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月亮和六便士》新版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5W

2021《月亮和六便士》新版讀後感【多篇】

《月亮和六便士》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手法,講述思特克里蘭德放棄美滿家庭,穩定社會地位,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5篇】範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1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毛姆的小説,卻也讓我深深愛上了這種刻薄但又人無法爭辯的文風,“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他的作品透露着犀利的觀點,但從來都不直接點出來,而是讓你細讀之後,總被他的某一句話戳中人性的雞肋,極其淡然卻又極其符合道理,令人感悟到某種省思。

每每讀完《月亮與六便士》,久久不能平復心情,看似荒誕不經,看似自私自大,只是每個人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本就需要犧牲太多,在現實面前,需要放棄的東西也很多。思特里克蘭德用大半生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燃燒這一把生命之火,雖然傷害到很多人,但是這或許就是夢想的魅力所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與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相提並論,如果可以,哪怕犧牲一切也是有意義的。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由思特里克蘭德,我想到了千千萬萬為夢想奮鬥一生的人們,他們的決心猶如壯士斷腕,選擇了忠於自己的夢想,就像一個真正的勇士去挑戰一切厄運。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於是一羣有志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它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期望,給人民帶來了光明,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自此,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夢想,開始了艱苦的鬥爭,有犧牲、有別離、有顛簸,但是這羣以共產主義為信念的共產黨人並未退卻,因為他們心中裝着一份追求、一份夢想、一份事業,他們的純潔信仰就是那股為實現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強大精神力量,最終,他們帶領着勞苦大眾推倒“兩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他們帶領着中華兒女艱苦奮鬥,鑄起了中國的繁榮穩定、和諧富強。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2

讀這本書的經歷有些曲折,天才畫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傳奇,得知《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與六便士》的名氣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書中到底寫了什麼故事。先是從圖書館借,沒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寫的評論其他著作的書,想着同一個作者,應該也不錯,結果書中所涉獵的故事都不太瞭解,讀不下去,心裏有些失望。後來有幸從朱老師那裏借來一本,書到手便立馬讀了起來,也許是期望太高,前幾章作者只鋪墊了一些事情,很無趣,心裏有些小失望,此書就被擱置一邊了。突然有一天朱老師發了一些關於本書的評論,很有意思,又有了趕快讀完此書的興趣。

本書作者以第一人稱的敍述手法,講述思特克里蘭德放棄美滿家庭,穩定社會地位,追求繪畫理想的故事,書中主人公為了追求夢想,不畏生活的貧窮,無視病痛的折磨,幾十年來從不後悔,這種做法也許只有天才才能做到。此書越往後越精彩,思特克里蘭德最後和土著人結婚,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小島上,每天畫畫,得了麻風病後依舊堅持作畫,眼睛瞎了仍然阻擋不了,他的遺言是死後要把掛滿壁畫的房子一起燒掉……他是用生命在畫畫。

雖然小説的故事有些誇張,我想作者正是想要通過這種對比來表達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月亮高高在上,虛無縹緲,六便士很不起眼,卻很實在,兩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在生活中,我們埋頭奔波忙碌的同時仍需抬頭仰望月亮,不忘追求夢想,只有這樣生活才更有意義。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3

你想要月亮,可給你六便士又嫌少。

——題記

作者説這個標題是他隨手起的和主題無關,但我覺得這個標題起的太妙了。在無數的選擇中,是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去撿六便士,這兩個選擇也直戳新聞人的胸口,是理想還是現實?

書中的斯特里克蘭德和掙扎的凡人不同,他轉身追尋理想再也沒有回頭,可以説是荒誕的可笑的。一個毫無繪畫基礎四十歲的中年大叔執意作畫,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家庭以及安穩的工作。

他在乎成名麼,不,他根本不在乎。他所有的錢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畫畫,甚至連生理慾望被他厭惡。他只想要內心的寧靜。他被譏諷,被唾棄,可他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新聞理想和新聞真實,新聞人掛在嘴邊的東西,哪一個人可以拍着胸脯保證絕對做到?最初選擇這條路靠着的是理想,支撐走完卻需要麪包。所以,是不是最後都會向生活妥協,但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可以反抗生活。

我想如果斯特里克蘭德死後他的畫沒有出名,那麼就是一場悲劇,可即便他死後變成了矚目的畫家,那一把被他安排的大火燒光了他所有畫作,依舊是一場悲劇。所有可能的傳世經典都註定湮滅,但世人的評價他才不在乎。

我最喜歡書裏的這段話:“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裏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種更加驚險的生活。”

希望做新聞人的我們,在月光下更孤獨勇敢。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4

科學家近期研究得出:藝術創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有着相同的基因。心理學家提到的“精神病態者”的時候,實際上是指某種具有獨特人格特質的人羣,這一類的特質包括冷酷、無畏、專注、意志堅強、缺乏同情心、缺乏道德感、有魅力。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筆下的主角特里斯克蘭就是這樣一個徘徊在瘋子和天才之間的人。

