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通用21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W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通用21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

上個學期,我的記憶裏出現了一位文學大家——巴爾扎克。這是一位不屈不撓的現實主義批判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創作了著可等身的作品,其中最磅礴的要屬西方紅樓—《人間喜劇》。這是一部恢宏的史詩,這個假期,我有幸一氣呵成地讀完了他享譽盛名的一部作品:《歐也妮葛朗台》。

過去的人都説,在莫里哀之後沒有人會在寫吝嗇鬼,可巴爾扎克卻冒了這個險,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小説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成為了四大吝嗇鬼之一。

這是一部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決鬥的杯具。箍桶匠葛朗台在他應對金錢可恥的嘴臉下,一夜暴富,成為小鎮上最富有的人,但他卻仍不滿足,裹着比乞丐還不看的生活。為的只是能在每一天晚上看着金子,在甜甜的入睡。葛朗台一切都斤斤計較:每一天用的蠟燭,全家人吃的麪包都由他親自分配;家裏有客人,他從不加菜招待,最多隻是用佃户送來的烏鴉熬湯招待;家裏的爐火,只能在每年固定的月份點燃,不管天氣多麼嚴寒。妻子在他的冷酷無情中被慢慢地折磨死,但他最關心的是不能讓女兒分了妻子的遺產。女兒因為把金幣偷偷的送給了心上人,他的堂弟,老頭的侄子,但父親卻破了產,把他交託給叔叔。老頭明白後,對他平時最好的女兒發怒了,歐也妮關進了黑屋子,説是不認她了,只給她冷水和乾麪包……

為了金錢,葛朗台是那麼的冷酷無情,但在他死後,卻不能把一分一釐帶走,他這輩子活的是那麼的可悲,看似金錢的主人,卻是金錢的奴隸。而歐也妮,一個善良單純的女孩,在被感情傷害後,無味的活在父親留下的一百七十萬黃金下。

故事看完了,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舊世紀歐洲的金錢關係,黃金戰勝了一切,人與人之間感情淡漠。但回過頭來想想,這是否是現世紀的可悲現實呢?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2

巴爾扎克筆下的這個吝嗇鬼的確是個膽大的題材,這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不僅僅詮釋了人們被金錢主宰了一切,更深刻分析了資產階級是如何聚斂財富,地位和權力的過程。

小説描述了歐也妮其及身邊的一羣人的生活故事。首先是歐也妮的父親葛朗台,他起初只是個普通的箍桶匠,識文斷字能寫會算,憑藉自我聰敏的頭腦,賄賂監管拍賣的人,之後又不斷鑽空子,並利用職權佔盡了便宜,趁着大革命掙得一大筆財產。正如巴爾扎克所描述的,葛朗台兼有老虎和巨莽的本領。於是他成了每個人欽佩和膜拜的對象。金錢成了葛朗台的上帝,他活在世上的唯一好處就是賺錢,想盡一切辦法,賺取別人的土地,並費盡心思使其合法化。毫無疑問他的思想早已被金錢這一沉重的枷鎖束縛住了。在他眼裏錢比生命更重要,連妻子女兒都比不上一點小小的黃金。他對他的家人吝嗇至極,生活上窮苦簡陋,吃的是爛菜爛水果,用的是廉價蠟燭,肉禽也都是靠佃户供給,連糖都捨不得買。他把錢藏得連家人對家裏究竟有多少財產都是一無所知。當歐也妮把自我全部的金幣給了堂弟後,葛朗台毫不猶豫將她軟禁起來,只讓她吃清水面包。當妻子也因窮困一病不起時,葛朗台因不願讓女兒繼承母親的遺產,又想方設法討好女兒,甚至在死前仍不忘緊緊盯着桌上的一堆黃金。他這一生雖積累了萬貫家財,最後仍是一無所有。金錢並沒能帶給他真正的財富和幸福,徒留下愚蠢,和空虛的內心。

而守着父親鉅額財產的歐也妮,無疑受到了眾人的追捧,那些唯利是圖,貪圖富貴,愛慕虛榮,幫葛朗台放高利貸的法官和銀行家們對她大獻殷勤,熱烈追求。他們明爭暗鬥,卻都被葛朗台老頭玩弄於股掌之中,被利用去釣大魚,到最後連克羅旭院長自私的願望和野心也落空了。這些人完全被貪慾所支配,在金錢的罪惡中深深地迷失了。

歐也妮的堂弟夏爾,是一個典型的受到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純真的歐也妮使他領略到了人性的完美。歐也妮為了資助夏爾將她全部的金幣偷偷送給他,可沒有想到,印度之行成了夏爾人生的轉折點。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他開始墮落,自私自利在他的心裏蔓延,他逐漸變成了一個追逐名利的掠奪者。他一心只想發財,為此不惜採取任何手段,買賣人口,放高利貸,走私漏税,肆無忌憚,膽大妄為。他背信棄義,拋棄與歐也妮的感情,為了公爵家崇高的地位和誘人的錢財,娶公爵女兒為妻,以實現自我的野心,此時的歐也妮自然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金錢已經侵蝕到社會每個地方,不斷摧毀着人性與情感。

歐也妮似乎是這混沌世界裏唯一的光芒了,她對金錢既不看重也不輕視,從小就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對身邊的任何事都報以最善良、純真的心。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卻依然執着的生活着,不放下她那強烈完美的感情,她的心只為高尚、温馨的情感而跳動。她常做善事、生活簡樸,在一羣利慾薰心的人中似是一朵的青蓮,出淤泥而不染。

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它並不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太多的渴求只能使人陷入深潭,無法自拔。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要支撐這些潛滋暗長的慾望,也許就會像葛朗台那樣成為金錢的奴隸,讓真正的快樂無處生根。為根本是剩餘的奢求疲於奔命,到頭來又能獲得什麼呢?最多隻能對錯過身邊的完美而悔恨不已。過多的慾望成了人們苦惱的原因,它壓抑着最基本的人性和良知。

一個人的期望越大,那麼他就可能失望的越多。更可悲的是,許多人被金錢、權力和名譽矇蔽住了雙眼,自我到最後都渾然不覺。盲目追求不需要的只會讓人忽視了真正的幸福,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中。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3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歐也妮·葛朗台》,“書中的葛朗台十分吝嗇”媽媽這麼告訴我。於是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他到底有多麼吝嗇?

