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7W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 篇一

看到此篇時,還是頗有點驚訝,我以為改命,需要的品行素養會是什麼發憤圖強,自強不息等等大氣磅礴的詞彙,沒想到了凡先生只提出了兩個字:謙虛!了凡先生教戒兒子説:能過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交往,做人的方法必有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別人的支持幫助和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日又新”的重要性,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之為“謙得”。

古人説“滿招損,謙受益”。這話放到今天的社會也是十分受用的。現在時代的快速發展,人也開始膨脹起來,卻常常忽略了謙虛這一品德,謙虛的人,別人願意和他交往,都願意當他“老師”教誨他東西,也都樂意做他“貴人”,這樣謙虛者得到的機會更多。

這一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應。如果讀者能仔細體會並運用於日常工作生活中,相信必定能受益終身。

《了凡四訓》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一部偉大著作。了凡先生將畢生的經歷和修養,結合真實生動的公案,兼容儒道佛三家思想,譜寫了一本啟迪人生的智慧之書。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讀後感,我有幸能讀到此書,希望你也是幸運之人。

真誠地希望能有更多的讀友能讀到此書,並從中受益。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 篇二

春秋時期,有很多的“先知”,他們通過觀察一些人的行為習慣就能判斷出他接下來的禍福吉凶,《左傳》裏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個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澤,壞事多就有災難。

相對於做好事來講,不做壞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錯誤,是獲取福報的第一步。

曾子也説:吾日三省吾身。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説是“致良知”之學,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匪盜被王陽明關押起來,讓他們脱掉衣服的時候,他們依然會不好意思,這就是羞恥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説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勇之心,就是説,人意識到錯誤之後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要勇於改正錯誤。

比如,意識到每天熬夜是一種壞習慣,知道不對,但是就是不改,這樣是萬萬不可取的。天下沒有完人,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要做的就是時刻反省,努力更正。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 篇三

此篇了凡先生通過多則公案來告訴我們積善能過改變命運的道理。同時也指出了明判善惡的標準,“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歐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了凡先生很強調就是積善要出於至誠之心出於利他人之心,否則就是假善,而內心期待回報也是偽善。我們凡人做“好事積善”不明善惡的標準,常常“好心辦壞事”,比如一個人脾氣不好,你對他總是包容有佳,看似你的包容是善的,實際上你不對此人加以引導改正反而縱容他的不好的品行,這不是真正的善。也經常能看到什麼高管名人捐錢“行善”,轉身拿此事做文章書標榜自己,或捐錢修廟,看似行善積德,其實心中是想賄賂神靈,祈求升官發財。這些錢也花了,“慈善”也做了,最後還是沒有好的福報,就是偽善假善的結果。

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都顛覆性的摧毀了我之前看待很多善惡的認知。另外了凡先生提出了行善的十點剛要,都很受用,具體的還得書友翻書閲讀才能真正體會運用。總之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其中一兩點,相信我們的社會也會逐漸變成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 篇四

《了凡四訓》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瞭解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內容。今天來説一説我的第一遍觀後感

説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該説是這本書,裏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容。雖然我説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心的信仰。説實話,我到現在不信鬼神,至於這本書裏講到的內容,比如説某某人行善,後來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環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於災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件相對來説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上的豐厚;

其次,願意行善之人,素養也比較高,相比於常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後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後,根據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在人説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後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穫功名利祿,即內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 篇五

該書是一部動人心魄,污染人心的書,處處藴含着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儲藏着求善求真的智慧;處處告誡後人要有喧擾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誠懇;處處能夠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於心。了凡四訓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潑出色,艱深易懂。書中立命篇,就是説要發明運氣,而不是讓命運來約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講改過的辦法,有三種,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第三篇所説的都是積善的方式,發慈悲心,廣積陰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愛的襟懷,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專講謙虛的利益,謙遜的效驗。

此書所深藏的人生情理十分深邃,須居心領會,才幹有得於心,若水不敢説自己有多深的覺醒,只敢説自己還有一顆仁慈的心。平時生涯中也碰到過一些決定,假如你能不違反本人的良心那你的心是安的,如果的行動跟真心有涓滴的不契,那麼睡覺也不會睡平穩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心,所有都要看開些,真正的看開———不計較一時的得失、甚至聲譽與好處

回想自己走過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塗,糊里糊塗,在人不知鬼不覺中做了很多錯事。所幸父母給了我一顆善良的心,不致在這滾滾紅塵中全體迷失了天性。當前為人處事必定不要違背善良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