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吶喊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W

第一篇:《吶喊》讀後感

吶喊讀後感

《吶喊》共收作品十四篇,起於1918年的《狂人日記》,迄於1922年的《社戲》。作品的選材,“多采自病態的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當時的魯迅認為最須急切地療救的,是人的“病態”的靈魂。序文,勾勒出了作者前期思想的發展脈絡,同時對遊蕩在當時背景中的自弦靈魂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在序文裏,“醫病”的問題,成為作者用於表述過去的一個基本線索。首先是為父親買藥醫病,結果,“我的父親終於日復一日的亡故了”。接着是上日本的醫學專門學校學醫,決心“求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但作者看到的“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示麻木的神情”的一羣中國看客。作者從這羣看客的身上,看到不再是身體的疾病,而是精神上的病症。作者由關注身體的病痛到關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進程。這一思想轉化的進程,對作者來説是至關重要的。同時,從藝術表現上,作者思想的這種轉化,又僅僅是通過並不曾為他人所注重的幾則小事的表述來實現的,這顯示出作者準確、精到的把握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在這篇序文裏,作者並沒有迴避自己曾有的猶疑和孤寂,體現出了坦蕩率直的藝術品格。而作為一篇序文,作品又恰當地提示了他所以要作小説的緣由:“鐵屋子”作為作者對傳統中國社會的象徵,它既顯現了魯迅深居其中的寂寞孤苦,同時也昭示了作者要領着國人從精神上走出它的決心。於是,“吶喊”就成為作者從深寂孤苦中所噴射出的一腔激情孤憤。從集子中所收作品看,也明顯地保留着作者於“五四”高潮時期,在結束一段的沉默之後奮起呼喚的特色。

這篇序文的寫作特點,突出地體現出作者的用筆素樸、簡括,不事鋪排。這種筆觸,與他深沉冷峻的思想桴鼓相應;同時作者的素樸、簡括,並不意味着作者思路的單調、狹促。作者在描述生活鎖事的同時,總是把他的得寸進尺觸,抵向我們的心靈和精神。至今,這篇序文仍以它簡括深思的藝術個性和憂憤深廣的思想,給讀者帶來深層次的思索。

然而《吶喊》是魯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説的結集,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中國舊有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

這部小説集於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記》、《藥》、《明天》、《阿q正傳》等十四篇小説,出版後得到很大回響。

在《吶喊》序中,魯迅談到他棄醫從文的經過和目的。他於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肄業,第二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1902年畢業後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1904年進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1906年中止學醫,回東京準備從事文藝運動。是一次課堂上看畫片的經歷使他棄醫從文的。他回憶道:?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

據解説,則綁着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着的便是來賞鑑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他?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魯迅又談到他把《狂人日記》等小説投稿到《新青年》的經過。他曾問辦《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户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

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那人答道:?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説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於是他便寫了《狂人日記》,此後還陸續推出了另外十餘篇。魯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鐵屋?中的人,使國人得救。談到《吶喊》的名稱,他説:?在我自己,本以為現在是已經並非一個切迫而不能已於言的人了,但或者也還未能忘懷於當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罷,所以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藉那在寂寞裏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於前驅。至於我的喊聲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顧及的;但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藥》的瑜兒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在《明天》裏也不敍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至於自己,卻也並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再來傳染給也如我那年輕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

魯迅的小説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説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它以無窮的魅力,風行了大半個世紀,至今不衰。這三部小説集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其中《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

《吶喊》收入了魯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説。後來作者抽出去一部歷史小説《不周山》(後更名為《鑄劍》),遂成現在的14部。這些小説反映了五四前後中國社會被壓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以下介紹《吶喊》的內容。在《吶喊》自序中,作者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其中了反應了作者思想發展的過程和從事文藝活動的目的和態度。同時也説明了這些小説的由來和起名的原由。作者從學洋務、學醫、走科學救國之路,到推崇文藝,把文藝做為改變國民精神的武器,表現了他愛國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求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精神歷程。本篇對於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説的內涵,及意藴均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在寫作上,本篇自序文筆清新老到,周密流暢,震人心魄又引人入勝,讀之使人慾罷不能。其語言風格充溢着魯迅獨特的個性,具有極強的藝術魅力。《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説,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説,發表於1918年5月的《新青年》,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本篇塑了一個反封建戰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過狂人的敍述,揭露了中國社會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質上是一部吃人的歷史;披着“仁義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禮教,其本質是吃人。同時,作者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呼籲人民覺悟起來,推翻封建制度。本篇以鮮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從而為整個中國新文學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篇在藝術手法上的特色,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作者用寫實主義手法描寫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都符合迫害狂的病態特徵。而且用象徵主義的手法寫狂人含義雙關的表述。狂人對封建勢力作得象徵性描繪,將寫實的手法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產生了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是語言性格化。《狂從日記》使用的是現代文學語言。作者精心構思了一個“語言雜錯無倫次”的狂人。語言似雜亂而實敏鋭,即符合精神病人的特點,又道出了被壓迫者的心聲。性格化的語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實具象徵意義的戰士形象。

