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跟崗學習的十二個思考和四點感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01K

走出去  找差距  學經驗  促發展

跟崗學習的十二個思考和四點感受

根據《“十四五”時期粵黔東西部協作協議》的相關規定,廣東省 6 個市幫扶貴州除貴陽市以外的 8 個市州 66 個脱貧縣,其中廣州市幫扶畢節市、黔南州、安順市 23 個縣,廣州市花都區對口幫扶安順市普定縣。在普定縣教科局和花都區教育局的協商溝通和精心安排下,普定縣教育系統第一批32名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於5月16日赴花都區開展為期兩個星期的跟崗學習,我也是此次跟崗學習隊伍中的一員,感到非常榮幸。按照花都區教科局的安排,花都區新華街第五國小和普定縣第五國小(黃桶街道中心學校)結對幫扶對子,我此次跟崗學習的學校就是華都區新華街第五國小。

5月16日下午,我們走下高鐵踏上廣州土地的那一刻,頓時感受到廣州這片土地的熱情(熱的冒汗)和接待人員的熱情(花都區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廣州高鐵南站等候),隨即乘坐大巴車到花都區景興酒店(部分老師住在嘉悦酒店),各個結對幫扶學校的老師也早早地的在酒店門口迎接我們,接待我的是新華街第五國小的張幗敏主任。在兩個星期的跟崗學習中,我參加了新華街第五國小的升旗儀式,聽了湯穎梅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特徵》,參加學校行政工作會和全體教師大會以及六年級畢業班家長會,參觀了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校園文化(地下車庫、地下恆温游泳館、書法文化長廊、陳列室、足球運動場、室內乒乓球場、圖書室、音樂室、圖書閲覽室、書法室、美術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部分教室和教師辦公室等), 參與語文教研組的教學常規檢查,參加語文、英語學科的校本主題教研活動,參與區域學校“名師進校園”學習活動,參加新華街五小教育集團成員校思明國小的教學常規彙報會、參觀了思明國小的社團活動集中展示,觀摩新華五小書法校本課和篆刻特色課,向新華街第五國小徐志波校長請教學校辦學理念的謀劃提煉,向畢玉蓮副校長請教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向畢雪瑩副校長請教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途徑,和張幗敏老師探討怎樣開好書法特色課,參觀花都洪秀全故居、資政大夫祠以及部分紅色革命基地……通過參觀交流學習探討,我的心裏觸動非常大,此次跟崗學習,帶給我十二個思考和四點感受。

一、十二個思考

我們街道的學校在硬件設施、師資配備、課程設置、協同發展、教育改革、常規管理、德育教育、招生入學、特色發展、個性培養、教師考核、領導藝術等方面和沿海城市相比,還是存在一些不同和差距,很值得我們思考,作為一名教師和一名教育管理者,我深知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不過我們不能把一切不足都歸於客觀原因,我們不能改變客觀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既看到發達地區學校的優勢、也要看到我們可發掘的潛力,物質條件的好壞不能成為工作沒有動力的藉口。

(一) 硬件設施較先進 優先保障學生用

花都區新華街第五國小配備了地下車庫、恆温游泳館、足球運動場、室內乒乓球場、圖書閲覽室、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舞蹈室、心裏諮詢室等,每個功能室和教室均安裝了空調(據説每個月電費五萬多),特別是學校設計了地下車庫和恆温游泳池,非常令人羨慕。設置地下車庫避免了車子進入學校,消除學校內部的交通安全隱患;設置恆温游泳池的意義更加重大,我們一直都在抓防溺水教育,但是根本問題卻沒有解決,我們要開展防溺水教育,根本上應該是要讓學生學會游泳,而不是一味地阻止學生靠近水。新華街第五國小把更多的活動空間和教室留給了學生,他們的建築面積相對學生數來説並不是太大,不過卻保證學生用的教室和各種功能教室以及運動場館,老師們的辦公條件也只是和我們內地差不多甚至還沒有我們內地的某些學校好。雖然他們的某些設施設備比我們先進,不過在某些方面反而落後於我們,比如多媒體教室還是用投影儀(也沒有設置高大上的主席台),他們的很多教室還沒有安裝電子白板,我去聽課時和老師説到希沃白板啥的,上課老師説用不上,這一點我們內地至少我們縣的所有學校是有優勢的。所以説在硬件投入方面,我們有不足,但也有優勢,希望克服不足,發揮優勢,同時要調整我們的學校現有硬件設施的設置,要優先保障學生使用。

