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荷花澱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7W

荷花澱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荷花澱》教學設計 篇一

《荷花澱》教學設計方案

教材分析

《荷花澱》是中等職業教育課程高教版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小説。本單元閲讀與欣賞的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品味語言。孫犁用充滿詩意的筆調,把白洋澱人民保衞家鄉可歌可泣的鬥爭,交織在白洋澱水鄉如詩如畫的背景上,帶給讀者無限美感的同時,喚起了人們對家鄉的熱愛和保家衞國的熱情,同時也激起讀者對那場侵略戰爭的憎惡之情。 學情分析

授課班級為高二年級微機班,授課對象56名學生。學生高一時已學習了普高教材必修一至四的內容,有一定的小説知識的積累,具有初步的鑑賞和品味小説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賞析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感受景物之美。 (2)品味語言,賞析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感受人情之美。

(3)通過品味語言,理解“詩體小説”的特點,領會孫犁小説獨特的風格。 教學重點

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感受到作者筆下的景物之美、人情之美。 重點依據

(1)本單元閲讀與欣賞的重點:品味語言。

(2)文本本身呈現出自然美,人情美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本文的“詩意美”,進而領會孫犁小説獨特的風格。 難點依據

《荷花澱》是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説,但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爭題材的小説 有着截然的區別,有“詩體小説”之稱。對於作者的這種非戰爭化的把握和處理,學生初次接觸,理解起來有些難度。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法

2、多媒體教學法

3、問題導引法

4、任務驅動法 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片,白洋澱風光視頻。

2、佈置預習:

① 掌握本課生字詞。

② 上網查詢資料,瞭解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及荷花澱派的寫作風格 ③ 熟讀課文,用小標題概括各節具體內容。

思考:本文通過寫一批農村青年,特別是一羣婦女在抗日戰爭中成長的故事,表現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授課類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課文,創設情境(1分鐘) 播放白洋澱風光視頻,徐徐展開白洋澱的風光圖片,教師力求用優美的語言導入。

相傳在很久以前,嫦娥偷吃了仙藥後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時,隨身佩帶的寶鏡掉了,摔成了99個大大小小的碎片。於是地上就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澱,荷花澱便是其中的一個澱泊。

這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水光天色,美不勝收。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每逢清晨,紅日映澱底,綠帶披霞衣;夏天,魚躍水面,綠葦搖曳,荷花吐豔,一派水鄉景色;秋天,蘆花紛飛,稻穀飄香,小舟穿梭往來,漁歌此起彼落;冬天,地凍冰封,一片碧玉,恰似一幅巨大的明鏡鑲嵌在冀中的原野上。

日寇的鐵蹄踐踏在如詩如畫的白洋澱上,那裏的人們又是怎樣來保衞自己的家園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孫犁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小説《荷花澱》。 (二)檢查預習(3分鐘)

1、出示作者孫犁及荷花澱派介紹圖片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台》、《囑咐》,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説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説”。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澱派”。 “荷花澱派”與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一起,對後來的文學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2、梳理三個部分情節內容

①水生參軍 ②探望丈夫 ③巧遇丈夫 夫妻話別 歸途遇敵 助夫殲敵

3、概括本文思想內容: 《荷花澱》描繪了冀中根據地白洋澱人們的鬥爭生活,突出了婦女在抗敵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境界及成長過程,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根據地人民高度的愛國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三)品味語言,感受景物之美(15分鐘)

1、初讀,感知畫面美

問題設置:讀完本文之後,你感覺小説中哪幅畫面最能給你美的感受?把你認為最美的語段讀一讀。

文中三處景物描寫。

(1)開頭部分對水生家小院及白洋澱夜景的描寫

教師點撥:作者選取了哪些描寫對象?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作者描繪了湛藍的天空、皎潔的月亮、整潔的院落、端坐的女人、透明的薄霧、涼爽的微風、新鮮的花香,勾畫出一幅清新淡雅、和諧寧靜的畫面。

