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精品多篇】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 篇一

搞好生產管理,首先應當具有相應的管理論知識,然後,根據自己工作範疇內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加以運用,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才能達到最佳的工作效果。不懂得基本的科學管理知識,只會是胡管蠻幹,其結果,只能是死板教條地沿襲,難以創新、突破和發展。如果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多,卻不能深刻地體會、發揮和應用,也只能是學而無用;不是知識沒有用,而是我們沒有充分的效地使用。企業的管理工作做得好,不見得能夠盈利,體現很好的經濟效益,但卻能夠保障多盈利或少虧損。

一、制定合理的制度

“人叫人幹人不幹,政策帶動千千萬”。可見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為了規範人們的行為,約束那些對工作不負責任、操作隨意的人,以免由於少數人行為的偏差或失誤給企業和與其共同勞動的人造成經濟損失。制度只是確定工作過程中對某些事情如何辦理的標準,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檢查來監督所有的人都要嚴格執行,獎勵和懲罰是為了保障制度的落實,是一種以經濟措施實施管理的手段,充分體現幹好幹壞不一樣,只有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規章制度,通過檢查發現問題,通過獎懲確保執行,使大家在工作中統一標準、統一操作、統一行動,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規定)是搞好生產管理工作的基礎。

二、規章制度的實施

在實施制度(規定)時,要遵循三個原則:流程化、明晰化、操作化。

流程化,就是把決策做成流程。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分為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根據不同階段確定相應的工作內容。流程的最大好處就是,在事情發生的整個過程中強調執行。流程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整體工作結果,而不是強調某件事情本身。

明晰化,就是將流程中的重點要素做成量化的指標。想強調什麼,就把它量化。如果不量化,就等於告訴別人,不關心、不重視它。不能量化,就無法考核,也就不能真正實施。

操作化,就是把已經量化了的事情做成可操作的。如果一個計劃,只有指標而沒有具體的行動措施,就會不可實施。只有通過具體的措施,就會不可實施。只有通過具體的措施,才能交管理人員考慮好的計劃、安排好的事情具體地落實到位,實現管理的目的。想到不説等於空想,説到不做等於白説,説得好不如做得好,真正做好,做到位,才能有效。

三、把握大局,精細管理

把握大局,就是要保障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平衡性和協調性;精細管理,就是要對事情發生的全過程進行細節管理,既要關注過程,又要關注結果。

所謂連續性,就是指生產中的各要素不充許出現斷流現象,使整個生產鏈能夠緊密銜接、連續運行。人員短缺、材料中斷、設備故障、安全事故等,都會造成時間浪費,影響生產的連續性。

所謂平衡性,就是指各工段、各崗位在產能、質量方面(數量、質量)供求比例大致均等。如果出現供求失調、殘次品超量等現象,就會造成整個生產的不平衡。

所謂協調性,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協調。即幹部與幹部之間,幹剖與職工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和諧一致、配合得當。只要大家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注重服務、主動溝通、勇於負責、用心工作,和諧的局面就會呈現在我們的團隊中,而和諧的環境會促使生產流程的協調,生產就會處於持續、穩定的良好狀態。

生產的連續性、平衡性、協調性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是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的前提。作為生產管理幹部,首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着眼大面,把握大局;其次,抓好生產現場管理,集中精力關注流程細節,制定規範作業標準,並對工作結果進行考核,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工作習慣,不能讓生產流程這個“木桶”出現一塊“短板”、“蟲板”,保證所有“木板”高低大致一致,質量相對均勻,相互配合適度,以持續確保“木桶”最大的盛水量。需要重點關注的是人為因素形成的“短板”、“蟲板”,保證所有“木板”高低大致一致,質量相對均勻,相互配合適度,以持續確保“木桶”最大的盛水量。需要重點關注的是人為因素形成的“短板”、“蟲板”,除了要給予其工作理念上的疏導外,還要增強他們的工作信心,對取得的成績予以表揚和肯定,與大家共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預防問題再次發生的措施。有句成語叫“水到渠成”是指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就成功了。搞生產管理,卻不能有等待條件成熟的思想,我們必須先成渠,後到水,打有把握之仗,做有準備之事。

