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北京實習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01W

第一篇:北京實習報告(認識實習)

北京實習報告(精選多篇)

實習總結

伴隨着這一學期的結束,轉眼間,我們即將步入大四。在大三的結束之際,我們迎來了我們的第一次異地實習,這次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我們祖國的首都——北京。

這次實習的形式為認識實習,主要目的是讓我們認識中國的古建築或者某些現代建築,因為作為一個建築學專業的學員,廣闊的眼見和見識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這次的目的地選為北京,是有他的原因的,因為北京作為首都個一個世界文化歷史上的古都,所擁有的知名建築的非常多的。

學習建築,不應該只沉浸在思考之中,而且也應該身臨其境的感受他,只有這樣,才會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我們在七月八號清晨來到的北京,雖然是再次來到北京,但是北京還是給我以震撼。令我震驚的不是其較為發展迅速的經濟,也不是其建築規模與數量的巨大,而是古今建築生活氣息的駁雜,奧運村各個建築場館無不透露出現代建築的鋼筋水泥,高大時尚的濃厚現代感,而置身於故宮、十三陵等古建築羣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則是古樸,厚重,充滿着濃郁的氣息,木頭的糜爛的古代皇家的奢侈感,卻透漏着另一種的莊重,在這份莊重之中卻又有着一份貼近自然的輕鬆。而在我們所寄宿的南鑼鼓巷周圍,卻又有着有別於這兩種氣息的別樣感受,遊走於古樸與現代氣息之間,混雜着濃厚的商業感。北京的規劃各處也不盡相同,在數種氣息駁雜的北京街市巷道之間是老北京那種濃厚的生活氣息。雖然四合院以及衚衕的數量在日益的減少,但是來自於骨子裏的北京的生活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間就可以改變的。這種環境和氛圍,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

作為我們參觀的第一棟建築——國家博物館,給我的印象是體量很大,如同首都北京,給人以寬容的感覺。體積大卻不會拒人千里。當然,走進去,給人卻截然不同的感受,分明的功能分區,明確的交通流線,而且足夠美觀,盡顯大師風采,使人歎為觀止。

之後我們又去參觀了國家大劇院,這是一個巨蛋形式的建築,加上在水中的倒影,構成一個全蛋的構圖。這個建築是由鋼架構成的網殼建築,網殼中包裹的劇院的功能分區,也印證“建築的美在於結構美這句話”。相較於國家博物館的威嚴,國家大劇院則顯得更加親近自然。

而在北京的實習過程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人們賦予建築的除去功能之外更深層次的對於精神上的一種追求。之後參觀的建築中,798藝術區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的例子,798藝術區我們是在很早的時候去的,所以到了之後沒有幾個人,正是這種清晨的安靜反而給了藝術區別樣的氣質,藝術區內的展品大多數是雕塑,各種各樣的雕塑,當然,本身而言藝術區內的建築也稱得上是一種藝術品,在藝術區裏,有各式的塗鴉,有個人的畫廊,當然其中居多的是露天的一些雕塑。在藝術區本身而言,功能性反而大大的減少,更多傾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追求,當然並非是一種流於外表的藝術,其實在這裏我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人羣生活的一種藝術,這種藝術滲透於雕塑、建築等等當中,通過他們來表現出來。

在798藝術區感受到了精神層次的解讀之後,人們更多的更直接的還是來自於物質的追求,三里屯和王府井步行街便是這樣的物質追求所衍生出的產物,在三里屯裏,建築的形式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第一眼看到三里屯是視覺上的一種衝擊,高檔時尚的建築表皮,色彩的鮮亮與濃郁以及誇張的建築形態,在這

些種種之下,我們看到的又是什麼,是功能上的分區域,在區域與區域之間是大面積的中庭,聯繫區域與區域間的構建,可以是一條露天的天橋,可以是層於層之間那並沒有斷裂開的功能塊,在這裏建築師優異的功底可見一斑。總之,作為時尚的代名詞,三里屯的視覺性確實做到了令人新奇而不厭煩。相比於三裏屯的時尚,王府井步行街的外表則柔和,類似於普通的步行商業街,親民不拒人千里之外,但是作為中國第一街的王府井步行街,其商品的玲琅滿目不得不令你折服,彷彿來到了購物天堂。

中國的古建築聞名於世界,而中國的古建築的精華在於北京,北京的紫禁城,天壇,雍和宮,十三陵等,都稱得上是世界文化歷史上的瑰寶。在參觀過故宮、天壇等一系列的皇家建築後,我們對於古代人民對於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有別於日本的枯山水,以及歐洲的人工之美,國人更加的傾向於自然的和諧之美。而在參觀了古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北海公園等等,使得我更加印證了這個想法。“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個句話可以很好的總結我國在古代園林史上的造詣。