點評:選取的描寫對象本身具有自然的美感,這些描寫對象的特殊組合又進一步昇華和豐富了美。

(2)正午澱上風光的描寫

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圖景:

萬里無雲的天空、徐徐吹來的涼風、水波粼粼的湖面、輕輕搖盪的小船、又嫩又白的菱角、舒展的荷葉、高高的荷花花苞。

點評:這些景物描寫體現了環境的寂靜無聲,也烘托了女人們由失望,傷心,進而又愉快起來的心情。 (3)伏擊戰前對荷花澱的描寫

那一望無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起,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

思考:孫犁為什麼把荷葉比作“銅牆鐵壁”?把荷花箭比喻成“哨兵”? 點評:“一切景語皆情語” 這段景物描寫不僅突出了水鄉的特點,還暗示着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了根據地人民團結抗日的鋼鐵意志和英勇不屈的鬥爭精神!

2、品讀,品味語言美

問題設置:作者描繪畫面美的時候,語言運用方面有哪些特點?以1、3自然段為例,注意體會話語的修辭、裝飾。 示例:

涼爽得很,乾淨得很,濕潤潤的,柔滑修長等詞語。這些修飾語的使用擴充了無限的美感。

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修辭的使用,寫出了葦蓆的潔白特點,也烘托出水生嫂的高潔形象。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優美的文字,哪裏有一點點戰爭的味道,又哪裏有一點點戰爭的紛擾?把我們帶入純美的境界裏。

3、範讀,誦讀指導

教師進行誦讀指導,選取第3自然段範讀,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並展開豐富的想象,品味意境美。

4、美讀,讀出美感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再次誦讀,讀出美感。

(四)品味語言,感受人情之美(15分鐘)

小説主要是通過簡潔傳神的對話來描寫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從而使人物栩栩如生。

1、“夫妻話別”文段

(1)先分角色朗讀,然後讓學生來評價他們讀得如何,是否把人物的語氣,人物的感情讀出來了。

(2)通過討論評價來把握人物的性格,從水生嫂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崇高的品格、純美的人性?

既有中國婦女傳統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據地婦女進步的特點。 她勤勞能幹,純樸善良,温柔體貼,思想積極,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忠貞。

2、選取五個婦女商量探夫時的對話:

以小組為單位首先自己揣摩討論,這五句話分別屬於一個怎樣性格的女性,然後試着分角色讀出感覺來。

荷花澱的婦女們或嬌羞,或直爽,或穩重,或開朗,孫犁用寥寥幾句話就為我們勾勒出瞭如此不同的人物形象。

3、思考:個性如此鮮明的女子們,作者卻沒有給她們取名字,是疏忽嗎?

提供思考的指向性:站在作者的角度想一想

作者要刻畫的是白洋澱婦女的羣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説明白洋澱人民起來保家衞國的決心和對侵略戰爭的痛恨。

(五)深入探究,感受風格(10分鐘)

1、出示幾張戰爭中生靈塗炭的圖片

2、小組討論並探究:

戰爭留給人們的似乎只有無盡的眼淚和悲傷,可孫犁為什麼要寫得那麼美呢?

3、小組代表發言

4、教師歸結

小説反映的是殘酷的戰爭年代,但作品描繪的背景不是斷壁殘垣、血流屍橫,而是明月清風,銀白的湖水,碧綠的稻秧,粉色的荷花……白洋澱美麗的波光水色。作者不是用渲染戰爭殘酷來表現革命英雄主義,而是通過人物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對鬼子破壞美好生活的痛恨來歌頌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作者把勞動美化了,把戰爭詩化了,腥風血雨的戰爭題材在作者的筆下變得詩情畫意了。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語言風格在本文中得到了完美的統一,被稱為“詩體小説”的《荷花澱》正是這種獨特風格的集中體現。

(六)課堂總結:(1分鐘)

