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篇一

“只要月亮你會餓死,只要六便士你會活得庸俗。若是想月亮六便士兩手抓,又會陷入這樣一個困境——月亮你夠不着,六便士你嫌少。”

也許我們都一樣,總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躑躅。告訴自己要忠於理想可最後還是會跪倒在現實面前。

現實蒼冷,就在腳下,觸手可及,在平俗的包圍中,偶然間瞥見了一抹月光——那種前所未有近似玄幻的光輝被我們冠以理想之名,讓為生計奔走到疲憊麻木的人們覺得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順着那道光束攀爬以擺脱一味苟且的自己。

看完很是震撼,雖説早就知道是以高更為原型,也沒先去了解高更本人,從未知的角度,抱着好奇之心去了解小説主人公,在翻閲的過程中也找出與文章內容契合的高更作品細細體味,在作者描述下的他的精神世界和他的作品感受到斯特里克蘭(高更)的偉大!

其結局並不讓人意外,作者前期描述的對話和對斯特里克蘭內心世界的揣測預示了那座海島,星辰,大海……以及斯特里克蘭悲慼而偉大的死亡。

很有感觸,可以説是理想與現實的較量,我總結是靈魂與世俗的較量。作者描述的那種無形的力量,邪魅纏身,很神祕很有力量,是一種執念,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在讀的過程中,精彩之處常常看其他人的評論和感悟,就像與許多人交流。有的人分析透徹有深度,有的。人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同身受,有的人憤憤不平,有的人同情理解,有的人觀點與我達成一致,有的人的想法我不苟同……完完全全讀下來,收穫很多。

看的很慢,平時坐車時,晚上睡不着的時候,排隊等候的時候……積累下來發現自己竟然能夠用這些零散時間讀完一本書,讀完這麼多字。真的是,很好啊。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篇二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的未來會閃閃發光。所以我們上了那麼多年的學,做了那麼多年的工作,吃了那麼多的苦,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普通的人。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我們用盡了全力,過着平凡的一生。接受平庸,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但這並代表我們的人生就失去了意義。在平凡中,我們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和希望。

這本書,情節曲折。講述了,一個男作家的“閨蜜”向他投訴,説自己那個老實巴交的經濟適用型老公也就是男主留下一封分手信就失聯了。家裏一直現狀穩定,衣服洗了,地也拖了,菜也合口味,難道是有小三,這怎麼行?我幫你找!於是作家來到巴黎,在一家小旅館找到了男主。破門而入,正準備捉姦在牀,卻只見男主在這破爛骯髒的房間裏畫畫……不是出軌又為何要拋家棄子?男主平靜的説:我對妻子、孩子和生活已經厭倦,只想畫畫。這個在正常人看來是“欠教育”的理由,卻得到擁有文學理想——男作家的無腦支持。他回到倫敦勸“閨蜜”離婚,放理想一條生路。於是,男主甩掉包袱,醉心創作。他窮的吃不起飯,還好有位畫家朋友欣賞他,他主動負責男主吃住,還把自己的畫室讓給了男主,甚至妻子都做了男主的模特(你懂的,模特在畫家面前時不穿衣服的),所以最後他把老婆也搭了進去。為了徹底成全自己的欣賞,畫家朋友退出了家庭。但男主依舊是隻要畫畫不要人妻,人妻就自殺了。男主的天賦逐漸得到了關注,但他認為這會干擾到創作的純粹。後來,男主就跑到一個偏僻的小島,娶個土著姑娘,生了個娃,繼續畫畫。最後,男主得了麻風病,交待土著妻子,在他死後必須把遺作都銷燬了。也許在他看來,世人的眼中只有六便士,沒有人能通過這些畫作看到他看到的月亮。

