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通用2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7W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通用2多篇)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

路遙寫的《人生》我剛剛讀完,裏面的巧珍是那麼善良,雖然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愛高加林是那麼的義無反顧。高加林的二十四個青春裏,大起大落,從教師到農民,從農民到記者,然後拋棄巧珍,和黃亞萍好了,結果最後還是回到農村,雖然巧珍嫁給了馬栓,但是還是哭着求着高明樓給高加林找工作。

縱觀人生苦短,花費了六個小時看完了這部小説,感受最深的是這個農村最樸實最真誠的巧珍,愛就愛,但是不恨,即使被拋棄了,還依然心裏裝着高加林。試問:為了一時功名利祿,拋棄相知相愛的人,就不怕得到報應嗎?愛了,就專心愛一個人,不要覺得有共同話題了就拋棄那個最懂你的人。

往往最懂你的那個人是你要放棄的深愛過你的人,因為他/她最懂你。我們可以為理想去愛,但是不能為了一時的情投意合而毀壞了所有人的幸福。高加林的性格決定他會背叛愛情,如果不那麼自私,恐怕他將來會過得更好,正因為他的自私毀壞了自己的前途,傷害了五個家庭甚至是拆散了一對,自己最後什麼也不是了,愛他的巧珍也嫁給了馬栓。

高加林的性格不值得推廣,因為報復心理極強,得罪了他的人一定會遭到他報復的,但是正因為如此,他不是被克南媽媽舉報的掉丟飯碗的,而是自己的虛榮心,最後毀在自己手裏了,因為他不該移情別戀,而且是黃亞萍,黃亞萍是個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小資人物,她的生活方式是大城市的節奏,註定不會跟高加林同甘共苦的。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共同的地方是最後,哪裏來,又回到哪裏去,愛的人沒有了,一切,都要從新開始,最後的結局總是那麼悲慘。我很少讀小説,路遙的小説我讀的最多,最近也喜歡上了王小波的書,我對那個年代的人和思想剛開放的時候充滿了聯想和好奇,人,要麼窮的叮噹響,要麼一夜暴富,但總結一點,村支書都不想分產到户,因為這樣他們會餓死了。

一段好的愛情,能經受苦難,但是經不起繁華市井和利益的薰染,因為在功名利祿之下防線被突破總是那些不安分的男人。愛情不應該是嫌棄你有沒有文化和內涵,而是這個人願意為你付出一切,你餓了,他給你做飯,你口渴了,他給你倒杯水,你累了,他給你捶背或者關心你,你心煩了,他默默地看着聽着,然後安慰你,你在外面不如意了,回家有個疼你的人,人生,別奢求太多,找個值得你愛的人,願意為你相夫教子的女人,願意與你同甘共苦的男人白頭偕老就知足吧!人生,很平淡,很平凡,一輩子,很長,也很短,愛了,就專一一點,不要像這本書一樣,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得到,又回到了人生起點,只是這個起點人都陌生了。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

路遙筆下曾經有一個矛盾的人,他出生於陝北高原的鄉村,他曾是家人的驕傲,他有過短暫的戀愛時光,他順利過,他潦倒過,他在一次次的抉擇中浮沉,他在一次次的取捨中徘徊,他身上有着年輕人對人生的迷惘、不知所措。年輕就意味着被原諒嗎?年輕就意味着可以肆意妄為嗎?人生有太多的抉擇與取捨了,若不是曾經因難以抉擇而跌倒過,曾經因不懂取捨而挫敗過,人哪裏會有成長,人生哪裏會豐滿起來?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難免會有高加林的影子。當我們失意的時候,我們會忘了自己最初追求的是什麼,我們會退而求其次,我們會因為抓着一根浮木而感覺心安理得。當我們重獲輝煌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拋棄浮木而登上豪華郵輪,面對這個抉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吧。因為我們的人生需要登高,需要“會當凌絕頂”,這無可厚非。但是,人生僅僅需要輝煌嗎?拋棄那些曾經在我們最失意的時候給過我們温暖的懷抱,當我們覺得世界都拋棄我們的時候,仍舊站在我們的身後做我們最堅實的支撐的他們嗎?難道這樣的付出,換不回我們對於名利的取捨嗎?

人生就是這樣,充斥着各種各樣的矛盾,抉擇和取捨。誰敢保證失意的時候做出的抉擇都是經過思索的,誰敢保證當名利擺在眼前時我們做出的抉擇是理智的?或許我們都在一直做着錯誤的抉擇中成長,或許我們都因為難以放棄名利而曾傷害過別人迷失過自己。但是這種錯誤看似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但是我覺得這種錯誤讓我們品嚐到人生更多的酸甜苦辣,讓我們在一次次的受傷中變得更加的堅強,變得更加穩重踏實。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3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路遙

路遙的《人生》,用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年青的農村小夥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經歷。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當起了國小教師,他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滿足地生活着,可是因為村長的兒子高中畢業沒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農村當農民,在痛苦煎熬的時刻,村裏最漂亮但沒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進他的生活。內心由彷徨轉為寧靜。這一切因為叔叔的調回使他返回城裏。同原來同學亞萍相見。亞萍與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顧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與巧珍差距越來越大。最後放棄了巧珍,與亞萍好上了。加林走後門被揭發。加林又不得不回到農村,但巧珍已成為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

故事簡單但寓意深刻。高加林的奮鬥經歷在中國當代社會具有典型意義。高加林作為一個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農村青年,企圖以自己的智慧和奮鬥,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從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種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實質上作品揭示的是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衝突、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衝突。高加林始終處於矛盾之中,個人奮鬥與社會境遇的不協調、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矛盾衝突,最終導致了他的人生悲劇。

小説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社會、文化和歷史根源。高加林雖具有比別人更強的能力和才能,但卻被毫無理由地擠出民辦教師隊伍;即使他再有才華,幹得再出色,因為他是農民的兒子,他就必須被趕出縣城。高加林的悲劇,體現他選擇了一種與現存的人生觀相矛盾的奮鬥生活,更展示的是社會現實的不公正。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如果加林沒有和巧珍分手那麼他也許會在小城裏長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能和一個大字不識的人生活一輩子嗎?如果加林選擇的不是亞萍而是另外的一個城市女孩,那麼他又會是哪樣地生活呢?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也沒有理想中的美滿,它總是或多或少地讓我們的現實與理想相背,一個人的性格與追求往往決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軌跡。愛是什麼?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會給你這次選擇一個什麼答案?誰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鄭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決擇,做到不後悔。

歲月更替悲歡交織,命運跌打早就讓我懂的什麼是生命當中最值得珍惜的寶貝,幸福比金子還珍貴,這是生活教會我的真理,所以,只要幸福在裏面,不管是怎樣簡陋的一扇門,我都揮毫不猶豫地叩響它。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貪多,要的是過程。就算人生“對不起”我們,我們也不要做出“對不起”人生的選擇,那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我極力推薦《人生》,並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學到該學到的東西。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4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心情是複雜的。

全書圍繞着主角高加林,講述了他高中畢業後的人生。高加林高中畢業後,沒能考上大學,就在縣城上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可惜沒幾年,他們村的書記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高中畢業了,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有一個體面的工作,託幹部馬佔勝走了個後門,讓三星頂了高加林的位置,而高加林只好灰頭土臉的回到農村。但高加林是一個有才的人,心中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不甘心一輩子守着黃土,做一個平凡又普通的農民。剛開始,他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幾天,就覺得着實對不起父母,於是嘗試下田工作。在這段時間裏,他與他們村二能人劉立本的女兒劉巧珍相愛了。巧珍是一個有着白楊般的身材和出眾相貌的農村女孩,卻遺憾沒讀過書,大字不識一個。高加林和巧珍每天晚上都悄悄地出來見面,是巧珍讓他在困難時期感受到了愛與温暖。沒過多久,高加林的叔父高玉智回鄉當了勞動局局長,官很大,高明樓和馬佔勝怕高加林把那件事告訴他叔父,就再次走後門,為高加林在縣城上找了一個體面的記者工作,於是高加林就這樣走了。

這是本書的上篇。先説説主人公高加林吧。他是個才子,能力強,悟性高,卻被他所處的社會環境隨便開玩笑。他的父母親一生為農民,沒權沒勢,只能受當時社會環境的欺凌,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他無力反抗,只能聽天由命。我認為他是可憐的,在當時的舊社會中,雖然他有學問,可別人總是不平等的對待他,就好像他父母的高度就決定了他的高度一樣,他的理想和命運也任憑別人擺佈。作為和他年齡差不多的我來説,這簡直就是災難。你有這個能力,也幹着一份你能力範圍內,能用於施展你的才華的工作,卻要因別人的插入而停止,這是我絕不能忍受的。在我們這個年齡,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點小小的虛榮,卻三番五次被人踐踏,瞧不起,這也是我難以接受的。但高加林對待感情卻很堅決,他敢勇敢地當着大家的面,承認他對巧珍的愛,儘管所有人都反對,他還是一如既往。再説説這個愛高加林如命的女孩。巧珍淳樸,善良,大方,唯一的缺點就是沒上過學,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沒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後悔一輩子。當她得知高加林要再次去縣城工作,她又高興又悲痛,高興是為了她的加林哥哥可以再次走出農村去追求他的夢想而為他高興,被悲痛為他們要分開而悲痛。雖然巧珍沒讀過書,但我認為卻十分的善解人意,她愛他,也懂他,永遠默默地支持着他,非常偉大。

