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2W

第一篇:路遙《人生》5000字讀書筆記

路遙《人生》讀書筆記

路遙《人生》5000字讀書筆記

人生之愛情

在路遙《人生》這部作品中,很明顯偏愛巧珍,我也很欣賞她,欣賞她對愛情認真付出的態度。路遙是仁慈的,在高加林人生最失意的時候,安排巧珍來到了他灰暗的人生,就像一米陽光照進了潮濕的心靈小屋,使他的生活還不至於徹底絕望。巧珍用她白楊樹般美麗的身影,水靈的大眼睛,温柔且痴心絕對的心,撫慰了高加林民辦教師被撤的失落受傷的心。

巧珍是美麗善良的,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善良二字適用很多農村婦女,而且很多人也總喜歡將這兩個字泛泛落於這些人。可是看完這部小説,我卻發現似乎這詞不能隨便亂用,用在像巧珍一樣的一類人身上才合適。同時,我也驚訝於這樣一個事實,原來愛情竟也能用善良來加以附麗。巧珍的愛情是善良的,儘管高加林最終沒能兑現他當初的承諾,巧珍雖然怨卻不恨,她沒有文化,但是在愛情面前心與心之間是沒有卑微與高貴之分的,她和一代才女張愛玲一樣,情到深處內心滿是慈悲,可她沒有張愛玲傾城轉身後的冷漠。在得知高家村民辦教師的名額增加後,在攔截姐姐巧英準備在高加林回來路上羞辱他後,説服了姐姐一起到高明樓為高加林求情謀職。

悲哀的是,每個人心裏都明白,一段感情等到可以用善良來修飾,結局已明瞭。路遙最終將自己鍾愛的巧珍這一人物嫁與了懂得執着追求和珍惜如初的劉拴,而這一切又恰好安排在高加林重新被貶為社員回來之前。感慨之餘,不免心痛地承認這就是人生,如果你不夠珍視你所有,如果你輕易放棄你所有,就要承擔失去後永遠不會回來之痛。馮小剛在《童夢奇緣》有這樣一句經典的台詞:生命是一個過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悲的是它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愛情又何嘗不是這樣,雖然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或許會有很多次愛情,但是我想真正的從內心裏愛的也只有那麼屈指可數的幾次。如果在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將自己的前途、利益與之交雜,你會破壞這份愛情的純潔,不管它進行的時間或長或短,最終都會與你擦肩而過。高加林就是這份愛情的主角,不管是為了自己能夠到大城市去發展而拋棄巧珍也好,還是利用愛情企圖推動事業順風順水,選擇和黃亞萍在一起也罷,他都褻瀆了愛情的美好,加以愛情於瑕疵。可悲時間不能倒轉一次,讓愛情再重來一次。高加林最終明白自己的心,拋棄一切浮華,他愛的就是那個傻傻愛他的,在黃亞萍口中是農村婦女的女子,一個能包容他所有,一個為了他黃昏時分仍然執着等待他黯然提饃而歸的女子,一個最終選擇不拖累他的女子,一個他愛的女子。同時我們也慶幸愛情不能重來,獎勵像劉拴那樣執着的人擁抱了她,給了巧珍穩穩的幸福,不用再擔心高加林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一切的結局早已安排好,執着、純潔的人才配擁有長久、美麗的愛情。愛情裏的甜蜜兩人一起珍藏,愛情裏的苦難兩人一起面對承擔。白髮蒼蒼時,依然能慶幸有你的手可握,有你的肩膀可靠,還有你的微笑能籠罩

人生之選擇

路遙的《人生》故事發展跌宕起伏,主人公高加林的命運有起有落,設下了緊要的耐人尋味的幾處人生選擇。

高加林被撤掉民辦教師後,雖然不甘心但是已經開始適應農村生活,何況還有了巧珍這樣一個甜蜜的伴侶。偏偏這個時候高加林的父親的親弟弟高玉智,當兵衣錦還鄉回來,在當地當了個勞動局長,副局長馬佔勝為了討其歡心安排高加林當了當地縣委的通訊幹事。高加林心裏明白自己是靠走後門進來的,也害怕有一天東窗事發,身敗名裂,但是僥倖心理和求勝心切讓他努力不讓自己去想這些事。這是他做出的第一個選擇,選擇放棄自己做人的原則,利用歪門邪道來施展自己的抱負。高加林有滿腹的真才實幹,他壓不住的鋒芒一直以來都是高明樓的心頭之患。客觀來分析,其實是當時高加林所處的社會決定他不得不做出這一個選擇,當時農村不像城鎮,大學沒考上還可以找其他工作,像黃亞萍那樣在廣播站播音。如果他不走這個後門,或許他會在農村待一輩子,像高加林這樣性格的人是不會甘心的。所以就像路遙在書上所説的,社會其實也應該自省對於城市和農村制度的不公平,導致出現像高加林這樣的行為氾濫。