古建築與新建築的和諧相處並非沒有可能,北京城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偌大的北京城,穿插着四合院和衚衕,共存着高樓大廈,他們看似格格不入,但是又是那麼和諧的共存在一起。人們生活在這裏,和諧靜謐。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新舊建築的融洽共生已經是勢在必行的重中之重,關於舊建築的保護,通過在北京的一段時間的實習,由於城市的高速發展,發現地地道道的北京四合院已經越來越少了,北京的衚衕兒概念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淡化,新建築的大面積的新建使得舊建築的生存空間日益的鋭減着,新的發展仰仗於舊的繼承,只有讀懂了舊建築的文脈才能發展出有活力的新建築。

總體而言,北京的實習路線是在新舊建築的的參觀交叉進行的,古建築比如十三陵、頤和園、故宮、景山、天壇等等,而新建築則如國家大劇院、國家博物館、三里屯、奧林匹克公園等等,雖然這些建築並不能囊括北京的許許多多的其他建築,但通過這些建築的參觀認識,我們還是從中看到了北京建築羣的縮影,通過這次實習,讓我們深刻了解了北京的新老建築。同時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的建築吸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也可以看作是中國建築的一個縮影。通過對這些建築的瞭解,我們對之前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也有了一個系統的深化,建築取自於生活更應當高於生活。

歌德曾經説過: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因此,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妙的藝術等待我們的發掘。雖然北京的實習之旅已經結束,但是它給我們帶來的回味是無窮的。也希望我在以後的學習中,也可以運用這次北京之行給我們帶來的道理。

第二篇:北京的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

這次北京實習之旅可謂是困難多多,剛開始出發時遇上了大霧天氣,京滬高速被封,只能走小路和公路,好在司機師傅十分負責的找最便捷的路線,一路上導航響個不停。自由活動的那一天下起了中雨,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由於下了一夜,道路泥濘,加上堵車阻礙了大家的行程。也許有些事就是先苦後甜,雨天持續到早晨八點就結束了,天空馬上放晴,十分美麗,所有的壞情緒一掃而光,大家都心情大好。

當汽車開進北京市區的時候,我第一眼的感覺是特別養眼,城市綠化的非常好,特別要説一説的是北京的柳樹,非常整齊,像是刻意修剪的,樹枝下垂,隨風飄蕩,非常有層次感,每一片樹葉都那麼柔順。市區有很多公園,市民健身鍛鍊的地方,每一個公園都有自己的主題和意境,都經過精心設計。

第一站是鳥巢和水立方,位於安定路甲3號,國家體育場內。説實話我並沒有特別震撼的感覺,並不像視頻廣告上的那麼吸引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氣不好的原因,鳥巢還好,很大氣,顏色也很鮮明。水立方感覺特別小,有同學説是不是做了一個袖珍模型放到這裏。也許是沒到晚上,沒打上燈光,總體感覺灰灰暗暗的,受騙了。

緊接着去了宜家購物,我以前只是聽説過,從來沒有見過它的真面目,一眼望去是一座很大的建築物,進去之後是提貨大廳,貨品擺放的密密麻麻的但是很有秩序,一點也不亂,反而給人一種很緊湊認真的感覺,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宜家一層有個賣食品的小店,我們進去轉了一圈,買了一塊似乎很有口碑的巧克力,很便宜的一大塊,一

結賬就迫不及待的拆開嚐了嚐,確實非常美味,包裝上寫的原產地德國,對巧克力的讚美一直持續到我們,到達三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很多漂亮的沙發,先上來的同學們都坐在沙發上聊天,畢竟這是在二三線城市很難享受的待遇,因為是晚上,人不是特別多。樣板房是最讓人驚豔的了,小小的一間,各有各的風格特色,簡約大方,設計感很強,不是簡單的漂亮就能形容的。幾乎每個樣板房都是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節約空間,很符合現在的趨勢。在節約空間的同時保持了設計的現代感和藝術氣息,沒有很守舊的物品,甚至在藤製傢俱上還能讓人耳目一新,現代化的傢俱就不用提了,很多傢俱保持了古典十七八世紀的味道,但是當你仔細看結構和細節的時候卻又很人性化,很現代,我想着就是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保留了傢俱的經典特色,卻又貼近現代人緊張忙碌的生活。總體感覺還是非常好的,能夠啟發靈感,也許正因為是這樣,產品的用料顯得略有不足,不過年輕人圖的是新鮮感,不需要用幾十幾百年,他們更偏好的是享受現在的氛圍,平價的物品讓他們沒有太多的壓力,也可以經常採購其他風格的物品,換換生活工作的環境,相信對現代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確實是很感歎德國人的品味,但是比起他們的智慧來,似乎後者更加有味道。