來到縣城的高加林,很快進入了工作,在城市裏,他盡情地施展他寫作與技術的才能,在城市中立刻受到了全縣人的矚目,同時也受到了他高中同學黃亞萍的關注。他們在高中時期就是很好的同學,所以有很多共同話題。他們經常討論國家大事,談論時政新聞,不久就互相喜歡了。可高加林的內心是矛盾的,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巧珍。突然,有個和黃亞萍去大城市南京發展的機會給到了高加林,在前途與愛情面前,他選擇了前途。於是狠下心來跟巧珍分了手,巧珍難過極了,只好嫁給農民馬銓。黃亞萍也跟自己的現任男友張克南分開了,但張克南媽媽卻氣不過,查出了高加林是走後門進的城,並告發了他。這下誰也報不了他了,馬佔勝和高明樓被撤職,高加林又回到了農村。

這是本書的下篇。小人終將受到懲罰,善良的巧珍沒能和他心愛的人在一起。黃亞萍同時也愛着高加林,它代表了資產階級,學歷高見識廣,同樣也高傲自私,不顧及他人感受。她實在是太放肆了,不換位思考,做事過於果斷,但她確實又令人羨慕。巧珍的結局真的很讓人心疼,以後的一輩子就要和她不愛的男人過着農民的生活。她們這樣的農村女孩,連努力的機會也沒有,他們一生下來就被定義了農民的身份,被田地栓死。高加林則有走出去的機會,可他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自己真正愛的人是誰。我認為他想走出去,去更大的地方發展,展示自己是積極的,好的,可當他選擇伴侶時卻沒有遵從自己的內心,只是從物質上來衡量其中的利弊,巧珍一無所有,當然輸給黃亞萍。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心中的想法,別給自己後悔的機會。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5

今天是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的前一天,當別人都拎着行李興高采烈地回家或規劃着如何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時,我正獨自一人靜坐在室內看電子書,一部中篇小説,名字叫《人生》,作者便是那個寫《平凡的世界》的傢伙,一個玩命寫作且視勞動為生命本質的前輩——路遙。他與新中國同歲,他的名字也將與這個偉大的國度一樣永存。

與看老舍作品一樣,看路遙文字也會引我落淚,不過前者是幽默擠出眼眶裏的淚花,而後者是共鳴震出淚腺中的淚水。時代雖已久遠,但小説那撼動靈魂的力量卻永不消失,看着《人生》描述別人的人生,我時刻想着自己的人生,對理想的追求,對情與愛的抉擇,驅動生命前進和奮鬥的原動力是不會改變的。閲讀每到動情處,我的心便會隨情節一起跳動,口中也忍不住念出聲來。

《人生》講的是高加林的故事,一個地道的農民,只因喝了些墨水但不守着土地本分,一心想要成為城裏人。其結果當然是悲劇的,那時城鄉二元結構顯著,他沒考上大學,要進城談何容易,即使有才華,憑着二叔的面子進城風光了一把,到頭來還是黃粱美夢,回到原點。在這一進一退之間,他還辜負了一位好的農村女子,這是不可饒恕的。男人有時為了自己的虛榮,容易變作一個負心薄倖之人。高加林不是壞人,我也難以譴責於他,因為我不敢保證,如果換作是我自己我不會這麼做。我曾嚮往城市,但沒想過要永遠離開故土。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如今活到與當時高加林差不多的年紀,雖然考上大學,也沒見得優越多少。行走在擁擠的大城市裏,我也感覺不到它有千百般的好。或許我是身在廬山而不識其真面目,沒能像高加林那樣在農村憧憬過城市。我很小就來過大城市,見識過其繁華,但我並不想埋葬於斯,我永遠只能是這繁華滾滾紅塵中的一記過客,無論時間長短,始終還是要回故土山林去的,那片淨土才是我精神的歸宿。我説自己不喜歡城市,可我現在還死乞百臉賴在城市裏,這又作為解釋?只因農村沒有像巧珍那樣好的女子等我?到底城市與農村是怎麼一樣關係,它又怎麼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這是我看完《人生》之後一直思考的問題。

城市與農村的結構關係,説大了就是國家的政策問題。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特點使得城鎮與農村發展存在顯著差異,人人都想棄鄉里而奔往城鎮,這害得當時許多考不上大學的年輕人通想過其它門道換取城鎮户口,例如孫少平為走出農村,會不惜做最苦的煤礦工人,因為這是他成為工人而非農民的惟一機會。如今隨着國家的發展,雖然户籍制度還未破除,但城鎮化建設已加快了步伐,加之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民們也沒有那麼想脱離土地了。如今是建設六十週年,我希望等到建設國七十週年時中國已經沒有農村户口與城鎮户口的差別了。

國家在發展,政策隨之逐步逐完善,於是人的境遇也有所改善,《人生》小説裏有許多時代棄物已不復存在,但仍有許多人性的東西沒有變味。如果説《人生》是一場悲劇,那它最讓我傷心的不是高加林入不了城鎮被遣返大隊,而是這此過程中他無情地拋棄那單純天真和善良的農村姑娘巧珍。雖然我也長在農村,但我還沒遇見過一位這麼叫人喜愛的姑娘,德順老漢説她是一塊金子,我倒覺得應該是一座金山,她的人性之光芒,愛之熾熱偉大,讓多少都市麗人黯然失色。如果現在的農村還有巧珍這樣的姑娘,那如今都市那些一開口就問房與車的女人相比之下簡直就是一坨屎,還是狗舔過剩下的。

人生永遠是矛盾的,我們在矛盾的劇烈交鋒中生存和成長。國家永遠是人民的,它的政策是為人民好,但它不可能讓每個公民都滿足。如果我們不能成為“人民”,只能做個公民的話,那我們只能用自己的雙手扒開人生道路上的荊棘。前路泥濘,或荊棘叢生,實在難以開拓,那就在所到之處安營紮寨吧。國家的歷史是人民的,我們公民把能擁用的僅是自己的人生。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6

這本書放在書架上很久,是路遙的一篇小説,在閲讀完《平凡的世界》之後,也許是覺得名字太過沉重,一直塵封到現在才閲讀。

整本書閲讀下來,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感覺主人公的人生並沒有結束,他仍在路上。

高加林即使下鄉當教師遇到感情挫折以及一系列的不公,但是作者並沒有將那種困難無限放大,運用更加自然的表現手法,讓人感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如書中所説“人生的路漫漫但是重要的就幾步”這就是選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如同不同的岔路做好每一個選擇這就是人生。

讀完《人生》之後感覺選擇如此重要,但是同時一切都還未完待續,更加重要的是在下一次選擇來臨之時你能否做好選擇,找到無悔的人生。

大學聯考後,我選擇和夥伴開始屬於我人生的第一次獨立旅行。

七月裏,西安的夜晚,略顯寂靜的街道,有我太多太多的思考……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7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説,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敍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作品不但給我們展現了主人公高加林曲折、起伏的人生經歷,更讓我們對人

生有了一種更深刻的理解、更透徹的認識、更明確的方向。

人生的奇妙在於其故事情節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於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些什麼。作者通過《人生》,剖示改革進程的艱難,透射出政治經濟體制改革所帶來的結構的整體變化,特別是思想道德和倫理觀念的變化。而高加林就是在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作者用自己的筆尖觸動着處於人生道路口的青年。

他是農民的兒子,卻又是不同於父輩的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對貧窮落後的農村生活的不滿和對城市生活現代文明的嚮往,構成他心中巨大的騷動。他是黃土地的兒子,又渴望掙脱黃土地的束縛,是農民的後代,又渴望跳出農門,用自己的只是和文化建設這個社會。他聰明,能幹,英俊,充滿活力和靈氣、正氣、才氣,吃苦耐勞,堅毅頑強。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時代、對他人的責任。他的行為動機中,包含着對農村、農民、土地的蔑視,他的奮鬥帶有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他的負心也該遭到道德的譴責。

人生只有一次,高加林的每一個決定匯聚成最終悲劇的釀造。人生的未知性,人生的無數選擇,人生的美好愛情,人生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如同無數細流匯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讓無數人如同人生風雨中的船隻,經歷了搖搖擺擺,起起落落。一生都走對路,可能正確而安全,但絕對沒有奇遇和驚喜。走錯了路,可能把你引入一片意外的風景,有如仙境。