(二) 師資配備欠充足 外聘教師來補充

新華街第五國小有學生2715人,教師136人,師生比1比20,不過學校嚴格控制班額,設有61個班,每個班最多45名學生,老師們的課時量同樣很重,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外聘了部分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學校注重發揮教師特長, 基本做到專科專上,讓專業教師做專業的事。反觀我們部分學校,過於看中語文、數學學科,只顧把語文、數學課排下去,個別學校還是安排一個老師只上一個班的語文或數學,而讓我們的音樂、體育、美術、心裏健康、信息技術甚至是英語老師不上專業課,去上語文和數學,然後隨便搭幾節本班的其他課,這一點是需要立即改正的。

(三) 課程設置規範化 沒有一科被落下

關於課程設置,我們和跟崗學校同樣存在很大區別。從我跟崗學習的兩個星期來看,新華街第五國小的確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沒有發現挪用其他課上語文、數學的情況,我這裏想重點説的是英語學科的開設,雖然網上出現削弱英語學科在大學聯考中的分數佔比的討論,但是在新華街第五國小,他們卻是從一年級就已經開設英語課,我去聽了一節英語課,雖然聽不太懂,但我看到那些孩子在和老師以及同學對答入流的狀態時自己感慨萬分。大家可以想象他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孩子長大瞭如果進入同一所大學,英語素養的差距有多大,同樣踏入社會,競爭力的差距又有多大!他們一年級開始就每週開設2節英語課,1節是外聘的外國人擔任教學任務,另一節是由本校的英語老師擔任,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我在18日還參加了學校英語教研組(17人)組織的專題研討“自然拼讀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我們這裏經濟落後,沒有外教也請不起外教,我們從一年級開設英語可能不現實,但是更嚴峻的是我們很多完小特別是村小都還沒有正常的開設英語課,即使分得一個英語老師,都安排去上語文或者數學,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們深思,我們這樣做對得起我們的孩子嗎,我們的大部分孩子一開始就已經輸了?

(四)集團辦學規模化 名校效應要提倡

集團辦學和名校效應在花都區做的很好,他們開展學校集團化管理,注重名校效應,加強區域學校的協同發展。花都區其實也和我們一樣,有強校、有弱校,但是他們採取集團化辦學、協作式發展、強弱校互動、統一化管理,以求共同進步、一起提高。

第一是集團辦學。以一個龍頭學校為核心校牽頭成立教育集團,以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第五國小教育集團為例,集團有7個學校,新華五小是該教育集團的核心校,成員校包括新華街三華國小、花東鎮花僑國小、花山鎮思明國小、花山鎮新和國小、獅嶺鎮益羣國小、炭步鎮大渦國小,新華五小校長同時是花都區教育局聘請的整個教育集團的責任督學(教育集團有活動經費),教育集團制定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開展教研活動和各種經驗交流,做到資源合理共享,相互扶助、共同發展。

第二是名校效應。為了減輕擇校壓力,促進周邊部分學校協作發展,將部分學校改成新華五小的分校,花都區新華街第五國小寶華校區是校本部,還有新華五小五華校區、新華五小附屬鳳凰南路學校、新華五小附屬映花悦府學校,由一個校長負總責,若干個副校長分管若干個學校,四個校區教師定期考核、教師在四個校區交流任教(對極度不負責任且不聽勸告的老師,學校向上級教育主管部分申請將其交流至其他學校),四個校區統一安排、統一考勤、統一作息、統一考核、統一競聘,優勢互補、強弱並進;極大的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有效增強教師的緊迫感,逼迫大家不斷努力學習。我想集團化辦學和名校效應這種模式在我們本地是不是可以嘗試運行。

