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餘秋雨散文之《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04W

第一篇:淺談餘秋雨之《文化苦旅》

餘秋雨散文之《文化苦旅》讀書筆記

淺談餘秋雨之《文化苦旅》

學號:201422610211姓名:徐瀚琳 餘秋雨熱曾經席捲過整過中國,他對中華5000年厚重歷史的感性解讀為尚不熟悉這種散文風格的國人帶去了一股清新之風。可是,隨着而來的,是餘秋雨歷史散文的批量化生產,在作者只為迎合市場倉促而就的幾近等身的作品裏,早已喪失了之前的那種誠懇的人文情懷,代之以一種為人文而人文的矯情做作的情感,如擺在窗台邊的塑料花,豔麗依舊,但誰都知道,那是假的。而作為餘秋雨前期作品的《文化苦旅》,尚沒有沾上作者那種作為“全知全能”的“一代之學者”的文風,而帶着些如被初陽照耀的水面請荷商的露珠的味道,青澀卻更值得人細細品味。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

讀《文化苦旅》,你似乎總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山水前,有人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他會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行狀:“我就這樣邊走邊想,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的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出去……”

作者的寫作視野橫跨大江南北,從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甚至越過茫茫海面,觀照着東南亞不知名的一隅疊疊的墓冢。他提筆寫下了《道士塔》、《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酒公墓》、《家住龍華》。那些文字裏,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 1

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描寫。

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 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

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 “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

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是一個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靈的叩問。文章讀來有一種讓人歎息的滄桑感也有一種細膩的温情,我想這種感覺源於作者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一篇篇散文中飽含着作者對這個中國悠久文化的感慨和歎息,人、歷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種吞吐千年的歷史的厚重感。

這種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藴,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為了輕鬆,為了獵奇,為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他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

餘秋雨所謂的遠行,更像是古人所謂的壯遊,以一己之力丈量祖國的錦繡山

川,以有限的生命去體驗無限廣闊的天地宙合,而不是跟着旅行社,在某個人工堆砌的景物前照上幾張相片證明自己曾經來過後,漫長的旅行便只剩下乏味和無聊。由此,也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為一種“苦旅”。

書名所隱含的深層的意義,需要慢慢體味。餘秋雨這一旅程,是他本人對於人類的生命,以及文化走向的問題,由困惑而至感悟的心路歷程,這歷程相當辛苦,故謂之“文化苦旅”。而我們中國文化,在時間的長途中,已跋涉了幾千年的路,其間所見證的天災人禍、滄海桑田,豈是言語所能説盡。而數千年所累積下

來的包袱,變得如此沉重難荷,今後還走得下去嗎?……故又謂之“文化苦旅”。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形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寫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悲劇的味道。當這種感傷、悲劇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產生一種妙不可言的審美觀感。

儘管餘秋雨的散文創作是他厭倦了戲劇研究之後的產物,然而,一個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他在《文化苦旅》中有意或無意地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在散文中製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變的劇場效果。“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呈現為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斷閃光。”餘秋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天才,他缺乏如郭沫苦那樣汪洋恣肆的才情,他也不十分深刻,缺乏如魯迅那樣入木三分的眼光,但他那片斷閃光的靈感,通過生命潛藏的喚醒,倒不愧為一種創作散文極佳的境界。

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的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敍述中,又藴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在《五城記》中他如此描寫廣州:“廣州歷來遠離京城,面對大海,這一方位使它天然地與中國千年封建傳統構成了逆反,千里驛馬跑到這裏已疲憊不堪,而遠航南洋的海船正時時準備拔錨出發。”對於遠處南疆的廣州市來説,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真是既準確又極富想象力。而在《西湖夢》中,作者則是如此點染蘇小小的心靈世界:“由情至美,始終圍繞着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託於梅花與白鶴,而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藉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

