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6W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多篇】

世同堂讀後感 篇一

每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美好的節日,我都會想到哪年熱鬧,温馨的場面。那年中秋節的晚上 我坐在自己家的窗口邊,無憂無慮的看着這一如既往的景色。手不自覺的拿出來了一本書。堵上了幾頁書。恰巧,是中秋的片段。老舍先生這本厚厚的《四世同堂》,可讓我的中秋時光富有了新的色彩,讀着老舍的中秋,又過着我的中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老舍的文筆可謂是把中秋寫得淋漓盡致啊!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描寫得讓人讀着就已經覺得嘴中有餘香了。他把小白梨,説是清香甜脆的,把白海棠,説像紅花那樣的大。把大棗,説是葫蘆形的。把各種各樣北平的美食,説得淋漓盡致,使人顧不得只去想口福而是已經變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唉——一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這是他們買水果的口號。老舍先生寫活了抗爭時期北平市小市民的生活。即使是在抗爭時期,照樣過着自己幸福的小康生活。他們有着自己和諧温馨的小環境,互相幫助,即便有些小矛盾,也落不下深仇大恨這就是老舍寫的,北平市小市民。每一家的中秋都有不同的'色彩。”春花一般驕傲與俊美的青年學生,從清華園,從出產蓮花白酒的海甸,從東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殘敗,可是荷葉還給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那些青年學生們,在抗戰時期,能有他們豐富的心情,也是少有的。把荷葉,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讓清香,留在了那些青年學生的身上。在那時他們也是一股清流。

這樣的中秋可謂是夢寐以求的。這樣的文章讓人賞心悦目。這樣的文采讓人感歎不已。 我吃着圓圓的月餅,望着圓圓的月亮,還在回味着那篇文章······

世同堂讀後感 篇二

看完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彷彿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更深切地瞭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而激發出無比的職責感、愛國心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隻言片語來決定他們。他們因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來而死。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迷不悟。如果説漢奸是那個時代所造就的,那麼我想招弟、野求更是當時的犧牲品吧!作為大赤包的女兒,她註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極其虛偽、極其自私,不知榮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純潔,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變了,變成了一個只會享樂,沒有思想,不懂正義、使命、。國的女人!在媽媽的引導和們鬼魂的日。中,她墮落了,她不在懂得。惜自我甚至引以為榮!在媽媽的慘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在是那個純潔的善良的少女了,《四世同堂》開始於抗日戰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歷的便是那

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我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髮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的心理,使每一個描述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並沒有用十分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述,但就是這麼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噁心的心態,透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裏浮現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衚衕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於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悦,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杯具。人們一向疑問老舍先生為什麼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於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教師心語

老舍的這一篇小説令所有的讀者都認為這是一篇讓人感動的小説。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三

老舍的這一部長篇小説濃縮了八年抗戰的全部,若是非要尋個究竟,當從祁家三兄弟看全文之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從瑞宣説起,他是個兩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愛護家人,團結親眷,維護四世同堂的封建壁壘。這是作為長孫就應做的事情,對於妻兒的愛護,對祖父,父母的奉養等責無旁貸。唯唯諾諾地支撐着家的樑柱。然而亡國奴的罪惡感深深地烙在了心上,無法擺脱自身的束縛,雖然他也明白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但是心靈的自我譴責一步步逼迫着他要擔負起養家餬口的擔子!中國曆來就有的百事孝為先的古訓成為他的絆腳石,雖然他是個有知識有理想有高尚品質的青年,這和《家》裏的覺新有同樣的特點,總為命運所玩弄牽絆,所不一樣的是瑞宣還有思想,還在思想,這無疑給下文勇敢地走入教室,祕密地寫文章出報紙作宣傳來反抗侵略買下了伏筆。至於小羊圈裏的小崔,耍把式的劉師傅程長順孫七等都有類似的阻礙,他們都有無法放下家而報效祖國的矛盾。劉師傅也只是經過瑞宣答應照應他的妻子才走上抗日的道路!為了顧家而甘願苟活在日本人的統治下怒不敢言!關於這種思想的破產最好的説明要論小崔的死了!記得小崔臨死前説,早知如此還不如去抗日殺鬼子呵!至於孫七被活埋,小文夫婦的被殺等一切都説明了中國人民敢怒而缺乏鬥爭的勇氣與動力,不到徹身傷及自身利益絕不會有反抗的舉動!而我們的人民需要的是一個領導,苟安於生活,只會忍受着任人宰割的苦楚!

