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富論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28W

國富論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一

沒想到英國的《國富論》和美國的《獨立宣言》都發表於1776年,他們都對世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個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一個促進了美國的誕生。

其實在我今天看來最值得學習的要算是作者的觀察力、思考力、概況力,他搜索瞭如此豐富的資料,又如此敏鋭地發現了規律,而且還如此精煉地做出了概況。其中有關“社會分工的作用,貨幣起源與發展,影響工資的因素”的分析在我讀來真的是思路清晰、通俗易懂。他巧妙的將政治、歷史、經濟甚至是哲學結合起來,無愧乎獲得“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的稱譽。亞當·斯密於239年前就提出了社會的的分工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的觀點,於239年前就倡導自由貿易,足見其非凡的觀察力、思考力及預見性。

當然,在今天我們看來“完全的自由貿易”有其弊端,從紐約金融危機到亞洲金融危機,再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足可見市場是會有失控的時候。因為企業或者人性吧,在有利可圖時是不會主動罷手的,所以太多資金投入到某些看似有利可圖之處時便醖釀成了一場危機——利潤已經到達頂峯時所有人便無利可圖了,此時再掉頭時因資金量太大、所需時間較長便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大多數人的貪婪性、盲目性,註定市場也會偶爾成為“瘋子”。另外,從某種角度而言,確實存在某些野心家,他們企圖壟斷其他國家的市場,如果他們的野心一旦得以實現將會使得被壟斷國家在該行業方面的研究、發展處於停滯或者中斷的狀態,是不利於該國科技、教育發展的。所以,適當限制某些產品的進出口是為了本國的發展着想。儘管,亞當·斯密點到了政府特殊情況下對市場經濟的干預是有必要的,但是總體而言他將貿易的完全自由化的好處過分誇大了,也可能是他對我們人類的期望過於理想化了——世界連成了一體竟然出現瞭如此之多的為投資而投資,為先富而投資的沒有實際社會生產意義的行為!

但是,我又想,或許金融危機也是件好事,讓那些盲目者、貪慾過重者來幾次教訓,只是此種教訓似乎太慘重了——政府可能要垮台,國家經濟實力可能要大大衰退,因此沒有哪個政府敢於冒這樣的風險吧?

另外,我想問問,什麼是“財富”?對於國家和對於個人而言是一樣嗎?

僅僅是所擁有的金錢或者所生產的商品?美麗的自然環境算不算?國民的高素質(身體與文化)算不算?保護現有的美麗環境就等於節約了將來治理環境污染所花費的大量資金,等於減少了國民的因污染而導致疾病的醫療開支,美麗的環境其實就是難得的旅遊資源;國民文化素質高,講道德、懂法制,犯罪率自然低,對社會的破壞性也就低了,國民身強體壯,自然可以更好地工作(生產)。如果國家對於“財富”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推行的政策也自然就會發現變化的。

在國家而言,貨幣、經濟總產量、消費能力、資源的佔有量、教育的水平、科技的創新能力、國防的實力都是財富。但是對於國民個人而言,往往許多人在乎的是眼前的利益,那就是所能佔有資源的能力,其實質就是有錢。如果真有利可謀(尤其是暴利),國民個人(其實也可以指企業)往往不會在乎犧牲眼前的環境、或者他人的、國家的利益,因為他們賺了錢就可以去享受惡劣環境中相對較好的生活,甚至可以帶着資金去國外享受(如果他們感覺國內不好,如果國內被他們破壞夠了)。其實對於國民個人而言,國防開支便是財富的損耗,要是國家將這部分費用用來投入教育、醫療、法制、環保,那社會整體環境很快就會進入良性循環。多次的國家之間的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損耗了多少財富呢?看來地球上的國是否有必要都消亡而只成為一個家?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二