“文中有畫,文中有詩”正是《荷花澱》這篇小説的真正魅力!因此我要説:《荷花澱》不只是一篇小説,由此發端,形成了現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創作流派---荷花澱派;《荷花澱》也不只是一篇課文,由此發端,帶給了我們清新的生活氣息,濃郁的美感。它的不事雕琢和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

(七)作業:

1、摘抄文中富有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的語句,做成讀書卡片,並簡要分析這些景物描寫表現的意境。

2、課外閲讀“白洋澱紀事之二”----《蘆花蕩》,進一步領略孫犁的創作風格。

板書設計:

景物之美 淡雅疏朗

荷花澱 詩意美-→詩體小説

人情之美 樸素清新

教學反思:

《荷花澱》的風姿在於它獨特的“詩意美”,這種非戰爭化的把握和處理正是孫犁小説風格的體現。課上,牢牢立足文本,以學生活動探究為主,老師引領學生通過誦讀、品味文中的環境描寫,重點揣摩人物對話,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筆下的景物之美、人情之美,進而領會到孫犁小説獨特的風格,較順利地完成了這一教學目標。

《荷花澱》的意境是優美的,語言是詩化的,與傳統戰爭文學血雨腥風的場面大相徑庭。為了體現這一特點,荷花澱的截圖,白洋澱風光的視頻播放,戰爭

場景的圖片的展示,都更好的創設了情境,啟發學生思考,加深學生對“詩化”小説的理解。

荷花澱教學反思 篇二

在互動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教師與環境、學生與環境之間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個課堂教學呈現出組織性、非確定性,成為一個複雜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如果這樣來認識和實施教學,整個過程就會生動活潑,充滿活力,從而遠離單調、沉悶和程式化。

本文僅就以現代作家孫犁的《荷花澱》一課為例(課堂實錄節選),着重探討課堂中如何互動。

首先,導入新課有實感,激發學生的互動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穎獨到的導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思維的方向,可以調動學生的求知渴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之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知識積澱和生活閲歷,激發起他們心中最敏感的那根神經,這樣就給以後的課堂互動提供了基礎。

[教學案例實錄]:

師:同學們,提起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炮火紛飛,硝煙瀰漫的戰場,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恐懼。讀了作家孫犁的小説《荷花澱》,他筆下的戰爭是什麼樣子的,《荷花澱》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學生談初讀感受。

生甲:景色真美。那生長着茂密蘆葦的無邊無際的白洋澱,尤其是那飄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的荷花澱真令人神往。

生乙:除了景美,人更美。那羣白洋澱的青年婦女們,水生嫂們,温柔多情,太可愛了。

師:很好,看來《荷花澱》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同學讀出了景美、人美,有的同學讀出了人情美、人性美;還有的同學讀出了人物對話的語言美。孫犁的小説真是別有風味啊!

(以問題的形式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想象力。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戰爭是殘酷的。這是他們的正常思維,而教師的導課中傳達出了本文對戰爭的描寫與我們的常規想象不一樣,這樣就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帶着好奇心去習讀課文。)

其次,教學活動有發散,鼓動學生的互動欲。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核心。學生課堂對知識的接受是被動還是主動,完全取決於課堂的駕馭者、課堂的“導演”──教師。過去的教學,課堂上老師是“主演”,只是一味的講,完全是“填鴨式”的,要改變這種被動的教學模式,只有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翁”,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動學生説,自主地説,大膽地説。

[教學案例實錄]:

(一)比較閲讀

(改寫原文對話,比較閲讀)

女人低着頭説:“你總是很積極的。”

女人低着頭説:“就你積極。”

師:能用老師改寫的句子換掉原文中水生嫂説的話嗎?

生: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

生:“就你積極”是責備水生的,不符合水生嫂這個人物的性格。

師:水生嫂的性格是什麼呢?