(五)教育改革出成效 主觀能動真發展

聽了幾節課和參加幾次教研活動,都看出新華五小教育改革的成果,他們真正的把課堂自主權還給學生,再不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觀能動、親手操作、語言表達等能力;比如我聽湯穎梅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特徵》,基本上都是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分享、上台展示,老師只是適當引領,特別是不管那個學生上台分享展示的時候,都是自己非常嫻熟把幻燈片切換到投影展示模式,講解分享完以後又切換回幻燈片模式,全程都沒有要老師操作。這個方面的培養,我們做的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是過於保守,很多老師不敢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要不就是擔心教學過程和教學預設不一致,要不就是教學環節設計隨意,上到哪裏黑就在哪裏歇。

(六)常規管理科學化 全員參與同進步

新華五小的教學常規檢查採取全體老師參與的方式,常規管理和檢查不單單是教導處和教研組長以及年級組長的事,而是全體教師的任務,更是全體教師互相學習的平台,常規檢查也不是抽取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檢查,而是收取全部學生的作業接受檢查。新華五小的常規檢查方式是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每月一次規定時間,把全部學生的作業本年級分班級收到多媒體教室,老師的各種常規資料和教學設計(含板書設計及教學反思)以及教科書(書批)放在相應班級的位置,然後在教研組長的安排下交叉年級和班級進行檢查,記錄檢查結果,拍照做得好的老師和學生,隨後分組上台彙報檢查情況並現場展示做得好的老師和學生的成果,然後是教研組長總結,最後是年級組長協助教研組長逐一審核蓋章。要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對事不對人,讓老師們在檢查中學習、探討、進步,建議制定符合實際的常規管理制度,讓教育教學常規管理走上正規化、科學化,使管理常態化,而不是領導天天去糾、天天去查,還給學校領導思考、謀劃學校發展的時間。要優化我們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既要減輕教師負擔,又要取得檢查實效,促進教育教學的高效開展,學校管理更不能簡單粗暴,所設計的常規管理制度要科學具有可操作性,我建議各學校特別是教師發展中心再好好設計一下教學常規管理,在不違背安順市教育局和普定縣教科局相關文件的前提下,對我們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特別是教師備課方式和常規檢查方式進行適當改變。既然是教學常規,一經形成就應該像每天吃飯一樣,是理所當然的自己主動去做的,而不應該要人每次都喊都糾。

(七)德智體美勞並重 德育為先成共識

德育不是少先隊輔導員一個人的事,也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德育必須是校長總體抓、分管副校長親自抓、少先隊輔導員具體抓、班主任和全體教師共同抓,在新華五小,更是讓我深有體會到德育教育不但是對學生的教育,更是對老師的教育,同學們文明禮儀到位,教師的敬業精神凸顯,整個學習的德育成果顯著,特別是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全體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在想,如果老師的意識形態有偏差、師德表現出問題、敬業精神顯懈怠、學習動力不夠足,又怎麼有資格對學生開展教育特別是德育教育?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八)就近入學是前提 體現公平最重要

新華五小國小招生入學嚴格按照户籍(或房產)劃片就近入學,對沒有房產和户籍不在當地的是採取積分搖號入學,保證公平公正。通過參加新華五小的六年級家長會,我瞭解到,他們的六年級畢業生升入國中和考試分數沒有任何關係,也不存在他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就可以全部進入某個學校就讀,是要根據户籍、房產、經商(務工)積分等因素向花都區的指定20多所國中投檔(可以分三檔投三個學校),政策解讀、網上報名、三次審核、電腦搖號、隨機分配,確保最終每一個國小畢業生都能夠進入國中就讀。我們的六年級升入國中又是怎樣操作的?當然,這個也不是我們個人能夠改變的!

