中人》)

17、麪包!麪包!我們要麪包! 18.我從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 (《拜倫詩選》)

19.、愛情應該給人一種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 (《兒子與情人》)

20、暴風雨將要在那一天,甚至把一些槲樹吹倒,一些教堂的高塔要倒塌,一些宮殿也將要動搖! (《海涅詩選》)

二、精彩段落

1.生活的無奈,有時並不源於自我,別人無心的築就,那是一種陰差陽錯。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與黑夜間的距離,春夏秋冬之間的輪迴,於是有了挑剔的喜愛,讓無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

2.一個安靜的夜晚,我獨自一人,有些空虛,有些淒涼。坐在星空下,抬頭仰望美麗天空,感覺真實卻又虛幻,閃閃爍爍,似乎看來還有些跳動。美的一切總在瞬間,如同“海市蜃樓”般,也只是剎那間的一閃而過,當天空變得明亮,而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

3.喜歡海,不管湛藍或是光燦,不管平靜或是波濤洶湧,那起伏盪漾的,那絲絲的波動;喜歡聽海的聲音,不管是浪擊礁石,或是浪濤翻滾,那輕柔的,那澎湃的;喜歡看海,不管心情是舒暢的或是沉悶的,不管天氣是晴朗的或是陰沉的,那舒心的,那鬆弛的……

4.翻開早已發黃的頁張,試着尋找過去所留下的點點滴滴的足跡。多年前的好友似乎現在看來已變得陌生,匆忙之間,讓這維持了多年的友誼變淡,找不出什麼親切感,只是偶爾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這發黃的頁張中找尋過去的那些讓人難忘的,至少我可以握住這僅剩下一段的“絲線頭”……

5.天又快黑了,這座忙碌的城市又將入睡,讓這勞累的“身軀”暫別白日的辛勤,讓它入睡,陪伴着城市中的人們進入夢鄉。當空的彎月正深情地注視着這座城市與城市中的人們,看着家家户户的'燈漸漸熄滅,它在牀頭悄悄奏響“明月曲”……

6.聽,是誰的琴聲,如此淒涼,低調的音,緩慢的節奏,彷彿正訴説着什麼。音低調得略微有些抖動,聽起來似乎心也有些抖動,我感覺到一種壓抑的沉悶氣息,是否已凝結在這空氣中……

7.燈,帶有一種明亮的光,每當深夜來臨,是它陪伴着你,如此默默無聞。它是平凡的,外表華麗與否,那都是一樣的,珍珠點綴,水晶加飾的燈它只能用以裝飾,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比起這,普普通通的日光燈是幸運的,因為它照明的本性沒有改變,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卻實實在在。

8.今天陽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覺特別舒心,雨過天晴後的世界總給人一種明媚,彷彿陽光照耀在“心田”上空,讓前些天被風雨踐踏的花朵重新得到愛的關懷,重現生命的活力!

9.無知者為夢想中的虛幻而苦苦等待,換回的不是所求的,而是歲月在臉上留下的印痕,一事無成的人一生便是虛度。生活中,與其花時間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尋理想,試着與時間賽跑,也許身軀、心理會感到勞累,但這樣的生活畢竟是充實的。

10.有些冷,有些涼,心中有些無奈,我一個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顫抖,身體瑟縮着,新也在抖動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從,感覺迷茫,胸口有些悶,我環視了一下週圍,無人的街頭顯得冷清,感到整個世界都要將我放棄。腳步彷徨之間,淚早已滴下……

11.風,漸漸吹起,吹亂了我的髮絲,也讓我的長裙有些飄動。綠葉彷彿在風中起舞,離開了樹,投向了大地,卻不知這樣會枯萎,我彎下腰,輕輕拾起一片樹葉,那非常有序的莖脈,是一種美的點綴。我有些哀歎:綠葉啊,綠葉,你這般美麗地從樹上輕輕飄下,隨風起舞,卻不知已被人稱之為落葉!

12.整個世界,因為有了陽光,城市有了生機;細小心靈,因為有了陽光,內心有了舒暢。明媚的金黃色,樹叢間小影成像在葉片上泛有的點點破碎似的金燦,海面上直射反映留有的隨波浪層層翻滾的碎片,為這大自然創造了美景,惹人醉的温馨之感,濃濃暖意中夾雜着的明朗與柔情,讓雨過天晴後久違陽光的心靈重新得到了滋潤!