斯密《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

他採用了以微觀經濟分析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

由於《國富論》藴涵了諸多的經濟學理論和實踐分析方法,並提出了經濟學原理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研究價值和政策實施意義,本文僅對自身感興趣或自認為有特別價值和現實意義的部分理論進行表述和評點。為避免打破原書的邏輯思維結構和思想脈絡,本文以《國富論》所列章節目錄為序作以擇要。

斯密認為,對工資勞動者的需求必須隨每一個國家的收入和資本的增加而增長。而沒有後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長。

而收入和資本的增長就是國家財富的增長。沒有國家財富的增長,也就不可能有對勞動力需求的增長。在那個以農業為主導的時代,資本的增加引起社會資本總量的增加這一過程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勞動生產率得以不斷提高,使得整個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在整體上大為增加。

然而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這種國家財富增長所引起的勞動力需求的增長的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甚至還有減小的趨勢。

同時,在我國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在國民經濟持續高漲的同時(這裏僅從數字可以説明,至於這個數字的準確性和可靠度則另當別論,但還是能夠得出經濟快速發展的結論的,只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儘管有勞動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國內的就業形勢卻日益嚴峻,失業人數逐年增加。

當然,這其中有人口的增長快於經濟的增量、勞動力素質與就業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説明斯密的這一理論沒有考慮到諸多的外生變量,需作進一步的改進,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説服力。

斯密認為,資本在農村的利率總要比城市的高,這是由於農村金融市場規模不經濟、借貸成本高、資金市場供不應求等因素引起的,資本在農業方面雖然對社會貢獻最大(現在已不能絕對地説是最大,用比較大的説法也許更合適),但利潤比較小,因此對農業方面的資金投入總是不能得到滿足。

因此,也就出現了農村發展的兩難:問題:一方面是農村建設的資金需求缺口趨於擴大,一方面卻是各種金融機構不願意在農村從事放貸業務。

以斯密的思維,可以通過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利率限制來發展農村業務,通過圍繞時常利率進行自由浮動的適度高利率來彌補各種借貸成本,最後通過競爭者對市場的爭奪逐漸迴歸到利率的正常水平,這不失為當前解決建設新農村資金籌集困難的有效途徑,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適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會因為高的利率帶來新的高風險,就適得其反了。

另外,也可通過引導和規範而不是限制和取締各種非正規民間金融、加大政府的財政支農力度等措施來解決農村市場的金融抑制。

斯密認為,當一個人的資財,只能維持他幾天或幾個星期的生活時,他會很少考慮從這筆資材中獲取收入。

他會盡可能地節約消費,希望依靠自身的勞動,能獲得一些收入來增補這筆資財。他的資財完全來自他的勞動收入。各國的窮苦勞動者大多過的這種生活。

斯密通過分析資財的額度和可支配期限將其界定為生產性和生活性支出兩部分,又將生活性支出按來源和用途細劃為三種類型。

這樣,使我們對收入的認識逐步深化,更利於支配和使用不同類型的資財,為後來人們樹立了理財觀念和收支計劃提供了依據。

斯密認為,一個為了消費而借貸的人很快就會破產,而借錢給他的人通常也會後悔自己的愚蠢。因此,為了這樣一個目的不論是借款還是貸款不管什麼場合高利盤剝是不可避免的,對於雙方均將不利。

既然借貸的人多為窮人,放貸的人會提高利率來彌補這部分風險,但利率提高的同時又增加了還貸的風險。

這樣就存在了一個悖論:不管是借貸者還是放貸者,雙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種風險,高利息的貸款卻依然能夠生存下來。我認為原因是高利息的貸款的存在包含了諸多不正當的經濟和社會行為,比如洗黑錢、黑勢力介入、借款者被迫從事違法犯罪現象等。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三

經典的可貴之處在於你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無疑就是這樣的經典。對於經典著作,我總習慣於帶着批判和疑問去閲讀和思考。這使得我的閲讀之路充滿了荊棘,也充滿了樂趣。

這次的閲讀,我把切入點選在了“斯密之於當代中國的意義”。帶着這個疑問,我再次回到《國富論》尋找答案。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即將過去,中國在這十年中的變化是舉世矚目的。簡而言之,成就顯著,問題依舊。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是中國在第二個十年中不得不面對的首要問題。