當上縣委的通訊幹事後,高加林總算是找到了施展自己舞台了,幹得也算如魚得水。先是在報道南馬河洪澇災害的突出表現,然後是接踵而至的在縣裏、市裏的大大小小報紙上發表文章,聲名漸漸遠揚,再加上一身的打球技術,在城裏混得也算是有模有樣。以致黃亞萍再次對他動心拋棄了克南 ,他也狠心拋棄了善良可人的巧珍選擇了黃亞萍,克南的母親一氣之下揭了高加林的老底,讓他捲鋪蓋走人,重新淪落為農村社員。高加林剛剛處於人生春風得意之時,馬蹄一輕,自己又從高處摔了下來,大喜大悲,未免來得太快,太出人意料,讓人措手不及。

人生之農村

農村總給人複雜的感覺,文明與落後並存的尷尬,質樸與頑固相容。魯迅在概括國民性時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路遙的《人生》中農村的形象通過生活在它其中的人物生動形象地體現了出來,具有代表性的高加林的父親高玉德,善良質樸的德順老漢,本是農村人卻從根上看不起農民的知識分子高加林。

仔細閲讀,不難發現其中農村存在幾處明顯的特徵。

高加林父母那兩張像核桃一樣粗糙的皮臉,還有當高玉德瞭解到兒子民辦教師被下的原因後,兩行渾濁的老淚在皺紋臉上淌下來,流進了下巴上那寸最白鬍子中間,將處在社會最底層農民的艱辛樸素描寫得生動形象。雪上加霜的是還存在像高明樓一樣精明圓滑的村幹部,表面光明磊落,背地裏卻處處絞盡腦汁壓榨農民,使自己免於勞苦,使農民處於勞苦,由此可想民生之艱。

在高加林母親一句你犯了什麼王法?老天爺呀,農民的氣憤和無奈被悲情渲染,似乎一切老天爺都已經安排好,在生活的突變中人只能逆來順受,無力還抗。不管是生來就已經註定的農民身份,還是此刻不得不面對兒子得重新做回農民的殘酷事實。每當高玉德遇到讓他着急但他又無能無力的事的時候,他總是習慣性地一個勁兒地摸着自己的赤腳片,彷彿摸着它他就能想出主意來,但是事實卻仍像他的赤腳片一樣結着厚厚的老繭,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蜕變。一個人的無奈,有時仔細觀察就可以從他細小的動作中發現。一個人的可笑,有時可以從他的語言和行為中體現,可笑之後留給人的是深深的悲涼,高加林氣憤地準備去和高明樓講理卻遭到了父母死命的阻攔,高玉德説以後見了名樓你還要主動叫人家叔叔,臉不要沉,要笑!今後加林的前途還要看人家的照顧哩!這些言語不僅寫出了一個老農民的可笑和悲哀,也揭示了很多自以為聰明,通達人情世故的農民形象。一句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來哩,留下一個蒼涼的手勢。

我時常在想,很多像路遙這樣寫過農民人物形象的著名作家,比如孫犁,他在小説《走出以後》中描繪的王振中形象,努力擺脱封建婚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了一名支援抗戰前線的醫護人員。相比較高玉德這樣的農民形象,不滿現狀但是又不敢奮起反抗,以王振中為代表的積極向上的農民形象就顯得難能可貴了,同時也説明農民有很多形象,作家之所以選擇這個人物形象,只不過是採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段,以此人物為典型來引出隱藏在背後千千萬萬的與此相似的農民形象。同時也揭露出了那個時代的農民生存狀態以及作家所要揭示的人性內在價值,以此來激發處在生活底層勞動人民的進取和鬥爭意識。