無需尋尋覓覓,在《文化苦旅》中幾乎到處都可以找到這類精雕細琢的文字,既有特定的歷史氛圍作為烘托,又有類似小説情節的劇場效果作為主幹,因而,其中配以雍容、典雅而又抒情的文字的描寫,並不會有過於雕琢之感,反而會讓文章增添一些詩意,增強一份藝術的魅力。悠遠的歷史如一條纜索,餘秋雨便是這樣依稀走來,卻又漸行漸遠,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和體悟的書,它包含了太多太多文化和歷史的元素,那是一種我並不能夠完全理解的飽滿和滄桑。作者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第二篇:餘秋雨文化苦旅散文賞2

餘秋雨文化苦旅散文賞析

【摘要】:《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共37篇,是作者與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

看餘秋雨先生的文章,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好像在旅遊,寫到什麼地方,也好像到了那個地方,既看到了那裏的文化古蹟,還領略了那裏的歷史發展緣由。這就歸結於先生豐厚的文化底藴和淵博的知識沉澱,所以,有人講“散文寫成美文不易,寫出點歷史文化意味更難”。

餘秋雨先生的文章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文采飛揚、思維敏捷、知識淵博、見解獨到。看他的文章又好像在聽一位知識淵博的老人在講故事。善於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啟迪哲思、引發情致,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史學意義上的文化價值。 總之,看先生的文章既是一種享受,又是一種文化和知識的積累,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關鍵詞】:文化,散文,知識,哲思,隨想,哲學,旅遊,讀書,自然,科學,發展,江南文化,歷史古蹟,中華文明,文化苦旅。

【正文】: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共37篇,是作者與80年代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信譽,散文集出來以後很多地方被搶劫一空,足以説明問題。

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點出了“苦旅”的緣由!也是作者要寫這部散文集的初衷。” 這段文字看到了,先生的用心良苦。那麼本文也想從幾個方面來賞析一下先生的文章,其實,在先生作品面前談不上賞析,再多的文字也是顯得多麼的蒼白,只能説談一些學習的體會,或者説是作些彙報,正確與否,大家共同探討。

一、《文化苦旅》苦在哪裏?

先生的這個名字起得特別好,旅遊一般來説都是休閒的活動,有收穫又有娛樂。可文化的旅遊就不是這麼舒心的了,因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歷經創傷,幾經戰亂,自1840年以來更是被列強的炮火所洗劫,讓你看了能想不通我們的老祖宗怎麼了,他們連“文化遺產”都守不住,我們的官員連歷史文物都不知道、不瞭解。事實就是這樣,洋鬼子很稍多一點錢,可以一車一車的中華瑰寶流到國外去

在《道士塔》一文中,苦在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毀在一個無知無畏的道士手裏。當他是莫高窟的當家人的時候,他在洞窟裏轉悠,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他就找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刷了起來。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就這樣幾千年的文化魁寶就毀於這個無知、無恥的道士王園籙手上,他是歷史的罪人

這還不算,愚昧的事情不止於此。只要幾塊銀元,用一點隨身的商品,就能夠幾乎等價於“兩枚針換一隻雞,一顆鈕釦換一籃青菜”的交易便讓外國的探險家們輕鬆地從王道士手裏換走了一車又一車的經卷和雕塑。預先想好的説辭和攻伐都成了多餘,只要説自己是來中國取經的“洋唐僧”,王道士便會爽快地開門,恭敬虔誠的中國農民還頻頻點頭、深深鞠躬,尊稱着“司大人諱代諾”、“貝大人諱希和”,送出一程又一程。當洋唐僧在歐洲大巴大巴賺錢的時候,在世界的東方,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然而,事情遠沒有怎麼簡單,王道士的愚昧、無知、貪婪以及他的媚骨,我們暫且全然

不顧,可悲的是我們的一些官員,他們叫王道士一件一件的拿出來去孝敬他們的主子,難怪作者發出了“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的感慨。

