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課教學隨感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15W

第一篇:語文課教學隨感

語文課教學隨感

語文課教學隨感

今天上了《藏戲》一課,和我預料的那樣,這篇課文教起來十分費勁。

在根據連接語的提示分好段落後,接下來的教學就如老牛拉破車,怎麼拉都拉不動。沒轍,只得花費脣舌自己來講:

藏戲的形成過程大部分是我講的,形成之所以被稱為傳奇則是我講一半後一半讓學生來填。

藏戲的特色部分,則由我提示學生,讓他們先看第一至三自然段,看看文章前面部分寫了它的什麼特點,接着在第三部分找對應的內容,然後看看文章還寫了藏戲的什麼特點。

至於《藏戲》和《北京的春節》在寫作特色上的比較,變成了我出示相關的內容,讀給學生聽了。

就是這樣,我還是用了兩節課才把這篇文章教完。

我個人覺得,還是這篇文章太抽象了,要求學生理解難度太大。教學時,如果我把形成過程概括一下,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填,降低難度,學生學習起來應該會好一些。至於為什麼説這個故事是傳奇,其實只要教師小結時點一下就可以了。我要求學生説出它為什麼是傳奇,難度太大了。對於《藏戲》和《北京的春節》在寫作特色上的比較方面,我對自己的處理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我還是認為:比較寫作特色實在太難了。今天先學了《北京的春節》,這主要是因為課後第三題要求“説説你是怎樣過春節的。感興趣的,可以簡單寫一寫。”凡是“可以寫一寫”,老師們自然會要求學生寫一寫,而要寫的話,還是趁熱打鐵吧!

在討論文章的寫作特色時,我首先引導孩子體會老舍清淺俗白的語言風格;再讓孩子們自由讀、體會;接着安排了小組討論;最後是集體交流,孩子們談到了:1、按時間順序寫了開始——準備——高潮——結束,2、有詳有略,3、抓住人物的不同特點來寫。雖然整個學習過程孩子們有些吃力,但經過努力,最終達成了目標。

第二篇:國小語文教學隨感

國小語文教學隨感

做了多年的語文教師,什麼是語文呢?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務是教會 “學語文,用語文”如果語文課失去了工具性,那無所謂什麼人文性、實踐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語文的生命。語文課姓“語”,形成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課的專責,形成和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説的語文能力才是語文課育人的最大價值所在。

那怎樣才能體現語文味呢?一要注重語文的多元影響和學生的獨特感受。在課堂上我們要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於參與,敢於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教師要做為一個鼓勵者、欣賞者,但是並不是所有學生的回答都給予肯定和表揚,我們更要適當的引導。二是注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高不是並不是完全通過書本來實現的,更需要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而這實踐靠得是“練”,因此語文課離不開“訓練”,教師的“訓”,學生的“練”,“訓”和“練”的結合,就形成了語文教學過程。關鍵就在於教師如何科學地“訓”,學生如何自主有效地“練”。三重視培養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學生的良好的語感的形成一般是先感知客觀事物,然後是對語言及其所反映的內容有所感觸和領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注重注重品詞、品句、品讀的訓練,應突出“以讀為本”的特點。良好的語感是以“整體感知”為基礎的,因此要從整體入手,從文字的意藴進行感受、體現和領悟,從而完整地把握課文,理解課文,繼而以聲傳情,形成良好的語感。只要我們正確地把握語文學科的性質,語文教學的特點,我們的語文課就是能上出“語文味”。

第三篇:語文教學隨感

語文教學隨感

無棣縣西小王鄉中心國小張英

一、以“讀”為本。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要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課堂上,要放手讓學生去讀,老師講的再眉飛色舞,也不如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讀。試想一下,一節課的時間,老師把大部分給佔掉了,學生只是個聽眾,被動聽,被動接受,學生能得到哪些發展?反過來,哪怕一節課你一講都不講,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像讀課外書那樣,靜靜地讀,深深地思,慢慢地悟,這樣,學生會自己在閲讀過程中篩選信息,進行思考,他們也會受益很多,他們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會得到發展。所以,語文課千萬要少講,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讀出個人感受,讀出層次,也就是進行個性化閲讀。

二、寫字教學狠抓不懈

現在學生的書寫滑坡很大。我想,咱老師們在佈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多,否則,學生就會疲於應付,書寫潦草。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且強調每天的語文課上,要拿出十分鐘練字,我們學校每天下午課前十分鐘,是練字時間,課堂上老師們再拿出時間有意識地強化一下,我想學生的書寫會有改觀,不過好習慣最初也是需要強制養成的,我們老師們也可以嚴以自律,跟學生一塊練書法,一塊進步!

