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説和做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9W

説和做讀後感(精彩多篇)

説和做讀後感 篇一

“空談,水之泡沫;實行,金之點滴。”説一尺不如行一寸,如果説語言是枝葉,那行動便是果實了。聞一多先生便用他的一生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説”了: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他“做”了:在李公樸同志被害,警報迭起,凶多吉少的時候,他大罵特務,慷慨淋漓;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鬚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這是多麼崇高的品格和可貴的精神啊!

誠然,聞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但他更是行的高標。可反觀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呢?他們説是説了,可是卻遲遲不見他們行動,或者他們“雷聲大,雨點小”,説的時候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可做起來畏手畏腳,停滯不前。這樣的人一開始站在語言的巔峯,到後來卻跌落到了舉止的谷底,最終只能淪為歷史舞台上的挑樑小丑。如果説了卻不能做到,索性不如不説,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若言而無信,叫人如何相信你呢?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説到做到,敢説敢做不應只存於聞一多等人身上,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做到言行一致,敢説敢做,把實幹的精神不斷地發揚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去!

説和做讀後感 篇二

讀了《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這篇課文,我深深地受聞一多先生的事蹟所感動,令我茅塞頓開、頗有感悟。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這篇課文是以第三視角記敍了一些關於聞一多先生生平的事蹟,講述了他一生當中的主要事略,通過字裏行間的講述,表現了聞一多先生崇高的素養品格,體現了他的修養內涵,更是高度讚揚了他的革命精神。

文章當中的那句話叫我印象深刻“人家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有時候做了也不一定説”。是的,關於“説和做,古往今來我們議論得太多了。先哲告訴我們,凡成就大事者,總是説得很少,做得很好。而通過這篇文章的講述,聞一多先生就給我們很好得體現出了這句先哲名言。而真正到了要説的時候,聞一多先生不但會説,而且説得響亮,説得徹底,説得鼓舞了人心,讓人們都起了共鳴。

總體而言,我讀《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的感悟就是這些,我們應該學習聞一多先生説得少,做得好。並且到了真正該説的時候一定是説得痛快,説到徹底,並且要擁有一顆崇高的內心,兼具內涵。

説和做讀後感 篇三

今天我們學了《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這篇課文。這篇課文寫的是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作為民主戰士的言行舉止。本文的寫作手法令我感受很深。

這篇文章作者的寫作手法是:1從人的言行舉止來寫2精選典型事蹟。從這兩點可以讓讀者充分認識這個人。通過讀這篇課文,我知道了聞一多先生是一位對工作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刻苦鑽研,言行一致的人。作者把這篇文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他先做後説;第二部分寫的是他先説後做。不過這兩部分的共同點是説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

舉例説吧,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什麼事情先説了,可是呢,卻沒有做。有一些人承諾着要完成默項計劃,可是到頭來還是不能堅持到底。而這一課裏的聞一多先生卻不是這樣的,他是言行一致,只要説到的就能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説。真可謂是祖國的棟樑之材。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言行一致,對學習認真負責,不能草率行事。

説和做讀後感 篇四

“人家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

“人家説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説。”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鑽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鑽之彌堅,越堅,鑽得越鍥而不捨。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髮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羣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並沒有先“説”,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説”。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讚美,在驚歎,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説”。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説,做了不説,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聞一多先生還有另外一個方面,作為革命家的方面。

這個方面,情況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説”了。起先,小聲説,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後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他在給我的信上説:“此身別無長處,既然有一顆心,有一張嘴,講話定要講個痛快!”

他“説”了,跟着的是“做”。這不再是“做了再説”或“做了也不一定説”了。現在,他“説”了就“做”。言論與行動完全一致,這是人格的寫照,而且是以生命作為代價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給了我一封信,最後一行説:“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張,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請傳觀。”

這是為爭取民主,反對獨裁,他起稿的一張政治傳單!

在李公樸同志被害之後,警報迭起,形勢緊張,明知凶多吉少,而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羣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並指着這羣敗類説: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他“説”了。説得真痛快,動人心,鼓壯志,氣衝斗牛,聲震天地!

