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多篇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1

本片主要是袁了凡先生為了教育自己的後代,以講故事的形式分章節講述了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個方面。

在“立命”這一篇中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後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總結人生不同階段的經驗教訓,要面對各種命運的考驗,特別是後天的命運,一定要善於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這樣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改過”則是教育後人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結合現在的説法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不同角度審視、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發現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就應了了凡先生的“改過方法”。

了凡先生講述的“積善、謙德”是對個人命運影響最大的,只有廣積善德,才能扭轉命運。從現代的角度來説,能多幫助別人、關心他人,能和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在你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才能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這其實也是汲取各方知識最好的一種途徑。

結合現在我們實際的現狀,我們首先如何面對自己的立命之本——“工作”呢?

目前我們所見到員工對工作的態度,通常僅限於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通過工作換取一份收入,用於子女教育、日常的穿衣吃飯以及人情往來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發揮所學專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大家對工作的努力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責任心”,是不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幹,能不能主動發揮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優質的完成各項工作。

結合《了凡四訓》我理解,工作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什麼不鼓勵大家利用現在這個最現成的機會呢!為什麼在工作團隊中有人會脱穎而出,有人卻一直默默無聞?這很值得思考。

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學習提高工作技能,學習處理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係,遵守各項公司制度,積極為公司經營出謀劃策,這些都可以為自己改造命運創造條件。在認真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使我們的應變力、決斷力、適應力、協調力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高。我認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提供如此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所以工作是要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的。另外,認真工作還藴藏着多重機遇。我們身邊有許多人,是在工作中結識的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獲得廣泛的人緣,通過這些人緣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樣,通過工作關係成就的姻緣不也是最好的一種表現嗎?

那麼片中所講述的“行善積德”我們該怎麼去做呢?且不説別的,其實每做一件善事後,大家的心情會不會很愉快呢?如果大家都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去幫助別人,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日復一日的積累,那麼你的人生不就是“快樂而幸福”的嗎?

其實,近期觀看、閲讀的《了凡四訓》和《孟子與離婁》都是通過古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來教育當代人,裏面有一些現成的方法和舉措,儘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產生一些啟發或引導。所以説古人“讀書有益”,這是真實不虛的!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2

觀看了《了凡四訓》,有如下感想分享: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人的命運天註定”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袁了凡先生通過現身説法,向兒子講述了命運的真相,説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身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消極被動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只能知命認命。根據立命之學積極的改造命運,則是積極有益的。

了凡先生還説,積極去改造命運,需要用心去修煉道德,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我們經常説,心態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思維會左右個體的行動、行動會導致個體的命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事業來説,我們能不能從心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大家一起的事業?我們能不能採取有效的行動引導我們的事業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並最終獲取成功?這一切,真正的核心源自你的態度,是不是真正用心去做、用心去修煉。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難險阻時是不是積極進取,而不是就此認命?以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為例,可能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錯,也許第1001次才是真正成功的產品,但我們能否堅持到這一刻?我們能否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積極的去改進我們的產品?我們能否做到極致?看過這個片子的第一集,我當時就閃現出這些念頭。

我用現在互聯網成功的案例和我們對比,首先就閃現出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説,小米進入手機市場,是進入了一個絕對的紅海,這樣紅海的市場,怎麼還能進入?能不能成功,怎麼成功?小米詮釋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它的極致、專注不恰恰印證了要真正的用心、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麼。一個賣煎餅果子的皇太吉,你能相信他能在6個月內銷售額過億麼?BAT(百度、阿里、騰訊)出來的4兄弟,賣肉夾饃,10平米店面,日入萬元,他憑什麼成功?憑的是真正用心去經營、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需要像了凡先生説的那樣:戒躁、靜心、努力、行善,用心去修煉道德和事業,方有成功之機會。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3

最近看《了凡四訓》幾點感悟:

一、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這句話出自明朝的著名學者崔子。了凡先生借用此語來勸誡自己的兒子:做好事不在數量的多與少,而在於是否能救人危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毋以善小而不為,善不在於大和小,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

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福田”即人生的各種福份。古人説:“少年積福,中年修福,晚年享福”。積福在哪裏積呢?在一片福田裏積。修福又在哪裏修呢?“不離方寸”即從心裏開始修。這裏的“方寸”即真誠心、恭敬心。“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是説修福如果能從真誠、恭敬之心處起修,想辦成什麼事就能辦成什麼事,這就是儒家所謂的“修身為本”。做善事要有真誠心,不是一點小事就一直掛嘴邊,説幫助了誰誰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做了善事而不張揚的人才是真正做了善事,才是有福報。

三、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將來種種,譬如今日生。

從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為止就全部無關了以後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從今天開始就當重頭來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要做不爭之德!