三、滲透習作教學

課文是最好的習作範例,在講課文時,或在講完課文後,或完成一單元以後,進行一個習作指導,既加深學生與文本及作者、編者的對話,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比如我在講五年級第一單元時,四篇全是與書有關的課文,學完後,我就引導學生歸納這一單元課文的特點,並且讓學生寫了一篇與書有關的文章,有的寫的讀書感悟,有的寫的是讀書方法,還有的寫了詩??儘管寫作的角度與側重點不同,但是學生們都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得很成功!在教學中,我們要及時引導,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第四篇:語文課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反思

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準備,40分鐘的緊張課堂教學,我心中的石頭隨着下課鈴聲的響起而暫時的落下。接着就開始了專家評課,其中對我的教學給予了肯定,認為本次教學有以下幾個亮點:

1、教學中體現了語文要素:讀、意、寫。在《列車上的偶然相遇》教學中,由於文章較短,我首先讓學生進行讀課文,從而整體感知文本,對文章初步瞭解;接着就是對文章進行解讀,意會文章的思想主旨,其中採用了辯論式探討,加深對文本的解讀;最後,在對文本解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寫感受,從而有所收穫!

2、深入文本。這次教學主要對文本人物的形象進行鑑賞,所以需要對文章內容深入分析,通過辯論的方式進行解讀,使得學生學習興致濃厚。對文本的解讀很深刻,而且有的同學提出了自己獨有的見解,充分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3、注意細節。這方面也主要是對人物形象的探究方面,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注重文章中對人物細節的描寫、刻畫。讓學生養成細心解讀文本的習慣。 當然,一堂教學永遠都不可能完美,在本次教學中,專家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1、忽略了文本中的博西先生。在教學設計中,缺失了對波西先生人物的分析,特別是博西先生為什麼要資助父親?除了父親的品質外,也分析博西先生這個人所具有的優秀品質。這是教學設計沒有考慮全面的一個方面。

2、設計可以更簡約化。現在重新再次看自己的教學設計,發現教師始終還是負重太多。因此,專家告訴我可以講設計更簡約化,省去其中許多不必要的教學設計。而是可以將所有問題設計到一個問題中去,這樣既可以讓老師“減負”,也可以讓學生“減負”。我覺得這是給我最有影響的一條建議,我們在教學中經常將問題設計的太細、太繁、太雜。其實每篇文章都有一條線,只要抓住這條線索,設置一箇中心問題。這樣,老師在課堂中也可以得到“減負”,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同時,學生也可以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探索,解讀文本,讓學生在課堂中解放,充分體現其主體性。

通過這次評課,我對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可以做到更好!

第五篇: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2014年8月30日 國小語文,語文課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教師,中國小教育資源站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 作者:佚名文章來源:斐斐課件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4-8-30

國小語文新課標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2014年12月16日 新課標,教學反思,國小語文新課標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教師,中國小教育資源站

教學反思: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誤區與反思-教學反思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思-教師資源頻道-巨人

教學反思: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誤區與反思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去獨立思維,更談不上創新,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語文課上,教師為了“緊扣教材”,為了“調動”學生,便把“滿堂灌”演繹

國小語文教學反思(案例反思)-世界經理人辦公夥伴-

2014年6月6日 國小語文教學反思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與學生之間的

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説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教學反思《國小語文課教學反思》。 “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轉載自中國教育文摘,請保留此標記。),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説:“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説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閲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閲讀。在教學《墨梅》後,引領學生閲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餘首古詩,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閲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説”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