入住的賓館説不上是特別好,至少是能滿足需求,對於我們來説不是來享受的,而是來啟發自己的,入住的地方很有北京市井的特色,聽到了正宗的京味,吃着北京小吃,享受着熙熙攘攘的氣息,和白天的井然有序完全不同,大街上都是熱熱鬧鬧的人羣,有各種有趣的口

頭禪,類似於“你丫的”“去個毛”之類的,兒化音特別重,還是挺有趣的。

然後感觸比較深的就是北京國際設計三年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清華大學、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和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共同(請收藏本站:)承辦。該展覽將致力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學術價值、最具前瞻影響、最具高端地位的綜合性設計大展,是全球設計師展示和推廣創新成果的又一個新的、重要的平台。首屆三年展將採取主題展的形式,圍繞“仁:設計的善意”這個總題目

走進展館,各種展品井然有序的出現在眼前,參展作品都十分超前,但卻很實用,色彩明豔,別具時尚感。每類展品都有明確的主題和目的,就是為了顛覆傳統的思維,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式,提出一些前衞的假設,甚至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或者認為絕對不可能實現。比如提出了當植物可以説話,可以用你身體上的器官來製作某種機器,還有類似於加入你的機器只有餵食後才可以工作之類的大膽假設。但是依照科技發展水平來説,有一天實現這些假設也許指日可待了,想想那一天的到來渾身就熱血沸騰。

兩個展廳之間有一輛日本人設計的竹子為材料的電動汽車,其實剛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就有種直覺,這類環保的作品是日本設計的特色。日本人的設計理念更側重於環保,卻實用不失現代感和實用性。這種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也是今後的一種趨勢,畢竟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種世界的發展方向。

這次北京之旅其實感受頗多,首先是靈感上的啟發,對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更深一層的理解,開拓了更廣的思維,深刻的體會到與發達國家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差距,更是在思維上的差距,設計理念的差距,這次設計展讓我們接觸到新的發散的思維。其次是人生的啟迪,有些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受到挫折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會讓人懂得感激,會讓人學會堅持,學會忍耐,撫平狂躁。讓人平靜下來,尋找新的出路,尋找新的解決辦法。慢慢的事情會一步步的通過你的改變而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三篇:北京實習報告

院系:

專業:

年級班級:

姓名:

學號:

指導教師:

完成時間:實 習 報博達學院管理系旅遊管理2014級周夢穎孫瀅悦、於佳2014年9月4日

北京實習報告

一、小分隊初到北京

8月19號的早上,我們小分隊背上了行囊自行趕去北京,下了高鐵,迎接我們的是繁華的北京城和來往匆匆的帝都人民。我們經歷了一些波折後終於來到了老師事先訂好的旅店。還沒來的急休息,緩解旅途疲勞的我們便前往王府井,進行我們的北京初遊行動。

二、王府井初探

王府井大街,南起東長安街,北至中國美術館,全長約三華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業區。王府井的日用百貨、五金電料、服裝鞋帽、珠寶鑽石、金銀首飾等,琳琅滿目,商品進銷量極大,是號稱"日進斗金"的寸金之地。我們沿着美術館,穿過了古樸的大豆腐衚衕,一路沿着走向王府井,晚上的北京去除了白日的悶熱和擁擠,顯得十分涼爽怡人。王府井大多是國有品牌和百年老字號商店,吸引了無數外國友人前去逛街,購買紀念品。 在遼、金時代,王府井只是一個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後,人煙逐漸稠密,當時稱之丁字街。明代,這裏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規模,改稱十王府街。清代廢十王,改稱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03年,東安市場成立,老東安市場成了北京人最愛逛的地方。我們也隨着人羣擠進東安市場去瞧瞧熱鬧。現如今的東安市場不僅有供旅遊者購買的紀念品。如包裝好的果脯,糖葫蘆,茯苓膏等,還有一些中等的珠寶玉石。走在王府井大街上會讓人感到設計者無微不至的關懷,累了,街上有獨立的座椅,可以讓你隨時坐下來休息;想打電話,大街兩側九組十八個的ic卡電話亭會方便你與朋友聯絡;每隔四十米一個的垃圾桶讓你可以隨時處理掉手中的垃圾;想問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會為你指點迷津。

如今這條充滿現代氣息、高品位、高標準的國際化中心商業街,與法國的香榭麗舍大街結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百貨大樓、外文書店、丹耀大廈、工美大樓、王府女子百貨商店、穆斯林大廈、新東安市場與盛錫福、同升和、東來順、全聚德、四聯美髮、百草藥店構成了這條810米商氣十足的現代化