現在再細想秋雨為何在忙學問之餘去媒體吶喊,為何對於回答不出文化考題的中國青年歌手不拐彎的提醒,為何文風這等蒼老,為何一次又一次地讀書、行路、抒寫,為何總將心兒落在對中國文人和中國文化的思考上。我猜出一二,他是為中國文化的現狀而憂心,他是希冀將古代中國文人的品格傳承,他是渴望中國人尤其是青少年不要在現代文明中忘卻那段曲折的中國文人心路及其大背景中國文化。我的這些思考不可能是秋雨先生的全部初衷,但我深信這些思考是先生心中無限地“中國文化責任思考”的一小部分。

當時的中國是窮。但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中國官員也不是都沒有學問,他們也已在窗明几淨的書房裏翻動出土經卷,推測着書寫朝代了。但他們沒有那副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他們文雅地摸着鬍鬚,吩咐手下:“什麼時候,叫那個道士再送幾件來!”。很形象的刻畫出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

所以,作為一個文化人,對於心底的流血,對於精神的摧殘,對於自己的責任,唯有挺身大聲疾呼,喚起人民的責任思考。喚起國人對當今社會的某些社會現象的獨立思考,所以我體會到作者文化苦旅的苦點,約莫也有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 《白髮蘇州》一文中,那就是現代的了!絕對不是王道士了。

“蘇州在清理河道,説要變成東方的威尼斯。而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時候,威尼斯還是荒原一片。或許觀看電視的人們,心裏羨慕着這些國家高度的現代化;但我寧願相信,蘇州這座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卻願意守護這一方寧靜與恬淡,沉澱下浮躁了千百年的喧囂。”

這是很現實,很臨近、很熟悉的一些事兒,其實不只是蘇州!這些現象多如牛毛,我説的難聽一點,當蘇州繁華之時,那個威尼斯還沒有資格穿開襠褲呢,無怪乎張召忠將軍説“中國是一個盛產漢奸的國度。”也不無道理,八年抗戰時全國的漢奸也多於牛毛。階級鬥爭一抓,這些人都痛哭流涕的説是“生活所迫”。理想到現在的某些“精英”大聲疾呼“救美國就是就我們自己”的一些言論,相形見絀。我今天不是寫政治論文,只想點到為止。國人自己對號入座。

但有一點本人很佩服餘秋雨先生的為人,那就是在到處都是銅臭味的趨勢中,唯獨是他卻拉起了文化苦旅的這面大旗,呼籲大家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黃子孫,不要閹割中華文化的淵源。特別是年輕的一代。本人也很喜歡看先生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間的點評,看到有些青年連“成吉思汗”是什麼朝代的人也不知道時,先生會嚴肅的指出“作為中國人是不應該的”。

我又在想,這也是先生要寫《文化苦旅》的又一個“苦”點吧。

從《道士塔》到《柳候祠》到《這裏真安靜》,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幾乎每篇都在刻意營造着那種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明顯的在教育國人。喚起人們對祖國的熱愛。在這一點上接近於魯迅先生的思想基點。

二、看《文化苦旅》,想在聽一個老人在講 故事。

由於先生的散文素以文采 飛揚、思維敏捷、知識豐富、敍事細膩、見解獨特,所以很受國內外華人的青睞,而《文化苦旅》更是別具一格,她象一個知識老人為大家講故事,徐徐道來,津津有味。談古論今、博揚文才。如果把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比作一條長河,那些千百年來獨領風騷的文人墨客,那些刻着一個時代烙印的歷史遺蹟、文物或詩篇,那些鐫刻在文人心中的理想和信仰,便是一隻只詩意的酒杯,在曲水中流觴。

在《上海人》一文中,惟妙惟肖的講述了“上海人精明、驕傲、會盤算、能説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吝嗇、自私、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

目中的上海人。”典型的口頭語就是“關農啥體”“大家各管各。是上海人的形象特徵,也是上海人被大家看不慣的一個緣由。然後故事一轉,就打開了話匣,從徐光啟到倪桂珍,從倪桂珍到宋慶齡、從宋慶齡到她的一口上海話,講述了上海人由此而得出的上海文明。這個上海文明不是上海人所專有的,她是全中國的,整個敍述娓娓道來,看不出一點説教。

