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精品多篇】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篇一

畢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突然感覺被人拋棄真可怕,特別是被自己的親人拋棄。孫光林做為故事的敍述者和最終的迴歸者,讓他重温並飽嘗了那個特殊年月帶給他的辛酸。

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愛似乎都被無形的枷鎖禁錮着。無人敢多説一句,也無人敢替別人操心,只要一不留神也許就被戴上了一頂莫名其妙的帽子。因此,全村人特別是無事可做的婦女們,無聊致極的搜索着村裏的新聞,然後以最快速度傳遍大街小巷。悲哉!可憐的婦女們!孫光林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出生,出生在一個將愛包裹的時代,一個一窮二白的家庭。這些徵兆就註定他將接受命運不平等的待遇,難以揭鍋的日子,是他的父母再難負擔這三個孩子,於是他被送出了,離開了他也許摯愛的父母和依然眷戀的故鄉。他第一次被拋棄!在他的心中是一種無形的傷疤,時時隱隱做痛,讓他追憶起那過往的日子。

新環境讓他有了暫時的歸宿,就在他心中剛要滋生家的温暖時,一個晴天霹靂,對準了他的後爸。因犯錯被別人揪住小辮,再難做人自殺而死。隨後他多病的後媽,也是最信任、理解她的人也離他而去。他陪媽媽帶好物品來到碼頭,本以為媽媽會帶他一起走,可媽媽卻獨自一人上船,讓他留在岸邊,等着船慢慢開動,媽媽已消失在茫茫迷霧中時,他才恍悟到自己被媽媽拋棄了。爸爸走了,媽媽也走了,自己還是個孩子,他無法想象今後的生活,諾大的地方卻無法被容納。昔日美景越發顯得慘淡,海上依舊托起的紅日,此刻焦灼着他稚嫩而脆弱的心。在迷茫和驚恐中,他哭了,沒有底氣也沒了勇氣。他知道,心中勾勒的美景圖宣告破滅,他又一次被拋棄。他想到了南門,那個離開已久的家鄉。不知故鄉是否風貌依舊?他是否還能找尋舊日住所?闊別多年的父母還能否接受他?但無論如何,他心中還燃着一絲希望的火光。於是背起重重疑問和沉甸甸的希望,在朋友的幫助下,他踏上了返鄉尋親的路。一路羣山逶迤,靜水流深,他已顧不得欣賞,心中尋親的信念取代了一切。

細雨中,追尋兒時記憶,一路演繹着兒時嬉戲歡快的場面,因為只有想着這些,才能銷蝕心頭的恐懼。突然,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活,這更是燃起他心頭的希望,心中對家的呼喊越發強烈。走進一看,他的哥哥和弟弟正批着牀單跪在地上,周圍擺着的物品像是剛從大火中救出來的,一個女人和一個瘦骨嶙峋的男人也跪在那裏,男人的嘴裏不斷的説着:“這活真壯觀啊,真壯觀!只不過這代價太大了”!他於是走上去説:“我要找孫廣元”!(他的爸爸)親人相見已不相認,“物是人非事事休”!故事就在這似完非完中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思考。最終他依舊面對被親人拋棄的慘局,故事雖沒直接寫出,但從整個家庭的遭遇中我們可以推斷,雖然他歷盡艱辛,心懷希望的找到了親人,但親人依然無法承擔養育他的責任,他又一次被拋棄,被命運拋棄!起初的我無法理解這種命運的捉弄,孫光林似乎是那個時代一切不幸的化身。他的遭遇讓我心痛,憐惜。

是時代將這個孩子折騰的遍體鱗傷,像惡魔一樣吸蝕着他身上的營養,使他心力交瘁,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就這樣自我消逝在一個特定環境中,或許多年後他會走出這段陰影,但他走不出這個時代!一個將愛包裹,人性偽裝的時代!悲劇的結局,往往給人最深沉的感動。拋棄固然可怕,但只要不自我拋棄,你就會永遠的被接納。

不要太過奢求,因為人總是難以滿足。知足常樂!當歲月的痕跡已悄無聲息的在你臉上雕琢,當你的內心已擁有足夠的豁達和睿和,你會霍然發現,早有一朵聖潔的小花在你心頭靜靜綻放,發出聖潔的光芒!