《孔乙己》塑造了一個封建社會中沒落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窮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終被封建社會所吞噬。作者抨擊了國民精神的麻木和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同時對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進行了尖鋭的譴責。本篇的藝術特色在於結構嚴謹,先是開端,交待了環境和氣氛;其次

發展,介紹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説中心——提示了社會的冷酷無情。小説經營謀篇,工於匠心。特色之二在於以側面描寫來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稱“我”——酒店小夥計耳聞目睹的情況來寫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劃,對話,經歷,都通過“我”的概括敍述來表現,由此塑造的人物,顯得真實可信,從而把人物描繪的栩栩如生。小説的語言也極精煉簡潔。作者刻畫的酒店掌櫃,小夥計,短衣裳幫顧客,孩子們,眾多人物都是以簡練幾筆勾畫出來,惟妙惟肖。孔乙己結結吧吧地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辯解時,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竊書不能算偷”,將舊時代知識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畢現無餘,令人歎服!

《藥》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義為背景,經過藝術加工和典型創造而寫成的。小説描寫了革命者流血犧牲而不被理解,他們的鮮血反被做成人血饅頭去醫治癆病這樣一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悲劇,發人深省的剖析了這一革命之所以不成功的歷史原因。本篇獨具匠心的採用了雙線結構。一條線索寫華老栓為兒子治病;華老栓買人血饅頭,華小栓吃人血饅頭,華大媽上墳;一條線索寫夏瑜的革命活動和犧牲。兩個悲劇交織起來,形成了一幅悲壯的圖景。作者精細的構思,突出體現在採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寫作手法。用“華”“夏”這兩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姓氏作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稱,其強烈深遠的意藴極為豐富深長。全篇其實只是寫一個革命者犧牲事件的反面,通過一羣不覺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來反射出革命者的慘烈。夏瑜被殺沒有明寫,而是從圍觀人的動作描寫中暗示出來;其被殺地點也分明點出為古軒亭口,這正是秋瑾被害的紹興古軒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通過牢卒和聽客們愚妄的反應反射出來的;其墳上的花圈則暗示:他們的同志們仍在堅持鬥爭。小説末尾以墳頭比喻闊人祝壽的饅頭,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遠令人警醒了。小説的全篇籠罩着濃重陰冷的氣氛,也是作者為突出人物和主題而成功營造出來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判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歷史,從封建社會走向了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而邁進,這是經過我們許許多多的勞動人民,經過了幾代的國家領導,才走來來的,我們要繼續努力,為共產主義而奮鬥!同學們,讓我們站起來,為我們的美好明天而奮鬥吧!

《閃光的寂寞》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裏我們都曾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坎坷,都品嚐過成功和失敗的滋味。古人曾感歎“命運多舛”,今人也是如此。當我們陷入失敗的泥潭中,就會感到:一時間,四周是一片黑暗,難耐的寂寞,這些吞噬着我們啜血的心靈,希望似一縷孤煙,帶着昔日的笑顏飄遠、變淡、變淡,然後漸漸擴散……

於是我們開始收起曾有過的信心和尊嚴,開始在別人冷漠的眼光裏逃竄。寂寞像張網,網住了黑夜與白天,網住了我們的思維和語言。

不要放棄,不要逃竄,因為希望並沒有從我們的生命裏匿跡,她留給我們的就是那一段沉寂的寂寞,等着我們找回曾經的信念,去衝破這寂寞的門檻。家道中落的曹雪芹,不就用他那寂寞苦楚的時光帶給了我們“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紅樓夢》嗎?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的魯迅,在多次碰壁後,不也從“寂寞新文苑”中走出,發出了他的《吶喊》,讓當時的無數中國人看到希望嗎?