商業街。錯落有致、裝修獨特的一個個店面,聚來了上百家國內商號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滿目的商品,栩栩如生的雕塑使這條有着700年曆史的老街重喚青春,使每天50萬人彙集到這裏,爭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

各個商家為了招攬顧客也打出了自己的招牌絕招,如派店員扮成財神爺發紅包,打出優惠送好禮的廣告,無不吸引人眼球。逛完繁忙的王府井商業區,我們也不得不去王府井小吃一條街去湊個熱鬧。

小吃街內除風味小吃以外,還有專門售賣、製作民間工藝品、民俗用品的舊式攤位,不少流傳於民間的工藝品將在這裏展現,一些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會在這裏展示他們的絕活兒。街內有店鋪、攤位各自懸持酒旗、招牌,叫賣喝彩,交映成趣。街內還搭有戲台,戲曲雜耍,京腔京韻,更顯這條街傳統文化的特色,可謂“街中樓百態,景中情萬端”。自小吃街入口,各個小吃攤位緊挨着門柱兩邊,依次展開,延伸至裏面,入口處路段不僅有金絲捲餅,炸臭豆腐等特色小吃,還有油炸冰淇淋等外來小吃。a區和b區是小吃街主體部分的深度展開,在這裏全部鋪面的結構也變得複雜起來,每家店不僅有廚房,而且多了古典、漂亮的小餐廳,裝飾得頗有思古之幽情。這裏,遊客不必像在入口處吃得那麼草率和匆忙,而可以悠然地坐下來,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氣氛。我們嘗試了北京人愛喝的豆汁,那如泔水一樣的古怪味道實在讓人難以下嚥,果然正宗老北京風味並非人人都能嘗試,接受。逛完了王府井,疲憊的我們回到旅店好好休息,迎接接下來的北京深入之行。

三、天安門,故宮一日遊

一大早,在老師的集合帶隊下下,我們大批人員湧向了地鐵5號線的東四站,本就是上下班高峯期,地鐵站更是擠滿了人,我們只能分批擠上地鐵。北京的地鐵票一個人只要花兩元就可以乘往任何地方,所以地鐵成了北京人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人流量也永遠是隻增不減。好不容易一路擠到了天安門,越過了安檢,我們踏上了北京天安門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和人民英雄紀念碑。

老師給了我們自由時間活動,約定好集合時間和地點就解散了。我們小分隊拿着照相機到處拍照,讓這個神聖的地方留下我們的印記。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

主權的地方,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築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廣場的東側矗立着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命博物館,那裏是收藏並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着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天安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生在這裏。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現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遊覽。

很快時間便到了,我們便通過地下通道到往天安門城樓。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是中國古代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門,以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清順治八年重建後,改稱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終於獲得了新生。毛主席率領黨、政、軍和各民主黨派、羣眾團體的負責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安門城樓也就成為億萬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聖地。這也使得天安門被設計成為國徽,成為了中國的象徵。不一會兒,我們便隨着人羣走到了紫禁城正門“午門”門口。北京故宮舊時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先後有24位皇帝在這裏臨朝為政和日常生活,同時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構最精緻的古代宮殿建築羣,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紫禁城在百年風雨中依然矗立,那宛如三山環繞,五嶽突起的氣勢,在歷史的滄桑中更顯雄壯。我們不禁拿出相機想要照下這壯麗的場景,可是巨大的紫禁城城門不容許我們將它放入小小的鏡頭中。我們沿着午門,逐漸深入,在不變的建築中探索古代帝王的生活的文化。

北京故宮為漢族建築之精華。北京紫禁城(故宮)為明代修建,清承明制,有所增益,整個故宮建築都是由一條中軸線延展開來的平面佈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台榭、廊

廡、亭軒、門闕等建築。沿着中軸走分別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分別是皇上,面見大臣,舉行儀式,換禮儀服的地方,足以彰顯了古代帝王的生活嚴謹和禮儀規範。再來就是共皇上處理政務的乾清宮。沿中軸線一路遊覽下來,在轉到東西各宮簡單看一看,等到從神武門出來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感覺只能用兩個字形容,一是奇,二是累。奇是因為讓人感受到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和繁雜的後宮規矩。皇上妃嬪等的生活方式也讓人很新鮮。累,是因為故宮實在是很大,我們只能詳細的看幾個景點,其他的只能走馬觀花,甚至很遺憾地放棄了幾個景點,這樣一天才勉強遊覽完了故宮。