四、員工理念,技能的培訓

生產過程的管理,除了設備工藝外,主要就是對人員的管理。人對了,世界就對了,通過理念的引導,意識的增強和技能的培訓,促使全體員工達到願幹、會幹、能幹的目的,不斷培養全體幹部員工善於從生產流程中觀察問題,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分析問題,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理念的更新,會讓員工產生願意幹、爭着乾的想法,具有主動工作的態度;技術、操作技能的提高,會讓員工擁有勝任工作的能力。兩者的有機結合,就會產生滿意的工作結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執行,不是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任務,而是高質量、高標準地提前、超額完成,也才會達到超越領導期望的工作結果。

隨着公司的不斷髮展壯大,工藝設備的不斷更新,技術的不斷提升,要求我們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科學管理、規範管理、創新管理,將管理的新理念運用到公司的管理模式中,實現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 篇二

昨日,在科長的講解下同事幾人一同“參觀”了其從益海糧油拍攝回來的生產現場照片,觀後首先是讚歎,其次是佩服,最後就是慚愧了。總之,看得出來,在場靖人心情都比較複雜,所以我覺得有必要沉澱下來,總結學習人家生產管理方面優於我方之處。

雖然工業企業類型多種多樣,但企業內的所有活動無非只有六方面:

1、技術職能。

2、商業職能。

3、金融職能。

4、財務職能。

5、安全職能。

6、管理職能。

加工生產製造自然屬於技術職能,同時其也是較龐大複雜、較難管理的一部分。

討論生產管理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從多個方面來進行。第一種,要素分析法,説到加工生產就離不開四個要素:人、原材料、設備、基礎卡設,這些要素構成了加工生產整個過程。第二種,歸納分析法,即生產加工中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公司9s管理正是從這一點入手)。在我看來,第二種分析法是以第一種分析法為基礎,所以這裏首先從討論第一種分析法開始。

有人説“管理其實就是管理人”,我認為這一觀點有欠妥當,應把“管理人”看作管理中比較重要的一方面。儘管目前國內工業企業加工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國際“無人化生產”的先行探索經驗來看“無人化生產”的願景還遠不能實現,因此人仍是加工生產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所以在相當長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工業企業對於工業現場的人員管理始終不能放鬆。當然這裏所指的“人”不單指生產現場操作人員,而是指生產管理制度約束下的所有工作人員。

工業現場中每名員工都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崗位,所以人員管理中首先做的一點就是要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能,同時根據工業現場的實際生產狀況建立不同崗位的崗位責任制度和人員管理制度,接下來就是按不同職能調配或培訓能夠勝任此職能的工作人員上崗,對其工作效率、工作態度等建立一套完整的記錄和評價體系,以作為個人績效考核和與人員調動的基礎依據(這裏討論的內容不包括員工個人生活與思想情感)。

員工的技能為公司創造效益,同樣員工形象也是公司的無形資產,它代表着公司企業文化的某一方面,也最直觀的反應了公司的管理水平。正因如此,員工的形象建設也自然是生產管理的一個重要工作。關於形象應有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精神面貌,第二是外在着裝。精神面貌是一個較複雜的話題,它涉及到情緒調節,體現着一個管理者的水平,限於能力不做深入討論,就自身經驗來講應充分認識到本職位的重要性,自覺將其與公司大的發展戰略相統一併作深入耕耘。討論第二點着裝,我們往往只停留在乾淨、整潔這兩點要素上,其實不然。乾淨整潔只是基本要求,工業現場有別於銷售、財務,其特點就是人員複雜、設備繁多,因此對工作人員的外在着裝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應分析人員的組成,並分類統一着裝,以便更好的展開管理工作。其二就是要考慮着裝的安全性。工業現場以設備居多,自然存在人員傷亡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着裝時不但要考慮服裝得體,符合公司的整體形象,還要更多的考慮服裝的安全性,即不會因着裝而引發安全事故。當然,這裏不討論個人疏忽與意外情況。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 篇三