我們應該堅信:我們從來不會被寂寞壓倒。

我們會在寂寞中抓住瞬間的閃光,亮出我們的風采。

第二篇:吶喊讀後感

魯迅時代的吶喊者

——讀《吶喊》有感

二年一班陳帥誠

《吶喊》小説集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魯迅先生的作品,讀過的作品雖然不少,可《吶喊》文集卻讓我讀後蕩氣迴腸,久久不能忘懷。

《狂人日記》是以日記的形式記敍了“迫害狂”的心理活動,以圍觀者的臉色,趙家的狗,從而感到恐慌,又想到自己聽説過的吃人的故事,便懷疑為他操勞的大哥和為他把脈的醫生及其身邊的人都是劊子手為他所付出的一切只是為了可以更好地吃他。進而歸結到這吃人的社會,深刻的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世人的無助,並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和憧憬,是“向新社會進軍打響的理想”!此文亦實亦虛,行文流暢,含義深刻,給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灌輸了進步思想,意義重大。

《孔乙己》是繼《狂人日記》後第二篇抨擊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己扭曲的心靈已被封建文化所腐化,他窮困潦倒,食不果腹,被人們當做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不得已當起“樑上君子”。最終,死成了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壓迫無處不在,無所不至的社會,只有死人和瘋子倖免於難,這是多麼諷刺!

《阿q正傳》是寫阿q受凌辱卻自輕自賤,自欺自慰。曾因向趙家女僕求愛被趙秀才打出了門,為付“生計”被迫偷盜,本對辛亥革

命“神往”,卻又不許他革命。趙家遭搶後,無辜的阿q被抓進縣大牢處決了。本分的人就不該生活在那個年代,老實人似乎不會有出路。社會的本質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此篇文章言語犀利,詼諧幽默,在諷刺之餘不乏歡笑。

魯迅先生是一位世人皆醉,他獨醒;世人皆濁,他獨清的進步知識分子。明知當時社會的腐敗風氣早已根深蒂固,卻依舊拿起筆桿,不屈不撓。他對生活在這樣環境的人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希望通過《吶喊》小説集的吶喊,喚醒眾人麻木的靈魂,被壓迫的人們都來吶喊吧!都來反抗吧!

第三篇:吶喊讀後感

張曉燕商英學院國商120140120141477

魯迅小説之我見

魯迅先生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諸多的作品中,我尤其喜歡的是《吶喊》這一本小説集。《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是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人民的真實寫照。根據魯迅先生自己對這本小説集的描述,他是這麼説的“描寫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解除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併為新文化運動吶喊。”我喜歡這本小説集的原因不僅是裏面收集小説之豐富,更重要的是,我覺得看透這一本小説,我們可以看清更多中國人的本質。《吶喊》收集了魯迅先生寫於五四運動前後的小説,從小説裏面故事的發生年份到今也有90多個年頭。儘管,那個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但再一次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還是不由自主的沉重下去。

初讀《狂人日記》還是在中學的課本上,但那時候的我們沒有那麼高的智商去理解魯迅先生的文章。縱使老師在前面講得慷慨激昂,我們在底下卻聽得糊里糊塗。看到文章寫的是滿篇的“吃人”,自己倒是嚇了一跳,以為小説所説的“吃人”就是活生生的把一個人吃下去,那時候還覺得説古代的人怎能如此恐怖噁心。現在距離第一次讀這篇文章已有七年,七年的時間過去了,再一次讀完狂人日記,眼裏看到的還是滿篇的“吃人”,只是此“吃人”不是彼“吃人”。狂人眼裏的“吃人”,是不見血肉的吃人,是封建文化對人的自由個性的踐踏,從而來消滅人與人的感情,讓這個世界變得冷酷無情。在狂人的

世界裏,狂人總是時時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他有着變態的心理,把正常人的交往都看作是吃人的行為的一部分;他又有着混亂的邏輯,能將兩個不相連的事務給聯繫到一起;他也是一個有着虛幻幻覺,就像是生活在幻覺世界中的人,他翻開歷史一查,找到的不是年代,而是“仁義道德”。對於那個年代來説,狂人的確是個瘋子,他反對封建禮教,反對封建家族制度,他是站在那個年代前列的啟蒙者,不被那個年代所包容,所以,他被認為是“瘋子”。

《阿q正傳》是《吶喊》裏面另外一篇我比較喜歡的小説,這一篇小説魯迅先生寫於1921年。透過這篇小説,魯迅先生主要想向我們展現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的社會現象和中國人的面貌。我喜歡這篇小説的原因是魯迅先生透過阿q給我們展示一個典型的傳統中國人的形象。雖然很多人對阿q精神抱着的是一種反方的態度,我則不然。打從心底裏來説,我認為阿q是一個很可愛的形象,雖説他骨子裏有着民族的劣根性,但實話説,當今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清高的存活着呢?魯迅筆下的阿q,無權無勢,處在社會的底層,在封建舊社會,受到了人們的恥笑和壓迫還得忍氣吞聲。但他又和別的人不同,別的人都安分守己,唯唯諾諾的過着自己的生活。阿q就不同了,不僅不單調,還敢於提高自己的身份,聲稱自己姓趙;自己不適應城裏的生活,卻反過來把城裏的生活給大大嘲笑一番;對於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卻反過來説別人的東西不好。他時時處在不平等的狀態下,卻時時處在慾望和求之不得的矛盾中。他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靠精神勝利法來維護自己的面子。阿q和其他底層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阿q太好面子