你願意放棄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去追逐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嗎?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的這樣做了,他在不惑之年放棄了一切,獨自離開家鄉,成為了一名流浪畫家,滿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是那個抬頭看到月亮的人,主人公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辭去工作,拋下家庭和他人,看來或許很不負責任,但堅持自己的夢想和追求,有何嘗不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許,人生的意義不過就是對得起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願我們都可以去享受那些屬於我們的平凡而不平庸的日子。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篇三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名字起的有趣,乍一聽上去好像是一個“夢想與現實”的故事,或者説“月亮與六便士”的抉擇,但呈現遠不止於此。其實這書名只是一個偶然,卻不偶然的反映出了讀者們往往存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煩惱。書中主人公走了一條為夢想近乎瘋魔的極端之路,我們或許對他的自私絕情深惡痛絕,也因他的執着堅持感慨萬千。然而人性是多面的,世界也並不是非黑即白,若要去給他那種偏激但決絕的執念直接下一個對錯或優劣的定語,似乎還有點複雜。

書中節選:

“我內心渴望過上更為驚險的生活,只要我能做出改變,我指的是那種無法預知的改變和刺激,我便準備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巒和兇險莫測的海灘。”

“我告訴你,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

這是我在《月亮與六便士》裏感觸很深的兩句話。

對於主人公斯特克利蘭,他選擇為了理想拋棄一切,但他不是因為覺得理想多麼崇高和白月光,而是因為他只知道那是他最想要的。對於被主人公害慘了的施特洛夫,他選擇無私奉獻以至於家破人亡,他無條件的愛妻子只要妻子快樂寧可自己離開,我們也不知道那是不是他最想要的。

也許對於我們來説,無論是選擇理想還是現實,如果是最想要的,便不懼艱險負重攀登的朝着那個方向前進就好。至於對錯與否,是不是無愧於心能不能不欺暗室,就需要自己去思考了。

其實理想和現實,追求和物質,他們之間並沒有壁壘。心中要有理想,眼中要知現實,雖然矛盾不可避免,但程度需要把握,比重可以分清。如果理想如月亮掛在的天空,想着它才能踏實入睡不會恐慌,六便士則是自食其力的第一步,腳踏實地才能積攢更多接近月亮的勇氣。理想固然美好也不需要別人的理解,而直面現實從而能支持和反哺理想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本書讀上去不似一本典型的小説,因為作者用第一人稱來講述,讓人覺得主人公就如作者身邊存在的人一樣真實。

外國小説裏的人物名字總是較長,因翻譯的關係有時候會讀得不順暢。還好本書人物較少,關係不復雜,開頭的五六章堅持過去後就變得順暢了。月亮與六便士,作者其實沒有推薦怎樣更好,而只是寫了一個故事讓讀者自己去想,愛與人性。

走在滿地六便士的路上,你卻抬頭看的是月亮,會感覺到不一樣的滿足和幸福吧。要腳踏實地,但不要去在乎地上那些東西,因為理想才會讓人越飛越高。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篇四

靈感源自哪裏?大部分人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就是靈感源自潛意識,而潛意識來源於人經歷的積累,所以這也是一種經驗主義的説法,每個人都且只從現實取材。藝術家將零零碎碎的概念重新排列組合,用特定的形式表達情感。那麼形式又來源於哪裏呢?也許它是現實中就有的,也許它是根據一定的順序一個一個實驗、對比出來的。

藝術是什麼

最有概括性的説法是,藝術是帶有觀念的形式,按照這個説法,純粹寫實的繪畫、隨意的照片似乎都算不上藝術,而文字到可以算是藝術了。

理想從哪裏來

這個似乎更難回答,可以看看克里斯特蘭德,他的理想似乎是憑空冒出來的,他在四十多歲,上了半年夜校之後就突然迷上了繪畫,並且對其它任何事物都極其冷漠,後來去了塔西提島,再次結婚生子,十分享受那裏的生活,並且創作出了很多不朽的名作。所以理想似乎是憑空冒出來的。但是仔細回味小説,我發現另一個可能性,克里斯特蘭德的理想來源於他的特質,他不怎麼喜歡説話,不怎麼喜歡證券公司的工作,他本身也顯得特別無趣,然而突然有一天,他打破了現在的生活。.。.。.可以發現,他以前的生活並不如意,並不符合自己,在到了島上之後,他感到十分滿意,所以他適合塔西提島,適合繪畫。