他“説”了:“我們要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他“做”了,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遊行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鬚飄飄。他終於以寶貴的生命,實證了他的“言”和“行”。

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説和做作文 篇五

“人家説了再做,我的妹妹卻是做了再説。”

人家説了也不一定做,我的妹妹確實做了也不一定説。

對於我妹妹的這一舉動,我早已熟視無睹,不覺得新奇了。

就拿它買玩具來説吧,他定會先做,例如;買一堆奇形怪狀的東西,然後再説,扯高氣昂的扭轉事實,聲稱將錢全買了學習用品,還口口聲聲的説自己買了全新的文具定會好好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唉,面對妹妹的這幅熟悉的“面孔”,我早已看破了,滿臉都寫滿了大大的無奈。

類似的場景數不勝數,形態各異、變化多端……

但這僅僅是他貪玩的一面,自然妹妹在學習中亦是如此------做了再説。

我的妹妹就學習,生活方面而言,也會做了再説,例如他總會完成自己的任務後再説,自律性遠高於我。就拿疫情宅家學習來瞧。

每當刺耳的鬧鐘聲款款而來是,我的妹妹便又開始了自侓的一天,按時按點的起牀打卡、學習、繪畫、口語練習等。最令我吃驚的是他利用一寒假還結識了不少學習上的道友,閒暇時間還會錄製短視頻去捕抓自己學習中的美好瞬間。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去效仿、學習的。妹妹在學習中“做了不説“的態度也影響着我去嘗試改變我自己,做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的妹妹在脱離了學習軌道後,休息小會時打遊戲、看電視時是説了再做的。總是要特徵求了媽媽的同意後才去娛樂的。這彷彿正應了那句“我連羨慕的份都沒有。“

現在的我,也在嘗試着去合理規劃學習時間,做一個自律的中學生。

人生路漫漫,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生活、學習態度去詮釋“説和做,“與其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去實行,不如灑脱、自律、開心的去做好每個人心中獨一無二的説和做。

説和做作文 篇六

最近也不知道在哪裏,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説一尺不如做一寸”,一想還真的覺得挺有道理;媽媽也常説“不要做一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兩句話都對,但好像都只對了一半。

在我看來,説和做本是一家兄弟,是需要相互扶持和幫助才能彼此壯大的。把他們分開了就是缺憾的美,而在今天大家的眼裏好像它們成了“敵人”嗎,光説不做的,光做不説的比比皆是!

你要問我願意成為哪一類的人,我説是認真的做好了再去用精美的語言包裝它……為什麼只説不做呢?這樣的人最讓人瞧不起的吧!為什麼做了不説呢?這樣的人有着雷鋒的氣質,但是當今這個美好的時代,做出來的東西我喜歡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像一個蛋糕師傅,費盡功夫研究出來了一款新式蛋糕,味道非常好吃,樣子也十分誘人,做好了放在櫥窗裏,等待人們的購買。但是能看到它的人畢竟是路過這裏來的——很有限!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一個好的宣傳方式,比如新品推廣,小份試吃等等,給它的美味擴散出去,好讓更多的人知道,更多人來分享蛋糕師傅多日的`勞動成果。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前者是等待有限的人們去購買,後者的效果我相信大家都可想而知。繞回到雷鋒時代,大家都讚揚雷鋒默默無聞做好事的英雄事蹟,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但是我更提倡一種有效率的做法,將雷鋒精神發揚出來,帶着大家一起做好人好事,讓世界上不僅僅只有一個雷鋒。

如此説來,那個光説不練的讓人瞧不起的也不是一無是處的;那個刻苦鑽研,兢兢業業做的,是一人也無法成就輝煌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選擇認真做好了,再去用精美的語言包裝它。聞一多先生説過:“人家説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説。”我理解是隻有你是優質的做了,才可以是無畏的説。

看到眼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只有學好了才有能力去做得更好,做好了,我才能自豪的喊出我要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説和做讀後感 篇七

從下冊的語文書裏看到了一篇臧克家先生所寫的一篇回憶錄。寫的是聞一多先生。文中寫到“在30年代國力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臧克家先生在寫此作文時已是75歲高齡,但面對這些往事,他仍然歷歷在目。

聞一多先生總是頭髮零亂,但他是無暇及此的。我認為聞一多先生與杜甫有着相同的經歷,在抗戰爆發前,聞一多先生曾是過着一段寧靜的書齋生活,但當他親眼目睹了下層人的苦難生活,也如杜甫般逐漸形成沉鬱頓挫的創作風格。我從查閲的資料裏知道了了聞一多先生不僅是優秀的詩人,還是大勇的烈士,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還有臧克家與聞一多既是朋友又是師生,臧克家常説若沒有聞一多先生便沒有他的今天,他們倆共同有着愛國情懷,那是潛移默化的。

聞一多先生吃的是精神的糧食,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藥方。他在最後一次演講中,慷慨淋漓地大罵特務,那是心的釋放,是代表全中華民族的反抗。勇敢、不墮落!聞一多先生忍受着飢餓帶來的折磨,在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演講》一文後,當天就被的特務殺害了,

從這篇短文中我明白了有再大的成績不要驕傲。不要懼怕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