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作品探討青年人生道路,特別是農村知識青年人生道路、人生要義。通過城鄉“交叉地帶”幾名青年男女見的愛情悲劇故事,表現了他們面臨人生選擇關頭的希望、追求、痛苦、困惑於迷惘。我想,這就是人生吧。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正處於七彩的二十歲的青年,在鬧鈴的喧鬧中不情願但心想吾夢甘心起牀;在匆忙的早餐過後心想吾夢,保持飽滿的精神步入課堂;在繁碌的生活中,放慢腳步品一本好書、喝一杯好茶。這樣的二十歲人生,應該是人生最美的時候。

或以教書育人為己夢,或以文思淵博為己夢,亦或以筆尖勝利器為己夢。能在這茫茫天地間找到自己清晰的座標、避免庸碌已是不易。要是在有心無意間改變他人乃至改變社會和世界,倒也不枉此生。正如海子曾説,人“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水遠,路遠馬亡”。

誠然,人生難免會遇荊棘,不要害怕,不要退縮。真正的人生需要激情,任誰不想在混混沌沌中度過我們的人生,在睡眼朦朧中迷失了自己,在迷茫的愛情道路上受傷哭泣,在不知不覺中揮霍了我們年輕的生命。人生唯有腳踏實地,亦不忘仰望星空。

需要知道,人生還有另一種方式,人生是需要奮鬥。人生的獨特在於贈予我們美妙的同時也附帶着考驗,歲月的河流伴着坎坷,我們不應該做那個在岸邊觀看的逡巡者,要堅定地邁着前進的步伐,勇敢地穿梭在人生的長河裏。銘記曾經為了人生拼搏付出的那些人,相信未來,追溯勇者的足跡,靠近人生的光環。

真正的人生應該是在一條繩索上,它不是繃緊在高處,而是貼近地面的,與其説它是供人行走的,不如説它是用來絆人的,只有被絆後,人們才能發現道路的價值。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8

微風不時拂起數張書頃,也不斷地撩動着人的心絃。眺望遠方,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人生的哲理反覆縈繞在腦海中......

書中記敍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一個一波三折的故事。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牽動着千萬讀者的內心,令人感到沉痛與惋惜。

書中高加林處境的不斷波動,時刻牽引着我的心,讓人深感人生有時是那麼的戲劇性。當你上一刻還是平步青雲時,或許下一刻已跌落至人生低谷,也許便像柳青所説:“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人生,這條路,跌宕起伏,迂迴曲折,還是該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

合上書頁,閉眼間,腦海中滿是巧珍為了高加林不惜讓自已受傷害,也要讓加林幸福的一幕幕。她,為高了加林而不惜忍受全村的流言蜚語;她,為了高加林的前途事業毅然與他分離:她,更是為了高加林的工作而放下尊嚴相求於高明樓......那執着而又深厚的愛,那勤勞而又樸實的身影,又有何人不為此而感動?

倏忽間,一滴温暖、濕潤的液體從臉頰間劃落,輕拭,或許那是淚吧,為愛而感動的淚珠。

然而,那追求理想,渴望領略大世界的高加林卻不願被這份愛所束縛。在驚歎於他雄偉壯志之餘,又無不令人感傷這份愛的曲折。

其實,我有時候也常冥想。如果,高加林當年繼續選擇與巧珍在一起;。如果,高加林沒有如此遠大目光;如果...…是否這個結局也將不再。可是人生永遠沒有如果,冥冥之中,命運已書寫成章,每個人的道路無非便是將命運奏然成曲。人生的道路很漫長,很曲折,有的人即使用盡一生也很難將“樂章”做到精彩紛裏。那我們便好好珍惜這首樂章中的每一點一滴的愛,不要如高加林失去至愛巧珍後才知後悔。

人生道路漫漫,值得珍愛的事物有很多。它其實就在你的面前,觸手可及。我們永遠要記住,在值得愛的事物面前永遠要大膽去愛,永遠不要為失去後而懊悔!

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願以此,共勉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9

讀罷路遙的《人生》,心中不免五味雜陳,書中主人公高加林那一波三折的人生歷程,讓我感觸頗深。

故事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一個年輕的農村小夥子高加林,高中畢業後在村中擔任國小教師,但後來被村長的兒子頂替,被迫成為一名農民。這時一直暗戀他的同村姑娘劉巧珍,用她的純樸善良感動了他,於是他倆不顧村中的閒言碎語相戀。後來高加林因為他叔叔的原因進入了城裏工作,遇到了他曾暗戀的高中女同學黃亞萍。她開朗活潑,卻又專橫任性。高加林開始與黃亞萍熱戀,同時準備去她的家鄉江蘇。也正是這時候,高加林被人舉報走了後門,他再次捲鋪蓋回農村,這時劉巧珍已經和別人結婚。

高加林這跌宕起伏的人生,不禁讓人感慨,這究竟是命運捉弄人,還是性格決定了命運?

路遙先生並沒有寫完高加林的一生,他今後的生活會如何,我們不得而知。高加林的悲劇,説到底是他一手釀成的。現實生活中,不也有人如高加林那樣,費盡心思卻以悲劇告終。就像路遙在小説的開頭引用柳青的那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人生的航舵不斷向前駛去,在這條道路上,我們總會遇上大風大浪,若不小心掌舵便會沉入海底。因此在重要的選擇之前,我們要用洞察力預測前方,用智慧、勇氣和變通應對選擇。“明者應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即使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但我們可以選擇自然隨性地活着。

三毛曾説:“生命的滋味,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嘗一嘗啊!”這就是百味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同的出生、經歷也會讓我們面對取捨與選擇時做出不同的判斷。高加林也正是因為違背了本性而反被命運捉弄,最後以悲劇結尾。是的,命運與人的本性本就相輔相成。

人生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路遙用平凡的人物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0

路遙,原名王衞國,在1982年寫下了《人生》。我盼望了好久,才從朱老師手上接過來。

翻開書,才讀了幾行就已愛不釋手了。高加林是一名教師,但由於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高中畢業了,要去當老師,所以高加林就下崗了。為此他很生氣,卻毫無還手之力。我也很生氣,因為高明樓是仗着霸氣和關係下了加林的。劉巧珍是劉立本的二女兒,她和姐姐一樣是個文盲。她對高加林是一片痴情,所以無論馬栓怎樣討好,她都不願意見面。

巧珍喜歡跟着加林。一次,高加林去河裏游泳,巧珍給了他一個香瓜。他不想吃,還討厭她,因為巧珍的姐姐嫁給了高明樓的大兒子。高加林家裏沒有錢了,母親蒸了一鍋白饃讓他去賣,他沒有勇氣叫賣,所以一個也沒賣掉。是巧珍幫他賣了饃,還給他買了包煙,並對他説願意和他過一輩子,加林也同意了。此時,我真為他們高興。

當我讀到馬佔勝給加林找了份好工作——記者時,是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高加林可以有城裏户口,有更好的發展;難過的是巧珍見不到加林了。高加林在城裏有個叫黃亞萍的同學,亞萍很喜歡他。高加林一聽説可以去南京有更好的發展,就果斷的離開了巧珍。我為巧珍而感到憎恨,因為高加林為了前途而背叛了她。但巧珍卻説自己配不上加林。

很快,高加林是靠關係找工作的被抖了出來,他沒了户口,沒了工作,和黃亞萍斷絕了關係,回到了農村,但一切都晚了,巧珍已經和馬栓結婚了!我覺得高加林沒有把握住機會,他錯過了巧珍,錯過了好生活。

《人生》這本書告訴了我:人生的路很漫長,一個小選擇可以讓人痛苦一時,也可以讓人痛苦一世。我們要把握住機會,見好就收,不做盲目的選擇。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1

清晨,紫羅蘭與我一同夢醒。參差不齊的年輪日記上,風化了時間的氣息;曉枝上靜卧着的鳥兒,是否吟着春曲?捧一本路遙的《人生》,想起世紀老人冰心曾言:我不能説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説生命像什麼。

同樣地,我無法説人生是什麼,我只能説人生像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我們隨着時間的齒輪向前滾着,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曾經有過這樣的夢境,那裏有寂靜而沸騰全世界炫目的白,乾淨的表層下埋藏着世間的美好與夢幻。那些美好,讓美貌永存;那些夢幻,讓幸福永恆。在這樣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擁有炫白的人生。然而每個人的出生便是一種原創,人生更不可能都是美好而一帆風順的。人生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疊而成過去,由對對錯錯的選擇構建而成未來,每一個選擇都是在人生的棋盤上走下慎重的一步。韓寒説:“生活實在是最無辜的事物,他明明最公正,卻常常被當做壞事的藉口,一切都是生活所逼,而生活卻從沒被抓住過。”多少人做着那些卑劣的事卻振振有詞地將責任推給生活,只為人生路上所謂的一帆風順。一帆風順的人生並非真正的人生,“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境地出現了,我們只能努力、奮鬥才能扭轉殘局,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説霍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與其説他有智慧,不如説他努力,面對殘疾的缺陷,即使再有智慧的人,摒棄努力又如何成功呢?霍金用他的努力讓人生的坎坷變坦途,讓人生的高塔閃耀着光芒。