天藍得像水洗過一般,雪白的雲朵靜靜地浮在空中。大川道里,連片的玉米綠氈似的一直鋪到西面的老牛山下。所有麥田裏複種的糜子和蕎麥都幾經出齊,泛出一層淡淡的淺綠。川道上下的幾個村莊,全都罩在棗樹的綠蔭中;每個村前的打麥場上,都立着密集的麥秸垛。遠遠望去像黃色的蘑菇一樣。

藍天白雲,綠川大道,古樸的老牛山,洋溢田園清新的莊稼鄉村就像一首清夢中的山水詩,一幅酣睡中的花鳥畫,一首慈母口中喃喃的搖籃曲,,除卻它的醜陋落後,還原它

最初的淳美安寧,你會温暖它卸粧後迷人的素顏。

那裏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隨着大自然最健康的規律生活着,勞動着。那裏的人們對村裏任何一個不勞動的二流子都反感,所以連高加林都想:莊稼人嘛,不出山勞動,那是叫任何人都瞧不起的。那裏的人們中,有着像巧珍一樣美麗善良能幹的淳樸勞動婦女,勇於追求自己的愛情,也甘願為心愛的人無悔付出,對生活沒什麼大的奢望,只希望守着高加林,為他生兒育女,安然地生活一輩子。那裏的人們中,有着像德順老漢一樣善良、痴心如一的單身老漢,不忍心眼睜睜地看着高加林因為民辦教師被撤,懷着報復心理,破罐子破摔地用蠻力幹活,兩隻嫩手被钁把擰了個稀巴爛,給他提過去了一罐水。那裏的人們,並不是一味地喜歡在背後説閒話,生事造謠,也有最本真的善良,小説結尾處,高加林因為走後門被克南他媽揭發後重新回到高家村,在離村子不遠處,許多剛下地的村裏人,都從這裏那裏的莊稼地裏鑽了出來,先後圍在了他身旁,開始向他問長問短,所有人都很真誠,還七嘴八舌地安慰他。親愛的德順爺爺的一席話只要咱們愛勞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也給了高加林重新好好生活下去的信心。村裏人的這些行為,也讓高加林沉痛地喊出了:我的親人哪也為原本有點暗淡的故事收尾處平添了一絲暖色,世上最親的還是自己的故鄉,還是自己的鄉親。

人生的緊要處,需要你好好走,用良心走。

第二篇:讀書筆記之路遙 《人生》

讀書心得

-----讀 路遙 《人生》有感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作家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這樣一段話。

我想,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坎坷挫折的。這些障礙很多,譬如政治上的遭遇,事業上的苦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你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你的一生。

雖然人生的結局是一如既往的悲傷與現實,但我卻沒有以往那麼憤然,我漸漸體會到了生活邊邊角角,特別是現實世界裏的生活的模樣。

生活有時能把現實變成夢想,有時也可能把夢想變成現實,有時會把社會中的各個角色調換,有時會把好事弄巧成拙,我想這些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去走這條人生的道路。

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丟掉自己的原則,無論你此刻正高興萬分或痛苦抑鬱,一定不要丟掉自己的原則,人一旦丟掉原則就會走入人生的岔路。就像人生裏的主人公高加林一樣,他優秀聰明心勁高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同時又懂得利用機會,這點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然而他就是因為一時的迷茫放棄了原則,結果失去了一份也許可以稱之為世界上最純真的愛情,最真的女人,最愛他的人。女主角巧珍帶着對他的愛嫁作他人妻,沒有任何怨言,然後在他失意又從回農村時還為他求情,求大隊書記讓他重新當老師。其實在他失意之前他就意識到自己其實真正愛的人是農村姑娘巧珍,然而就是因為一時的迷茫,選錯了路口,放棄了原則,結果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我想我們也在這條人生路吧!在這條人生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岔路,我們在選擇之前也會迷茫失措,也許也會和主人公犯同樣的錯誤,説白了這就是人生!唯一和主人公不同的是我們在選擇之前看到了《人生》這本書,它會讓我們在選擇的時侯,三思而後行!

《人生》書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構成了它的時空背景。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複雜的人物。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複雜的性格特徵。當他高中畢業回到村裏後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

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當他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而實際上她所得到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對於高加林來説只是在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終於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給了高加林大顯身手的機會,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温柔的愛。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説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接受了黃亞萍的愛,可同時意味着這種選擇會無情地傷害巧珍,當他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含淚接受了,但她卻並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夢難圓,高加林進城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這份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便發出這樣一連串的疑問。如果高加林沒有和巧珍分手,那麼他也許會在小城裏長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能和一個大字不識的人生活一輩子嗎?如果高加林選擇的不是黃亞萍而是另外的一個城市女孩,那麼他又會是哪樣地生活呢?