《歐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台精於算計,趁着當時劇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亂中發財,成為蘇繆城的首富。他是個十足的守財奴,雖然他有四五百萬的家產,但生活卻還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户交來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場賣,把剩菜爛果子留在家裏自我吃。不到規定的時間不準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個房間做事,那樣能夠節約蠟燭。他把什麼都當做自我賺錢的工具。他最後將要死的那幾天,總是叫女兒拿出一把黃金來灑在桌子上,還説:“我看見他們心裏就熱乎了。”臉上露出極為幸福的表情。雖然我感到他很可惡,竟然這麼冷酷無情,但他將要逝世的時候,我還是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這麼過去了,每一天腦子裏只有錢,只有算計,這樣他會快樂嗎?對於他也許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麼多金子,你渴望自我擁有這麼多金子,但當你死去的時候,那錢是帶不走的。你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還是留給了你的後人(當然歐也妮很孝順)。與其這麼攢錢,倒不如好好的生活。這樣,是虧了自我。他的人生除了錢就沒有別的了嗎?他腦中就轉但是這個彎來嗎?

歐也妮是葛朗台的女兒,美麗温嫻、天真單純、善良多情。到二十二歲都沒有出去見過別的世面,成天在家縫縫補補。之後暗地與堂弟夏爾·葛朗台相愛,但夏爾又拋棄了她。因為悲哀,歐也妮嫁給了他不喜歡的德·彭封庭長。歐也妮可謂一個孝子,父親以前只讓她吃清水面包,與她母親的死也有着莫大的關係,更是父親帶給很大的條件使夏爾變心,她卻依然待父親那麼好。父親死後,她雖在生活上繼承了父親的吝嗇,但她把錢用在公益事業上。心地善良的她還替背叛他的夏爾還上了他夏爾父親兩百多萬法郎的鉅債,當夏爾明白歐也妮有一千七百萬家產的時候,大家能夠看出他是多麼的吃驚與懊悔!歐也妮是偉大的!她的那顆高尚的心,只為最温良的感情而跳動!

這部小説,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嗇,不要被金錢牽着鼻子走,否則你的朋友都不會喜歡你。只有活得坦然,才會快樂!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4

《歐也妮·葛朗台》它的故事沒有駭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説,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杯具。”但對於它,我卻始終留有深刻的印象。

當初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喜歡那個美麗善良的歐也妮。她温柔隱忍,對於自我吝嗇的父親,她始終是順從的態度。但為了感情,她勇敢地把自我全部的金幣給了表弟查理,在父親例行要她展示自我的金幣的時候,她因拿不出金幣,被父親關進房裏,只給冷水和麪包。因為此事,她膽小而賢淑的母親被嚇得一病不起,而最終,她等來的卻是發財歸來的負心漢。

歐也妮是個讓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親,視財如命;她的母親,懦弱膽小,在關鍵的時候保護不了她;克羅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為繼承萬貫家財的跳板;而她深愛的表弟查理,在發財後,為得到新貴頭銜,日後擠進官場,和奧勃裏翁小姐聯姻,最終負了她。

那時候,覺得這樣一個女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為了感情,敢於把金幣給自我愛的人、不怕因此同自我一向順從的父親起衝突,真的很勇敢。但隨着年歲的增長,我不再單純地因為喜歡這個女子而喜歡這本書,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更深層次的東西,能夠更為客觀地來評價書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台這個形象。

葛朗台這個人物形象很個性。一般人的吝嗇,大多是對於別人,而葛朗台卻不止如此,他對自我的'家人吝嗇不説,對自我,也是吝嗇得很。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但他們一家人卻過着近似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從來不買肉、蔬菜和水果,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進柴房。他什麼都節約,連動作在內。每頓吃的食物,每一天點的蠟燭,他總是親自定量分發;每年十一月七年級堂屋裏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涼;他給妻子的零用錢每次不超過6法郎;多年來給女兒陪嫁的壓箱錢總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金錢於他,只是一種虛幻的滿足感,他抱着大把的金幣,看金幣發出的金晃晃的顏色,聽金幣碰擊的聲音,因此而產生滿足感。他大把地囤積金錢,不使用它們,只是為了欣賞,為了滿足自我的斂財癖。在巴爾扎克看來,葛朗台的聚斂癖,是當代社會的一種情慾,只有人性已經異化,完全為貪慾所支配的人,才會將金錢視為人生的最高需要。

他因為錢,已經完全喪失了人性。在明白女兒把金幣都給了查理後,他認為金錢比親情重要,固而將女兒關起來。妻子因為此事一病不起,在即將離世的時候,葛朗台不是沒有悲哀難過的,這個時候,他的人性得到了些許的流露,但是,當妻子死後,屍骨未寒,葛朗台便請來克羅旭要歐也妮在財產文契上簽字,放下登記,全部財產歸父親管理,女兒只保留虛有權。在他心裏,金錢最終戰勝了人性。

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台老頭的形象便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

然而,巴爾扎克雖然以超多筆墨描繪金錢的威力,但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拜物教的荒謬,指出金錢固然給人帶來權勢,卻不能給人帶來幸福。至少,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

葛朗台為了金錢,一輩子花盡心思,甚至為了錢連親情也不顧,但最終一分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能夠説是一無所獲。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5

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即使家財萬貫,也捨不得花費一分錢;而此刻的人縱使有一毛錢,他也會裝着有家財萬貫。但是別誤會,我那裏並不是誇葛朗台低調,而是説此刻有些人的虛偽。巴爾扎克因《歐也妮·葛朗台》而出名,如果我也塑造一位與葛朗台相反的人,那麼我就應也會出名吧!

