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荷花澱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8W

荷花澱讀後感【多篇】

名著荷花澱讀後感 篇一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澱地區人民羣眾進取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羣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蓆,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温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係。當她明白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捨,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併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澱的婦女代表瞭解放戰爭時期婦女的新思想,也象徵着婦女解放運動的初步勝利。這些被解放的婦女加入到解放戰爭的大潮中,為全國的最終解放作出了自我的貢獻。

《荷花澱》讀後感 篇二

《荷花澱》這本書充分體現了孫犁鮮明的三大創作特色:描寫的是冀中一帶尤其是白洋澱地區人民的生活和鬥爭;善於用精練的筆墨,寫出人物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小説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説。

作品選取白洋澱一隅,在抗日戰火硝煙瀰漫的大背景下,主人公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就像白洋澱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荷花澱》不只是一篇小説,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

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荷花澱》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給學生以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語感和美感,讓語文課屬於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發表、有時間思考、有空間參與,在新課程標準下更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辨析能力、表現能力。因此,我把本文確定為“文學鑑賞課”,採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但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商量探夫”兩段對話描寫進行鑑賞討論,達到讓學生掌握學習小説一般方法的目的。

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掌握學習小説一般方法。

這就是我對《荷花澱》這篇課文的看法。

《荷花澱》讀後感 篇三

孫犁小説的獨特藝術風格就是追求散文式的格調,追求詩歌般的意境,他的短篇小説代表作《荷花澱》充分體現了這一風格。

小説開頭三段描寫水生嫂月下編席的情景為全文定下了基調。

“月亮升起來,院子裏涼爽得很,乾淨得很。”整個畫面的色調是潔淨的、清新的。接下來,作者抓住明月、薄霧、清風、荷香這些富有鄉土氣息的景物,展現了荷花澱的地方風貌,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境界。試想:溶溶月光下,農家小院裏,一位出水荷花般的少婦正在編着葦蓆等着丈夫,“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美,人更美。景物描寫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美麗多情、温順善良的形象。

幾個女人探夫未遇,羞紅着臉,不好意思從馬莊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往家趕。“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涼風拂面,人的心情舒暢;湖面廣闊,人的心胸也開闊起來。此時此刻,此地此景,女人們忘記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説笑起來了。在藍天之下,碧水之上,一葉小舟在水面上輕輕飄蕩,水聲悦耳,笑聲清脆,充溢天地間,流淌荷花澱。

她們輕輕划着船,繼續往家趕,歸途中她們遇到了敵人,把船駛進了荷花澱,接下來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

作者在這裏不是欣賞那“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而是透露出一種暗示,暗示出即將在這裏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站。其中關鍵詞語是“銅牆鐵壁”“哨兵”,具有象徵意義,表現了婦女們剛強的性格,還為下文寫她們成立隊伍配合子弟兵作戰埋下了伏筆。

由此看出,《荷花澱》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副副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徵。《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小説,有人評價它是“詩中的小説,小説中的詩”。語言富有特色:樸素、清新、柔美,像藍天上的明月,如山澗裏的清泉。所以,閲讀《荷花澱》之後,感覺就像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杏仁露,又像躺在芳草地上聽了一首輕音樂。

