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忠誠與背叛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6W

忠誠與背叛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忠誠與背叛讀書心得 篇一

讀完《忠誠與背叛》,我的心中留下了兩個字——堅守。從書中,我看到了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衞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他們堅守着自己內心的信念。正是有他們的堅守,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

革命同志們在獄中相互鼓勵,互相支持,堅信勝利一定會屬於人民,屬於中國共產黨。他們為了堅守信念,在獄中悄悄縫了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時刻準備着慶祝勝利。

江姐,她面對老虎凳、竹籤的威脅,不但沒有被嚇倒,而且大聲呵斥了敵人的卑鄙行徑,深深激勵了監獄中的革命志士,她的至死不忘為祖國革命的頑強精神,使人佩服。

“小蘿蔔頭”,他長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為挨餓受凍而顯得又瘦又高,他被獄友們憐愛地叫做“小蘿蔔頭”。他不懼怕敵人,擔負着為獄友們送信的任務。

許雲峯,面對死亡,作為一個革命者,是多麼無用的威脅。“他神色自若地蹣跚地移動腳步,拖着鏽蝕的鐵鐐,不再回顧鵠立兩旁的特務,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階上,忽然回過頭來,面對跟隨在後的特務匪徒,朗聲命令道:‘走!前面帶路。’”這是對許雲峯將要被特務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寫。面對着步步逼近的鬼門關,許雲峯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害怕,反而更加堅定革命信念——即使海枯石爛、天崩地裂,也不會動搖。這是何等的從容堅強!

但是,我認為對這些可敬可佩的戰士,國民黨反動派只能給他們肉體上的折磨,卻動搖不了他們精神上的絲毫,反而更使他們的鬥爭精神豐富起來!讀到他們的事蹟,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無限的敬佩!

對於當代的教師來説,————説到堅守,可能大家會馬上想到堅守在偏遠山區的鄉村教師們!然而,當我們將堅守的含義再定的寬泛些,將目光再放得近些,放到身邊,作為育英的教師,我們也要堅守教育的信念。

一、堅守持之以恆的責任心對待工作

作為育校教師的我們,有教書育人的責任。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挫折。有時,全心全意地付出許多時間,花了很大力氣輔導的同學,學習成績卻一籌莫展。我們都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再掘一步,便得黃金”的道理,經常教育學生學習上要學會堅持,可有時我們卻沉不住氣了,灰心,失望,讓我們的工作積極性下降,讓我們少了堅持的力量。提高學生的素質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教育不能急於求成。在課堂診斷的一系列的活動中,我們更加堅信搞好教學工作在於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必須認真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用耐心去啟發學生,用愛心去關懷學生,用寬容去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這樣才能搞好教學工作。責任,是教師之本職。

二、堅守平和寬容的心態對待學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着這樣得困惑,自己認真的準備了一節課,上課飽含激情而投入,但學生學習的效果卻偏偏差強人意。在七年級的教學改革中,通過實踐,我知道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學習每一個新知識點都有一個理解、接受的過程,而且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我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允許教學過程出乎教學預設之外。其次,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順其自然,切不可看得太重。以平和寬容的心態去指導學生,學生會更順暢地學習。

三、堅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愉悦、寬鬆的情緒,對認知具有組織作用。寬鬆、和諧的教學環境,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我和學生們的努力下,七年級12班有一個和諧、寬鬆的環境。首先我將愛心撒播在學生中間,要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學生,以温和親切的語言感染學生,以優美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感。同時,給以一定的創新時間,這樣,他們就可以獨立閲讀,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質疑問難,操作,觀察,做練習等。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質疑、解疑、創造性的作業設置,學生們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思想。

紅巖精神就象一面鮮紅的旗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熱血青年為理想和信念奮鬥不息。無數個大義凜然的共產黨員前仆後繼,用生命和鮮血捍衞黨的尊嚴和機密,配合武裝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正是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共和國今天的繁榮昌盛和國泰民安!作為教育界的一員,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發揚新時代的紅巖精神,堅守自己的教育崗位,堅守自己的教育理想,要始終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因時制宜、突出重點,從本職工作做起,從具體工作入手,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崗位,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為教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讀忠誠與背叛心得體會 篇二

看完《忠誠與背叛》過後,我想深深地向那些始終對共產黨忠誠的優秀共產黨員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對那些背叛者投去可憐的眼光。人固有一死,有的重於泰山,有的輕於鴻毛。有時只在我們的一瞬之間便決定。

即使現在的我,沒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或許我沒有那時革命者們那種對於犧牲的毫無畏懼,但我深知像範阿根那樣有多可恥,因為他的好賭,他不惜出賣共產黨來獲取自己的利益,犧牲了三條性命,自己犯下的錯誤卻還要連累集體,多麼地不負責任,是他覺得共產黨很講情義,會因為他的那句“看在老孃的份上”而原諒他嗎?是的,共產黨是很講情義,但只是對那些忠於共產黨,為了同一個理想而聚在一起的共產黨員們。在範阿根背叛共產黨的那一刻,他有想到他的娘嗎?他知道他娘在知道後的痛心嗎?那時候的國民政府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正是從像範阿根一樣的人下手,企圖擊敗共產黨,所以組建監察委員會顯得格外重要。