在許多人心目中,“葛朗台”就是吝嗇鬼的代名詞。透過與其兄弟——一位巴黎商業巨頭的財產相比我們便可看出他富可敵國,然而他卻不捨得花費一分一毫。其居住場所之簡陋,飯食之節儉無疑會讓每個人感到吃驚。我在閲讀時總會問自我:他只得這麼做嗎?財產又帶不到他們所謂的天堂裏去。他有這麼多的財產起碼也要過一位中產階級的生活吧。起碼要用其中的一些錢為自我的家人帶給必須的條件吧!雖然有錢不必須就會幸福。平時吝嗇一些也就算了,自我的侄子遇難了,這時候就就應幫些忙吧,可他沒有。我覺得他一生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他臨死前竟然還想着錢——在神父為他念彌撒時,他竟然奪神父的金十字架。,而他的吝嗇給親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夫人的死與他有莫大的干係,圖爾的變心也是他帶給了很大的條件。因為一個“錢”字,他過得何其辛苦。

然而歐也妮小姐是偉大的。起初,她善良純潔:之後她在自我的生活中雖然很吝嗇,但她把錢花在了公共建設以及窮人身上了。

葛朗台死了,他的女兒只在私人生活上繼承了他的吝嗇,然而歐也妮沒有子女,受他影響大的人不存在。葛朗台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如今,與他相反的人的隊伍卻逐漸壯大了起來,我暫且叫這些人為“反葛朗台”。

幾乎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別人的關注,她們渴望財富,地位與榮耀。有些人是靠自我的努力,自我的實力,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但別人卻不明白他的深度,這樣的人也往往能成就大事。但有些人就不一樣了,她們不僅僅在財富上表現出來強烈的虛榮心,還刻意“提高”自我的地位。徒勞的增加自我的“閃光點”,最後只會落到被別人厭棄的地步。這樣的人便是“反葛朗台”了。

“葛朗台”可憐,“反葛朗台”更可憐……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6

在這個假期中,我讀了《歐也妮·葛朗台》這本書。它是由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的。

葛朗台是一個十分吝嗇的人,他很有錢,但卻一分也捨不得花,他有一句名言,就是——“金子能夠使我暖和”。他的吝嗇處處都能夠表現出來,比如:吃飯時掉在桌子上的麪包渣,最後還要用手扒到嘴裏吃掉,一天連雞蛋都要省着吃;他的妻子病危時,連醫生都捨不得請,妻子死後,還從歐也妮那把她母親給她的財產騙到自我那去;眼看着弟弟破產而不管,反而把他弟弟僅剩的一個房子賣了,把錢放進了自我的口袋,還告訴追債的人他沒錢;甚至還逼走了到他那兒借住的侄子查理,造成了歐也妮的感情杯具等等。巴爾扎克用他那犀利的筆鋒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吝嗇鬼的形象。而他的女兒——歐也妮葛朗台卻是一個善良的人,有一顆單純的心。我認為當她愛上了查理,父親又把查理逼走後,還想着他,一向對他忠心耿耿,沒有變心,是讓人很敬佩的。查理透過販賣人口、偷税走私、勾結海盜等行為,掙了錢,還混了個“新貴”的稱號。因為從前他看見了葛朗台的摳門行為,以為歐也妮家很窮,不會有什麼嫁粧,娶她不合算。所以當他回來時,沒有找歐也妮,而是娶了一位侯爵的女兒。看到那裏後我覺得十分憤怒,難道那份很完美的初戀就這樣一錢不值嗎?我也為歐也妮很慶幸,幸虧查理不明白歐也妮有錢,否則,他即使回來後和歐也妮結婚了,也是為了金錢,而不是那份感情,那樣還能生活在一齊嗎?遭受了感情打擊的歐也妮傷透了心,出於對感情的怨恨,她和一個想得到她的財產的人結了婚。而這個貪財的人並不缺錢!命運捉弄了這個貪財鬼——結婚後沒多久他就死掉了,他的財產卻投入了歐也妮的囊中!這樣歐也妮每年就有了八十萬法郎的收入!我喜歡歐也妮就是因為雖然她還保留着他父親的傳統——十分節省,但是她卻很大方——把錢捐給了教堂,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巴爾扎克以詼諧幽默的形式,向我們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金錢關係。我很慶幸有真心疼愛我的爸爸、媽媽;有無話不談的朋友!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7

這兩天正在讀《歐也妮·葛朗台》,看完之後稍微有一點感想。都説葛朗台是吝嗇鬼,但是我想從另外一方面來談一談他。

葛朗台是一個從做箍桶生意發家的生意人,他經歷了法國的拿破崙時期,構成了節省的習慣。但是,他的節省過了頭。一方面,他不斷壓榨他所在城市其他人的利潤,一方面,又對自我及其家人的生活習慣嚴格控制。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無不計算到了極點,一絲一毫也不放鬆。所以,即使他這麼富有,他的妻女仍然像女傭人一樣,整天呆在那個黑暗的住所。她們的生活毫無樂趣。

但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儘管索漠是一個小城市,但那裏人的勾心鬥角依然很厲害。歐也妮就是他們所虎視眈眈的一個對象,因為他的父親很厲害,或者直接説他很有錢吧。涉世不深的歐也妮很可能就會被欺騙,這也許是葛朗台對女兒的保護。

但是我想的重點不在那裏,説句實話,我也喜歡錢,試問,誰會與錢有仇?但是葛朗台這種徹頭徹尾的一切以前為中心的態度,我想,此刻就應不會有人這樣了。但是我認為,葛朗台的這種態度很好。這種“態度”不是我們平時説的態度,我的意思是他一心一意的撲在錢上,為了錢,他能夠不管外界的一切事物。我只是説他“一心一意”很好,並不是想提倡他的一些行為。

比如説,在他的親弟弟自殺後,他沒有好好的照顧他的侄子,不,他根本就沒有要照顧他的意思。他甚至認為父親死了都沒有關係,錢沒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真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有這樣做哥哥的嗎?還有,他在妻子生病後,為了省錢,執意不請醫生,眼睜睜的看着妻子離開自我。若不是害怕女兒要求分遺產,他會一向把女兒關在自我的房間軟禁。真令人難以想象。

《歐也妮葛朗台》幾乎把法國一時期的歷史都囊括進去了,是一部法國資產階級的真實寫照。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8

葛朗台公館——“孩子,幸福只在天上,你將來會明白的。”——母親的臨終遺言驗證了歐也妮葛朗台的一生。歐也妮葛朗台最後也體會到了母親説這句話時的的無奈與沉痛。

這就是“人間喜劇”中最精彩的部分,那裏有最經典的人物老葛朗台,這就是《歐也妮·葛朗台》。看完全書,若老葛朗台是活生生的人物,我真想當面質問他生活的好處何在,他果真快樂過麼,他充滿銅臭味的一生除了金錢還剩下什麼?

