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奮鬥者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55K

奮鬥者心得體會多篇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1

當前正值脱貧攻堅關鍵時期,五里鎮積極響應上級號召,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全身心投入脱貧攻堅,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學一做”,為脱貧攻堅增添新動力。

當好“兩學一做”的排頭兵。該鎮在召開全鎮“兩學一做”動員會的基礎上,要求各村(社區)黨支部、機關支部結合各自實際,以支部為單位,以黨章黨規、系列講話、扶貧政策法規和產業發展模式等為學習內容,以做合格黨員為目標,結合“三會一課”,採取週一支部班子率先學習、週五組織全體黨員集中學習等形式,進一步提高黨員幹部的黨性思想和幫扶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當好“兩學一做”的排頭兵,真正使“兩學一做”助力脱貧攻堅。

當好貧困羣眾的引路人。為了使“兩學一做”與脱貧攻堅“同頻共振”,該鎮要求各支部、全體黨員幹部以“學”為根本,以“做”為落腳點,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通過進村入户走訪,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精準剖析致貧原因、精準制定脱貧規劃、精準開展建檔立卡,爭當脱貧攻堅“先鋒隊”。要求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打贏脱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念,以脱貧攻堅工作為重,凝心聚力,苦幹實幹,真正沉下身子、深入田間地頭帶領貧困羣眾發展產業,為貧困羣眾找到新路子,幫助他們拓寬致富渠道,增加經濟收入,真正在脱貧攻堅行動中當好引路人。

當好脱貧攻堅的先鋒官。脱貧攻堅戰鬥已經打響,黨員幹部作為脱貧攻堅的“先鋒官”,必須事事想在前頭、處處幹在前頭。該鎮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要信念堅定,知行合一,勇扛脱貧攻堅大旗,以自身作示範,增強貧困羣眾致富脱貧的信心,點燃貧困羣眾脱貧致富的熱情。要在學習書本上的脱貧知識、學習實踐中的脱貧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學用結合,開拓創新,幫助貧困羣眾發展難題、謀劃發展藍圖、量身定製脱貧計劃,做好“領路人”,帶領貧困羣眾走好致富路,在脱貧攻堅的征途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2

麥積區元龍鎮黨委專職副書記王軍鋒表示,今後,要以張小娟同志為榜樣,銘記自己的初心,把責任扛在肩上,讓每位貧困户穩定脱貧,努力做一名新時代基層滿意的扶貧幹部。

作為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孫澤濤深切地體會到扶貧幹部的艱辛和身負責任之大、任務之重。他説:“學習了張小娟同志的事蹟後,既為她失去年輕的生命感到惋惜,又被她的精神所深深打動。作為同齡人,我要學習她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守初心,勇挑重擔,多為羣眾辦實事、謀幸福,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點燃貧困羣眾致富的希望。”

“張小娟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扶貧幹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譜寫出一首壯麗的讚歌,她的事蹟非常值得我們基層幹部學習。”康縣平洛鎮黨委書記高繼富説,要學習她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幹工作,學習她勤勤懇懇、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在脱貧攻堅這條路上,努力用苦幹實幹的業績為羣眾謀福祉,真正把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脱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

平涼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偉説:“張小娟同志的先進事蹟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作為一名機關幹部,就要以張小娟同志為榜樣,牢固樹立為黨盡責、為民分憂的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落實到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日常行為的點點滴滴。”

“張小娟同志走遍了舟曲的山山水水,為貧困户的脱貧來回奔走,這種務實的工作作風值得我們每一名黨員幹部學習。”蘭州市城關區委組織部幹部劉偉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時刻把羣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把黃河之濱建設得更美。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3

