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讀後感3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W

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讀後感1

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讀後感3篇

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前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化課,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生命力之頑強,

世界古代誕生過四個文明古國,中國是唯一流傳至今的文明。因為受到國粹大話系統的影響,總認為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第一的,但是按照時間來説,中國只能排在第三有可能還是第四的位置。古巴比倫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比我們早出現一千多多年,即使我們有些看不起的印度文明也是跟我們同一時期的,有可能比我們更早。

與其去盲目的覺得我們是最厲害的,不如去思考我們為什麼是唯一存在至今的,這個更加有意義,知道中國文化為何能夠流傳幾千年至今,中國文化為何能夠有如此大的生命力,就能知道中國文化往後怎麼能夠繼續源遠流長。

中國文化能夠在古代;如此的興盛,離不開創造文化的一些偉大的人,從老子到孔子,從李白到王陽明。這些文人繼承着中國文化,也創造和發揚着中國文化,但是我覺得從客觀上讓中國文化得以保存的一些人也是值得尊重的。

中國文化從古至今幾千年,經歷過輝煌,當然也經歷過篳路藍縷,也有過差點斷絕的危險,但是我們有一些偉人,讓我們至今能夠很自豪的説我們是世界唯一存在至今的文明古國。

首先當然是我們的祖先—炎帝與黃帝

華夏子孫,龍的傳入是印入每個華人骨子裏的東西,這是一種巨大的文化認同,不管是漢族,滿族亦或是其他名族,都是華夏人,所以中國古代不管是誰統治中國,都會保護中國文明不斷,以為統治者本身也是其中之一。

秦始皇也是中國文化得以保存至今的偉大貢獻者之一,而且我個人認為是其中最重要的人。

始皇帝為中國帶來了大一統的思想,後是帝王莫不以此為目標,這就從客觀上讓中國大多數時候都保持這統一的形態,保持着巨大的文化體量和文化認同,不分化。這統一的形態也讓中國始終保持一個龐大的形態,這個形態也成為中國文化能夠保持的重要保障。就比如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説的一句標新立異的話---崖山之後無中國。成吉思汗一統天下,建立元朝。他的子孫都是遊牧名族,後是皇帝的確曾經想過將整個中國地區的田地全部變成草場,把漢人全部變成放牧的奴隸,斷絕漢人的文化傳承。但是因為當時漢人的體量太過龐大,而且上千年的農耕文明發展,能夠為政府提供強大的財政保障,而這是遊牧民族無法做到的,所以最終我們的祖先沒有變成奴隸。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是中國文化能夠在整個華夏廣泛流傳的根本。

中國人骨子裏的和善也是我們的文明能夠存在至今的重要原因。

因為和善我們從不遠征,不主動樹敵,我們以德服人,我們總是希望和周邊國家和睦相處,不想着去征服別人,統治別人,這就使得中國沒有與遠方的強大敵人爆發劇衝突,沒有與其他民族結下不死不休的仇恨,這個特點至今中國都保持着。

因為和善,我們不極端,不是非左即右,我們奉行中庸思想。任何極端的事物,要麼歸於塵土,要麼極盡繁華之後歸於塵土,比較脆弱。就好比前蘇聯,舉全國之力發展重工業,發展軍事,極致強大,統領半個地球,但是國家其他很多方面比較薄弱,最終導致一敗塗地,國家分崩離析。我們中庸,不走極端,方方面面都要兼顧,這也使得我們中國現在能夠在世界上面臨同樣的圍追堵截,但是仍舊能夠屹立不倒。

當然,就如同人無完人一樣,如此優秀的中國文化也有其弊端,我們輕視創新,忽視實證。

中國古代四民論---仕農工商。以當官出仕為最高追求,輕賤工商,但是真正的技術創新是要考工來實現的,而且在中國古代新的技術發明甚至不如一首華麗的詩受重視,這就導致中國古代特別是元代以後,創新能力極其低下。

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要靠商人,但是中國古代商人恰恰是四民中最底下的一個,不受統治階級重視,以商獲利為恥。無人重視,就無人研究,所以中國古代統治者對經濟的發展規律認知低下,經濟發展以小農經濟為主,經濟活力不高。就好比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遷徙天下富人至長安,以為把有錢人都拉到長安來,長安就會成為經濟最好的地方。這種輕視導致古代中國經濟雖然體量大,但是水平低。