瑞豐這個遊手好閒無恥卑賤的人物,他的人生觀念就是吃喝玩樂,有奶便是娘,在他的世界觀裏沒有家國觀念。剛當上科長就立即搬出了小羊圈。不顧家人的生活窘困,一味的黏着胖菊子吃喝玩樂,膽小怕事,只顧自我自身享樂毫無親情可言。當瑞宣被捕後,回家時與守門士兵爭執時,想到的只是自我的利益,極端自私地為自我開脱!對上巴結,對下欺壓的漢奸走狗的嘴臉和冠曉荷,大赤包,藍東陽等是一路貨色。只是為了權力金錢享樂而活着,為了這些所謂的“富貴”生活不惜失去尊嚴,氣節,禮義廉恥而甘願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對這些無聊人的表情,動作,語氣,語言的刻畫。將這些人的漢奸心理活靈活現地表露出來。但是作者的筆鋒太過鋭利,也太過殘忍!冠曉荷的家被日本人抄了,妻子被逮捕,房子被封了,依然死心塌地相信日本人,對於日本人的深信不疑,近乎於成了一種迷信,即使在應對死亡依然執着於得到日本人的救護,這份匪夷所思的信仰未免太過於絕對!這類方面的描述無疑要比電視劇裏呈現的要精彩得多!語言的刻畫相對集中,鮮明,而畫面看到的多半太過分散易於忽略。

有時也在想瑞豐,冠曉荷,大赤包等這一類人的生活的世界觀彷彿也沒什麼過錯。每個人都為自我活着,不妨礙別人,並且以正當的方式養活自我也沒什麼過錯。但是他們過分地強調了自身私慾的蔓延,他們所謂的幸福生活是以犧牲人民的和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的,這就必將導致自身的滅亡!可惜的是他們臨死也沒弄懂怎樣回事!

瑞全這個激進主張用心抗日誓死不做亡國奴的青年,代表着國家的期望和千千萬萬個參加抗戰的人們。瑞全,仲石等這些都是投身革命的人。至於怎樣進行抗戰,倒有一些偏頗!仲石與日本士兵同歸於盡!顯然存在着對抗戰本身具有盲目的曲解,然而這種莽夫式的戰鬥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當錢詩人得知此消息時卻大加讚賞,這種報國精神值得提倡,但是應對整個中日戰爭來説,這豈不是很幼稚嗎!抗戰是一個民族的職責而不是某一個人的衝動!正是因為有這麼一羣人堅持抗戰給這個充滿悲情色彩的小羊圈帶來希冀!

整部小説充滿着悲情色彩,即使抗戰勝利,但妞妞這個鮮活的生命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情節過於鬆散,依着時光順勢帶出事情始末,卻沒有情節銜接的緊扣性。但是作者以此而增添了太多議論,無疑給作品添加了思想,使得人物性格鮮明,豐滿!讀來似讀一部很出色的抗戰史!無疑也是一部對戰爭的控訴史!

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四

中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四世同堂》,這本書講述了當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的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淪陷時期內平凡而又不甘於平凡的一段生活。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逼真傳神,栩栩如生。裏邊描寫了三個人,讓人印象深刻。祁瑞宣是一家之主,為人寬厚温和,但還有中國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剛剛淪陷的時候,將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戰,並且告訴學生和街坊們,中國沒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星星,雖然不是很亮,卻能帶給人希望。錢默吟是一位詩人,因為他的二兒子仲石摔死了一車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來後,變成了一位愛國詩人,他整日不斷地奔走,遊説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冠曉荷,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發財和一些佔便宜的瑣事,靠着出賣身邊的人和事賺取些許蠅頭小利。老舍筆下,人不離城,城不離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關的。

