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愛樂之城》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2W

《愛樂之城》觀後感精彩多篇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一

其實我覺得《愛樂之城》要講的還不止是對於電影的熱愛,或用電影填補現實的缺憾。更多時候,電影用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其實要説的是電影(或藝術)對人深遠的“影響”。在電影之中,男女主角是因為對藝術的共同喜好相識相知,他們除了互相鼓勵和互相成就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對方的影響。

就像斯通本身並不熱衷爵士樂,但高斯林卻改變了她對此的看法;她原先也希望通過參加一些社交派對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導演或製作人,以實現自己的演員理想,但高斯林卻讓她去學習創作,而有趣的是,當斯通開始寫自己的劇本時,之前和她一起住的室友們(她們不免熱衷於結實權貴)卻統統離場不再出現,而斯通則走上了真正的“藝術”之路,如若不是因為這樣,她亦無法在最後那次面試中打動製作人(因為製作人説她需要的是演員的“創作”能力);同樣,當高斯林為了生計跟隨樂隊長期巡演,差點放棄自己的理想時,只有斯通告訴他,那不是他應該過的生活,她甚至為他設計他未來爵士酒吧的名字,讓他免於噱頭,迴歸音樂本身。

其實電影之中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細節:比如斯通最後走進高斯林的爵士酒吧,是因為她的老公聽到了爵士樂而提議一起進去聽聽——她最後找的老公也是喜歡爵士樂的,誰能説這不是高斯林帶給她的“影響”呢?再比如電影中高斯林的姐姐一開場似乎反感高斯林醉心於音樂,但電影中卻安排她最終嫁給了一個黑人,這裏面又是否有高斯林與爵士樂的“影響”?

而電影中真正點題的,其實是斯通在面試時唱的那首《Audition》,在那首歌中,斯通説了一個她阿姨的故事:她的阿姨是一個演員,對她“影響”甚巨,阿姨從小帶她看老電影(包括《卡薩布蘭卡》),培養她對於電影和表演的熱愛,告訴她從事藝術雖然難免需要承受傷痛,卻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斯通唱得動情,但歌詞卻顯示了那份“影響”的深遠,包括最後斯通自導自演舞台劇,背後的窗户外就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電影中雖沒有展現舞台劇的細節,但卻顯露了斯通對“藝術”感知的那份初衷,是來自他的阿姨——在斯通唱的《Audition》中,就是她的阿姨在巴黎的故事。

這份關於“影響”的主題,其實不但存在於這個愛情故事之中,也存在於本片的電影形式本身。導演在這部電影之中,刻意選擇膠片,並用老舊的cinemascope變形寬銀幕拍攝,致敬那些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電影。要知道,無論是膠片還是cinemascope,或是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片,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統統落幕,如同電影中那間放映《無因的反叛》的電影院一般,最終以結業收場。

這一切不正就像電影中高斯林和斯通的愛情故事一樣嗎?雖曾經美好最後卻不無遺憾與傷感。可是,這些電影留給人的“影響”與“振盪”,卻是雋永而深刻的。就像達米安·沙澤勒拍了這部風靡全球的電影,不就是告訴世人這些電影、音樂、藝術給予自己的養分嗎?一個創作人用一部電影慨歎藝術對人的影響,以此致敬影響過他的電影和音樂,抒發對電影對音樂的熱愛,再借此影響更多的人,我真是想不到比這更深情浪漫的事了。

所以當我看到故事的最後,當斯通回頭與高斯林對望時,雖然充滿着感傷,但最後在我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份温暖、一份撫慰。因為我知道,斯通和高斯林的那一笑,更多的是感謝、感恩——感謝我們曾經相愛,感謝我們的生命中有過彼此,感謝我們在逐夢之路上並肩同行互相成就彼此,而那份彼此的影響,將永留我的心底、我的生命之中,永不磨滅。

我很喜歡作詞人黃霑填過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恆”,我想,世事變幻,電影不也是永恆的嗎?就像高斯林和斯通分開之前説的:“我會永遠愛你”,其實説的,不過就是“電影”吧。是的,就讓他們在“電影”之中永遠相愛吧,至死不渝,永不分開。就像我們知道,我們從今往後還會繼續熱愛電影一般。

篤定,確信,並一生一世地。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二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蜕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裏,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着比男主更執着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着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説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三