不由得想起一羣人,他們是蟻族,他們居住的地方叫蝸居,當社會的風霜吹涼了熱血,抹平了稜角,他們喪失了理想與追求,他們平庸了。沒有人生來就是任人踐踏的草芥螻蟻,當然,如果只有一顆甘於平庸的心,那唯一的歸宿就是草芥螻蟻。高加林不甘於平庸,因此他走出了農村,走向了城市。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擁有一顆強者之心,才能有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才能有辛棄疾“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登臨意,心懷鴻鵠之志,終能扶搖而上九萬里,攜長風,浩蕩而去。

看看我們自己,是生活幸福的90後,我們青澀得未卷芭蕉,笑容如撕裂的朝陽般燦爛,眼睛裏閃爍着堅定的光芒。我們總挑戰着社會的忍受極限,莫名其妙的“非主流”、“N重門”這究竟是青春個性,還是遊戲人生?方招、陳及時、何東旭三人跳水的瞬間給了我們震撼,也令我們感到自豪,我們90後的肩膀已經承受了無數的關注與期待,一個民族的成長與社會的變遷都映在我們的眼眸中,我們的明天應該是充滿希望的,我們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精彩的,我們應該在反省中成長,在客觀思考中邁步向前。

冥冥自歎,我於何思?繁華一夢,攜一卷書,悟得人生的真諦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好合適的事。願我用奮鬥、努力、信念、汗水,驚豔了時光,用温柔的歲月,精彩了人生。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2

或許你也曾經有過迷茫,有過困惑的時候,譬如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時候,你會因是跟隨自己的心繼續向前走,還是屈服於現實的重壓,如果你在處於糾結之中,那麼便可以像我一樣帶着疑惑去《人生》中尋找答案。

《人生》講述了一個因大學聯考失利而在村裏任教的民辦男教師高加林,他出生於農民家庭。他的生活一直都不太順利。“大能人”高明樓的二兒子三星是一個靠走後門才上了高中的遲笨人,因為高中畢業沒有工作,便把沒什麼背景的高加林頂替了下來。高加林不服氣的待在鄉下,一心想着怎樣回到鎮上,但村裏“二能人”的二女兒劉巧珍又給予他愛情的滋潤。過了一段時間,高加林的叔父從遠方調回來工作還當了地區的勞動局長,下面的人為討好他,走後門把高加林帶到了縣城裏工作,高加林還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甩了劉巧珍。可命運弄人,黃亞萍的前男友的母親對高加林懷恨在心,揭發了他走後門的事,導致他又被迫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是個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運的壓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來美好的生活,可他憤怒、困惑、絕望,這都是人生帶給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對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瀾下走錯了路,可誰有説的準呢?是錯是對都是相對而言的,高加林總覺得生活不順,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樂幸福不是嗎,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選擇了城裏姑娘黃亞萍的時候大罵高加林沒良心,是個負心漢,但在當時那個時代大背景之下,也許選擇了黃亞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裏生活的保障,而選擇機靈漂亮又樸實可愛但是個文盲的劉巧珍,在日後的生活中兩人的分歧可能會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沒有過思想的鬥爭,他痛苦着在當初第一次與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説分開,也痛苦着在自己失去工作後主動跟為難的黃亞萍斷絕關係,他也還是有着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農村時,故事也緩緩落下帷幕。高加林是莊稼人的孩子,他從未鄙視過任何一個農民,可他也從未有過成為農民的覺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兩落把他摧殘的險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可德順老漢這個和時間做着抗爭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心性善良的他總會在關鍵時刻點醒高加林,好讓他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順老漢找到了他,他的話都讓高加林和我的心為之一震。他一輩子都打着光棍,旁人看起來可真是寂寞,可他卻説“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着兩隻手勞動過,種過五穀,栽過數,修過路……遮羞難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馬?——那你們年輕人的詞説教幸福。”啊!這就是德順老漢眼中的幸福。他還覺得“把書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裏的娃娃們”就是幸福。高加林聽了這番教導,眼裏又閃起了希望的火星。這……這才是人生,也許經歷過挫折,跌入谷底,墜入深淵,可只要人活着,生活在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精彩的人生。我們都在探索着人生,沒有人能斷言你未來的人生會以怎樣的姿態存在,那些有經驗者也許能在關鍵時刻給你指明方向可真當實踐起來,又未免是隔靴搔癢。我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通往正確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的這段話被路遙先生作為《人生》一書的題記,也被我摘錄一段作為題記,是有着他的意義的。在這個錯綜複雜的世界,你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沒辦法總是如願以償,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儘量慎重地做選擇。

面對人生的岔道,可能會迷茫吧,也可能會困惑,但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總是充滿思考充滿選擇,有着無窮無盡,無法用一板一眼的語言來表達的變幻。前進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選擇,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3

人生好似一片海,潮起潮落間演盡人世繁華與落寞,漲潮的輝煌註定要以落潮的平寂來謝幕,為了追趕理想的潮頭,除卻最開始能夠滿足新鮮,追求刺激,填補那小的可憐的虛榮心以外,最終落下的更是潮起的惶恐,潮落的無限空虛……

高加林一波三折的人生道路本可以順順當當地走下去,甚至可以走得更高,更遠。但折翼跌落,重歸起點的悲壯結局沒有賺取我的絲毫憐憫與同情,甚至可以説這是我所希望看到的結局,他一手釀造的苦酒,只能讓自己慢慢苦咽。其實高加林應該明白,他自己的路就在黃土地上,那是需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出來的,人生的路摻不得半點虛假巧取,正如德順爺爺教誨的那樣:“歸根結底,你是咱土裏長出的一顆苗,你的根應該紮在黃土地裏,你現在是個豆芽菜,根上一點土都沒有,輕飄飄的……”是啊!浮得高,跌得重。在高加林準備拔根而起,丟下深愛自己的巧珍,準備與黃亞萍奔赴美好的生活時,他的人生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了。

一個人為了生活,理想而追求高遠這是沒錯的,怕就怕你的選擇揹負了道德的譴責,良心的拷問。高加林站在大馬河橋,出賣靈魂地告訴巧珍他要去很遠的地方工作,以此藉口冠冕堂皇地和巧珍做了了斷,當時的巧珍極度的哽咽,痙攣,痛苦,無奈,但她並沒有試圖挽留,更沒有可憐地乞求,她嚥下酸楚的淚水,堅強而理智地告訴加林:“你走你的,到外面找個更好的對象……到外面你要多操心,人生地疏,不像咱本鄉天地……”此時此刻,她壓抑着內心極大的痛苦,還在為加林做最後的囑咐,這是何等的深愛,何等的堅毅。當巧珍騎車漸漸消失在大馬河川道時,我的心為此不平,眼淚不由得撲簌而下。是啊!這就是純淨如金的愛,此時的高加林在巧珍面前,在整個世界面前深深地底下了頭……

人生啊!常常就是那麼不盡人意,甚至有時捉弄得人生不如死。生活往往追求的是一種“中和”,不讓苦命的人太悲慘,也決不讓幸運的人太圓滿。高加林預演的幸福人生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當他被宣告重回農村的那一刻,我猜想他一定是追悔莫及。當一無所有的高加林再一次站在大馬河橋時,人生的五味充斥着鼻腔,酸辣刺激得他難以形容,眼前熟悉的清朗朗的大馬河曾經帶給他無限真摯的愛情依然那麼熟悉,當年巧珍用膏藥不僅塗好了他滿是血泡的雙手,更用她滿腔的熱情和真摯的表白醫好了他心靈的落差,最後甘願回到農村,踏踏實實做一個農民。巧珍的愛是平凡的,質樸的,她像涓涓細流,慢慢流淌,輕輕滋潤,為了加林的一句:“你以後要刷牙哩!”的話,她可以不顧四鄰異樣的眼光堂而皇之在礆畔上刷牙,為了拉近和加林的距離,她可以在繁重的勞作之餘徹夜學習認字,寫字,她承諾加林和她結婚以後,也讓他像城裏人那樣過禮拜天……曾經那塊金子般的心,呈在他的面前時,他卻沒有珍惜,是他無情地將這塊金子當土疙瘩扔進了清朗朗的大馬河,任由大馬河帶着故事流向遠方遠方。