電影中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還有徐雲天,他和何夢蘭的愛情原本是那麼地讓我感動,“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為什麼最終她還是背叛了這份愛情,背叛了黨?我真的無法想象夢蘭親自結束他的生命的時候的心情,該是多麼悲痛。

就像一句諺語説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共產黨這個組織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沒有什麼入黨的標準,沒有什麼制約的機制,是完全不可行的,就像影片中説的,一個政黨必須有鐵的紀律,必須要採取措施來保持黨的純潔性。整個片子就圍繞建立監察委員會來展現忠誠與背叛的主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它是用無數先烈的鮮血換來的。

《忠誠與背叛》充分闡釋了始終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重要性,熱情謳歌了王荷波和楊匏安等黨第一批紀檢幹部不畏艱險,忠實履職,以生命和熱血維護黨的純潔性的管會事蹟和忠誠品格。同時,也讓我們看清了人性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引人深思。

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應該永遠記得自己的誓言,努力向黨組織靠攏,為黨的發展壯大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就像我在前面説到的,或許自己還沒有那種對於犧牲毫不畏懼的勇氣,現在的我,就要努力學習黨的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我相信不是隻有死才能代表我的忠誠,在平凡的崗位也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只要用心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忠誠與背叛讀書心得 篇三

我常想:一個人的信仰到底有多大力量?當面對生死考驗、利益誘惑等多種干擾時,一個人又如何堅守對心中那份信仰的忠貞?在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沒有硝煙炮火的肆虐,沒有動盪淒厲的恐慌,人們心中該如何為自己注入一個堅強的信念支柱,並虔誠地為之堅守與崇奉……

帶着這些思考,我多次捧讀《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巖》,近日又有幸聆聽了作者何建明老師以“忠誠與背叛:紅巖精神解讀”為主題的輔導報告,真如醍醐灌頂,深深為我們黨千千萬萬的優秀兒女而感動和自豪。不覺間,心靈為之震撼,精神得到洗禮,心中再次燃起一股信仰的聖火,禁不住動起筆來抒發自己的感受與情懷。

該書以生動紀實的寫作手法、翔實可信的檔案史料、鮮為人知的故事情節,真實感人地講述了小説《紅巖》中眾多人物的生活原型,在精彩與深刻、鮮活與凜然、生動與悲壯中,折射出由周恩來領導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所鑄就的紅巖精神,在信仰與迷失、美好與醜陋、崇高與卑微中,標識着信仰的力量與光輝。

忠誠與背叛——在還原真實“紅巖”中,彰顯着人性抉擇的崇高與卑劣。“人性”,通俗地説是一種可變的心理狀態,並通過這種可變性,彰顯着人的性格、志趣和價值取向。這種可變性就在於它總是被利益驅動性所控制。當一個人心中沒有任何信念支撐的時候,或者這種信念的力量不足以戰勝利益驅動力的時候,人性的搖擺和可變性便會顯露無遺。《忠誠與背叛》這本書在還原一個真實的“紅巖”過程中,通過紅巖故事的敍事,對那些在生死利益驅動中的人性與靈魂的崇高進行了深情的謳歌,對那些在生死利益驅動中人性與靈魂的卑劣進行了無情的鞭笞。

“隨着白公館與渣滓洞歷史檔案的細節越來越多地被公佈於世,真實的 紅巖 革命鬥爭史裏所發生的關於 忠誠 與 背叛 的故事,遠遠超過小説《紅巖》的精彩與深刻,且意義也更加深遠。”筆者對此是感同身受。“紅巖”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户曉,婦孺皆知,人們從紅巖故事中,傳頌着忠貞者的信念,揭露着背叛者的醜惡。曾幾何時,由紅巖故事而鑄就的“紅巖精神”,是那樣地感動人心,驚泣鬼神。“1949年,北京和重慶出現了巨大的反差,同是秋日,前者早是旭日東昇,霞光萬丈。而後者卻迷霧重重,陰氣壓天,到處籠罩在驚恐與血腥之中……”作者以此開篇立意,以隱喻的手法展示着正義與邪惡,也暗喻了經過無數正義鬥爭取得勝利的新中國大地上,還有那些國民黨反動派不甘失敗,正準備大肆屠殺被捕的中共黨員的悲劇即將發生。“抗戰勝利紀功碑,隱沒在灰濛濛的霧海里,長江、嘉陵江匯合處的山城,被濃雲迷霧籠罩着。這個陰沉沉的早晨,把人們帶進了動盪年代裏的又一個年頭。”這與20世紀60年代推出的《紅巖》曲折輪迴,遙相呼應,描繪出“紅巖”敍事的底景。同時,也為“忠誠”與“背叛”主題的突出埋下了伏筆。

