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89K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一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五大國有林區之一,林業主體生態功能區總面積10.67萬平方千米,佔整個大興安嶺的46%;森林面積8.17萬平方千米,活立木總蓄積8.87億立方米,森林蓄積7.47億立方米,均居全國國有林區之首。

今年6月下旬以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各地普遍高温乾旱,持續少雨且雷電頻發,僅6月19日當天就發生18起火災。

6月19日下午,於海俊帶領60名專業撲火隊員緊急奔赴上央格氣林場47溝附近起火點,指揮滅火後,在排查餘火和佈置火場倒木清理等工作的過程中,一根過火的站杆意外被風颳倒,砸中了途經的於海俊。

“當時,他手裏仍然緊緊地攥着GPS定位儀。”護林防火管理處副主任鄭曉強説,“我們都知道,每次到火場撲火,於局長都會用隨身攜帶的GPS測量拐點,然後將拐點的座標標記在地圖上。每次撲火返回後,他都會系統整理撲火過程中的各種經歷經驗,對掌握的火場山形地貌、植被特點等數據進行比照分析,研究總結各種不同火場林火形成和演變發展的科學規律。”

當晚23時30分,於海俊因搶救無效不幸殉職,享年56歲。

“於海俊完成了他一生的心願。投身大興安嶺林區32年,他把自己最美好的時光都給了這片林子,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劉文慶哽咽道。

於海俊,內蒙古翁牛特旗人,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後,選擇支援邊疆建設,來到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工作,2011年1月調任根河林業局。

有媒體這樣評價於海俊:他56歲的生命歷程定格在大興安嶺北部羣山中一座無名的山峯,他從大興安嶺的最南端走來,走到大興安嶺的最北,用了整整一生的時間……

劉文慶告訴記者,於海俊常説:“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有所追求,我的追求是讓青山常綠,家園更美”。

記者瞭解到,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調查規劃院工作時,於海俊負責並參加的林業工程規劃設計、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生態環境工程設計和測繪項目共有100餘項,其中完成了“天保工程”設計32項,8個項目獲評全國和省部級優秀科技成果獎,主編或參編完成論文、著作10餘篇(部)。

“防火有界,撲火無界,無論是哪個局着火、誰分管的戰區着火,我們就是一個目標,一條心,全力守護好這片大森林。”這是於海俊在根河林業局工作時,常常和撲火隊員們説的話。

根河林業局護林防火管理處快速撲火隊員範紀東哭着告訴記者:“於局長在根河林業局任職8年多時間,曾和我們一起在這座林子裏風餐露宿、摸爬滾打……”

多年來,於海俊憑藉精湛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林業工作經驗,守護着這片綠色林海的生態安全。

據統計,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於海俊帶領撲火隊撲救火災12場(次)。

在內蒙古自治區直屬機關工委追授於海俊同志“自治區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中寫道:於海俊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展現了共產黨人的責任擔當,是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先鋒,是信念堅定、許黨報國、為民造福的傑出楷模,是新時代自治區直屬機關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光輝典範。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二

2019年6月19日,於海俊最後一次救火,56歲的他倒在了摯愛的林海,將生命永遠定格。那天下午,大興安嶺林區的上央格氣林場突然發現雷電火煙點,片區分管幹部恰好不在,十萬火急之時,於海俊到防火辦請命,“讓我帶隊上吧!”隨即,他帶着60多名隊員奔赴火線。經過幾小時的奮力撲救,20時40分左右,火場全線合圍。

“快來人!砸到人了!” 21時左右,正在清理餘火的根河林業局護林防火管理辦副主任鄭曉強突然聽到對講機內傳出呼喊,跑近一看,一根10餘米長、30多釐米粗的過火站杆,重重地將於海俊砸倒在地。已處於休克狀態的他手中還緊緊地攥着GPS定位儀。挪開壓在身上的站杆後,鄭曉強發現於海俊的左腿已經被砸碎,根本“拿不成個”。大夥兒趕緊用木頭做了個擔架抬他下山。

