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32K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精品多篇)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 篇一

《行政訴訟法》的頒佈,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標誌着當代中國“人治時代的終結”和“法治時代的開始”,不僅推動了行政訴訟實踐的發展,更意味着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通過認真學習《行政訴訟法》,我受益匪淺,對行政訴訟法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所謂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法院起訴,法院依法定程序審查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及相關爭議的活動過程。我認為對行政訴訟法概念的把握,需要掌握以下幾個要素:

1、行政訴訟的原、被告地位恆定。行政訴訟的主體包括原告、被告、其他訴訟參加人和法院。基於行政權的特性和行政訴訟的首要任務,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作為原告的只能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列為被告的,則必須是作出被訴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兩者地位不能交換。

2、行政訴訟的客體為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所要處理的,是由行政行為引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與行政機關之間的爭議。行政機關非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審查對象。

3、行政訴訟的類型為主觀訴訟。簡單説就是訴訟程序的啟動以存在主觀上的權利侵害為前提。《行政訴訟法》第2條,有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規定,表明了原告的起訴條件。

4、《行政訴訟法》中規定了有關受案範圍、原告資格、舉證責任、審理程序等具體制度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綜合以上要素,《行政訴訟法》相對於我們行政執法人員而言,主要是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普遍遵循的一項法治原則,也是當前我國行政工作的基本要求。近些年來,隨着《行政訴訟法》、《行政複議法》、《行政監察法》、《行政處罰法》和《行政許可法》等法律的相繼頒佈,我國的行政法律體系日漸完善,依法行政有了操作依據和行為規範;同時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對加強政府法制

建設、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密切相融,要求政府必須依靠法治來行使管理社會的職能,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轉變。

作為一名路政執法人員,我們一定要依法行政,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案,在查處每一起案件中,都應該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秉公執法、不詢私情。要通過不斷學習加強自身業務水平和行政執法能力;要進一步轉變傳統觀念,積極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 篇二

行政處罰法規定了關於實施行政處罰的程序,所謂行政處罰的程序,是指由行政處罰法規定的,在行政處罰實施過程中行政機關和當事人必須遵循的規範和制度。也就是説,行政機關和當事人在行政處罰實施過程中依照法定的次序、法定的形式進行,如果違背了法定的、必要的次序和形式,則視為違法。行政處罰直接關係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通過行政處罰程序的規定予以保障。

行政處罰的程序是保證正確實施行政處罰的重要問題,是行政處罰法的重要內容。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行政行為缺少程序方面的法律規定。對於行政處罰的有關規定散見於各個法律、法規或者規章中,而且大多隻規定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沒有如何進行處罰的程序性的規定。行政處罰缺少必要的程序,沒有規範,由此帶來了不少消極後果,諸如:處罰的隨意性,有利爭着罰,無利不願管;不向被處罰人説明理由,也不允許當事人申辯,影響了處罰的公正性;有些行政機關利用罰款,牟取小團體利益,甚至_,等等。行政處罰法確定行政權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保障政府正確、從事合理地行使權力。

一方面要授予行政機關所必需的權力,另一方面要控制行政機關在法定的範圍內行使權力,因此,必須採取合理的方式和遵循適當的程序,方式不合理,程序不適當,就可能變成濫加干預。行政處罰法規定行政處罰程序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在這裏。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 篇三

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對行政訴訟法有了初步認識,並通過老師對案例的講解,體會到了學習行政訴訟法的意義。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範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一、行政訴訟法的意義

中國行政訴訟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法典中比較集中地規定的一些行政訴訟法律規範,和分散規定在其他許多法律、法規中的行政訴訟法律規範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中國封建時代,皇帝代表統治階級依靠封建法律統治和壓迫老百姓。當時的法律,是民、刑、行政不分;實體、程序不分的。由於長期以來官貴民賤、官尊民卑的意識形態,人們心目中沒有民可以告官的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實行社會主義法制,但由於沒有建立起行政訴訟制度,老百姓要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也缺乏法制的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制定與實施,打破了幾千年傳下來的傳統觀念,建立起了民可以告官的行政訴訟制度。因此,人們普遍地把這部法律叫做“民可以告官”的法律。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二、行政訴訟法的特點

中國行政訴訟法的主要特點是: ①規定被告一方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政案件是當事人控告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案件。

②它解決的糾紛,是政府機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過程中同行政管理相對一方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行政糾紛。