13.當浮華給予我們過多欺騙,現實中的虛假幾乎讓我們忘卻了真的存在,是真情喚回了迷離的心,是真情帶給了我們最純、最真的感覺,它流露的是美的誓言,滲透的是永恆執著的真愛。

14.青春,有嬉笑聲與哭泣聲夾雜的年華,青春的少年是藍天中翱翔的幼鷹,雖然沒有完全長大,有些稚氣,有些懵懂,脱不開父母的雙手卻極力想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為的是一時的激情,為的是一種獨自翱翔的感覺!

15.感歎人生,是因為曾經沒有過轟轟烈烈的壯舉,覺得渺小,覺得平庸,似乎生活過於簡單,簡單得讓人感覺煩躁。沒有大言不慚地説過將來,只是比較現實地握住了現在,我想,這是一條路,每個人所必須踏上的一次旅程,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成長的過程漫長卻充實,自毀的過程短暫卻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説是一次考驗,何去何從取決於自我。

16.風,那麼輕柔,帶動着小樹、小草一起翩翩起舞,當一陣清風飄來,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自己的臉龐,我喜歡那種感覺,帶有絲絲涼意,讓人心曠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羅綢緞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賜予人類最為珍貴的。

17.生活中受傷難免,失敗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對人生的追求與遠大的理想。沒有一個人的前進道路是平平穩穩的,就算是河中穿梭航行的船隻也難免顛簸,生活中所遇上的坎坷磨難不是偶爾給予的為難,而是必然所經受的磨練。

18.在每個人心中,都曾停留過那些值得懷念的人,也許還在,也許早已消逝,在茫茫人海中丟失,於是,那份懷念便得淒涼,因為模糊的記憶中只剩下一個“空殼”,沒有什麼,甚至連自己的心都裝不下,時間把一切抹平,也把當日的淚水封鎖,因為已經沒有,懷念只是悲涼!

19.悶熱的天,蟬兒耐不住寂寞地不停在鳴叫,我孤單一人,寂靜的身旁沒有一個知音,想瘋狂地聽搖滾樂,聽歇斯底里的歌聲,那隻為逃避無人的世界裏那濃烈的孤單氣息。一個人是清冷,兩個人便是精彩,於是,莫名的衝動讓我格外想念舊日的好友,懷念過去的日子,儘管不夠現實的遐想追回不了曾經一切,但卻希望思緒可以飛揚於閉上雙目後的世界中,印有微笑,印有舞動的身姿,翩翩起舞……

20.最為值得珍惜的是今天,因為最容易流逝的就是今天,把握今天就是把握希望,分分秒秒只是瞬間,而所乘載的分分秒秒就叫做一天,時間的流逝往往是在不經意之間,人生幾回,青春更珍貴,對於我們這個年齡的青少年來説,青春已不足二十載,在學習的生活中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駕馭着自己的小船駛向希望的彼岸。

三、古今歷史人物經典評論

1、成吉思汗: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戎馬倥傯,征戰一生,一把彎弓締造蒙古汗國,不下馬背縱橫歐亞諸國;有人説他是東方戰神,有人説他是千年風雲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讚美他是“全人類的帝王”,毛澤東稱他為“一代天驕”;這個打破東西方壁壘、書寫中國最大版圖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稱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2、曹操:三國羣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呂布,謀不如孔明,工不如滿寵……可是又有誰可以超過曹操?超過這位三國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説。吾無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憑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國舞台長袖善舞,獨領風騷。

3、毛澤東:雄雞一唱,天下大白,旭日東昇,一位偉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東方,天地萬物瞬時蒸騰,人民解放的浪潮席捲華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個將才的睿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個領袖的激昂。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歷史的輝光瀉在您的肩上,現代中國從此刻下了一個紅色的姓名:毛澤東。

4、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5、張愛玲:一個世俗女子,為了金錢而寫作;一個脱俗之人,隱居在城市高樓之上。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鑽人心。她悲天憐人,卻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卻我行我素;文章裏家長裏短,生活中卻獨標孤高。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暗灑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飛揚。她的人生,怎一個“傳奇”所能詮釋?