不難理解,1959年2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推出的,由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合著的74頁土紙本《在烈火中永生》,也許就是“紅巖”敍事的最初版本,隨後而出現的《紅巖》長篇小説和《在烈火中永生》電影劇本,所折射的主題都是“控訴”與“揭露”,其聚焦點在於15人倖免於難的“11·27”大屠殺和美蔣特務的深惡罪行。而在60年代後期,隨着“”的開始和“川東地下黨沒有一個好人”這一非正式論斷的產生,以“控訴”和“揭露”為主題的“紅巖”敍事便被披上了懷疑的色彩,以川東地下黨員為主流的“紅巖”人物,也不幸地落入了失去身份的尷尬和被重新定位的境地。

然而,從80年代開始,以《紅巖英魂逢春記——中美合作所殉難人員複查紀實》、《黨沒有忘記他們——紅巖英烈》等部分作品的出現,逐步拉開了“紅巖”敍事為自己正名和反擊的序幕,以陳雲、張奇、蔣一葦等為代表的先進人物陸續推出以“紅巖”故事為題材的大量作品,有力地推動了“紅巖”敍事踏上“認證”與“復活”的征程。隨着《憶宋綺雲烈士》、《陳然烈士傳略》、《蓮華中學建校四十週年王樸烈士犧牲37週年紀念活動專輯》、《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烈士殉難40週年紀念特刊》等一大批文藝作品的問世,“紅巖”敍事“認證”與“復活”的征程以勝利而告終。同時,也使得以川東地下黨員為主流的“紅巖”人物的形象得以重樹,意義得以迴歸。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紅巖”敍事又進入了“解密”和“推廣”階段。作為《忠誠與背叛》的作者之一,同時也是紅巖精神、紅巖文化的研究者厲華先生,先後編著出版了《紅巖魂啟示錄》、《來自歌樂山的報告》、《紅巖魂——白公館、渣滓洞革命烈士鬥爭史展覽》、《紅巖魂——來自B類檔案的報告》、《魔窟——來自白公館和渣滓洞的報告》、《紅巖檔案解密》等大量作品,使得“紅巖”敍事的主題順利實現從“控訴與揭露”、“認證與復活”到“解密與推廣”的升級。隨着時代的進步和大批檔案的不斷解密,以及執着的人們歷經多年勤奮辛苦、深入細緻的採訪研究,“紅巖”敍事在經受嚴峻挑戰和考驗之後,在不斷得到充實與完善的基礎上,終於又植根於翔實史料的肥沃土壤,進一步拓展了豐富和藴涵的空間,那就是以“忠誠”和“背叛”為主題,對人性的抉擇和靈魂的拷問。

忠誠與背叛——在敍述信仰的忠貞與迷失中,標示着精神的永生與腐爛。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細讀《忠誠與背叛》所描述的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場景,禁不住讓人思索,是什麼讓陳然、唐虛谷、江竹筠、鄧惠中、李青林、楊漢秀、黃顯聲、張學雲夫婦、王振華夫婦等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面前始終矢志不渝、英勇不屈?是什麼讓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為之奮鬥進取?是什麼讓他們經受住各種現實考驗和嚴重威脅,勇於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什麼讓他們寧願捨棄生命,也要嚴守黨的機密,保持革命氣節?是什麼讓他們毫無畏懼,從容面對敵人的屠刀,以頑強不屈、雖死無悔的大氣凜然將革命進行到底?是忠誠,是信仰。

“在很長的時間裏,我面對歌樂山,卻總也不明白為什麼這座埋葬了無數花一般青春生命和譜寫了那麼多悲愴故事的山,竟然會叫歌樂山?後來我終於慢慢地明白:那是前仆後繼的共產黨人為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犧牲後,所選擇的一塊天造的安魂之地。過去,我也不明白為什麼這片被汽油和彈藥燒焦了的灰崖竟然叫紅巖?後來我也終於明白了,那些硬梆梆冰冷的石頭其實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將其染紅了的巖體,或者説紅巖就是革命先烈的化身。”這就是作者對信仰問題的深入解讀。這一感悟既來源於作者的激情之旅、忠誠寫作,更來源於共和國誕生前後發生於重慶的那段殘酷歷史。

