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荷花澱》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02W

《荷花澱》教案(多篇)

《荷花澱》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初步形成小説鑑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鑑賞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至高至純的人性美,領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學重點:

鑑賞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描寫;

教學難點:

感受至高至純的人性美,領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美。

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

預習指導法、問題引領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提起戰爭,我們的腦海便不覺浮現出炮聲隆隆,硝煙四起,刀光閃閃,鮮血淋漓的悲壯場面,便不覺聯想起那些馳騁疆場,奮勇殺敵,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英雄領袖。然而,這不是戰爭的全部,孫犁的小説《荷花澱》為我們展示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澱人民戰鬥生活的另一面,在這裏同樣不泛緊張的戰鬥場面,卻充滿了細膩的情感交流,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這節課,就讓我們進入他們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們的真情。(在優雅的音樂聲中,伴隨教師激情洋溢的導語,將學生帶入新課。)

二、初讀文章,檢查預習:

1、字音字形

掂(diàn)記吆喝(he)穿唆掠(luè)水面膝(qī)蓋

竄(cuàn)進橫(hèng)樣子吮(shǔn)手隱蔽囑咐荷花澱(diàn)鳧(fú)水噘(juē)嘴圍繅(jiǎo)撲楞(lèng)楞

2、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年輕時就讀於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後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澱邊的安新縣同口鎮做國小教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晉察冀根據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後,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並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台》、《囑咐》,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説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説”。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澱”派,與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齊名。

3、梳理結構(自擬小標題)(根據小説情節的基本要素)

課前,相信每位同學都預習了課文,瞭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和小説基本故事情節,接下來,讓我先檢查一下大家預習的效果。(先電腦展示問題,兩位學生回答完後,再展示參考答案,以便讓每位同學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

(一)夫妻話別(開端)(二)探夫遇敵(發展)(三)助夫殺敵(高潮中結局)

三、再讀文章,鑑賞人物

小説中的人物是多種塑造人物方法的綜合體。對於本文來説主要是用了哪種塑造人物的方法?(學生:語言)

(一)夫妻話別

請同桌兩人分角色讀,從“女人抬頭笑着問”讀到“女人留着眼淚答應了他。”

思考:讀完這段對話你對水生和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認為這些描寫(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反映出水生與水生嫂怎樣的心理狀態、個性特徵?找一句你認為最簡潔,最傳神,最動人的話,來給大家説一説。(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語言描寫:

“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怎麼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問這句話是由於水生嫂看出水生笑得不像平常,反映出她的聰慧。

(師:那我能不能把“怎麼了”後的逗號改成句號?

明確:不好,用逗號更能反映出急切、體貼的心情;句號顯得有點冷冰冰的。在讓學生讀出這種不同,傳達出急切和冷淡兩種態度。其他學生評價。)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温柔、機敏和穩重的性格。

“你總是很積極的。”——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於説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讚揚。

(學生推薦學生讀這一句話,突出“積極”,帶着讚揚與嗔怪的感情。其他學生評價。)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説,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裏,而且能體諒家裏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對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動作描寫:

“站起來要去端飯。”——關心丈夫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對丈夫要去參軍吃驚的神情

“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不捨,堅強,勇於承擔家庭

外貌描寫:

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捲過了膝蓋,光着腳。他叫水生,小葦莊的遊擊組長,黨的負責人。——沒有特徵化描寫,一副普通年輕人的打扮,淡化的人物。

神態描寫:

“她望着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脹,説話也有些氣喘”“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水生嫂心細,善於觀察,關心丈夫

“女人鼻子裏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對丈夫即將離去的依依不捨,但又表現出堅強的一面,深明大義。

小結:“夫妻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善良、温柔體貼、深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話別”也刻畫了水生熱愛祖國,處處以民族利益為重,事事爭先,也愛家庭、妻子、孩子,體貼理解妻子,鼓勵妻子進步這樣一個革命戰士的形象。

(過渡)也許,我們用這些詞語還不足以形容水生嫂。因為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一顆樸素的愛國心,一份深厚的愛鄉情;卻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生死難料的前線,這一切水生嫂做到了,荷花澱的其他婦女們也做到了。在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解放區婦女都是這樣做的。正像孫犁自己説的:“《荷花澱》所寫的,就是這一時代,我的家鄉,家家户户的平常故事。”可是,丈夫們上了前線,到底也帶走了女人們的心。這不,“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聚在水生家裏,大家商量。”商量什麼呢?