③它規定的行政訴訟,是法律規範明文規定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控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訴訟。

④行政訴訟雙方當事人所爭議的,只能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 ⑤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

三、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這部法典於19__年_月_日由七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同日公佈,19__年_月_日起施行。法典分為11章,75條,規定了制定這部基本法律的目的和貫穿適用於整個法典的一些基本原則;什麼樣的行政案件由哪一級法院來管轄;可以告到法院去的行政案件的受案範圍;行政訴訟各種參加人和他(它)們在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行政訴訟證據的種類及其有關的一些問題;行政案件的起訴程序、受理程序、審理程序、裁判程序和判決、裁定的執行程序 ;制止妨害行政訴訟行為的必要措施 ;由國家(政府)名義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行政賠償制度;有關涉外行政訴訟的一些原則;以及訴訟費用和施行日期等問題。

四、行政訴訟法的立法目的

中國製定行政訴訟法法典的目的明確、具體地規定在法典第一條中,即:

①為了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

②為了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③為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行政訴訟法的效力範圍

行政訴訟法的效力範圍,是指行政訴訟法的適用範圍,具體包括行政訟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對人的效力和對事的效力。

1

(一)空間效力

空間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適用的地域範圍。我國行政訴訟法適用於我國國家主權所及一切空領域,包括我國的領土、領空、領海以及領土延伸的所有空間。也就是説凡在我國進行行政訴訟活動,均應適用我國行政訴訟法。我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不適用我國行政訴訟法。有關行政訴訟的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只能在本行政區域內適用。

(二)時間效力

時間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適用的時間範圍,具體包括行政訴訟法的生效、失效的起止時間以及行政訴訟法對該法生效前發生的行政案件的溯及力。我國行政訴訟法第75條規定:本法從19__年_月_日起施行。該日期即為行政訴訟法的生效日期。同時,我國行政訴訟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三)對人的效力

行政訴訟法的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能對哪些人有拘束力,對哪些人沒有拘束力。我國行政訴訟法採用屬地原則確定對人的效力。凡在我國領域內進行行政訴訟的,無論當事人為中國公民、法人還是外國公民、外國組織或無國籍人,均適用我國行政訴訟法。但是,中國參加或締結的國際條約對外國公民的權利作了特殊規定的,適用該規定。外交代表享有民事管轄豁免和行政管轄豁免,據此,除非派遣國政府明確表示放棄豁免或者外交人員從事與公務無關的活法,行政訴訟法對其沒有約束力。

(四)對事的效力

對事的效力,是指行政訴法對行政案件的適用範圍,即人民法院的受案範圍。

六、學習行政訴訟法的意義

學習貫徹《行政訴訟法》,對增強法治觀念,自覺維護依法行政有積極的意義。依法行政的根本就是要體現我們黨的執政為民的宗旨觀念。

1、學習貫徹《行政訴訟法》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後,老百姓的眼界更寬廣了,觀念更新了,對政府的行政行為也開始思考,從行政命令到依法而行;對政府的效能、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更加關注,要求也更高。以是否合法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政府的具體行政行為,這也是市場經濟的要求,是國家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要求。

2、《行政訴訟法》是公民權益的保護法,是對公民實體權益的救濟,體現了沒有救濟就沒有權益的觀念。《行政訴訟法》是落實公民程序性權利的保障法。從憲法的角度看,也是公民獲得獨立司法保障的法律,體現了權力和權利的統一。

3、《行政訴訟法》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監督法,它體現了對行政機關依法監督的目的。《行政訴訟法》的施行,通過對違法行政行為的個案監督,司法監督、行政審判,對行政人員形成對法律的信仰,促進行政主體加強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執法,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的水平。

4、《行政訴訟法》是促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自覺學法、懂法、用法的法律。隨着法治觀念的深入,促使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及受委託執法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法律,對法律條款進行認真的理解,與本專業有關的法律法規更應當熟悉理解,掌握應用。我們在學習、貫徹和應用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不僅要熟練地掌握有關法律法規,更應當深刻理解和應用這些法律法規來為工作服務,避免走上被告席。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 篇四

新的《行政訴訟法》已經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法對19__年起實施了25年的《行政訴訟法》進行了全面修改,刪除了5條,修改了32條,新增加了29條,總條文由75條增加到103條,改革力度之大,堪稱脱胎換骨。作為一名基層民警,日常工作大量承擔案件辦理及其他各類行政執法活動,《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對我們的執法辦案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下面談一些本人的理解。

