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國崛起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大國崛起觀後感【精彩多篇】

《大國崛起》的讀後感 篇一

作者:高鐵見聞本書詳細記錄中國高鐵崛起故事細節:全景展示中國高鐵崛起之路;深度內容獨家披露;以故事記錄歷史,從細節探究真相。全書內容詳實,紀錄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自主創新、高速發展,最後成為高鐵強國的全過程。

前段時間去看了《厲害了,我的國》,看到對中國高鐵的介紹,當時就想着要找個機會好好的瞭解一下中國的高鐵,因此找了《大國速度》來看。

《大國速度》作者自稱高鐵見聞君,通過此書講述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有到新的創新發展之路。結合自己的專業有幾點感受:

1、對產業有了新的看法:一個優質的產業足以帶動一個民族的崛起

近期在進行產業小鎮的研究,發現在國外很多產業小鎮都是由一個企業帶動起來的,比如説德國沃爾夫斯堡由大眾汽車而聞名於世,美國的好時小鎮因好時巧克力而廣為人知,法國的依雲小鎮因依雲水而聲名遠揚。一個優秀的企業足以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同樣一個優質的產業足以帶動一個民族的崛起。

高鐵作為一個產品,它的形成從產業鏈上來説,既需要鐵軌建設,又需要車輛研發、生產,還需要大量的周邊零配件支持;從產業使用上來説,對物流、服務業從很大的帶動;從帶動效應上來看,降低了區域間的時間成本,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產業銷售來看,對外輸出,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所以,作為產業規劃從業人員,我一直認為,產業規劃是一個非常重要且非常慎重的事情,一個好的產業規劃,會改變一個區域的發展。

2、對事情有了新的看法:不要着眼於眼前利益,看事情要長遠

看這本書,其實就是在看中國高鐵的發展史,而這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在創造歷史。在高鐵發展階段,有眾多知名學者參與,並因為觀念不同,支持的高鐵產品不同,產生過很多分歧,因各種原因也讓中國高鐵走了不少彎路。但事實證明事情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如果自己不能成為推動歷史車輪前前進的支持者,那最起碼不要成為阻礙者。

同時,任何時候也不要小看自己的作用,因為有可能你正在創造歷史。

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觀後感 篇二

摘要:《大國崛起》,用理性的態度、開闊的視野,較為客觀地解讀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9國先後崛起的歷史,縱觀大國崛起,我們應以經濟發展與崛起視角,探討與分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崛起的規律與一般經歷,《大國崛起》正是試圖告訴大家: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中國如何從容地立足於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發展之路?500年來大國興衰更替的歷史軌跡背後,暗藏着哪些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這些屬於全人類的文明成果,是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的。

關鍵詞:《大國崛起》 讀後感 收穫 評價

一 主要內容

15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原先割裂的世界開始真正意義上地聯成了一個整體,彼此隔膜的世界各國開始相互認識和了解,也展開了www本站uawen.本站cn相互的競爭。在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舞台上,有九個國家先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成為世界的主角,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大國崛起》講述了上述九個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歷史為內容,將視線集中在各國“崛起” 的歷史階段,追尋其成為世界大國的足跡,探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力求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在風雲四起的歷史變遷中,尋找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力量;同時,通過各國特色鮮明又具有某些共通性的強國之路,尋找其創造的屬於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財富。

(一) 精華部分

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的英國,在1588年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海戰中大獲全勝,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對海洋探險和貿易的鼓勵、開明的治國態度和處理社會矛盾的妥協手段,使這個地處邊緣的島國,迎來了早期的輝煌。但是,查理一世時期卻經歷了四年內戰,最終,英國通過光榮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完成了向現代社會的轉型。相對寬容的社會環境,為工業革命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同時,也讓這個島國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位置。隨着英國殖民擴張和海外市場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專利法》的頒佈使得英國出現了全民熱衷於發明、生產和貿易的景象。英國工業化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全面展開;他們推行自由貿易,拓展全球市場。19世紀中後期開始,殖民地日益成為英帝國的負擔,而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端也逐漸顯現,英國的發展開始減慢,最終喪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二 讀後感及收穫