可是,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也沒有理想中的故事圓滿,人生總是或多或少地讓我們的現實與理想相背,一個人的性格與追求往往決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軌跡。很多的時候,當愛情與前途讓我們取其一時,很多的人選擇了前途,社會上流傳一句這樣的話:有了前途還怕找不到愛嗎?當然也有人選擇了愛,可是也因此而要去努力地去創造事業。也許他一輩子都不能創造也他放棄的那麼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前途而放棄了愛,越來越多的人變為愛只是兩個人在一起時的快樂心情,它已沒有了責任和義務,很多沒有理由的分手就這樣在很多人中出現,面對一方灑脱地説:因為我們相隔太遠,不可能在一起的,再見吧,以後還可以做朋友。而另一方又能説什麼呢?去責怪現實嗎?去責怪愛的蒼白嗎?去抱怨現實的殘酷嗎?去請求對方等你嗎?你也明明知道:既然他選擇了“前途”你説什麼都沒有了意義。只有把眼淚放在心裏,微笑着揮手説“再見”。

愛是什麼?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會給你這次選擇一個什麼答案?誰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仔細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擇抉,走好人生每一步,才會不給自己留遺憾。

選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擇。

顧北城。

qq:945719974

第三篇:路遙文集 讀書筆記

路遙文集 讀書筆記

暑假閒來無事,坐在悶熱的屋子裏翻看自己曾經讀過的小説,我的牀頭放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這些書陪我度過無數個燥熱的夜晚,路遙文集 讀書筆記。對於一個重視享受精神生活的人來説,無數個漫漫白天與黑夜,需要有思想與激盪靈魂的書籍與之交流。想想我這十多年來讀過的幾百本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只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路遙一生置身苦難之中,卻將自己的一切苦難掩飾在他的所有文字裏,他用他的書撥開陰霾,為無數讀者掬進能夠照亮其內心的陽光。

我96年考上師範之前,一直喜歡閲讀童話,鄭淵潔的童話對我影響至深。來到師範之後,我的一個同學同我談論各自讀過的書,他説到了路遙,當時他説路遙是他最敬佩的作家。我説到了鄭淵潔的書,他將我好好地笑話一頓,他説你如果讀了路遙的書,你就知道什麼是好書了。我當時很是不屑。我認為鄭淵潔、安徒生的書才是我的最愛。

帶着一種想要弄清路遙書有多大魅力的想法,我在書店尋找路遙的作品。

當時的書店在我們這個小城市裏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多這樣普遍。我在火車站的一個小書店裏找到了路遙的文集。當時路遙在文壇中的地位如日中天。他的書一律被一種很時髦的紅綬帶捆紮着,書的封面是金黃色的,書名的下方有一個路遙的照片:路遙戴着寬大的近視眼鏡,目光深邃的注視着遠方。當時《平凡的世界》剛獲茅盾文學獎,路遙的書很暢銷。我一咬牙從牙縫裏省出了十幾元錢,買了我平生第一本真正意思上的文學作品。書買到之後,我的同學馬上給我“劫走”了,他在經過一個麥假之後,將書還給了我,他説他在讀這本書時屢次落淚。我於是像寶貝一樣將書放到了我的牀頭邊,書桌裏開始閲讀,小説開頭的一段描寫,非常迷人。

“1975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着,讀書筆記大全《路遙文集 讀書筆記》。 時令已快到驚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

我很喜歡這種緩緩道來的風格,同時這部書的語言也很切合我的閲讀氣質。我一下喜歡了這部書。這一段的環境描寫一下子道出了書中的主人翁孫少平所處的苦難背景。孫少平就是在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裏成長的。也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塑造了他鋼鐵般的意志。