(九)在發展中出特色 在特色中求發展

學校特色需要有歷史底藴和文化沉澱,不是一拍腦袋就出特色。新華街第五國小創建於1993年,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特色學校、廣州市首批義務教育階段特色學校(書道文化)、廣州市綜合藝術課程實驗先進單位、廣州“粵美校園 品牌活動”校園文化品牌評選一等獎 、廣州市紅旗大隊、花都區書法特色學校、花都區十佳書香校園,榮譽多多,但是他們的第一特色就是傳承中華文化當中的書法教育。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至今仍通用的使用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是全體華人的交流工具,漢字是漢語的文字系統,“書寫優美漢字,傳承優秀文化”是每一所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翰墨立品、書道育人” 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認認真真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是學校對每個孩子的要求和期望,整個學校的佈置、設計、展示幾乎都是書法作品的天地,但是這種展示不是買來的、抄來的、搬來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成果展示,除了少部分名家的作品外,其餘的都是老師和學生的作品(每一位老師都要定期參寫參展),特別是學校書法特色課不僅僅是學生練習書法、展示書法的天地,更是老師們定期集中學習書法和展示書法作品的平台,在學校的某個地方總能夠找到校長、中層幹部和老師們的書法作品。我也希望我們學校要有特色,但是必須經過多年的歷史底藴和文化沉澱方能成為特色。

(十)個性培養不是精英教育 全面發展才是教育初心

我跟崗的新華五小和去參觀的思明國小非常注重對學生個性培養和發展,但是他們的個性發展不是個別教育,而是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得到發展。他們的社團(興趣小組)不是個別學生參加,而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至少一項自己喜歡的社團參加,沒有一個孩子被落下,學校利用地方課程每週定期開展社團活動,正常上課時間有社團,放學後增加的2個小時託管也開展社團活動。託管工作是由家長自願根據孩子的愛好在網上的民辦機構報名(民辦機構的資質必須通過教育主管部門備案認可),由民辦機構的專業教師負責輔導學生,學校只是提供場地,託管時間的費用由家長承擔,真正做到了讓孩子們去學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整個教育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實現教育的全面發展,這種模式在我們街道和學校是不是可以思考借鑑。

(十一)公平考核促進步 學校發展靠老師

教師考核關乎教師切身利益,它是以教師職稱評聘、工資待遇、評先評優、社會地位等息息相關的,只有公平公正對待一位老師,客觀公正的評價每一位老師,才不會寒了老師們的心,才不會阻礙學校的發展。我看到新華五小的業績展示、評先評優公示、表彰榮譽呈現,無不體現對教師成績的認可和考核的公平。教師考核不是幾個領導拍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教師考核更不是照顧某人某人的途徑。老師有奔頭,教育有希望,老師心意冷,説啥都白搭。

(十二)要想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往前帶

學校發展依靠的整個團隊,而校長是這個團隊的核心,我非常敬佩新華五小徐志波校長的人格魅力,校長這個崗位不單是一門技術活、更是一門藝術活。兩個星期的跟崗,讓我看到徐校長的人格魅力和領導藝術,徐校長“説的話少、做的事多,褒揚不少、批評不多,適當勉勵、絕不打擊,勇於擔當、不會甩鍋,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顧全大局、不徇私利,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人盡所能、團結互助,協作發展、共享成果,辦學一所、造福一方。”我想這應該就是一個好校長的標準吧!

二、四個感受

此次跟崗學習,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

(一)走出去。井底之蛙不知天空之浩瀚,缸內之魚難懂大海之遼闊;眼界決定視界,視界決定境界。我再次感受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更知道百聞不如一見的真滴,只有走出來才能開闊視野,只有走出來才能增長見識。

(二)找差距。有對比才有發現,有對比才有差距,有差距才有動力。看到沿海城市學校的硬件投入和學校管理以及教育理念,深深感到我們的教育和沿海城市相比還是存在不小差距。後發趕超是夢想,腳踏實地才是真。

(三)學經驗。總結成功的經驗能夠讓人越來越聰明,總結失敗的原因能夠讓人越來越謹慎;成功的人是跟別人學習經驗,失敗的人只跟自己學習經驗。我清醒認識到自己很多方面還很欠缺,教育管理經驗和工作經驗不足,還需要長久學習不斷鑽研,提升自己的工作經驗、管理經驗、道德修養和人格魅力。

(四)促發展。發展道路上要心有定力,方能行穩致遠;發展道路上要懷揣毅力,方能馳而不息;發展道路上要練好腳力,方能圓夢前行。把心思集中在謀發展上,把責任體現在敢發展上,把才氣展現在會發展上,把目標落實到快發展上。我們要藉此次結對幫扶為契機,尋求花都區教育局和新華街第五國小的幫助,學習發達地區學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教育理念,努力轉變工作思路、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通過我們自身的不懈努力,促進學校的快速發展。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