(一) 引起的聯想 1.崛起的實至名歸與曇花一現

在《大國崛起》講述的9個國家的崛起歷程中,可以看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崛起模式:第一種模式是通過國家制度的完善促成的崛起,這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良性崛起,通過這種方式崛起的大國,主要有荷蘭、英國、美國等。這些國家在崛起之初,都創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先進、完善的政治、經濟制度,通過這些制度的運作,使國民經濟漸入佳境,而經濟的繁榮又使這些國家的綜合國力得以提升,從而最終實現國家崛起,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自身的大國地位。

第二種模式是通過國家軍事實力的膨脹“速成”的崛起,這是一種咄咄逼人的惡性崛起,通過這種方式崛起的大國,主要有德國、日本等。在歷史上,這些國家往往屬於“後起國家”,由於起步較晚,所以發展的空間受到侷限。為了達到快速崛起、後來居上的目的,歷史上的這些國家在崛起之初往往並不注重政治、經濟制度的創新與完善,而是將注意力放在軍事上,以戰爭的方式開拓市場、聚斂財富,從而實現迅速崛起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雖然在歷史上也曾崛起,但在曇花一現般的崛起之後,卻總是伴隨着國破家亡、遭受失敗的命運。

不難看出,依靠軍事手段走戰爭侵略的道路,雖然也能實現國家的崛起,但這種急功近利的惡性崛起卻難以持久,並且往往“不得善終”。與惡性崛起的國家相比,依靠建立良好制度實現崛起的大國,國運比較穩定持久,而且不會大起大落,當然,這些國家在強盛之後也會遵循客觀規律,逐漸走向衰落,但彼時它們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縱觀走良性崛起之路的國家,雖然崛起的時間相對慢一些,但這種崛起卻是經得起風雲變幻,經得起時間檢驗,做到了實至名歸的真正崛起。

2、今天的中國該如何崛起

歷史演進到今天,它給了中國千載難逢的崛起機遇,如何把握機遇,成功崛起?這個問題值得每一箇中國人思考。

首先,我們要看到,良性的崛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決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應幻想憑藉抓住某個忽然降臨的機會,就可以達到迅速崛起的目的,即使這樣的崛起真的降臨到我們頭上,它也並不會長久,更不可能給我們帶來意外的好運。中國如何崛起,關鍵是選擇何種模式實現崛起,顯而易見,我們理應選擇良性的崛起模式。既然選擇了良性崛起,我們就需要摒棄急功近利之心,平心靜氣地將我們的政治經濟體制加以完善並實現創新,逐步創立起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更先進、更有生命力的政治、經濟體制,在此基礎上逐步加強對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強我們的“軟實力”,使中國有能力潛移默化地影響世界,從而實現具有中國風格的良性崛起,這樣的崛起,既是我們所期望的,也是世界所期待的。

3、收穫

現在的世界是個充滿競爭的世界,國與國之間存在着激烈,甚至是殘酷的競爭。一個人若想在各種比拼中脱穎而出,就要總結、吸取自己和他人的經驗和教訓;一個國家若想在在如今這強國林立的世界中崛起,也必然要借鑑他國崛起中的經驗和教訓。《大國崛起》一書介紹了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的崛起歷程,反應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9個大國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從這9個大國的興衰史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在崛起的過程中全部奉行擴張政策,而這擴張政策也為他們當中的大多數的衰敗埋下了禍根。不論是從這些國家的經驗教訓來看,還是從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決不能重蹈列強們的擴張政策的覆轍。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中國是擁有悠久文明史的禮儀之邦,是當今世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國的崛起要不損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時要為構建和諧世界盡我們的一份力量。在我們和平崛起的過程中,我們應學習那9個大國在擴張中體現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氣,善於學習和借鑑的品質,也要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那些大國曾有過的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許勝利後的得意忘形,則是我們要嚴防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問題。只有在努力維護和平的前提下的鋭意進取、團結、獨立、自主並不斷創新,順應歷史