看完《月亮與六便士》之後,在很多人的評論中,很鄙視追名逐利的人,嚮往平靜的生活和崇高的理想,然而在我看來,這是曲解了小説的本意,正如前面所説,理想來源於一個人的特質,追求理想的前提是認識自己,正如高更的畫作《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要去何地》,在去何地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我是誰,而克里斯特蘭德在這個問題上花了四十年。所以不是要你去追逐月亮,而是讓你去認識自己,然後再選擇是月亮還是六便士,如果選擇月亮,又是什麼樣的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篇五

《月亮與六便士》這是一個關於離開的故事,離開自己的生活,離開一切,去尋找內心深處的理想。

斯特里克蘭德的性格特質是什麼呢?近乎自私的愛自己。這裏説的愛自己不是説他因為愛自己,而讓自己的生活裏充滿鮮花一樣的色彩,彩霞一般的絢爛,他不熱衷修飾自己,也不熱衷養生。他這種近乎自私的愛自己,是他愛自己的理想。也是世人詬病的地方,為了理想拋妻棄子。

開始過離羣索居的生活之後,他不修邊幅到了極致,不事勞作,也沒有金錢。有一回因為飢餓,快要在昏暗的小閣樓死去——他降低生活水平,以一種完全不在乎生活水平的高度精神純度來追求自己的畫畫理想。

四十歲之前他有工作,有家庭。過着與常人一致的生活。四十歲以後他突然離開生活軌道,誰也不認識,他只認識內心的渴——成為一個畫家。對與錯?誰又説的清呢。希臘神殿的銘文“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之後我們才會從容不迫的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依靠外界的標準或是他人的希望。

幸運的是,他是芸芸眾生裏,認識到自己的人,最後他在繪畫上也取得了成就,畫完了內心的渴望後,他讓他的女伴將那副壁畫付之一炬,多麼悲壯,那一場火把揹負在他內心裏的理想之石卸下了。

不幸的是,他背叛了他的家庭。每個人都會去同情他的妻子,去譴責男主人翁。所以他的妻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的所有東西都付之一炬,把揹負在她內心裏的失望,被拋棄,譴責通通卸下,做個明智的人。

中國有一句老話:高手在民間,説的是一些有着高超技藝卻鮮為人知的羣體。斯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的高手,在世前他的畫不被人賞識。直到死去,他被人熟知。繪畫就是為了功成名就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它死去後沒有遺憾,只有滿足。遺憾的人不是梵高,不是千里馬。而是我們讀者的心——總覺得有才華的人,一定要配上寶馬香車。

追求藝術(無論什麼),總得是要有所犧牲的。讀文學書籍,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好壞的界限是模糊的。看了《月亮與六便士》你還會對他的拋棄家庭做出什麼樣的評判呢?文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理由,他告訴我們切忌絕對,告訴我們世界的模樣,人性的模樣。一件事的展現的表象背後是有成因的,只要我們願意去感受,那麼我們就可以避免偏見盲從與庸俗。追求沒有正誤之分,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還是希臘的銘文:認識你自己。也是讓我去審視自己的一句話。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篇六

克蘭德——一個年過不惑、生活體面的男人,背井離鄉拋妻棄子來到巴黎畫畫,他毫無畫畫功底、作品也不斷遭人否定,可是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仍然頑強不屈。但最終的最終幸而大獲全勝,作品好評如潮。一切皆苦盡甘來功德圓滿。

對於男主,我只想説,他是個狂熱而冷漠的人。痴狂於理想,卻對至親之人冰冷甚至可謂殘忍。

尤記得小時候爺爺給我講的一個笑話:説兩喝的爛醉之人打開手電筒,看着光束非要往上爬。許是爺爺的繪聲繪色和自己年幼尚小吧,反正現如今聽到類似故事是不再會笑的滿地打滾嚷嚷着讓爺爺再講一遍了。我想,如果真有那束光柱,爺爺定是攀爬之人。因為我見過他年輕時的照片,眸裏,是真的有火。並非星點,而是熠熠的一簇。可是他終是撤下雲梯,轉身把拽住他衣角的媽媽的手牽起,抱着牙牙學語的姨姨往回走。月光再亮,他還是選擇了姥姥留給他的那盞微燈。