6、項羽:滾滾烏江東逝,匯成一段歷史。公元前2,一頭雄獅在這裏倒下,漢王朝從此抬起驕傲的腳步,一路奔跑。人傑鬼雄,英名千秋難慰一腔熱血;拔山蓋世,壯歌一曲盡抒萬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氣未斂,本該東山再起,何言無面?

7、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舊夢已遠。為酬三顧,先生在歷史舞台閃亮登場。空城觀景,胸藏精兵百萬;輕搖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歎蜀道寒雲。江流石轉,千古成敗付諸笑談,先生之名如不墜的孔明燈,永照汗青。

8、司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個重生的生命,也湧出了中國古代政治和史學的一股新泉。司馬光一生篤誠好學,以儉為德,清直仁厚,死後“家家掛象,飯食必祝”。所著長篇鉅製《資治通鑑》,文字優美,格調古雅,自成一體,為“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9、魯迅:一支筆劃開萬丈天幕,長夜無明的舊中國透射出點點星光。你棄醫從文,把邊緣人羣喚醒;你以筆代刀,令魔鬼無處躲藏。聲聲祝福,聲聲吶喊,你正義的聲音穿越百年時空仍然鼓舞人心,餘音繞樑。若干歲月過去了,你的作品沒有化為煙埃,並且無疑將長久不熄,普照文學和思想的殿堂。

10、秦始皇:天下六合鑄就大秦瑞氣,巨星隕落化為一聲歎息。你長袖一揮,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士不敢彎弓報怨;你訣世一去,良將勁弩不見當初豪氣,金城千里盡失昔日威嚴。萬世霸業,竟從內裏崩潰,千古功過,任由世人評説。

11、李白:你,從頁頁詩篇走來,酒入豪腸,三分劍氣,七分月光;你,向歷史深處走去,秀口一吐,半個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風情萬種,仗筆獨行。你輕舟一解,整條長江就詩意奔騰;你亮麗的文字,刺痛了一雙雙習慣黑暗的眼睛。

1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獨醒。塵世昏暗,萬馬齊喑,而君秉持高潔,疏離邪惡,壯志可與日月爭光。於是,孤獨成為一種偉大的情感;於是,死亡成為一種惟美的跨越。自你歸去,汨羅江畔的墨香和正氣升騰了千年。

13、譚嗣同: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羣山奔赴若波濤。一百年前,這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奔走呼號的英雄,以青春的揮灑,倔強地挺起民族的脊樑。死何所懼?就在刀鋒接近頭顱的那一剎那,他已將生命置換成永恆。一種精神執着地閃爍在歷史的天空,燦若星辰。

14、司馬遷:縱觀中國歷史,不憚於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為了理想而忍受塵世摧殘的英雄卻少有。司馬遷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顆。他以肉身的殘缺修得了精神與著作的雙重圓滿,他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憑着一個文人的良心寫下一部偉大的書,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包羅歷史的傲慢與偏見、光榮和夢想,並從此領跑着中國文化。

15、孫臏:圍魏救趙、田忌賽馬,我們從成語中讀你;身殘志鋭、胸羅兵甲,我們從歷史中讀你。你是一首無聲的歌,流傳千年仍氣鎮風雲;你是一部無字的書,演繹着關於智慧的不老傳説。

16、劉禪:“樂不思蜀”,簡單的詞語竟有如此神力,讓一個帝王的名字腐朽。後來人不曾想過,如果不能忘卻痛苦,世上還怎會有樂觀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習慣了仰視的人們或許不能容忍貴族的平凡。古往今來,天災人禍,如果一一記住它們的疼痛,人類早就失去了生存的興趣和勇氣。有些時候,忘卻才能催人奮進。

17、孔子:他用最鋭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於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於是,子子孫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

18、莊子:九萬里的情懷盪漾於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歸於自然,終成南華經。曳尾塗中,逍遙一遊於塵世,哲學的巔峯便已鑄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鴿子的温柔寬仁。躊躇滿志卻又似是而非,螳臂擋車卻又遊刃有餘。充滿血淚的怪誕與孤傲,讓後人仰視。

19、王羲之:狼毫一揮,生命隨即舞動,硯紙是他的舞台,滿載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穩立,行如清洌之風,草如龍鳳舞動,國人懂得了什麼是書法,世界知道了什麼是博大。蘭亭不再,《蘭亭集序》卻依然迎着歷史的大風舞蹈。