《四世同堂》從時間上來説幾乎跨越了八年抗戰的全過程,反映的是抗戰期間北京淪陷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覺醒和鬥爭。《四世同堂》與其説是寫一個家族的興盛衰滅,不如説是記錄一段屈辱的歷史里人性的掙扎。他代表的是一個時代,從小家看大家。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要珍惜生活的不易,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學生做好人,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五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説,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中各色人物的榮辱沉浮,讀後,一個陷落的城市深深的刻畫在腦海中,它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殘酷的暴行,表現了安於現狀的人們心靈的震撼起伏和普通民眾通過反抗傳達出來的濃濃的愛國之情。

在這麼多的人物中,我最受感動的是錢先生。他的家人接二連三的被日本人殺害,連自己也被日本人打的奄奄一息,但這些卻沒有使他絲毫的退縮,撇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説,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衚衕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於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悲劇。中國始終推着大車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歎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着的光明的未來。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六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長篇小説。雖然將近80萬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內容精彩、情節緊湊,是那種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好書。《四世同堂》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小説開始於抗日戰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麗時刻,描述了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人們經歷的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小説以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為藍本,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難,以及中國人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這部書裏的人物眾多,有英勇抗日的熱血青年,有文雅的詩人、有普通老百姓、有與世無爭的貴族、有無良漢奸、更有無恥的賣國賊。在老舍的文字中,他們充滿個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這些人物並非是通過直接描述才體現,而是從小説中屬於他們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來。每個人的性格、精神、言語都那麼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的祁老人、用心良苦的白巡長,莽撞直率的小催,還有厚顏無恥的藍東陽老舍把他們寫活了。我走進當年的北平,發現了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兒衚衕,看到他們,聽到他們,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筆太好了,他把人物寫進我的心中,讓我傾聽他們的故事,關心他們的命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滿文人氣質。他雖不像瑞全或是錢老人那樣勇猛地和日本人對抗,但是,在那樣的年代和環境,他是個老師,更知道亡國奴的恥辱。他雖有愛國精神,可是他還要養家,還要保護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全那樣毫無顧忌地衝鋒陷陣。但是,就是這樣的愛國精神也是寶貴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學識淵博的錢老人,他的命運真悲慘。先是被冠曉荷出賣,進了牢,受盡折磨拷打,出來後只剩下半條命。大兒子為國捐軀,二兒子氣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這麼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騰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時更佩服這位錢老人的骨氣,一箇中國人的骨氣。他沒有被嚇倒,沒有屈服,反而去抗爭、去拼命!他敢做地下黨,寫傳單,發情報,還往日本人堆裏扔手榴彈。雖然最後他還是被日本人抓進去了,可是做為一個老人能有這樣的勇氣,令人欽佩。

對漢奸的描寫算是書的重點之一。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隻言片語來判斷他們。”正所謂“時代造英雄”,時代也可以滅英雄,多少所謂的愛國者,心地善良的人都因為金錢權利的誘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點一點地墮落!野求,曾幾何時他也是一位有知識的愛國志士,可為了維持生計,給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兩難境地,家離子散,自我墮落,錢先生説得好,他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墳墓。就連金三爺這種打過漢奸的人,就因自己的生意漸漸好轉而喜歡起日本人。大赤包,對於人性的喪失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了,她想盡辦法巴結日本人,或是有點兒權勢的軍人,甚至連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機會,前去“拜訪”。富善先生滿臉驚愕地説:“這也是中國人?”錢與權對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在這部小説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麪”,這是日本人給中國人的糧食。裏面混雜着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麪糰,更蒸不成饅頭。可憐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麪”死的。這是日本人的罪惡!他們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看,這“共和麪”是連豬都不吃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的恥辱!日本人的罪惡是數不清的,他們在街上隨意殺人,胡亂掃射老百姓,到處修機場,刨墳盜古墓。不過隨着中國人的奮起反抗,日本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別看他們表面上拿個刺刀,威風凜凜,半夜也會偷東西,連祈家的門栓他們都偷。