發展的潮流,我們才能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喜人的成績。

4、對中國和平崛起問題的啟示

一是解放思想。經濟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新技術,當時為什麼唯獨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一個重要因素是新教在英國確立了統治地位,解放了人們被禁錮的僵化思想,提供了相對比較開放、自由的宗教環境,為瓦特、牛頓等為傑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科學家的誕生營造了寬鬆的空間。這些標新立異的科學工作者才沒有當成異教徒燒死。如果瓦特研究萬能蒸汽機的實驗被狂熱的宗教界當作挑戰上帝的舉動,如果伽俐略的悲劇發生在瓦特身上,英國還會發生工業革命嗎?其間比較著名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法國啟蒙思想運動和德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正是由於這些思想啟蒙和宗教改革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自由、博愛、人權、主權在民、契約社會等先進的現代理念深入人心,從而使這些大國的崛起有了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二是改革體制。國家要持續健康地發展,其上層建築必須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為此,一些大國為了強國都進行了體制改革,或者説進行了制度創新。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俄國的彼得一世改革。日本的“明治維新”,使日本“脱亞入歐”,與歐洲列強為伍,成為世界大國之一。俄國的改革,用歐洲的先進技術實現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廢除農奴制後,為工業化和對外擴張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兵員,最後成為了歐洲事務的仲裁者。改革體制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如沙皇彼得一世、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本來是改革體制最有力的推動者,可當改革到一定階段,觸犯到自身利益時,都不約而同地成為改革的反對者。為了自已的利益,不惜葬送國家幾十年的改革成果。可見,如何約束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防止他們成為繼續改革或改革深化的反對派,確保改革取得最終的成功,是一個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很具現實意義的課題。

三是尊重人才。興國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尊重,這誰都知道,但要落到實處卻很難。法國和英國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法國有座先賢祠,裏面放置74位先賢的棺槨,這些先賢中只有12位是傑出的政治家,其餘的都是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之類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其中最顯要的地方放的是伏爾泰和盧梭的棺槨。英國為出身低微的牛頓舉行國葬,皇室成員、親王親自為他抬棺。這在當時其他等級森嚴的歐洲國家是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説中國了。現在我國傑出人物死後骨

大國崛起觀後感900字 篇三

沙俄在十月革命中遭受到了農民的起義,轉變成了社會主義的蘇聯。當時的蘇聯是一個不被別國認同的一個領土大,力量小的國家。

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初期,國家讓農民無償地供給糧食,所以農民非常不滿。列寧不得不改變了國家的政策,讓農民自由貿易,農民自然是非常支持。

在列寧的舉措下,讓蘇聯的經濟恢復了不少。列寧把自由市場經濟開放後,在“社會主義”上面,再加上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把蘇聯的國家經濟完全搞上去了。這個國家也漸漸得到了部分國家的認同。

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首先在蘇聯這塊富饒的國土上建立了汽車工廠,並向市場投放了大量的“T型車”。在一戰後不久,這種車的產量就上了萬。

在蘇聯的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斯大林繼承了列寧的事業,而蘇聯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終於發生了——二戰,也不可避免的來到了這個國土上。

二戰期間,蘇聯一開始就因德國的襲擊而損失了幾萬的兵力。但蘇聯的工業發展是不可小看的,蘇聯每天製造的武器、飛機,都比德軍的日產量多一倍!蘇聯在這些壓倒性的因素上,德軍不得不投降了。

二戰成就了蘇聯,讓這個國土面積為世界之最的國家登上了世界強國的寶座。

再觀位於歐洲中部的德國,記得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曾説過:“正是由於窮困,所以要辦教育。”在這個教育普及的國家中僅柏林洪堡大學就有29位科學家加冕過諾貝爾獎。難怪德軍總參謀長毛奇早就自豪的説過:“德國的勝利早已在國小生的講台上決定了!”我們從中可知,國家總在不斷的發展,而人類短暫的生命永遠也無法比擬一個國家漫長的歷史,人類渺小的功績永遠也無法比擬一個國家的莫大的榮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人類不斷延續,永不熄滅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國家的精神傳遞的骨幹,德國正以這一點換來了最終的勝利……

在眾多國家中,東亞島國日本尤讓我折服,我們暫且撇開他們對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暫且收起我們對他們敵意的眼光。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們中國人口中的“倭寇”如今卻以他強大的國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們的前頭。他曾經和我們的大清帝國一樣,資源外流,文化落後,同樣慘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強無止境的入侵。然而,面對同樣的狀況,他們看到中國“落後便要捱打”的局面,否定了頂禮膜拜所帶來的暫時安穩,他們迅速圖強振國,維新求變,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成為亞洲第一個擺脱西方列強侵略並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始終都堅持團結,善於學習的民族創造了今日的輝煌。