讀《在細雨中呼喊》有感 篇二

如果説餘華的小説以前只能是影響我,那麼現在已經左右我了,不折不扣。

我是在逾近20歲才看了這本書,我發覺我竟然無法一口氣讀完它,我只能讀讀想想停停,以至於忘掉了主角是他還是我。

我終究是沒有那樣的時運,生活在那個年代,有那樣的祖父,父親和繼父,母親,哥哥和弟弟。生活與他們每個人來説,都未嘗不是一種劫難,我曾以為在細雨中呼喊的是個人,最後明白,吶喊的是時代,是生命,是貧窮,是魂靈。

所以我發覺我的生活和我想的事,我所寫的東西,未免都太過狹隘了,如果是可以選擇,我到希望我的童年也是貧窮、落魄、顛沛流離,其實除此之外,我委實是想不出還有什麼不同的,我一樣的渴望友情,一樣對一切美的事物充滿着渴望,對一切醜的、淪落的東西失望透頂、唏噓不已。然而正是因為貧窮和時代的滑稽,才能真正的讓我們直面孤獨,是的,就如同那個等待小夥子來爬牀的寡婦一樣的孤獨。至少於我,和他有過同樣的孤獨,所以每每讀到我也有的場景,我只能合上書,默默的回想着,甚至對餘華虔誠的戰慄着,現實盡是如此,醜陋不已,卻毫無消極。

總是有那麼樣的一些醜陋,是相對於教條而言的。

其實,那並非正的醜陋,只能算作是不偉大而已,自然不必讚揚,但是更無須批判。

現在來看,我知道我是根本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我只能透過已有的感慨,念頭,經歷,和朦朧的臆斷來揣測每個人的意圖,我越來越覺得我是能理解父親的,比如他爬寡婦的牀,那般的對待祖父。而數年的教育使得我不能原諒他,或者自己不能讓自己原諒他,他即便醜陋滑稽,也終究不是他本身的醜陋。

在細雨中呼喊,有人説是在將童年,但意義卻早已超越了童年的範疇,裏面的每個人都是主角,我喜歡每個人物,我也向往那樣的環境。

也只是想想而已,他們所有人都不肯離去,在細雨中呼喊,內容不一,表情各異,有的在訴説,在抱怨,在咆哮,在啜泣,儘管如此,主角也該是微笑的吧,再多的不幸、貧窮,可是,他確是有着完美的生活。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篇三

這次出差的帶上了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許三觀記》和《活着》,書中的語言平淡地講述,如同講述一件完全與自己無關、距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但讀完以後,那種無可奈何的悲涼卻能讓我的內心震撼。

《在細雨中呼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一段:“現在眼前經常會出現模糊的幻覺,我似乎能夠看到時間的流動。時間呈現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這隱藏的灰暗之中。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實上我們生活在時間裏。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們置身時間之中的夥伴。時間將我們推移向前或者向後,並且改變着我們的模樣。

他一旦脱離時間便固定下來,我們則在時間的推移下繼續前行。孫光明將會看着時間帶走了他周圍的人和周圍的景色。我看到了這樣的真實場景:生者將死者埋葬以後,死者便永遠躺在那裏,而生者繼續走動。這真實的場景是時間給予依然浪跡在現實裏的人的暗示。”

這一段關於時間和人生的思考,出現於弟弟孫光明死時。

時間裹挾着一切向前流去,人世在變,滄海也能變桑田,唯一不變的,只有時間。也可以説,世事未變,唯一變的,只有時間。

餘華在書中這段關於時間和生命的思考,也帶給我很多啟示,書中對回憶的描寫讓人叫絕。回憶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決然不可能是整個事件的再現,我們只能記得帶給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比如,某個場景,某種味道、某種心情,通過這些,我們漸漸回憶起事件的全貌。這本書就通過這樣一些線索,敍述了主人公對童年的回憶,看起來特別真實。

餘華的書有個特點,不對個人感受進行描寫,但卻能讓人回味無窮,悲劇到最後剩下的不再是憤怒、悲傷這些情緒,只有深入骨髓的無奈,對世事的索然無味和麻木。這樣的書讓我看了比看耽美的虐文難受一百倍,耽美的虐文看了只讓我心中一時糾結、難受,但這樣的書看過一遍,不管時隔多久,回想起來那種深刻的無奈仍能準確無誤地擊中我,無法動彈。

那麼下一部餘華的書《兄弟》,我看我還是等等再看吧!