所以,故事的結尾講到:“如果人們能從地理空間上發現時間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確當好處。

在《風雨天一閣》一文中,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

先生有給我們講述了一箇中國文人的戲劇性故事。“活到80高齡的範欽終於走到了生命盡頭,他把大兒子和二媳婦(二兒子已亡故)叫到跟前,安排遺產繼承事項。老人在彌留之際還給後代出了一個難題,他把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挑選。”結果,大兒子不加思索的 拿下了一樓藏書。這是一種奇特的家產分割,其實也是老人的祈盼,在實際考驗前面,老人家可以瞑目了。其實不然!

從黃宗羲進天一閣看書,名氣大增。“直到乾隆決定編纂《四庫全書》,這個矛盾的解決才出現了一些新的走向。乾隆諭旨各省採訪遺書,要各藏書家,特別是江南的藏書家積極獻書。天一閣進呈珍貴古籍600餘種,其中有96種被收錄在《四庫全書》中,有370餘種列入存目。乾隆非常感謝天一閣的貢獻,多次褒揚獎賜,並授意新建的南北主要藏書樓都仿照天一閣格局營建。 ”

天一閣因此而大出其名,但是文化總是緊緊的和國家的命運連載一起的,太平天國時期,小偷偷偷的從牆角下偷出很多書籍。到了1914年,一個叫薛繼渭的偷兒奇蹟般地潛入書樓,白天無聲無息,晚上動手偷書,每日只以所帶棗子充飢,東牆外的河上,有小船接運所偷書籍。這一次幾乎把天一閣的一半珍貴書籍給偷走了,它們漸漸出現在上海的書鋪裏。 沒想到上海的資本家的第一桶金的原始積累也是這樣的血淋淋的,他們幾乎掏空了天一閣的大半的藏書。即使有商務書局的張元濟先生聽説天一閣遭此浩劫,並得知有些書商正準備把天一閣藏本賣給外國人,便立即撥巨資搶救,保存於東方圖書館的“涵芬樓” 。但是最終還是毀於日本人的炮火之下。

這個故事,先生一直講到了80年代以後的修繕工作,簡直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長篇史詩。所以我感覺到,看先生的《文化苦旅》簡直就是在聽血淚斑斑的中國人民文化的鬥爭史。告誡人們,勿忘恥辱,鼓舞士氣,激勵鬥志,反思社會。

三,看《文化苦旅》是一次學習中華文化的好機會。 先生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做出了自己的犧牲。

無論是《莫高窟》的壁畫,還是《白髮蘇州》的庭院,無論是《江南小鎮》的小橋,還是《洞庭一角》的封山石刻。每一個小故事都有許多許多美好的回憶和深刻的寓意,通過作者運其妙筆,以幹練、漂亮的散文組合,是他們成為一篇篇讓我們驚醒的文章。特別是先生的淵博的歷史知識,讓我們每一個讀者深深的懂得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同時也為血得教訓所憤慨,通過憤慨而發人深思。

如果説,先生是文化苦旅,那麼我們讀者是在苦旅中學到了歷史知識,學到了燦爛的中華文化的魁寶。

總之,看《文化苦旅》感受到的是先生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可以説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就是對祖國的熱愛。當看到文化被踐踏,作者心裏就會湧動着一種苦楚和無奈。我感受到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良知以及文化素養,更感受到先生的剛直不阿的中國文人的骨氣,不禁對這位當代文化大師肅然起敬。

2014-1-16

第三篇:餘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000字

漂泊的旅程中,是誰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跡? ——題記

接觸《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是《道士塔》。它在整本書當中也是堪稱經典。荒茫大漠中,一個古老的意象,記載了敦煌文明的興衰,見證了一個沒落王朝的恥辱與無奈。當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時,一個壯麗無比的樂章便開始奏響。它是一千多年層層的積聚,它是一千多年鮮活的生命,它是無數藝術家與信徒膜拜的聖地。可是誰又能想到,它最終的命運卻交付到一個麻木無知的道士手裏。