葛朗台,貪婪、自私、狡詐、吝嗇,對金錢有着常人無法理解的狂熱,他就是一條冷血的巨蟒,把大把的金錢斂入那張永遠無法滿足慾望的血盆大口。“看到金子,佔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執着”。臨死前還要女兒推着輪椅來到保存全部家產的密室前反覆端詳確認錢財都還安安靜靜地存在。神甫為他做臨終法事,葛朗台半眯的老眼看見銀質聖器頓時精神煥發,當神甫要他親吻金十字架時,他甚至想做出拿到它的舉動,慾望立刻斷送了他的生命。生前格朗台雖然富甲一方,卻蜷縮於一所黑暗陰森、樓板都被蟲蛀壞了,踩在上面吱呀作響隨時有可能坍塌的的老房子裏面,這讓從初來乍到的夏爾百思不得其解。他還實行家庭專制,每人每一天的口糧按量分配,誰能想象腰纏萬貫的老葛朗台甚至會為女兒為了招待親戚自費買白蠟燭而怒不可遏。這位精於計算的守財奴善於運用一切手段用來斂財,他假裝口吃耳背,幾乎全城的市民都上過他的當。

縱使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於其何益?金錢就是他的上帝,兒女情長、倫理道德在他的眼中貶得一文不值,妻子和女兒的情感被他踐踏得灰飛煙滅,慘絕人寰的老頭為了幾千法郎軟禁女兒把膽小而賢淑的妻子氣得暈死。財富使他喪盡天良,人格被金錢玷污扭曲變形,貪婪成癖,又吝嗇成鬼,內心的空虛、禽獸的本能,早已將人類一切完美的感情摧殘殆盡。因為他擁有在那個社會具有無限法力的金錢,他成為人們心中的上帝,人們敬佩他,恭維他,稱讚其為索繆城的光榮。金錢造就了葛朗台,也毀滅了葛朗台。

但是對金錢的渴求如痴如狂的又何止老葛朗台一人?背信棄義,為了爵位放下感情的負心漢夏爾、一向對葛朗台家族虎視眈眈的庭長德·蓬豐、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銀行家德·格拉桑……他們無疑是那個社會的佼佼者,他們很好的學會了立足於社會的一切爾虞我詐刁酸刻薄。就連忠心不二的女傭娜農最後也可見免不了有了老葛朗台的影子。

總算故事的結局尚且能夠給予我們一絲安慰。歐也妮在數不盡的善舉義行的伴隨下走向天國,離開這個慾望無限膨脹的年代,離開了這個敗壞的世道。除了歐也妮自我,誰還記得以前有對純真的情侶坐在一齊發誓永遠相愛的木板小凳?誰還記得那幽暗的過道?那黑色的客廳?感情的杯具,家庭的破碎,在這個人人都對金錢視如神明的社會,眼淚是卑賤的。或許離開,才能擺脱人世的污穢。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9

葛朗台是世界文學名著裏,最著名的四大吝嗇鬼之一。並且他以自己獨特的表現,使其他的吝嗇鬼都黯然失色,所以又被稱為“吝嗇鬼中的吝嗇鬼”。在他臨死之時,看到教士拿着的鍍金的十字架,“他的動作十分可怕,他拼命地伸出手,意欲抓住十字架。最終的努力使他命喪黃泉。”

我雖然對葛朗台式的資產階級的“金錢至上”人生觀價值觀毫不贊成,但是,讀過全書之後,我居然“化腐朽為神奇”,從葛朗台的發家史中,我到看出來許多政治經濟學的因素。

用最少的錢,辦更多的事。法國大革命時,他用岳父給的四百路易賄賂標賣官,用很少的錢把區裏最好的葡萄園買到手;在任索漠市市長時,“為索漠城的利益着想,他已修好了幾條不錯的公路,與他的產業直接相通”……這在當時竟然並不違背法國的法律,可見當時的法律並不健全。若在當今社會,葛朗台恐怕犯有以權謀私罪和行賄罪。

佔有資源,投資實業。他擁有一百阿爾邦的葡萄園;能釀七八百桶酒;擁有分種田十三處;一座陳舊的修道院;一百二十七阿爾邦的草原,生長着三千株白楊……我們今天看到的聽到的那些富翁,到處都是房地產開發的,開工廠辦實業的,葛朗台的實業是釀酒,是葡萄園和農莊,他佔有的大量土地,至少應該屬於房地產中的地產吧。

抓住時機,高賣低買。“酒桶的價格比酒還高時,他總有酒桶賣給別人;並設法把自己的葡萄酒藏進地窖,當一桶酒可以賣到兩百法郎時,他才會賣出去。”還有買賣黃金和國債時,葛朗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果斷出手,大賺幾筆。

裝聾作啞,不露聲色。説話結巴、前言與後語自相矛盾以及一派胡言弄混了他的思想背景,別人以為他沒有接受足夠的教育,實際上,這是純粹裝出來的。“我尚未與夫人商量呢,無法做出任何決定。”他掌握了一種技巧,“在買賣上讓對方產生厭煩情緒,逼着對方總是替自己着想”。果然,蓬風所長願意替葛朗台到巴黎處理兄弟的財產清算,而格拉桑連旅費都不要,願意白效力,這和葛朗台善玩結巴的技巧關係重大。在生活中,購買商品討價還價時,先逼老闆出價,一般的老闆,也會逼你先出價,看誰沉得住氣呀!

嚴守商業機密,滴水不漏,哪怕面對自己關係密切的人。在商議把葡萄酒是否賣給比利時人時,他表示要按照“公議價格”,要“一條心”,結果後來,他私自把葡萄酒高價賣出,全城的人都被矇在鼓裏。在出賣黃金時,連夜出發,連銀行家都自愧弗如。

精打細算,細大不捐。四十年後,白楊只能賣五萬法郎,而種草可以收入六萬法郎,他就砍掉白楊,種植牧草;並且不忘在靠着地邊種上白楊,以利用“公家”的空間。

想發家致富嗎?好好向葛朗台先生學習學習政治經濟學吧!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0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他是出自於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文章主人公葛朗台,他貪婪、狡黠、吝嗇,把金錢當做唯一的上帝,臨終前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女兒看住金子的行為描繪得栩栩如生,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被文學史上稱為四大吝嗇鬼之一。

這部作品是巴爾扎克諷刺作品上最生動最具活力的一部作品。小説中他家財萬貫,但開銷節省,每頓飯的食物,每天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分發。為了錢他可以六親不認,可以扣妻子的費用,要女兒吃清水面包。這種做法沒有人能夠做到。但是老葛朗台和一些守財奴大不相同,他不僅熱衷於守財,更善於發財。他不僅有活力的腦子,以及智慧的想法,而且他對金錢的追求勝過對親人的關愛,我想這就是作者諷刺的一種形象。