一是訴訟時效延長對執法辦案的影響。新的《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新的《行政訴訟法》不僅將訴訟時效從三個月延長到六個月,還規定了最長訴訟時效。首先在執法辦案中《行政處罰決定書》的訴訟時效自動從三個月變成六個月,手寫裁決時要注意將訴訟時限做相應的改變。其次在辦案中要將案件證據及時固定,證據保存至少要在5年以上。這不僅對證據的收集提出較高要求,對證據的保存更提出嚴格的要求,對執法檔案的保存環境各方面都要求更高。

二是對自由裁量權的影響。在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中法院只審查行政案件的合法性,不對合理性進行審查,即只要行政行為合法行政機關就能勝訴。而新的《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同時,第七十條第六項規定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可見,新的《行政訴訟法》不僅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還要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對行政行為的自由裁量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警在執法辦案中運用自由裁量權既要合法,還要按照合理行政中的比例原則,作出合理合法的行政行為。

三是對執法程序的影響。在日常辦案中,我們一般都比較注重實體公正,對執法辦案中的程序相對比較忽略,不注重程序。實踐中受警力及各種因素限制,單人詢問,事後簽名,有時還會出現詢問人時間衝突,有時雖然時間沒有衝突,但詢問地點距離較遠,詢問時間相差只有兩三分鐘顯然不足以到達等錯誤。同時第七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違法,但不撤銷行政行為的五種情形,其中第二項: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但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的。也就是説,非法定程序取得的證據將被排除,行政行為程序輕微違法,即使對原告權利不產生實際影響,法院也會判決行政行為違法。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執法辦案中,必須嚴格按照公安部制定的《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執行,不能因為程序上的一些瑕疵,導致最終的行政行為違法。

新的《行政訴訟法》從解決人民羣眾對行政訴訟中存在'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着手,將受案範圍擴大,審查立案變為登記立案,延長起訴期限,增加行政首長出庭應訴,不執行判決可拘留行政機關直接負責人,複議機關無論是否變更行政行為都可能成為被告等進行了全面修改,對公民的權利保障進一步加大,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越來越大。可以預見,新的《行政訴訟法》實施後,行政訴訟案件將大量增加,行政機關的敗訴率提高,作為執法民警,首先從自身做起,加強法律學習,提高法律素養,迅速適應新法的變化,做到規範執法,減少執法爭議,從源頭上減少行政訴訟和敗訴的可能。

行政訴訟法學習心得 篇五

一、行政法治的內涵

第一,法律至上原則。在依法行政中,法律至上原則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1.法律是依法行政的最高規範。2.依法行政規則。政府的依法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在法律沒有規定時,行政機關無權像公民那樣自由地活動。3.合法性規則。行政行為的範圍和內容必須由法律設定。4.保證實施原則,行政機關必須以自己的行為來保證法律的實施。行政機關的職責是執行和實施法律,對於行政機關來説,不僅有消極的義務遵守法律,而且有積極的義務採取行動,保證法律的實施。

第二,正當程序原則。程序是實體的保障。沒有正當程序的規範,行政法治要求的法律至上就難以實現。因此,行政法治對法律至上的要求必然要通過正當程序來實現。

第三,公平救濟原則。依法行政意味着行政相對人能夠及時有效地通過法律渠道糾正行政侵權行為,也就是必須存在公平有效的行政救濟。

二、行政控權依法治國

我國依法行政的提法是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如果説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法治權,體現依法治國實質要求的依法行政,必然以行政控權作為其本質內容,這是我國依法行政的本質特點。

三、走向行政法治的具體步驟

1、提高行政執法效率。如果説,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行政的前提的話,那麼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則是行政執法的關鍵。

2、提高公務人員素質。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主體,是代表國家的形象,執法的好壞將影響到整個西部開發的成功與否。守法、護法又是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義務。只有全民法律意識增加了,行政執法才有廣泛的基礎。

總而言之,行政機關應積極能動地發揮其管理功能,服務功能,並適度運用自由裁量權,提高行政效率。必須堅持法治原則、法律至上原則、正當程序原則、公民救濟原則。建立依法行政的法律體系,強化依法行政觀念,為實現依法治國起引導、橋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