江竹筠面對老虎凳、辣椒水和插竹籤的威脅,不但沒有被嚇到,反而還大聲呵斥了敵人的卑劣行徑,深深地激勵了獄中的戰友,這是信仰在支撐;許雲峯,拖着鏽蝕的腳鐐,不再回顧鵠立在兩旁的特務,神情自若地移動腳步,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面對步步逼近的鬼門關,他沒有表現出絲毫害怕,反而還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毅然決然地選擇死亡,這是信仰的尊嚴。獄中20多名女性,其中有3名還是幼女,面對敵人的欺詐凌辱,而沒有一個人叛變自己的信仰和組織,這是對信仰的堅守。宋綺雲之子宋振中,長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挨凍受餓而顯得又瘦又高,被獄友憐愛地叫做“小蘿蔔頭”。這個9歲的男孩不懼怕敵人的任何威脅,主動擔負起為戰友送信的任務,這是信仰的影響。許曉軒在赴刑場就義前的幾分鐘時間裏,告訴戰友:“請轉告黨,我做到了黨教導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鐘,仍將這樣……希望組織上務必經常注意整黨、整風,清除非無產階級意識!”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對崇高革命理想的自信、守護和嚮往。他們的精神得到了永生。

“能夠激發靈魂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着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信仰讓一個個先烈放棄安逸投身革命,在死亡面前無所畏懼,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不屈的堅守和悉心的呵護,點燃迎接曙光的火炬,舉起用雙手一針一線縫製的紅旗,描繪出革命必勝的前景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藍圖。但感到痛心疾首的是,在無數革命先烈為信仰而奮鬥、追求,甚至獻身的同時,還有諸如劉國定、冉益智、蒲華輔、李文祥、徐遠舉之類,一些氣節喪失、人性背叛和靈魂迷失者,他們經不起皮肉之苦,或貪錢財權貴,或戀舒適安逸,或念兒女情長,或懼怕死亡的威脅,面對國民黨特務匪徒“好漢不吃眼前虧”的“規勸”,他們違背了意志,叛逆了革命。甚至當時重慶地下黨內個別職位不低的領導幹部,在被敵人逮捕後也爭先恐後地“交代”自己的情況,成了喪心病狂、殘害同黨的特務分子。由於他們的出賣,致使大批革命志士被捕,黨的有生力量遭受到巨大損失。同時,他們這些氣節喪失、人性背叛和靈魂迷失的人,也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怯懦、卑微和醜陋的象徵,讓世人警醒和反思。他們的精神也因對信仰的背叛而腐爛。

忠誠與背叛——在描繪歷史潮流的湧進中,昭示着共產黨員信仰之舟的航向。該書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寫在前頭的話”:“8000多萬黨員中,黨員的純潔性、黨員的信仰感,似乎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和警惕。”由此可見,作者的立意非常明顯,一直在致力於構築一座“崇高的精神豐碑”,運用史實論證的方法進一步提煉完善紅巖精神,用彌足珍貴的歷史精神和豐厚潤實的文化遺產支撐起當代人們理想信念、崇高信仰的精神大廈。“小説《紅巖》之所以經久不衰地成為宣揚中國共產黨人英勇不屈的經典故事,其實就是圍繞了 忠誠 與 背叛 這四個字而展開的一幕幕鬥爭史篇。”事實也是這樣,作者以“血染紅巖”進行開篇,圍繞對黨和革命事業是忠誠還是背叛展開歷史敍事;以“背叛的代價”、“另一種背叛”進行闡述,將對革命理想和信念是忠誠還是背叛,作為評判每個黨員信仰堅定與否的標準;以“忠誠之忠誠”進行結尾,揭示真實人物內心和精神世界的本質,旨在讓身體、心理、靈魂等受盡折磨與摧殘的情形下,檢驗人的意志、品質和良知,衡量忠誠的底線,考驗信仰的崇高。“是決不能玷污黨的榮譽,還是貪生怕死、苟且偷生…… 紅巖 的歷史書寫了忠誠與背叛!”流傳的卻是精神與崇高。精神即以“忠誠於黨”為核心內容的紅巖精神,崇高即:理想的崇高、信仰的崇高、人性的崇高。

該書是一部長篇紀實文學,是一首“黎明時刻的悲壯史詩”,反覆品讀之後,能看到小説《紅巖》中眾多人物的生活原型,感受到他們堅貞不屈、英勇鬥爭、忠貞不渝、雖死無悔的英雄形象;該書也是一部鴻篇鉅製,是一本“震撼人心的共產主義教科書”,反覆欣賞之後,能夠得以再現“11·27”大屠殺,這個中國現代史上極其黑色而又悲壯的一幕,能夠得以回顧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更加體會到革命鬥爭的艱辛殘酷和勝利成果的來之不易,更加清醒地看到以“忠誠於黨”為核心內容的紅巖精神這塊巨大的豐碑和共產黨員身上所映射出來的黨性的光輝,更昭示出今天我們共產黨員應該堅守的信仰之舟的航向——忠誠。