生齊答:探望丈夫。

(二)探夫遇敵

1、推薦五位女同學來讀。我們説三個女人一台戲,這五位女人唱的是哪一台戲?(生朗讀)

2、請男生做做導演評議一下?她們讀的怎麼樣?你滿意嗎?為什麼?

3、逐句分析:戰爭中的女人是什麼樣的性格?

明確:第一句,先説探望的可能性,又表明自己不拖尾巴的立場,再找藉口,顯得很精明乖巧。

第二句“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説説。”表現出該女人直爽開朗的特點。

第三句是水生嫂説的,她説出了一個事實,表現出一種顧慮,是穩重謹慎的性格。

第四句是“哪裏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莽撞,性急僥倖

第五句是在説假話,説不想去其實很想去,説沒看頭其實大有看頭,説明她言不由衷,很怕難為情。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猶抱琵琶半遮面”,一個羞澀忸怩而又十分可愛的形象。

小結:看來,出色的朗讀是建立在準確的理解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看出,這些人物語言非常個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穩重或羞澀,躍然紙上。那麼,她們的語言中有沒有透露出共同的心理?

明確:都表現出對丈夫想念牽掛,情願冒着危險去看望丈夫。

四、品味環境,合作探究

這個故事題目《荷花澱》,孫犁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荷花澱的故事,這篇小説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這個故事發生荷花澱的故事?那些地方能夠題材顯出濃郁的地方色彩?這是不是又是構成孫犁先生詩化的風格呢?文章沒有驚險的戰鬥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麗坦蕩的荷花澱,那裏的荷花荷葉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徵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願望。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並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澱》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學生找出描寫荷花澱環境的部分並誦讀,分小組討論作用)

1、第一部分第一層,描繪的是白洋澱夜景的風景畫和風俗畫。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涼爽,蘆葦潔白,荷花飄香。

生活美:勤勞的雙手,熟練的技藝,富饒的出產。情景相生

人情美:熱愛勞動,熱愛親人。

特別是兩個充滿想象的貼切的比喻,把勞動的場面詩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景物牽動着情思──天這麼晚了,丈夫還沒回家。

通過分析,我們認為這段景物描寫有如下作用:(學生討論)

第一,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氣氛,水生嫂就在這樣的背景裏生活、勞動,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温順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們的眼裏,家鄉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樣美好的家鄉豈能容忍外國強盜來侵犯?水生嫂正出於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幸福生活的熱愛,才激起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比仇恨,毅然送夫參軍,毅然組織隊伍,參加戰鬥。這種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廣闊而深邃。

第三,為情節的展開作了鋪墊。開頭部分對小院子及白洋澱夜景描寫,不僅為“話別”提供了時間、地點和和諧的氛圍,而且也為下文荷花澱伏擊戰的環境作了鋪墊。

2、第二部分第二層正午澱上風光的描寫:

幾個女人探望丈夫的歸途上,有點失望,有點傷心,這種遼闊而靜寂的環境烘托了這種情緒,但澱上萬裏無雲的開闊、明朗的風光,使她們受到感染,增強排遣憂鬱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歡笑起來──以景寫人,情景相生。

3、婦女們急中生智,把船搖進荷花澱,又對澱上風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寫(第二部分第三層):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了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牆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澱的哨兵”,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理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着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對照下文荷葉下認出她們丈夫的情景,更會驚歎小説構思的巧妙和佈局的精當。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

小結:概括起來説,荷花澱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麼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麼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温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五、總結:

《荷花澱》雋永如詩,清新如畫,雖不着一個“愛”字,卻將水鄉兒女的民族大義與夫妻間的濃情蜜意,融進在凝練精妙的細節描寫之中,實為一曲洋溢着激情,飽蘸着至愛的英雄之歌。在孫犁先生去世後,曾經有這樣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浪漫主義作家,離開了我們;一個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個文字清麗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詩化的一生,但是他的作品卻像那荷花發出的芳香般愈久愈濃。