就是這樣有着白楊樹一般高挑美麗的身材,懷着一顆至真至純的心靈的農村姑娘,用她的多情和温柔,無私的,全身心的愛,喚醒了高加林潛伏的青春萌動,點燃了他身上的愛情火焰。我想如果不是巧珍,高加林遍體鱗傷的心早已經就在黃土地上旱死了。

當高加林在精神的凍土中慢慢甦醒過來後,他強烈的自尊和虛榮心又在作怪了,對大城市生活的嚮往,對未來人生的奢望,讓他在巧珍和黃亞萍之間開始重新權衡,選擇,一邊是斗大的字不識的農村姑娘,他雖然單純,但也是單調的。一邊是熱情,活波,開朗,大膽的知識女性,雖然有時蠻橫嬌慣,但她有一種神祕的魅力。那天巧珍進城告訴加林:“你家的老母豬生了十二個豬娃,被老母豬壓死一個,還剩……。”加林對巧珍的話表現出強烈的反感和不耐煩,當他把愛的天平傾向黃亞萍的那一刻,他與巧珍的愛就走到了盡頭。

生活永遠都是公平的,高加林的人生如同做了一場夢,夢的盡頭,一切又迴歸到原點,他依然回到農村,成為農民,只是他不再擁有黃亞萍“高雅”的愛,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貴的寶貝弄丟了——痴情淳樸的巧珍已嫁作他人婦。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路的。有些岔路口,譬如政治上的岔路口,事業上的岔路口,個人生活上的岔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既是對高加林人生的總結,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寫照,在千變萬化的環境中,讓我們頭腦清晰,始終保留最真實的一面,腳踏實地,走好當下的每一步,珍愛那個曾經在你最需要的歲月裏賦予你真情的人,機會失去了我們可以重新找到,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擁有。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4

我是在初次聽我的語文老師介紹路遙先生的《人生》之後,便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説不定我讀了之後也會有所進步呢,抱着這個想法,開始了閲讀... ...

每個人都有一段遙遠而又漫長路要走。而這就是人生。《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先前是一位民辦教師,但因學校減員,被一位叫三星的人頂替了。此後,他沮喪了一段時間。中途,遇見了死對頭劉立本的二女兒劉巧珍,因機緣巧合在一起。

這時,高加林意識到還能找到工作,放棄當農民。給叔父寫了一封信,長期在外從軍的叔父知道後,回信説會一段時間後回去。

過了許久,叔父回來後,給高加林找了一份工作。可好日子不長,有了工作,領導説他走後門,把他工作給辭了。和黃亞萍要遠走高飛。當他聽説被自己拋棄的巧珍和別人結婚了,跑回了村,傷心欲絕。 之後,一位老漢對他説民辦教師有希望時,他十分感恩德順老漢。生活好會開玩笑,好像貓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夠了再吃掉。

人生的道路雖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人生很遙遠,有時失去的東西還可以拿回。

命運若不公,不給你想要的,那就改變命運或人生,總能得到一些回報。同時也激勵着我們一直努力,為人生的目標而奮鬥!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5

《人生》是小説家路遙的代表作,這部小説我看過了很多次,每次看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前幾天,我又看了一遍,這裏面的每一個情節都非常感人,看完之後,引發了我對人生的許多思考。從小説中讓我懂得了很多,也讓我真正的理解了人生的內涵,也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去正確選擇我自己的人生,在對人生進行選擇時,我們應該慎重,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走好我們人生中的每一步。

看完《人生》這篇小説後,我深有感觸,這篇小説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説,這裏面的.每一個情節我都非常的喜歡,這裏面描寫的社會生活非常現實。看完這篇小説,我被這裏面的情節所深深的感染了,我非常欣賞高加林的才華,欣賞他的幹勁,他有一顆願為事業拼搏的恆心。我知道一個農民希望走出農村的那種急迫,他期盼着走出阻礙他與外界的座座大山,他希望進入一個大城市,甚至為此,他可以不惜一切為代價。他寧願放棄心愛的巧珍,他寧願不顧村裏人的閒話,為的只是走出這個困擾他的“牢籠”,邁向自己嚮往的世界去探詢、去深造,可是命運卻不總是讓人滿意,他所做的一切都失敗了,現實是殘酷的,有時候我們不能去該變現實,我們只有接受現實。

小説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村裏面唯一一個念過書的人,但後來他沒有考上大學,他雖然沒有考上,但對於他來説,他已經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了,他不僅是學校籃球隊的,而且他的文章寫得特別的好,如此優秀的他,在大家看來,他未來的生活肯定過得很幸福,果然如此,高中畢業後的他在城裏面的一所民辦學校中當教師,這是一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可是時間不長,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村裏的村支書高明樓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有一份工作,而讓他的兒子替換了高加林的民辦教師這個職位,從這以後,高加林沒有了工作,無賴的他只有選擇了回到了農村,面對如此不公平的做法,高加林是如此的失落和傷心,接連幾天他都沒有出門,他沒有辦法,他也沒有選擇的權利,無奈的他只要接受這個事實,從這以後,他整天都是愁眉苦臉的,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他覺得生活對於他來説已經毫無意義了,然而,就在他絕望的時候,一個叫劉巧珍的農村姑娘出現在他的面前,劉巧珍雖然沒有讀過書,但年輕、美麗、温柔、善良、純樸的他一直對高加林有着深深的愛意,這時的她給予了高加林生活的勇氣,並不斷給予他生活上的鼓勵和精神上的安慰,讓高加林重新看到了對生活的希望和重新掙作起來的勇氣和決心,從這以後,他開始變得上進起來。

後來,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村裏的一個幹部通過走“走後門”的方式讓高加林再次來到了他夢想的地方—城裏,在城裏高加林是一名通訊幹事,他每天都要寫文章,他的文筆也非常的好,寫的文章非常的不錯,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因而他的文章就被送到了城裏的廣播站裏去播放,而在這時,在廣播站播音的人卻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學—黃亞萍,也正因為這樣讓高加林在一次在畢業之後遇到了黃亞萍,本來在高中感情就很好的他們,因為一個在農村,一個在城市,卻不得不分開了,而如今他們都在城裏遇到了,這無疑是一個很好機會,不久,黃亞萍便對高加林表達了自己此時內心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了自己的愛意,當高加林在面對黃亞萍對自己的深厚關心和愛意時,此時的他在劉巧珍和黃亞萍之間難以做出選擇,內心的十分矛盾,但經過在三的考慮之後,他還選擇了黃亞萍,而放棄了劉巧珍,當黃亞萍提出要高加林和她的父母一起搬到老家南京去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高加林通過“走後門”的方式而成了城裏的一名通訊幹事的事被揭穿了,無奈的他很快又回到了農村,而此時,心愛他的劉巧珍已經結婚了,他只好接受這個現實,從此之後的他,便開始自己的農村生活。

從小説中我知道了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有幻想也可以,但是也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的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有時會很大,因此我們要好好的把握自己人生理想,現實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只有有了理想,我們才會朝着理想的方向去拼搏努力。在漫漫人生中,其實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人的內心過於複雜,總是希望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自己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不想要的,就拋棄,可是到最後,想得到的,沒有得到,而拋棄的,往往是最好的,我們要時刻懷着一顆平常心,即使是平庸的日子、平常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只要細細品味,也能品味與眾不同的滋味來。還有就是當我們在做某件事情時,我們是無法預料下一步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要做到是把當前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我還懂得了人要學會在困難和挫折中成長,不斷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越是遇到困難,就越是不要放棄,而要堅持的走完每一個過程,因為困難會造就一個人。只有經歷過困難和挫折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我還非常喜歡小説中柳青的的那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誰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一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我想,我們的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只有讓讓我們自己去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精彩,才會更加的輝煌。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6

夏日的悶熱凝固了周遭的空氣,但當我手捧着心愛的書籍時,卻宛如有春風化雨,滋潤着乾涸的心田。小小的一本書,用手掂着也沒多大重量,但裝幀精美,清新淡雅的封面一如其書名——《人生》

嘗聞“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正如戲曲般有着曲折、起落,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些什麼。好比書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在當民辦教師並夢想着熬成公辦教師時,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被別人背後陷害,丟了工作;正當他準備在農村紮根,與劉巧珍生活一輩子時,又一下子迎來了在縣勞動局當局長的二叔,還被馬佔勝走後門安排到了縣委當通訊幹事;就在他的事業幹得風生水起,準備和黃亞萍一家去南京,追逐自己的夢想時,又一下子被張克南的母親揭發,不得不回到農村,老老實實的當一名社員。正是人生的未知性演繹着一個個精彩紛呈的故事。

