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W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篇1

一夜,確切的説是徹夜,讀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我知道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小説,一夜看完有點走馬觀花之嫌。但是不論怎樣不負責任的閲讀方式都會給讀者一個基本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對於我來説是很深很深的,所以我將這個印象寫出來,同時寫一下我的觀感。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發生地點在廣袤的黃土高坡上一個叫做雙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説是寫雙水村的變化和雙水村的人。在這個十年裏,中國又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雙水村及雙水村的人是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縮影。在那段年代裏,文化革命結束了,鄧小平上台執政帶來了改革開放。

我不想詳細的敍述小説的內容,實際上裏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顯然是想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細緻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裏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都栩栩如生的人物我隨口都能數出好多。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路遙的精湛的小説功底,極其嚴肅的寫作態度,使這部小説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最好的輔助教材。

顯然,我無法做小説評論,這當然是因為水平的原因。但是這部小説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此文來源於文祕114網,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實際上筆者本人也不曾有過真正的瞭解和認知。如果要有這種水平的想法恐怕必須經歷過農村生活。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這就是《許三關賣血記》。這些小説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説從某個意義上説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也曾在田中揮汗如雨。這些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另外一個方面,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説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我想,《平凡的世界》的真正意義在於揭示了人的命運、家庭命運、社會命運維繫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和諧發展上,尊重規律,變革制度,建設和諧社會才是中國農村、中國希望所在!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篇2

夢想在前方,現實在腳下,懷抱一顆火熱的心,讓夢想照亮現實,讓生活充滿陽光,腳踏實地創造未來! --題記

還記得孫少平嗎?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和感動嗎?記得大學時在學校圖書館第一次翻閲到這部百萬餘字的長篇鉅製,我立即被深深地震撼與打動了。多年以後,我仍然清晰地記得小説開篇對少平的描寫,一個瘦高個的青年人,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在悽風苦雨中,就着淚水,在悽惶與羞怯中吃着兩個高粱面的饅頭。從此之後,《平凡的世界》這部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就成為我最愛閲讀的書籍,伴我走過了大學,走向了社會,踏上自己的尋夢之旅。

感謝作家路遙,他飽蘸着心血,傾情塑造了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孫氏兄妹豐滿真實感人的形象,令萬千讀者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和審美的震撼。孫少平代表了一種農村孩子的夢想與追求,他們就是我們生活周邊的人。雖然他們也曾迷茫過、困頓過,但他們始終在逆境中不頹喪、在順境中不張揚,在貧窮中不自卑,在得志時保持本色。他們始終滿懷理想、追求夢想,始終善待生活,堅定向上,最終都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實現了理想的追求,改變了自身的處境,實現了自我人生價值。可以説在他們瘦弱的身軀中燃燒着似火的激情,在襤褸的衣衫中透出一種勃然的生氣!他們對於人性美的追求,對於人性尊嚴的捍衞,對於改變命運的執著,對於親情的追索,對於生活的摯愛,對於事業的渴盼,都體現出了平凡世界中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人性光輝和夢想的力量。在他們身上,讓人們讀懂了什麼是信念、什麼是執着、什麼是奮鬥、什麼是無悔,帶給讀者厚重、深沉、凝思、温暖的閲讀感悟和審美感受。

合上小説,在掩卷沉思之刻,生髮無限感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我們早已無法感受路遙作品中黃土高原上的喜怒哀樂、人生變遷。但是對於人性的感悟、對於生活的認識,不同時代的人們卻有太多的相似和融通;這部作品對我們最大的啟迪和感悟就是漫漫人生,需要夢想照亮現實,生活才會充滿陽光。平凡的世界中,真實的人生,現代人有時也會處於迷茫失落中;我們在社會中打拼,也會遇到種種坎坷與挫折,但是隻要不墜青雲之志,有理想信念作為支撐,終會實現人生夢想,獲取人生價值的最大實現。