20、陶淵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來,帶來一陣天人合一的哲學清香。背離廟堂之高,他選擇江湖之遠,選擇了自然的恬適和舒暢。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繽紛”的理想。他綻放了發自內心的那份自然,並且馨香久遠。

21、武則天:一朵深宮玫瑰偏偏鏗鏘有力提起脊樑,一雙嬌弱素手擊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則。於是,中國的歷史因你的出現而折道繞行。三從四德禁錮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繹着屬於你的繁華。

22、李時珍:一介農夫,竟神奇地指出醫書典籍中錯誤。不忍鄉親病痛,便發誓編著一部醫書。懷揣着執著上路,走進大山,風雨兼程,親嘗百種藥草,揮就一部影響世界的不朽醫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綱目》一起,刻入歷史的記憶中。

23、王昭君:你海棠般嬌羞的容顏,你菊花般孤高的風骨,你柳絮般飄飛的思念,你桃花般紅消香斷的淚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隱。你的聰慧,痴迷着漢賦唐詩的韻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歲月無痕的憂傷,怎能不形銷骨立?你默默地隨清風而去,為了那永世的安寧;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24、俞伯牙、鍾子期:雙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傳奇。艱難地跋涉於七弦之上,十指輕敲心靈之門,生命因之共鳴。即使遠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間,他們人生原始的畫卷裏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飛舞着知己的音韻。

25、陶行知:“一生清貧,兩袖清風”是他一生的寫照:“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他畢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為了後來千千萬萬的教師無怨無悔的不竭動力。他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稱平民教育第一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不後已。短暫人生雖僅五十五載,卻贏得了“萬世師表”的美譽。他就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四、外國典故

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塵世女子。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間後,主神宙斯為懲罰人類,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個年輕美貌、虛偽狡詐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並給了她一個禮盒,然後將她許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後知”)。埃庇米修斯不顧禁忌地接過禮盒,潘多拉趁機打開它,於是各種惡習、災難和疾病立即從裏面飛出來。

盒子裏只剩下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地關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來比喻造成災害的根源。

2.達摩克利斯劍:達摩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暴君迪奧尼修斯的寵臣,他常説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奧尼修斯讓他坐在帝王的寶座上,頭頂上掛着一把僅用一根馬鬃繫着的利劍,以此告訴他,雖然身在寶座,利劍卻隨時可能掉下來,帝王並不多福,而是時刻存在着憂患。人們常用這一典故來比喻隨時可能發生的潛在危機。

3.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她們以音樂和詩歌之神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着歷史、悲劇、喜劇、抒情詩、舞蹈、史詩、愛情詩、頌歌和天文。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呼告,祈求靈感。後來,人們就常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4.斯芬克斯之謎: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怪獸就是他。他給俄狄浦斯出的問題是:什麼東西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個孩子,用兩條腿和兩隻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變成壯年,只用兩條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體衰,必須藉助枴杖走路,所以被稱為三隻腳。俄狄浦斯答對了。斯芬克斯羞愧墜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謎”常被用來比喻複雜、神祕、難以理解的問題。

5.皮格馬利翁:皮格馬利翁是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他憎恨女性,決定永不結婚。他用神奇的技藝雕刻了一座美麗的象牙女像,並愛上了她。他像對待自己的妻子那樣撫愛她,裝扮她,並向神乞求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愛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動,賜予雕像生命,並讓他們結為夫妻。“皮格馬利翁效應”後來被用在教育心理學上,也稱“期待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比喻教師對學生的期待不同,對他們施加的方法不同,學生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

6.猶大的親吻:猶大是《聖經》中耶穌基督的親信子弟12門徒之一。耶穌傳佈新道雖然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卻引起猶太教長老司祭們的仇恨。他們用30個銀幣收買了猶大,要他幫助辨認出耶穌。他們到客馬尼園抓耶穌時,猶大假裝請安,擁抱和親吻耶穌。耶穌隨即被捕,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們用“猶大的親吻”比喻可恥的叛賣行為。

7.諾亞方舟:出自《聖經》。上帝對人類所犯下的罪孽非常憂傷,決定用洪水消滅人類。諾亞是個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災。經過40個晝夜的洪水,除諾亞一家和部分動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沒。後被用來比喻災難中的避難所或救星。

