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8W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多篇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1

?了凡四訓》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瞭解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內容。今天來説一説我的第一遍觀後感

説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該説是這本書,裏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容。雖然我説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心的信仰。説實話,我到現在不信鬼神,至於這本書裏講到的內容,比如説某某人行善,後來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環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於災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件相對來説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上的豐厚。

其次,願意行善之人,素養也比較高,相比於常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後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後,根據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在人説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後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穫功名利祿,即內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2

從同事手中借了一本《了凡四訓》,是《淨空法師講t;了凡四訓>》這一版本。實在慚愧,之前並沒有聽説過這本大大有名的書,只是看到封面上“改造命運心想事成”這幾個字,當時運道正衰,就毫不猶豫借了來。

確實是本好書,雖然對於受到多年唯物主義教育的人而言,裏面一些觀點不能認同,但仍是一本讀來大有裨益的書。剛剛讀,想把自己一些初步的感想寫出來共享。

改命先改心。

?了凡四訓》是一本家訓,簡單言是一本講改命的書,鼓勵人修身積善,改變命運。我讀了最大的感覺是——要改命,先改心。要使自己有一顆平靜之心,能平靜的面對命運中不能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勇敢之心,使自己有勇氣去改變命運中更夠改變的部分;要有一顆智慧之心,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分辨哪些是能夠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

人生來有命,這命既是外在的環境,如時空背景,你生於哪個時代,地區,家庭背景,也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也許還有一些冥冥中説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命運中很多不能改變,比如你是生於奴隸社會還是現代文明;生在米國還是利比亞阿富汗;父母是大富之人還是賭徒酒鬼;或者生來就有北京户口還是長在偏僻山鄉。那些冥冥之中的東西就先讓它繼續説不清道不明吧,我們能改變的是我們的天性,也就是我們的內心環境,我們的心。命運的大部分已被時空環境所掌控,我們無法自主,可天助自助者,命運可以改善,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變心靈。

很讚賞文中了凡先生與雲谷禪師的一段對話:“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餘(了凡)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類有福相,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餘好潔,宜無子者一;和氣能育萬物,餘善怒,宜無子者二;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餘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有果必有因,了凡先生反躬自身闡述了自己不得科第,沒有子嗣的原因。由於自己不培養福德,不耐煩劇,不能容人,喜歡出風頭,壓制別人,心直口快,輕言妄談這些毛病導致薄福,不能科第。因有潔癖,善怒,沒有愛心,心地殘忍,不能捨己救人,愛説話,發牢騷,喜飲酒,晚上不睡覺,傷害精神體力這些毛病,致使沒有子嗣。命運表象(科第不中無子)的產生與這些原因(自身性情、習慣)息息相關,要改善命運,就要先改“心”。

希望我能勤快一點,儘快寫出《了凡四訓》讀後感的下一節——向善之心。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3

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的家訓,教戒他的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通過學習使我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創造自己的命運,以及社會國家,乃至全人類光明的前途。

了凡四訓包括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所謂“立命”,就是要創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人。要想改造命運,不被命運束縛住,就應當遵循“斷惡修善”、“災消福來”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時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聖人,哪能沒有過失呢?孔子説:“過則勿憚改”,如果有了過失,就不要害怕改過。從小的過失起改過,那自然便不會犯下大的過錯。一個人必須要每天知道自己有過失,才能天天改過,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沒過失。如果每天都無過可改,就是每天都沒有進步。天底下聰明俊秀的人實在不少,然而他們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業不能用功去做,就只為了因循兩個字,得過且過,不想前進,所以才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改過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但這卻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那麼怎麼樣做才能使壞命轉成好命呢?這就要不但改過,還要積善、積德,多做善事幫助別人,善事積多了,命運自然也有所改變。

積善的方法,能夠積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而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問要求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步。與人相處,待人謙虛了,從中學習,自然便有了進步。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如果對命運真正的瞭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了凡四訓在教我們做好人、説好話、做好事和存好心。現如今社會上亂象叢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所以,對於人心來講,了凡四訓有相當大的穩定作用和淨化效果。同時,對國家社會的安定,也會會產生很大的力量。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4

?了凡四訓》,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這本書是他用來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書中他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説法」,讀了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全書共分為四章,開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學】中袁先生就講述了自己從被命數所困到努力改變命運的真實經歷,讀了之後我深有感觸。