中國能夠跨越資本主義走過的路嗎?不能!馬克思給我們指出了罪惡,卻沒有找到改變的方法。事實已經證明,馬克思開出的藥方並不合適。

當我們尋找新的方向時,亞當·斯密會是我們的選擇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這是我重讀《國富論》的第一個啟示。

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真正根植於社會的自由和法治傳統,亞當·斯密或許能帶給我們一個契機。因為他代表着一種新的思維,一種顛覆兩千年中國封建傳統的思維。

這就是自由主義,一種基於個人至上理念的哲學。亞當·斯密生於蘇格蘭,在十八世紀的蘇格蘭,有一個思想傳統,叫做“自然秩序”理念。

這種自然秩序是通過未預期的社會結果形成的,也就是説,市場,像語言、法律體系和許多其他現代社會制度一樣,不是中央計劃或集體調整的結果,而是因很不相同的原因而行事的個人行為的未預期的的社會結果。這種思想乍看平凡無奇,細味其中藴含的經濟意義卻極為深刻。

因為一旦接受這一觀點,就意味着我們必須放棄讓政府指導市場運行的傳統觀念,讓自由市場機制成為指導我們進行經濟活動的“看不見的手”。

也就是説,某種程度上,所謂的“看不見的手”、“自由放任”都可以説是由這一傳統衍生的思想。顯然,對市場的強調將極大地釋放它藴含的力量。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印證了這一點。但過往的成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市場體系的基礎——自由和法治。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四

英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説:"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個性地混合在一齊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潛質,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潛質,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

他像之後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着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

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

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構成了我們這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國人對《國富論》並不陌生,但多將它看作有二百多年曆史的經濟學説而束之高閣,除了高校經管類學生被導師要求閲讀之外,普羅大眾看過這本書的估計不多。

《國富論》全書共分五篇,囊括了政治經濟學原理、經濟史、經濟學説史和財政學,能夠説既是一部經濟學的百科全書,也是經濟學的一部奠基之作。雖然它體系龐大,資料廣泛,但首尾一貫,結構嚴密。全書始終圍繞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

財富的源泉是什麼?斯密在序言中開門見山地説:“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勞動是財富之父”,那麼,要增加財富,就得提高勞動效率,或者是增加勞動數量。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很詳細的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對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管理的時效性或者生產設備的創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能夠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能夠使勞動專業化,能夠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不僅僅如此,分工還有一個妙處,就是它能為發明和改善機械帶給契機。最初的蒸汽機比較笨,活塞的升降,需要一個兒童來開啟和關掉汽鍋。

有一次,有一個按活塞的小孩,正因幹得久了,就“懶”中生智,把開閉汽鍋的舌門把手,用一條繩索系在機器的另一端,讓舌門隨機器的户外而自動開閉。

這個笑話,成了蒸汽機改良史上的一大趣談。再觀現代工廠的生≤≥產不就用事實證明了分工理論的重要性。汽車生產廠商福特公司的創始人福特先生正因改變傳統的汽車生產車間生產模式為流水線生產,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在競爭中擊敗對手而佔據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流水線作業不正是分工理論在生活中的應用嗎?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説,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

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狀況就要另當別論了。正因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

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

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之後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能夠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

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之後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

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國富論》篇章眾多,除了上方濃墨重彩的價值理論外,斯密還談到了貨幣、分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社會再生產以及自由貿易等學説。

這些都有深遠的影響,但其中對世人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18世紀,西歐的孟德維爾寫過一則寓言,講述的是一羣蜜蜂由盛及衰的故事。

開始,蜜蜂自私自利,愛慕虛榮,追逐榮華富貴,這時,整個社會欣欣向榮,人人安居樂業。但是,當蜜蜂變得善良節儉,放下了奢侈揮霍的生活時,經濟卻反而一片蕭條,民生凋敝。最後有敵來犯時,無力抵擋,只好逃之夭夭。這則寓言,在當時被視作妖言惑眾的異端邪説。