合上小説,我不禁想起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大的夢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閉幕式上又系統闡述了“中國夢”.習近平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個人的奮鬥無法離開國家,需要在國家夢的實現中得以完成;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必須依賴於每一箇中華兒女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從而實現個人的夢想。為此,每一箇中華兒女仍然需要像孫少平那樣,無論生活給予了你歡欣還是痛苦,請記住,年輕的生命必須要有一個夢想,一個為了國家、民族富強昌盛的遠大理想和追求,有一個附麗滿滿正能量的夢想,才能給予並支撐你把夢想變成現實所需要的力量、激情、勇氣與擔當。如此才能做一個“出彩中國人”,在“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的發展邏輯中實現人生夢想,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讀路遙平凡的世界有感篇3

《平凡的世界》一書很早就聽過了,剛開始聽同學説看這本書他流淚了,我很好奇這究竟是一本什麼類型的書,但那時確實沒時間也沒機會去看這些書。現在到了大學,一朋友又跟我提起《平凡的世界》,同樣他也説他看得哭了。好奇心再一次襲擊了我,終於我還是把電子檔的下了下來。

就這樣我也開始了看《平凡的世界》,剛開始我也並不覺得這書有那麼的動人,一度想不看了,但還是忍不住好奇繼續了下去。當看到孫少安應害怕給不了潤葉幸福而拒絕了她愛的召喚,我的心有一種説不出的不快。也許是我還不懂得世俗吧!我覺得既然真心相愛,那為什麼還要去考慮那麼多的外界因素,既然愛了,那為什麼不能愛得徹底一點,潤葉又沒要求他什麼,而他卻畏畏縮縮的。雖然自己找到了一個稱心如意的姑娘,卻也成就了潤葉暫時的不行。

個人感覺這種形象與他那在村民眼裏的孫少安很有點不相符,我不知道路遙先生為什麼這麼寫,或許這只是簡單的為了和下文進行對比吧。

轉眼孫少安都已經高中畢業,在村中當起了老師,但就是這種生活也沒持續多久,要麼老老實實當農民,要麼跟着哥哥孫少安一起弄磚廠,好像對孫少平來説眼前似乎只有這兩條路可以選着,這顯然都不是少平想要的生活。

青春的夢想和追求卻激勵着少平要到外面去“闖蕩世界”,他從漂泊的攬工漢成為正式的建築工人,最後又獲得了當煤礦工人的好機遇,他的女友曉霞從師專畢業後到省報當了記者,他們相約兩年後再相會。雖然在此之間,少平也有過些許的彷徨與不安,女朋友太優秀,家庭也挺好,這些都是他感到不安的地方,但是曉霞的堅定讓少平也堅信這份愛是值得擁有與珍惜的。事情貌似在這裏已經比較地完美了,但作者卻不甘心就這樣結束這部小説。

情節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特大洪水發生了,做省報記者的曉霞陰差陽錯的得到了這個消息,責任驅使她一定要到災區去,然而就是這場天災斷送了她那如花般正在開放生命,卻連個屍首都沒找到。他們愛的如此的堅定,卻抵不過命運的安排。這可能就是讀者為之掉眼淚的地方了吧,我也不例外,哭了。看到這裏我一直有種感覺,覺得曉霞並沒有離開這個世界,只是沒被人們發現而已,又或者失憶什麼的,總希望結尾會有一個曉霞出現的情景。然而讓我失望了,結局並沒向我的想象中的發展,卻朝着另一個悲劇駛去。孫少安的妻子秀蓮被診斷為肺癌……這個我真的不能理解作者為什麼這麼安排。簡直就是一部悲慘世界。

對於曉霞的死我覺得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她還活着,那麼情節還會這麼繼續下去嗎?少平與曉霞會共結連理嗎?會執子之手,與子成老嗎?難道他們一定就會頂住世俗壓力嗎?畢竟兩個人的家庭差距太大。

作者筆法高超的在最甜蜜的地方讓兩個人分開,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然而我卻非常不解為什麼作者要讓秀英突然離去,難道前面他孫少安負了潤葉就一定要他用這來作為補償嗎?如果這是這樣,那這個懲罰為買你也太過沉重。

總得來説這是一部不錯的小説,以悲傷為基調行文,穿插着一些令人欣慰的情節,用幾個不同的愛情故事,不同人對愛情的不同態度一些人放棄屈從,一些人卻勇敢的堅持了,把生活的苦難、殘酷和卑微描寫的是十分精準,把年輕人的貧窮、窘迫以及善良、堅持寫得如此無辜、純潔甚至可愛,這些路遙在這部小説中都做的近乎完美。