四、虛心屈己,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

要虛心,自己肯遷就不驕傲,使得天地鬼神,時時哀憐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滿懷傲氣的人,一定不是遠大的器量,就算能發達,也不會長久地享受福報。福報是靠我們不斷的修行修心得來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我們要懂得積善延昌!

五、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

凡稱禍福是由自己求得的,就是聖賢的語言;凡説禍福都是由上天註定的,則是世俗的論調而已。

六、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

我們生在這個人心風俗敗壞,末世的時代,做人很不容易;因此,旁人有不如我的地方,不可以把自己的長處,去蓋過旁人,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其優點,我們要學會取長補短,要做到老子説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4

初看《了凡四訓》不知其中的趣味和含義,但是隨着深入的瞭解,我發現《了凡四訓》其中藴含着修身、齊家、養性等很多值得我去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人生的迷茫在此刻瞬間覺得明朗了很多,解開了我心中很多年的迷惑。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訓子孫後代而寫的一部家訓,原名《戒子文》,後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書分為四個部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書中描繪的是了凡先生一生的親身所聞和自己終極一生得到的各種做人、處事的經驗,從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闡述人生的真諦。

作為影視作品的《了凡四訓》更加直觀而生動的描繪出其中藴含的道理。了凡先生講述的是自己人生最為寶貴的人生經歷,了凡先生通過自己的人生回憶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人生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手中,不要去相信所謂的運數、未來、命運。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做出來的,任何想通過捷徑獲得巨大成功都是幾乎不可能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才會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佛家曾經説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對於這個觀點其實我並不有太多的苟同,但是看了《了凡四訓》以後,我心裏清楚認識到了這一句話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頭上都有一把天犁,我們看不見更摸不着,但是我們必須時刻警惕這把我們看不見的天犁,因為它是我們人生的一種警示,它在時刻告訴我們去遵循心中的那一份正義。

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禪師的時候,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命運已經被別人安排好了,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能力去改變這一切。在經過雲谷禪師的教導後了凡先生頓時恍然大悟,從那以後了凡先生奮發圖強。如果了凡先生沒有自己後天的努力,那麼他的人生真的還會像現在這一般嗎?我想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評判的標尺。

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過,但是我們可能有時候犯的是小錯,我們不以為然,也有可能我們犯的是無法原諒的過錯。無論我們曾經有哪一種錯,我們的錯就是錯,我們沒有理由去狡辯,更沒有理由去推脱我們應該為自己犯的錯誤去承擔的責任。錯並不可怕,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並且找到正確的道路去改正自己的錯,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愈來愈遠。錯不是我們最應該去擔心的事情,我們擔心的事情應該是我們錯了以後如何去改正?如何去彌補?如何不讓我們的錯誤再一次發生?改過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我認為最好的改錯之法是心。我們必須問自己的內心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錯?是否會從自己的內心深刻的去改正?這也許才是我們改過的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忽視這一點,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錯依然是錯,依然是不可原諒的錯,不論它是大是小。

人生有時候需要我們懂得很多,行善積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去做的,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拒絕這些。了凡先生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行善積德我們才會得到福報。從了凡先生的命運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做善事,積善因,“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這就告訴我們無論犯下什麼樣的過錯,只要我們真心改過,我們就能得到他人的原諒。多做善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們每一個人人生的一個肯定。我們有時候可能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就有可能會幫助一個人走出人生的困境和迷茫,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做善事。

謙卑的態度是我們人生成功的一個巨大的基石,無論我們什麼時候我們都必須記得我們思想中最為寶貴的財富,那就是謙卑。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我們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沒有能力去涉足那麼多的事情,我們能過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古以來,謙遜的態度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向往的。孔子作為我們國家的偉大思想家,他也曾經很恭敬的向老子請教。“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必須從身邊每一個人的身上去發現屬於每一個人的美,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那些離我們很近的人,他們身上的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發掘和去體諒。

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我們沒有辦法去考慮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的度過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分鐘。做好我們應該做的每一件事情,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人不應該只為我們自己活着,我們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別人更好的活着,自私自利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所憎惡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怎樣的胸懷?只有做到這樣的胸懷,我們才會感覺到我們的人生是需要我們好好去經營的。

了凡先生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是告訴我們作為人應該去做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世界對我們是不公平的,沒有給我們足夠的金錢、名譽、功名……熟不知這一切都是我們付出努力應該得到的,天上沒有掉元寶的事情,我們做的更多的就是努力。愛因斯坦曾經有一條至理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聰慧。”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都這麼認為,那麼我們就更沒有理由去怨天尤人了,只有努力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