讀《在細雨中呼喊》有感 篇四

很早看過餘華的《活着》和《兄弟》,心被故事牢牢吸引,隨着書裏的人或哭或笑,而沒有注意寫書的餘華。近來讀他寫的《在細雨中呼喊》,裏面的很多句子都讓我反覆默讀,不由得佩服這個餘華,同樣的漢字,經過他的排列,就有了不同的味道。這讓我想起很早看余光中散文和詩歌時的感慨,他對文字的駕馭讓我有很美得感受。

文字在餘華這裏,不再是符號,而是一隻畫筆,他用這隻畫筆細膩的描畫出一幅幅場景,在這些場景裏,似乎能感受到時間的流動,能看到人性扭曲的醜陋,也能看到人性中善的温暖,在絕望中也藴含着希望。

我看到孤獨敏感的孩子對愛和友誼的渴望。醫生用手掌撫摸額頭來了解小患者的體温,對於一個孤獨的孩子來説卻是親切感人的撫摸,因為對愛的撫摸的期待,使這個孩子躁動而且更加孤獨。

這個孩子能看到祖父慈祥的目光,也能看到養父羞愧而又疼愛的目光。這些,都温暖着他幼小善感的心。

六歲的魯魯,用想象中的哥哥來保護自己,與生活做着抗爭,媽媽粗魯的態度也不能打消他對媽媽的依戀。一想到書上寫着魯魯在監獄外面的大樹下風餐露宿,因為能和媽媽的目光相遇而欣喜時,我就不由得哽咽。媽媽,是家,是温暖,幼小的魯魯知道這些,所以,不管怎麼樣,他不離開媽媽。

書裏寫了弟弟的死,蘇宇的死,祖父的死,父親的死,母親的死,養父的死,不同的死亡方式卻有同樣的感覺:死亡是一種解脱,是一種迴歸。所以,看到這些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我眼裏有淚,心裏卻不再恐懼。哭的時候要大哭,哭完,生活還要繼續。

不管生活怎麼樣,人應該深情,温柔,真摯的去愛身邊的家人和朋友,用心裏的善來體恤他們,憐愛他們,理解他們而不是抱怨憎恨和傷害。

為什麼有的人會被生活淹沒,有的人卻能掙扎出來,我想,這需要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僅是對活着的熱切渴望,更重要的是來自對愛的呼喊和渴望。

我期望隨着年華的逝去,我能有一雙清澈,透明,温暖的眼睛,而不是那種混濁,麻木,冷漠的眼睛。

人,首先要活着,可不能僅僅只是活着。

讀《在細雨中呼喊》有感 篇五

在整個閲讀過程中,都籠罩在一種無可名狀得淡淡的哀傷裏,彷彿自己成了書裏茫然無措的孩子們的綜合體。故事裏的那個時間段,似乎大人有着絕對的理由對孩子不負責任、辱罵、驅趕甚至傷害。根源,是他們對於貧困的厭惡及懼怕,對於自身的絕對優先和對其他各式生命的冷漠。而作者,竟以小孩子天真簡單得思維來表現這種無情但無奈的現實。

唯一帶給過孫光林些許家庭温暖的是王立強和李秀英,和他們詭異的小家。可王立強卻出軌並自殺了,李秀英也神叨叨的就隨意丟下了孫光林。可孫光林並沒有表現出我所期待或者説我所以為的理所當然的痛不欲生,相反,他竟然獨自回了南門。他和這本書裏的幾乎所有的其他孩子,都想到了活下去的辦法。我最直觀的感覺,就是眼淚多次呼之欲出,卻又因接下來看似離奇卻順理成章的轉折而忘記滾出來。

我所期待了解的孫光林幸福的大學生活,最終還是沒有現身。感覺彷彿一直被蒙在一層朦朧的灰色紗布中,透不過氣來又不至於窒息。

這篇看似有些混亂的回憶錄,最終又極其合乎邏輯又令人驚奇的回到了原點,不,不是原點,是回到了南門。我感歎作者無序卻不凌亂的條理,他用略帶諷刺的口吻,敍述着包括孫光林在內的所有小人物的生命歷程。這些生命,在他人眼裏,就如作者的口吻一般,是諷刺的,甚至可笑的。而在他們自己手裏,是被珍重的寶物,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無論如何都必須受到b^衞的珍寶。