8.伊甸園:出自《聖經》。上帝在東方的一片富饒的平原上開闢了一個園子,裏面有果樹和各種飛禽走獸。上帝讓亞當看守園子。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從亞當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夏娃來陪伴他。他們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人們用伊甸園比喻人間的樂園。

9.禁果:出自《聖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上帝允許他們食用園中的果實,唯獨“知善惡樹”上的果實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誘他們吃了禁果,從此他們懂得了善惡,辨別出真假,而且產生了羞恥之心。上帝因此將他們逐出伊甸園。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東西。

10.多米諾骨牌,這是一種西洋遊戲,將許多長方形的骨牌豎立排列成行,輕輕推倒第1張牌時,其餘骨牌將依次紛紛倒下。用於比喻時,“多米諾骨牌效應”常指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即“牽一髮而動全身”。

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參考 篇五

最新大學聯考作文素材參考

歲月失語 惟石能言

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文明古國,綿延古今的除了遼闊疆域、華夏子民、自然風情,還有燦若星河的文化瑰寶。四大文明源起於中國,孔聖先賢誕生於中國,一部部思想鉅著代表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 然而,一場精神與文化的漠視正被滾滾發展的車輪碾壓得喧囂塵上。傳統婚俗被貼上繁雜與落伍的標籤,耳熟能詳的歌謠變成耳畔不再響起的絕唱、古樸的賀蘭巖畫在時光中斑駁脱落……歲月失語,惟石能言。那些古老文明的碎片,言説歷史、記載變遷,也傳承民族的精神。因此,我們要科學保護、全民行動、去粗取精批判繼承,三位一體保護文化遺產,守衞民族精神!

保護文化遺產,全民行動是關鍵。文化是全民的精神家園,文化的綺麗也恩惠全民,因此文化的拯救也自然意在全民。這個全民,是政府官員也是普通民眾,是花甲老人也是蹣跚孩童。從閲讀一本經典起,與思想巨匠、古聖先賢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從學習一門手工技藝起,在環環相扣的過程中感受技藝的繁雜、精湛與歎為觀止;從欣賞一次戲劇起,在情景與韻律間感受文化的莊重與唯美……保護文化遺產,全民捍衞自己的文化陣地,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保護文化遺產,科學保護是手段。文化遺產的保護,精神與思想的重視是前提,科學的保護才是手段和落腳。菊兒衚衕正是藉由“有機更新”的理論,才找到了傳統肌理與現代元素的完美交融,也才有了都市人難得的閒情逸致;上海豫園正是循着歷史淵源與民族特色的藤蔓,而重遇發展的陽光,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芙蓉古鎮也在原樣原修、原貌原現的保護中,保留獨特而可貴的原真性……文化遺產的保護戰,絕不是無人問津的淡漠不為,更不是意氣用事的盲目亂為,而應是科學保護的真正有所作為。

保護文化遺產,去粗取精、批判繼承是態度。一如陽光多元的光譜有長短,各色的光種有利弊,文化遺產亦是如此。有傳承民族精神的精湛技藝,如賀蘭皮影、鶴溪缸窯;也有夾雜着陳落的糟粕,如女人的裹小腳、男人的妻妾成羣;還有不符合現代生活的陳詞濫調……作為有思想的現代人,在汲取文化遺產給予我們精神食糧的同

事,也應剔除不符時代潮流的陳雜。保護文化,去粗取精、批判繼承,讓優秀的文化遺產歷經時空的雕琢和打磨,光照華夏。

歷史更迭,時代變遷。我們在不斷刷新經濟面貌的同時,也別淡漠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的寶貴財富——文化遺產,別讓它在悄然流失中,荒漠了民族的根、精神的魂。讓我們樹立正確的觀念、採取科學保護、動員全民行動,讓文化遺產綻放耀眼的光芒。

為未來而鐫刻歷史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活動提升到國家和立法層面,其意義和影響不可估量。以國家公祭的形式告慰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的英靈,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並藉此向世界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衞人類尊嚴、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歷史一再證明,落後就要捱打。泊及近代、積弱積貧,九原板蕩、百載陸沉的國家苦難記憶永不可忘。77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戰火焚掠中國大江南北,荼毒無辜蒼生,日寇鐵蹄所至,哀鴻遍野;六朝古都南京更是經歷一場曠世浩劫,手無寸鐵的30萬同胞慘遭戕害,揚子江畔,血流成河,舉國悲慟,世界震驚。種種暴行翻遍史書未見,罄天下之竹而難書。南京大屠殺堪稱滅絕人性的反人類暴行,與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大屠殺一樣,是軍國主義帶給人類巨大災難的見證。這一殘暴行徑,經“二戰”後設立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判,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早已世所公認,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否認和改變的。

