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楷模事蹟心得參考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學楷模事蹟心得參考多篇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1

張桂梅同志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傑出榜樣。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莫過於教師——他們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青春點燃青春,用夢想照亮夢想。

每一名站在講台上的師者都值得我們尊重,授業傳道成了他們生命的選擇,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一個人,她不僅為師為表、傳道授業、解惑答疑,她還是136個孤兒的“媽媽”,19年來在她的呵護下,一個個孤兒健康成長,走進學堂;她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女子免費高中——雲南麗江華坪縣女子高中,照亮了貧困山區1645名女孩邁向大學之路。她叫張桂梅,是雲南省華坪縣女子高中黨總支書記、校長;也是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她,一個62歲的老太太,瘦弱多病、無家無子,卻用人間大愛,為孤兒、也為祖國,托起了明天的太陽。

命運無情,人間有愛。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孩子,卻用一個偉大的母親的懷抱,温暖了136名孤兒的生命。“孩子,別怕!以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了。”一句簡單的話,卻是最偉大的承諾,是最堅強的擔當。她用瘦弱多病的肩膀,為孤兒們建起了一個遮風避雨的港灣,為他們托起了命運的未來。

桃李春風,師恩難忘。張桂梅,堅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總是把貧困山區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心頭。她深刻認識到貧困山區落後的根源在於教育,為解決孩子讀書費用問題,她四處籌資、多年奔走,2008年成功創辦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把紅色文化融入校園辦有理想信念的教育,11年來,女子高中改變了1645個農村女孩的命運,也改變了1600多個農村家庭的命運。

傳道授業的光輝崇高,興家庇幼的大愛偉大,張桂梅,用瘦弱的身軀為我們留下了頂天立地的精神光華。我們雖不在教師的崗位,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社會主義正能量、傳遞愛也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和本分。我們應當學習她的崇高精神,捨己為人民,大愛暖人間,把自己深埋在心底,時刻温暖別人,用真情為他人托起明天的太陽。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2

福建省“漳州110”,全稱為“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1990年引領全國建立110報警服務枱和快速反應機制,實現了打擊犯罪、維護治安、服務羣眾功能的有效整合,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羣眾的高度信賴,被百姓親切地譽為“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推動“110”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誌性品牌。中宣部當時會同有關部門,將“漳州110”作為全國重大典型進行宣傳,在全社會引起廣泛深刻影響。進入新時代,“漳州110”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安工作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堅持黨建引領,築牢忠誠警魂,深化警務機制改革,着力打造“漳州110”升級版,積極拓展建立網格治理“社區(鄉村)110”,進一步提升打擊犯罪和服務羣眾的整體效能,有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漳州110”的先進事蹟宣傳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眾認為,“漳州110”是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的優秀公安基層單位代表,是新時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護者,是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踐行者。他們的先進事蹟,集中體現了人民公安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的政治品格,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價值追求,改革強警、鋭意創新的奮進精神,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的良好形象。廣大公安民警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漳州110”為榜樣,以人民為中心,做人民的保護神,不斷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週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福建省“漳州110”“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漳州110”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為“漳州110”成員代表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福建省委有關負責同志和“漳州110”成員代表參加發佈儀式。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3

人生該如何度過?在本職崗位上默默奉獻,用一顆無私的真心温暖他人,是許多人用行動給出的答案。

輸電運維人員謝莉蓉攜帶專業設備在户外認真巡線作業,為輸電線路保駕護航,悉心呵護電網安全;畢起美毫不猶豫地報名成為單位選派的駐村幹部,面對剛滿週歲、無人照顧的女兒,選擇帶着娃娃去扶貧;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年輕幹部黃文秀,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鄉投身脱貧攻堅一線,在工作途中不幸遇難……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雖崗位不同,但勇擔重任,為了公共利益不惜犧牲個人利益。這種奉獻精神打動你我,也映照出青春最美的樣子。

習總書記在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蹟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勉勵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看吧,“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三尺講台託舉莘莘學子的夢想,這是人民教師的奉獻;“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用汗水澆灌累累碩果,這是勞動者的奉獻;對於保家衞國的戰士而言,奉獻更意味着“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以小我成就大我,才能拓展人生的寬度和深度。