遍地是一人多高的偃松和灌叢,加上天黑和濃煙,走起來特別艱難。二十幾個人戴着頭燈在前面用油鋸、砍刀開路,15個人輪番替換抬運擔架。

下山後因救護車開不進來,還要再步行走一段簡易公路。就在這最後一段路上,於海俊永遠地“睡着了”。

汗水,澆濕了來路;鮮血,染紅了歸途。

殉職的前一天,於海俊還遞交了一份學習報告:以“坐不住、睡不着、等不得”的緊迫意識,大力加強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指示精神。學林、務林、忠於林;守林、愛林、殉於林,他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三

於海俊,男,漢族,中共黨員,內蒙古赤峯人,1963年11月出生,1987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林學院。生前系根河林業局副局長。

2019年6月19日,於海俊同志在指揮巡查、現場勘驗火場時,因火燒站杆意外風倒致重傷,經搶救無效於19日晚23時30分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6歲。

2019年6月23日,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黨委決定,追授於海俊同志“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9年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追授於海俊同志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奮鬥者”榮譽稱號 。

“向撲救雷電火災犧牲的於海俊同志深切哀悼”、“魂系根河,血灑興安,您把一生獻給了大森林,於海俊同志安心走好”、“於海俊同志,您是林業建設的尖兵,為林業生態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用生命履承,讓人敬佩,願於海俊同志生命安息”……6月23日上午, 根河林業局400餘名幹部職工、社會各界人士及當地羣眾站在道路兩旁手拿條幅,紛紛自發前來為於海俊同志送行。

“聽説了他在火場不幸犧牲的消息,感到非常難過,雖然和於副局長沒有很深地接觸,但在網上看到了他的個人事蹟,能感受到他為人特別善良、特別好,就想送送他。”一大早,森林經營處程雪和同事就騎電動車自發來到為於海俊同志送行的地方等候着。

提及於海俊同志,離退休職工管理處工會主席楊翠萍又一次紅了眼眶。她告訴記者,這些天在微信和微博上,都不敢看於海俊同志的照片,因為看一次就哭一次,大家都捨不得這位好領導,早上不到8點就來到了送行的地點,送他最後一程”。

於海俊先進事蹟學習心得 篇四

“作為林業人,必須把改善林業局生態環境質量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決擔起建設美麗根河的歷史使命,堅持最重的擔子自己先挑、最硬的骨頭自己先啃。”這是今年6月,於海俊給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局根河林業局的一份報告中的話。

6月19日,當地突發森林雷電火災。作為根河林業局副局長,他身先士卒衝進火海。山火撲滅了,56歲的於海俊卻因公殉職。

從1987年畢業到2019年,在林區的32個春秋裏,於海俊先後7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2次被評為勞動模範。

來到大興安嶺林管局工作後,於海俊的第一站是森林調查規劃院。在這裏,他先後擔任森林調查規劃院規劃設計室副主任、副書記、主任,規劃院副總工程師、副院長、林業工程正高級工程師。國家啟動一期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時候,沒有模式可參考,於海俊帶領規劃院全體設計人員承擔了各項工程規劃設計任務。2009年,於海俊被聘為全國森林工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先後參與編制了4項國家林業行業標準,創造性提出“補植補造”概念及森林經營措施,並納入編制《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森林培育實施方案》和檢查驗收辦法中,為築牢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作出了突出貢獻。

2011年調任根河林業局副局長後,於海俊運用理論成果更好地推動實踐。通過他的努力,根河林業局構建起“以林業局林場森林資源管理為責任主體、以生態保護建設監測中心和森林資源監督機構為兩翼”的森林資源監管新格局,走出了生態保護建設良性發展的新路子。

於海俊説,“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有所追求,我的追求是讓青山常綠,家園更美”。據統計,2011年1月至2019年6月,於海俊在根河林業局工作期間,帶領撲火隊參加撲救火災12場(次),其中援外撲火5場(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