“忠誠”是一名共產黨員最基本的黨性。《現代漢語詞典》對“忠誠”的解釋是:對國家、人民、事業、領導、朋友等盡心盡力。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和“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學習教育活動中,我也曾對忠誠進行過解讀。我理解,忠誠主要涵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忠誠於黨,這是忠誠的本質和核心;二是忠誠於國家,這是忠誠的關鍵;三是忠誠于軍隊,這是忠誠的特質;四是忠誠於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職責,這是忠誠的基礎;五是忠誠於自己的政治生命,這是對忠誠的高度負責。作為共產黨員,不管在什麼時候、任何情況下,只有做到這五個方面,才能經受住任何形式的考驗,才可肩負起黨所賦予的各種任務,並不辱使命去完成。

讀罷此書,掩卷遐思,內心深處不由得浮想聯翩:我們的黨在中國革命最為艱難的歷史時期,不負天下蒼生之厚望而力挽狂瀾,擔當起救人民於水火的重任。這與無數共產黨員對理想與信仰的忠貞、對靈魂深處那份人性的崇高敬仰、對自己曾經向黨旗的莊嚴承諾的敬重和執著是分不開的。正如書中唐虛谷——小説《紅巖》中“老大哥”的原型所言:“我一直在反覆回味我們的遠大理想和為理想所作的許許多多的勝利鬥爭,當然還不斷地展望即將到來的全國解放。這麼一想,也便自然會感到那裏面有我們的一份貢獻和犧牲,而這份貢獻和犧牲中當然也包括了我們身上的這些傷口、劇痛和鮮血……一想到這些,所有的私心雜念,痛苦煩惱通通都被掃得一乾二淨。你説,我的傷痛是不是已經減輕了一半?”有了對黨的承諾,並能將自己一生中的每一時每一刻和每一言每一行都付諸這份莊嚴的承諾,這就是忠誠。有了這份執著,就會對自己的每一份犧牲都認為是正當的、應當的,也是崇高的、偉大的,並基於這份靈魂的自我肯定和讚賞,其對黨的情感才會是堅貞不移、對黨的奉獻才會是矢志不渝的。這就是忠誠!

想到此處,我們又不能不面對另一種可怕和可憎,那就是與忠誠對立的——“背叛”!這本書在還原歷史面貌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由於同樣是革命陣營裏的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的背叛,才有了那烈士們用血和淚凝聚的“獄中八條”,何異於硝煙炮火中捨身取義的壯烈?這份匯聚了幾百位烈士熱血和生命的警示,在今天看來,仍是那樣的驚心動魄,想來是那樣的令人汗濕衣衫。正如作者所説,他們在明知敵人一定會殺害他們的最後時刻,並沒有忘了還有最後一份責任,這就是要向自己的黨説説“心裏話”,這心裏話集中起來就是:自己的黨必須保持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除了敵人的垂死掙扎之外,我們的黨還有什麼責任值得反省呢?這是顯而易見的。歸納成簡單的一句話是:出在黨內領導幹部身上的蜕變問題,最嚴重,最可怕!”

毋庸置疑,一個偉大的組織具有堅強而旺盛的生命力,她所主要依靠的既不是穩定的框架結構,也不是高超的管理技能,而是人們堅定的信念、固守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我們黨從黑暗中摸索出了救國救民的真理,並在這個真理下,完成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使命,領導着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實現了黨的組織理論健全和體制的科學完備,鍛鍊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骨幹力量,發展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理想的黨員。我們常説,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紅巖精神就是在共產主義這個偉大的事業中孕育形成的。倘若我們仔細地審讀並在思想上實踐這份偉大的紅巖精神,我們就會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為名利所動、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美色所惑,始終堅守着對黨的忠貞,哪怕需要付出我們的熱血和生命!

讀忠誠與背叛心得體會 篇四

週一晚,在組織的領導下,我們支部所有黨員在大禮堂統一觀看了電影《忠誠與背叛》。“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影片反覆引用的一句話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講述兩了1943年中華大地血雨腥風的場面,背叛革命的蔣介石勾結帝國主義勢力,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困境登報脱黨者有之,投敵叛變者有之,腐化墮落者有之。這些都使我們的黨認識到建立一箇中央一級的監察機構的必要性。

電影開場壯觀的戰爭場面給了每個觀眾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當一位位革命先烈陸續出現在我們眼前後,電影的名字——《忠誠與背叛》出現了。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沒進入狀態,經過導演的一系列精心的鋪墊後,終於進入到了故事的高潮。

有經歷過三次武裝起義的老黨員因為生性好賭,將革命者們本應用來訂購槍支的訂金拿走一部分用於還賭債,並且因為欠債被青幫威脅,於是為了保全自己,出賣並害死了其他無辜的革命者;有受不住國民黨嚴刑拷打而出賣組織的人;有一直藏匿於我黨中的國民黨人,藉以與我黨中女同志談戀愛的名義,竊取我黨機密資料的間諜;有為一己私利出賣我黨機密會議記錄的翻譯者……