涓涓細流匯成滔滔江河。一個人的無私奉獻帶來個體價值的提升,千千萬萬人默默付出,匯聚的是國家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今天,在脱貧攻堅的主戰場,280多萬名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和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他們用無悔的青春書寫下“最成功的脱貧故事”;在創新發展的最前沿,無數科技工作者埋頭攻關、擼起袖子加油幹,以孜孜不倦的努力有力推動科技進步……正是因為有着無數兢兢業業、忘我工作的奉獻者,我們的國家才能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有怎樣的選擇,就能詮釋怎樣的追求;有怎樣的堅守,就能書寫怎樣的人生。立足工作崗位傾情投入,在青春征程中奉獻自我,我們必將在奮鬥中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4

鎮海煉化黨委中心組集中收看央視《時代楷模發佈廳》陳俊武頒獎典禮。鎮海煉化代表、黨委書記張玉明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是石油石化人的榜樣和典範,正是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默默奉獻,才推動了石油石化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們要學習陳俊武院士熱愛祖國忠於事業的家國情懷、堅持學習一生鑽研的創新精神、甘為人梯燃燒自己的育人精神、國字當先與時俱進的擔當精神,在新時代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傳承石化傳統,全力推進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石化基地建設。

鎮海煉化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呂亮功在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崇高的精神品質、精忠報國的博大情懷、不懈的創新追求都值得我們石油石化人不斷學習,在當前轉型發展迫在眉睫的形勢下,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創新發展的.步伐,加快推進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石化基地建設,加倍努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鎮海煉化副總經理施俊林在學習研討時表示,陳俊武院士的家國情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窮其一生的創新精神令人敬佩,要以此鞭策激勵自己幹好工作,為推動公司發展作出新貢獻。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陳俊武院士是我國石油化工技術的傑出開拓者,是愛國奮鬥奉獻精神的模範踐行者,是石油石化人的光輝典範,我們要深入學習陳俊武先進事蹟,弘揚科學報國光榮傳統,發揚不懈創新的科學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風範,主動扛起建設科技強國的使命擔當,建功立業新時代。

研發中心員工、90後博士劉川川説:“懷着崇拜的心情看完《時代楷模發佈廳》陳俊武頒獎典禮,又通讀了《陳俊武傳》,陳老產業報國、勇於探索、尊崇科學、甘為人梯的優秀品質和奉獻精神深深地激勵着我。我工作剛滿一年,對科學創新的探索剛剛起步,一定要將學習陳俊武院士和幹好本職工作相結合,立足崗位、不斷前進,在科研領域揮灑自己的青春。”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5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

麻風病是人類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20世紀初,全世界沒有特效藥,唯一的辦法就是隔離病人。

1980年,李桓英被派往世衞組織做訪問學者。她瞭解到,世衞組織正在研究一種聯合化療的新方法,藥物配方已經完成,但是缺乏臨牀試驗數據。為此,李桓英從世衞組織申請到了免費藥物和項目支持。

在雲貴川的項目試點村,為了拉近與麻風病人的感情,李桓英從不穿戴任何防護服與麻風病人接觸,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此後,李桓英每到一個村寨,都會受到村民的歡迎:“北京來的女醫生,不怕麻風!”

為了推廣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她走家串户,不辭勞苦。渴了,舀起病人家的水,仰頭就喝。病人試探着同她握手,她便拉着病人的手長時間不放。見到老病人,她總是親切地拍拍肩膀,甚至還主動擁抱。

“當醫生不能怕!這就好像戰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場不照樣往前衝?”李桓英説。

多少年來,李桓英一直奔波在貧困邊遠地區。雲貴川3省7個地州59縣,每一個有麻風病人的地方都有她的足跡。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南醒村曾是一個“麻風寨”。1990年4月17日,南醒村“麻風寨”的帽子被徹底甩掉了。南醒村更名為曼喃醒,傣語意為“新生”。

經過不懈努力,李桓英將麻風病人的服藥時間縮短至兩年,使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人下降到不足萬人,且年複發率僅為0.03%,大大低於世衞組織規定的年複發率小於1%的標準。

1994年,李桓英選用的世界衞生組織短程聯合化療方案在全球推廣。1996年,她率先在國內開展“消除麻風特別行動”,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2016年,李桓英獲得首屆“中國麻風防治終身成就獎”。

“能夠作為黨員為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2016年12月27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