從他的故事,讓我們切實的瞭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命運,改變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所束縛、禁錮。

因果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有定數,但是也並非不可改變。關於命數已定,雲谷禪師這樣描述: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數雖定,但要看我們對待它的態度。行極善的人們,命運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為他不斷的累積善果和福報,這極大的福報可以消抵原本命裏的不吉變為吉祥;而行惡的人,命數同樣不能確定的,因為如果做了極大的惡事,這極大的惡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報變成禍事。

我們的命運終究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可以通過我們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變,我們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書中袁了凡追問命數是否可改時雲谷禪師説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句的意思是説:個人的命數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澤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個人造惡,就自然折福,個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緊接着禪師又列舉出佛經裏的句子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來證明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改變命運的事實。但要注意,這句並不是鼓勵大家為求功名富貴、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這樣單純只為一己貪念而為善,沒有真心誠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業障。

我覺得,在現代的社會當中,知識改變命運,機會改變命運的例子有很多,他們都是經過不斷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達到的。要想有所改變,我們就應該從現在起在平日裏有所積累。有這樣一句古語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多讀書、多學習,多做有意義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學習不良嗜好,不做惡人。要心存善念、積德行善,無貪念、無惡念。只要這樣每時每刻的累積,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樣,來改造自己的命運。

正如《了》文後面章節中所説的: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5

經好友和學校推薦,我利用寒假假期閲讀了《了凡四訓》一書。《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所著。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改書主要闡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講述“趨吉避凶”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積善累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

細心閲畢,猶如仰一座金佛,佛光四耀,讓我頭腦清醒,素心向上,對人生、命運、禍福有了本質的認識。

一、了其一生,善心永存。

袁了凡前輩,童年喪父,勤學習文,遇一老者,言其命數,一一核定,預其無子,預其不登科第。雲谷禪師鼓勵他不要拘於天命,而應多行善事,必定會有福報。讓他“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出功過格,每日登記,善事不斷,果真中舉。“後遂起求子願,亦許行三千善事。”果真生一男。

這是迷信嗎?非也,。這不是純粹的拜佛求經,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行善。天有好生之德,你存善心,行善義,冥冥中所願就會達成。這是自己種下的因,結成的果。你行善,會利於他人,也會間接利於自己,自己的天地就會開闊,所求即會成真。

所以,行善且是誠心行善,會提升自己的境界,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我幫人人,人人幫我。亦如此。

二、不避錯誤,誠心改過。

人貴有自知之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行善之人,亦會犯錯。《論語》中寫道:“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説,君子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過錯是人人都看得見,改正的時候,人人都仰望着。犯了錯,誠心改過,根本上改過,亦是善事一件,應樂而為之。

三、積善之方,愛敬存心。

“志在天下國家,則善雖少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小。“教我們心中要有大我。“貧賤作福皆難,難而能為,斯可貴耳。”教我們克服困難去行善,愛人敬人之心長存,積善無窮,萬德可備。有人説過,感恩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對於滴水之恩與我們的人一定,要湧泉相報,這是一種行善;對於陌生人的相助,更是高級的積善。“水滴籌”中那些急需幫助者,與我素昧相識,但每每我都捐出一份愛心,不論多少心意貴誠。

四、謙則受益,德高轉命。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求。時刻保持一顆謙遜之心,時刻保持高尚之德,命運之神,亦會青睞與之。

?了凡四訓》,堅定了我向善之心。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6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江蘇省吳江縣人)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兒子的四篇家訓,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份內容,在民間廣為流傳。

最先接觸到《了凡四訓》是在2013年末,看到淨空法師開示的視頻中講解,然後找優酷搜索到電影版後反覆觀看,爾後又在度娘找這本書細加體會,如同凝聽聖人教誨,收穫甚大。那天起對因果才有了深入瞭解,對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就像如今很多認命的人一樣不思進取、按部就班、隨遇而安,文中袁黃自敍了早年命運被孔老先生算定都全部應驗,因而相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直到遇見雲谷禪師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精闢開示,徹底改變其宇宙觀。此後,認識到自己宿命論的錯誤,從追求不墮落是凡夫的理想出發,改號為“了凡”,在於由此“悟立命之説”。

以下四句是精選經典,細加體會、反覆揣摩定有收穫。

一,“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福報是從方寸修來的,方寸就是我們的心,只要從心地上去改變自己,絕對會得到感應。