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對生命的珍視和渴望,也許王立強和祖父自願求死,但王立強自殺前下意識的想去撫摸他受傷的手,祖父則仰天長嘯,等死卻無法忍受飢餓。我想他們心底他們的潛意識裏,能活一定不求死。那些孩子們,寡婦,馮玉青,孫廣才,母親,國慶家樓下陰森的婆婆,祖父的母親……

這幅畫,讓我吃驚,讓我覺得求生是多麼重要生命是多麼可貴。活着並且活得好是多麼唯一多麼簡單的目的。當然,惠及他人,無損於他人,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讀《在細雨中呼喊》有感 篇六

再次“見”到魯魯,我已為人母。時間是在前些天的一個晚上,躺在牀上睡不着覺,隨手翻開了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就這樣,一個活潑、可愛、倔強、孤獨、可憐的小男孩再次出現在我的眼前,在那一刻,內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把魯魯抱在懷裏,想為他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可以説,第一次見到魯魯,他就深深地打動了我。依稀記得那是在大學時代,偶爾一次逛書店,看到了《在細雨中呼喊》這本書,之前已經讀過餘華的《活着》,我再一次被餘華那壓抑、憂傷的語調所吸引,衝動之下買下了這本書。

由於自己年齡的增長和心境的變化,兩次見到魯魯的心情已大相徑庭:第一次的最大的感覺是可憐,為魯魯可憐的命運而流淚、不平;而這一次是心疼,想為他做點什麼來減輕這不公平的命運帶給魯魯的傷害。

魯魯的悲慘命運來源於他的母親——馮玉青,她的魯莽、輕率使他的愛情之路頗多崎嶇,她先是愛上了村裏的無賴——王躍進,這個男人在佔有了馮玉青後娶了別的女人;馮玉青在第一次感情受挫之後,跟着一個賣貨郎私奔他鄉。幾年後,賣貨郎不見行蹤,馮玉青帶着一個小男孩——魯魯回到了縣城,當起了單身母親。孤兒寡母的不易最終迫使馮玉青走上了賣淫的道路,正是這條道路最終把她送進了監獄,也使魯魯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如果仔細品味馮玉青和魯魯母子倆的生活,你就會發現這裏面流淌着一種幸福——酸澀的幸福。母子倆相依為命,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保護着對方。魯魯,一個年僅七歲的孩子,就知道體諒母親了!對於母親的打罵,他心甘情願地承受着,沒有抱怨,沒有記恨。而當馮玉青坐牢後,魯魯又一個人幾經輾轉找到了母親。

魯魯是一個倔強而孤獨的孩子,由於“來歷不明”,魯魯受到同伴們的歧視和排擠,然而他內心又是非常倔強和堅強,當別的孩子欺負他時,他堅決反抗,不退縮,不求饒,他的脆弱只有在他那虛幻的哥哥面前表現出來。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魯魯,儘管你不能選擇人生的起點,你的人生一定會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前進!

在細雨中呼喊讀後感 篇七

十多歲之時,看過餘華的《活着》體會到那種攝入心骨的冰涼後,對於他的書,即渴望又害怕,不敢再看。時延至久,依舊不敢再次去看那種撕裂的痕跡。感覺中似乎都在逐漸忘卻了。那天突然“模糊”提起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那種熟悉的冰涼又帶着少時的記憶襲了過來。猶豫之下,還是讀起了這本書。

雖然在文界的評論中,餘華早期的《活着》和後期的《在細雨中呼喊》是兩種截然的風格和筆觸,但通篇讀下來,冰涼而熟悉的感覺仍舊翻湧過來。在讀這本書之前猶豫的時候,曾想過,好些年了,五六年了吧,這五六年裏我變化了,對那樣的冰涼也應該有不同的體會吧。而今這種熟悉的感覺讓我發現,沒有變,真的沒有變。