今年是脱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脱貧攻堅工作帶來嚴峻挑戰。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各基層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區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鍥而不捨抓實抓牢基層黨建,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提供堅固的組織保障。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就要持續繃緊決戰決勝的思想之弦,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落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在脱貧攻堅具體實踐中檢驗“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奮力奪取脱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就要全面夯實決戰決勝的基層堡壘,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各項建設。要把黨的力量挺在脱貧攻堅最前沿,持續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抓好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整頓、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提高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貧困羣眾脱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火車頭”。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就要用足用好決戰決勝的各方力量,引導他們以不怕吃苦的精神投入決戰。脱貧攻堅是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書記都是第一責任人,要肩負起“決勝脱貧攻堅”第一責任。各級領導幹部也要負起責任,包村掛點,走村串户,查真貧、訪真貧。要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基層黨羣工作者和駐村工作隊作用,激發農村黨員的內生動力,推動廣大黨員在脱貧攻堅中當先鋒、作表率。

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就要始終保持決戰決勝的務實作風,要用心用情用力幫助基層、困難羣眾解難題辦實事。要完善和落實抓黨建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體制機制,統籌攻堅力量,強化督查考核,增強各級幹部的責任感、使命感。要保持過硬作風,防止“不作為”,整治“慢作為”,杜絕“亂作為”,精準發力,真抓實幹,以“釘釘子”的精神贏來脱貧攻堅的實效,讓脱貧羣眾真正“站起來”“走得遠”,真脱貧、脱真貧、不返貧。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4

脱貧攻堅不是扶貧幹部的“獨角戲”,唱好幫扶與被幫扶的“二人轉”,堅定貧困羣眾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脱貧攻堅才能積力之所舉而無不勝。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貧困羣眾的小康,全面小康就難言圓滿;沒有貧困羣眾的自強不息,脱貧攻堅戰就會失去至關重要的內生動力。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脱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羣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貧困羣眾既是扶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脱貧致富的主體。激發貧困羣眾改變貧困落後面貌的幹勁和決心,提高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無疑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增強脱貧效果可持續性的關鍵所在。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閩東地區時,就提出過“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當地幹部羣眾奮發圖強的發展合力。沒有人天生就願意貧窮,奮鬥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揚鞭自奮蹄,有些人則相反,有如車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無法激發出來。脱貧攻堅不是扶貧幹部的“獨角戲”,唱好幫扶與被幫扶的“二人轉”,堅定貧困羣眾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脱貧攻堅才能積力之所舉而無不勝。

精神上的貧困,往往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可怕。有些貧困地區和貧困村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與缺乏窮則思變、窮則思勤的奮鬥精神有一定關係。有些地方主動“返貧”,樂當貧困縣,不願摘窮帽子,有的貧困户發展農副產業不積極,爭當低保户卻很積極,從中都能發現“思想貧困”“志氣貧困”的影子。“苦幹不如苦熬”“等着別人送小康”,類似思想可以説都是脱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扶貧扶志,首先就要對準這些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這個勵志語許多人耳熟能詳,也為貧困地區的廣大幹部羣眾深深認同。扶貧開發不應只簡單盯着幹部壓擔子、定考核,也應鼓勵幹部們以“扶志”和“扶智”為抓手,喚醒貧困羣眾的主動脱貧意識。好政策離不開好宣傳,正像那位“吐槽”的縣委書記所提出的,扶貧幹部要到羣眾中去,多開屋場院子會,多跟羣眾交交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衣食父母們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們扯橫皮”。好習慣也需要好榜樣,靠辛勤勞動脱貧致富的農户,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和帶頭效應。只有形成“見賢思齊”的導向,才能變“讓我脱貧”的被動思想為“我要脱貧”的進取意識。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5

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一個不能掉隊。繼江西井岡山市、河南蘭考縣率先脱貧摘帽後,近期全國9個省區市的26個貧困縣通過專項評估檢查,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這是自1986年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的淨減少,既為今後幾年貧困縣有序規範退出樹立標杆、作出示範,也為齊心協力打贏脱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信心。