正當我沉浸在孫少平雙水村的故事裏的時候,我的這本書又一次被我的同學“掠走”。我着急地不得了,可是愛看這本的書大有人在,自己的書到放到了最後讀了。等到書傳到我手中時,已經面目全非。紅綬帶早無影了。封面破損地很厲害,四處是撕裂的痕跡。書脊嚴重變形,已經無法承載厚厚的書頁,書已經開膠,有的地方還露出書籍內封,看着我最喜愛的書籍受此凌-辱,我心如刀割。無奈之際,我只好又買了一本。可是又被同學“擄去”,最後書的命運竟是一去無影蹤。由此可見當時《平凡的世界》在學生中的歡迎程度。

我只好在我縣的新華書店又買了第三套,這套《平凡的世界》是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共三套。價錢不菲,我記得是攢了很久的錢,多次去書店撫摸玩賞之後才買到的。這套書的封面很簡潔。顏色是我喜歡的藏青色。書的前面還有路遙的一些照片,我一下子找到了當時第一次閲讀《平凡的世界》的興奮感,我像飢不擇食的旅者,經過長途跋涉,終於看到了屬於自己的饕餮盛宴,這種精神食糧是我的最愛。

這次閲讀是我邂逅路遙圖書的第二年,我已經讀了不少的書,其中包括對我閲讀品味影響深遠的《穆斯林的葬禮》。在閲讀經驗上已經遠非當年的毛小子了。我很快讀了這本對我意義非凡的書籍。他嚴重的影響了我的閲讀口味。

今後我看任何農村題材的小説都要與路遙的書相比較,記得當時很暢銷田雁寧的書,我看了他的一部《都市放牛》,同時同名電視劇也在熱播,我讀了一半之後,立即停止了閲讀。裏面的主人翁丁青林也像孫少平一樣走出農村,在城市漂泊,然後進入一家企業,通過個人的努力做上了經理------我讀到這裏想起了孫少平離開自己的村子之後,來到城市他過着牛馬一樣的生活,就是到了大牙灣煤礦也是一般的煤礦工人,絲毫沒有要做經理的意思。

第四篇:【讀書札記】路遙小説摘抄《人生》

【讀書札記】路遙小説摘抄《人生》

農曆六月初十,一個陰雲密佈的傍晚,盛夏熱鬧紛繁的大地突然沉寂下來;連一些最愛叫喚的蟲子也都悄沒聲響了,似乎處在一種急躁不安的等待中。地上沒一絲風塵,河裏的青蛙紛紛跳上岸,沒命地向兩岸的莊稼地和公路上蹦竄着。天悶熱提像一口大蒸籠,黑沉沉的烏雲正從西邊的老牛山那邊鋪過來。地平線上,已經有一些零碎而短促的閃電,但還沒有打雷。只聽見那低沉的、連續不斷的嗡嗡聲從遠方的天空傳來,帶給人一種恐怖的信息——一場大雷雨就要到來了。

這時候,高家村高玉德當民辦教師的獨生兒高加林,正光着上身,從村前的小河裏趟水過來,幾乎是跑着向自己家裏走去。他是剛從公社開畢教師會回來的,此刻渾身大汗淋漓,汗衫和那件漂亮的深藍滌良夏衣提在手裏,匆忙地進了村,上了僉畔,一頭撲進了家門。他剛站在自家窯裏的腳地上,就聽見外面傳來一聲低沉的悶雷的吼聲。

山西太原清徐縣清徐縣縣城第二中學八年級:侯翔

第五篇:生命的必要,人生的必要——路遙《平凡的世界》讀書感想

朱儁林:生命的必要,人生的必要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書感想

朱儁林

批語: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庸——一語中的。

這是一部大書,一方面篇幅大,一方面內涵大,選這樣的書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精神。

對人物及其時代的分析比較準確,文字也很流利。

讀完這本書最後幾個字的時候,新的一天的光明已經快要降臨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我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書中經常描寫的情節,為生計和家庭,為未來和人生愁苦的主人公經過黑暗中的內心的痛苦折磨,在光明初現的時候,依然伴着日出上緊自己奮鬥的發條,堅強而充滿希望的走出屋檐,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這是一部家族史的小説,更是反映了在時代變遷歷史推移中屬於中國最廣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人的奮鬥,希望,掙扎,再生,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場面廣闊的歷史小説。作為一篇讀書感想,過多的千篇一律的讚揚這部對中國無數青年人來説是人生指導的小説,沒有什麼新意。如果説到自己的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書中的孫少平這一人物。