情節不離奇、不曲折——淡化

人物無姓名、無肖像——虛化

寫作視角獨特,意境詩化純美

六、作業佈置

課外閲讀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體味戰爭小説的視角與《荷花澱》的區別。

課文《荷花澱》教案 篇二

教學理念: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體體驗應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因此文學教育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

教學設想:

《荷花澱》是傳統名篇,被譽為“詩體小説”。相對於主題美、情節美、景物美和細節美,作品中簡潔傳神、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是更大的亮點。我打算通過朗讀、品味人物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朗讀個性化的語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澱婦女形象。

2、賞析人物,陶冶學生性情,涵養學生的心靈。

3、尊重學生在閲讀欣賞中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00年7月,荷花飄香的季節,以“詩體小説”獨步現代文壇的孫犁老人離我們而去了,他雖然去了,但他寫的《荷花澱》在中國文學的長廊中至今仍散發着幽幽的清香,萬萬千千的中學生在這清香中低吟、沉醉,時時升起感情的旋律。今天就讓我們撐一艘心靈的小船,向荷花澱深處漫溯,去觀賞一下如詩如畫的白洋澱風光,去認識幾位淳樸、機智、多情的青年婦女,看一看她們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丈夫的痴情、對祖國的愛以及她們身上洋溢着的那種蓬勃的人性之美。

二、目標定向:

同學們一定讀過不少小説,能列舉幾部印象深刻的,並能説出它們的主人公嗎?《荷花澱》大家都讀過了,你認為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分析和理解小説的人物,有多把鑰匙,如: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今天我們應該動用哪一把呢?——語言。

三、朗讀品味夫妻話別的對話,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四、讀商議探夫、歸途説笑兩個片段,領悟以水生嫂為代表的荷花澱婦女羣像

五、結束語:

這羣樸素得如同澱裏隨處生長的荷花一般的婦女,她們的心靈像荷花般高潔美好,她們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莊美麗。感謝孫犁,給我們送來了這樣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荷花澱的女人們,讓我們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純美,看到了中國婦女的成長。

六、課外作業:(個性化研讀題)

1、《荷花澱》除了語言美、情感美、人物美外,景物美、細節美也很突出,望細讀品賞,寫一篇讀寫筆記:評《荷花澱》中景物美或細節美。

2、課後查找有關資料,瞭解作家孫犁及其創作風格(“荷花澱派”)。

《荷花澱》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鑑賞並領悟此“詩體小説”的詩情畫意之美,特別是人物的情操美,並以此瞭解“荷花澱”派的創作風格。

教學方法:

教師點撥置疑與學生討論相結合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任務:

整體把握小説的內容和特色

教學步驟:

導入:今天,我們學習小説〈荷花澱〉。(板書課題)小説與詩歌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而〈荷花澱〉卻有“詩體小説”之稱。此該作何解?

答:雖為小説卻具有詩情畫意之美。本節課的任務就是鑑賞本文是怎樣表現這種詩情畫意之美的。

一:整體把握內容

1、解題:荷花澱長滿或生長着荷花的湖。聽到這個名字讓我們想起了什麼?

答:朱自清的〈菏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菏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緊扣月色寫菏塘。

2、本文是怎樣荷花澱的景色之美的?

月夜:“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菏葉荷花香,

晌午:“萬里無雲”“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上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不知幾畝大小”“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大菏葉迎着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水面有野鴨,水下有大魚(秋天)蘆花飄飛葦葉黃運用簡練、優美、生動、像散文詩一樣的語言來描繪,顯得詩意盎然。

3、讓人想起了什麼?(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清早船兒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

4、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下人們的生活面臨着什麼?日本鬼子來侵犯

5、當地的人們是怎樣做的?

水生(男人):報名參軍,保家為國。

女人:承擔家務,勤勞能幹,我不攔你,深明大義。

父親(老人):我不攔你,支持革命。

四個青年婦女:藕斷絲連,冒險探夫温柔多情。

“假如敵人追上,就跳到水裏去死”

“打仗有什麼出奇?”堅貞勇敢

怕丈夫小看不甘落後

成立隊伍,學會了射擊,來回警戒,配合子弟兵作戰提高覺悟,迅速成長

6、他們為什麼能這樣?