把好貧困退出關,是確保脱貧成效沒有“水分”的關鍵一步。對此,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此次“摘帽”的26個貧困縣,由7家第三方評估機構負責評估檢查,始終堅持公正獨立的第三方立場,嚴格把好工作程序規範關、入户調查質量關、問題户審核判定關、數據質量關,客觀呈現脱貧成效。評估過程有這樣一個細節:某貧困户的房屋認定比較模糊,評估組通過實地勘察,綜合該户家庭情況和住房安全問題,最終判定該户為漏評户。這種客觀、公正、較真的工作態度,確保了脱貧攻堅考核評估的公信力,説明貧困縣退出不是自説自話、閉門造車,而是擠幹水分、防止虛報,有着實打實的脱貧成效作為支撐。

有制度設計的硬槓槓,有各個環節的嚴把關,才能換來脱貧成效的實打實。黨的十八大以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脱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在發展中國家中貢獻了份額的減貧人口。能取得這樣的“巨大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資金調配、貧困識別、產業發展、幹部動員等一系列堪稱“精準”的政策舉措,體現着深刻的治理藝術。正如一位聯合國官員的觀察,“中國精準扶貧的理論和實踐表明,通過良好的政治願景、科學的扶貧戰略、適宜的政策措施,實現整體脱貧是完全可能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止返貧和繼續攻堅同樣重要。貧困縣摘了窮帽,只是脱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接下來還需要鞏固脱貧成果、增強造血能力,防止返貧。主管部門提出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目的就是建立脱貧攻堅長效機制,為廣大羣眾建立穩定的心理預期。既無需擔心扶貧幹部會迅速撤離崗位,同時也要依靠自身努力盡快走上脱貧之路,在內外兩股動力的助推下,脱貧成果將不僅得到人民的認可,更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國貧困人口數佔總人口的比例降到10%以下時,減貧就進入“最艱難階段”。從現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大約3年時間,脱貧攻堅進入後半程;面對深度貧困地區,現在到了攻克最後貧困堡壘的關鍵時期。越是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越是不能有歇歇腳、喘口氣的思想,越是要採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這就需要拿出堅持到底的勁頭,下一番“繡花”功夫,以釘釘子精神馳而不息推進脱貧攻堅,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

一位參與脱貧評估的專家,調研了39個行政村,發放了1000多份調查問卷,最後寫下了8000多字的筆記,目的就是要保證訪談場景可還原、發現問題可追溯。事實上,這樣一種認真的精神,可以説是整個脱貧攻堅的生動寫照。將這樣的狀態保持下去,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擺脱貧困的大決戰,書寫人類反貧困的新奇蹟。

奮鬥者心得體會篇6

12年前,吳蓉瑾就在全國率先提出“課堂”教學模式。12年來,她帶領着全體師生投身於“課堂”的實踐,她探索的課堂,打破傳統“教室”概念,隨時、隨地、隨需助力因材施教。她建設的校園充滿智慧,用數據讀懂孩子成長規律,智聯學校生活的一切。

上課鈴響了,學生們登錄教學平台,老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的虛擬頭像變色程度來判斷學生的準備情況;學生可以在平台上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級別,老師會提供個別化指導;用“電子筆”在特定的本子上書寫,還能清晰看到孩子的書寫習慣、思考路徑。

吳蓉瑾還帶領着“雲團隊”開發了多個“雲系列”產品,“雲手表”“雲廚房”“雲劇場”“雲隨行”等均申報了專利。她的“課堂”始終走在了全國信息化教育前列。她的實踐研究獲得了國家級、市級的多項榮譽。學校也被教育部授予信息化優秀試點單位,成為上海市首批教育信息化標杆培育校,上海市人工智能示範學校。

根據多年“上海市中國小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結果的顯示,盧一中心在保持學業水平達成度始終處於領先的同時,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動力指數持續上揚,學業負擔指數持續下降。

將優質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薄弱地區、薄弱學校也是吳蓉瑾的一貫追求。作為國家教育部信息化資源庫專家,她到過青海、貴州、延安、四川、重慶、雲南等貧困地區,積極為當地教師開展培訓。松江、奉賢2所學校8年的委託管理,四川都江堰1所國小1年的支援。在她的努力下,這幾所學校都獲得了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