這一天,已經95歲高齡的李桓英特意圍了一條大紅的羊絨圍巾。她仔細捋順兩鬢的頭髮,莊嚴肅立。站在一羣新黨員中間,她舉起右拳,蒼老的聲音飽含真誠和篤定:“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她終於夢想成真,光榮地成為一名黨員。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李桓英説:“入黨和做研究一樣,都是追求真理。能夠作為黨員為醫學事業奮鬥餘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願。”

幾十年來,李桓英解決了許多麻風病防治領域的重大策略和關鍵技術問題,為全球實現消滅麻風病的目標提供了重要依據。近年來,她帶領課題組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開展麻風病早期診斷、耐藥基因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創造性突破。

“麻風病的歷史,在我們這一代該終結了!”如今,李桓英依然關注着全球麻風病防治進展。她説:“雖然中國已基本消滅了麻風病,但還沒有徹底消滅,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殷殷囑咐前來探望的後輩,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創新的腳步,這是黨和人民的重託。

疾病無國界,大愛無疆界。為了實現一個沒有麻風病的世界,一位百歲老人依然在奮力前行……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6

從教已經十多年來。回頭想想,這麼多年居然就這麼過來了。真是感慨萬千。回顧自己最初的那些願望,其中並不包含教師這個職業。因為似乎覺得那份工作太煩,每天要面對那麼多嘰嘰喳喳的小孩子,頭都大了。後來進入了這一行,才發覺這個世界的精彩之處,它遠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得多。於是才開始安下心來,本分工作。

從教師的角度來説,首先教師要尊重這樣的學生,幫助他們創造一個安全、温暖的氛圍,使其最大程度的表現自己。教師應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使他們和同學都能正確看待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問題學生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納,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其次,教師要多與學生多交流,成為他們生活中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學生有煩惱願意與教師傾訴。教師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幫助他們走出迷茫和困惑。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傳道、守業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要求,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

當教師讓我變成了一個更有耐心的人。和孩子打交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們很可愛儘管無知。他們屢錯屢犯卻並非因為他們故意而是因為他們容易遺忘。所以,我就經常告訴自己要放下急噪的情緒低下頭、彎下腰和他們説話,畢竟教育是件循序漸進的事情也是件反覆的事情。

當教師讓我變成了一個更有愛心的人。當初實在不認為教書是一件讓我感興趣的事情,也並不認為它有任何偉大之處。而我卻依然能沉下心來工作,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喜歡孩子。最初喜歡孩子是因為剛畢業自己是個孩子性情的人,和他們打成一片是件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後來喜歡孩子是因為我喜歡孩子豐富而純淨的內心世界,他們使我覺得我可以活在他們充滿真、善、美的天地裏。而且我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越久便讓我對他們的喜歡越發深沉。

當教師讓我變成了一個更有責任心的人。以前一直接受着父母、長輩等的關心而很少去關心別人。成為了那麼多孩子的“姐姐”(或者也可以説“媽媽”)之後,覺得肩膀上的責任一下子就沉重了起來。覺得不讓他們學會什麼什麼知識,覺得不幫助他們養成什麼什麼習慣,那彷彿就是自己的恥辱似的。也不願意自己去誤人子弟,就發狠心要對他們負起責任。這種責任感讓我對他們關愛有餘、監管有加、嚴格有度。我也從這份責任之中體會到了疲憊和幸福。

舊的教育方法強調:“學生有一杯水,教師就應有一桶水”因此各種教師進修班應運而生,課堂上教師為表現自己有一桶水,45分鐘的課,自己就講了近40分鐘,有的還覺得沒講透,經常拖到下一科老師來上課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把教學看作是知識的傳授是最普遍、最傳統的,也是落後於時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認為:“中國教育方法是一步步教、一步步學。傳統教育方法訓練出來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學習很多東西,這對於他進入大學、考試有很多幫助……但中國最需要的恐怕不見得是會考試的人。”很顯然,只會考試的人難以適應當今世界的。

創新教育和實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兩大重要內容,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開創性地學習,並在社會實踐中掌握和運用是至關重要的。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到美國訪問,在談論對美國教育的看法時很直率的對美國人説:“你們的國小教育中,學生的基礎知識較差。”美國人問道:“先生,請允許我叫一個學生,來考一考如何?”於是美方找來了一個四年級的學生,顧教授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什麼叫算珠嗎?”學生回答:“我不知道。”説完後,國小生馬上坐在計算機前提檢索。“噠、噠、噠”隨着鍵盤的敲擊聲,計算機屏幕上出現了什麼是算珠、算珠的歷史、算珠的應用等問題的説明。