合上書頁,我對人生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人生充滿着選擇。書中的高加林所做的一個最大抉擇就是放棄了劉巧珍,而選擇跟黃亞萍去南京逐夢。雖然,結局證實他的選擇是錯的,但他在選擇的那一刻也不知道人生會給他開那樣一個大玩笑。誠如書的扉頁那一行小字所説的: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當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獨行時,有些選擇將決定你一生的命運。我們需要及時的停下腳步,懸崖勒馬,去重新思量並探索人生的道路。

情感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讀到高加林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拋棄了深愛他的巧珍時,他的背信棄義讓我痛心疾首;巧珍的大愛讓她選擇了放棄卻又令我悲慼歎惋。從中表現出的愛情美好、純潔、容不得一點瑕疵,使我對愛情有了更崇高的定義。

另外,我也從中認清了現實和理想之間不可逾越的差距。正當年少輕狂之時,不是不想自由地奔跑,不是不想不顧一切地瘋狂追逐,只是現實世界有它的殘酷法則,而我們還沒有取得逾越的通行證。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也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一夜成名不應成為我們的奢望,腳踏實地才能實現最初的夢想。

人生如戲,分分秒秒匯聚一起形成了奇妙的人生海洋,讓無數人如同人生風雨中的船隻,經歷了搖搖擺擺,起起落落,最終走向死亡。人生只有一次,無論其結局是否圓滿,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會考在即,就讓我勇往直前吧,無悔的青春、無悔的夢想,將要為我的人生構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7

帶着複雜的心情把這本書看完,突然想問人生是什麼?有人説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嚐盡;又有人説人生就像在下棋,每個人走每一步都要謹慎,每一步的機會只有一個,誰都不能保證全盤運籌帷幄,步步為營。但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們應該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的等待,錯失屬於自己的機會。

説真的,書中刻畫的男主高加林真的是一個比較複雜但又典型的人物。他身上既有現代青年的那種不斷挑戰自己,自信堅毅的品質,又有着勤勞、樸實認真的傳統美德。他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心高氣傲,熱愛生活,並且愛好打籃球,關係國際政治問題和國家大事,融入時代的潮流。

他雖然生活在農村,身上或多或少會攜帶一些農村的傳統,但是他不想他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委曲求全,他的精神世界有着更高的追求。但是在當時那樣的社會環境下,心中的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總是相差很大的。當他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當一位民辦老師是,他很喜歡這個既能展現他的才華還能實現其心中理想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在權力和現實面前,知識顯得如此的沒有地位,他很快就被大隊書記的兒子給頂替了,這樣的現實情況使他開始有點放棄自己了,而後碰到劉巧珍又重新使他振作起來了,所以當機會再次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他抓住了,開始走進了城市生活。

但是,他卻拋棄了劉巧珍這個美麗善良的女孩,只是因為自己擁有更好的前程,只是因為自己覺得有更好的在等待着自己。這樣的他是自私的,他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忘記了曾經給他莫大幫助、並且深深愛着他的劉巧珍。雖然後來他醒悟了,為失去劉巧珍,並且沒有好好對她反而辜負她感到痛苦,但是人生不就是這樣嗎,好多的東西有的時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只知道後悔。

初戀時美麗的,初戀也是激情澎湃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的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純真質樸,她一直以她認為應該的方式去愛高加林,充滿激情但又實際。當高加林失意時,她每天陪着他,給了他精神上很大的慰藉,這樣的愛太單純了,但也是太無助了,因為你付出了很多但卻沒有更多的,甚至可以講適當的保障。雖然當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因為她被自己索所愛的人愛着;而當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因為它被村裏最漂亮最能幹最善良的姑娘深深地愛着。但是,這種愛是公平的嗎?顯然不是。

原本多麼美好的愛情,最終變成這樣並不能説誰錯了,人生誰能説誰對誰錯。對於繁華未知的大城市,高加林的憧憬和嚮往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高加林是缺少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勇氣。放棄劉巧珍,告別了粗俗底下的農村生活,接受黃亞萍,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並不能指責什麼,只是最後的結果無論好壞都是要自己承受的。而巧真正是因為沒有文化,而且從小在鄉野山間長大,所以她對世事無常,或得或失沒有過多的追求和指責,所以她樂觀堅強,即使面對情感上的失意也沒有像一般女孩那樣自暴自棄。所以説,人生無非就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是否有勇氣在矛盾中做出選擇並勇敢的承擔一切後果。

依然還記得書中有這麼一段話:“至於他個人生活道路上這個短暫而又複雜的變化過程,他現在來不及更多地思考。他甚至覺得眼前這個結局很自然;反正今天不發生,明天就可能發生。他有預感,但思想上又一直有意迴避考慮。前一個時期,他也明知道他眼前升起的是一道虹,但他寧願讓自己所它看作是橋!

他希望的那種“橋”本來就不存在;虹是出現了,而且色彩斑斕,但也很快消失了。他現在仍然面對的是自己的現實。

是的,現實是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誰如果要離開自己的現實,就等於要離開地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於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説,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可是,社會也不能迴避自己的責任。我們應該真正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讓陽光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輕人走向正軌,讓他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讓他們的理想得以實現。祖國的未來屬於年輕的一代,祖國的未來也得指靠他們!

當然,作為青年人自己來説,重要的是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當的,也不能通過邪門歪道去實現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過來會給人造成一種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毀掉人的一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的奇妙在於它故事情節的曲折、起落,人生的奇妙在於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人生需要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當我們都老了,還能回憶往事。

我們要把握人生,把握人生的未知,把握人生的抉擇,把握人生的美好愛情,把握人生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懷揣一個積極的心,走好奇妙的人生。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8

拿起《人生》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深深吸引了我,“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這讓我想起了在年幼時父親常常對我説的一句話“人生雖然很長,但是關鍵的就只有幾步”這句話也是一直以來不斷激勵自己前行的一句箴言。沒想到自己的父親居然和路遙有相同的觀點,這不由得驅使我認認真真地品讀下去。

《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説,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敍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兩起兩落的人生變化過程。

什麼是人生?無數先哲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人生是從降生到死亡的過程,而這過程怎麼走就是人生。高加林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強堅毅的品格,又同時具有辛勤、樸質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了時代潮流中。然而,真實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產生強烈的反差。

高加林因為被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民辦教師的位置而回到農村;在他萬分苦楚時,因為巧珍的出現而讓他的生活再次充滿陽光;因為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成為了當地的勞動局長,馬佔勝幫助高加林“走後門”成為了縣委通訊組的通訊幹事,高加林再次進城;因為高加林和黃亞平的戀愛,高加林被舉報,再次回到農村。這一件件看似被命運安排的事情其實又是高加林自己選擇的結果。如果高加林沒有選擇黃亞平,他或許可以一直在縣城當一名通訊幹事,亦或許憑藉個人的才華、奮鬥能夠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高加林選擇了巧珍以他騷動的性格能夠安於現狀嗎?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真的能夠幸福嗎?這個我真不敢説。我認為人生就是從降生到死亡的過程中對生活的種種選擇,或對或錯。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能欣然一笑。直到有一天,我們老了,回首往事時嘴角能流淌出幾個小小的故事。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19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上的閒錢也越來越多。

有時候人們會開始在網上玩玩,有的是朋友介紹的還有的就是自己在網上認識的,有的是為了yu樂還有的就是為了賺錢,不管怎麼樣都是自己玩的最氣的就是在網上有戲的時候被平台黑了,什麼賬號異常,系統審核維護什麼樣,的藉口理由都會有,有一種就是啞巴吃黃連有哭説不出,

因為就是被黑以後找不到人虛擬的網絡,就像是茫茫人海什麼也找不到,遇到這樣的事提款老師扣每天都接觸被黑的人各種各樣的人都可能接觸,被黑幾千的幾萬的幾十萬的都有,很多的人都是咬牙切齒,可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那也沒有啊,還是什麼辦法也沒有啊,

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説明你也是受害者,控時間的日誌有很多出黑防黑的辦法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平台以各種理由不給提款的事情,那麼對於這些問題能夠解決的方法肯定是有的,有句話是這樣説的,方法總比困難多,不過是你找到了沒,只要你肯找是能解決的。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0

讀完路遙的《人生》,篇幅短,故事情節連貫易懂,斷斷續續不到兩天就讀完了。小説寫出了那個時代人物命運的無奈,因為身份,因為户口,因為固定分配。一個人的命運和歸宿不由它的能力決定,而是由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決定,這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在社會大背景的洪流下,個人價值和努力顯得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推崇個人努力及對知識的學習,既然我們不能逃離或者改變這個社會,那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在自己的這個小圈子裏發揮作用,形成小氣候。其實歸根結底,你學習,你讀書會使你無論在哪個圈子裏都不會太貧瘠,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小説的結尾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空白想象空間,高加林回到村子裏後來怎麼樣了?這些沒有在小説中説,我覺得一個有知識有追求的青年,即便在村子裏,也不會過地太差,一旦有機會,他一定有最敏感的嗅覺和卓越的能力比其他相對沒有讀過書的人做的要好。