四、頤和園避暑

一早,我們乘地鐵五號、二號、四號線才到了頤和園附近。老師幫我們買了門票,簡單交待了一下注意事項,我們就滿懷期待的開始了這座皇家園林的遊覽。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三園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在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的嚴重破壞.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裏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着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裏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我們逐漸登上了萬壽山,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羣。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我們趴着陡峭的石階,彎彎曲曲,分別過了許多大殿,以及一些亭台樓院。在我國古代,有首詩曾經寫到“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現在來到的仁壽殿後的假山中,便能體會其中的含義。這裏運用了我國造園藝術中的抑景法。開始,這裏好像已經沒有路可以走了,可是隨着不斷的前進,豁然開朗,在我們前面有出現了一碧千傾的昆明湖。最終又回到了山腳底下。看到昆明湖的美景,大家都忍不住想要划船穿越昆明湖,看一下別樣的風光。登上了船後,我們悠閒地划着,看到

一片片的荷花開得分外鮮豔,又有柳樹環繞,真是避暑聖地的無限風光。我們欣賞完美景後,徑直將船划向了十七孔橋,不知為何,從十七孔橋中最大的橋洞中劃過,是一件讓人感到十分激動而又有成就感的事。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我們把船劃到原來地方便上了岸。岸上是一條由1.4萬多幅蘇式彩繪所構成的長廊,其中有關於西湖風光的546幅,還有的人物畫多采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所設計的內容時間跨度非常大,從三皇五帝到清朝,上下五千年,可以説的上是我國文化史的一個縮影,並且在長廊的各個角落所繪製的圖鮮少有相同的,這都是我國勞動智慧的結晶,以及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精妙絕倫。沿着長廊,我們慢慢地走到了佛香閣,並且額外買了票進入。

佛香閣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築;閣高41米 ,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格外的階梯上來往的旅遊者和香客絡繹不絕,周圍則是周圍蒼松翠柏,古樹成林,即使遊人不斷也絲毫不影響你體會山上的幽靜氣息。閣內供奉着“接引佛”,舊時供皇室在此燒香,如今也照樣吸引着大批人員前來虔誠敬拜。走出了佛香閣,便逐漸走到了旅遊工藝品攤販處,同學被各式精美的手繪北京地圖以及景點圖所吸引,紛紛掏腰包買下了他們中意的圖畫。買好東西,我們便逐漸走到了大門口,出去了。疲勞的我們已經再也沒有力氣奔波了,找到了車站便馬上坐車回旅店了。

五、北京科技館探險

今天,我們擺脱了古舊的帝王生活探索,準備去中國科學技術館去探險。首先我們到了華夏之光展區,這個展區都是介紹古人的冶煉鋼鐵,採礦,造紙,織布等一些列東西的發明,微縮模型的原景重現讓我們看的大呼驚歎,不僅能夠動手嘗試,還能通過電子屏幕來了解更詳細的知識,並且做趣味問答。最讓我們驚訝的則是科技館中的小志願者,他們用流利而又清晰的語言給我們講解了一些著名建造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讓我們都十分佩服。

第二層則是探索與發現,這層多是將生命的起源以及各個生命的生存規則。我們在這裏發現了好玩離奇的傾斜房間,重新感受了我們在媽媽肚

子裏所聽到的聲音,還有各種擾亂我們眼球,混淆我們的聽覺的奇思妙想的發明。我們就像孩子一樣的玩的不亦樂乎。

第三層,我們來到了科技與生活,這裏有各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的發明原理和構造講解,我們看到了轎車到動車的發展,也看到了飛機到飛船的演變。這裏還有各種模擬器,讓你上去感受,我們紛紛嘗試,大呼過癮。

第四層則是挑戰與未來,看到這一層我們都已經沒有力氣,十分飢餓了,於是我們草草的看了一些展品便迫不及待的下樓去地下一層條飽肚子了 。 吃飽了的我們便在沒有繼續科技館的探索,而是從另一門口出去,轉戰去了鳥巢,繼續我們奧運專線遊。鳥巢是2014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由2014年普利茨克獎獲得者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築師李興剛等合作完成的巨型體育場設計,形態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個搖籃,寄託着人類對未來的希望。設計者們對這個國家體育場沒有做任何多餘的處理,只是坦率地把結構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築的外觀。而這獨特的外觀,在遠處讓人一目瞭然,我們便是靠着鳥巢這個獨特的地標,走到了奧林匹克公園,也是現在的全民健身中心。到了鳥巢,雖然已經在電視網絡上看到它千萬次了,但是親眼所見還是會感到驚歎,驚歎這一華麗的構造,和獨特的吸引力。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進入鳥巢內部,細細的感受奧林匹克這一盛會的主辦場地,而只是在外面好好地觀察它。我們沿着下沉廣場繼續走,不一會便走到了水立方。其實水立方在白天的陽光照射下並沒有發現他的光彩,可能距08年奧運會有一些年了,水立方絢爛的表面蒙上了一層灰色,但是到了夜晚,在燈光的呼應效果下,水立方炫彩奪目,佔盡了風頭。這也使得我們不虛此行。