但一位意大利哲學家卻説得好:“誰要想發現真理,最好是成為異端。”在斯密的《國富論》中,孟德維爾的“異端邪説”,貫穿始終,成為構造其理論大廈的一根支柱。斯密娓娓道來: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義,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受“利己心”支配,社會利益往往被拋在腦後。

但是,不期而然的是,這種行為的結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個人殫精竭慮、刻意追求公眾利益時,更有利於社會。斯密把這種機制,稱作“看不見的手”。

因此,斯密主張完全的自由競爭,認為與其讓政府幹預經濟,還不如聽任市場調節來得有效。政府的職能,只是保家衞國,抵禦外侮;建立嚴明的司法機構;適當興辦公共工程和公眾事業,其他,則儘可無為而治之。斯密一生性情平淡,可他對任何來自制度上的壟斷,都深惡痛絕。他極力主張清除關税壁壘,實行貿易自由,撤消行會制度和專賣公司。

“在將近一百年後,斯密依然是經濟思想史上的巨人。”

《大英百科全書》如是説。的確,《國富論》從面世到此刻,已經兩百多年了,但是,歲月未能將它塵封,它的光亮依然一如從前,熠熠生輝。

比如,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西方國家陷入“滯脹”,凱恩斯主義者對此一籌莫展。不少經濟學家就轉而求助於斯密的經濟學,夢想回到自由競爭的“黃金時代”,期望在“看不見的手”的指引下,重整旗鼓,再創輝煌。

這天的經濟學理論大廈,經過二百多年的精心構建,已經巍峨聳立,金碧輝煌,但如果沒有斯密的《國富論》奠基,那也但是是一座美麗的空中樓閣。作為“經濟學之父”,斯密對政治經濟學的影響之大,是怎樣評價都不為過的。

甚至有人做過這樣的評論:“兩百年來經濟學家所作的工作,都但是是在為斯密的理論打打補丁,抹抹油而已”。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五

亞當·斯密《國富論》一書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各個不同側面詳細而嚴謹地論證瞭如何增加國民財富和促進經濟的發展繁榮。用了以分析微觀經濟為基礎的宏觀分析方法,綜合了人性論、法律與政治理論及經濟思想理論的分析視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學理論體系。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馬克斯·勒納評論説:“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國富論》前承《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經濟理論體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論》的論述為前提的。

從《國富論》出版的年代來看,該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説。這種學説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就全書而言,《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市場調節,即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

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

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着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比如,對於部分商品,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上升,價格上升使生產者利潤增加,高利潤吸引其他生產者進入該領域,更多的生產商也會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生產增加會緩和之前的供應短缺,並且各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會使商品價格下降到較低的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

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説,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受着一隻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盡力達到一個並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並不因為事非出於本意,就對社會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

而在我看來,《國富論》一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分工思想。《國富論》開篇就是研究分工,後文對於分工也多有闡述,可以説,分工思想是該部著作的基石。以下主要談談分工思想。主要分為:勞動分工促進生產力增長,分工使合作有效率,勞動分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分工與利己心的結合是交換產生的根源。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着人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擇,沒有任何政府與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取代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必會帶來混亂。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呢?斯密雖然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六

運用新興古典經濟學關於勞動分工的理論分析了勞動分工的決定因素並進一步結合新興古典分工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分析了不同經濟實力的欠發達區域在不同的階段如何選擇最優分工網絡並藉此分析了我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的內在原因。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開篇就談到了勞動分工。他認為勞動分工和市場競爭是國民財富增加的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但經濟學發展的一百多年間市場競爭理論得到了極大豐富而勞動分工理論卻相對顯得蒼白。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興古典經濟學利用超邊際分析方法復甦了斯密關於勞動分工的重要思想。