xx市各類各級局管公立學校有52所,隨其規模不同,後勤管理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區別,越是大的學校越規範,對鄉鎮學校的財務實行校財局管。隨着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辦學條件的投入也向薄弱校傾斜。提高全市學校後勤管理水平,逐步向制度化、規範化發展,成為了當今的必然要求。那麼,如何設計出一套符合延吉實際、符合各校實際的學校後勤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和非常緊迫的事情。目前xx市各校均有學校章程,依法治校,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包括後勤管理),但是以“學校後勤管理制度建設要在規範、科學上下功夫。一定要嚴格、合理、完整、嚴謹。各級各類學校後勤工作都要建章建制,科學規劃,科學指導,使後勤工作行動有目標,工作有指南,建設有標準,管理有制度。規章制度要符合教育管理規律,切合學校實際,又要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和完善”的要求來比較差距大,任重而道遠。總結以往督導檢查學校後勤管理工作,結合省州市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後勤工作的新要求,談一談在財務管理、基建維修管理、資產管理、校園校舍管理、後勤基礎資料管理、後勤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體會。

一、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後勤管理的重要和關鍵一環,一切後勤行為都離不開錢財,而且原則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並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而且會計出納分工、職責明確,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中國小財務制度》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財會業務的省州市的文件精神,制定預算管理、收支管理、現金管理、往來管理、票據管理、會計檔案管理、資產管理、資助(助學)特困生等方面的制度,並嚴格執行。義務教育保障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嚴格控制或保證資金的使用比例;財會業務規範,嚴格收費標準,專款專用,往來關係清楚,不設小金庫,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制度。

經過幾年的評估發現,在財務制度方面,有些學校的財務制度在內容上不夠全面,與實際業務有一些不相符,對控制財會業務不夠嚴謹。在財會業務方面,執行制度不夠嚴格,(如:個別人員不做日記賬,偶爾有超庫存現象);一些原始憑證手續不全(如:缺經辦人和保管員及管理員的簽字);個別自制憑證格式不統一、不規範;輕視新增圖書為固定資產管理;對已計入固定資產的管理帳帳相符、帳物相符,有不足就是有些固定資產沒貼資產卡號。

二、基建維修管理

基建維修是後勤工作的基礎性工作。xx市經過多年努力基本完成校安工程任務,其他基礎性工程也由後勤辦負責施工、驗收,並交付使用。其他小型工程是按規模經市政府採購辦審批後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學校自主施工。目前全市範圍內沒有危房,每年教育局牽頭進行校園安全大檢查。但是,學校規模大、涉及面廣、學生數龐大,不可避免地隨時存在設備設施的被損、老化等安全隱患。這必須引起校方的廣泛注意,必須牢記“校安無小事,實行一票否決制”“沒有安全保障的學校是絕對不合格的學校,沒有安全意識的教師是絕對不稱職的教師。”等警句。設備設施的購建、維修、保養,不僅要有嚴格的制度、措施保障,而且還必須嚴格執行,特別是國小低年級和幼兒園。

學校硬件建設必須科學安全,每次檢查、維修必須留有具體的記錄,以便事後維修、更新時參考,也可以克服不足,提前保修,延長使用壽命,保持完好率。

三、資產管理

後勤工作概括起來就是財物,可以説“後勤是辦學條件,是管硬件”(其實後勤人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僅是環境育人、服務育人,更是管理育人。.。.。)

學校的資產可以分為固定資產、一般資產、低值易耗品三種。

1、固定資產是單價50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一般設備;單價80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專用設備;單價雖未到規定標準,但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大批量同類物資(如:圖書、課桌椅)。當前學校固定資產帳實都由學校管理,財政局和裝備辦備案,每年核查一次賬冊,監管報廢。這種管理方式缺乏控制力,資產流失的可能性大,比如:圖書、衞生廚房設備、受捐資產等,這種管理方式缺乏清查機制,使得清查不及時、不徹底,雖清查也沒有結果説明和總結報告,掌握確切情況有一定困難。