生:多情,捨不得丈夫離開自己,但不拖丈夫後腿。

師:分析得好!言為心生,人物的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個性特徵,要能表現人物內心細膩的心理活動。“你總是很積極的”這句話明責備,實讚美,埋怨之中帶幾分自豪的感情。

(教師在駕馭課堂時,運用了常規的“語言替換法”。這樣,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了作家對語言的錘鍊;另一方面,學生在比較中容易發言,説出自己的所想,可謂是“一箭雙鵰”,既學習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的互動氣氛。)

(二)合作探究

(對“助夫殺敵”一節,學生自主學習,然後,討論,爭論。)

以下是課堂討論的問題,現錄下。

1、“撅着小嘴”的是誰?

生:是新媳婦。年輕,尚未成熟,委屈。

2、“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麼人似的。”這是誰講的?

生:是“心直口快”的那位,因為她説出這句話就感覺失言了,大家也笑了。

3、附帶一下人物的情態。後面寫到婦女們的生氣。她們為何生氣?

生:丈夫愛搭不理,一個不大聲吆喝,説她們是“落後分子”。

4、水生們真的生氣嗎?

生:沒有。文中有水生(及其他青年)吆喝“出來吧,你們!”――課文註解是“好像很生氣”。“扔餅乾”細節表明他不是真生氣。他是裝的,妻子來看他,他覺得路上危險,也有些害羞,丟人。

(教師運用“問題導引法”組織課堂,有的放矢,學生便於回答,也樂於回答,很好地配合了教學,體現了課堂的“主人翁”角色。)

(三)授之以漁

(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體會水生嫂的形象特點)

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先以水生嫂勤勞善良的特點為例,引導學生閲讀相關語段,體會她的這個性格特點。對於後兩個特點,就完全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按照剛才的分析方法去歸納、提煉。即使學生的歸納與標準的表述有差距,我採取了存疑的態度,然後把標準的表述寫出來,讓學生比較二者的優劣,這樣就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保護了學生髮言的積極性。

(對於課堂中的互動,教師要不時地去捕捉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學生創造互動的空間。)

再次,總結擴展有藝術,活躍學生的互動欲。

如果沒有好的總結,就很難調動起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很難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宏觀上的認識。藝術的總結就是可以激發學生心中最敏感的神經的東西,可以激活學生思維細胞的東西。所以,藝術的總結是學生知識的回籠,能力的聚焦!

[教學案例實錄]:

這篇小説彷彿是一篇散文,沒有複雜曲折的情節,只是選取了生活的幾個場景,來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美好的心靈。小説中人物的語言簡潔傳神,富有特色,表達了主人公細膩的心理活動。

(這樣的總結可以讓學生聯想到人物語言與人物心理的關係,課後他就會去細細品咂文本的語言,揣摩人物心理,無形當中促進了學生與文本的溝通與交流,達到了與文本的互動。)

最後,佈置作業有探究,誘導學生的互動欲。

作業是課堂內容的在課外的延伸,它既是衡量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知識傳達量和傳達度的“標尺”,也是檢測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量與理解度的“砝碼”。所以,對作業的設計要考慮到學生課後對文章的探究及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問題。

[教學案例實錄]:

作業:散文如少婦,詩歌似少女,讀《荷花澱》,就好像品少婦之韻,賞少女之花,使人圍裹在詩的氛圍之中。那麼是哪些因素鑄就了這篇小説的“詩化”特色呢?