斯特里蘭克本是一名平凡的證券經紀人,過着富足美滿的生活,誰也沒有料到他突然着了藝術的魔,拋棄妻子,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世俗的眼光和病痛的折磨並沒有使他受影響,更不能阻礙他對繪畫狂熱的追求,雖然最後得了麻風病不幸去世,但是生前創作的藝術傑作卻成了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借斯特里克蘭的形象,小説深入探討了現實與理想的兩種衝突。月亮,是指高高在上的理想,是美好的,純潔的。六便士,是指世俗平凡的生活,是約束的。斯特里克蘭突然的自我,使他完完全全屈服於內心高高在上的月亮,捨棄了代表世俗生活的六便士,曾經他的理想因為受到現實的約束,被大腦的守衞兵牢牢控制住,內心既壓抑又渴望解脱,但是沒有合適發泄慾望的動機,長時間過度關注一件事讓他漸漸忽視了週遭事物,積累的慾望使他衝破了羈絆,在某個瞬間找到自我。突然的自我之後,性格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厭惡人性慾望、不屑於別人的幫助、無恥中傷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不在乎生命,他的形象,就好像,一幅沒有軀體而只有靈魂的畫像。

盧梭説,“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如果説這句話是來形容現實的衝突的話,那麼斯特里克蘭則是突破了這層枷鎖,完完全全解放自己的靈魂。世俗的大多數人,過分追求現實的六便士,而忘記了心中的月亮在何方,他們只有完整軀體沒有具體靈魂,好像一個半透明的空殼,半個精神上的行屍走肉。而斯特里克蘭,他忘我,好像沒有具體的軀體,只覺得有一個縹緲的靈魂,存在於現實之中,卻遊蕩在現實的世界之外。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他橫即他橫,流言蜚語奈我何。這大概就是斯特里克蘭的內心獨白吧。極端地投入一件事情就會使理想與現實嚴重失衡,斯特里克蘭對於藝術創作已經達到走火入魔的狀態,精神世界上的不斷自我碰撞和衝擊,使他創造出恢弘經典之作。而這個時候,他已經異於常人了。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也恰恰是他的人格缺陷使他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藝術家生活中太完美的話,恐怕就不能夠達到忘我的狀態,也就創作不了驚奇的作品。瘋子眼中的世界有異於常人,這也是他們的靈感來源,論偉大藝術為何物?——當你看到瘋子般天才的作品的時候,不禁戰慄,無以言表,有一種刺激的感官享受,那又説不出那是什麼。小説情節是極端的,但是現實意義確是深刻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顧,二者皆可拋。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由和愛情,我都為之傾心;但為了自由,我寧可犧牲生命和愛情。這是斯特里克蘭的真實寫照嗎,你能夠做到像他一樣灑脱嗎?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選擇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想成為瘋子般的天才,沉浸在實現自我價值的世界裏;還是想鏈接社會,成為追求現世安穩的普通人?

2021《月亮和六便士》最新讀後感5

斯特里克蘭終其一生都在追逐他的理想,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還是抬起頭看着天上的明亮。於是,他做到了,追逐到了自己的那片星辰。

儘管他的大半個生平都在窮困潦倒中度過,離開艾米,放棄平凡卻平穩的生活,堅持離開巴黎去畫畫,去尋找自己的夢想。都説愛情會佔據一個人的身心,讓一個人脱離原本的生活軌道。可在愛情這條單行線上,我看到的卻是,斯特里克蘭的冷酷與決絕。他不受愛情的束縛,不為愛而痴狂。也許在這一點上,他踢開了多數人眼中的絆腳石,選擇了不甘於平凡的路子。

我始終在想,到底是什麼,可以讓一個人如此着迷,放下平穩安逸的小日子,出門闖蕩?噢!看完了全書,我大概明白了。是一種創作欲,熱切地想要表達他感受到的美。他,就是被這樣的激情驅使着,以致他東奔西走,卻不肯放棄。

我理了理斯特里克蘭的一生,發現,他在巴黎的有段日子實在難熬。一個人窮困潦倒,在破舊的屋子裏生着重病,時常吃不上一日三餐。但他幸好有個好心的朋友施特勒夫,他才得以鬆一口氣。在那樣的日子裏,他還是沒有放棄畫畫,屋子裏仍堆放着顏料瓶、調色刀等東西。儘管,他的畫無人問津,也無人關心他的價值到底在何處。他都不在乎,安心畫畫,只畫畫。那些畫從來都是抽象派,沒有多少人肯定他的畫作,除了收留他的施特勒夫。在施特勒夫的眼裏,他是個獨一無二的天才。這也許就是小説的驚奇之處,在這裏設下了伏筆,為他像死後作品的出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好像之前的那些都只是"小意思",他一直默默作畫,試圖把內心世界完全展現出來。這幅畫,氣勢磅礴,艾塔最終這個驚人的舉動足以展現畫的偉大性與宏偉性。在圖畫完成的時候,忍受麻風病痛苦的他也終於得到解脱,離開世間。他遠離人間塵囂、受盡折磨的靈魂實質上已經得到了安息。他,一生的目標已經達成。可以説,他的此生已無憾。雖然,並沒有太多人真正看到這幅畫的真實面目。但他,是為了出名,只是為了平復內心的慾望與追求罷了。

我想,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像斯特里克蘭一樣追尋星辰,就是一種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