新興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分工理論認為勞動分工是通過制度安排而與交易費用相互決定的即:由交易費用決定的制度安排決定勞動分工而勞動分工通過分工經濟提高制度收益並進而降低交易費用。作者給出了兩個理論模型及其修正。

接着作者證明了勞動分工理論中的三個重要命題。

命題1:勞動分工產生遞增的規模報酬是經濟進步的源泉。

命題2:勞動分工依賴於勞動分工沒有任何外生優勢的單純分工也能實現經濟進步。

命題3:經濟發展依賴於一定的人口規模和經濟制度在地理上表現為一個波浪式的推動過程。

另外新興古典分工理論證明不同區域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應於不同的分工水平產生不同的增長效果。因此欠發達區域面對不同的人口規模、制度供給、交通條件應選擇不同的分工模式。作者據此將欠發達區域分成三類並分析了各自的分工抉擇。

區域模式1:人口較多、居住密集的欠發達區域

根據命題2此類區域即便沒有任何優越的資源稟賦或比較優勢依靠自身的市場需求選擇合適的分工模式也能實現經濟進步。

作者認為應將此類區域細分為若干個子區域將相關產業分類聚集發展“園區經濟”以節約交易費用提高專業化水平進而產生產業簇羣。

區域模式2:人口較多、居住分散的欠發達區域

此類區域以中國中西部的農業大省為典型代表。因為多數居民都分佈於廣大農村交通不便相互之間貿易的交易費用很高制度創新的成本更高制度供給水平低下。當務之急是提高專業化水平以便與高水平的分工網絡對接。

提高市場分工水平有兩種途徑。一是大力發展中小城鎮提高城市化水平使人口更加集中從而減少交易費用和制度創新成本。政府工作的重點是鼓勵專業化的生產和服務為個體私營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服務。根據命題1政府即便是有意扶持某些產業也應該是在專業化的基礎上選擇以農產品為核心的分工網絡。

二是融入臨近區域的分工網絡即給發達區域“打工”。因為在經濟發展初期或工業化前期沒有足夠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來支付交易費用和學習成本也難以承受為集中人口而進行的城市化所需耗費。而此類區域勞力成本相對低廉因此可選擇有資源稟賦或內生比較優勢的臨近區域為其提供配套生產或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有必要鼓勵企業向專業化發展通過產業集聚加強企業之間的信息、要素的交流提升企業家的管理素質。

區域模式3:人口較少的欠發達區域

此類區域人口較少無論是否集中從理論上講都難以獨立形成一個合意的分工網絡。最重要的是提高本區域在某些方面的專業化水平以便融入發達區域高水平的分工網絡。在積累了一定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經濟環境得以改善後在分工網絡上可以逐步擺脱對地理交通條件的依賴從而逐步與較高分工水平的其他區域進行貿易往來。在此過程政府應重點扶持有一定比較優勢或競爭優勢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併購、擴張帶動其他企業形成連鎖效應和學習效應。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七

一、什麼是分工

“分工”的概念並不難理解,人類在從事生產活動過程中,完成一件產品的生產或者一種服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多步進行。

產品或服務的提供多數情況下靠一個人也是能夠完成的,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發現,產品生產的各個步驟分別交由不同的人去專職完成,這樣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於是分工的做法由此而生。

二、為什麼要分工

亞當·斯密在第二章《論分工的原由》中提到,“分工會產生普遍富裕”,這是分工的一種效用。但是,他認為導致人類產生分工的是一種人類本然性能所產生的傾向,即“互通有無,物物交換,相互交易”。在這裏,人類的這種傾向並不以分工的效用為目標。

用現在的話來講,亞當·斯密認為人的本性導致分工的產生,大家的覺悟沒那麼高——並不是為了實現某種社會大同的目標才分工的。亞當·斯密在書中還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人們在青壯年時期從事不同的職業,進而表現出不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下,與其説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説是分工的結果。