王道士不過是那段屈辱歷史中的一個小丑,他的無知,他的卑賤,他的自以為是,無不讓人心中可悲可歎,可憤可恨。

當看到他把婀娜的塑像砸成碎片,把絢麗的壁畫粉刷得所剩無幾時,我好恨;

當看到王道士數着那一點微不足道的銀元得意的笑時,我好恨;

當看到一車車的瑰寶被大搖大擺地運到國外時,我好恨;

大漠孤煙,冷冷的夕陽將那些馬車的影子拉長。如血的餘暉,映在寂寥的戈壁上。此時,這塊宗教的聖地,是否也在滴血?

石走沙飛,粗礪的黃沙擊打着空空的石窟。嗚咽的寒風,在唱着最後的輓歌。此刻,這個孕育千年文化的生命,是否也在哭泣?

談起這些人和事都會使我們感到心口隱隱的痛,我們恨王道士那個歷史的罪人。然而,將所有的罪責全都讓這個無知的軀體承擔,也過於沉重。即使當初沒有王道士,我想其它一些跳樑小醜也會出現,悲劇依然會要發生,畢竟這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悲劇。

通過《道士塔》,通過那蒼涼深邃的筆觸,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藝術的榮辱與淪落。太多的眼淚已被戈壁的風吹乾,然而那份美不會改變,縱使它曾經被無情地,任意地更改。

如果説大漠中莫高窟的遭遇令人可悲,那麼煙波江南中的人情事態同樣使人可歎。

在小橋流水,吳儂軟語的江南,一切的氛圍,一切的意境,已不都是自然賜予的,更多的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營造出來的。雖然我不曾去過,但是書中描繪的江南小鎮卻給我一種回家般的寧靜。

歷史對蘇州不公的待遇,作者在《白髮蘇州》中,為這個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鳴不平。沒有金陵的王氣,沒有森然的殿闕,沒有沙啞的軍歌。有的只是青石小巷,有的只是小橋流水,有的只是撩人的彈唱。然而真的如此麼?沉寂千年的蘇州,也有石破天驚的一天,也有奮起反抗的一天。面對明朝腐敗的統治,蘇州人一改往日的温婉,也如易水壯士般踏着血泊反抗,悲壯、義無反顧,令世人震驚錯愕。然而當浩劫過去,蘇州人依舊回到原先的日子。小橋依舊精緻,桃花依舊鮮豔。隱者式的文化影響着這裏的人,恬淡閒適是他們生活的精神。然,不要忘卻他們還有那副錚錚鐵骨。深深庭院中,虛掩着千年的滄桑歷史。

《西湖夢》中至情至性的蘇小小,一生都在追尋着美,守候着清泉般透亮的淨土,瀟灑怡然的活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選擇了最美的年齡。如同煙花,燦然綻放於夜空,即使隕落,也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唯美的痕跡。用“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恰似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形容她再貼切不過了。蘇小小對於美的追求,或多或少的受到江南文化的影響。那種對完美的熱愛,對生命的敬重。

餘秋雨曾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想必這就是他旅行的目的,寫這本書的初衷吧。在旅途中,體味到了歷史太多的辛酸,文化太多的無奈。在旅行中滌盪心靈,在旅行中守望文化。

再壯麗的旅程也會隱藏迴歸的路線,漂泊的行者,是否也在守望着文化?

第四篇:文化苦旅餘秋雨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散點論述,探尋文化;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文化苦旅》中大多記錄了一個文化人遊歷名勝古蹟、名山大川的見聞與感觸,是借遊記體寫文化散文。以地理旅遊為線連接起,歷史文化的旅遊,抒寫對傳統文化的感觸思考中國文化的命運。具有強烈的理性主義色彩,餘秋雨尋求理想人格,擅長用悲壯的格調抒寫自己對美的情懷,在散文中追求自然的美、精神的美、藝術的美.