對於作業的設計,作為教師應心中有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課外與文本的互動問題,如果問題設計得太過寬泛,就會使得學生望而卻步,失去了問題設計的價值,達不到課外互動的效果;如果設計得過於淺顯,課後學生不用翻閲資料或探究就能作答,同樣也就失去了問題設計的意義。所以,對於作業地佈置,應站在“學生課後與文本互動”的基礎上去考慮設計。

綜上所述,互動是“導入新課——教學活動——總結擴展——作業佈置”課堂教學環節改革的發展方向之一。筆者僅就此做一點摸索與探究,以起拋磚引玉之效。

荷花澱教學反思 篇三

在平常的備課中,我們往往會把關注點放在教參要求講什麼重點、考試考什麼重點等問題上,卻往往忽略學生的興趣和理解本事,而在傳統的“一言堂”式教學模式裏,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我才是課堂的主人。我十分贊同有教師提出的要分層提問,體現學生個體差異性的説法。要把學生真正從教師的單向灌輸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習上的主動者,就應當讓他們建立起朋輩間羣體學習的意識。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注意把握這種“朋輩效應”,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平台。比如《荷花澱》裏面的對話,如果教師仍然從逐一分析人物對話入手講的話,學生的興趣會降低,因為這些都是以前學過的,他們會覺得教師在“炒冷飯”。那麼可不能夠由學生自我找背景品讀、自我出題鞏固學習呢?我認為是可行的。因為學生供給的問題或答案,貼合他們年齡的思維方式,常常能引發全班進行激烈的辯論,而在討論中表現出的語言表達本事和思辨本事,正是傳統“少思考”甚至是“無思考”的一言堂灌輸的`教學課堂所嚴重忽略的。

所以,在第一個班進行傳統教法而教學效果不夢想的前提下,第二個班上我嘗試讓學生自主活動,每個組負責其中一個部分的對話,進行分主角扮演朗讀比賽,然後經過其他學生對錶演學生的評價進行人物性格鑑賞分析,並增加了“探討”的環節,評價的同學可向表演同學提問(例如:這一段對話的語調你為什麼要這樣處理?等)。學生在學習小組間交流、探討,並經過同學所提出的問題引向對鑑賞技巧的思考,領悟小説中細節描述的內涵。課前的主角扮演,學生自主研討準備使不一樣層次學生能在互幫互助中產生思想的火花。比如有學生提出“婦女們同是思念丈夫,為什麼她們説出來的話卻口是心非呢?”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涉及到本文的學習重點——經過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而學生的回答也與以往的一味照抄參考書不一樣,作出了自我的思考,雖然略顯幼稚,但已經能看到有思考的過程,也學會了用表達技巧這個方面去作理性的分析,從而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理順小説情節發展,分析鑑賞人物性格特徵。

隨着對“有效教學”的深入探討,我對課堂教學由知識本位向發展本位轉移有了更深的理解,並帶着這個目標在教學中儘量嘗試各種有效的方法給學生營造出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煥發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荷花澱教學反思 篇四

教學目的

1、學習通過人物對話、景物烘托、細節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寫法

2、瞭解白洋澱人民抗日鬥爭中的生活,學習他們愛國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3、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閲讀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水生女人等婦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教學設想:

本文是課內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説的一般方法,即根據小説的特點,從故事情節、環境描寫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説所揭示的主題。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戰爭是一個讓人思考、讓人感悟的名詞,它演繹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見證了人性中的正義與邪惡。

列舉有關描寫戰爭場面的詞語(提問):血肉橫飛、血污淚痕、槍林彈雨、硝煙烈火、斷壁殘垣

《荷花澱》寫於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説,記敍的是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澱(荷花澱)的一場伏擊戰。但它沒有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的場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閲讀過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台》、《囑咐》,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説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説。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澱派,與山藥蛋派(趙樹理風格)齊名。

三、整體閲讀,理清情節:

學生快速閲讀,理解課文內容,理清小説情節,體會詩體小説的特點,然後快速概括文章所寫的三個片段內容:

注意: 隔行是小説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夫妻話別。(開端)

第二部分: 探夫遇敵。(發展)

第三部分: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本文是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安排情節的:月亮升起來──很晚──雞叫的時候──第二天──過了兩天──快到晌午──正午──這一年秋季──冬天