怎麼理解這個觀點呢?我們每個人天賦才能的差異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大,我們大多數人在孩童時代的各體差異幾乎顯現不出來。然而,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現代社會,個體不可能自行生產自身所需要的一切服務。因為假如個體能夠自我滿足自身各方面的需求,那一切人的任務和工作將全無區別,那麼工作所產生的巨大差異也沒有存在的可能了,然而要注意到,假設存在的條件是人們互通有無的本性消失,這是不可能的。

使各種職業的人的才能形成極顯著的差異的,是交換的傾向,使這種差異成為有用的,也是這個傾向。

三、分工的好處

如果我們實現分工,那麼同樣的人就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量。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

首先,分工讓每個人專注於一項工作,會讓其熟練程度快速提升。這很好理解,一個作家和一個程序員分別從事不同的職業,通常情況下各自都有所長——作家很少有熟練掌握編程能力的,程序員能寫出優秀文學作品的也不多見。

其次,由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常要損失一些時間,因節省這種時間所帶來的利益要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不可能很快從一種工作轉到使用完全不同的工具而且在不同的地方進行的另一種工作。

這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有很大的啟示:我們常認為做好計劃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會帶給我們充實,其實,當我們每天給自己安排過多的任務時,任務的交替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想想自己在任務之間貪玩過多長時間手機?記住,人物的多少不要體現在種類上,而要體現在每種類別的量上。

最後,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機械的發明,使得每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這一句話的道理很容易懂,但是好像和分工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亞當·斯密認為,簡化勞動和節省勞動的那些機械的發明也是起因於分工。人類把注意力集中在單一事物上,比把注意力分散在許多種事物上,更易於發現解決問題的便利方法。分工的結果,使得每個人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傾注在一種事物上,只要還有改良的餘地,各部門僱傭的人中,不久便會有人發現一些比較容易而便利的方法。

四、分工的市場範圍限制

分工的程度受交換能力的大小限制。簡而言之,受市場大小的限制。

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能用自己消費不了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隨意換得自己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這個原理很好地解釋了很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進行市場調查的原因。試想前期如果沒有進行好市場調查,就不清楚產品或者服務的市場缺口有多大,前期的市場規模定為也就很難把控。市場很小就盲目創業,那麼從市場獲得的利益將很難維繫企業的運營成本。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八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第四篇第七章中分三節論述了殖民地的相關內容,表達了其反對殖民統治的立場,當然,幾乎每個人都會反對歐洲各國長期的殖民統治,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但殖民統治對於殖民地的影響,我們不應該總是持批判反對的觀點,認為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只是消極的、不好的影響,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是沒有正視歷史的偏見,鑑於此,我在此要重點論述殖民統治給殖民地帶來的積極影響,下面我講具體談談殖民地的經濟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其一,建立殖民地的動機。

隨着生產的發展,物質產品的豐富,人口日益增多,而歐洲大部分國家的國土面積較小,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生存發展的需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歐洲一些國家開始尋求對外發展和擴張,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一些國家就開始了瘋狂的對外擴張過程,一方面轉移國內過程的人口,另一方面掠奪殖民地的資源和財富。這是建立殖民地的動機。

其二,殖民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歐洲國家在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都比殖民地先進,歐洲國家在進行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發達的經濟、文化、政治,使得殖民地國家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特別是殖民地國家引入歐洲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後,經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殖民地的經濟狀況總的來説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發展,這對於以後經濟全球化以及技術、文化、各種信息的全球流動提供了便利,有利於縮小東西方國家的差距。

其三,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

因為殖民地國家一般土地廣闊、人口稀少、資源豐富,但由於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比較落後,歐洲國家在對殖民地進行人口轉移的同時也帶來了歐洲國家先進的生產技術、政治制度等,極大地促進殖民地國家經濟的發展繁榮,這是殖民地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當然,殖民地經濟發展的原因具體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我在此對殖民地做此番論述主要目的是幫助同學們懂得在看待歷史上發生的每一現象、事件時應從正反兩方面綜合看待,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來分析,這樣才能做出比較客觀的分析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