高曉鬆説:“誰都有苟且的時候,當我們低下頭去撿六便士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但同時,當我們醉心月光之時,總還是會惦念着六塊便士。畢竟,月光再美,終是填不飽肚子的。

無論是克蘭德還是我的爺爺,同是朝着自己本心而去。對於人生道路的選擇,我認為不應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批評誰抑或褒揚誰。

對於理想與現實的自我心理戰,永遠難做辯駁。因為你我三觀不同,價值觀互異。但無論選擇哪條路,既已選擇,那就堅定地,不回頭的走下去。

蛇有蛇道,狼有狼道。子非魚,勿定論!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篇七

這是一本探討夢想的書。講述的是一個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為了實現自己年輕時候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的夢想,在四十多歲的時候辭掉了工作,拋棄了幸福美滿的家庭,放棄了優裕的物質生活,從倫敦出走巴黎,開啟了他的逐夢之旅。之後又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在這段時間,他過的窮困潦倒,從風光體面變得衣衫襤褸,過上了流浪漢的生活。他畫了很多的作品,但都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可,最終他病逝在了島上。在他逝世之後,他的畫作反而拍賣到了很高的價格,他的才華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雖然他的後半生過的十分的艱苦,但是他卻一點都不後悔當初的‘出走’。他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都十分的沉默甚至是冷漠,但是他周圍的朋友們都很在他有困難時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這或許是因為他身上的那股子勁感染了周圍的人了吧。雖然他生前貧困交加,碌碌無名,但是他一直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他一直都肯定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最終成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畫家。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則一百多年,少的也有幾十年,這日子説長不長,説短也沒那麼短。人生的。價值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呢?是用之不竭的財富,還是幸福美滿的家庭,還是為理想而奮鬥的活力四射的模樣。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的人,有很多人都在工作,但是有多少人所幹的事,所做的事都是自己有興趣的呢?又有多少人為了生計奔波,在日復一日的勞累中丟失了曾經的夢想呢?筷子兄弟在《老男孩》裏這樣唱道:“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是啊,歲月帶走了那個‘真正的我們’,只留下了為生活奔波的‘木頭人’。

但是,我也在思考一些問題。我在想他這樣做是否值得?他為了曾經的夢想,拋下了一切,傷害了家人和朋友。我想假設一個‘如果’,如果他從二十幾歲就堅定自己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畫家的想法,然後立即着手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的話,那結局會不會好很多。

人啊,一定要幹自己喜歡的並且擅長的事,不要等到年華逝去,才去追求你那虛無縹緲的夢想。追求夢想,承擔責任,關愛家人都很重要,不能夠顧此失彼。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感 篇八

什麼樣的書稱之為一本好書,那就是讀完能夠給予你觀點、引發你思考的腦洞書籍。《月亮與六便士》這本經典名著,當之無愧。

國本書故事簡介:

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祕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去追尋自己虛無縹緲的畫畫夢想,在異國他鄉,他貧病交加,對夢想卻愈發堅定執着。他説: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在經歷種種離奇遭遇後,他來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島,同當地一位姑娘結婚生子,成功創作出一系列改寫現代藝術史的驚世傑作。就在此時,他被絕症,和雙目失明擊倒,臨死之前,他囑咐妻子燒掉了他畫在牆壁。上的壁畫。

或“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高高在上,是我們的理想。六便士是當時英國金額最少的錢,象徵着我們生活。

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一些人為了生計疲於奔命,不知生活的意義何在,只為了得到更多的便士,買了車房,上個班,平平淡淡的過完--生,來這世上走一遭罷了。而這些人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作為芸芸眾生中的--個螻蟻,一-個真正的動物,維繫生態秩序,庸碌的走下去。

一些人如查爾斯一樣,毅然、決然為一些人如查爾斯一樣,毅然、決然為了自己的自由、理想執着追求,終得傳世傑作。他們看見了星:晨

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人生充滿着很多的哲學和道理。讀完本書我不經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是誰?從哪裏來?要到那裏去?