愛樂之城,一部金球獎七投七中、獲得奧斯卡14項提名六項中獎的歌舞片,雖然在最佳影片頒獎時出現烏龍,愛樂之城並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如此戰績也足以證明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電影講述的故事在當代的洛杉磯,寂寥的小演員米婭的志向是女演員兼劇作家,她沉迷老電影明星。她在華納兄弟的片場當咖啡師,經常翹班去試鏡。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爵士鋼琴師,對藝術有着近乎潔癖的追求。他想開間俱樂部,但他所痴迷的音樂更適合博物館,幾乎沒有人會願意花錢去聽,為了生存,他在與米婭相愛後違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在尖叫的觀眾面前擺弄音樂合成器。同樣追求夢想的兩人在這座城市裏遇見彼此,在唱唱跳跳中墜入了愛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畢生夢想。但在逐漸達成夢想的同時,藝術與商業、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朦朧博弈,另兩人的情感也面臨抉擇和考驗,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後,他們彼此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五年過後,米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出名的女演員,小塞開了自己夢想中的爵士俱樂部,但他們並沒有像傳統的愛情劇中兩人同時收穫了愛情和成功,米婭結婚生女而小塞依然孑然一生,某天,米婭無意間和丈夫來到了小塞的俱樂部,聽小塞彈完了一首曲子後,兩人相視而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中國選擇在情人節這天上映這部電影,我也剛好在情人節這一天看了,原本以為就是一部加了歌舞元素的愛情片,最後的結局一定是男女主角收穫各自的成功的同時也收穫了愛情。當然,我錯了。從電影院出來,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廣電審片的人一定沒有看結尾,這是擺明着情人節要人分手的節奏啊。但整部電影最出彩的恰好是它這看似不圓滿的結尾,就像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傘》的結尾,曾經熱戀的男女主各自婚嫁,分別多年之後相遇,只有簡單的幾句寒暄,他們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毒舌電影説:只有懂得遺憾的人,才能拍出真正的傷感。就是這份不圓滿,這一份遺憾,使得影片最後八分鐘Seb那首曲子的回憶和幻想昇華了整部作品:假如餐廳相見的時候我吻了你,假如我沒有為了生計而加入那個新式的爵士樂團,假如你面試成功後我們一起去了歐洲,你在拍戲,而我在我喜歡的爵士樂餐廳裏彈琴,假如最後我們一直在一起,結婚生子,一起在某天進入了一家爵士俱樂部……當最後一個音落下,回到了現實。這樣,電影就像給予觀眾兩個結局,一個happy—ending,一個因為這個虛構的happy—ending而強化了之後的遺憾和傷感。而這個結尾昇華了整部電影,一個真正令人滿足的結尾不會是敷衍的大團圓,而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對於在現實中活着的觀眾而言,一個萬事如意的故事,根本不會動人。只有拍出那份遺憾,拍出愛的脆弱,才能讓我們走出影院時,收穫真正的撫慰。”

這部電影還有其他的高明之處,一個是配樂,一個是攝影,還有主角們的表演,尤其在米婭面試時講述她姨媽的故事那一段,導演沒有選擇在此處放入回憶殺,而是直接讓周圍燈光暗下,全靠石頭姐來演繹,那段雖然是歌曲,但它更像是一個陳述,一份祝福,給那些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的人。

總的來説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雖然並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相比起月光、海邊的曼徹斯特、血戰鋼鋸嶺來説,愛樂之城的確很難從當中脱穎而出),但並不妨礙它橫掃各類大獎。

《愛樂之城》觀後感 篇四

剛看完――2月14號晚上11點看的,電影院人不多。流淚好幾次,淚水最多是女主角第二次casting即興講故事那段。

感想挺多,要捋一捋。

看完整部電影一想,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講的就是兩個人各自有夢想,相遇、相知、相互支持,最後各自追夢的故事。但是為啥我這麼感動呢?

想來有三個原因。一是電影拍得很好、演員演得很好,跟真實生活一模一樣。二是賣保險讓我增加了很多辛酸的經歷,看到電影更有感觸。三是我的感官更敏感了,不管是聽音樂、看舞蹈、觀察人物表情、聽台詞等等,都能給我強烈的感受。

感動的第一條線索是人文主義。“漫天繁星是否為我閃耀”這類台詞、給人物的特寫燈光等等,讓我為小人物的夢想感動。但是感動之餘,我聯想起最近在《未來簡史》裏看到的人文主義,一想到人物主義其實也就是這幾百年的產物,就覺得我現在的感動也挺有意思的,因為如果是在17世紀或者更早,我的感動可能被視為愚蠢、反社會。我進而又想到《未來簡史》提到的人文主義的三個主流分枝,就在想《愛樂之城》屬於哪個流派呢?