這些都只是我黨未能嚴抓黨內紀律,未能達到整頓黨內成員思想,未能純潔黨內性質的後果。無論當時國共兩黨的鬥爭有多麼嚴重,我黨黨員都應堅定自己的立場,嚴守黨的紀律,不畏艱險,不畏苦難,為解放全中國而奮鬥。而我黨中也有很多堅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信奉者,如周恩來、王荷波、楊匏安等同志,於是在中共五大上,有過建立監察機構經驗的廣東區監察委員會的楊匏安同志起草了一份關於建立中央監察委員會的提案,並得到了全票通過。

在當時清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下,我們仍然有同志沒有退卻,高唱着“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勇往直前,他們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保持自身純潔的黨性和先進性,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的偉大信念,不斷砥礪自己,忠誠於黨。用其鮮血和生命捍衞着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氣節和光輝形象。

而所有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牢記自己入黨時的誓言,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時時刻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我們必須發揚壓倒一切敵人和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要做就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人!

忠誠與背叛讀書心得 篇五

有許多政治讀物,雖然內容很好,但因為缺乏可讀性,難以推廣到廣大讀者之中,無法佔領圖書市場。何建明和厲華合寫的《忠誠與背叛》是作為慶祝建黨__週年的重點讀物推出來的,而這樣一本有明確政治主題的讀物,卻能夠做到好讀、耐讀,在市場上持續熱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寫好書,出好書,讀好書”的成功範例。

首先,作者的寫作是針對着現實問題而寫的。該書反映的是一段在中國大地上曾經家喻户曉、廣為傳誦的革命歷史,作者之所以還要為這段歷史寫一本書,不僅在於他們獲取了這段歷史中尚不為人知的更加豐富的細節,還在於他們意識到這段歷史對現實的警示意義,因為在今天,“8000多萬黨員中,黨員的純潔性、黨員的信仰感,似乎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和警惕”,“忠誠與背叛——每個革命者、每個共產黨人都無法迴避的選擇,即使在和平時期,我們的內心和靈魂也時刻都在接受這樣的考問與考驗。”當今社會,人們最憎惡的事情就是權力的腐敗,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共產黨員缺乏對黨的信仰和對事業的忠誠,一旦掌握了權力,就私慾膨脹,以權謀私。我們閲讀革命歷史,痛恨那些給革命事業帶來極大危害的叛徒。其實,今天的貪官不就是和平時代的叛徒嗎?他們叛變了入黨的誓言,叛變了對人民的承諾。甚至他們比革命年代的叛徒更加不齒,因為他們既沒有遭遇敵人的嚴刑拷打,也不必忍受坐老虎凳的痛苦,卻在香風的薰染下拱手交出了自己的良心。何建明和厲華兩位作者是在以歷史告誡今人,要以江姐等革命先烈為榜樣,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不要成為和平年代的叛徒。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值得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認真讀一讀。

其次,本書提供了大量的新鮮史料。《忠誠與背叛》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關押在重慶集中營中的共產黨人英勇鬥爭直至犧牲性命的故事。羅廣斌、楊益言等幾位集中營的倖存者先後將這段歷史寫成了紀實文學《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説《紅巖》,曾經感動了幾代中國人,《紅巖》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江姐、許雲峯、雙槍老太婆等也成為了當代文學的典型形象,《紅巖》至今已發行逾一千萬冊。正是因為人們對紅巖的革命歷史非常熟悉,就更願意獲知熟悉其背後所隱藏着的祕密。儘管《紅巖》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是親歷者,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許多歷史檔案還沒有解密;許多散亂在民間的珍貴史料也來不及徵集。如今,我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歷史資料,白公館和渣滓洞歷史檔案也逐漸公佈於世。兩位作者正是在此基礎上,對人們所熟悉的紅巖革命歷史事蹟作了細針密線的充實。比如真正的“雙槍老太婆”也是渣滓洞的一位被敵人屠殺的革命烈士,犧牲時只有49歲。比如江姐的英雄形象是綜合了兩個原型塑造出來的。更可貴的是,這部作品還將紅巖故事的延續和發展呈現在讀者面前。在““””中,紅巖的革命先烈以及他們的親屬和戰友被誣為叛徒,遭到批鬥。《紅巖》作者之一羅廣斌出獄後曾向組織寫過一份《報告》,可是卻無緣由地少了兩頁紙,因為他在““””中去世了,這兩頁紙的內容也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祕密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作者充分發揮了紀實文學的文學性優長,大大加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和吸引力。紀實文學是以文學的語言和文學的手法將歷史事件傳達給讀者,因此它不同於一般的歷史著作,不能只滿足於將歷史真相講述清楚,而且必須要講述得生動形象。紀實文學無疑也可以借用文學想象來豐富歷史原貌,但過去我們因為強調紀實文學的真實性原則,就忌諱承認文學想象的合理性。事實上,中外優秀的紀實文學作品都包含着文學想象,關鍵在於作家能否在遵循歷史真實性的原則下恰如其分地運用文學想象。紀實文學的想象就像是對歷史輪廓的描紅和上色,只要作者的想象沒有超出歷史輪廓之外,就不會傷害歷史的真實性。另外,紀實文學的合理想象還建立在作者對歷史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比方説,何建明和厲華兩位作家在接觸了紅巖革命先烈的大量史料後,作出了一個最基本的判斷,只有那些信仰堅定的革命者才會經受住考驗。從這一判斷出發,他們想象着革命先烈們在敵人面前應該是充滿着自信和無愧。他們用一系列的細節,包括每一句對話,每一個眼神,以及每一次的內心活動,來印證這種自信和無愧。因此,紀實文學中的想象也是作家主體性的重要表現方式,只要當作家主體接近了歷史本質,其文學想象也就會符合歷史的真實。《忠誠與背叛》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讀忠誠與背叛心得體會 篇六