我們舉行國家公祭日,並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牢記戰爭悲劇,追求共同和平。“永矢弗諼,祈願和平。”主席在國家公祭日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近代以後的100多年時間裏,中國人民無數次經歷了戰爭磨難,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不是人類和平之計。和平、合作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永恆主題。我們要把和平視為須臾不可或缺的陽光空氣雨露,珍惜和平,維護和平。

我們舉行國家公祭日,是為了彰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權的尊重。“天地為愁,草木悽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30多萬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他們都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一個個曾經温暖的家庭。反觀日本右翼分子打着“尊重死者”的。幌子,藉口所謂

“死者即神”,不顧國際社會的一再譴責,一意孤行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靈位的,缺乏對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屠殺的南京30萬生靈最起碼的懺悔和尊重,完全背離其鼓吹的“尊重人權”的口號,徹底暴露了他們的虛偽本質。

我們舉行國家公祭日,是為了反思歷史教訓,激揚民族精神。公祭活動把人民的普遍精神訴求上升並鍛造為國家意志,將這段歷史的集體記憶鐫刻入每個公民的心中。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對日軍侵華罪行,中國人民捐軀灑血、共御外敵,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最終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硝煙雖已散盡,警鐘還需長鳴。牢記國恥,勿忘國殤,我們絕不能讓歷史再重演。

銘記苦難,砥礪前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人民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行,中華民族發展前景無比光明,將源源不斷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扶老人險——道德背後的陰影

近日,支付寶平台推出了一款“扶老人險”的保險產品。“扶老人險”保費僅為3元,保期一年,投保人投保後,如不幸發生“好心扶起受傷老人反而被訛”的意外事件,最高可獲得2萬元的法律訴訟費用賠償,且全年提供法律諮詢。該產品在線上發售10天已售出8.5萬份,其中超90%的購買人為80後和90後,廣東、浙江、江蘇三省銷量最高。

該保險推出後,引發的爭議不斷。有人認為,這是用商業模式破解道德痛點的“創新”,2萬元的保險能讓人們有扶起老人的“底氣”和“勇氣”。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帶有炒作性質的營銷,讓人根本上去忽視了道德。人民日報記者對老人採訪時,問到扶老人險,讓老人非常氣憤,感覺“被打了一耳光”。

在這樣的有人覺得靠譜,有人覺得離譜的情況下,買與不買這個保險都覺得尷尬。其實,扶老人險的背後反映的實實在在都是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更是隱藏在看似道德問題背後的陰影。

當下,對於“扶不扶”問題早成為老生常談的社會問題。扶老人遭受訛詐,在每個月的新聞中總要有上個幾起,讓老百姓不禁談“扶”色變。而這樣的社會現狀跟我國長期以來宣揚的尊老愛幼的傳統道德大相徑庭,讓一些老人不禁感歎人心不古。其實關於“扶不扶”看似是一個道德問題,歸根結底是信任危機、社會保障不足等一系列社會的陰影。

首先在於陌生人社會下不信任,導致不敢扶,更不想扶,希望通過“老人變壞”這一論調讓自己不必背上道德譴責。

其次在於法律的不完善,以往法律上對於老人誣陷的行為基本上以批評教育為主,懲戒力度太輕會讓其他人以為誣陷的違法成本很低,這種破窗效應會讓更多的人產生“反正誣告不犯法”的心理,從而導致扶人成本過高,訛詐成本過低而使問題愈演愈烈。

最後在於社會保障的不足,老人缺乏醫療、養老相關的各項保障,只能通過訛詐的形式來解決自身各項疾病問題。

只有解決了這三個問題,才能實現根本上的“保險”。要讓扶不扶不再難以抉擇,所要做的還有很多,尤其是政府部門更要通過強有力的行政手段予以實現,比如,進一步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調查取證渠道等。提升公民道德素質、構建社會誠信體系任重而道遠,人心扶起來,道德自然也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