二,“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人在世間能夠享有千金、百金產業的,也必定是有千金、百金福報的人。老天是就每個人所造的善惡質性,讓他獲得應有的果報,何曾加上一絲一毫的喜愛和厭惡的想法。

三,“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只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只要能夠發出一個勇猛堅決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積下的罪惡,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盞燈光照射進去,那麼這千年來的黑暗就可以完全出去。所以過失不論是久遠前犯的,還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夠改過,才是最可貴的。

四,“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務必要多累積功德,務必要對人包容,務必待人和氣慈悲,務必愛惜自己的精神。以前的種.種缺點就像是昨天死去都成為過去了;從今以後的你就像是今天出生一切重新始;這個義理再生永恆不滅。

?了凡四訓》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瞭解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內容。今天來説一説我的第一遍觀後感。

説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該説是這本書,裏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容。雖然我説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心的信仰。説實話,我到現在不信鬼神,至於這本書裏講到的內容,比如説某某人行善,後來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為環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於災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件相對來説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上的豐厚;

其次,願意行善之人,素養也比較高,相比於常人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後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後,根據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在人説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後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穫功名利祿,即內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袁黃,初名錶,字坤儀,在遇到雲谷大師後,取號了凡,意為結束一些凡人的看法。《了凡四訓》共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開始寫到作者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以為大師,為其算命,説其某年某月可取得何種官職,經過驗證,竟分毫不差,自此作者對大師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當然自此也少了些積極進取,認為一切乃命中註定,奮鬥與否都難以逃脱命運的安排。

但自從作者遇到了雲谷大師,把之前大師算命之事乃至自己命中無子的結局都告訴了大師,大師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可以扭轉的。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雲谷大師告訴他,造命乃是天所註定的,人無法改變,但是人可以立命,進而改變自己命中的禍福。自此,作者改名為了凡。

看到這一句話,我想我年少時,曾經一度聽到老師説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並堅信不移;後來稍大些,卻又認為一切乃是命中註定,我們只是隨着命運的安排在過日子。但讀了這本書,我可以説關於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觀點有了更深的理解。

緊接着,雲谷大師告訴了作者改變命運的方法,首先就是改過,把從前自己所做之事一一反省,並盡力進行改正。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當然這其中又區分了善的各種.種類,大善、小善;真善、假善;滿善、半善;端善、曲善等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着一份謙虛的態度,不可傲慢。

作者在聽取了雲谷大師的建議後,分析了自己的種.種缺點,並開始多做善事,後來考取功名並得一子,取名天啟。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時時被觸動,我曾一度像了凡先生一樣,安於命運,渾渾噩噩的過着每一天。而這本書可以説點醒了我,應該積極進取,多行善事,自求多福,改變命運。

這本書最後有功過格,可以參照這些功過格對自己每天的所做作為進行參照。本書雖然篇目不長,但句句警句,激人向善。與《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並稱三大善書。也對無數仁人志士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有幸讀到這本書,只要認識到之前的種.種業障,從今改過為時不晚,每天讀一讀,每天反思省察自我,定有收穫。

觀看了《了凡四訓》,有如下感想分享: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人的命運天註定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袁了凡先生通過現身説法,向兒子講述了命運的真相,説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身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消極被動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只能知命認命。根據立命之學積極的改造命運,則是積極有益的。

了凡先生還説,積極去改造命運,需要用心去修煉道德,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我們經常説,心態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思維會左右個體的行動、行動會導致個體的命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事業來説,我們能不能從心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大家一起的事業?我們能不能採取有效的行動引導我們的事業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並最終獲取成功?這一切,真正的核心源自你的態度,是不是真正用心去做、用心去修煉。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難險阻時是不是積極進取,而不是就此認命?以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為例,可能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錯,也許第1001次才是真正成功的產品,但我們能否堅持到這一刻?我們能否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積極的去改進我們的產品?我們能否做到極致?看過這個片子的第一集,我當時就閃現出這些念頭。

我用現在互聯網成功的案例和我們對比,首先就閃現出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説,小米進入手機市場,是進入了一個絕對的紅海,這樣紅海的市場,怎麼還能進入?能不能成功,怎麼成功?小米詮釋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它的極致、專注不恰恰印證了要真正的用心、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麼。一個賣煎餅果子的皇太吉,你能相信他能在6個月內銷售額過億麼?bat(百度、阿里、騰訊)出來的4兄弟,賣肉夾饃,10平米店面,日入萬元,他憑什麼成功?憑的是真正用心去經營、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需要像了凡先生説的那樣:戒躁、靜心、努力、行善,用心去修煉道德和事業,方有成功之機會。