我們的文化繁榮過,衰落過,但是從未斷絕過,有着太多的偉人為我們創造文化,傳承文化。

我們當代人也要為後人繼續傳承我們的文化,希望我們的文化能夠萬世傳承,越來越好,永不斷絕。

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讀後感2

“中國文化”是一個體量巨大的課題,她收納一切、沉澱一切、預示一切,其廣度和深度一般人難以駕馭,但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一書處理得似乎比較恰當。秋雨先生還是那位諳熟文化傳播之道的大家,他深知要讓傳統文化更易於被大眾接受就必須摒棄艱深晦澀的講道理擺論據的方式,他會精心挑故事,更會平和講故事。更為難得的是,他給奠定中國文化根基的幾篇名作《道德經》《逍遙遊》《離騷》《金剛經》等,按自己的理解一一翻譯,特別是藴含天地人之哲理《道德經》,在秋雨先生筆譯下表達得更直觀,讀者在結合自身經歷下漸讀漸明,或許在思想碰撞中又會有新的理解。

《中國文化課》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以史為跡敍説悠悠文脈,談儒釋道深究文化哲學,反思得失探尋利弊所在。當中,“史蹟”部分更能引起我的共鳴。

“史蹟”部分主要是以人帶史,將文化脈絡進行了縱向梳理。先秦諸子百家在列國諸侯紛爭中,通過各自的政治實踐,紛紛在中華文化中紮根,終讓這個時期成為中華璀璨文化的一個奠基時代;秦漢的文化與意識的大一統,儒釋道的交融,豐富了哲學思想,為統治者提供了多種施政選擇;動亂的魏晉卻輩出堪稱“文化風骨”的名仕,各種藝術形式達到了一個高峯,二王的書法、陶淵明的田園詩在中國文化史上立下了一座豐碑;此後,在北方的馬蹄聲中,遊牧與農耕文化的融合產生出了新的文化形式,拓寬了氣場;盛唐之氣得以承接,生髮出開放包容的精神價值和擁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並因之產生盛唐人的集體人格:具有詩人的“浪漫情懷”。璀璨如明珠的藝術形式——唐詩,與書法一道被認為是中華文明深處的無價瑰寶;宋代進入中國文化的匯聚期,體量巨大但不乏精深,宋代的文人所展現的自由、自立、自在的境界為後世敬仰,這個時代誕生了一位文化全才(蘇軾)、兩位文化高官(王安石、司馬光)、三位戰亂詩人(李清照、陸游、辛棄疾),以以上幾位為代表的宋代文化沒有被盛唐的光輝所覆蓋,反而表現出與此前時代不同的穩重而沉着的中年氣息,在宋代登上高峯的“詞”將人們帶入一個文化新時代;此後,中國文化在逐漸收緊的專制主義氛圍中陡坡驟降,儒學因朝廷的過度尊崇而走向陳腐,清醒的學者無意抗衡便轉而向內而求,王守仁的“心學”順應而生並得到推廣,此外,元雜劇、明清小説等藝術形式也不再像唐詩宋詞那樣浪漫悠遠高於生活,而逐漸向人們身邊走近,這個時期也有了此前時代不同的反叛精神,尤以三劍客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為首,他們對社會進行批判,他們憂鬱而深刻、勇敢而尖鋭,大大加重了時代的分量,煥發着文化的高貴。此後近代百餘年,中華文明遭逢大變,在西方的新思想新流派交錯刺激下,傳統文化出現斷層,一度被摒棄,開宗立派的大家已然聊聊。