日本人人性喪失的表現在於就連最巴結他們的走狗冠家也被他們收拾了。冠曉荷最後被活埋,大赤包下獄發了瘋。日本人用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和官職,利用他們去害有良心的中國人,一旦大勢已去,就連這些走狗他們也不放過。當然這也是冠家的罪有應得。

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並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麼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噁心的心態,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裏浮現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衚衕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於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這部書讓我深切地瞭解了那段歷史,那段中國人屈辱的歷史。輕輕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揹負着歷史的厚重,彷彿自己正置身於這個顛倒是非,硝煙瀰漫的北平這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真正意義!

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七

惡人自有惡報,然而善人未必有善終,很現實也很痛心。四世同堂的願景從一而終,也算是一個令人歡喜的結局。

從拉貝日記開始就朦朦朧朧認識到,總有些人的見解超越了民族和時代,儘管他們在國籍上被迫與侵略者劃為一派,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和平的追求。過去因為祖輩的緣故,或許還有點衝動的因素,對一切有關日本的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現在開始慢慢地反思又疑惑,我們到底恨的是發動了戰爭的人,還是戰爭本身?

總算,十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隨着小説中一場一場戰事轉折的推進,勝利開始有了眉目,心情也漸漸明朗。

小順子那一代人如今也年過古稀,成為了祁老人般的存在。我願意聆聽他們的故事,記住歷史,或許,少一點仇恨。

如果妞子還在,她應該很喜歡今天的北京城。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八

打開這本書,心情是沉重的,因為這不僅僅是北京老百姓抗戰錄,更是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抗戰錄的縮影。作為一名中國人,要想客觀、不帶一點情感的閲讀完這本書是做不到的,而寫書評時,心裏更是止不住的波濤洶湧,太多的情愫混在一起,卻又説不清、道不明。

老舍先生的語言描寫可真是惟妙惟肖,舉個例子,幾句話就把一個人的神態與表情刻畫的十分清晰生動。而老舍先生並不滿足於動人的描寫,他用一個個故事深刻刻畫出中國老百姓面對亡國的悲壯、屈辱、無奈、淒涼的心境,作為炎黃子孫的我,感同身受!

因為恥辱,心情是沉重的,這恥辱,一半是因為日本鬼子的侵略,另一半是因為部分國人不僅不奮起反抗,反而充當敵人的走狗!魯迅先生説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想必老舍先生也是如此的心情,他用精煉的言語,將漢奸小人的形象描繪的淋漓盡致!"他高興得像餓狗得到一塊骨頭"一個小小的比喻,便把一個厚顏無恥的小人形象躍然於紙上。又比如,"他的小幹臉上紅起來,眼睛在不偷着瞟尤桐芳與招弟姑娘的時候,便那麼閉一閉,像一股熱酒走到腹部時候那樣的微暈"瑞豐貪婪好色享樂的形象頓時浮現在讀者的腦海,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一個正直的國人感到羞恥,繼而感到深深的悲哀!

除了部分國人甘於做漢奸,還有很多老百姓選擇了忍受敵人的蹂躪。他們只想好好的過一輩子,甚至天真的以為,自己老老實實的服從統治就不會受到日本人殺害和欺辱。祁家老人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過了大半年月的老人只想好好的過餘下的這些歲月,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最後一類人,就是以瑞全和瑞宣為代表的中青年。他們有知識,有覺悟,有抱負,他們明白,國亡則家破,唯有奮起反抗,才有希望。這部小説講述的正是在北京被敵人佔領後這三類人身上發生的故事,祁家是主線,四世同堂,祁家老人和祁天佑夫婦甘於忍受壓迫,瑞豐向敵人獻媚,奴顏婢膝,瑞宣與瑞全敢於反抗,不做亡國奴。