很快,為期幾天的北京實習生活便要結束了,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穿越了一會,其回到了古代,要到了未來,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人民的無限創造與智慧。真是收穫頗豐

第四篇:北京實習報告

頤和園總體空間佈局的特點

頤和園始建於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 290公頃(4400畝),水面約佔四分之三。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繫,乾隆時期興建清漪園,將四周四個皇家園林連接起來,建成之後改名頤和園,戰爭時期雖然重建過,但整體上還是沿用了乾隆年間清漪園的規劃和佈局。總體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以杭州西湖作為規劃藍本

建成的頤和園與杭州西湖相比極其相似,萬壽山和昆明湖的位置關係與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現北山南水的態勢大致成南北走向,蘇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還有就是頤和園和杭州西湖都採用了中國傳統園林的中“一池三山”的造園模式。

但是頤和園之摹擬杭州西湖,並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神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的藝術的再創造,能夠結合本身的環境、地貌特點和皇家宮苑的要求,發揚“己之所長”,作出了卓越的創新,可以説有“本於西湖,高於西湖”的園林藝術效果。

二與周圍皇家園林構成三山五園的格局

頤和園建成後與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圓明園、暢春園與香山、玉泉山、萬壽山形成三山五園的格局。頤和園建成、昆明湖開拓以後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同時在西北郊構成了三條軸線,一:萬壽山和裏湖的南北中軸線。二:靜宜園宮廷區、玉泉山主峯、清漪園的宮廷區三者,構成了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三:圓明園與暢春園之間的南北軸線。這個軸線系統把三山五園串綴成為整體的園林集羣。

三造園與水利工程的完美結合

乾隆時期興建了形成了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長河這樣一個可以控制調節的供水系統,宏觀看來,萬壽山脱出於水面的島山,完全改變了原來的西湖與翁山的尷尬的山水聯屬關係,形成的北山南水這樣的理想的山水格局,湖面往北拓展直抵萬壽山南麓,龍王廟保留為湖中的一個大島——南湖島。同時,在西北角另開河道,往北延伸經過萬壽山西麓,通過青龍橋,沿着元代的白浮堰的引水故道,接於北面的清河,清河繞過萬壽山西麓再分出一條支渠兜轉而東沿北麓把原先的零星小河泡連綴成為一條河道“後溪河”也叫做後湖。湖面以東是一望無際的田疇平野,湖面以西則水泊連綿直抵玉泉山麓,襯托更遠處的西山羣峯。高水湖和養水湖相繼而鑿,並與昆明湖相臨,因此在前湖不是宮牆,這樣昆明湖大大擴大了圓明園內的景觀,使園內園外融為一體。

這些特點使得頤和園的佈局超越了園林的界限,顯示出西北部的風景美,也為三山五園的借景,襯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特別是頤和園總體上是個龐大的園林集羣的有機整體,其中的清漪園更是使整個園林形成良好的環境佈局。

園博園總體佈局及園中生態環保理念的應用

一、總體佈局

結合現狀地形、地貌及本屆園博會的特點,形成“一條中央軸線,兩條景觀觀賞軸、八個功能分區、三大主題建築”的總體佈局。

其中花博大道和和諧廣場佈局較為出色

花博達到在中軸線形成林廕生態大道,由交叉的樹陣和花海形成層層開合的自然植物空間,展示各種花卉帶來的不同氛圍及季節變化。採用新型彩色透水材料鋪設成自由小路與花海形成整體的統一。沿線以多種景觀載體表現中華民族豐富的民俗文化。兩側分佈與園林綠化、園藝及環境相關的新科技、新產品和新能源的科技企業展園。

花博大道佈置景觀燈柱,展示現代仿生學技術dna雙螺旋結構。燈柱根據太陽光照射

角度不同,外觀色彩隨之變化,夜間形成麗的光柱。

和諧廣場(中央廣場):是園博園核心廣場,延續“天圓”“地方”?“人和”?的序列空間,營造出寓意和諧的中央廣場,挖掘“八音”、“九鼎”的文化內涵體現人與社會、自然的和諧,是國內外參展單位齊聚一堂的“和”的體現,同時體現“天”、“地”、“人”的和諧統一,形成序列空間的高潮。