他出生在一個平凡的農民家庭,和眾多的中國農村的家庭一樣,剛剛經歷了革命和解放不久便趕上了文化大革命,他的家庭和中國所有的農民一樣,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隨波沉浮,努力認真卻又略帶迷茫的尋找摸索着自己的方向。少平的這一角色貫穿三部書,歷經歷史眾多變化,他出身貧苦農民家庭,嘗過艱辛,高中畢業因為客觀原因放棄大學希望,轉而回鄉成為農民後來又歷經鄉村教師,縣城攬活工人,煤礦工人的生活,在感情生活上,他在懵懂初開時喜歡過與自己命運相似的郝紅梅,而後在精神和思想交流以及生活關懷互相吸引之後,愛上了具備新思想新主義但是又腳踏實地善良正直的田曉霞。經歷了個人理想和社會現實,自我價值和隨波逐流,熾熱愛情和殘酷現實等各種抉擇和掙扎。這個角色可以算是整部書中連接鄉村與城市,理想與現實一個重要角色。 首先,少平善良勇敢,淳樸正直,勤勞堅強的平直來源於他出生和成長的廣

闊的黃土高原土地,在他身上,黃土高原農民的優良品質並沒有遺失,反而很好的保存了下來。他深深明白自己對於學業的追求建立在全家人的犧牲之上,甘心回到家鄉從事最簡樸的勞動。孝敬父母,有愛兄弟的他即使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刻都將家人和親人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與其説這是中國農民的優秀品質不如説,這該是所有青年人都應該具有的品質,即使再最困難和利益誘惑的關頭,都決不能違背道德和善良心靈的召喚。

第二,雖然為了家庭少平放棄了繼續升學的機會,但是他卻並沒有放棄學習和思考,放棄汲取知識和精神的養分,這使得他即便回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也沒有真的和普通的農民成為一摸一樣的人,相反,對於自我的更深刻和冷靜的思考讓他選擇了放棄農村一成不變的生活,去尋求自己的突破和成長,雖然離鄉背井的生活並沒有比家中好過多少,他卻擔起了自己和家人的責任,在精神上成長為一個強大的人。最初上學時的淡薄自尊早就成長為強大的內心世界。也正是因為他冷靜的視角和不放棄追求知識,才讓他在很多重要關頭作出了正確的選擇,甚至在自己的哥哥發家致富迷失方向的時候一針見血指出了他的錯誤,成為了一個有見解和主見的人。

第三,除了繼承父輩的優良品質,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摸爬滾打的少平,還謹守着一個有尊嚴的人的做人原則,他不輕易向邪惡低頭,選擇自食其力,對自己有着清楚而理性的定位,卻並不因此喪失生活的信心,也許正如那句話所説的,人生重要的不是你所處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無論生活多麼艱苦,這個青年都努力而頑強的堅持着心中的信念,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庸。在經歷了傷痛,面對着善意的支持和勸解,以及來自金秀的熱烈的感情,少平已經不再是幾年前那個單薄的少年,傷心於自己不夠強大來得到郝紅梅的愛情,也不自卑於自己只是個煤礦工人無法與心愛的曉霞在一起,而是理智沉靜得認識到人生選擇的不同,理解了愛情和人生的真諦的他,善意的拒絕了這份感情。同時,他也拒絕了被安排入省城過安逸生活的建議,不是因為他可憐的自尊作祟,而是他在勞動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新的認識,他明白自己的活力和生命的希望在於辛勤的勞動,來自於自己的汗水和奮鬥。

這樣的認識,不是單單靠知識和自尊就可以完成的。這是對於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確認識的理智的選擇。

人生,生活,這樣的詞語説起來有些大,有些空泛,卻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問題。我們會遇到挑戰,困難,挫折,失望,甚至致命的打擊。這不分人生的

種類,無一例外。從少平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從自己的軟弱單薄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強大的靈魂。這樣的成長,大概在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共鳴吧。他心中迴盪過的那些疑問和不安,是不是也曾在某個時刻叩響過我們的心門呢?那個時候,我們是否能勇敢而堅強的作出向這個平凡卻不易的世界不低頭的選擇呢?

所有的話匯聚到一起,最後只有一句,便是我們的人生,必須要靠自己的勞動,靠自己對自己完成的成長。少平的經歷是一個鮮活而鼓舞人心的例子。我們需要滿腔熱血,更需要經得起歲月打磨的耐心和堅持如一的信念。正如路遙在後記中的最後一句話,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穫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