2、一般資產是單價未達到規定的固定資產標準的少批量資產,也就是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中間的資產。這樣的資產成為管理上的灰色地帶,這樣的資產種類和數量多、範圍廣,沒有嚴格的監管體系就容易出現管理上的混亂和使用上的浪費現象。監管措施主要有建立完整的備品台賬一式兩本,後勤部門和使用部門各持一本,定期檢查、對賬,出現問題及時糾正。

3、低值易耗品是單價低,消耗量大,資金投入較多的物品,管理不好極易出現浪費和以權謀私。比如:電子耗材、複印紙、刀切紙及其他辦公用品。對這種物品的管理必須建立消耗品台賬,購入(數量、單價、金額與財務賬一致)和發放時必須有經管和領用人簽字,明確入庫數量、入庫時間、領用部門(人)、領用數量、用途等。按學期點庫,根據庫存提出新的採購計劃。對於針對部門出庫的大批量物品採取二級賬管理,比如:複印紙、刀切紙等出庫到印刷部門以後,印刷部門再登記用紙情況,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後勤部門根據使用情況出庫,保證需要。

四、校園校舍管理

校園校舍指房屋、建築物、操場設施、水電設施、綠化帶、板報、標語等,是學校的臉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校的精神面貌和校園文化。所以學校應該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搞建設和管理。建設重要管理更重要,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必須制定相應的校園校舍管理制度,並得到全體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管好校園。後勤部門設專人管理,每日巡查,每週反饋,並做好檢查評比記錄。

五、基礎資料(科技檔案)

後勤的基礎資料包括房屋建築物的各種設計圖、校園平面圖(1:500)、管網圖、樓層平面圖(安排表、應急疏散圖)、規劃圖(與學校規劃相匹配)、校舍檔案、維修資料、各種統計表、各種電子產品的説明書登記造冊等。這些科技檔案必須真實、完整、準確、統一,能反映硬件發展痕跡,對今後的發展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但目前還存在資料不完整、數據相差等問題。對電腦等較貴重、容易()拆卸組裝的物品的清查,不參考或不重視設備的型號、配置的現象仍然在一些學校存在。

六、日常管理

後勤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後勤的一切工作都通過一般的、細小的環節上,一不小心就帶來被動或不小的麻煩,對正常的教育教學產生影響。我們每個後勤管理工作者都要牢記“以人為本,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的宗旨,樹立超前意識,同心協力,分工不分責,互相補漏洞,提前想好提前做好每個事情。後勤的主管要勤巡邏,虛心接受師生的意見和要求,努力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才能得到廣大師生的幫助和協作,才能避免出現漏洞,想出更多更好的辦法來應對新出現的問題和挑戰。

總之,超前的高效的後勤服務是搞好學校教育教學的基礎。以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為出發點,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後勤的每一項工作,定期不定期地進行總結經驗,確保學校後勤事業有效穩妥創造性地發展,更好地發揮後勤對學校中心工作的促進作用,為延吉教育的蓬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電子政務是指運用信息及通信網絡技術打破行政機關的組織界限,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態,實現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公民之間的良性互動。電子政務系統實質上是政府辦公自動化在範圍和功能方面的延伸,從內部辦公延伸到對外服務,它是面向社會的政府辦公自動化。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公文的起草、審核、簽署、發佈以及收文辦理等,都是在電子政務的操作平台中進行。這些在電子政務系統中運行的公文,是機關職能活動的歷史記錄,所以必須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歸檔和管理。但由於這些公文是通過電子政務公文處理平台產生的,它的特點決定了其歸檔和管理的方式並不能簡單套用紙質文件的歸檔和管理方法,而應將電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電子政務系統之中,實行文檔一體化管理與全過程管理等方式,並採取多種措施,以確保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可讀性和安全性。