其中《道士塔》《陽關雪》等,是通過一個個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的深邃蒼涼之感見於筆端。《白髮蘇州》《江南小鎮》等卻是以柔麗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此外,還有早已傳為名篇的論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筆墨祭》以及讀者熟知的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散文《牌坊》《廟宇》《家住龍華》等。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並不甘甜。

《文化苦旅》是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具有濃郁的書卷氣、迂迴着感傷的氣息、穿插了完整生動的故事、應用了抒情與議論完美結合的寫法

一種典型的文化散文。餘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為題材,但是他不同於以往散文只關注景物的自然現象,多以個人的感情抒發和自我表現為主,用他深邃的目光,透過這些現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這些自然景觀背後所沉澱的文化內涵上。開闢了中國當代散文的新的藝術空間

具有濃郁的書卷氣。行文之中常信手拈來一句古詩,一個典故,一段傳説,才氣寓於趣味之中,當知識小品亦無不可。餘秋雨的文化散文一般不計較結構,平鋪直敍,但由於處處都有才氣點綴,絲毫不覺得枯燥乏味。

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特別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敍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敍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第五篇: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木洞中學王慶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頗多。在此寫上幾筆,算是讀書筆記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隕落怪罪於一個“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是那個時代到處可以遇見的一箇中國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贊同。因為我以為這棍子打在愚昧、荒蠻、落後、病態的社會(或者乾脆説政府)身上更確切。把幾乎所有毀損敦煌文物的罪過和仇恨的矛頭都加諸於“個人”,而不去反思個人後面的社會---就像魯迅那樣---令我感覺有點小氣,或者叫主題沒有得到昇華。《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對李冰父子的讚歎與崇拜讓我印象深刻。《白髮蘇州》讓我看到了蘇州2014年的婉約,她的靈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遠,碧波如此瀲灩,園林那樣纖巧,桃花那樣俊俏??

然在這本書中,我感受最深的卻是他那篇《信客》。《信客》寫的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鄉間的事,那時候通信手段很落後,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他大約相當於在鄉村與城市之間奔波的鄉村“郵遞員”。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能聯繫上出遠門的親人。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文章首先説的是這裏的一個老信客,曾有一次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紅綢,而恰好他也要為一遠親送一分禮,於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託另一個人給

家裏帶來口信,説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毀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譽,老信客申辯不清,滿臉悽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這就是失信的結果,哪怕只有僅僅的一次。

文中還重點講了一位年輕信客的一生。他以他的誠信和雙腿來維持生計,他賺的錢僅僅夠自己吃飯而已,但工作卻異常艱苦,往往鄉親們的親戚都不在一個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嶺,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難後的信客,回鄉卻不會受到鄉親們的致敬,也不會受到鄉親們的重視,甚至都沒有人會去注意這個整天東奔西跑的信客。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鄉親去料理後事外,還得主動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鄉親們的無端懷疑,這使信客不止身體上過度勞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絲安慰。這些痛苦,這些磨難,不是普通人們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卻默默承受這一切,並沒有絲毫怨言。信客最終贏得鄉親們的讚譽。如今信客的職業早已經消失,不再回來,但是他們那種任勞任怨,恪盡職守、善良厚道、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卻正是現代人所缺失的。我以為這篇文章與其説是為讀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説是作者在呼喚“信客精神”的迴歸。

聖人早説過“無信不立”,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何難追?因為言出諾隨,方顯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別是在

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承諾更是事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只有一諾千金,才可贏得至高無上的信譽。

我對朋友失信了嗎?有沒有為沒有兑現諾言編織藉口?

我對領導失信了嗎?是不是怕被怪罪而遮遮掩掩?

我對下屬失信了嗎?能不能為自己的食言而低下高貴的頭顱? 我對學生失信了嗎?會不會為了私人晚宴而置學生而不顧?

信用難得,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所以就讓誠信成為一種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