給了那些愛財如命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讓他們也明白財富的可怕,明白人的一生不是靠金錢來彌補自己可惡的心,而是用享受來回報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能利用親人的憐憫來使自己的吝嗇持續。

這部小説,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也一樣,我們做人要大方,做事也要大方,不能有吝嗇,小心眼兒和小氣的行為,否則你的朋友會離你遠遠的。讓我們也明白大方做人快樂做事才是最重要的。書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個性,但是從他們身上也可以找到當時社會的影子。貴族階級日趨衰落,”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係全都破壞了”,代之而起的是飛揚跋扈的資產階級暴發户和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金錢勢力。以及柔弱的婦女,她們安於現狀。讀完此書我不得不感歎資本家的發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淚的屈辱史。

小説中描寫到葛朗台一見到金幣眼睛就放射出光芒就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吝嗇鬼的特點。在小説中葛朗台似乎是個很勤勞能幹的人,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對於金錢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積蓄,他面臨的就會是精神的崩潰。

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則,一文也不帶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葛朗台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不讓別人欠他,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不搞吃請,他決不動別人的東西。意思是絕對尊重財產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到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所以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惡極”的了。

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守着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捕圍獵的對象!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1

《歐也妮·葛朗台》講述了葛朗台的家庭生活。老葛朗台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致富,但他對獲得的金錢一點也不滿足,守財奴的自私冷酷,是人難以想象到的:為了省錢,家裏整年不買蔬菜和肉;儘管自己的屋子裏灰暗、陰森、靜寂,樓梯走起來嘎吱嘎吱地響,他也從不花一分錢修理;賢淑的妻子被他折磨的一病不起,女兒的愛情被他破壞……

“金錢和藐視就是守財奴的精神食糧。”葛朗台所説的這句話也恰恰映射出他金錢至上的冷酷無情的靈魂,無怪乎他會位列世界四大吝嗇鬼。

貪婪和吝嗇讓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獲得金錢,他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類所應具有的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如“家庭的悲劇”這一章,葛朗台大怒,像囚犯一樣對待自己的女兒,讓女兒只能吃冷水和麪包,葛朗台太太也被他的咄咄逼人和對歐也妮殘酷的懲罰嚇得一病不起。而葛朗台發怒的原因不過是他照例檢查歐也妮自己積攢的金幣,卻發現金幣被送給了她那失去父親的落魄堂弟夏爾……歐也妮的善良和聖潔,對金錢的淡薄更反襯出葛朗台的吝嗇、虛偽。金錢矇蔽了他的雙眼,使他成為一個只知道如何賺錢、省錢、守錢,而不懂怎麼照顧關心親人,幫助親人的虛有其表的“人”!

這是多麼可悲啊!葛朗台到死也不知道親情的可貴,他死前,那想要十字架的動作更是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他對財富的渴望。愚蠢的他臨終也只能看看金幣,指望冰冷的金幣給自己帶來温度,帶來快樂。然而他忘了,人總是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金錢是帶不到墳墓裏的,那又何必虧待自己、虧待親人,去省去那不應節省的金錢呢?

節儉是好的,但過度的節儉就是吝嗇鬼。如果掙錢並不是因為能過上更好的、更温暖的生活,那金錢還有什麼用呢?泯滅了人性的人,最終只能變成坐在金錢堆上的惡魔。葛朗台看似金錢的主人,實際上只是被金錢驅使的毫無靈魂的奴隸。

人生在世,金錢很重要,但還有有更多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親情,友情……我們不能像葛朗台一樣沉淪在對金錢的貪慾中而徹底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歐也妮·葛朗台》——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2

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小説家,塑造典型的巨匠,舉世聞名的現實主義大師。正如他所言,《歐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在這個雜亂無章的社會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時代的洪流吧某些人推向浪峯,又使某些人沉入水底;金錢取代門第成為權力的象徵,財富的多寡成為劃分等級的新標準。一切以拜金主義為核心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歷史內容:人們“不在信仰上帝,只崇拜金犢”了,金錢成為整個社會的機制與槓桿。

葛朗台城府極深,説話不多,動作更少,但是一心都撲在金錢上,文中有這樣一處描寫極為貼切,“他半夜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甚至於到他生命垂危之際,他全部生命力都退守到眼睛裏,能夠睜開眼睛的時候,眼光就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的盯着,覺得這樣心裏才暖和。

葛朗台的吝嗇也是“過人”的,他把所有的開支都看成浪費,奢侈享受更是不可容忍的惡習。儘管家財萬貫,但依舊過着莊稼人的生活,喝的是壞酒,吃的是爛果子,住的陰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樓梯台階都被蟲蛀壞了,女僕差點摔了跤,還怪其不挑結實的地方落腳,女兒生日那天,有客人要來,也只不過比平時多點了一支蠟燭,招待的食物,叫僕人多打些烏鴉。

這種吝嗇到骨子裏的人,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因此,當得知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兼情人時,竟然發展到取消女兒對財產的繼承權的地步,將女兒軟禁起來,每天只給清水和麪包,逐漸造成了女兒的愛情悲劇。當女兒被迫放棄財產繼承權時,他既是“感恩”,又是“開導”地説:“孩子,你給了我生路,我有命啦!不過這是你把欠我的還了我,我們兩訖了。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場交易。”

如此,葛朗台已不是可以用喪心病狂來形容了,葛朗台因為沒有適時的把握好自己對金錢的慾望,反使得慾望來控制了他。在過分的慾望中渾渾噩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可悲的人就這樣自食苦果。我們是否應選擇性的放下些慾望,更好的把握轉瞬即逝的人生?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3

無意間發現書桌間那本看着積壓多年的《歐也妮·葛朗台》,是一本巴爾扎克的外國著作。吹去灰塵翻開品讀,故事情節很吸引人。瞭解了葛朗台,歐也妮,查理,拿儂以及特。蓬風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後故事的一步步發展都出人意料。