大國崛起觀後感500字 篇四

通過本片,對過去五百年來世界上各個相繼崛起興盛的大國有了基本的認識和認知,本片中最後,有四個小結,實際上也是四個問題:

大國之謎。是什麼因素能夠使這些大國在相應的時期崛起從而傲立全球,成為那個時代的世界霸主或者時代的先鋒巨擘?穩定的政治基礎、國家民族的統一從而形成核心凝聚力、思想文化的繁榮、科技發明與創新對時代發展的推動、適合國情的政經體制以及發展道路……

創新是一股偉大的力量,比如蘇聯社會主義道路,而後發國家對於先進國家的學習模仿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比如日本明治維新前以中國為師,明治維新開始以西方為師。歷史機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荷蘭,只有兩個北京大的彈丸之地,三百萬的人口,抓住了全球海上貿易的契機,通過發明創新以弱勝強戰勝英國,並且建立起世界海上霸權,成為著名的“海上馬車伕”,輝煌一百餘年!英國更是抓住時代機遇,在伊利莎白一世主導建立的體制環境下,在科學巨匠牛頓、人文思想大師莎士比亞、經濟學巨擘亞當?斯密,發明家瓦特等巨星的光芒照耀之下(牛頓發現了走向新世界的一把鑰匙,瓦特用這把鑰匙打開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門,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指導了自由市場經濟的騰飛),率先突破中世紀的黑暗、走向經濟與思想文明新的曙光,締造了百年不落的日不落帝國與稱霸世界幾個世紀的全球霸主!

是的,歷史留給每個國家的機遇窗口是短暫的,能抓住時代的機遇,便能乘風順勢,一飛沖天。

大國崛起讀後感 篇五

回顧500年來各個世界大國發展的歷程,討論大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單一的因素一定是錯誤的,對於地處西北歐、面積只相當於兩個半北京的小國荷蘭,是怎樣成為17世紀的王者?

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他們設計了造價更為低廉的船隻,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鬥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裏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並建立起一個充分保障商人權利的聯省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由於國土面積等天然因素,雖然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

“閉關鎖國”不可能是條正確的道路。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變化將把大國帶向何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國崛起觀後感1000字 篇六

對於大國崛起,我看過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

從葡萄牙、西班牙他們中,我感到了要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航海去未知的世界時,他們的國民如:麥哲倫、哥倫布等。他們的故事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人,航海才能打開。

從荷蘭,這一個最早開創了股票交易中和荷蘭把西班牙的商業弄走了後,開始強大了。荷蘭的人們視錢如命,當西班牙的國王佔領了他們的土地,他們順從了,當西班牙的國王讓他們臣服時,他們也臣服了,可是,當西班牙國王把手伸進荷蘭人民的錢兜時,荷蘭人開始反抗了。一開始,荷蘭人沒有團結,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可當他們團結起來的時候,戰勝了西班牙國王。荷蘭人還開創了銀行。

德國,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當它分裂的時候,沒有一點力強,可當它站起來的時候,德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德國強大了起來,在德國一個大學的走廊中,就掛滿了二十九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的相片。德國這是一個後法國家,開始強大了起來,在工商業的支持下,德國的軍隊勢力開始強了,在軍事力量發展的同時,德國開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與其他國家死亡有一千多萬人。第二次有六十一個國家來參戰,共有五千多萬人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分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但在1990年的時候,德國又再一次同意了起來,後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第三大國。

日本是一個小小的島國,在被美國打開國門的時候,日本開始百日維新,再有當時日本政府官員開始人數之多,時間之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時候,日本也在不斷的改變。後來在不停地、努力地學習先進的文化的時候,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

英國,在原來是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一個國家,在伊麗莎白女王的帶領下,英國人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後來的時候,英國成了海上之王。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後,英國開始不斷的侵略,在不斷的侵略別人的領地的時候,幾乎沒有一次打敗仗,不久便成為了“日不落”大帝國。但是,由於侵略地的不斷增多,在後來,這些佔領的土地成為了英國人的負擔。當各個國家紛紛獨立的時候,英國的日不落神話,也已經結束了。英國雖然繁榮一時,但是他沒有繁盛一世。但是現在英國依然在世界的舞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俄羅斯與法國都是不斷擴張自己的領土,這兩個國家也是喜歡學習別人的國家的長處,來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強大富裕。