相比小説中的那個年代,和現在對比,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是可以資源共享,自由遷徙的,不過只是一定程度上。

再回顧一下高加林和巧珍及亞萍的愛情線。按照小説中的描寫,我幾度被巧珍金子般的心所感動,為那種純純的付出,不求回報;獨自默默地承受一切,不聲不響,不哭不鬧,人不自覺都是同情弱者的麼?但是我心裏也矛盾着,加林若是一輩子和巧珍在一起過,激情和感動過後,茶餘飯後的聊天的話題會是什麼?張家長李家短嗎?今天王家下了幾個豬仔,後天鄰村的某某娶了小媳婦?我想這一定不是加林的歸宿。但一定沒有辦法了嗎?小説中説巧珍其實也是聰明並且敏感的,什麼事兒一點就通,加林可以做國小生的民辦教師,為什麼就不能做巧珍的老師呢,愛她就帶她一起成長才最好的愛的模樣。

再説加林和亞萍,當他得知自己被打回原籍丟掉工作後,第一時間是去亞萍那裏和她分手,亞萍完全屬於被分手,沒有一點商量和選擇,加林不願也不相信亞萍會和他回農村,這個模式是不是很熟悉?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代替對方替他(她)選擇,我們一廂情願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這是對她(他)最好的“歸宿”,可是真的是這樣嗎?放手讓他自己選擇吧,每個人自己有權利選擇來過什麼樣的人生。

最後,兩個女人其實都愛着高加林,而他卻把他們都弄丟了。

高加林這樣的人,拿到現在這個時代來看,可能會被一些人批判、看不起。但是我卻覺得這正是小説人物的代表意義,他身上代表了一部分男人,特別是很多年輕男人在沒有閲歷、剛踏入社會時的選擇。所以小説開篇點題,“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這幾步就決定了以後的人生軌跡。”這幾句話,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1

高中時看過路遙《平凡的世界》,剛開始看的時候,覺索然無味,只看了幾段便再也看不下去了。後來閒時,偶然翻起,竟一發不可收拾,然後就對其情有獨鍾,以至買回了路遙另一本書,《人生》。

開篇,便覺有一種《平凡的世界》的影子在,可此篇是寫在《平凡的世界》之前,可以説《人生》為《平凡的世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人生》的主人公高加林既不像孫少安那樣安於黃土,在土地上依然闖蕩出自己的精彩;也不像孫少平那樣雖有才華,但安於成為一名礦工,默默奉獻。他是處於中間值的這麼一個人,雖有才華,卻不甘被埋沒於黃土地,只想風光地展現自己的風采。

看完全篇後,很為高加林錯過巧珍而惋惜,但仔細想想,如果不是高加林貪圖榮華,又怎麼會失去善良美麗的巧珍呢!所以錯過才是最好的結局,而不必為幸福而幸福。

巧珍,一個真善美的化身。為了愛情,勇於追求,勇於嘗試;為了愛情,不顧反對,毅然決然;為了愛情,善解人意,不計前嫌。但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女子,還是輸給了現實,知識的缺乏是其一生的不幸,但相信命運會眷顧這個善良的姑娘。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2

人生如雲,歷經漂泊不定的旅行,終成甘露滋潤世間萬物。

人生,總會有許多無奈、希望、失望、憧憬、彷徨,苦過了,才知道甜蜜;痛過了,才懂得堅強;傻過了,才會成長。生命中,總有一些令人唏噓的空白,有些人,讓你牽掛,卻不能相守;有些東西,讓你羨慕,卻不能擁有;有些錯過,讓你留戀,卻終生遺憾。

年輕的民辦教師高加林在那年的農曆六月初十被三星頂替,沒有了工作的他也將不得不像父親一樣開始自己的農民生活。沒過多久又遇到劉巧珍,他愛上了巧珍,巧珍也愛他,同時也知道馬栓愛着巧珍。本以為生活就以此定型。漫長的農村生活就像漫長的夜,美麗的憧憬和幻想,常使他短暫的忘記了疲勞和不愉快。之後高加林靠馬佔勝的幫助成為國家正式工人;雖然説再次來到縣城工作但依舊認真而出色的完成上級給的任務。同時又遇到已有男朋友的黃亞萍,於是又愛上黃亞萍和巧珍分手。可生活事事不如人意,黃亞萍男朋友克南的媽媽知道後大火,並查出高加林的工作走“後門”得來的,於是讓高加林失去了工作。最後巧珍也與她不愛的馬栓結了婚,黃亞萍與父母去了南京工作;他再次回到了農村。

讀了《人生》這本書,我深有感觸,我敬佩高加林對生活的堅毅,敬佩他那堅持不懈敢愛敢恨的精神。讀懂了人生就像浪潮時漲時落,無法預知的道理。

在成功的道路上,激情是需要的,志向是可貴的,但更重要的是那毫無情趣的近乎平常的堅守的毅力和勇氣,不管前方有多少險灘暗礁荊棘,你只要任由風雨過,守得雲開見月明。

生活中會發生什麼,我們無法選擇,但至少我們可以選擇怎樣面對。

征服困難,就是榮耀。困難是一塊頑石,對於弱者它就是絆腳石,對於強者它是塊墊腳石。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3

高加林被高明樓違規操作失去代教工作,農民身份參加大隊勞動。高加林想辦法報復高明嘍!但高加林老爸老媽不但不允許他報復高明樓,反而要求他要對高家以禮相待,這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現狀。

如果他老爸老媽不這樣要求任由高加林報復高明樓的話,可想而知他家以後的生活不知道要受到高明樓怎樣的虐待。

高加林回到農民身份後,可以説到了人生的低谷。就在他厭天憂人覺得整個世界都欠他的時候,劉巧珍帶着愛情闖入了他悲觀的世界。人在悲觀絕望時愛情就是最好的良藥,能把人拯救出來。

當高加林看到他叔叔來信説要復原到當地當勞動局局長時,高加林心情激動地跳了起來,因為他離開農村去大城市工作火種又燃起來了。雖然他叔叔不肯幫他安排工作,但他是勞動局局長的侄子,工作自然會有人把他安排好。因此他又再一次從農村走向了城市,第二個人生的小高潮就這樣糊里糊塗的到來了。

郭加林來到了城市,就把農村的一切都拋在了腦後,他的老爸老媽,她的愛人劉巧珍,還有他的根也都忘記了。傷害了巧珍,傷害了他的家人,傷害了張克南。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底線。當一個人不擇手段不顧一切的往上爬的時候,它爬的越高就會跌得越慘。他就像一棵樹沒了根長的再高一樣會枯死。

就在高加林春風得意之時,是他飛的最高的時候,危險也悄悄的降臨。馬佔勝幫他走後門安排工作的事情被張柯南媽媽曝光了。他的悲劇又再一次重演,又回到了農民的身份,又跌回了谷底。

高加林的人生可以用一個M字母來形容,兩上兩下最終回到原點。

《人生》告訴我們,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遵守原則,守住道德底線,不能忘本。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4

文章主要寫主人公高加林命運的曲折,也形象的反映了當今社會走後門,靠關係的腐敗,以至於才華橫溢,胸懷大志的高加林幾經波折,卻也因此遇見了心地善良,美麗,樸實心像金子一樣的農村姑娘巧珍,並相愛,可又一次命運的轉機讓他遇見了高中時愛慕的同學黃亞萍在權衡自己的未來和愛情的時候,他放棄了後者選擇了自認為的前程拋棄了巧珍,和身世背景都好的的亞萍走到了一起,當再一次晴天霹靂的打擊落到他頭上時,彷彿做了一場夢,終究要回到現實!可回頭才發現那金子早已不在!

人生就是這樣有時候總是感覺生活在給我開玩笑其實不是生活開我們的玩笑而有時恰恰是我們在開生活的玩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不管以後我們在哪什麼處境什麼地位都應該知道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不能忘本。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杯無價的咖啡並且是隻能喝一次的!所以呢我們要細細品嚐!慢慢回味!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5

對於路遙這個人物,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他是當代的大文豪,一生創作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作品,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大文豪,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朱鴻曾經這樣評價他:“路遙的精神遺產至少有以下四點:第一,他對文學事業的那種神聖感,以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學;第二,他對普通人命運深刻、持久地關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於奮鬥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第四,他儘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這四點足以使一位作家永遠不朽。”由此可見,這位作家的偉大,今天,我又讀了他的中篇小説——《人生》。

《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作,榮獲一九八一年——一九八二年的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這本小説以城鄉生活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人生的變化過程以及事情發展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本中篇小説讀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一個説不出來的味道,濃濃的糊在了我的心頭。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思考到:“人生苦短,歲月匆匆,我們人類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為了什麼?”經過反覆觀察,認真思考,仔細研究,我終於琢磨出來了——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奮鬥的!就是要努力開闊,努力奮鬥,為自己的人生畫出輝煌的一頁,使自己的人生不留下如何遺憾!因為——我們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棟樑!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來傳承!為了完成這個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奮發圖強,刻苦讀書,掌握好每一門科目,長大後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而這——靠的就是我們去奮鬥!很多人經常感歎:人生苦短,歲月漫長,人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要幹什麼的?難道就是要白白的走一遭嗎?對於這句話,我的回答是——人生並不是要白白的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然後平淡無奇的離去的!人生,是要用來努力奮鬥的!