答:抗日根據地人民在黨的教育下思想覺悟高,深明有國才有家的道理

二、重點研討:

1、主要人物寫誰?女人。

2、怎樣描寫的?有點有面。

點水生女人(典型)

面四個青年婦女

3、她們長得怎樣?沒有寫。

4、抓住什麼來描寫的?人物的語言。

5、集中表現在何處?表現了什麼?

水生夫妻話別在愛情與家國情之間犧牲小家的幸福,投身革命或支持革命的事業中

女人們探夫未遇途中依戀丈夫,堅貞勇敢

伏擊戰勝利之後不怕打仗,不甘落後,為反抗鬼子入侵享有和平的生活,而成立隊伍,在戰爭中迅速成長,由依戀丈夫的農婦成長為配合子弟兵作戰的女戰士。

6、同是勞動婦女,從語言描寫中可看出她們的性格有什麼不同?

重點鑑賞34頁到35頁的人物對話:

或聰明婉曲或憨樸率直或沉穩持重或忸怩羞澀。

7、為什麼重點寫女人?在舊社會,勞動婦女被壓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們解放到什麼程度,常常是我們衡量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種尺度和標準,因此,着重描寫婦女的生活和思想行為,描寫她們怎樣一步步地站起來參加革命和社會鬥爭,對於反映解放區人民的鬥爭生活,反映革命戰爭在人民精神上所引起的巨大變化,都是很有意義的。連最沒有地位、最受壓迫、覺悟較低的婦女也起來了,那麼,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難道還會遠嗎?

三、佈置作業:將祥林嫂與水生嫂的性格命運做比較寫篇文學評論。

課文《荷花澱》教案 篇四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之一。選自孫犁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説”。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裏,一個關係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説選取小小的白洋澱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温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學目的:

1、瞭解孫犁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成就。

2、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3、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第一教時

教學重點:

解題;講析景物描寫和情節結構特色。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箇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後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於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澱。(板書課題《荷花澱》)荷花澱便是其中的一個澱泊,它屬白洋澱水域,白洋澱又名西澱,屬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陽、雄縣、容光煥發城5縣(市)所轄。這是一片面積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澱周堤埝環繞,澱內地形複雜,縱橫交織着3700條溝壕,把澱面分割成43個大大小小的澱泊,形成澱內有澱、澱間大小溝壕相通的水網澤國景觀。

《荷花澱》可以説是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説,一提起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硝煙瀰漫、血肉橫飛,但在本文裏又是怎樣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呢?

本文寫於1945年春天,是孫犁“在延安的窯洞裏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的,最初發表在《解放日報》副刊上,反響很大。孫犁自己還説“這篇小説引起延安讀者的注意,我想是因為同志們長年在西北高原工作,習慣於那裏的大風沙的氣候,忽然見到關於白洋澱水鄉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於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是獻身於抗日的戰士們,看到我們的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羣眾的抗日決心日益堅決,而婦女們的抗日情緒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對這篇小説發生了喜愛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年輕時就讀於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後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澱邊的安新縣同口鎮做國小教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晉察冀根據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後,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並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風雲初記》,中篇小説《鐵木前傳》,短篇小説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台》、《囑咐》,小説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説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説”。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荷花澱”派。

三、分析景物描寫特色:

1、提問: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鬥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徵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願望的荷花荷葉組成的美麗坦蕩的荷花澱。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並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澱》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2、提問:作者為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典型環境呢?

讓學生找出描寫段落:

明確:首先,描寫月色下的水鄉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開頭3句點明瞭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優美,不僅寫了環境,還反襯出環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後文的荷花澱伏擊戰的環境有密切關係。②正因為白洋澱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為以後小説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

其次,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牆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裏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着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畫面融為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説,荷花澱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麼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麼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温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四、分析情節結構:

提問:作者淡化了傳統的小説模式,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取勝,他精選三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羣青年婦女的讚美之情。請快速概括這三個生活片段的內容。

夫妻話別探夫遇險助夫殺敵

五、佈置作業:

文中對話描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