2、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嗎?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3我平凡、平庸嗎?

4踏踏實實的小日子過一-生會平淡無趣嗎?

5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可能呢?

6我的理想是什麼呢?該怎麼去實現呢?7我該怎麼充實和豐富自己的生活?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文章主張我們鼓起勇氣去追尋更有價值的人生,不要平凡的泯於眾生。但普通的生活其實和理想是可以相容的,我們生活在這個大潮流的體系下,我們可能會抱怨,我們也可以在體系的規則下,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樂。我們不是查爾斯,沒有辦法都有極高的天;賦,成為一個非常成功且帶給人們影響的一個人。我想説的是:找到一個喜歡的人,一份喜歡的職業,一個熱愛的興趣,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後讓自己的生活充實有趣這便是我所想的最大的理想。了。

胡適曾説:“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它就有什麼樣的意義。”每個人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才是價值的體現。無關大小、無關意義、無關平庸、無關影響。

幹什麼都是好的,但要幹出個樣子來!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心得 篇九

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查爾斯就是那個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初識毛姆,在我大四的時候,不是因為《月亮與六便士》,而是他的《面紗》,慢慢才對作者有所瞭解,包括這本耳熟能詳的著作,還是去年加入讀書打卡活動才真正讀下來。

毛姆真是一個好囉嗦的人,看到一半仍然不知道想表達什麼,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粗魯、孤傲、自私無情、嘲弄簡直讓我可恨,而對遭拋棄的熱愛藝術的斯特里克蘭太太產生好感。不過,越讀下去越為他的那股為無以名狀的激情追求所打動,儘管他冷酷無情,儘管他摒棄所有道德,然而與之相比,我們都是俗世之人,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看似無關緊要的很多配角人物,畫家迪爾柯·斯特曼伊夫、布蘭奇·斯特曼伊夫、尼克爾斯船長、鮮花賓館的約翰遜太太、布魯諾船長、庫特拉斯醫生、他的土著妻子愛塔,一個個雖然筆墨不多,但毫無疑問的一點,每個人的故事都能成為獨立的故事,形象令人深刻。

一直覺得人生行走於天地間,猶如逆旅。最讓人惱恨的是,世界之大,道路萬千,但我們只有一個身體,一次只能走一條道路。選擇了A,就不能擁有B;選擇了B,就得放棄A。就像《月亮與六便士》的書名一樣,選擇了月亮,就撿不到六便士;要想得到六便士,就得低頭不見月。也正因為人生的這種妙不可言,才能在每個人的選擇上看出人本身的屬性。

有的人選擇了月亮,比如斯特里克蘭。人到中年放棄優渥的生活,拋棄妻子,跟隨了自己的夢想,開始學習畫畫,矢志不渝,更多的人選擇了六便士,以獲得金錢和名譽為榮。人不怕做選擇,選擇從來沒有優劣之分,好的選擇就是做完選擇能堅定走下去的選擇。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大部分人的痛苦根源都在於選了A,念念不忘B;選了B,又覺得A更好。放不下對當下無意義的質疑,卻又捨不得當下生活的穩定和安全,不敢做出實際行動去改變。心態的左右搖擺,對生活的憤憤不平,對眼前人的不珍惜,對未來的空想主義,造就了各種不甘又不敢的擰巴人生。

人永遠只能走一條道路。喜歡月亮,就放下六便士,專心看月亮;低頭撿着六便士,便放下對月亮的空想,專心來撿六便士。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都得不到。最後感謝這本書給我的勇氣讓我相信當你下定決心想去做一件事,那麼它的價值就無關才能、無關前途、無關一切,只與你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做你想做的事有關,願我們都能有勇氣做出自己的選擇,活出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