人生就要奮鬥——這就是路遙先生的作品《人生》帶給我的啟示。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6

人生有時是那麼的具有戲劇性,上一刻可能還是平步青雲,下一刻有可能落至人生低谷。人生的路,起起伏伏,充滿了迂迴與曲折,還是該一步步地踏踏實實地走!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揮之不去巧珍哭着求高明樓再讓高加林去教書的模樣,高加林那沉痛的呻吟還震動着我的心。命運真是和高加林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沒能考上大學的他剛適應了教書的日子,村裏的“大能人”高明樓讓自己的兒子頂替了高加林的位置。高加林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用一種近乎自虐的方式發泄心中的怒火。任雙手鮮血淋淋,任身體精疲力竭,這也是他對權勢壓迫的無聲無力的反抗。然後沒過多久,命運又再次垂青了高加林。他的叔父轉業回鄉,他也終於再次回到了城市,成為了一名通訊幹事。這個滿腔激情與活力,才華橫溢的俊朗小夥很快在城市中大顯身手,成為一個名人。可命運再次捉弄了他,他徹底被判回了黃土地,這一次他失去了前途,失去了愛情,失去了對於未來的希望。

高加林本來受過高等教育的薰陶,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同時擁有堅毅聰慧的心性,他應該擁有一個大的舞台來發揮他的才能。然而複雜的社會,錯綜的利益關係沒有給他任何機會。他剛踏入社會還不久,雖然已經見識到了競爭的殘酷和社會的不公,但身處那個落後時代的農村,他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在他被趕回農村,失意的時候,是巧珍這個純真熱誠的女孩兒再一次給了他希望,讓高加林儘快走出了陰影,重新燃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既是村裏人傳出他們之間種種緋聞,既是自己的父親極力反對,既是高加林回到城市工作,巧珍也從未對高加林有過一句怨言,反而一直為高加林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算是高加林向他提出分手之後也是強忍眼淚默默接受了,就算是嫁給了馬栓也依舊袒護着高加林。用德順爺爺的話説“巧珍,那就是一塊金子啊!”。直到最後高加林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那樣一個善良的好女孩兒!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面臨許多重要的選擇,我們不得不讓自己的道德與利益做出選擇,走過之後回想自己的人生,或許能為我們帶來很多美好的回憶,我想這就是《人生》要傳達給我們的真諦。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7

“人生的道路雖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柳青

起初我看到這本書,是在我七年級時逛噹噹時看到的,它當時是掛在這文學好書排行榜的第十位,噹噹是如何推薦這本書的呢?是用“馬雲力推”來推薦的,我便點進了它的評論,乍一看,好評滿滿,又看了看書中簡介,深受我喜愛,於是,我下了單,開始閲讀這本深受我喜愛的書。

七年級時,我就特別喜歡新中國成立那一階段的老一代的文學創作,因為老一代的文學創作的筆下,人物活靈活現、逼真動人,故事情節雖淳樸平凡,但別有一番風味,讓我們這些從小就在城市裏長大的孩子讀到了不少樂趣!有許許多多事情,都是我們這代年輕人體驗不到的、沒有了解過的。比如路遙筆下的高加林,幹過農活、與農村姑娘談過戀愛,受過相對與農村其他人來説較好的教育,思想活躍,村裏的土豪更是增添了小説的真實感,這一系列發生在路遙筆下的故事是那麼的吸引讀者的興趣。使我一個下午便將它看完了。

汪老爺子的文筆也是好到讓人流口水,國中時的一篇課文《端午的鴨蛋》,這一篇課文可不簡單,那描寫讓人看了口水直流,周圍瀰漫着鴨蛋的鹹香,配一碗白粥就更棒棒了!汪老爺子把小孩子吃鹹鴨蛋時的一舉一動,描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寫鹹鴨蛋的汁兒滋溜一下地流出,這讓剛上上午第一節課的自己立馬就餓了!隨後,我便立馬拜讀這本《人間滋味》,真是妙啊!不虧有人評論道:“看《人間滋味》,只需一個白饅頭,一杯涼白開,足矣。”

路遙筆下的高加林,歷經坎坷人後領悟到了人生,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到後來,高加林失敗了,回到了農村,村裏的鄉親們不但沒有嘲笑他,而且都去安慰她開導他,給予他鼓勵與肯定。

這讓我想到了馬來遊時的一段記憶:“馬來西亞整個國家都是慢節奏,慢慢的,慢慢的,一點兒也不着急,十分的悠閒自在,悠然自得,那個地方的人們工作、做生意總是順其自然的。就連堵車時,一點兒喇叭聲都沒,令人詫異。當地人十分淳樸,我參加的旅行團是有一個清晨競走活動的,早上凌晨4:30就被morningcall叫醒出發,前往一座山開展9公里競走,還沒來得及吃早飯便到達了山上,空氣十分清涼,那一次,我體驗到了從天黑走到天亮,看着太陽慢慢升起的經歷。中途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家半個教室大的早餐店,店裏只有兩位女店員。很多經過這家早餐店的旅團員都紛紛湧向這家早餐店,使得兩名店員震驚。但他們並沒有手忙腳亂,她們不緊不慢地收着錢,然後不斷炒着新鮮的粉提供新鮮早餐。突然,我阿姨走向了我們,她一手拿着個雞蛋,另一隻手拿着十令吉,超級開心地笑着對我們説:‘誒,你們待會兒吃完了結賬時順便幫我給他這10令吉吧,我吃了她一個雞蛋,他都不來收我錢,哎,真的是太好笑了。’後面我們聽了也被這淳樸逗樂了。”

再講一件馬來西亞當地人淳樸的事情吧,我們的團的導遊和司機,至始至終都沒推薦過任何一樣商品,在我們回國那一天,才推薦一盒肥皂,棕櫚油製作的,50元人民幣一盒,大家都買了。

當我再回想一遍路遙筆下的高加林所在的村子、縣城,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個有一半像馬來西亞村子一半像中國北方農村相結合的一幅農村田園淳樸景象。

剛踏入高中,十分的不適應,每當想起路遙的《人生》,高加林努力的樣子,那些高加林遇到挫折努力克服的片段,便暗下決心要克服這些不適應!

讀路遙的《人生》有感 篇28

《人生》,路遙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我很喜愛,從國中到現在,看了三遍。每看一次都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人生》這一長篇小説,非常值得一讀,書面語是柳青的幾句感悟: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光是卷首語就已經深深地吸引了酷愛讀書的我。其實柳青的話,就是對小説最深刻和核心的概括。

小説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典型的七八十年代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輕人。自由生長在貧困的農村裏使他更具有一種對文明、富裕社會的嚮往和追求,他們不甘向命運低頭,希望有一天擺脱貧困,走向人生的美好。但,年輕的生命,往往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也會犯下許多錯誤,主人公高加林更是如此,為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職業,放棄了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這種為了利益而不惜犧牲親情愛情友情的行為最終讓他後悔莫及。錯,不要緊,趁年輕,勇於承擔責任,改過自新,在結尾處尤為凸顯,進一步昇華了主題。小説中還有許多性格鮮明,個性飛揚的人物。純樸、善良的高玉德夫婦;精明、為人樂觀闊達的順德老漢;城府深、心胸狹窄的劉立本;還有大方得體、乖巧懂事的劉巧珍等。從他們身上,我們都可以在現代生活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他們正是整個社會的縮影,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的行為和人生,從而引發出我們的深思,對人生的思索。這正是小説的偉大之處。例如高加林式的人生,充滿着戲劇性,最具光彩,從他身上,我得到了許多的人生感悟,受益匪淺。

現在反腐已成熱點。書中有宣揚反對貪腐及對勢利之人的批判和諷刺。高玉智,高加林他們便是代表,作為國家幹部,奉公守法,嫉惡如仇,侄子違法也要嚴懲。這也是小説的亮點。

但書中隱約還體現出一點等級觀念,比方説對農民有所貶抑。但是,我國原本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千百年來,農業是根本,作為一個農民,雖苦,雖累,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他們兢兢業業,安守本分。沒有農民的貢獻,國家不會發展得如此迅速。所以,回到本質上來説,人無分貴與賤,職業也亦如此。我想,這就是人生:活在當下,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