了,處在社會的最底層,但他卻時時想過上最高質量的生活。這種夢想有錯嗎?照我説阿q是沒錯的,誰活在世上不想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一點呢?阿q也只是想讓自己有個舒適的生活,有個女人可以陪着自己走完一生而已,這樣的想法有過麼?只是他生活的那個年代錯了罷了。

讀完魯迅先生的小説,感觸有很多很多。少了一份對社會的天真,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雖説社會已經在向前發展,但每一時期,社會總是會有很多人可以成為魯迅筆下的小人物,不同的只是會不會有沒有像魯迅先生這樣的筆者,敢於去用尖鋭的筆鋒去揭穿社會的種種惡劣現象。“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一句話,我想便是對魯迅先生的高度概括了。

第四篇:《吶喊》讀後感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甦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藥》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兇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裏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説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脱離羣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注:你正瀏覽的文章由 本站整理,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第五篇:吶喊讀後感

誨人不倦,學會聆聽

——讀於漪老師《吶喊》有感

七年級(1)班沙茜茜 我這段時間讀了於漪老師《吶喊》一書,感受頗深。隨即又聽了於漪老師的講座和翻閲了關於她的一些事蹟後,我才感覺到,我作為一名老師,需要提高和進步的空間就像浩瀚的大海一樣,一望無垠。尤其是作為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上,遠遠做得不夠。

於漪老師説的“誨人不倦”,她把這個看成是一種高尚的師德,在我看來,我們的老師又有多少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真心,真愛地誨人不倦呢?在對於學生的教育中,老師有些往往帶有一種埋怨學生的心情去教育學生,有幾個是真正帶着對學生無私的愛呢?有多少是像愛着自己孩子一樣愛着我們的學生呢?我寫都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教育的事業是愛的事業。師愛是超越親子之愛,友人之愛。因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於漪老師親切動人的話語讓我能夠懂得她心胸的開闊和偉大。

於漪老師愛學生。在她的眼裏,"孩子胡鬧是正常現象"。她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意願,信任他們並對他們充滿期望。她把自己無私的愛奉獻給了每一位孩子,貼近孩子美好的心靈,與他們建立了理想的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人與人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關係,是對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響的特殊的社會關係。它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在師生生活的各個方面。

於老師説:"我一輩子都是在錘鍊自己的感情!"在教育過程中,從開始的循循善誘到逐步引導,於老師的確是這樣做的。於老師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從容闖過了"三關":怕煩、怕難、偏愛。她瞭解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懂得和學生交流。在她執教的過程中,每每遇到差生,她總是以耐心地教育為主,把學生引上正路。在她的教育下,很多學生得到了轉化。只有對學生"一片丹心,情深似海。"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感情的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假。你對學生有幾分感情,學生都很清楚。

於漪老師也説,每個問題學生都有他們背後的原因的,我們要學會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在這點上我是深有體會。班級裏面有個非常調皮的學生,經常惹出麻煩,我為了他也傷透了腦筋,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煩這樣的小孩子,於是好幾次我表面雖然是耐心地教育,但是心裏卻是不太樂意和喜歡的。最後我漸漸發現這個孩子在有些方面也不是那麼的搗蛋。於是我經常就找他談心,聊天,有時候也噓寒問暖,漸漸地,他對我放下了戒備,與我坦誠相見。我也因此而瞭解了他那複雜的家庭背景,和不管他的父母。試問在一個沒有得到過父母

愛的孩子,怎麼會去愛別人,愛自己和愛這個社會呢?在他眼裏社會是灰色的,他沒有希望。我心裏非常可憐和同情這個孩子,我對他開始真心地付出愛,他冷冰冰的心也開始融化,變得和善,變得願意為別人着想。看着他的轉變,我心裏無限安慰。"甘為紅燭燃自身,甘為泥土育春花。"於漪老師正是有着崇高的奉獻精神,不斷地向學生傳遞着師愛,才與學生心心相印。在教育過程中,也正是由於我心中時刻想着學生,裝着他們的想法,才真正與他們的心聚到了一起,成為學生與家長心目中值得信賴的教師。

Tags:讀後感 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