採用下沉廣場形式,周圍是觀演台,作為集會、演出以及展會期間參展城市文化周的活動場地;同時也是觀賞其西北側湖面中大型音樂噴泉的主要場所。設置售賣、餐飲等綜合服務設施。

它的豎向規劃也有特點,它結合園區功能需要和現狀景觀特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山體及已建園區,根據總體規劃,形成谷地及緩坡地形,創造出豐富的豎向景觀。

二.生態環保理念的應用

綿延一公里的“世界軸”是一條“低碳環保示範走廊”。足球場大小、喇叭狀開口的“陽光谷”相當吸引眼球,它上採陽光,下蓄雨水,預計能為世博園區提供5萬立方米生活用水,相當於世博園區規劃用水量的一半;園區內80%以上的夜景照明燈採用led(發光二極管)燈,預計在不減少亮度的基礎上可以節省90%的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範區;主題館、世博會演藝中心等多所場館的外牆已種植大面積的垂直綠化,將起到調節室温的作用。

最大的亮點是世博園內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主題館屋頂遠看像藍色海洋,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單體建築太陽能屋面。中國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等主要場館設施及部分國家的自建館,在屋頂和玻璃幕牆上也都安裝了太陽能電池。園區總裝機容量超過

4.68兆瓦,有望成為國內乃至亞洲最大規模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園區。

被譽為“東方之冠”的中國館主色調是中國紅,以層層出挑的造型設計,在夏天自然形成上層對下層的遮陽。白天,中國館的頂部和外牆上的太陽能電池蓄存電能;晚上,高科技的冰蓄冷技術利用夜間用電低峯時的電能製冰,再到白天釋放冷源,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天然能源。

除主場館外,高架人行道、世博軸景觀大道等世博會期間人流密集的區域,將統一鋪設以木屑、花生殼、椰子殼、亞麻、秸稈等植物纖維為原料的新型環保材料“塑木”,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利用。排碳大户“汽車”也將得到有效遏制,代表着新能源動力、零排碳的氫能燃料電池車,將作為世博園區及周邊公交線路的主要車輛大顯身手。

此外,來自倫敦的零碳社區,就像一個沒水、沒電、沒熱的“原始洞穴”,卻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高碳排放帶來的舒適體驗。由大豆纖維製成的瑞士館,可被生物自然降解。使用網狀、透氣性良好的革新性建築材料的德國館,能防止展館內熱氣的聚積,減輕空調設備的負擔。被稱作“雲中水滴”的世界氣象館,以人的“皮膚”來比喻其牆體外層,使整體建築不僅防風、防雨,還能透氣,並將以結構緊湊的多媒介形式講述“氣象、城市、人”的故事。還有許多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場館,都將以不同的方式展示最新、最先進的低碳環保技術。

總結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造景手法 , 對公園的主題展現進行分析。

歷屆奧運會都是在不同的城市舉行的,因為每個奧運會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所以以下我將以北京奧運會森林公園為主要的討論對象。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吸引了數十家來自國內外的科研機構和園林設計院參與總體設計,上百位專家參與了公園的各項專業研究和討論。專家將森林公園的設計主題定為“通往自然的軸線”,這條“通往自然的軸線”將人造的城市景觀與自然山水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規劃前的森林公園大部分的綠化是苗圃,樹種單一,無法滿足奧運會的景觀環境要求。新建的森林公園是在盡最大可能保持原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度改造。此外,公園區域內的12處文物古蹟也全被保留下來。

“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色的森林公園將向世界展示中國山水公園的獨特魅力。”北京清華城市規劃院景觀園林設計所所長鬍潔這樣説,他負責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及景觀方案設計。

公園南區的“主山主湖”是森林公園的標誌性工程。主山體以398萬立方米土方堆砌填築而成,與北京西北屏障———燕山山脈遙相呼應,既符合中國園林建造的傳統,又與周邊大環境相得益彰。主湖區“奧運湖”和景觀河道構成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的“龍”形水系,122公頃的水面超過了1/2個昆明湖。在中國的神話與傳統文化中,龍是最為尊貴與神聖的圖騰,總是與水結合在一起。在這條水系中,龍的身體蜿蜒穿越森林公園,張開的龍嘴對着清河,而其尾巴則環繞着國家體育場。

在這塊此前從未曝光的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內,不僅有層巒疊翠、湖光山色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有展現公園冬景

頂尖科技與綠色環保理念的奧運場館,更有充滿中國古典文化韻味的特色建築和設計細節以及為觀眾提供最大方便的交通場站和人文關懷設施。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在貫穿北京南北的中軸線北端,位於奧林匹克公園的北區,是目前北京市規劃建設中最大的城市公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讓這條城市軸線得以延續,並使它完美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這裏被稱為第29屆奧運會的“後花園”,賽後則將成為北京市民的自然景觀遊覽區。