一樣的,真誠是覆蓋在被現實麻木的面孔之下,一樣的,美麗最終總是被現實撕碎、撕裂,然後,所呈現的畫面是一雙雙空洞洞的眼睛,看着靈魂留下的缺肢碎臂,鮮淋淋的趟着血。在這滿眼的血泊中,身體會產生一種由心臟漫延到全身的一抽一抽的疼。

無論是夕陽下孤苦老去的福貴,還是被隔離的'孫光林,在時世的生活上面,他們將人性交給了命運,將人生遺忘在角落。於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就該是如此,這樣已經很好了。”這樣的話,是他們人生的座右銘。他們活着的的意義是,見證那些逝去的時間,一片一片的帶走他們感覺到的,恍若天邊的流星一樣短暫的真誠。然後老去,連想去抓住的手都還沒有伸出,他們就如同沒有出現過一樣,不見了。

那些來自靈魂的本能、來自身體的本能,那些由本能出發而去行動的人,讓為我他們的真誠與勇敢而流淚,為他們由靈魂之處剜出來的閃閃發亮的東西而高興的流淚。可同樣,當這些閃亮的東西,被現實的黑洞所淹沒,我同樣流淚了,是不同於前的流淚,悲痛的,氣憤而傷心的。

一個人寫作的動機可能出於愛,也可能出於恨,但很少有人能用一把刀子,對準自己的心口,一點一點的剜,剜出血和肉,剜到自己的靈魂乾嘔不止。餘華的書做到了,他總是想將人痛死,然後期望着置之死地而後生,期望讀者看過、痛過後的涅槃。也正因為如此,總讓太多的人對他的書避之而無不及,因為多數人總是趨樂避苦的。也還有些人,痛着痛着就死去了,掙扎盡了最後的力量,痛到失去力氣後就死去了,不會再重生了。而我亦如此,也因此以往的五六年裏,去書店時總對他的書瞄兩眼,卻總不會帶回家中品讀。因為,還沒有那種揭起疼痛傷疤的勇氣,還沒有完全對現實麻木説不的勇氣。小的時候,能為了心中的偶像而把一篇文章重寫三遍,而等我們長大了,手裏的玩具刀換成鋒利的匕首的時候,我卻對自己説,算了吧,血流盡了,人還怎麼活?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對自己越來越柔軟?我不知道。

當再次讀到,並不表示我就有了這種勇氣,只是旁生了那種世俗的圓滑之氣再看到這些時,能談然些,能不那樣痛楚一些。可痛楚終還是有的,一種來自對書中人物的悲憫,一種來自對現在生活的環境所帶來的惆悵。所以當看到出現在婚禮上的馮玉青、獨自到七橋的魯魯、靜默的蘇宇。我眼前又閃到了那愛舞蹈的福貴之女,那至死不棄的福貴之妻,和天真獻血而亡的福貴之子。

人生的路似乎太長,而苦難卻總充斥着大部分的時間。只有棺材板蓋上的那一剎那,那不孝子孫廣才才會不知何故的在家門檻上,為未盡孝道的爹流下了唯一真誠的淚。而我們也是一樣?也要一樣麼?

這樣的書總讓我想起那個年代,並越加的累積了對那個年代的恨意,那個完全沒有光明,人人都是滿臉麻木的生存的年代的恨意。而眼光流轉至今,這一切的麻木似乎沒有因為物資生活的相應滿足而消逝,而是將表面的舞台轉站到了內心的深處,相比前者這將會是更大的災難,而這一切卻是這樣的讓人不知不覺,然後潛移默化。

我曾問過一個人:“如果給你一碗孟婆湯,你會選擇忘記什麼?

他回答説:我想,真有得選擇的話,你就讓我忘了我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吧!因為我的靈魂告訴我,我是有原罪的,每個人都應牢記自己的原罪忘卻這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就能在下一世裏,繼續揹負着原罪去面對這世間所有的芸芸眾生,忘卻上一世所有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真正地、不摻任何雜質地去悲其心憫其情。這一世我已經沒有資格作那樣的希望了,也許下一世的我會希望:可以行走在恆河邊,踏着甘地的足跡,跟着佛祖的足跡,去愛這個世界,去愛這些世人——要有資格做那樣的事情,不忘卻前一世所有的幸福與快樂,又怎能做得到!

我想餘華的小説要告訴我們的也正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