全程看下來,肯定是“自由人文主義”了,但是看到結尾男主角臉上淡然的微笑和女主角略帶憂傷的微笑,我覺得又有些“進化人文主義”的色彩。

不管怎樣,歌聲、舞蹈、故事、鏡頭、燈光,從頭至尾都在打動我。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導演(們)特別會講故事。結尾女主角坐在cafe裏觀賞男主角彈琴時的聯想就很自然、浪漫又真實。燈光和鏡頭我尤其喜歡。通過不同燈光的變換,人物的心情、電影的情緒就很容易被感受到。

崇尚夢想、犯錯、略微的瘋狂,也很感動我。

電影一開頭男主角就有句台詞,一下子抓住了我。男主説:“我現在就是要讓生活打擊我到底,等它累了我就反擊。” 男主對別人説的這句話,既體現了他的無力感,又體現了他的鬥志,簡直跟我的情緒一模一樣。他的隱喻非常鼓舞我。

男主第一次為女主講解爵士樂的部分也讓我挺震撼,原來他是這麼聽、看爵士樂的。原來那麼多樂器每一個都是即興、同時又很恰當地生長在一起。好神奇。

感動的第二條線索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支持。男的跑偏了女的就鼓勵他、支持他,女的跑偏了男的就鼓勵她、支持她――完美。尤其是男主去女主孃家找女主那段,女主説自己不想去第二次casting是因為她知道自己一定會失敗,不想自取其辱――我簡直覺得這就是在説我呀!去年有幾個月最艱難的時期,我就是這麼想的,失敗了太多次,已經不敢再嘗試了――這部電影裏我看到了好多自己的經歷呀……

感動的第三條線索是歌舞。看着開場的舞蹈我就特別感動,特別感激自己沒瞎、沒聾,我的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真的是老天賜給禮物,否則我就無法在電影院裏享受這麼美好的歌舞了。看着看着我就在想,為啥歌舞明明是虛幻的,我卻這麼感動呢?原來,要麼是因為歌舞放大了我心中的樂觀、快樂的部分;要麼是因為歌舞裏的快樂我永遠都無法完全擁有,所以看到電影裏演出來就特別感動。後來男女主角之間的舞蹈,你也可以從他(本站★)們的舞蹈中感受到那種恰到好處、不遠不近剛剛好的浪漫和情感。

看到“5年後”那個部分,我就一直在想,這個結局的出現是為什麼。想到了二個可能。

第一,男主的實力確實不夠,所以進不了好萊塢,就算女主也幫不了他,於是女主放棄了他。

第二,男主實力夠強,只是價值體現得比女主晚。我覺得這個情況可能性更大,因為這麼牛逼的女主當時能看上男主,説明男主還是有實力的。況且,男主還是出名過的,有大公司願意培養的,就算他後來放棄了,那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想再出名也是不難的。可悲的就是女主的估值很快跟上了價值,換句話説,女主很快獲得了溢價。男主的估值早晚也會跟上價值,而且按照電影的情節,估計電影結尾那會兒男主離成功就不遠了。然而造化弄人,就在男主的價值浮現落後女主的幾年裏,女主和別人生了孩子。如果這種可能性成立,那麼造成這個結局的責任就在女主了,因為男主有實力,其實女主幫他就可以了,畢竟女主的命運能起死回生也是男主幫的。但是女主為啥沒幫他,卻跟一個有錢的男人結婚了呢?我估計是因為如果沒有這個有錢的男的,女主也不能成這麼大的事兒。而既然靠這個有錢的男的女主才成角兒,女主也就沒法找回男主了。所以本質就是女主的人生中,成就比感情更重要。既然這樣,無可厚非,這也就是“進化人文主義”的所在了。

結尾那段幻想,我仔細一想,很可能是男主角的幻想而不是女主角的,因為女主角如果想要那種生活,早就幫男主出名了。那段情節的鏡頭既然也是由男主彈琴開始的,那也更可能是男主的幻想。女主就算也有同樣幻想了,我覺得也僅僅是幻想而已,她沒真想實現。

這部電影也提醒了我,夢想一定要大,否則就像男主角這樣,人家女主做夢是到好萊塢結果就真去好萊塢了,你小子的夢想就僅僅是開一家爵士樂cafe,就算實現了也僅僅是一家cafe。真真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啊……

想了這麼一通,我覺得還挺慶幸,因為電影的情節在現實中不太可能發生。在男主參加商業樂隊、女主提醒他夢想的部分,我就感覺不太現實了。現實中女主肯定會支持男主賺錢、同時提醒他夢想。我不相信有哪個女人會讓男朋友放棄一條閃耀的明星路、僅僅在老家開個cafe的。

不過還是很感動,眼淚還是流了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