老舍先生這一部小説就是抗戰時的世間百態,每個讀者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或許不能完全等同,但至少能產生些許共鳴。家破人亡的錢先生,代表的是不畏強權的中年知識分子;英勇鬥爭的瑞全,代表的是不甘亡國的青年才俊;獻媚敵人的瑞豐,代表的是自甘墮落的漢奸小人;熱心助人的李四爺,代表的是急公好義的英雄義士;輪為間諜的招弟,代表的是屈服敵人的豺狼走狗;無奈無助的祁老人,代表的是天真愚昧的貧苦大眾。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性格特點,從中可以窺視到我們的民族文化與特點,發人深思。這些用文字剖析出來的文化糟粕深深的刺激着每一個炎黃子孫,令人恥辱。

恥辱不僅僅是敵人的蹂躪與殘殺,更是成千上萬的中國兒女甘願做敵人的走狗。銘記恥辱,銘記的不僅僅是敵人給我們的帶來的傷害,更應該是我們中部分人的喪失民族氣節與尊嚴的行為和思想。魯迅之所以棄醫從文,是因為他看明白了,醫治國人的思想比身體更為重要。

銘記恥辱,振興國家,振興軍 ua 事經濟力量,牢記落後要捱打血的教訓。振興國家,應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使其深入人心。縱然中華兒女的土地被佔,肉身被奪去,中華兒女的民族魂永不可奪取!

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九

是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內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內容。祁老人、韻梅他們都是受這種觀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雖然是個博士,但在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裏思想不免會受之波及,這應該就是他後來一直生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四世同堂是傳統中國人的家族理想,是歷來為人們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誇耀的資本。他盡一切可能去保持這個家庭的圓滿,享受別人所沒有的天倫之樂,因此,他對祁瑞宣未經他的允許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滿,對瑞宣在中秋節日驅逐瑞豐不以為然,對兒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殺深表憤怒,對孫女被飢餓奪去幼小的生命義憤填膺,他在忍無可忍之際終於站起來向日本人發出憤怒的吶喊,然而一旦抗戰結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過的苦難,對他的重孫小順子説,“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麼要緊!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這把年紀,當你那個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負,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沿襲下來的。

作品告訴我們,如果不改變中國人這種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態,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國人不論怎樣人口眾多,也不管體格如何健壯,最終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與看客。

讀罷此書,蕩氣迴腸,心潮澎湃,實為一本好書!

世同堂讀後感 篇十

有一天,我無意間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我從未讀過的書——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那本書好像有着一股神祕的力量,深深地吸引着我。我便把它抽了出來,開始細細品讀……

《四世同堂》這本書,圍繞着一個小衚衕裏的幾户平凡的人家展開故事。時而令人歎氣,時而令人憤慨,時而令人興奮,時而又令人自豪。在書中,我看到了在北平淪陷時,錢家、祁家、冠家等不同階級的老百姓為生存做出的選擇。冠家為了討好日本人,做出禽獸不如的事。而祁家、錢家對日本人十分痛恨。錢家二少爺與日本人同歸於盡,錢老人最後成了地下工作的聯絡員;祁家大少爺祁瑞宣是知識分子,他甚至忠孝不能兩全,他選擇在家中盡孝,成了地下報刊的編輯,同時,他告訴街坊鄰居們中國沒有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小星星,不很亮,但卻能給身邊人們帶來希望。而老三祁瑞全選擇了盡忠,離開北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這本書中並無什麼華麗的詞藻,只是平淡樸實的語言,卻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花草樹木都寫出了神韻,常常會引起讀者深思,給予了我們許多深刻的啟示。在遇到困難時,就應當勇敢的站起來;遇到外敵時,就應當奮起反抗,如果順從,就是自掘墳墓,《四世同堂》裏冠曉荷的遭遇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不顧別人,一心只想佔便宜,害了不知多少無辜之人。為了升官發財,他一遇見日本侵略者就點頭哈腰,連自家的房子被侵略者佔有時,還不忘向他們鞠躬行禮。,最後也得到了惡有惡報的下場,大快人心。

讀完整本書,我得出一個道理:一個民族,沒有應有的血性,任人宰割,這個民族註定不會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