從小説三要素看,本文是虛化的人物,淡化的情節,特定的環境。

四、分析鑑賞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鬥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麗坦蕩的荷花澱,那裏的荷花荷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徵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願望。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並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澱》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層,描繪的是白洋澱夜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涼爽,蘆葦潔白,荷花飄香。

生活美: 勤勞的雙手,熟練的技藝,富饒的出產。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熱愛勞動,熱愛親人。

特別是兩個充滿想象的貼切的比喻,把勞動的場面詩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物牽動着情思──天這麼晚了,丈夫還沒回家。

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這段景物描寫有如下作用:

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裏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温順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們的眼裏,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樣美好的家鄉豈能容忍外國強盜來侵犯?水生嫂正出於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熱愛,才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毅然送夫參軍,毅然組織隊伍,參加戰鬥。這種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

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澱夜景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和諧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澱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第二部分第二層正午澱上風光的描寫:

幾個女人探望丈夫的歸途上,有點失望,有點傷心,這種遼闊而靜寂的環境烘托了這種情緒,但澱上萬裏無雲的開闊、明朗的風光,使她們受到感染,增強排遣憂鬱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歡笑起來──以景寫人,情景相生。

3、婦女們急中生智,把船搖進荷花澱,又對澱上風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寫(第二部分第三層): 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了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牆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澱的哨兵,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着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歎小説構思的巧妙和佈局的精當。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説,荷花澱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麼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麼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温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五、分析鑑賞簡潔而傳神的對話

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朗讀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達人物感情。並討論:這一節對話可分幾層?

明確:可分為追問真情、贊同丈夫參軍、應承丈夫的囑咐等三層。

請運用聯想和想象,結合上下文和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對話,説説這些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麼作用?

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怎麼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温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你總是很積極的。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於説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讚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説,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裏,而且能體諒家裏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對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同時,話別也刻畫了水生熱愛祖國,處處以民族利益為重,事事爭先,也愛家庭、妻子、孩子,體貼理解妻子,鼓勵妻子進步這樣一個革命戰士的形象。

五、佈置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

2、改編仿寫夫妻話別一節(品味人物對話,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請朗讀改寫後的對話:

(很晚丈夫才回來)女人抬頭瞪着他説:死到哪裏去了,這麼晚才回來!沒你的飯了。説着,拍拍手站起來要往灶間走。

水生坐在台階上説: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漲,説話也有些氣喘。她説:有事快説。我知道,回來晚了一準沒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盡瞎猜。四下裏看看又説爹呢?

你還有爹呀?早睡了。

小華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麼事?給我痛快點。

水生小聲説: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裏的活兒,怔了一下,站起來,並不看水生的臉。不就是這麼點事嘛,還又問爹問小華的,婆婆媽媽不直説。我給你弄點飯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過了。今天在縣裏開會,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閃光: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兒子。你要是不積極,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寫後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異同。

異原文中的女人:温順、體貼,對丈夫極為依戀,甚至有些纏綿,雖然她同時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氣、有準備承擔丈夫交給她的任何責任的。(水)

改寫後的女人變得潑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飾內心的不捨

《荷花澱》教學反思 篇五

《荷花澱》,作為學生比較熟悉的小説單元的一篇文章,我從小説的三要素着手進行授課,着重依託這篇課文來強調人物形象賞析,環境描寫在小説中的作用。下面是我對這堂課的反思:

反思一、關於課前準備的自我反思

在備課時,我對教學內容和學生進行了綜合分析,明確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它應達到的效果,開發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資源和資料。這堂課要充分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課前學生的預習,把課文相關內容快速的過濾一遍。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加深難度。

反思二、關於教學實踐中的自我反思

情節、環境、人物是小説的三要素,本單元是小説單元,我牢牢抓住三要素指導學生進行文本解讀。尤其是人物小説作為小説的中心要素,因此是本堂課的重點。但是由於學生對小説閲讀在方法上還有待提升,因此在理解人物形象這一環節就顯得比較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