中國文化課

“史蹟”部分闡述的中國文化流變,但具體到每個時期的細節時,最根本的還是人的行為習慣傳承。一部分人通過對另一部分人的口耳相傳,把累積起來的行為傳接下去,經過時間的淘洗、揚棄、昇華,最終沉澱為約定俗成的集體習慣,繼而上升為整個時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有諸子奔忙於各國實踐理論,方有中國文化的精神奠基;有以李杜為代表唐代詩人敏感於自然和人性,方有盛唐的浪漫氣息,有王守仁的龍場悟道,才有意藴豐厚的“心”學。在歷史大潮的奔流中,各個時代的精神價值點滴匯聚終成了一種無形的力量,不斷向內緊固,向外拓展,延綿至今,站在今天回看歷史長河,我們所承接的這份力量這不就是我們常説的中國文化嗎?反觀大眾所認為的那些代表着文化的書卷、雕塑、古蹟等有形的物,假如沒有同時代的精神價值和集體人格去替其背書、延伸,它們也只是一個年份古老一點的物件,一個擺設,充其量只是文化表象、載體,並不是文化本身。讀罷史蹟全篇,感覺秋雨先生非常完整的詮釋了他為文化作出的定義——文化,是一種成為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我們常説讀書要聯繫生活,觀照自身。想必張先龍校長也非常贊同餘秋雨先生提出的文化定義,並在實際工作中潛移默化的推行。張校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出的校園文化內核在集體行為而不在樓堂館所命名和校園雕塑多少,他認為凝聚二中人文化精神是二中的學生口耳相傳的“義忠仁”口號,是每位學生經歷過的晨跑,書法課,閲讀課,是校園天然的環境,雅正的標語,是厚重的應元石刻,悠揚的狀元鐘聲……是的,正是這些集體的經歷和感受昇華成“義忠仁”精神,它不依賴於某個解釋而固化,或者某一件具體的物而被代表。所以,校園文化真正內核並不在物,而在人的集體行為,二中有“真正學校、品質教育”的辦學追求,二中人有“品行端正、習慣貞固、興趣高雅、身心健康”價值取向,這些是二中的集體人格,是二中育人的成果,是二中真正的文化。

餘秋雨先生中國文化課讀後感3

餘秋雨先生的《中國文化課》這本書,讀之,受益頗多。

餘秋雨先生的閲歷豐富、見識淵博,通讀《中國文化課》,使我對先生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也使我對中國文化幾千年經久不衰的奧祕、歷史脈絡、典籍名著、文化巨匠、名言警句等等,思想上逐漸清晰了,思路逐漸明瞭了,重點逐漸裸露了,傳承方向逐漸辨識了,自豪感油然而生。使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在自己心中有了落腳點,有了重量,變成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着,有腳印,有聲音的事物,萌發了無限的驕傲。

餘秋雨先生通過縱向闡述,使我對中國文化全面瞭解,起到一個線性認識。使我對每個朝代、階段,中國文化的內容有了一點粗淺的認識,或在腦海裏留下一定的記憶符號,比如説周朝《周易》、春秋典籍、楚辭漢賦、魏晉名士、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的小説。

橫向比較讓我對中國文化淵遠流長的基因產生了莫大的興趣。世界如此之大,地域如此之廣闊,種族如此之繁盛,語言如此之眾多,只有也只有華夏兒女創造了這樣幾千年綿延不衰的燦爛文明,時至今日,它還義更加朝氣蓬勃之力,繼續開創未來,不得不令人崇拜它無窮的魅力,儘管他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點。

對於儒、釋、道精典著作的翻譯和闡釋,對我的印象同樣深刻。過去我對這些經典只是點點滴滴、一心半點的認知,通過這次閲讀先生的著作,將點連成了線,使這些知識有了一個系統的印象,尤其對君子之道的論述,讓人抓住了傳承的繩索,老莊無為思想長生不老的祕密,佛法在華夏土地上發揚光大的道理。

餘秋雨先生將每個時代文化代表人物的闡釋,使我對這些時代這些人物的代表著作並人格形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一幅鮮活的文化圖像呈現在眼前,令人由衷產生對老子、孔子、屈原、司馬遷、曹操、李白、杜甫、蘇軾、關漢卿、曹雪芹等文化巨匠的膜拜。不愧為當時他們所處時代的文化旗手,也必將永遠是中華文明上最耀眼的明星。

總之,《中國文化課》是一部難得的好書,對我們瞭解、傳承中國文化的意義重大,是提高我們文化素質的好教材,是我們打開文化事業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