葛朗台是一個典型的吝嗇鬼,視金錢如生命的他為了金錢不擇手段,喪失了基本的人性,棄女兒的一生幸福而不顧,利用女兒來“釣魚”謀利,在推測女兒把積蓄都給了查理後毫不留情地將女兒軟禁;當妻子因此大病不起的時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妻子死後他哄騙女兒放棄母親的財產繼承權,臨終法事,想把鍍金的十字架抓到手,結果因此而斃命。這樣一個吝嗇鬼卻擁有一個最善良最純潔的女兒歐也妮,父親給了她一個暗淡而淒涼的童年,也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説唯一的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吝嗇地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資助戀人查理去海外謀生;為了愛情,她堅強地承受着父親對她的囚禁;為了愛情,她苦苦思念查理,堅信他的歸來。但是,人生當中很多往往事與願違,查理的背叛讓她失望至極。可她最終卻還是以德報怨。幫查理還清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自己則不斷地在幫助貧窮困苦的人們,積極做着慈善機構,樸實勤儉地一個人生活。過着從前她父親在時般的黑暗日子。

她家的老媽子拿儂,初進城謀事時處處碰壁,卻被葛朗台看中她的體格,可以在她身上榨取利益,勤勤懇懇的她經常被葛朗台剋扣各種,死心塌地地伺候葛朗台一家人,葛朗台死後她成了歐也妮的朋友和保護人,管理着歐也妮家的一切。所以説,腳踏實地地做好事情總是會有一個好的回報的。這樣老老實實地勞作的人是那些成天虎視眈眈盯着別人家財產想要不勞而獲的人是永遠無法達到類似高度的。特。蓬風就是如此,名義上是歐也妮的追求者,目的卻是歐也妮的百萬家產,愛慕虛榮地改姓氏,雖然後面實現了娶歐也妮為妻的目的,但還是早早離世,他既未能得到歐也妮,也沒能得到她的財產,落得個可笑又可悲的下場,反倒是歐也妮又繼承了一份財產。

近期,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網絡詞“壕”,在我理解中,這個詞或許更偏向好的一面,記憶裏,後面經常接的是一句“帶我任性帶我飛”,足以表明了共享這個精神理念,雖然我們沒有家財萬貫的背景,卻可以更加寬心地去與人相處,開心過活每一天,縱使歐也妮最後聚財富於一生,卻也註定孤獨,寂寞終老。沒有愛人,家人的陪伴,無疑是最大的悲哀。無論我們是貧窮還是福裕,只要有家在,有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在身邊,我們就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世上沒有比這一切更圓滿的事了。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4

經典的守財奴,莫不是巴爾扎克筆下的老葛朗台。

本書主要講了:歐也妮對前來投奔的表哥一見傾心,父親卻不喜歡他。他們倆交換了彼此最貴重的物品。葛朗台很生氣,不肯原諒歐也妮。歐也妮的母親因心情憂鬱加上舊病復發而撒手人寰,葛朗台在死之前依舊想着他的錢。

葛朗台是個既可笑又可悲的守財奴,他一生都在和錢打交道,以致於他每天腦中都在想着如何賺錢,如何省錢,再省點。恨不得自己、老婆和孩子,一天都不開銷。為此,他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失去了妻子、女兒、侄子的情親和朋友,沒有一個真心的人。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吝嗇,一個對他人、對家人、甚至對自己都一毛不拔的人,你還能去奢望他能為別人着想,以至於他不會也不可能有誠心相待的朋友。朋友之間,應坦誠相見,平等對待,互相幫助,用你的真心去捂熱他人的心,親情友誼自然就會悄然綻放。而這一切與葛朗台無關。

可是在那個世態炎涼,人情淡漠,自私自利的時代,又會有多少人明白呢?這個階級統治的世紀,空氣中瀰漫着濃濃的銅臭味,多數人被薰得失去了辨別事物最初的本質的能力。而和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越走越遠。甚至已經忘記了原來的意念。就像葛朗台剛來到小鎮時,還是位窮光蛋。但是現如今他是家財萬貫,這些真是他真正想要的嗎?也許是吧?金錢財富是他一生夢寐以求的。但葛朗台並沒有收穫幸福的生活,他到死還沒有明白人真正追求是什麼,這就是葛朗台的悲哀。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呢?

葛朗台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卻是一個失敗的人生。儘管他在商場上穩贏不虧,積累了自己都不清楚有多少錢。但他卻輸掉了人生。葛朗台只會善於經營財富,卻不會經營人生。所以葛朗台就是一位失敗的商人。他至死前還沒有醒悟,還惦記着他的金庫,久久不肯安樂死。這讓我想起了《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比起嚴監生,葛朗台可憐多了。在嚴監生臨死前還有三姑六婆的親戚來看望,而葛朗台只有他的女兒和家裏的唯一僕人。

他永遠不會體會的別人的愛,因為在他的世界裏只有自己和錢。除了這些,他活着在沒有其他理由。即使活着,也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縱使他活着,但他不懂生活。生活是美好的,是享受的。可是他的眼中別人都是有目的的,骯髒的,世界是灰暗的,只有錢是閃亮的,最美好的。完美印證了一句古話“相由心生”。

記得書中有句話,是葛朗台死前最後一句話:“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真是可笑,死了之後還是不肯放手自己的錢財。活着只有它,死了還要被它禁錮。

守財奴真是可悲,失去一切,換不來自己想要的。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5

《歐也妮·葛朗台》是偉大的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巴爾扎克的作品。雖説《歐也妮·葛朗台》這部小説中不包含任何血腥或生離死別的場景,但它卻是我讀過的所有小説中最悲慘的一部。

在《歐也妮·葛朗台》中,巴爾扎克用生動的文字塑造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葛朗台先生。我很難想象在現實社會中會存在像葛朗台先生這樣的人,他耗盡畢生的精力去賺錢,但他卻並不打算用這些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犒勞自己,而是將數不盡的金幣囤積在倉庫裏,自己省吃儉用的同時也命令家人嚴守清貧的生活方式。《歐也妮·葛朗台》的主人公歐也妮是葛朗台先生的獨生女,巴爾扎克用唯美甚至浪漫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歐也妮如何從一個單純善良的少女一步步墮落成一個和他父親一樣刻板的人的過程。而更讓人揪心的是,數十年的耳濡目染並未玷污歐也妮的純潔靈魂,讓她成為像他父親那樣的人,一段令她心碎的戀情卻最終耗盡了她的天真本性。當得知自己深愛的人背叛自己之後,她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從多情善良的女孩變身為勢利而又冷漠的女人,令人惋惜。

雖然《歐也妮·葛朗台》這部小説描述的是19世紀初的法國人生活,但它的情節將永遠打動世人,它的故事永不會落伍,除非“金錢”這個東西徹底退出人類歷史的舞台。

在現實生活中,像歐也妮和夏爾那樣的人太多了,我們早已習以為常。我的室友平日裏經常嚷着要傍大款,老師在課堂上教育女生以後要如何利用丈夫的金錢去享受,母親從小就教育女兒:千萬不要搭理那些一貧如洗的男人……像我這樣一個自認為還算清高的人,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在現實世界裏金錢就是一切。環視身邊的那些勢利刻薄而又無情無義的人,與其説是人性本惡,倒不如説是現實殘酷。

於是,信仰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得以凸顯。但是,對於生活在塵世中的人,信仰能為我們提供多大的幫助呢?其最大的幫助,或許就是在我們面臨逼迫與誘惑時為我們增添一份理智和忍耐力吧?