“忠誠與背叛—紅巖魂”專題報告,那場生動的報告不但堅定了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理想和信念,也深深地激起了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熱情,對於每一位聆聽報告的同志而言,這場報告不僅讓大家進一步領略紅巖精神,也為大家如何在新時期繼續發揚“紅巖精神”、如何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如何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指明瞭方向。

報告會上,厲華同志生動的講述了在“白公館”、“渣滓洞”監獄中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劉國志、何功偉、謝育才、盧緒章、肖林、江竹筠等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生死別離,站在金錢和理想的天平上,他們始終忠誠於自己的信念,用生命捍衞了自己的入黨誓詞。厲華同志還用烈士的遺囑和獄中八條告誡大家,共產黨人要堅定信念,要珍惜烈士用鮮血換來的教訓。廣大黨員深深地認識到什麼是人生的價值、什麼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革命魂魄、什麼是黨的利益高於一切。

聽完報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與其説“紅巖魂”讓我們看到了各位烈士們被敵人柔躪的種。種慘不忍睹的酷刑和常人難以忍受的痛楚,還不如説讓我們看到了在他們身上所存在的那種面對苦難時的灑脱和堅定不移的品質與精神。那麼,我們新時期的共產黨員又該如何維護黨的利益、如何把“紅巖精神”體現在我們的工作中?雖然,現在我們不需要再像烈士們一樣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也應該為黨、為人民的利益鞠躬盡瘁,自覺的遵守黨的章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心繫羣眾、奮發進取、立足崗位、無私奉獻,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實實在在的為廣大羣眾服務。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不斷髮揚黨的優良傳統。要發揚“紅巖精神”,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抗戰時期的國統區,政治環境十分險惡,但無論條件多麼艱險,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都矢志不渝地堅持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無所畏懼地為遠大理想而英勇鬥爭。英烈們面對艱苦的牢獄生活不消沉,面對嚴酷的刑罰不屈服,面對金錢地位的引誘不動心。這是為什麼?正是因為在他們心中有一種對共-產主義無比堅定的信仰——人活着就是要為人民謀利益,為社會作貢獻,並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今天,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無論是發展順利的時候,還是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同樣都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與黨在革命時期培育形成的其它革命精神一樣,紅巖精神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宗旨的鮮活展現,具有理論上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用馬列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共產黨人的崇高政治追求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有機融合的結晶,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生動體現。弘揚紅巖精神,就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真正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以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和人格力量影響和帶動羣眾。要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做一名深受羣眾歡迎的黨員幹部。

三是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節操。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在敵人的監牢裏,在恐怖的環境中,忍受着酷刑折磨,始終保持着共產黨人的操守,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表現出了對黨忠貞不二的情操,為我們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持共產黨員本色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弘揚紅巖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高尚節操,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自省、自警、自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侵蝕,築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四是要切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紅巖精神的實質是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精神風範中最基本、最本質的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樣,已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不竭力量源泉。白公館的牆上鐫刻着解放前夕獄中共產黨員向黨組織的最後寄語: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嚴格進行整黨整風等。可見革命先烈在最後時刻也沒有忘記黨的作風建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必須遵從先烈的囑託,切實加強執政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要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敬業奉獻精神,增強責任意識、大局意識,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努力成為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守紀律的好黨員、好乾部。

五是要永葆黨的先進性。黨的先進性必須由全黨同志共同保持,通過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紅巖精神既是中國共產黨政治品質的集中體現,又是共產黨人崇高人格的具體體現。從個人的人生意義上講,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以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終身追求和奮鬥目標,從而超越了自我,在實踐黨的宗旨中實現了人生價值;從黨的先進性建設角度講,又為我們後來者高揚起了一面精神的旗幟,那就是——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像他們那樣做共產黨人!做他們那樣的共產黨人!