從大國崛起中,我學會了要不斷去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要勇敢的去創新,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努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把握人生的時機,成就自己的事業。

《大國崛起》觀後感1600字<二>篇七

因為不常看電視,《大國崛起》系列紀錄片在央視2套播出結束當日,我才知道有這麼個系列片。在網絡幾個褒義詞的鼓勵下,我到央視網站上去看這個片子。當天就看了兩集——西班牙葡萄牙強國史、荷蘭強國史。而後幾天,陸續在央視重播中看了德國、日本強國史。

對這一系列片子:感觸頗深。作為一個曾經強大過的封建帝國,在150年前還輕視西方列強並將其稱為“蠻夷”的“大國”,作為一個常常將5000年曆史、地大物博掛在嘴邊的“自戀者”,這次終於沒有將自己放在一個“世界大國”的地位。而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稱為“九個世界性大國”,擯棄了自大的心理,實在難能可貴,值得稱道。

傾3年之力、集百餘位專家智慧的這部紀錄片,將大國崛起之路,在這個時候展現在我們所有中國人面前,不能不引起這個國家的公民的思考。我們國家的這個時刻,正是中國走在崛起之路初級階段的關鍵時刻,正是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的時刻,正是中國在其越來越強大的路上出現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刻,正是中國在其強大之路上尋找屬於自己方向而又找不到座標的時刻------我想,凡是看過這個系列片子的人大抵都會地頭思索:中國的強國路在何方,中國的強國夢是否能實現。思索中,滿懷激情,然而,不能懷疑的是,我們仍然需要解決更多的問題。

顯然,這個片子的最大意義不在於展示9個強國的歷史,而在於反思這9世界大國如何崛起並且衰敗,在於指導中國將如何走向持續的強大而立於不敗之地,在於引導更多的人思考面對機遇中國該如何探索尋求自己的發展之路。現在,傳統媒體、網絡、各種公眾場合都不約而同地在談論這件事情,這個片子引起這樣的關注,説明它已經成功。它的眼光、氣魄、密集而又精華的知識、即使而又尖鋭的問題的確給了我們很多思考的空間。

然而,除了討論國家,討論崛起之外,我也會想到一個嚴肅而又現實的問題,就是説,一個世界國家的崛起和它的國民的幸福程度是成正比的麼?答案顯然不是肯定的。也就是説,當一個國家成為世界級的大國時,它的國民並不一定是最幸福的,可能它內心存在強國的自豪,但是他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着眼於實事。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國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社會也同樣出現了混亂,大久保利通政府將很多國家財產幾乎零價送給財閥,導致了社會的巨大的不公平,並造成國家裂痕的產生,大久保利通最終死於非命。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當德意志帝國不斷強大的時候,他們將更多的財產使用在軍事上;二戰之時,--可以説是為了德國的更加強大,但是他帶給德國的災難同樣是令人驚心動魄的。

而當一個國家並不是世界級大國的時候,也許也並不追求世界大國的時候,它的國民也許是最為幸福的。英格蘭萊斯特大學心理學家懷特根據178個國家的數據和100項研究成果,撰寫了一份全球幸福指數報告。報告説,丹麥是世界上幸福感最強的國家,排在丹麥之後的是瑞士、奧地利和冰島。美國、日本、德國等世界發達國家幸福指數排在其後面。報告還説,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醫療衞生條件、財富和受教育程度;而在這幾個方面,小國比大國更有幸福感。

在目前的中國,毫無疑問,大家都在為中國的崛起而歡呼,為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而自豪,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更加強大,更加富有。但是,我們看到,中國在富強的道路上,並不是完全按照國民的幸福來衡量財富的,而是僅僅以GDP的增速來衡量的,這不僅造成了大量的污染,也導致了國民生活質量的急劇下降。與此同時,腐敗、尋租、制度性的偏頗、收入差距的擴大等等都在使國民的幸福指數在下降。如房價一事,幾乎讓所有中低收入者為之哀歎,而因為收入差距擴大而不斷出現的仇富現象,並由此衍生出來的更多的社會問題,更讓國民讓一體會到幸福。

在《大國崛起》中,我們看到科學、技術、探索精神在其中的偉大作用,但是我們卻在大國的方向上沒有看清楚一個問題:我們究竟是為了世界性的大國而大國,還是為了國民的幸福而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