2014年,北京市開始啟動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建設,它佔地面積680公頃,是10個北海公園的大小。從北二環的中軸線驅車往北只需半小時就能到達。2014年,當你經過北五環時,路旁高大喬木和五彩灌木綿延數公里,猶如置身於一片宜人清新的綠洲中。

第五篇:北京實習報告

北京之行實習報告

姓名:程濤班級:藝設一班學號:1008021009

北京之行我們已經準備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夕陽西照的傍晚時分,我們啟程了,應該興奮才對,前幾分鐘還在想有什麼東西需要帶,後幾分鐘,背上揹包,才有種沉甸甸的感覺,直到此時,我才意識到,我們這就啟程了。

手提滿滿一包食品,走出宿舍門,籃球場上歡聲笑語,有幾對學生情侶從綠樹如茵的小路上走過,明珠物業廣場上熙熙攘攘,老人在散步,兒童在玩耍,附近的居民也在這裏健健身,一陣風吹過,他們都在享受盛夏傍晚的一絲涼意。我,依次走過。今天,像每個平常的日子,每個人依舊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今天,對於他們來説,也許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對於我們,從沒有出過遠門的一羣孩子,是多麼意義非常。此時,我們要去北京了,整整揹包,喝口水,我們已經走在路上,忽然有種輕盈。

北京,一個我們魂牽夢繞的城市,我們要向你而去!學校派嚴荷菱老師已經替我們聯繫好了住宿和坐車的問題。想想我們的路線,故宮、天壇、天安門、頤和園、圓明園、798、草場地、中國美術館……我們的北京之旅,文化之旅,藝術之旅,祈禱明天!

北京,可要記錄的感悟實在太多。剛剛掀開一頁紙,還不等拾起愚拙的筆,下一處地點,已經開始撞擊我們的思緒。我們來到東城區,來到海淀區,我們見到了豪華的賓館大廈,也看見了露宿街頭的流浪漢;我們看到了精雅別緻、琳琅滿目的商品,也感受到了這裏物價的昂貴;我們經過了高聳的寫字樓、科技樓,也感受到了這裏競爭的激烈;我們享受着這裏公交、地鐵便捷的交通,又體會着這裏往來不斷的人羣的擁擠與熙攘,以及上過街天橋、下地下隧道的繁瑣……

走進大柵欄,感受中華老字號的遺風新韻;走進琉璃廠,品味古玩字畫的經典魅力;走進朝思暮想的天安門,在皇城根體味歷史的鉅變、文化的滄桑;走進鳥巢水立方,讓我感受到它們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走進北大清華,向所有學子一樣,仰望這片土地,感受大學之為大的魅力;走進中央美院,簡潔大方富有特色的外觀,讓我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氣氛;走進798藝術區,我們看到了現代藝術的集中展示;走進圓明園,讓我身臨其境痛心於圓明園的滄桑;走進首都博物館,通過一組組珍貴的歷史文物,讓我瞭解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輝煌的文化在北京如何得到了集中而又典型的反映;走進王府井,讓我感覺到它的氣派和繁華……

北京,就這樣深入我們的骨髓,遠非一個名字,一個符號。北京,是影集裏,每個去北京的親朋好友都會與之合影留念的天安門;是國小課本里,高聳鼎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邁向五星紅旗的嘹亮號角與整齊步伐;是我們整天唸叨的北大、清華……

還沒起身之前,以為到北京會很開拓眼界,很長見識,但是,對一個城市來説,建築物的高度和密度不等同於它的文化,之前的興奮與欣喜,也慢慢被殘酷的大風天氣所消磨。北京,以及所有像北京一樣的城市,它們之所以吸引我們,更多來自於它內在的魅力,來自於它政治、經濟、文化的某方面實力,而這些,不是我們在這裏看兩天,遊兩天就能輕易體會到的。我們的人生沒有也不會因為這一次旅行而起太多波瀾,生活,還是向我們既定的軌道繼續。

北京之行,我們留下了很多遺憾:我們沒有攀登雄偉的八達嶺長城,沒有欣賞到沁人心脾的香山紅葉……遺憾正孕育着希望,我們還有我們的夢想,有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還有兩年的大學生活,還有滿滿的整個人生……

總體來説,這次實習考察作為自己,準備的不充分,在一些細節上也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實習考察的目的只有一個,發現身上的不足,虛心學習,以利於自己的發展。這也是我們實習考察的目的,通過實習考察,找出自己的不足,並開拓眼界,認真學習。我學習着,快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