《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太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就像一隻温順謙卑的羊羔,用最大限度的寬容去面對丈夫的無情、狡詐和貪婪。她毫無怨言地忍受着平淡的生活,彷彿她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忍耐痛苦。“我可憐的女兒,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在進入天堂之前,我們要一直忍受痛苦”,這是她臨死前對女兒説的最後一句話,字字飽蘸對女兒的憐憫,讓人潸然淚下。説實話我並不看好像葛朗台太太那樣的人,因為她太過於死守宗教教條,對任何降臨到她頭上的苦難都逆來順受,已喪失了判斷力和尊嚴。但我認可她的那句遺言,那也是《歐也妮·葛朗台》中最讓我難忘的一句話。

讀完《歐也妮·葛朗台》之後,我情緒低落了一陣子。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再重讀《歐也妮·葛朗台》了,因為它不僅僅揭露了現實社會的殘酷和人性的陰暗面,它還告訴你,即使是有信仰的人、至善的人,也不能脱離醜陋的世態,甚至不得不屈服於罪惡。還有什麼比這更悲哀呢?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6

利用假期我把《歐也妮·葛朗台》這本書一氣呵成地讀完了。才知道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

小説最大的成功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葛朗台陰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樓梯踏級都被蟲蛀壞了,女僕差點摔了跤,他還怪她不挑結實的地方落腳;每一頓飯的麪包食物、每一天要點的蠟燭,他都親自分發,一點兒不能多;女兒生日那天,有客人來,只不過多點了一支蠟燭,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錢,連別人送給她的一點,也要想方設法颳走;來了親戚,他不讓加菜,吩咐佃户打些烏鴉來煮湯;妻子卧牀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得花錢。葛朗台的吝嗇滲透到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中。這種吝嗇的可惡在於貪得無厭地賺錢。

小説中描寫到葛朗台一見到金幣眼睛就放射出光芒,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吝嗇鬼的特點。在小説中葛朗台似乎是個很勤勞能幹的人,但他最大的失敗就在於對金錢的看法,我想假如有一天葛朗台失去了所有的積蓄,他面臨的就會是精神的崩潰。葛朗台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一文也帶不進墳墓,除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説一無所獲。葛朗台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不讓別人欠他;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不搞吃請,他決不動別人的東西,意思是絕對尊重財產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到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生來是撈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所以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弟自然是“罪大惡極”的了。

葛朗台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守着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捕圍獵的對象!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7

有人説金錢是萬能的,有人卻矢口否認,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呢?我早就聽説葛朗台是個地道的吝嗇鬼,終於,在書本中找到了答案。

葛朗台之前是個箍桶匠,陰險狡猾的老葛朗台利用各種手段弄到了一大筆財富,他始終把金錢當作自己的上帝,為了金錢,他對家人十分嚴苛,甚至不讓他們買糖,歐也妮愛上了她的堂弟夏爾,因為父親而破產的夏爾變得失魂落魄。天真無邪的歐也妮將自己所有的積蓄給了夏爾。然而,這一舉動卻被她的父親知道了,父親把她軟禁起來,更可恨的是,竟然每天只讓23歲的歐也妮喝涼水和吃乾麪包!母親也因此一病不起。當得知這個消息時,老葛朗台先想到的不是該怎麼挽救自己的妻子,竟然想到請醫生來一定會花很多錢!最後眼睜睜地看着妻子死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葛朗台最後的吝嗇——臨終前,他的生命彷彿全退守到眼睛裏,一直看着堆放財寶的密室門,當歐也妮把金幣拿出來的時,他一連就看了好幾個小時,神父把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嘴邊,讓他親吻基督,葛朗台卻用了一個嚇人的動作抓住了那個鍍金的十字架用盡了所有的力氣。

看完這本書,歐也妮的一生讓我歎惜,從小就缺少父愛,只有母親給給予她最温暖的懷抱與安慰;自己久久堅守,等來的卻是夏爾這個發財歸來的負心漢;在這羣陰險、狡猾、虛偽、醜陋的人羣中,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晨,歐也妮的善良、寬容、慈愛、天真無邪也越來得珍貴。

所以,金錢並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學會理財,併合理運用錢財,不能像葛朗台那樣,一生腰財萬貫但卻一分錢都捨不得用。如果你把金錢當作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金錢是給全活帶來自由的,而不是一種權力。我們不僅要做金錢富有的人,還要做像歐也妮那樣精神富有的人,擁有金子一般高貴的心,散發真誠與愛的光芒。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8

讀一本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一點不錯,書承載着文字的精華,是從古到今多少人汗水的結晶。每一本書的時代背景、作者品格不同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讀過很多書,但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它一一《歐也妮·葛朗台》。

這本書的作者是巴爾扎克,他寫的這本書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葛朗台的吝嗇,還有體現出葛朗台的女兒——歐也妮的天真、純潔。

這本書講訴了一個十分動聽的故事。在一個小城鎮中,有一個富豪,雖然他十分富有,但是十分吝查,就連自己家的樓梯壞了也不修一修。歐也妮愛上了她的堂弟夏爾,可葛朗台認為夏爾家裏沒有錢,歐也妮不該嫁給他,所以把歐也妮關在房間裏,讓她吃不好的麪包喝冷水,後來還利用別人向歐也妮求婚,從中獲漁翁之利。最終導致歐也妮失去了大好的青春時光和幸福。社會本不該這麼殘忍,可就因為葛台的吝嗇,讓一個純潔的女孩失去了幸福。我認為一個人無論多麼貧窮也不該吝嗇,特別是對自己的家人。家人的幸福和快樂遠比金錢重要的多。好的父母就像馬克思所説的那樣“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可這個父親——葛朗台卻大大相反,利用自子的女兒來獲取錢財,這完全不是一個好女親所應該做的事。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讓我知道了家人的幸福、快樂遠比金錢重要的多。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19