本片主要是袁了凡先生為了教育自己的後代,以講故事的形式分章節講述了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個方面。

在立命這一篇中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後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總結人生不同階段的經驗教訓,要面對各種命運的考驗,特別是後天的命運,一定要善於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這樣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改過則是教育後人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結合現在的説法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不同角度審視、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發現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就應了了凡先生的改過方法。

了凡先生講述的積善、謙德是對個人命運影響最大的,只有廣積善德,才能扭轉命運。從現代的角度來説,能多幫助別人、關心他人,能和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在你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才能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這其實也是汲取各方知識最好的一種途徑。

結合現在我們實際的現狀,我們首先如何面對自己的立命之本工作呢?

目前我們所見到員工對工作的態度,通常僅限於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通過工作換取一份收入,用於子女教育、日常的穿衣吃飯以及人情往來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發揮所學專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大家對工作的努力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責任心,是不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幹,能不能主動發揮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優質的完成各項工作。

結合《了凡四訓》我理解,工作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什麼不鼓勵大家利用現在這個最現成的機會呢!為什麼在工作團隊中有人會脱穎而出,有人卻一直默默無聞?這很值得思考。

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學習提高工作技能,學習處理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係,遵守各項公司制度,積極為公司經營出謀劃策,這些都可以為自己改造命運創造條件。在認真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使我們的應變力、決斷力、適應力、協調力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高。我認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提供如此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所以工作是要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的。另外,認真工作還藴藏着多重機遇。我們身邊有許多人,是在工作中結識的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獲得廣泛的人緣,通過這些人緣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樣,通過工作關係成就的姻緣不也是最好的一種表現嗎?

那麼片中所講述的行善積德我們該怎麼去做呢?且不説別的,其實每做一件善事後,大家的心情會不會很愉快呢?如果大家都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去幫助別人,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日復一日的積累,那麼你的人生不就是快樂而幸福的嗎?

其實,近期觀看、閲讀的《了凡四訓》和《孟子與離婁》都是通過古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來教育當代人,裏面有一些現成的方法和舉措,儘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產生一些啟發或引導。所以説古人讀書有益,這是真實不虛的!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篇7

袁黃,初名錶,字坤儀,在遇到雲谷大師後,取號了凡,意為結束一些凡人的看法。《了凡四訓》共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開始寫到作者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以為大師,為其算命,説其某年某月可取得何種官職,經過驗證,竟分毫不差,自此作者對大師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當然自此也少了些積極進取,認為一切乃命中註定,奮鬥與否都難以逃脱命運的安排。

但自從作者遇到了雲谷大師,把之前大師算命之事乃至自己命中無子的結局都告訴了大師,大師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可以扭轉的。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聖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雲谷大師告訴他,造命乃是天所註定的,人無法改變,但是人可以立命,進而改變自己命中的禍福。自此,作者改名為了凡。

看到這一句話,我想我年少時,曾經一度聽到老師説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並堅信不移;後來稍大些,卻又認為一切乃是命中註定,我們只是隨着命運的安排在過日子。但讀了這本書,我可以説關於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觀點有了更深的理解。

緊接着,雲谷大師告訴了作者改變命運的方法,首先就是改過,把從前自己所做之事一一反省,並盡力進行改正。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當然這其中又區分了善的各種.種類,大善、小善;真善、假善;滿善、半善;端善、曲善等等),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着一份謙虛的態度,不可傲慢。

作者在聽取了雲谷大師的建議後,分析了自己的種.種缺點,並開始多做善事,後來考取功名並得一子,取名天啟。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時時被觸動,我曾一度像了凡先生一樣,安於命運,渾渾噩噩的過着每一天。而這本書可以説點醒了我,應該積極進取,多行善事,自求多福,改變命運。

這本書最後有功過格,可以參照這些功過格對自己每天的所做作為進行參照。本書雖然篇目不長,但句句警句,激人向善。與《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並稱三大善書。也對無數仁人志士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有幸讀到這本書,只要認識到之前的種.種業障,從今改過為時不晚,每天讀一讀,每天反思省察自我,定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