在現在這個物質充裕的社會,各種誘惑存在於我們的身邊,我們可能不經意間機會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所以保持我們內心的寧靜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作為21世紀的人們,我們做的更多的不是去追求那些所謂的物質生活,我們更多的是保持我們心靈的寧靜。道德觀日益缺失,這不是我們某些人的過錯,更多的是我們整個社會的病態所現。《了凡四訓》上告訴我們如何該去對待今天出現的情況。

社會教會我們太多我們不應該接觸到的東西,我們有時候不能免俗,因為我們都只是凡夫俗子而已。道德的底線在時刻提醒着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當我們迷茫的時候,我們可以靜下自己的心,靜靜的聆聽一下我們心的聲音,仔細想想自己的心告訴我們些什麼。不要違揹我們心裏真實的想法,一旦我們違揹我麼心裏那殘存的道德底線,那麼我們的人生可能就會陷入到不可自拔的境地。“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樣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人?在今天這個社會,什麼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想法是極其錯誤的。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不是為了自己活着而是為了別人更好的活着,我們做的事情有時候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是為了我們的朋友,家人,同學……我們沒有必要每一件事情都要去問一句為什麼。

當我們迷茫的時候,我們就會像是一葉在茫茫的大海上迷失方向的扁舟,沒有目的,沒有想法,只是隨着海水的怒吼麻木的漂泊。了凡先生告訴我們怎麼去做,我們這個時候應該重新拾起我們早已經丟失許久的理想,認真的思考我們到底想去要什麼?不要再去隨波逐流,我們要為我們那早已經麻木不堪的人生尋找一個燈塔,讓它指引着我們努力前行。不要害怕那些所謂的狂風巨浪,我們要堅定我們心中的信念,勇往之前,不拋棄,不放棄,永遠的.做好應對人生的挫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了這樣一種宏偉的理想,我們的生活將不會在失去骨感,豐滿的感覺將會慢慢的回到我們的身邊。有時候我們回頭看我們曾經走過的腳印,我們會不禁啞然而笑。

人生其實很簡單,要的是我們要有偉大的理想,不懈的努力,寬宏的胸襟,堅韌的毅力··如此下去,我們的人生會有一個新的篇章!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5

在觀看《了凡四訓》電影的時候,我記得開頭有這麼一段話:了凡先生本名袁黃,早年被孔先生將一生命運算定,後遇雲谷禪師,為其開示“命自我立”之學,遂改別號“學海”為“了凡”。了凡先生書其一生,實踐改過積善之法,成為世人行善修德,改造命運的傑出典範。

了凡先生告訴世人,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就是要多積善行,多培養善德,要有一個好的心態。真的很感謝公司向我們推薦了這部電影,並且發放圖書,時刻鞭策我們,提醒我們要時刻的反思自己,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在無時思有時,多積德行,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了凡先生勸世行善,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可以説是佛教智慧的體現。雲谷禪師曾對了凡先生説,人的命數確實是有的,但這是對於凡夫俗子,對於極善的人,和極惡的人,命數都是不能約束他們的。極善的人即使命中註定要貧窮短命,但因為他行了善事,那麼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貧窮短命變成富貴長壽;相反,極惡的人即使命中註定要富貴長壽,但因為他行了惡事,那麼這惡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貴長壽變成貧窮短命。人的能力和人的道德是兩回事,當今的一些國人,盲目的追逐金錢而忽略了傳統的道德美德。他們的言行盲目,內心浮躁,見義勇為的反遭誣陷,公車讓座的反被罵,中國已經出了多少個彭宇?這不禁讓人思考,作為有五千多年曆史文化的中華民族,現在這些人都是怎麼了?看完這部電影,使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心態改變人的命運,從了凡的知命認命,到最後的知命而不認命,從這一轉變就是心態發生了質的變化,神奇教練米盧帶領中國足球隊歷史性衝進世界盃,我記得他的名言就是:態度決定一切。心態就是心大一點,一切從心開始,結善緣,積仁德,俗話説:“惡從心中起,口乃心户之門”,對別人,對親人,對孩子,口出惡語,衝動這個魔鬼會讓你肝火旺盛,最終損傷的還是自己的身體。

保持良好的心態,多積善行,不計較一得一失,時刻記得提醒自己,讓浮躁的心靜下來,不要管別人計較你什麼,也不要管別人説你什麼。誰能救自己?誰又能解讀自己?只有自己,從我做起,從心做起,才能改變自己的個性,改變未來的生命走向。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6

《了凡四訓》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瞭解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內容。今天説一説我的第一遍觀後感。

説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該説是這本書,裏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容。雖然我説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心的信仰。説實話,我到現在不信鬼神,至於這本書裏講到的內容,比如説某某人行善,後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環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於災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相對説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上的豐厚;