《荷花澱》讀後感 篇四

孫犁的《荷花澱》,就彷彿有一股清新的泥土氣息撲鼻而來,一幅幅淡雅、幽靜的畫面展現在我的眼前,使人感到“詩體小説”的詩意:用詩一樣的語言,創造了詩一樣的意境。

作品第三節,寫水生嫂深夜編席。“她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的雲彩上”。兩個比喻,既寫出了夜的深遠,又表現了水生嫂勤勞、樸實的品質。作者讓畫面隨人物的視線推移:“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寫銀白的澱,使畫面淡雅,寫輕紗般的霧,又使畫面靜中有動,而荷葉荷花香更使這寧靜優美的意境增添了色彩和質感,這是作者通過周圍的景物抒寫了自己美好的感情、願望和理想。不僅如此,這幅畫還隱寓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景色是平靜優美的,而水生嫂的心情卻不平靜。夜這麼深了,丈夫還沒回來,她正在焦急地等他呢。可見水生夫婦的恩愛,這與後面描寫夫妻話別場面相照應,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發展,表現了水生嫂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由於作文本身固有的難度和學生寫作水平的個性差異等原因,不少學生經常會產生某些心理障礙,從而影響作文水平的提高。這些心理障礙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懼心理、無所謂心理、速勝心理等。要針對其心理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逐一消除。使學生真正理解:畏懼、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寫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運用以上巧妙方法,定會有長足進步;無所謂和自大,是一種盲目思想的表現,是一種錯誤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種技能,多練就會進步;速勝心理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語言表達項目,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具備多方面和綜合能力。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揮之即成的問題,而是在長期的精讀、多思、勤練相交融的潛移默化中實現的,只有巧妙地誘導學生,輕裝上陣,身心融入,持之以恆地堅持一段較長時間的讀練結合,學生作文水平才會快速提高。

《荷花澱》讀後感 篇五

翻開久置書架上的一本書,撲面而來的是那濃厚而唯美的鄉村氣息。讀起第一章,彷彿已走進那美輪美奐的水鄉,看到白洋澱中淳樸善良的女人,為她們的傳統美德而讚歎。這,就是孫犁的《荷花澱》。

很早以前,就聽説孫犁的文章有詩意又有地道的鄉情,小説人物傳神,形象美好。讀此本《荷花澱》,使我真正感受到孫犁文章的美:詩美、鄉美、人美。

作者用清新、脱俗的筆墨描寫了白洋澱——這個位於抗戰前線卻寧靜、美麗的水鄉。這裏有一羣女人,她們的代表人物是水生嫂。水生嫂是小説的線索人物。她勤勞能幹,在月下織葦蓆,不一會兒就織出一大片;她體貼用心,為丈夫參軍而擔心和不捨,卻又識大體顧大局地為丈夫準備行李;她樂觀向上,雖丈夫參軍後未找到他,卻隨後又調侃地説笑起來;她勇敢,在遇到敵人時,寧願跳水也不願意投降……正如孫犁在《關於寫作》一文中寫的“她們在抗日戰爭年代,所表現的識大體,樂觀主義以及獻身精神,使我衷心地佩服到五體投地的程度。”

而讀這本書第三遍,再看到作者對水生嫂的描寫時,我想起了鄉下姑姑家邊一個阿姨,一個地道的鄉村婦女,今年也不過三十七八的樣子,長得不算清秀,但也耐看,個子不高,見她穿的最多的是一件普通的藍白色棉綢上衣。她的聲音也許是因為長期農作,而有些沙啞,但脾氣卻很好,我和堂姐常去她家裏玩。曾經她還送給我她自己用衣服邊角料做的紫色荷花包,但以前搬家的時候無意弄丟了。前幾日去她家玩,因為熟悉,就沒大沒小地説:“你脾氣這麼好,還這麼心靈手巧,真難得哈哈……”那個阿姨一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嘛!”

想到這裏是她從小生活、眷戀的地方,我點頭説:“長江水養育了長江人的好脾氣,也培養了人們的心靈手巧。”堂姐笑着望着正縫衣服的她,半晌,她又抬起頭來,用指尖輕輕一彈我們的額頭,“你們兩個丫頭呦……”

我幾次想把作文的主角給她,想表達我對這個阿姨的讚美,卻寫不出來,因為我覺得沒有什麼華麗的詞句來修飾她。而現在,我明白了,我想寫的就是她那不加修飾的淳樸,不加修飾的美。這是孫犁在書中告訴我的。

經典時能經過時間沖刷的,而《荷花澱》堪稱經典。它描繪了一個又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抗日年代,這些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懷着強烈的名族尊嚴,譜寫了一章輝煌。

詩文繪鄉,鄉土育人,貴人有鄉情。《荷花澱》,這本灌注了孫犁對家鄉全心全意的愛和讚美而成的一本經典,用詩情畫意打動了我,用對鄉村人民的歌頌,打動了歲月……

《荷花澱》讀後感 篇六

《荷花澱》是最能代表孫犁小説風格的優秀短篇小説。 孫犁是一位以寫冀中農村人民抗日鬥爭而著名的小説家。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氣息,在藝術上,獨有一種清新、真摯、自然而又明麗的風格,其作品素有“詩體小説”的稱譽。