早在五年前,我的書架上就有一本《歐也妮·葛朗台》。當我得知這是一本關於“吝嗇鬼”的書後,就沒再翻過。因為我在這之前已讀過一本叫《慳吝人》的書,領教了阿巴公。今年寒假,我偶然地翻開了它,就再也沒輕易合上。

阿巴公是個貪婪至極的人。如果葛朗台僅僅是貪婪,那也不會寫出什麼深刻的東西,我也就不會如此感興趣。重要的是,葛朗台的形象概括了整整一段歷史,他的吝嗇也含有特定的歷史內容。

葛朗台老人是位法國大革命前後的人物。從書的開頭我們便可看出他具備第一代資產階級的一切特點,沒有多少文化,卻精於盤算。他的每筆投機從沒失敗過,至使財富不斷膨脹。隨着情節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地感受到了葛朗台本人的性格——吝嗇。儘管家財萬貫,卻幾乎無消費。我們甚至不能説他“愛錢如命,”因為在他眼裏,錢比命重要。“把死人看得比錢重就叫做沒出息”。把兄弟的死訊告訴侄兒沒讓他犯難,可要説出“你一點家產都沒有了”倒讓他感到難於啟齒,因為這句話“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難。”

事故中,我更看到了葛朗台老頭的“朋友”,個個都是唯利是圖的人。很顯然,這是當時社會的悲劇。在拜金主義橫行的世道上,一切權利的中心就是金錢,金錢是萬能的,它使人的靈魂扭曲變形。巴爾扎克正是捕捉到了這一點,才寫下了發人深省的《歐也妮·葛朗台》。

在這本書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歐也妮的愛情。而在這樣的家庭中的愛情必然是苦澀的。歐也妮愛上了夏爾,卻受不了來自各方包括父親葛朗台的反對。夏爾由於家中破產,被迫與歐也妮分手。這一切的禍根就是金錢與迷戀它的人們。以至於當葛朗台死後,可憐歐也妮守着他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逐圍獵的對象。

寫到這裏,在我腦海中已不僅僅是葛朗台老頭的吝嗇與歐也妮的純真,這簡直是一個悲劇。而且是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悲劇。它平凡而其慘烈程度卻不亞於古典悲劇。不過在古典悲劇中主宰一切的是命運;在《歐也妮·葛朗台》中則是金錢。

我曾反覆地問自己,這是為什麼。我甚至想寫一篇續文論改變歐也妮的命運。我想過,這有時代的因素在內。法國革命後,日益膨脹的資產階級中勢必會出現拜金主義,這同封建社會出現人剝削人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人的貪婪導致了這樣的一場悲劇。不看從前,就拿現在的人來説,難道沒有一個人跟葛朗台有相似點。我們捫心自問,自己就從來沒有像葛朗台相似的經歷嗎?不是,我們有。現在的人並不強於以前的人多少,只是社會強於以前的社會。人,似乎總是這樣,自己取得了多少,就想得到比這更多的;自己失去或將要失去多少,就想失去更少的。難怪比爾·蓋茨還在不斷地積累自己的財富,也難怪他會為幾美元的停車費而嫌貴了呢!這——就是人的貪婪。可怕,但揮之不去。

也許有一天,一本名為《大方人》的書會成為世界名著,與《歐也妮·葛朗台》、《慳吝人》同名。但也許這不可能,因為人的貪慾還在。或許隨着社會的進步它會減少,但不會消亡。或許還會有許多未上演的悲劇已經彩排好了。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20

《歐也妮·葛朗台》這篇小説的作者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巴爾扎克把自己寫的作品統一編寫在了《人間喜劇》這本書裏面。《歐也妮·葛朗台》描述了在法國外省的索莫城,有一個名叫葛朗台的箍桶匠,他的聰明和能幹被一個富翁看上了,富翁就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葛朗台。

後來,葛朗台太太生了個女孩,取名為歐也妮·葛朗台。老葛朗台非常吝嗇,每天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地生活。老葛朗台的心裏眼裏都只有錢財,他把他現有的錢和他那聰明、美麗、善良的女兒當做誘餌,不斷去撈取金錢……

《歐也妮·葛朗台》在《人間喜劇》中佔特別重要的位置。這本書講述的主要道理就是:人不能把錢看得太重,而且錢也不是用來看的;人不能做錢的奴隸,更不能做守財奴!

歐也妮葛朗台讀後感 篇21

文章作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説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其中代表作為《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説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個吝嗇鬼典型。巴爾扎克選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好處的細節來表現他的慳吝性格。

這本書以歐也妮·葛朗台的故事為核心貫穿始終,老葛朗台無疑是其中性格最鮮明的人物。貪婪和吝嗇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徵。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到達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裏把自我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裏,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着,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

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台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一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錢的奴隸,變得冷酷無情。為了了金錢,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人的基本情感,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愛: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麪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説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而來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於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精心算計,這使他在商業和投機中總是獲利。另外,時常故意裝做口吃和耳聾是他矇蔽對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貪婪和吝嗇雖然使他實現了超多聚斂財物的目的,但是他卻喪失了人的情感,異化成一個只明白吞噬金幣的"巨蟒",並給自我的家庭和女兒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老葛朗台是巴爾扎克刻畫得最成功的吝嗇形象之一,已成為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個經典人物而廣為流傳。

歐也妮是這部小説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説就是以她的杯具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台、夏爾、德·蓬風等人的比較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台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説,生命中的唯一期望是期盼中的感情。為了感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我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感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感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

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感情是純潔、高尚的。

當週圍的人都陷沒在金錢的魔沼中,並甘心被其吞噬整個生命時,歐也妮對待金錢的態度也是與眾不一樣,超凡脱俗的。儘管她所擁有的財富不斷增加,但金錢對她來説既不是一種權力,也不是一種安慰。"她根本不把黃金放在心上,只在嚮往天國,過着虔誠慈愛的生活只有一些聖潔的思想,不斷地暗中援助受難的人。"對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個人的創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錢去興辦慈善事業,而自我過着節儉、樸素的生活。

巴爾扎克滿懷同情與讚美之情塑造了歐也妮,使人們在這個為金錢遮蔽的黑暗世界裏看到了一抹光亮,與此同時,又不禁為她作為無辜犧牲者的命運感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