這件事引起教授的思考,其實也值得我們大家思考。正如北京大學附中校長趙鈺對中國基礎教育的評價那樣:“我國的基礎教育存在兩強兩弱的現象。我們的基礎知識比較強,考試能力比較強;但是我們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比較弱,我們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比較弱。”我們弱項恰恰是21世紀人才最重要的素質。

?中國教育報》“教師應是‘自來水’”一文中,把教與學比作一桶水和一瓢水,並推而廣之,“教師必須是自來水。”筆者則認為,水再多,也不外乎教與學的灌輸關係,只不過是量的大小。教師如何讓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並不斷去探索水源,發現水源,這才是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真正成功,才是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實質。“授人以魚”只能使人受用一時;只有“授人以漁”才能使人受用終身。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7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温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裏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裏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台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餘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發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裏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説完,企業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羣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着牆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後來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製了一期節目,這期節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幾十年的妹妹。張桂梅思前想後,最終決定去錄製節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目了,她怕不上節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目,哥哥已經過世。

學楷模事蹟心得篇8

愛國戍邊,忠誠奉獻,他無怨無悔;冰湖救人,見義勇為,他以生命護衞生命。“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的感人事蹟日前經中央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後,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引起強烈反響。連日來,廣大官兵學事蹟、寫體會、談感受,表示要積極投身強國強軍實踐,用紮實工作和艱苦奮鬥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雄鷹折翅,精神永駐高原。初春,帕米爾高原寒風依舊,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像往常一樣踏上巡邏路。冰峯腳下,他們以特有的方式紀念逝去的戰友——拉齊尼大叔。拉齊尼是南疆地區優秀的護邊員代表。南疆軍區部隊掀起學習拉齊尼熱潮,官兵表示:“寧丟生命、不失寸土。”駐守在喀喇崑崙腹地的新疆軍區某合成團,第一時間組織官兵開展黨小組主題活動。他們對着國旗宣誓:“堅決守護好祖國邊防線,誓死捍衞國家尊嚴和每一寸國土!”收聽收看拉齊尼事蹟後,正在高原駐訓的“進藏先遣英雄連”官兵誓言要像拉齊尼一樣,無怨無悔衞國戍邊。雪域高原,界碑無言,西藏日喀則軍分區某邊防連官兵又一次踏雪出征,同行的還有吉汝村的民兵們。民兵排排長噶羅布説:“我們要以拉齊尼為榜樣,和解放軍一起守好家鄉、護好邊防。”

致敬英雄壯舉,立足崗位接續奮鬥。拉齊尼對黨、對人民深沉的愛和熾熱的情無聲感召着廣大年輕官兵。北部戰區陸軍某合成旅、第73集團軍某旅、第78集團軍某陸航旅、駐疆某綜合倉庫官兵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要用實際行動傳承英雄精神,用忠誠和熱血守望和平安寧。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隊上士劉猛説:“我們崇敬像拉齊尼這樣的勇士。”武警江西總隊九江支隊官兵常年擔負水面巡邏和九江長江大橋的守護任務,他們表示,從艱苦的高原邊防到寬廣的大江大河,雖然守護的地方不同,崗位不同,但衞國為民的決心和行動是一樣的。在第80集團軍某旅“學時代楷模精神,做新時代的奮鬥者”主題演講比賽中,摩步五連中士冀鵬深情講述拉齊尼一家三代人守衞邊境的故事,引發大家強烈共鳴。連日來,該旅實彈射擊等重難點課目接續展開,官兵訓練熱情高漲。

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好的告慰是奮進。拉齊尼紮根高原、忠誠奉獻的精神,化作官兵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南國密林細雨霏霏,火箭軍某導彈旅發射陣地劍指蒼穹。“導彈發射先鋒營”二級軍士長、一等功臣何賢達在發射架下説:“拉齊尼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新時代的火箭軍官兵,我們一定將手中武器練到極致、用到極致,無愧於時代賦予的使命重託。”武警張家口支隊崇禮中隊中隊長解浩磊,正帶領官兵緊張備戰冬奧會安保任務,他説:“拉齊尼的英雄壯舉讓我們感動,更傳遞給我們力量。”北京衞戍區“老虎團”某連下士肖佳奇剛剛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他表示要以拉齊尼為榜樣,在國家需要時衝鋒在前,在百姓需要時挺身而出,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