《荷花澱》講述的是冀中白洋澱地區人民羣眾積極投身抗日的故事。

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農村婦女的羣像。這些婦女勤勞、樸實、善良,識大體、顧大局,是在特定的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新人。

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婦女典型。她勤勞、能幹,編葦蓆,一會兒“就編成了一大片”;她賢慧、温柔,敬重老人,疼愛孩子,體貼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水生嫂雖然愛丈夫、愛家庭,眼光卻不狹隘,她能識大體、顧大局,懂得如何處理愛國與愛家的關係。當她知道丈夫報名參了軍,雖然也心疼丈夫,依戀不捨,但她還是很快欣然同意,併為丈夫準備好了行裝。

白洋澱的婦女不僅是勤勞、能幹、識大體的,也是多情的、樂觀的、堅強的。男人們參軍才走幾天,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便找藉口去探望他們,她們對自己的丈夫有着深切真摯的愛。當然,她們又是樂觀的。在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時,她們雖然最初“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但她們“永遠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們就又説笑起來了”。這些情感豐富,愛説愛笑的女人們在遇到敵船時,雖然也心跳,但卻不膽怯,不手軟,她們機智地將船往荷花澱裏搖,並下定決心,“假如敵人追上了”,決不投降,“就跳到水裏去死”,表現出了堅定沉着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回村後,這些經受了戰爭洗禮的婦女們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飛躍,她們很快也學會了射擊,拿起了槍桿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隊伍,“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頃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

水生嫂等婦女們的成長,從一個側面表現出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衞戰爭中的巨大變化。作者通過塑造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羣像,歌頌了冀中地區抗日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戰的革命鬥志以及愛國主義精神。

孫犁的小説之所以具有“詩體小説”的美譽,主要是因為無論寫人、記事、寫景都總是充滿了詩情。《荷花澱》就是這樣一篇充滿詩的美感的作品。

首先,《荷花澱》在寫人方面非常注意揭示人情美、人性美,從而使作品有了一種抒情美。小説的一箇中心任務當然是寫人,《荷花澱》的成功也首先在於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為代表的婦女羣像。然而《荷花澱》的寫人又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寫人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抓住最能展現人性美、人情美的場面,人物語言、動作,細節等,準確傳神地刻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凸現人物的可貴品質。作品寫水生嫂等婦女如何組織隊伍,練兵習武,如何配合主力部隊打擊敵人等場面、情節,採用的是粗線條勾勒,而對於那些最能表現水生嫂等婦女內心深處感情世界的細節、舉止、言談、場面等,則採用工筆細描。如水生嫂與丈夫話別那個片斷,就寫得很精彩。深夜,水生歸來,告訴妻子自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疼愛丈夫的水生嫂一時不知説什麼好,她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這個細節非常傳神,其中“震”、“吮”兩個動作,把一個鐘愛自己丈夫的妻子,不忍與他分離,又極力剋制自己感情的複雜內心準確地表現了出來。

接着,作品繼續寫人物神態、語言:“女人低着頭説:‘你總是很積極的’”。這簡短的話語,似有對丈夫的讚許,又似有依依不捨的嗔怪,同時又似乎透露出人物不甘落後的自尊。“低着頭”,準確地傳達出了人物此時特有的心態。接着,丈夫一番勸慰後,“女人沒有説話”。這片刻的沉默,同樣準確地傳達出了水生嫂此刻內心既痛苦,又強壓痛苦的複雜心態,具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其次,注重寫景的抒情性。如作品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着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再有,作品寫荷花澱伏擊戰時,也有一段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紅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這段景物描寫,通過奇妙的比喻,使景中有情,很好地抒發了作者對抗日軍民的深切之愛。

第三,《荷花澱》在結構上也很有特色,它結構簡潔、靈活。從全篇結構看,作品力避平鋪直敍地串聯故事情節,而是採用了把“生活的碎塊”連成一體的結構方法,以水生參軍為開端,以水生嫂性格發展為線索,通過夫妻話別、探望親人、澱中遇險、伏擊敵人、奮起抗戰等一連串充滿生活情趣的典型畫面,來刻畫人物,表現主題。而這一連串生活畫面,有的詳寫,如“夫妻話別”;有的略寫,如“伏擊敵人”。這樣,使作品疏密相間,詳略得當,具有一種詩的節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