如今,我們擁有優越的條件,更應該向烈士們學習,在工作中,鼓足幹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不辜負前輩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一切。

讀忠誠與背叛心得體會 篇七

觀賞完影片《忠誠與背叛》,讓我的心靈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短暫的解脱,心中的黨性再一次得到了陶冶和昇華。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中的經典台詞“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是一種偉大的信仰,指引着無數共產黨員在艱苦的年代前赴後繼,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赴湯蹈火。

影片以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後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並首次選舉產生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前身)等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展現了黨內建立紀檢監察機構和制度的重要性,再現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的複雜歷史背景及艱辛歷程,充分闡釋了始終保持和維護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意義,熱情謳歌了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楊匏安等紀檢戰線革命先驅,為忠於黨的事業、維護黨的純潔性,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英勇果敢的光輝形象。

理想信仰,揮淚斷情,熱血悲壯

《忠誠與背叛》影片中那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回望歷史,讓革命志士為信仰而戰的真實場景歷歷在目,讓我們去思考是什麼讓人為之奮鬥一生,是什麼讓人勇於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什麼讓人甚至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是信仰。信仰讓先烈放棄安逸投身革命,在死亡面前無所畏懼……他們用鋼鐵的意志、不屈的堅守,點燃了迎接曙光的火炬,舉起了用雙手一針一線縫製的血染的紅旗。他們何以在嚴刑拷打面前毫無畏懼?何以從容直面敵人的屠刀?何以用生命履行莊嚴的誓言?答案只有兩個字:忠誠!

“北伐革命成功後我們就結婚,”多麼美好樸實的承諾,寥寥幾字就體現了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面對背叛黨的未婚夫,何夢蘭滿臉淚水扣動扳機,讓誓言“我們感情像石碑一樣,不怕風雨,直到永遠”永遠淹沒。王荷波面對弟弟的背叛和乾孃的老淚縱橫,依舊揮淚送弟弟上路。他們何以能強忍失去親人,甚至大義滅親的悲痛而矢志不渝?難道共產黨員真的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嗎?答案依舊是兩個字:忠誠!

忠誠,源自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對共產主義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誠,源自共產黨人高尚的情懷、堅毅的品格。忠誠,源於馬克思説過的“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句話。正因為忠誠,鑄造了他們比鋼鐵還要堅硬得鐵骨,縱然軀體倒在槍口下,也能達到山一樣的高度,挺立起大寫的人字;正是因為忠誠,他們用淋漓得鮮血、不屈的靈魂擦亮了黎明的天空。他們雖然大部分都犧牲在敵人無情的屠殺下,但他們得精神激勵了其他革命同志,引導他們堅持走革命道路。“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會流下同情的熱淚”。

“革命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列寧同志説過,“革命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在我們的革命隊伍中還有一批人,經受不住敵人的摧殘折磨,最終屈服在敵軍特務的威逼利誘之下,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給組織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黨組織的純潔性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黨員的忠誠可靠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而黨員的理想信念與價值取向是黨員忠誠或背叛的直接原因。無數黨的革命先烈,為了黨的事業為什麼可以捨生取義,歸結到一點,那是因為他們都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有着高尚純潔的黨性,因而他們視死如歸。像範阿根這樣的共產黨員,為什麼革命初期衝在前,到後來卻叛變革命呢?同樣是因為理想信念的原因,有的理想信念動搖了,有的入黨動機就不純,不是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自己的理想和事業,而是將其作為投機經營的門徑,這必然要在特定的條件下變節叛黨。

血的教訓一次次證明,如果我們不能用嚴明的紀律,來約束隊伍,純潔隊伍,那勢必對黨的發展和建設造成嚴重的傷害。就是在這樣的危急情形下,中央監察委員會誕生了,這是黨的建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

影片中毛澤東説:“不用鐵的紀律去監督和約束每一個黨員,不要説我們黨的發展,更談不上革命的成功。”無論什麼身份,享受何等的特權,都必須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一旦損害黨和人民的利益,都要堅決取締!在革命戰爭年代如此,在和平建設時期同樣如此,黨內的腐敗蜕變者,其蜕變亦始之於理想信念的動搖。由此可見,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加強廣大黨員幹部思想政治建設,樹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仰是多麼重要。

新的時代,永葆忠誠

曾強調指出:“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安逸的、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應時刻牢記自己曾經在黨旗下承諾過的誓言,不以個人的榮辱為得失,永遠忠誠於黨、忠誠於黨的事業。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考驗,時刻保持警惕,保持自己信仰的純潔。

影片在最後寫到:1927年在武漢誕生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工作的光輝起點和偉大開端。王荷波、楊匏安等10位中央監察員,其中有8人先後犧牲在戰場和刑場上,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寫下了對黨的無限忠誠,為清除黨內腐敗、維護黨的組織純潔、保證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回望歷史,追昔撫今、如何永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純潔性,是歷史和時代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

既然是一個“課題”,就意味着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代甚至幾代有先進性的共產黨人的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牢記“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的信念,這個課題就能夠高質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