生產管理培訓心得 篇四

對木結構房屋聚集的老住宅小區,要着重建立消防安全社會化運行機制,以社區為平台、物業和轄區單位為支撐,加強社區消防支部建設,強化外來人員租賃房屋管理,配備足夠數量消防設施,定期或不定期地支部救火演練,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通過黨員志願者、新居民聯誼會、和諧促進員等多種渠道和“以房管人”、“以外帶外”等途徑,把老小區的居民羣眾和外來人員支部起來,提高主動參與安全的熱情。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繼續選擇隱患嚴重區塊進行電力設施改造,切實消除安全隱患。

對舊城改造中的房屋拆除工程,要繼續落實承擔拆遷任務的相關街道、部門的安全責任,進一步對拆遷地塊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排摸,掌握隱患、提前介入、主動防範,切實做好相關企業危險化學品和特種設備拆除等監管工作。繼續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管理,積極貫徹市公安、貿易、安監等六個部門出台的商場市場和餐飲飯店安全管理暫行規定和相關配套文件精神,選擇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商場市場、餐飲飯店進行試點,規範日常管理和安全巡檢。

根據區域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把握好事故易發的關鍵要素,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年”活動,深入抓好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建築和房屋拆遷工程、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隱患整治。根據省、市、區統一部署,按照街道為主、部門協同的原則,今年對全區範圍內既有廠房、倉庫中設有員工宿舍或在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築中,從事生產儲存活動、存在火災隱患的“三合一”場所集中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整治,對去年火災隱患普查中發現的區域規劃性隱患和尚未完成整改的火災隱患,以及新掛牌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同步進行整改。

道路交通要繼續以建設“平安暢通縣區”為抓手,對重點區域、重點路段開展交通安全社會化管理工作,繼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建設和管理力度,強化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和管理水平,消除交通黑點。強化危險化學品和重大危險源管理,加大對加油站、危化企業、易製毒和劇毒品使用單位儲存、經營、運輸等各個過程的安全監管力度,要高度重視春節前後的季節性煙花爆竹安全,依法查處各類非法經營、非法儲存、非法燃放行為。建設、裝修和房屋拆遷工程,要抓

好施工現場監管工作,切實防止高空墜落、物體打擊、建築坍塌等事故發生。要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和特種作業人員監管,尤其是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起重機械的安全監管,確保人員和財產安全。要加強對三市區域等重點部位的綜合治理,通過區域隱患普查,採取生產經營單位分級管理、重大隱患分層治理、道路交通管理和居住地羣眾安全教育培訓等綜合性措施,提高區域安全管理水平。

要逐步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對生產經營單位的日常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的監督,督促企業做到隱患治理責任、治理措施、治理期限和應急預案“四落實”。要在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中建立隱患治理數據庫,分級管理、分級督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常態化。

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實施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素質培訓工程”。外來務工人員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服務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除繼續對安全生產執法人員,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加強培訓外,要下大力氣對外來務工人員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實施“安全素質培訓工程”。一是研究出台我區《關於加強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意見》,建立“政府支持、個人自願、市場運作、各方參與”的培訓機制,制定外來務工人員培訓計劃,全方位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二是增強培訓的適用性,注重於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綜合能力,即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尋找自我發展機會的能力、適應城市安全生活的能力、適應職業角色轉換的能力,全面開展安全法律法規、安全技能知識、安全生活常識等素質培訓;三是探索適宜於外來務工人員接受的培訓渠道和方式,支部力量編寫《外來務工人員安全知識讀本》,將術語化、理論化的安全知識轉化為生活口語,並通過參與式教學、案例教學、同伴教育等方式,整合成人學校、社區學院和其他社會培訓機構等資源,在企業、社區利用業餘時間對外來務工人員開展集中授課或分散教育;四是繼續開展“安全生產月”,交通、消防、生產等安全生產“五進”工作和“安康杯”競賽等活動,加強社會性宣傳教育力度,形成關愛生命、注重安全的社會氛圍,減少各類事故和“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