其次,願意行善之人,素養也比較高,相比於常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後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後,根據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在人説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後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穫功名利祿,即內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7

看了《了凡子訓》,受益匪淺。

一視頻的開始是兩名考生回鄉,其中弟弟未中榜,並且對父親出言不遜,甚至埋怨考官的不是,作為其父的主人翁袁了凡,決心將自己的親身經歷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行善的故事。袁了凡偶然相識了算命極準的孔先生,卜了幾卦,屢屢皆中,因此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相信了自己命中不該科第功名,不該有子嗣。在袁了凡對自己命運無慾無求的時候,遇見了雲谷禪師,對其講了立命之學,他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幡然悔悟,歲給自己改名了凡,意思是不願意落入凡夫俗子的窠臼,並且改過自新,修善積福。雲谷禪師説,如果只相信命,吉,如何趨之;兇又如何避之。要立自己的命,謙虛改過,努力修德,轉變自己的命運。孔先生算他,歲有大厄,而袁了凡當了縣令也不忘修善積福,他非常注重人民的福利,主動減免農民的税負,還積極植樹固堤,很是得民心。歲那年安然無恙,並未有大厄,還平平安安過了許多年。

二立命之學中講到:仁義道德,功名利祿要如理如法地去求,要向內心去反省。不在自己內心中追求,而只向外面去攀緣追求,這樣求之,固然有很多方法門道,而能夠得到的,還是原命中有的,並不是求的。命中沒有的,還是得不到,內外雙失。內心失去道德仁義,外面失去榮華富貴,不從自己內心的求,所以沒有利益。因此,積善福,不信命,才是關鍵。這些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意義也非常大。寓理內涵深刻,兼融儒釋道三家思想,盡現真善美中華化。孔先生給了凡算的無功名無子嗣:不應該科第功名,因為科第中人皆有福相,並不斷積功德,積善行,培養厚福的根基,而了凡不耐煩劇,不容人,時或自尊自大,以才智過人輕言妄談,直心直行。不應該有兒子的原因:

①正所謂地之惠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而了凡有潔癖。

②和氣能育萬物,而了凡善怒。

③仁愛乃生生之本,一味忍心,是不育之根,吝惜自己的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

④多言耗氣。

⑤好飲酒,消散精氣。

⑥徹夜長做不注重保養元氣元神。

其餘過錯尚多,不能悉數。雲谷禪師説:“知道了福薄和不生兒子的原因,就要改過自新,積功累德,(fsir)包容別人的過失,愛惜自己的精神。《天道》中也説: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詩經》中也説: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孔先生算的不能得科第與不能生兒子是天作孽,尤可得而為之,擴充德行,努力行善事,多累積陰德,這是自己所造之福,哪裏會有不享福報的道理呢?”

三了凡生活的年代不如現在,尚可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並改之,作為新時代人,我們也要學一學了凡先生倡導的,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人之急,內思閒己之邪。務要四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否則,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耽擱一生。從現在做起,積善成德,不抱怨,不焦躁,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這才是立命之本,修身之道,切勿虛度光陰,空過此生。

了凡四訓的觀後感8

這段時間觀看了《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訓,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分內容,集中概括總結了我國封建時代的道德倫理思想的精華,由於清代及民國初年的高僧賢德們的推崇、印行,在民間廣泛流傳,對我國民眾的人生和道德實踐發生了重要影響。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奮鬥之間的關係,我並不是完全不相信命運的人,但我更願意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訓,終於找到了一種説服我的觀點,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雖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時也沒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總是有那麼一點不可知的意味才能過得興致盎然,回味悠長,直到遇到了雲谷禪師改變了他的一生,説來簡單,“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説得多好,人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命運,極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長,他的命算不來。極惡的人,多半是過去生修大富大貴,因為造惡把福折損了,雖折還有餘福。俗話説: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是報應的時間未必在當世,可能禍及後代子孫。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説法,指完全被命運捆住的人,即‘聽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實踐説明了命運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的,也印證了古聖賢孟老夫子所謂:“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我不僅懂得了命運可以改變及改變命運的方法,同時還認識了“佛教”是一種至善圓滿的教育。不管過去了多少年,我還是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努力實行!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並按照古聖賢的教育理論來教育子孫後代,那我們的國家一定沒有現在這麼亂,一定會比現在更繁榮富強

無論改過、積善還是謙德都應基於立命,即對生命生活本身的存在與構成的理解。“積善”是建立在“改過”的基礎之上,“改過”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基礎之上,即“福善禍淫、命由自造”的人生價值信念。《大學》上説:“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立命”亦即“知命”是本,“知命”之後必要力行改過、積善與謙德方可轉化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